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18盖斯定律在比较、计算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中的应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核心素养提升18 盖斯定律在比较、计算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中的应用
降低,热效应为 ΔH1,将 1 mol 的 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 ΔH2,
CuSO4·5H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热效应为 Δ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CuSO4(s)+5H2O(l),
A.ΔH2>ΔH3
B.ΔH1<ΔH3
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次发放,全 年内有效。
答案 TiO2(s)+2Cl2(g)+2C(s)===TiCl4(g)+2CO(g) ΔH=-45.5 kJ/mol
5.[2018·课标全国Ⅰ,28(2)①]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 25 ℃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所 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则反应 N2O5(g)===2NO2(g)+12O2(g)的 ΔH=
kJ·mol-1。
特权福利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 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答案 4CuCl(s)+O2(g)===2CuCl2(s)+2CuO(s) ΔH=-177.6 kJ·mol-1
4.[2017·江苏化学,26(1)]TiO2与Cl2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CO和CO2可使反应得 以进行。
已知:TiO2(s)+2Cl2(g)=== TiCl4(g)+O2(g) ΔH1=+175.4 kJ·mol-1 2C(s)+O2(g)===2CO(g) ΔH2=-220.9 kJ·mol-1 沸腾炉中加碳氯化生成TiCl4(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六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课件
4. 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汽车燃料,工业上可利用CO和H2来合成二甲醚。已知: Ⅰ.CO(g)+2H2(g) CH3OH(g) ΔH1=-90.7 kJ·mol-1Ⅱ.2CH3OH(g) CH3OCH3(g)+H2O(g) ΔH2=-24.5 kJ·mol-1则由CO和H2直接合成CH3OCH3(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教材素材变式
2.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研究表明,利用Ir+可催化消除大气污染物N2O和CO,简化中间反应进程后,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CO(g)的燃烧热ΔH=-283 kJ·mol-1,则2N2O(g)2N2(g)+O2(g)的反应热ΔH(kJ·mol-1)的数值为A.-152 B.-76 C.+76 D.+152
教材素材变式
3. 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废气普遍含有的硫化氢,需要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2H2S(g)+3O2(g)2SO2(g)+2H2O(g) ΔH1=-1 036 kJ·mol-1②4H2S(g)+2SO2(g)3S2(g)+4H2O(g) ΔH2=94 kJ·mol-1③2H2(g)+O2(g)2H2O(g) ΔH3=-484 kJ·mol-1计算H2S热分解反应④2H2S(g)S2(g)+2H2(g)的ΔH4= kJ·mol-1。
教材素材变式
教材素材变式
教材素材变式
2. 环氧乙烷( )可用作生产一次性口罩的灭菌剂。工业上常用乙烯氧化法生产环氧乙烷,其原理是:2CH2=CH2(g)+O2(g) 2 (g) ΔH。已知下列两个反应:①CH2=CH2(g)+3O2(g) 2CO2(g)+2H2O(g) ΔH1=-1 323 kJ·mol-1② (g)+O2(g) 2CO2(g)+2H2O(g) ΔH2=-1 218 kJ·mol-1则ΔH为A.+210 kJ·mol-1 B.-210 kJ·mol-1C.-175 kJ·mol-1 D.-105 kJ·mol-1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
注意事项
不同化学键的键能可能不 同,需准确查找。
标准摩尔生成焓法
原理
利用标准摩尔生成焓来计 算反应热。
步骤
查找各物质的标准摩尔生 成焓,根据盖斯定律进行 计算。
注意事项
确保所查找数据的准确性 和一致性,注意单位换算 。
03
典型例题解析与思路拓展
单一反应热计算问题
直接计算法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数据 ,直接计算反应热。
改进措施
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 施和建议,如改进实验方法、提高测量精度等。
05
知识体系梳理与易错点提示
重要概念、公式回顾总结
01 02
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即如果 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 时的反应热相同。
反应热。
盖斯定律与Hess定律结合应用
03
利用盖斯定律和Hess定律,通过设计合理的反应路径,计算复
杂体系的反应热。
涉及盖斯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
盖斯定律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利用盖斯定律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性,以及通过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推导其他相关热化 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在反应热计算中的应用
结合盖斯定律和热力学数据表,计算目标反应的反应热。
盖斯定律是指在一个化学方程式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 总能量之差,等于反应过程中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
盖斯定律意义
它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与 物质转化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化 学反应热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盖斯定律关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 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 持不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练 盖斯律 反热的比较和计算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专练29 盖斯定律反应热的比较和计算1.Mn2+催化H2O2分解:2H2O2(l)===2H2O(l)+O2(g) ΔH1,其反应机理如下图。
若反应Ⅱ的焓变为ΔH2,则反应Ⅰ的焓变ΔH为(反应Ⅰ、Ⅱ的计量数均为最简整数比)( )A.ΔH1-ΔH2 B.ΔH1+ΔH2C.2ΔH1-ΔH2 D.ΔH1-2ΔH22.[2020·湖南博雅中学月考]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B.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D.1 mol 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S+O2===SO2ΔH=-297.3 kJ/mol3.在25 ℃、101 kPa时,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1、285.8 kJ·mol-1、870.3 kJ·mol-1,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A.-488.3 kJ·mol-1 B.+488.3 kJ·mol-1C.-191 kJ·mol-1 D.+191 kJ·mol-14.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O2(g)===2CO2(g)+H2O(l) ΔH=-1 300 kJ·mol-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转移10N A个电子时,该反应放出1 300 kJ的能量B.生成N A个液态水分子时,吸收1 300 kJ的能量C.有2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D.有10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1,则2 g 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多释放22 kJ的能量C.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ΔH相同6.已知:C(s)+O2(g)===CO2(g) ΔH1CO2(g)+C(s)===2CO(g) ΔH22CO(g)+O2(g)===2CO2(g) ΔH34Fe(s)+3O2(g)===2Fe2O3(s) ΔH43CO(g)+Fe2O3(s)===3CO2(g)+2Fe(s) Δ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ΔH1>0,ΔH3<0 B.ΔH2>0,ΔH4>0C.ΔH1=ΔH2+ΔH3 D.ΔH3=ΔH4+ΔH57.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2讲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第2讲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了解盖斯定律及其简单应用。
2.能辨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能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
3.能进行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能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运用反应焓变合理选择和利用化学反应盖斯定律 及其应用2023全国甲,T28;2023全国乙,T28;2023湖南,T16;2023湖北,T19;2023山东,T20;2023年6月浙江,T19;2022年6月浙江,T18;2022广东,T19;2022全国甲,T28;2021湖南,T16;2021重庆,T10;2021年1月浙江,T24;2020年7月浙江,T22;2020全国Ⅱ,T28;2019全国Ⅱ,T27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基于盖斯定律,结合键能、焓变等信息,计算未知反应的焓变;能对燃料、能源使用方案进行简单评价;能结合数据信息,根据目的选择物质,设计反应;能从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角度,创造性地设计反应,合理利用能量。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测定典型反应的反应热,并分析误差;能探究反应热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命题分析预测1.以盖斯定律的应用为载体命题,常以非选择题中某一问的形式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反应热的计算。
2.预计在2025年高考中,有关反应热的考查内容将不断拓宽,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盖斯定律的应用要求会有所提高,另外试题很可能会涉及能源问题,以引导考生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考点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1.盖斯定律(1)定义: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反应热是[1] 相同的 。
即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2] 始态 和[3] 终态 有关,而与[4] 反应途径 无关。
如:途径一:A→B途径二:A→C→B则ΔH1、ΔH2、ΔH的关系为ΔH=[5]ΔH1+ΔH2。
(2)本质: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都是确定的,等压且没有除体积功之外的其他功产生时,从反应物变成产物,无论经过哪些步骤,它们焓的差值都是不变的。
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 考点18 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与比较练习
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考点18 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与比较练习1.(xx·海南化学,4)已知丙烷的燃烧热ΔH=-2 215 kJ·mol-1。
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A.55 kJ B.220 kJ C.550 kJ D.1 108 kJ2.(xx·重庆理综,6)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x 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 kJ·mol-1S(s)+2K(s)===K2S(s) ΔH2=b kJ·mol-1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则x为( )A.3a+b-c B.c-3a-bC.a+b-c D.c-a-b3.[xx·四川理综,11(4)]FeSO4可转化为FeCO3,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可制得铁系氧化物材料。
已知25 ℃,101 kPa时:4Fe(s)+3O2(g)===2Fe2O3(s) ΔH=-1 648 kJ/molC(s)+O2(g)===CO2(g) ΔH=-393 kJ/mol2Fe(s)+2C(s)+3O2(g)===2FeCO3(s)ΔH=-1 480 kJ/mol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x·广东理综,31(1)]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下图所示的催化循环实现。
其中,反应①为2HCl(g) + CuO(s)H2O(g)+CuCl2(s) ΔH1反应②生成 1 mol Cl2的反应热为Δ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热用ΔH1和ΔH2表示)。
2024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8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
放出
吸热
> < 放热
(3)常见的放热与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常见 反应
①可燃物的燃烧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④物质的缓慢氧化 ⑤铝热反应 ⑥大多数化合反应
①弱电解质的电离
②盐类的水解反应 ③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④C和H2O(g)、C和CO2的反应 ⑤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对点题组训练 题组一 一般能量与反应过程的图像分析 1.某化学反应的能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Ⅰ和曲线Ⅱ表示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B.曲线Ⅱ说明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焓变,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C.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反应不需要加热 D.该反应的反应热ΔH=E2-E1
1.燃烧热
考点二 燃烧热 能源 中和热的测定 必备知识整理
1 mol 指定产物
CO2(g)
2.中和热 (1)中和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1 mol H2O(l)
H+(aq)+OH- (aq)===H2O(l) ΔH=-57.3 kJ·mol-1
(2)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
①绝热装置组装―→②量取一定体积酸、碱稀溶液―→③测反应前
①注意活化能在图示中的意义。 从反应物至最高点的能量数值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1);从最高点 至生成物的能量数值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E2);ΔH=E1-E2。 ②催化剂只影响正、逆反应的活化能,而不影响反应的焓变。 ③涉及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图示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物质的量。
3.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__反_应__热___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物__质____变化和__能__量____变化。 如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表示25 ℃、 101 kPa条件下,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 __放_出__5_7_1_.6_k_J__的热量。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考点3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课件
ΔH1<0 ΔH2<0
(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 C(s)+O2(g)===CO2(g) ΔH1<0 C(s)+12O2(g)===CO(g) ΔH2<0 则 ΔH1____ΔH2。
【答案】(1)> (2)< (3)<
2
考点突破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1.(2015·重庆卷,6)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
A.3a+b-c
B.c+3a-b
C.a+b-c
D.c+a-b
【答案】A
【解析】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s)+O2(g)===CO2(g) ΔH1=a kJ·mol- 1,将另外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编号,②S(s)+2K(s)===K2S(s) ΔH2=b kJ·mol- 1,③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运用盖斯定律,①×3 + ② - ③ 得 S(s) + 2KNO3(s) + 3C(s)===K2S(s) + N2(g) + 3CO2(g) ΔH = (3a + b - c)kJ·mol-1,则x=3a+b-c,故A正确。
①C4H10(g)===C4H8(g)+H2(g) ΔH1 已知:②C4H10(g)+12O2(g)===C4H8(g)+H2O(g) ΔH2=-119 kJ·mol-1 ③H2(g)+12O2(g)===H2O(g) ΔH3=-242 kJ·mol-1 反应①的 ΔH1 为______kJ·mol-1。
04
配套训练
1
夯实考点
【知识梳理】
1.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1)内容: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等的,即化 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_始__态__和__终__态__有关,而与__反__应__的__途__径__无关。 (2)本质:盖斯定律的本质是__能__量__守__恒____定律。 (3)意义: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最新-2018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 精品
3 则 2Fe(s)+2O2(g)===Fe2O3(s)的 ΔH 是( )
A.-824.4 kJ·mol-1
B.-627.6 kJ·mol-1
C.-744.7 kJ·mol-1 D.-169.4 kJ·mol-1
【解析】 把题给的两个方程式变换为:
3
3
2Fe(s)+2CO2(g)===Fe2O3(s)+2C(s)
ΔH=-234.1 kJ·mol-1
3
3
3
2C(s)+2O2(g)===2CO2(g)
ΔH=-590.25 kJ·mol-1,
相加即得结果。
【答案】 A
4.(2009年全国卷Ⅱ)已知:2H2(g)+O2(g)===2H2O(l) ΔH=- 571.6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 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 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 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3 C.1∶4 D.2∶3
第1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 量转化形式。 最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 新 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展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 示 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 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热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 2.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的辨析和判断。 定 位 3.反应热的比较和计算。
图示 常见反应
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 应。例如:2Na+
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的计算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映原理PPT精品课件
一、盖斯定律
1. 定义: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 热(焓变)都是一样的,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对盖斯定律的理解: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因为在指定状态下(温度和压强确定),各种 物质的焓值是确定且唯一的。
同条件下
C
s,石墨
+
1 2
O2
g
==CO
g
的反应焓变( ∆H )
ΔH= −110.5 kJ/mol
1 mol C(s,石墨)
1 mol CO(g)
ΔH= ΔH1+ΔH2’
ΔH1= −393.5 kJ/mol ΔH2’=− ΔH2= +283.0 kJ/mol
1 mol CO2(g)
1.3 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的计算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映原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3 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的计算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映原理
1.3 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的计算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映原理
1.3 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的计算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映原理
一、盖斯定律
2. 盖斯定律的应用:
练习2:课本P14-第6题
1.3 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的计算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映原理
1.3 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的计算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映原理
= H末−H始
一、盖斯定律
1. 定义: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 焓变(反应热)都是一样的,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ΔH1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第6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共547张PPT)
三、燃烧热和中和热 1. 燃烧热
2. 中和热
3.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装置
(2)50 m L 0. 55 m ol ·L N aO H 溶液和 50 m L 0. 50 m ol ·L 稀 盐酸混合反应。 (3)计算公式: ΔH =������. ������������������(������������ - ������������ ) ������. ������������������
3. 一次能源: 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 如煤、原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潮汐能、地 热能、天然铀矿等。 4. 二次能源: 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如电 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 氢气和焦炭等。
-1 kJ·m ol
-1
-1
t t 反应过程中最高温度) 1 ——起始温度, 2 ——终止温度(
(4)注意事项 a. 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 。 b. 为保证酸完全被 N aO H 中和, 可采取的措施是 。
1. 燃烧热是指 1 m 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 出的热量。如 C 生成的为 C O 2 , 而不是 C O , H 2 生成的是 H 2 O (l )而不 是 H 2 O (g)。 2. 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 解质电离时的热效应。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 1
-1 m olH 2 O 时放出的热量, 其值为 57. 3 kJ·m ol 。弱酸、弱碱电离时
吸热, 放出的热量小于 57. 3 kJ, 浓硫酸稀释时放热, 放出的热量大于 57. 3 kJ。
3. 对于中和热、燃烧热, 由于它们的反应放热是确定的, 所以描 述中不带“- ”, 但焓变为负值。 4. 中和热测定时, 使用两个量筒分别量取酸和碱。用同一支温度 计, 先后测量酸、碱及混合液的最高温度时, 应在测完一种溶液温度 后, 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 再测下一种溶液的温度。 5. 取多次实验 t 而不是多次结果的 1 、t 2 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 平均值, 计算时应注意单位的统一。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第讲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课后作业含解析
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第讲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课后作业含解析————————————————————————————————作者:————————————————————————————————日期: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建议用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70分)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B.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C.已知2C(s)+2O2(g)===2CO2(g) ΔH=a2C(s)+O2(g)===2CO(g) ΔH=b,则a>bD.已知P(白磷,s)===P(红磷,s) 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答案 A解析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为57.3 kJ,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40.0 g即1 mol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故A正确;氢气的燃烧热必须是生成液态水的过程所放出的热量,故B错误;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焓变是负值,即a<b,故C错误;P(白磷,s)===P(红磷,s) ΔH<0,所以红磷的能量低于白磷的能量,所以白磷不如红磷稳定,故D错误。
2.已知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又知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高考真题演练学
学习资料第六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2018·北京高考)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答案 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错误! 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正确;CH4在①过程中,有1个C—H 键发生断裂,B正确;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错误!键,C正确;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错误。
2.(2017·江苏高考)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C(s)+H2O(g)===CO(g)+H2(g)ΔH1=a kJ·mol-1②CO(g)+H2O(g)===CO2(g)+H2(g)ΔH2=b kJ·mol-1③CO2(g)+3H2(g)===CH3OH(g)+H2O(g)ΔH3=c kJ·mol-1④2CH3OH(g)===CH3OCH3(g)+H2O(g)ΔH4=d kJ·mol-1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C.反应CH3OH(g)===错误!CH3OCH3(g)+错误!H2O(l)的ΔH=错误!kJ·mol-1D.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的ΔH=(2b+2c+d)kJ·mol-1答案 C解析 C 错:该反应产物H 2O 为气态时,ΔH =错误! kJ·mol -1。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知识梳理1.盖斯定律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都是相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意义: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3)应用aA B2.反应热计算的四种方法(1)由H值计算ΔHΔH=∑H生成物-∑H反应物(2)由键能计算ΔH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如H2(g)+Cl2(g)===2HCl(g)ΔH由能量守恒知E H—H+E Cl—Cl=2E H—Cl+ΔH或ΔH=E H—H+E Cl—Cl-2E H—Cl(3)由反应中的热量变化Q计算ΔH如1 g H2充分燃烧生成H2O(l)时放出Q kJ的热量,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kJ·mol -1。
H2(g)+12O2(g)===H2O(l)ΔH1 mol |ΔH|12mol Q故|ΔH|=2Q kJ·mol-1ΔH=-2Q kJ·mol-1,故H2的燃烧热为2Q。
(4)由分式结合盖斯定律计算ΔH(见应用)[考在课外]教材延伸判断正误(1)一个反应一步完成或几步完成,两者相比,经过的步骤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少(×)(2)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496 kJ·mol-1和462kJ·mol-1,则反应H2(g)+12O2(g)===H2O(g)的ΔH=-916 kJ·mol-1(×)(3)已知:O3+Cl===ClO+O2ΔH1ClO+O===Cl+O2ΔH2则反应O3+O===2O2ΔH=ΔH1+ΔH2(√)拓展应用(1)标准摩尔生成焓是指在25 ℃和101 kPa时,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 mol化合物的焓变。
已知25 ℃和101 kPa时下列反应:①2C2H6(g)+7O2(g)===4CO2(g)+6H2O(l)ΔH=-3 116 kJ·mol-1②C(石墨,s)+O2(g)===CO2(g)ΔH=-393.5 kJ·mol-1③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写出乙烷标准摩尔生成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6章 第1节 考点4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与比较 含解析 精品
考点4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与比较1.盖斯定律(1)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意义: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已知在25 ℃、101 kPa时:①C(s)+O2(g)===CO2(g)ΔH=-393.5 kJ·mol-1,②2C(s)+O2(g)===2CO(g)ΔH=-221 kJ·mol-1,则CO(g)+12O2(g)===CO2(g)的ΔH为-283_kJ·mol-1。
(3)应用2.反应热的计算(1)主要依据热化学方程式、键能、盖斯定律及燃烧热、中和热等。
(2)主要方法①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 =E 生成物-E 反应物③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ΔH =E 反应物的总键能-E 生成物的总键能④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应用盖斯定律常用以下两种方法:a .热化学方程式相加或相减,如由C(s)+O 2(g)===CO 2(g) ΔH 1;C(s)+12O 2(g)===CO(g) ΔH 2; 可得2CO(g)+O 2(g)===2CO 2(g) ΔH =2(ΔH 1-ΔH 2)b .合理设计反应途径,如甲,则ΔH=ΔH 1+ΔH 2。
⑤根据物质燃烧热数值计算Q (放)=n (可燃物)×|ΔH |⑥根据比热公式进行计算Q =c ·m ·Δt1.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 =-12.1 kJ·mol -1;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 =-55.6 kJ·mol -1,则HCN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43.5_kJ·mol -1。
全国通用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能与热能第2节盖斯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ΔH=E -E 反应物的总键能
生成物的总键能
④根据物质燃烧热数值计算
Q(放)=n(可燃物)×|ΔH|
⑤根据比热公式进行计算
Q=c·m·Δt
2.反应热的比较 (1)根据反应物的本性比较 等物质的量的不同物质与同一种物质反应时,性质不同,其反应热不 同,一般情况,等物质的量的不同金属或非金属与同一物质发生反应,金 属或非金属越活泼,反应就越容易,放出的热量就越多,ΔH 越小。 如:①2K(s)+2H2O(l)===2KOH(aq)+H2(g) ΔH1 2Na(s)+2H2O(l)===2NaOH(aq)+H2(g) ΔH2 ΔH1<ΔH2 ②H2(g)+Cl2(g)===2HCl(g) ΔH3 H2(g)+Br2(g)===2HBr(g) ΔH4 ΔH3<ΔH4
解析
规律方法
1.反应热的计算 (1)主要依据 热化学方程式、键能、盖斯定律及燃烧热、中和热等。 (2)主要方法 ①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ΔH=E 生成物-E 反应物
③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
(2)纳米级的 Cu2O 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火法还原 CuO 可制 得 Cu2O。已知:1 g C(s)燃烧全部生成 CO 时放出热量 9.2 kJ;Cu2O(s)与 O2(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2 所示;请写出用足量炭粉还原 CuO(s)制备 Cu2O(s)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如
①C(s)+O2(g)===CO2(g) ΔH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养说明:高考主要以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和能源问题等社会热点为背景,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盖斯定律的计算融合在一起,较好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和运算能力,正确做答的关键是理解盖斯定律的含义,把握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关键是合理设计反应途径,正确加减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
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图示:盖斯定律的理解
热化学方程式焓变之间的关系
a A===BΔH1
A===1
a BΔH2
ΔH2=
1
aΔH1或ΔH1=aΔH2
a A===BΔH1
B===a AΔH2
ΔH1=-ΔH2
ΔH=ΔH1+ΔH2 3.解题模型
[题型专练]
1.(2014·课标全国Ⅱ,13)室温下,将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 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H2>ΔH3
B.ΔH1<ΔH3
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试题解析 1 mol 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为吸热反应,故ΔH1>0,1 mol 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为放热过程,故ΔH2<0;1 mol CuSO4·5H2O(s)溶于水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先分解成1 mol CuSO4(s)和5 mol 水,然后1 mol CuSO4(s)再溶于水。
CuSO4·5H2O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即ΔH3>0,根据盖斯定律得到关系式ΔH1=ΔH2+ΔH3,分析得到答案ΔH1<ΔH3。
参考答案B
2.[2017·课标全国Ⅲ,28(3)]已知:As(s)+3
2H2(g)+2O2(g)===H3AsO4
(s)ΔH1
H2(g)+1
2O2(g)===H2O(l)ΔH2
2As(s)+5
2O2(g)===As2O5(s)ΔH3
则反应As2O5(s)+3H2O(l)===2H3AsO4(s)的ΔH=。
试题解析由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3-③可得所求反应,故ΔH=2ΔH1-3ΔH2-ΔH3。
参考答案2ΔH1-3ΔH2-ΔH3
【反思归纳】
确定反应热关系的三大注意点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气、液、固三态的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
(2)ΔH的符号: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不要只比较ΔH数值的大小,还要考虑其符号。
(3)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相同时,参加反应物质的量越多,放热反应的ΔH越小,吸热反应的ΔH越大。
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
在25 ℃、101 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 1 mol CuCl(s),放热4
4.4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4CuCl(s)+O2(g)===2CuCl2(s)+2CuO(s)
ΔH=-177.6 kJ·mol-1
4.[2017·江苏化学,26(1)]TiO2与Cl2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CO和CO2可使反应得以进行。
已知:TiO2(s)+2Cl2(g)=== TiCl4(g)+O2(g)ΔH1=+175.4 kJ·mol-1 2C(s)+O2(g)===2CO(g)ΔH2=-220.9 kJ·mol-1
沸腾炉中加碳氯化生成TiCl4(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TiO2(s)+2Cl2(g)+2C(s)===TiCl4(g)+2CO(g)ΔH=-45.5 kJ/mol
5.[2018·课标全国Ⅰ,28(2)①]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
25 ℃时N 2O 5(g )分解反应:
其中NO 2二聚为N 2O 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
体系的总压强p 随时间t 的变化如表所示(t =∞时,N 2O 5(g )完全分解):
t /min 0 40 80 160 260 1 300 1 700 ∞ p /kPa
35.8
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1
①已知:2N 2O 5(g )===2N 2O 4(g )+O 2(g ) ΔH 1=-4.4 kJ·mol -1
2NO 2(g )===N 2O 4(g ) ΔH 2=-55.3 kJ·mol -1
则反应N 2O 5(g )===2NO 2(g )+1
2O 2(g )的ΔH = kJ·mol -1。
试题解析 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a 、b,根据盖斯定律,由12×a -b 得N 2O 5(g )===2NO 2(g )+12O 2(g ) ΔH =ΔH 1-2ΔH 22=-4.4+55.3×22kJ·mol -1=
53.1 kJ·mol -1。
参考答案 53.1
6.[2018·课标全国Ⅱ,27(1)]CH 4-CO 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 和H 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
CH 4-CO 2催化重整反应为:CH 4(g )+CO 2(g )===2CO (g )+2H 2(g )。
已知:C (s )+2H 2(g )===CH 4(g ) ΔH =-75 kJ·mol -1 C (s )+O 2(g )===CO 2(g ) ΔH =-394 kJ·mol -1 C (s )+1
2O 2(g )===CO (g ) ΔH =-111 kJ·mol -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 = kJ·mol -1。
试题解析 将已知中3个反应依次记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③×2-①-②
得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111×2+75+394)kJ·mol-1=+247 kJ·mol-1。
参考答案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