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感的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浅谈古代诗词中的"通感"修辞手法

浅谈古代诗词中的"通感"修辞手法
感, 不 仅 能起 到渲染 和 深化 诗意境 的作用 , 还 是 艺术 审美 的桥 梁 。 平淡朴 素 的语言真 切 地 描 绘 了一 个 客 居 旅 途 的游 子 在蟋 蟀 尖声
整认 错独 坐 独语 的情景 。是 听觉转 为 视 钱钟 书先 生认 为通 感 是 “ 在 日常 经验 里 , 视觉 、 听觉 、 触觉、 嗅觉 、 吟唱 的牵动 下愁思 无眠 , 味觉 往往 可 以彼此 打通 或交通 , 眼、 耳、 舌、 身各 个官 能 的领 域 可以 觉 。 不分界 限 。颜 色似乎会 有 温度 , 声 音 似乎会 有 体质 , 冷 暖似乎 会 有
要: 通感是 一 种形 象思维 , 在 古代 诗歌 中 得 到 广泛 的运 用 , 它通 过联 想 和想 象使 感 觉转 移 , 将各 种 感 觉相 互 沟通起 来 , 由虚到
实、 化 实为虚 、 虚 实转化 、 虚 实交错 , 渲 染和 深化 诗 意境 , 形成 独特 的 审 美体验 空间 , 把 读 者带入 各 种 各样 奇 妙 的诗 词 意境之 中 , 从 而获 得更加 清晰 、 生动 的 审 美感 受 , 让我们 的文 学表现 竞加 饱满 、 各 种感 觉 交相辉 映 , 让 作者的 感情 淋漓尽 致倾 泻而 出, 更 具感 染力 。
妙 的语境中, 感受诗句特有之韵味 , 让平常不可触摸的情状 , 触手 人胜 的新 天地 。 可及 , 从而造就出独特的诗词意境。如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 漠
漠 水 田飞 白鹭 , 阴阴夏 木啭 黄 鹂 , 见 白鹭“ 飞 而听 得 白鹭翅 膀 扇 参考 文 献 : 动之声 , 听黄鹂 “ 啭~ 啭 ” 叫声 而 见 黄鹂 辗 转 呜 叫的 神情 , 视 觉 与 [ 1 ] 钱钟书. 管 锥篇[ M ] . 中华书局, 1 9 7 9 . 听觉 交 错 沟 通 , 使 得 诗 歌 意 境 生 动 活泼 , 意 境 中 平 添 无 限 生趣 。 [ 2 】 徐汉华. 写作技法词典[ M 】 . 陕西人民 教育出 版社, 1 9 8 7 . 同时王 维 的诗句 中 时常 在 通 感 的 运 用 中加 入 心理 感 觉 的细 微 体 [ 3 ] 钱钟书. 钱钟书论学文选[ M ] . 花城出 版社, 1 9 9 0 .

通感修辞

通感修辞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1、他说的话听起来象蜜糖一样甜!2、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

3、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紫藤萝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5、紫藤萝的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6、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7、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8、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9、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10、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11、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12、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13、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顶针顶针修辞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又名顶真,即某段文字由若干短句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字(词)相同,这种修辞方法叫做顶针。

例:我们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顶针」又叫「顶真」。

作用: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木兰诗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借代,借代,语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简单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通感修辞的定义

通感修辞的定义

通感修辞的定义
通感修辞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让读者产生感官上的联想和体验。

通感修辞的目的是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意义,从而增强文本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通感修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比如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让读者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上的联想。

例如,一位作家在描写夏天的时候,可以运用如下的通感修辞:夏天的阳光像一把烈火,烤得大地干燥,让人感到口渴;夏天的风像一把热风,吹得人汗流浃背,让人感到燥热;夏天的花草像一幅彩色画,散发出阵阵清香,让人感到愉悦。

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夏天的景象,更让读者感受到了夏天的气息和氛围。

通感修辞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文本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还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意义。

例如,在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中,作者可以运用通感修辞来描绘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让读者感受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这样的描写不仅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更可以激发读者的环保意识,促进环保行动的开展。

通感修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修辞手法,它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增强文本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因此,在写作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通感修辞,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感人。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一、听声类形,即以视觉写听觉“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礼记·乐记》)这几句大意是:那些善于唱歌的人,歌声昂扬,如用力举物;歌声低沉,如物体坠落;歌声婉曲,犹如树枝弯折;歌声停止,好像枯木挺拔;直而折曲的歌声,方正如矩;委婉的歌声,圆曲如规,联贯起来正如一串珍珠。

歌声本来诉诸于人的听觉,但是却给人很多视觉感受:歌声高亢如用力举物,歌声下滑如物件下坠,歌声婉转如树木弯折,而歌声停止则如枯木兀立……所有这些,都是由听觉到视觉的迁移,听到的仿佛看到的一样,这便是听声类形。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

”(高适《塞上听吹笛》)在明月当空的草原之夜,有人吹起《梅花落》的曲子,那阵阵悠扬的笛声,竟化成了落满关山的朵朵梅花。

在这里,诗人把听觉美的特征表现为与之相通的视觉美的特征,创造了梅花飘洒似的笛声这一通感形象。

“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臧克家《春鸟》)属于听觉艺术的“歌声”,本是缺乏具体形象感的东西,而诗人却将其转化为属于视觉范畴的星星,且能“听”出“灿烂”来。

在此,感觉的相互挪移,不仅刺激着人的听觉神经,而且使人的视觉神经也同时活跃起来,赋予“歌声”以最大的可感系数,形象地表现了“歌声”的音色美。

二、听声类声,即以听觉写听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在这里,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用来描绘琵琶声,是以声类声。

这里并未产生感觉的迁移,仍然用声音写声音,渲染烘托了一场精妙绝伦的琵琶演奏。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玉碎凤凰叫”,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

修辞手法解析:通感?

修辞手法解析:通感?

修辞手法解析:通感通感整理编辑:诗词轩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感中之一是“听声类形”。

白居易《琵琶行》(节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里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来比琵琶声,是以声类声。

按《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说琴声如太山,是听声类形;说琴声如流水声,是听声类声。

钟子期说像太山时,心目中有太山的形象;说“汤汤乎若流水”时,耳中既有流水声,眼中也有流水形,所以在以声类声时兼有以声唤起流水形的感觉。

因此,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里也会唤起各种形象,像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直到刀枪相击和裂帛的形象,即在以声类声中也会唤起以声类形,即听觉通于视觉了。

再像“莺语花底滑”、“水泉冷涩”,“滑”和“冷涩”是触觉,即听觉通于触觉了。

“幽咽泉流水下滩”,“幽”是感觉,是听觉通于感觉了。

这种以声类声,又能唤起别的形象的,《文心雕龙·比兴》称:“王褒《洞箫(赋)》云:‘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畜子也。

浅谈通感的修辞手法

浅谈通感的修辞手法

浅谈通感的修辞手法浅谈通感的修辞手法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摹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通感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通感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通感的修辞手法的句子通感的修辞手法是一种通过感官刺激来表达情感和意义的修辞手法。

它是一种在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的描绘,来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联想。

通感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修辞手法常常被用来描绘景物、人物、情感和氛围。

通过对不同感官的描绘,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比如,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通过对颜色、光线、气味、声音和触感的描绘,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在描写人物时,通过对人物外貌、言行举止、声音和气味的描绘,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在描写情感和氛围时,通过对情感的色彩、声音、气味、味道和触感的描绘,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情感的真实和氛围的厚重。

通感的修辞手法不仅在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同时也在其他艺术形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比如,在绘画艺术中,通过对色彩、光影、线条和形状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音乐艺术中,通过对音色、音高、音量和节奏的运用,可以使音乐更加动人、激昂,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舞蹈艺术中,通过对舞姿、动作、节奏和情感的表现,可以使舞蹈更加优美、动人,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

总之,通感的修辞手法是一种在文学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中广泛运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感官的刺激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它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

因此,在创作文学作品和其他艺术作品时,我们可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感染力。

通感修辞的定义

通感修辞的定义

通感修辞的定义在文学中,修辞是指通过运用语言手段,将一种思想或情感传达给受众的艺术方式。

其中有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叫做通感修辞,这种修辞方式能够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官上产生共鸣,从而增强修辞效果。

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通感修辞的定义。

首先,通感修辞可以用来增强作品的情感表现。

譬如,当我们用一种美妙的旋律伴随着文字来演绎某个场景时,这种旋律不仅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能够在听觉上唤起一些与场景相关的情感,例如激动、悲伤或喜悦。

这种方式可以让受众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加深读者的阅读体验。

其次,通感修辞可以使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如果我们在叙述一个风景时,不仅描述它的外貌特征,同时还告诉读者能够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这种方式会让读者更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多种感官的描述,读者能够更好地对这个场景进行想象和感受,这样让人们不再是抽象地理解和理解作品,而是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它。

第三,通感修辞也可以作为一种增强语言表现力的方式来使用。

通过多样的感官体验,我们可以让文字更丰满、更生动。

例如,“空气里弥漫着橙色的味道”,这种表达方式就将闻的感觉和颜色联系起来,让人感觉语言变得更加立体丰富。

这种丰富的表现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还能够在语言层面上增强作品的审美价值。

最后,通感修辞也可以作为一种巧妙的表达技巧来使用。

通感修辞的表现方式千变万化,譬如颜色、声音、香气、味道、情感等都可以被巧妙地运用。

艺术家可以创造自己独特的通感修辞表达方式,从而打破语言的局限性,达到更加丰富的表达效果。

总之,通感修辞是一种多感官体验的修辞方式,通常被用作增强作品的情感表现、生动形象、语言表现力和表达技巧。

通过巧妙运用通感修辞,艺术家能够让作品更加有趣、引人入胜。

在文学中,通感修辞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艺术表演和文化传承等领域。

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通感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创作文章时,利用各种表达方式来使读者共同体验情感。

它是一种有效的写作技能,可以让作者将文字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真实,并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为文章增添光彩。

通感修辞手法是文学写作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它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近距离地感受作者的文字,而不是单纯的理解,使作品更有感染力。

它的表达效果就是通过丰富的色调、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让读者能够在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它们的情感,而不是仅仅传达作者的思想。

首先,色调是通感修辞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用来描述情感,表达作者的心情、状态和思想。

例如,当文字中出现“绿色”、“红色”、“蓝色”等色彩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柔和、冷静、忧郁等情绪。

因此,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利用色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夸张也是通感修辞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作者在写作时,大幅度地放大、夸大或缩小某种情感或思想,以强调文字的表达效果。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更容易被作者的文字所深深打动。

再次,反复是通感修辞手法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作者在某些情境中反复出现的文字,以表达某种情感,强调作者的文字。

反复可以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文字,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也能让人更有感觉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总之,通感修辞手法是文学写作中常用的手法,它的作用就是让读者更加近距离地去感受作者的文字,而不仅仅是理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它的表达效果就是通过丰富的色调、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让读者能够在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它们的情感,而不是仅仅传达作者的思想。

浅谈通感手法的运用

浅谈通感手法的运用

浅谈通感手法的运用画坛上有这样一段佳话:有一次,画家齐白石老人应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的请求,以“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诗句为题做一幅画。

这可是个不小的难题!“蛙声”是声音,是一种听觉形象,而绘画则是视觉形象,二者毫无关联。

如何画出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怎样才能将听觉形象诉诸视觉形象呢?齐白石老人毕竟是享誉画坛的高手,不过数天的构思,便勾画出一幅新颖别致的画面:远处一抹淡淡的高山,山脚下几处嶙峋的乱石,乱石中一股清泉泻出。

潺潺溪流中,几尾活泼的小蝌蚪快活地顺流而下。

整个画面,无一只青蛙。

但透过小蝌蚪的形象,仿佛能使人隐隐约约听到蛙声阵阵。

这蛙声顺着泉水,流向十里、百里……齐白石老人真是匠心独运,以独到的思维,用超群的精彩之笔,使“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意境在数尾小蝌蚪形象中得到了充分、完美的体现。

这幅画充分体现了老人的聪明才智,博得了众人的喝彩和钦佩。

不见青蛙,却能闻到远处蛙声。

这是因为画家和欣赏者能够从小蝌蚪的形象联想到青蛙,从青蛙联想到蛙声。

由此物联想到彼物,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叫做“感觉借移”,即指不同感觉的沟通与转移;修辞学则把这种表现方法叫“通感”,即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相互沟通起来。

齐白石老人在构思“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时,就是把听觉形象的“蛙声”与视觉形象的小蝌蚪沟通起来,运用了“通感”这一修辞方法,实现了听觉和视觉的互通和转移,非常巧妙地营造了静谧的意境。

其实,“通感”运用最多的地方是在文学作品中。

在我国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文学海洋中,这种手法的运用,俯拾即是。

音乐本是听觉形象,诗人却可以把这难以捕捉的听觉形象,转化为比较容易感知的视觉形象,让读者更好地感悟和体会感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我国众多描写音乐的诗歌中,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佼佼者。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于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韩愈《听颖师弹琴》)每每读到这些诗句,我们仿佛不是在听音乐,而是在看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画面。

现代汉语中“通感”修辞格运用分析

现代汉语中“通感”修辞格运用分析

现代汉语中“通感”修辞格运用分析摘要:“通感”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

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总是“依附”于另一种修辞格而存在。

关键词:通感修辞依附钱钟书老先生曾说过“通感”就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1],就是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2],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一、“通感”的修辞效应通感是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把各种感觉沟通融合起来,以创造出新颖神奇的意境。

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虽有分工,但是它们的感受能够相通,人类运用抽象思维“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3](一)视觉与其它感官相通1.视觉与听觉相通。

譬如宋祁《玉楼春》词中云:“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怒放的春色,只能看,本属视觉,而“闹”本属听觉,所谓“打斗有声谓之闹”,此处听觉与视觉相通了。

2.视觉与嗅觉相通。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诗人把“雪花”与“春风”联系起来,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3.视觉与味觉相通。

臧克家的《今昔吟》:“这些诗词味道真醇,有血的腥,泪的咸……”通过色与味达成视觉与味觉的相通。

4.视觉与触觉相通。

如“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

“灰黄”是视觉,“凉爽”是触觉,视觉与触觉的相通,起到了神妙的作用。

(二)听觉与其它感官相通1.听觉与味觉相通。

郭小川《秋日谈(一)》中有一句:“他那哲理式的语言啊,不亚于浓烈的酒”,“语言”是诉之于听觉的,“浓烈的酒”是味觉,两者在此沟通并形成比喻。

2.听觉与嗅觉相通。

通感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通感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通感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通感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通过对感官的直接或间接描述,使读者产生感觉或情感共鸣。

通感的修辞手法可以带给读者多重感受,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通感修辞手法和它们的表达效果:
1. 视觉通感:通过对景物、颜色、形状等视觉元素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图像的美感或场景的真实感。

例如:“细雨如烟,疏疏的细丝纠缠在窗前的枝叶上,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

”这种描写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模糊而美妙的视觉感受。

2. 听觉通感:通过对声音、音效、声音的节奏等听觉元素的描述,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听觉上的感受。

例如:“夜幕降临,屋外传来树叶的沙沙声,微风拂过,远处有着微弱的鸟鸣声。

这静谧而安详的听觉体验带给人一种宁静和与自然和谐的感受。

3. 嗅觉通感:通过对气味、香气等嗅觉元素的描写,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想象出细腻的气味或特定环境的嗅感。

例如:“雨后的晨间,泥土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清新的香气使人感到一种自然与生命力的气息。


4. 味觉通感:通过对食物、饮品等味觉元素的描写,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够咂出味道的滋味。

例如:“饭菜香喷喷地端上桌,那浓郁的香气伴随着香脆的吮指声,仿佛能让人真切地品尝到美食的味道。


5. 触觉通感:通过对触感、温度、触摸感等触觉元素的描写,
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虚拟的触觉感。

例如:“他轻轻地抚摸着羽毛,细腻而柔软的触感让人感到一种温暖和宽慰。


通过运用这些通感修辞手法,作家可以通过文字提供更全面的感知体验,增强读者的亲身感受,并且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或作品的主题。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的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修辞手法被广泛运用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其中,通感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常被用于描绘景物、情感和氛围,从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感觉和共鸣。

本文将探讨通感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1. 通感的定义与作用通感,顾名思义,是利用感官与感官之间的联系,通过描写一种感觉来表达另一种感觉。

比如,通过描写色彩来表达情感,通过描写声音来表达景物,通过描写味道来表达氛围等等。

通感的作用在于,它能够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或意境,从而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 通感的运用方式通感的修辞手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运用:(1) 色彩与情感的通感艳丽的红色让人联想到激情和火热的情感,深邃的蓝色则让人感到冷静和沉思。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色彩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或景物的氛围。

比如,《红楼梦》中通过描写秋天的红叶,传达出黛玉的忧郁和不安。

(2) 声音与景物的通感声音作为一种有力的感受媒介,常被用来表达景物的特征和氛围。

比如,雷鸣般的掌声可以用来描写拥挤而热烈的场面,悠扬的琴声可以用来描绘宁静而祥和的景象。

(3) 味道与氛围的通感味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感受媒介,也是艺术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描绘食物的味道,可以让读者产生对气氛或情感的直观感受。

比如,《红与黑》中通过描写美味的晚餐,表达了主人公对社会上层阶级的渴望。

3. 通感的案例分析现代文学中,通感的修辞手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品中使用通感的案例:(1) 杜甫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描绘夜晚的冷风、凉水和织女星的闪烁,以及暗示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境遇。

通过运用色彩与情感的通感,诗人在读者的心中勾起了一种寂寞和无助的情绪。

(2) 鲁迅的《狂人日记》我想:我们是被这些大人们骗了的!我们小孩子原来有完美无暇的眼睛……可怜我们是让大人们害了的,就像连茅屋也拉不动的汽车。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是一种很好的解读诗歌的方法,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本文将就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对通感修辞的应用和发挥提供精致的参考。

首先,通感修辞是一种文化修辞。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意义,把诗歌中蕴涵的文化背景更好地表达出来。

通感修辞涉及到广泛的文化内容,如宗教信仰、传统文化、历史传说和当代文化等,所以在理解诗歌时可以把这些专业术语纳入考虑范围,以便更好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其次,通感修辞可以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诗歌的艺术美感。

在诗歌的表达中,通感修辞可以灵活地运用比喻、拟人、拟物等手法,以帮助读者发掘作者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通过这种修辞手法,读者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作者所试图表达的深刻哲理,从而使诗歌的艺术美感更加强烈。

此外,通感修辞也可以帮助诗人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他们可以以比喻的方式来描绘情态,从而使诗歌的艺术性更加凸显出来。

此外,还可以运用某些文化术语来帮助诗人更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情感,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

由此可见,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想把握好诗歌的含义,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之前,先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文化内容,以便更深入地探究诗歌的艺术性,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只有先通过这种修辞方式来理解诗歌,才能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究诗歌的深刻内涵,提升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优秀的解读诗歌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加深读者对诗歌艺术性的认知,从而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通感修辞的研究上,以便使我们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

通感修辞

通感修辞
6\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 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 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 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 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 点是“感觉的转移”。 例:微风过处,送来一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将听觉移于到嗅觉,更活泼,更形象。写出 了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的特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2\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 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 续。 3\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 亮的,特别闹。
4\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 点有节奏的击打。
5\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 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 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 的小舟。

通感修辞手法答题模板

通感修辞手法答题模板

通感修辞手法答题模板
通感修辞手法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多种感官的描述来传达信息,让读者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来感受
到作品所表达的意境。

这种修辞手法常常用于文学作品和修辞文体中,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解释通
感修辞手法。

首先,通感修辞手法可以通过同时描述多种感官的感受来增强
作品的表现力。

例如,在描述一个风景时,作家可以运用视觉、听
觉和触觉的描写,让读者在想象中能够看到风景的美丽、听到风的
声音和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从而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整个画面。

其次,通感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
感和意义。

通过多感官的描绘,作品能够更加全面地传达情感,让
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比如,通过描写食
物的味道、颜色和香气,作家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
情感和内心世界。

此外,通感修辞手法还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感知效果。

通过多感官的描绘,作品能够让读者产生更加深刻的共鸣和情感连
接,使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感知效果,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通感修辞手法通过多种感官的描述来传达信息,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这种修辞手法,作家能够创造出更加生动、深刻的艺术形象,使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感知效果。

常见语文修辞手法:通感

常见语文修辞手法:通感

常见语文修辞手法:通感通感指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通过变换感觉角度来描述事物的性状和情貌。

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后一句的妙处,在于用听觉的“闹”来表现视觉感受,呈现出杏花盛开、春意盎然的景象。

简介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修辞作用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历史记载通感中之一是“听声类形”。

马融《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像飞鸿。

”(《文选》)这样的通感是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闻乐来的:“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

’”杜预注:“论其声。

”按在“曲而有直体”下又称“曲而不屈”。

孔颖达正义:“季札或取于人,或取于物,以形见此德。

每句皆下字破上字而美其能不然也。

……物有曲者失于屈桡,此曲而能不屈也谓王者曲降情意,以尊接下,恒守尊严,不有屈桡。

”此则听《大雅》之乐声,有类于王者以尊接下之形。

《礼·乐记》:“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正义:“止如槁木者,言音声止静,感动人心,如似枯槁之木,止而不动也。

倨中矩者,言其音声雅曲,感动人心,如中当于矩也。

现代汉语中通感修辞格运用分析

现代汉语中通感修辞格运用分析

现代汉语中通感修辞格运用分析摘要:通感就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

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总是“依附”于另一种修辞格而存在。

关键字:通感;修辞;依附钱钟书老先生曾说过通感就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通俗说就是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一、“通感”的修辞效应通感是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把各种感觉沟通融合起来,创造出新颖神奇的意境,从美学角度看,美感离不开想象,思想越活跃,理解越深刻,人们精神上获得的审美享受也越丰富、隽永。

从心理学角度看,通感是受大脑皮层的脉冲电流相通所致。

因为通感建立在扎实的客观基础之上,它能产生耐人咀嚼、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人有多种感官,各有任务,职责分明。

如眼睛分管视觉,耳朵分管听觉,鼻子分管嗅觉,脑袋分管意觉等等,似乎各不干扰。

通感就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

可以使你从声音中见到形态,从形态中听到声音,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1、视觉与听觉相通。

譬如宋祁《玉楼春》词中云“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怒放的春色,只能看,本属视觉,而“闹”本属听觉,所谓“打斗有声谓之闹” 再如“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当然,这种通感也可以不借助于辞格而直接进行描写,如杨朔的《荔枝蜜》:“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

”花的开放是只能诉之于视觉欣赏,而不会发出声音的,这里写成有声音,也是听觉向视觉挪移。

2、视觉与嗅觉相通。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诗人把“雪花”与“春风”联系起来,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请看: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摹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这一连串的比喻无不是从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描摹出荷塘与月色交融在一起,其幽雅、朦胧、幽静的物态之美栩栩如生地展出来。

因此,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而通感主要在感觉器官的转移上。

不过,通感的修辞手法常常是以“兼格”的修辞样式出现的。

即一种修辞格之中包含了另一类修辞格,形成了主格和次格(或“副格”)两种修辞格兼用的现象。

例如:
(1)“通感+比喻”格。

例如,“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

句中兼用通感和比喻两种修辞格,主格为“通感”,副格是“比喻”。

(2)“通感+拟人”格。

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兼用通感和拟人两种修辞格,用拟人的手法勾连起两种相通的感觉。

总之,通感艺术审美观照的艺术对象,从现实的感觉与想象中的另一种感觉的相互沟通,再造形象之美,并让读者从中获得艺术的无穷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既使得感觉器官得到“沟通”,又得给读者受到艺术“感悟”,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

[牛刀小试]
一、分析下列句子中的通感手法,说说它们的作用。

1、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

(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暮色可视不可感,“凉爽”是感觉效果移用于视觉。

2、被角的湿冷使我惊醒,歌声还在心的深处长颤。

(沈从文《遥夜》)
歌声“长颤”是感觉效果移用于听觉。

3. 突然有钟声缓缓飘上来,很重,很古老,很悠久,很轻柔。

(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听觉“钟声”与感觉“很重”“很轻柔”相通。

4.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鲁彦《听潮》
“声音”(听觉)与月光、晨雾(视觉)相通;“月光”“晨雾”(视觉)与“温柔”(感觉)相通;“蜜(味觉)语(听觉)与”芳醇“(嗅觉)相通。

5. 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这是把视觉与触觉沟通起来,用触觉写视觉,化实为虚,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咀嚼的余地。

二、指出下列各句各属于什么修辞手法。

(1)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鲁迅《故乡》)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的笼罩着我。

”(《紫藤萝瀑布》)
(3)“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

她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朱自清《绿》)
(4)“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钵儿、铙儿,一齐作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5)“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
(6)“……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明湖居听书》)
参考答案:(1)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2)通感。

“梦幻一般”,属于内心感受,是心理感受,“淡淡的芳香”与“梦幻”的迷蒙轻灵相似,互为沟通。

(3)比喻。

“平铺着、厚积着的绿”“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4)通感。

巧用听觉器官的感觉沟通了皮肉剧痛的触觉。

(5)比喻。

“沙丁鱼”是喻体,本体是“车”。

(6)通感。

听觉移到非听觉——味觉器官。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
注:①梅花,这里指《梅花落》的曲子。

A.这首唐代诗人的“边塞诗”通过哪些事物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认为感觉器官是怎样互换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A.通过“白雪”、“明月”、“羌笛”、“戍楼”等景物;在明月当空的草原之夜,有人吹起《梅花落》的曲子,那阵阵悠扬的笛声,竟化成了落满关山的朵朵梅花。

B.通感;诗人把听觉美的特征表现为与之相通的视觉美的特征,将听觉形象的笛声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梅花。

由梅花飘洒似的笛声的听觉之美引出梅花的视觉之美。

读者眼前似乎展现出笛声吹开朵朵梅花的边塞月夜的奇丽景色,使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提供的意象世界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