企业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doc 25页)
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办法
XX集团有限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提升公司风险管控能力,加快构建以法律管控为主的大风控体系,健全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应用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把风险管理、内部监控、法律合规与公司中心工作、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遵循"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工作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心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内部监控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中心企业合规管理指弓1(试行)》等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XX集团有限公司、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包括公司控股和具有实际监控权的单位。
第三条风险是指将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战略及经营管理目标的影响。
风险管理应围绕战略及经营管理目标,明确风险管理要求,提升风险意识,确定风险偏好和承受度,规范管理流程,健全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突出重大风险全方位管控,削减各类风险损失和威胁。
第四条内部监控是指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职工或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监控目标的过程。
内部监控旨在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依法合规、资产平安、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五条大风控体系与运行应突出集团管控,强调全员、全面、全过程,覆盖所有单位、部门和职工或员工,包括各业务领域、环节及各类风险,坚持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为主,事后救济为辅,始终将重大风险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做到提前预见、提前发觉、提前管控,推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同防共治、不断提升,以实现公司高质量量稳健进展。
第六条工作原则:(一)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贯彻"横向到边、纵向究竟”的工作要求,各单位健全并连续完善风险内控组织体系,明确细化风险管控责任。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公司总部负责风险内控工作的统筹规划,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分类别、分阶段、分层级推动落实。
(三)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内部控制手册
内部控制手册
内部控制手册
内部控制手册一内部环境
内部控制手册一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手册一信息与沟通
内部控制手册一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手册一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手册一资金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税务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全面预算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人力资源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资产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投资管理
股权投资处置《股权投资管理办法》
内部控制手册一业务外包
内部控制手册一工程项目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采购与付款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存货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营销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合同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信息系统一般控制
分业务部室管理制度(参考)。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模版(5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防范风险能力,根据企业法人或管理层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包括企业的生产、运营、财务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企业内部控制应遵循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等要求,并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具体实施。
第四条企业内部控制是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并对风险进行评估与防范的过程。
第五条企业内部控制应具备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第六条企业内部控制应建立面向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培训和宣传制度,并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
第七条本制度由企业的管理层负责起草、修改和解释,并报企业法人审核批准后生效。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第八条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风险管理、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评估。
第九条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控等环节。
第十条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前提,包括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诚信管理、管理层的决策、监督与激励等因素。
第十一条控制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包括风险评估与控制、内部审计、预算和成本控制、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人事与薪酬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等。
第十二条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衔接环节,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传递等,以及内外部沟通、报告等。
第十三条监督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保障环节,包括内部审计、风险评估、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监督等。
第三章内部控制的具体制度和措施第十四条风险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的相关制度和措施。
第十五条控制环境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诚信管理、风险意识教育、决策与激励、监督与问责等制度和措施。
第十六条控制活动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风险评估与控制、内部审计、预算和成本控制、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人事与薪酬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等制度和措施。
第十七条信息与沟通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传递等制度和措施,并保证内外部沟通和报告畅通。
企业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关注重点
内控自我评价主要关注重点一、内部环境要素评价内部环境要素评价应建立在对企业文化充分理解和落实集团管控要求基础上进行。
关注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是否促进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是否建立了防止并纠正舞弊和错误的恰当控制。
应关注以下方面:1.公司治理结构、组织设计、议事规则的设计及运行情况,是否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包括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议事规则的科学、完善,实际执行情况,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组织架构设置、职责划分、信息沟通共享等。
2,发展战略的制定及落实情况,关注战略规划办法内容,战略规划的制定、战略分解对接、战略实施、战略复盘、战略纠偏等。
3.子公司管控情况。
主要包括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对重点、重要生产经营事项的落实,对风险管控的要求,授权放权机制、重大事项的报告、绩效考核制度等。
4.人力资源管理。
重点关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及落实,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使用与退出,岗位权限设置及不相容职务识别及控制等。
5.企业文化。
重点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评估、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及行为规范等。
6.社会责任。
重点关注安全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等。
7.法律合规环境。
关注重大生产经营及四项审核等法律合规参与及审核情况,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等法律合规队伍建设和落实情况,及法律合规管理制度贯彻执行情况,法治宣传和教育情况等。
二、风险评估要素评价坚持风险导向,重点着眼于风险内控体系整体运行情况,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流程等风险内控体系的建立健全及运行情况进行评价。
应关注以下方面:1.风险管理目标,重点关注风险管理偏好及风险承受度的确定以及对影响生产经营目标实现的内、外部风险因素的识别、收集、分析、分类及认定情况等。
8.风险评估,重点关注风险评估定性、定量标准的确定,风险评估方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的衡量和评估等。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合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发展战略。
第四条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通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管理机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五条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普通包括管理结构、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采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完整版)内控管理及考核办法
内控管理及考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规范化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下简称“应用指引”)及股份公司相关制度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
第三条本办法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未有明确的内控管理体系及组织架构,可能导致公司内控管理职责不清、流程不规范,对内控管理工作效能产生影响。
(二)未能建立内部控制检查评价机制,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有效识别内控风险、认定内控缺陷、发现内控失效等情况,形成企业管理漏洞。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XX公司。
第二章基本要素、原则及措施第五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内部控制包括五项基本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内部环境是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公司建设内部控制的土壤,是一切内控制度、流程、控制节点得以实施的根本条件,支配着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影响着全体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
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是内控体系核心的三个环节。
风险评估是内控建设的方向,非重大风险可以适当简化控制,提高效率和降低控制成本;重大风险则需要加强控制,并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与流程予以保证。
控制活动是内控体系的核心环节,嵌入在业务流程中,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程度之内。
信息沟通是内控体系的桥梁,确保企业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各管理级次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
内部监督是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控体系不断优化和提升的保证。
第六条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内控制度覆盖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各环节。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1.建立顶层设计、全员参与的内控管理体系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整体部署,内控机制建设更需要全员参与、分层管理。
在日常工作当中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内控监督评价体系,做到定期对内控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及时修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动态控制,确保内控工作的实效。
其次是明确控制重点,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和授权批准控制。
以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目的,最后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控中的监督作用,切实落实事前审核、事中复核、事后监督的各项措施和制度,增强管理者的风险管理能力,尽可能避免经济损失。
2.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内部控制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逐渐应用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利用专业管理软件,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科学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灵活地应用企业财务资源和现代化的财务测评系统,对企业内控工作进行科学化策划、灵活的监督以及全面的控制,对企业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在内控管理工作上的科学、合理、优化配置。
在控制方式趋向信息技术的集成和优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和实施ERP等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要充分发挥ERP等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在执行业务流程的过程同步实现内部控制的过程,实现内控控制时时、在线控制的目标。
3.与时俱进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管理,在实际的经营管理工作中是无法分割、相辅相成的。
从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问题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内控管理与国际先进企业在内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因此,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在生产经营中要将强化内控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学习借鉴先进企业在内控建设、内控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信条,不断优化内控运行环境。
逐步形成人人有动力自觉内控观念和积极性,不断推动企业内控工作健康向前发展。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一、背景和目的为了有效保护企业的利益,提高内部控制的效能和质量,制定本《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本办法目的在于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和考核工作,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的范围和内容1.管理层评价: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风险控制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
2.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包括制定审计计划、开展审计工作和撰写审计报告等。
3.外部审计:外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独立的审计,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和发表意见。
三、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的程序和方法1.确定评价标准: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库,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
2.制定评价计划:制定内部控制评价年度计划,确定重点评价对象和评价时间。
3.收集信息:收集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包括企业流程、政策文件、员工行为和系统功能等。
4.进行现场检查:组织现场检查,了解实际运行情况,并与管理层和员工进行沟通。
5.分析评价结果: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
6.编写评价报告:根据评价结果,编写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7.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评价报告中的改进建议,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情况。
四、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的责任和权限1.管理层负责: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有最终责任,必须积极推动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并配合内外部审计的工作。
2.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制定内部控制评价计划、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并撰写与评价结果相关的报告。
3.外部审计机构负责:外部审计机构负责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独立审计,发表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内部控制情况的评价意见。
五、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的监督和检查1.监督机构:企业应设立内部控制监督机构,监督各部门和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方案
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方案一、评价目的。
咱为啥要做这个内部控制评价呢?就是想看看咱单位在内部控制这一块到底做得咋样,有没有啥漏洞或者可以改进的地方,就像给单位做个体检,看看哪里健康,哪里有点小毛病,这样咱才能更好地管理单位的各种事务,避免出乱子,也能让咱的工作效率更高嘛。
二、评价范围。
1. 全面覆盖原则。
咱们单位里的各个部门、各种业务都不能落下,不管是管钱的财务部门,还是做业务的销售部门,或者是搞后勤的,都得查一查。
就像给整栋大楼打扫卫生,每个角落都得清扫到,不能只打扫大厅,不打扫厕所,对吧?2. 重点突出原则。
不过呢,那些涉及到钱啊、权啊比较多的部门和业务,像大额资金的收支、重要项目的决策这些,得重点检查。
这就好比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心脏和大脑是最重要的器官,咱肯定要重点关照一样。
三、评价依据。
1. 法律法规。
国家的那些法律法规是咱的基本准则,就像交通规则一样,大家都得遵守。
要是单位的内部控制违反了法律法规,那就像开车闯红灯一样,是绝对不行的。
2. 单位内部规章制度。
咱自己单位定的那些规章制度也是重要依据,这是咱自己给自己定的小规矩,要是连自己定的规矩都不遵守,那还怎么管理好单位呢?四、评价内容。
1. 内部环境。
这就像是单位的土壤,看看单位的治理结构是不是合理,就像看这个土壤的结构是不是适合种庄稼一样。
还有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这些,要是企业文化是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那员工们工作起来肯定更带劲;人力资源政策要是公平合理,能吸引和留住人才,那单位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2. 风险评估。
咱得看看单位对各种风险有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估。
就像出门要看天气预报一样,如果知道有暴风雨,就得提前做好准备,带上伞或者改变行程。
单位也是,要是知道有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这些,就得想办法应对。
3. 控制活动。
这是具体的行动措施,像财务审批流程,每一笔钱的支出是不是经过了该经过的人的审批,不能随便一个人就能签字把钱花了,那钱还不得像流水一样哗哗地没了?还有采购流程,从找供应商、谈价格到验收货物,每一步都得有严格的控制,不能被人钻了空子。
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及评价
二、了解内部控制-整体层面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评估
1、评价过程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没有固定的公式或指标可供参考2、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很可能源于薄弱的控制环境,因此,注册会计师在评估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时,应当将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状况和了解到的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其他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考虑。
.
内部审计的技巧和应用
---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及评价
do
something
.
一、了解内部控制
一、了解的目的 内部控制是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识别潜在错报的类型,考虑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注:1211准则四十五条)
.
一、了解内部控制
1.持续的监督活动 2.单独评估活动 3.缺陷报告。
.
一、了解内部控制
持续的监督活动建立在正常的,重复的运作中,如:* 定期的管理活动* 外部反馈* 信息系统记录的数据* 内部反馈* 内部审计* 培训及计划* 行为准则
.
一、了解内部控制
单独评估活动风险评估 专注于内部控制系统本身,而不是系统所控制的业务,因此不是通常的内部审计。在进行单独评估活动中,COSO注重以下方面:* 评估的范围与频率* 评估执行人员* 评估流程* 评估方法* 内控系统的记录* 缺陷弥补执行计划
.
一、了解内部控制
信息控制的三个要点: 1. 适量的正确的信息 2. 在适当的时候 3. 给正确的人员沟通 沟通是信息流通的渠道,也是信息的来源。 内部沟通包括水平与垂直两种方式。 外部沟通有多种来源:顾客,供应商,政府,利益相关者。
公司内控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
公司内控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内控考核办法第一章考核目的第一条本办法旨在明确公司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有效性,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和效果,同时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各业务板块、各层级员工的风险控制绩效考核。
第三章考核原则第三条内控考核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注重考核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考核对象第四条内控考核的对象包括全体员工及在关键岗位上的部分员工,以全面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第五章考核周期第五条内控考核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分为年度考核、季度考核和月度考核三种。
第六章考核指标第六条内控考核指标包括量化指标、定性指标和综合指标三类。
一、量化指标:主要包括各类风险事故发生的次数、损失金额、违规行为数量等可量化的指标。
二、定性指标: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效果等难以量化的指标。
三、综合指标:主要指公司在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时的综合表现,包括整体风险水平、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等。
第七章考核流程第七条内控考核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一、制定考核计划:根据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和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考核计划。
二、收集信息:通过内部管理系统、审计报告等途径收集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理信息。
三、现场调查:对于需要现场调查的部门或岗位,考核人员需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和风险管理工作成效。
四、综合评价:根据收集的信息和现场调查结果,对被考核部门或岗位进行综合评价,给出相应的考核结果。
五、反馈与沟通:将考核结果向被考核部门或岗位进行反馈,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编制报告:编制内部控制绩效考核报告,对公司整体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八章考核结果应用第八条内控考核结果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奖励优秀员工:对于在内部控制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员工或部门,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
内部控制考核管理办法
内部控制考核管理办法前言:作为管理者,为了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更好地监督和管理内部控制,本文将介绍内部控制考核管理办法。
一、内部控制考核管理概述内部控制考核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和检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合规性,并防范各种风险。
二、内部控制考核的内容1. 目标和原则:内部控制考核的核心目标是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同时确保内部控制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的要求。
评估过程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原则。
2. 考核流程:(1)计划阶段:制定内部控制考核的计划,并明确考核的目标、方法和时间。
(2)实施阶段: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检查,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实施和运行情况。
(3)报告阶段:撰写内部控制考核报告,对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4)跟踪阶段: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并及时进行反馈。
3. 考核要素:内部控制考核的要素包括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信息和通信、控制活动、监管和审计、公司文化等。
针对每个要素,都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三、内部控制考核的实施方法1. 自评:企业可以根据内部控制考核指南,自行评估和改进内部控制。
自评的优势在于掌握自身的内部控制情况,并灵活地调整改进策略。
但需要注意自评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可能存在的盲区。
2. 外部评估:由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可以提供更客观和独立的评估结果。
外部评估通常需要费用投入,但其专业性和公信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3. 综合评估:综合自评和外部评估的结果,得出内部控制的综合评价。
在综合评估过程中,企业可以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了解,以便进一步改进。
四、内部控制考核结果的运用1. 改进措施:根据内部控制考核的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内部控制管理及考核办法
内部控制管理及考核办法目次目次 (1)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术语和定义 (1)4 职责 (1)5 工作程序 (1)5.1 内审实施计划 (1)5.2 内部考核准备 (1)5.3 内部考核实施 (2)5.4 内审报告 (2)5.5 跟踪验证 (2)5.6 审核记录 (2)6、相关/支持性文件 (3)7、质量记录 (3)内部控制管理及考核办法1 目的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的计划安排以及标准要求,是否得到了有效地建立、实施、保持及改进,从而不断提高质量和完善质量体系,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及考核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和所有要求的内部质量审核、考核。
3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引用GB/T 19000-2008 idt ISO 9000:2005标准中的术语和公司《质量手册》中的定义。
4 职责4.1总经理负责批准内审实施计划和内审报告。
4.2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负责选定审核组长和审核员,负责审核内审实施计划和内审报告。
4.3 审核组长负责编制、组织实施内审实施计划,并负责编制内审报告。
4.4企业管理部负责收集、保管内部考核所产生的记录。
4.5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参与内审相关活动,负有辅助配合的责任。
5 工作程序5.1 内部考核实施计划5.1.1审核组长对每次内部考核进行策划,编制《内审实施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计划’应包括:审核目的、范围、准则、时间安排、人员分工、审核方式等。
编制计划时,应考虑部门或过程/活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公司产品研发、生产、安装销售和服务的实际情况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内控考核办法
五九煤炭集团
内控考核管理办法
集团公司各单位、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五九集团公司内控管理工作,促进内控工作的有效推动,依据《企业内部控制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规定,结合五九集团内控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考核办法,内容如下:
一、考核工作职责:
1、内控办负责集团公司内控考核工作,负责对各业务环节主导(参与)部门内控管理活动进行考核;
2、集团公司各环节内控主导部门负责对应业务领域的内控建设工作进行推进和内控自评工作;
3、人力资源部经考办负责内控评价结果的绩效考核执行;
二、考核目的:促进各单位、部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避免或减少内部控制缺陷的产生,达到内部控制管理有效的目的;
三、考核对象:五九集团各单位、部门负责人;
四、考核内容:
1、规章制度、表单、流程执行有效性;
2、日常内控工作完成情况及其有效性;
3、以前年度内控缺陷整改完成情况;
4、内控自查工作全面性、完整性、有效性及自查工作记录情况;
5、控股及外审内控审计所发现的内控缺陷;
五、考核方式:总分值100分,实行扣分制(按照考核细则规定标准),所扣分与绩效工资挂钩。
1、日常考核:根据内控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形成月度、季度、年度内控考核评分表,考核评分与绩效工资挂钩;
2、定期考核:根据需要定期对重点业务循环进行现场测试内控有效性考核,形成考评表,考评分值与绩效工资挂钩;
六、考核项目、考核指标、评分标准、评分说明、考核对象见附表:
后附表1、内控考核评分表
2、考核对象对应表。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二篇)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内部权力制约,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和行政风险,根据上级财政工作会议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局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按照党的___中全会通过的《___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__决定》中关于“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是强化对行___力制约的重点。
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的要求,以及省市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财政内控工作,建立健全高效有序的内部控制运行体系。
二、工作目标通过查找、梳理、评估财政业务及管理中的各类风险,制定、完善并有效实施一系列制度、流程、程序和方法,对财政工作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达到以下目标:(一)严肃行政纪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效履行财政职能,贯彻落实好___、___、上级财政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
(二)各项政策与规章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并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各项财政业务活动合法合规。
(三)严格遵守廉洁从政规定,防范舞弊和预防___,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
(四)预决算报告和相关报告、工作记录和其他管理信息真实完整。
三、工作内容各股室(中心)要按照以下的内容,扎实推进内控制度建设。
(一)稳步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一是制定指导各股室(中心)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制度。
二是根据基本制度以及职责范围,结合局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制定法规及政策风险、预算编制及执行风险、机关运转及管理风险(含公共关系、信息管理、岗位利益冲突)等风险内部控制办法。
三是各股室(中心)根据基本制度和风险内部控制办法,在查找本单位风险并定级、完善工作流程、界定各环节各岗位责任的基础上制定内部控制操作规程。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5篇)
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完善学校治理体系,防范和管控经济风险,促进学校各项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学校内部控制设计的完善性、运行的有效性所做出的评价活动。
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为法律法规、内部控制相关政策制度及学校内部控制规定等。
第三条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评价。
学校层面主要指学校的整体控制环境,业务层面涵盖了学校各职能部处、院系、直属单位和附属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
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既可以对学校整体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学校内部控制的某个要素、某类业务或者某些业务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第二章评价工作机制及原则第四条学校由审计处牵头,监察处、财务处等部门参与,组成内部控制建设监督检查工作小组,在“内部控制规范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第五条内部控制建设监督检查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对全校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并定期____编制学校风险评估报告,对学校内部控制的完善性、有效性做出评价。
第六条学校各单位,包括各职能部处、院系、直属单位和附属单位应结合日常经济活动开展情况,实施本部门的内控体系建设、内控自查和自我评价工作。
第七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由审计处负责____实施,也可委托具备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实施。
委托中介机构实施时,为学校提供内部控制建设服务的中介机构,不得同时为学校提供内部控制评价服务。
第八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评价应将学校所有经济活动涉及的内部控制作为评价范围。
(二)重要性原则。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内部控制评价应将重要业务活动和高风险领域作为评价的重点。
(三)客观性原则。
评价工作应真实、准确反映学校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现状。
(四)及时性原则。
与学校管理活动相关的外部环境或学校管理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评价的重点、频次和实施方式等。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发展战略。
第四条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机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五条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doc 25页)一、前言1 编制《内部控制手册》的背景为规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的管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满足国内外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股份公司特制定《内部控制手册》,作为建立、执行、评价及验证内部控制的依据。
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约束、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的准则,是减少风险的重大措施。
实施内部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及不法行为,有利于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保证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真实、可靠。
其必要性表现为: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二是贯彻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循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等国内外资本市场监管需求,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是积极参与竞争、努力降低风险。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股份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加大。
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措施。
四是建立统一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使股份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成为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包容性很强的内部管理制度,更为有效地体现股份公司管理理念。
2 《内部控制手册》遵循的基本原则2.1 合规性原则合规性是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股份公司上市地(上海、香港、纽约、伦敦)证券监管机构有关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规和要求。
2.2 全面性与系统性原则2.4 权责明确、奖惩结合原则根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能与性质,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并赋予相应的权限,制定操作规则和处理程序,确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等,使权有所属,责有所归,利有所享,避免发生越权或互相推诿的现象。
2.5 成本效益原则在内部控制活动中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就是要力争以最少的控制或最低管理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要实行有选择的控制;要努力降低控制成本,尽量精简机构和人员,改进控制方法和手段,提高效率。
2.6 可操作性原则《内部控制手册》必须符合股份公司实际,无论是业务流程控制点的设置,还是授权项目权限的确定,都要考虑实际管理工作中是否可行,保证其可操作性。
2.7 包容性原则《内部控制手册》是依据股份公司现行各项管理制度,为控制风险而编制的一系列业务流程控制体系,内容涵盖投资、生产、经营、财务、监督检查等方方面面。
《内部控制手册》力求避免与其他制度相矛盾,尽可能包容不同企业现有的内控制度。
对确实脱离实际的其他各项管理制度,应及时修改、完善,并以《内部控制手册》规定为准。
2.8 信息反馈原则确定与控制工作有关的人员在信息传递中的任务与责任,规定信息的传递程序、收集方法和时间要求等事项,建立严密的记录、报告等信息反馈系统。
3 《内部控制手册》的适用范围《内部控制手册》适用于总部、分公司和全资子公司(直属研究院适用《研究院内部控制手册》)。
分公司和全资子公司按照更严、更细、更具体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必须符合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手册》的要求。
控股子公司应当参照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手册》,结合自身特点,按照“业务必须覆盖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手册》中对应的所有规定内容,权限比照分公司”的原则,制定内控手册,履行本公司董事会审批程序后,报股份公司内控办公室备案。
股份公司总部、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执行《内部控制手册》适用的业务流程,参见《内部控制手册》附则二。
适用的特殊业务流程,需报股份公司内控办公室批准后执行。
二、内部控制定义内部控制是为适应国内外证券机构监管要求,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由股份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其全体员工实施的,为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内部控制主要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及监督检查等五个方面构成:(1)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反舞弊机制等。
(2)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估影响股份公司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制定应对策略的过程。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应对和风险报告。
(3)控制活动是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采用恰当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控制措施的选择应当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主要包括职责分离控制、授权与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分析与报告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4)信息沟通是指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股份公司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以及内部与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5)监督检查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
三、股份公司内部控制现状1 股份公司内部环境1.1 股份公司的企业文化股份公司持续推行和弘扬“竞争、开放、规范、诚信”的企业文化。
努力在扩大资源、拓展市场、降本增效、严谨投资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将股份公司建设成为一个主业突出、股权多元、资产优良、科技创新、管理科学、财务严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
1.2 员工守则股份公司制定规范的员工守则和书面政策声明,并传达到全体员工,做到人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提供职业道德操守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使全体员工养成“守法纪、讲诚信”的意识,在一般和特定环境下都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恰当的行动。
1.3 公司组织结构股份公司已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裁班子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
并进一步致力于内部结构紧密化,完善上、中、下游一体化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股份公司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分支机构的设置。
1.4 董事会及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股份公司章程明确规定了董事会的职权、性质、董事会议事规则及授权。
公司提名董事会及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成员时,充分考虑了以下因素:成员的经验;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外部董事的比例;其成员参与管理的程度;所采取措施的适宜性;对管理层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成员与内部、外部审计人员之间的关系。
1.5 责任分配与授权管理股份公司实行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制度。
遵循互相制约、权力分割、稽核对证等原则,关键岗位的设置体现了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使不同岗位真正起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
股份公司严格实行授权管理,通过颁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权限指引”,在采购、成本、费用支出、销售、资金、资本支出、资产、关联交易、合并报表、重大事项、信息、生产运行、安全环保、税务管理、合同管理15个方面,明确从股东大会到董事会、董事长、总裁班子、总部各职能部门与事业部到分公司各层面的授权原则与权限划分标准。
1.6 激励与约束股份公司执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人力资源政策,不断完善员工招聘与选拔的原则及操作程序;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导向培训;对违反员工守则的一切行为,制订纪律约束与处罚措施;对业绩良好的员工,制订具有奖励和激励作用的报酬计划;根据阶段性的业绩评价结果,对员工予以指导和奖罚。
1.7 反舞弊机制监督渠道:对外建立供应商、客户投诉热线,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布投诉热线电话,鼓励股份公司利益相关者对股份公司内部员工的违规违纪行为、影响股份公司形象的其他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对内设立员工投诉信箱,方便每一位员工对发现的违反股份公司内控制度的行为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通过建立全方位内外部监督渠道,促进法律法规及股份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有效遵循。
监察工作机制:监察部门为内外部监察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内外部监察处理工作程序和处理标准,明确各类内外部监督的相关责任部门。
监察部门定期对各类举报、投诉进行收集和分类,下达《监察建议书》,责成相关责任部门限期落实或处理。
各相关责任部门在接到《监察建议书》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查、落实,提出落实结果及处理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向监察部门反馈。
监察部门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最终下达处理意见或整改意见。
监察惩处标准: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内外部监察惩处标准。
对存有各类内部不规(法)行为的员工,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扣发奖金、降级(撤职)、解除劳动合同及移交司法机关等处理;对存有各类不规(法)行为的外部商户,实行“黑名单”制,分别给予警告、禁止交易往来、取消资源网络成员资格,直至移交司法机关等处理。
2 内部风险评价机制可能导致股份公司未能实现预期战略目标的重大风险包括:国内及国际同行的竞争,政府行业监管政策变动,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石油和石化市场周期性变化,营运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威胁。
股份公司建立了适当的内部风险评价机制。
总部各职能部门、各事业部和各分公司针对内部控制业务流程,配备专门部门或负责人定期分析及记录潜在风险的变化。
在经过适当监督授权后,预先或及时调整内部控制程序或实施细则,及时通知受其影响者,正确处理新增或过去未加控制的风险。
3 全面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控制股份公司推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发展战略为目标,全面综合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集规划、激励、考评为一体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严格预算控制,落实股份公司发展战略,预见并避免经营中潜在的困难和风险,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及时、有效地调整和控制经营活动。
全面预算包括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
每年根据“量入为出、控制总量,集中决策、调整结构,优化项目、增加回报”的方针,按照经营预算、投资预算、财务预算的程序,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预算。
年度预算经董事会批准后,由股份公司职能部门、事业部分解落实。
股份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全面组织股份公司中长期规划、年度和月度等日常预算管理的领导机构,是股份公司董事会下设机构。
依据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股份公司章程等,在董事会授权下履行包括:拟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和月度预算的原则和主要目标;审议财务预算方案和财务预算调整方案,并报董事会;确定和调整相关部门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分工、职责;调配各类资源,在股份公司内部(包括所属企业)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审计、考核预算执行情况的原则和方法;负责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规划等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