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教案

合集下载

《我和我的祖国》声乐鉴赏教案

《我和我的祖国》声乐鉴赏教案

祖国颂歌—《我和我的祖国》教学理念: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识本课将以我国当代优秀的群众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鉴赏我国的优秀声乐作品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音乐形象、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丰富情感体验,重视音乐实践本着“普遍参与与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意识,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相结合的基本方法。

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来发展个性化的特点,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小组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十七单元第三十课,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我的这节课对本课内容做了一个衍生:通过欣赏《我和我的祖国》,让学生了解如何用音乐要素去分析歌曲,挖掘其思想内涵,并从声乐的多种演唱方法的体验和比较上,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声乐作品的美。

教学方法:示范法、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感受体验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黑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声乐作品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步骤,以及用不同唱法和不同表演形式来表现同一声乐作品。

2.能力目标:用本课所学知识抒发爱国主义情感。

3.情感目标: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欣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引导学生从旋律和歌词中去把握音乐形象,感受、体验声乐作品的魅力。

2.用不同演唱方法的对比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学生参与演唱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升华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么?喜欢唱些什么歌?(学生随意哼唱几首自己喜欢的歌,多为流行歌曲)既然大家这么爱唱歌,老师也给大家唱一首如何?(教师演唱《红旗飘飘》高潮部分)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歌?老师在演唱时是用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呢?(激情飞扬、热情澎湃、爱国热情)同学们讲得很好。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课件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课件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演唱形式: 重 唱 歌词特点: 近似口语,通俗易懂 旋律特点:简单,音域不宽, 易学唱 节奏及风格: 简洁明快,轻松洒脱
群众歌曲
是指为大众歌唱而创 作的歌曲,常在群众性活 动中演唱。
听赏《马赛曲》
演唱形式? 歌词特点? 旋律特点? 节奏及风格?
《马赛曲》(法国 里尔)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听赏《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演唱形式? 歌词特点? 旋律特点? 节奏及风格?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张枚同)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 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不可或缺
适合场合 各种游行集会上齐唱或合唱 成为声乐教材或音乐会上独唱
找找看
哪些是群众歌曲哪些是艺术歌曲?
《歌唱祖国》√
《爱我中华》√
《花非花》
《团结就是力量》√
《一二三四歌》√ 《我的太阳》
《蝶恋花 答李淑一》《黄河怨》
拓展与探究
声乐体裁的多样性与相对性
1、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通俗歌曲与美声歌曲
啊!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我爱你,中国》
演唱形式: 独 唱 旋律节奏特点:音域宽广,起伏跌宕
节奏多变化 伴奏作用:烘托渲染气氛
艺术歌曲
原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 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 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作曲 技法复杂。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二、进入新课
(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
《菩提树》
(1)缪勒简介,简单介绍《菩提树》所表现的意境:主人公苦闷的内心世界,以及憧憬理想世界却终不可得的苦闷心情。
(2)仔细欣赏《菩提树》完成表格,感受“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韵味。并结合歌词分析《菩提树》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
旋律
歌词
伴奏
演唱技巧
演唱形式
歌曲内容
歌曲风格
(3)欣赏德文现场版菩提树,提供中文字幕,结合演唱与表演的欣赏感受,完成前面的表格部分问题。
《菩提树》
旋律
优美抒情
伴奏
钢琴伴奏
歌词
多采用诗歌
表现内容
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演唱形式
独唱
演唱技巧
较高
歌曲结构
通谱歌
歌曲风格
忧郁的浪漫主义风格
(4)再次结合完整的中文歌词,对歌曲做赏析。判断它的分段(多段式,对比的多段式,严谨而复杂(通谱歌))
(五)拓展
(1)鉴赏几首音乐作品,试根据以上分析的依据,来判断它们是艺术歌曲还是群众歌曲
《我爱你中国》
《同一首歌》
(2)简单了解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在新中国的发展及现状。
教学重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歌曲《花非花》,导入新课,诗作与音乐与歌唱的交融展现,完美融合,即“艺术歌曲”这一声乐表现形式。
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中国民歌欣赏音乐教案设计

中国民歌欣赏音乐教案设计

中国民歌欣赏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歌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学习并欣赏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4.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歌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国民歌的分类。

3. 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欣赏。

三、教学流程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中国民歌,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对中国民歌的初步认识,比如内容、表达方式等。

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简要介绍中国民歌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中国民歌的分类,包括地域性、民族性、题材性等。

欣赏学习(3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几首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如《茉莉花》、《梁祝》、《采茶舞曲》等。

2. 欣赏过程中,教师介绍每首歌曲的背景故事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分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中国民歌。

2. 每个小组根据所选歌曲设计一段表演,可以是舞蹈、合唱或其他形式。

3. 小组表演结束后,学生互相评价并给出建议。

情感体验(10分钟)1.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自己在欣赏和表演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2. 学生可以用笔记、画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民歌的价值和意义。

2. 学生回答提问,对学习收获进行概括。

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民歌创作,根据自己对中国民歌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新的民歌曲目。

2. 学生可以选择乐器伴奏或自由发挥,发表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分组活动和创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本节课设置了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让学生回顾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民歌的理解和认同。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学设计授课内容: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课时:一课时授课班级:高一5班课型:音乐鉴赏授课教师:张岚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初中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习声乐的体裁: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这一课题揭示了:声乐作品是音乐与姊妹艺术——诗歌的密不可分,将歌曲这一现代最为常见的音乐形式回归于人类艺术发展的轨迹之中。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促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认真赏析古诗词与近现代诗词的相关歌曲,并通过朗读、分析、学唱等环节,感受音乐与诗歌的交融,以及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听赏和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以诗歌为创作依据的声乐作品有所了解,进而加深印象。

3.情感目标: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与艺术表现内涵,体现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群众歌曲、艺术歌曲、大合唱等不同声乐体裁的歌曲。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特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手王菲演唱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教师: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歌曲的曲名。

(《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学生:歌词是宋代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师:把诗或是诗词谱上曲,用独唱或合唱的方式演绎,这样的歌曲创作形式就叫做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第一课时《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出示课件)教师:请同学们再列举几首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这种体裁的声乐作品。

(《阳关三叠》、《送别》、《欢乐颂》)【课题揭示】诗是心灵之歌,歌是诗意的结晶。

二、新授课内容(一)教师讲解书上169页关于歌曲的阅读材料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我国古代诗乐合一。

诗歌固然能表达人们的情意但配上音乐唱起来的诗歌更能将情感表达的畅快淋漓。

到了近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已经很善于采用一种固定的、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样式来表情达意了,这种固定的样式就是歌曲。

音乐民歌欣赏教案幼儿园

音乐民歌欣赏教案幼儿园

音乐民歌欣赏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对民歌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增强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并激发幼儿的音乐表达欲望。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民歌,增加儿童音乐素养。

2.通过教学,让幼儿掌握民歌曲目的歌词、歌曲旋律。

三、教具准备1.评读课件2.歌曲播放器3.幼儿民族服饰或手绘图案四、教学过程第一步:渲染氛围,唤起兴趣1.老师首先给幼儿介绍音乐民歌的概念和特点。

2.播放一些民歌的音乐,让幼儿感受民歌的节奏、旋律、情感表达。

3.欣赏一张民族服饰图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民族服装并简单聊一些信息。

第二步:展开教学内容1.给幼儿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民歌并给幼儿传达歌曲的核心信息2.教师播放音乐并边唱边教唱儿歌让幼儿跟唱。

3.让孩子有时间去理解,考虑和感受民歌,并联系身边生活或其他家事体验民歌情感和内容。

4.教师分小组播放民谣并组织小组练习唱歌,同时让幼儿一起展示自己的民族服装或手绘图案。

第三步:集体讨论,根据学习内容完成文化小角色扮演1.引导幼儿回忆已经学习过的曲目和内容,并共同讨论歌曲隐含的情感和文化意义。

2.老师请幼儿进行文化角色扮演,让幼儿创造自己的小场景反映出民歌情感和文化内涵。

五、教学效果评价根据幼儿教学实际收获和经验,对教学过程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并给出下次改进的措施。

六、家园联系1.向家长发放幼儿所学习歌曲的素材,并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了解和学习。

2.鼓励家长在孩子周围营造多元的音乐学习氛围,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民歌。

七、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让幼儿在班级进行体验式学习,让幼儿在实际的民歌背景中深化对民歌的理解和感受。

2.继续让幼儿进行民族图样制作或手绘活动,更好地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11.21峥嵘岁月的音乐表达《艺术歌曲与颂歌》鉴赏教学设计-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11.21峥嵘岁月的音乐表达《艺术歌曲与颂歌》鉴赏教学设计-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峥嵘岁月的音乐表达——《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鉴赏一、教材分析《忆秦娥·娄山关》、《你是这样的人》选自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光荣与梦想》第二十一节《峥嵘岁月》中的内容。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诗词歌曲,作曲上汲取了我国民族音乐中戏曲与曲艺音乐素材,以及进行曲的要素进行创作。

《你是这样的人》是电视纪录片《百年恩来》主题歌,是为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而作。

歌曲中虽没有出现周总理的名字,却用深情的歌词描绘了周总理的精神。

歌曲情感含蓄、深沉,令人荡气回肠。

两首歌曲分别为艺术歌曲和颂歌,所以本课将从该知识点出发让学生鉴赏峥嵘岁月的音乐表达。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一的学生在《诗乐相章》中对歌曲的人声分类有了大致了解,但是对于歌曲的艺体裁材并无接触,本课需要学生从两首歌曲的鉴赏中分析归纳颂歌和艺术歌曲的特征。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分析、学唱《忆秦娥·娄山关》《你是这样的人》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鉴赏分析归纳总结出艺术歌曲和颂歌的艺术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两首歌曲的学习,学生能体悟到我国的发展离不开那段峥嵘岁月。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分析、学唱《忆秦娥·娄山关》《你是这样的人》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内涵。

2.教学难点:通过鉴赏分析归纳总结出艺术歌曲和颂歌的艺术特征。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授(5分钟)1.欣赏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片段(1)歌曲所歌颂的事件,人民的心情。

小结:《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描述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革命历史史实,表达了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所以音乐不仅有娱乐功能,也是历史记忆的载体。

设计意图:由歌曲欣赏引出本课将以音乐为出发点,去寻找峥嵘岁月的历史记忆。

(二)赏析《忆秦娥·娄山关》(20分钟)1.初赏《忆秦娥·娄山关》(1)播放歌曲音频,请学生以自己的体验为基础,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情感、描绘的事件等。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选修:音乐鉴赏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选修:音乐鉴赏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门前有棵菩提树,站立在古井边, 我做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荫间, 也曾在那树干上,刻下甜蜜的话, 无论快乐和痛苦,常在树下留连, 今天像往日一样,我流浪到深夜, 我在黑暗中行走,闭上了我的两眼, 好象听见那树叶对我轻声呼唤: 同伴,回到我这里来找寻平安!
抒情性强,往往采用特定的音型或更复
(1)音乐特点: 杂的音型来渲染歌曲的意境,因此,节
群众歌曲 艺术歌曲
欣赏《明天会更好》属于哪种声乐题材
通俗歌曲、群众歌曲、重唱歌曲、创作歌曲。
一首歌曲很可能有多种类别,可能既是群众歌 曲,又是通俗歌曲、重唱歌曲,还是创作歌曲。所 以说,声乐体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唯一的,而是 相对的、多视角的。
音乐漫游世界之
—过黄河么,感受过黄河的伟大吗?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
音乐特点
ⅹ ⅹⅹ ⅹⅹ ⅹ ⅹⅹ ⅹⅹⅹⅹ ⅹ ⅹⅹ ⅹⅹⅹ ⅹ ⅹⅹ ⅹⅹⅹ ⅹ
天也新, 地也新,春光更 明 媚 城市 乡村处处 增光 辉 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 汗? 回首往事 心中 可有 愧
演唱形式
歌词与歌谱 的处理 演唱要求
(1)音乐特点:
音乐语言近似口语,节奏轻快简洁。歌曲的风格轻快、 洒脱,表现了20世纪80年代新一辈青年的理想和抱负。有 无伴奏均可以。
奏复杂,经常用特定的节奏型,伴奏占 有重要地位。
(3)歌词及对演唱者的要求:
采用著名诗歌;要求演唱者具有较高的演唱技巧 与艺术修养。
(4)歌词与歌谱的处理:
每段歌词用不同的旋律,词曲很难分解,属通 谱歌曲。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诗人: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创新的方向与展望
探索新的融合方式
随着音乐技术的发展,可 以探索更多元化的融合方 式,如跨领域的合作、跨 媒介的呈现等。
拓展音乐表现力
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拓展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 力。
培养跨界人才
加强音乐教育领域的跨界 合作,培养具备多种技能 和素质的音乐人才,为音 乐创新提供人才支持。
历史与发展
古代
在古代,群众歌曲就已经存在,如中国古代的民歌、欧洲 中世纪的民间歌曲等。
近现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歌曲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特别是在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群众歌曲成 为重要的宣传工具和鼓舞士气的手段。
当代
在当代,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群众歌曲的形式和内容 也更加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民间歌曲,也有现代创作的 新民歌。
02 艺术歌曲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艺术歌曲是一种以诗歌和音乐相 结合,通过音乐来表现诗歌情感 和内涵的音乐体裁。
特点
艺术歌曲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 值和审美价值,注重个人情感的 表达和音乐技巧的运用,歌词多 为诗歌,旋律优美、结构严谨。
历史与发展
历史
艺术歌曲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特 别是德国和奥地利,随着浪漫主义音 乐的兴起而发展壮大。
演唱技巧比较
群众歌曲
群众歌曲的演唱技巧要求比较高,需要演唱者具备较好的气息控制、声音共鸣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自然、质朴的 声音传达出歌曲的情感和主题。
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要求更为精细和多样化,需要演唱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演唱技巧,能够用细腻、多变的 声音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04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融 合与创新
05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在当 代的价值与意义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教案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教案《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教案年级:高二教师:王广亮教学目标: 1. 能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马赛曲》等四首声乐作品,理解作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所起的艺术影响。

2. 能理解声乐体裁划分标准的相对性,在拓展音乐欣赏宽度的学习中提高音乐素养。

3. 能自己判断和区别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能简述它们不同的艺术特征。

教学重点:判断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教学难点:理解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BCA 教学模式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课间播放歌曲《歌唱祖国》《沁园春。

雪》各一段。

一、随音乐上课导入:刚才课间大家都听到了什么歌曲?学生回答老师:1 / 11是的,大家听到的歌词都是大家熟悉的,都是来自于著名的文学大师之手。

人们普遍认为,一首优秀的歌词必然是一首好的诗歌。

诗歌朗诵固然能表达人们的情谊,但配上音乐唱起来的诗歌更能将情感表达得畅快淋漓。

这种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例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亦吟亦唱的《诗经》。

到了近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已经很善于采用一种固定的、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样式来表情达意了,这种固定样式就是歌曲。

B 案 1、歌曲有哪些演唱形式?答:齐唱、对唱、小组唱、独唱、重唱、合唱等。

2、按不同题材来区分的声乐体裁有哪些?答: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讽刺与诙谐歌曲等。

3 根据歌曲社会功能来区分的声乐体裁有哪些?答:小夜曲、摇篮曲等。

3、按照几段歌词的歌谱的处理方法的不同有什么歌曲?答:分节歌曲和通谱歌曲。

老师:同学们回答非常好,一首歌曲很可能有多种类别,可能既是独唱歌曲,又是叙事歌曲、通谱歌曲,还是创作歌曲。

---------------------------------------------------------------最新资料推荐------------------------------------------------------ 因此,声乐体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唯一的,而是相对的、多视角的。

《我和我的祖国》声乐鉴赏教案

《我和我的祖国》声乐鉴赏教案

祖国颂歌—《我和我的祖国》教学理念: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意识本课将以我国当代优秀的群众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鉴赏我国的优秀声乐作品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音乐形象、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丰富情感体验,重视音乐实践本着“普遍参与与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意识,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相结合的基本方法。

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来发展个性化的特点,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小组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十七单元第三十课,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我的这节课对本课内容做了一个衍生:通过欣赏《我和我的祖国》,让学生了解如何用音乐要素去分析歌曲,挖掘其思想内涵,并从声乐的多种演唱方法的体验和比较上,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声乐作品的美。

教学方法:示范法、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感受体验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黑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声乐作品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步骤,以及用不同唱法和不同表演形式来表现同一声乐作品。

2.能力目标:用本课所学知识抒发爱国主义情感。

3.情感目标: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欣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引导学生从旋律和歌词中去把握音乐形象,感受、体验声乐作品的魅力。

2.用不同演唱方法的对比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学生参与演唱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升华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么?喜欢唱些什么歌?(学生随意哼唱几首自己喜欢的歌,多为流行歌曲)既然大家这么爱唱歌,老师也给大家唱一首如何?(教师演唱《红旗飘飘》高潮部分)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歌?老师在演唱时是用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呢?(激情飞扬、热情澎湃、爱国热情)同学们讲得很好。

群众歌曲与艺术

群众歌曲与艺术

2、《马赛曲》鲁日.德.里尔,词曲
• 《马赛曲》诞生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 期,作于1792年4月,原名《莱茵军战歌》。 同年夏天,马塞市救国义勇军唱着这支歌 挺进巴黎,因此改称《马赛曲》。它是法 国大革命的象征,并对以后的历次欧洲革 命产生了巨大影响。1795年正式定为法兰 西共和国国歌。F:\123\群众歌曲与艺术歌 曲\世界名歌-马赛曲_标清.flv
歌曲欣赏:
3、《我爱你,中国》(词:瞿琮( 曲:郑秋风)
《我爱你,中国》是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作1980年。 歌曲通过对祖国美丽山 河的细腻描绘,充分达了海外儿 女炽热的爱国之心,歌词清新秀丽,旋律宽广舒展、优美 抒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歌曲分为三个部分。开始 是一个带引子性质的乐段,节奏自由,旋律起伏宕,把人 们引入百灵鸟俯瞰中国大地、引吭高歌的艺术境界;第二 部分节奏较平稳,旋律委婉、深沉而又含蓄,展示出一幅 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使“我爱你,中国”的主题不 断深化;第三部分旋律富于动力,末句“我的母亲,我的 祖国”在高音处结束,瀑泻出海外儿女炽热、真挚的爱国 情感。1980年被评优秀群众歌曲。聆听不同时代的同一 首歌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F:\123\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张燕 - 我爱你中国【现场版】_标清.flv
4《菩提树》(词:缪勒,曲:舒伯特)
• 《菩提树》是舒伯特的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中比较 著名的一首,是舒伯特1827年根据德国诗人威廉. 谬勒的诗谱写的声乐套曲。《菩提树》是《冬之 旅》中的第五首小曲。《冬之旅》包括了24首艺 术歌曲,《冬之旅》的内容是:一个被所有人 (包括他所追求的爱人)抛弃的流浪者,背井离 乡,孤独地踏上茫茫地旅途。在旅途上,他所看 到的景物(沉睡的村庄、邮站、路旁的菩提树、 潺潺的小溪),都引起他万千的思绪。他期望有 宁静幸福的生活,而现实是他难以维生,何况自 己的亲人。这种悲剧性的抒情,既反映了舒伯特 痛苦的人生,也映衬了梅特涅反动专制下社会生 活的阴霾 。

6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6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奥]舒伯特(1797-1828 )
1789-1828 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郊区,父亲是一个小 学 校长自小显露音乐才华,钢琴、小提琴、键 盘乐器 合唱团 11随时维也纳宫廷唱诗班歌手,开始创作, 得到 宫廷乐长兼作曲家萨利耶里的赏识。 矮胖的身体,浑圆的脸庞,永远挂着一副眼 镜。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生于维也纳的一个教 师家庭。自幼从父小提琴、兄学习钢琴。 舒伯特是德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在他 十八年紧张不间断的创作活动中,舒伯特一共 完成了一千一百多部作品,包括十四部歌剧、 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六百多首歌曲 等。 虽然他三十一岁就去世了,但却给后人留下 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尤以歌曲著称,被称为 “ 歌曲之王 ”。作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 出代表,他生前受歧视,死后才得到很高的评 价,成为和莫扎特、贝多芬并列的音乐大师。
这是舒伯特16岁时的铅笔画像 在这一时期, 舒伯特开始对大文学家—— 歌德的抒情诗发生兴趣, 将它谱成歌曲而大受欢迎。 从此,舒伯特的音乐创作名声 逐渐在欧洲乐坛中流传开来。
舒伯特的音乐作品很丰盛, 似乎他的一生是专为创作乐曲而存在的。 音乐创作去他大部分时间。 他刚创作完一首乐曲, 接着又创作另一首乐曲。 从14岁到31岁去世的时候为止, 舒伯特一共谱写了一千余首曲子。 大量的作品, 证明他是一位勤奋的作曲家。
1、艺术歌曲是由艺术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目的,
根据文学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采用名家诗作, 多为独唱曲。
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
对演唱技术有较高要求。
2、声乐套曲 在内容上有某种关联的,由同一诗人作词 的若干首歌曲所组成的音乐统一体称作 “声乐套曲”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曲调优美,旋律抒情,朴实, 意境深邃,钢琴伴奏和声色彩丰富, 侧重表现内心世界。

音乐与诗歌教案

音乐与诗歌教案

高一音乐鉴赏:音乐的体裁: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彭芳一、授课时间:2014年4月6日-----4月12日二、课型:音乐欣赏课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等五、教学内容:1、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2、大型声乐作品六、教学重点、难点:1、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艺术特色以及各自的定义2、同时理解声乐题材划分的相对性。

音乐与诗歌相互交融的原因。

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理解声乐作品是音乐与姊妹艺术(诗歌)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能结合作品表现的历史背景与事件,完整欣赏《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体验作品充分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概。

能感受到大型声乐作品的丰富表现力和强烈的震撼力;能简述大合唱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学唱、表演,能区分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的实践中,理解声乐体裁划分的相对性。

知识与技能:能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马赛曲>等声乐作品,感受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艺术特色。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片段(王菲演唱)请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的名字,词作者及演唱者。

学生自由回答后,老师讲解:这首歌曲的歌词选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可以说这是一首由诗歌和音乐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首非常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正是有关于音乐和诗歌的。

课件展示标题——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由大家比较熟悉的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导入,引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二)、新课教学:A、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一、展示《虞美人》老师简介作者李煜,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诵一遍《虞美人》.欣赏歌曲《虞美人》邓丽君演唱让学生探讨、讨论:朗诵和演唱这首诗歌,分别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通过朗读和听赏,初步理解音乐与诗歌的交融)通过刚才欣赏的作品可以了解到,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固定样式就是歌曲,歌曲这一音乐艺术随社会发展产生了多种样式——声乐体裁。

让学生回忆以往所学习有关于声乐体裁的知识,从而为进一步理解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做铺垫。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三十节:祖国颂歌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三十节:祖国颂歌

《祖国颂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并能演唱歌曲。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祖国,并立下为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我和我的祖国》并分类2、教学难点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鉴赏[教学步骤]一、导学(首先欢迎领导、老师的光临)1、今天这节课的内容是欣赏祖国颂歌(出示图片),同学们想一想都有哪些歌曲是歌颂祖国的?2、通过学生回答并总结:《歌唱祖国》《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

二、欣赏探究学习1、全体同学演唱《歌唱祖国》,演唱后提问这首歌曲的特点。

(1-2名学生回答,教师通过学生发言总结)本首歌曲的特点是:音域不宽,易于上口,节奏鲜明——这样的歌曲是群众歌曲。

2、教师用民声演唱《我的祖国》第一段、二段、三段,(教师领唱,学生合唱高潮部分)唱后请学生讨论歌曲特点。

然后教师总结:这首歌细腻、优美,着重抒发个人情怀,是一首艺术歌曲。

3、教师演唱《我爱你,中国》,学生讨论特点、风格。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歌曲,表现手段及技法复杂,音域跨度大,抒情性强,是典型的艺术歌曲。

三、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出示图片),下面进一步学习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1、《我和我的祖国》是我们这节课重点欣赏的歌曲。

1)播放男中音廖昌永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2)播放女高音殷秀梅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3)播放合唱形式的《我和我的祖国》。

提问:同学们听了三种形式的演唱,你认为这首歌曲是群众歌曲还是艺术歌曲?(1-2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首歌感情细腻,既有个人情怀,也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可独唱也可集体演唱,是一首两者之间的歌曲。

高二音乐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教案

高二音乐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教案

高二音乐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教案音乐的体裁——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教学目标:积极地体验和欣赏歌曲,了解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特点。

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不同体裁音乐的美,培养对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

对不同音乐的欣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群众歌曲的产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掌握和体验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特点感受和区分歌曲的体裁教学过程一导入: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句话选自《乐论》,意思是?1请学生回答:2老师补充:揭示了在人类早期的混生性文化现象中,语言与歌唱的联系。

3《诗经》的可吟可诵,汉代的乐府诗,宋词——宋代的民间小调,元曲,音乐与诗歌的结合。

古代:音乐与诗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现在:歌曲——音乐与诗歌结合的固定形式二歌曲的体裁歌曲不断地发展就形成了多种样式,这种样式便为体裁1 请同学们说出几种熟悉的体裁形式:2 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形式划分歌曲的体裁演唱方式:合唱对唱齐唱独唱小组唱等等不同题材: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讽刺歌曲等社会功能:小夜曲摇篮曲等以上都是学生在小学或初中学过了的体裁形式,按照歌曲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三艺术歌曲什么是艺术歌曲?它有什么特点呢?欣赏:《教我如何不想他》从旋律、伴奏、歌词、表达的内容四个方面思考歌曲的特点(分组布置任务)1 分组派代表回答2 老师总结:旋律:优美抒情伴奏: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旋律相互呼应,映衬歌词:刘半农的诗(刘半农:“她”的创始人,刘天华的哥哥,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表达的内容:对“他”的思念之情(他指一切心爱的他她它)4根据歌曲总结什么是艺术歌曲的特点?歌词多采用著名诗词,伴奏占重要地位,运用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抒发人的内心世界的情感的一种抒情歌曲艺术歌曲盛行于欧洲,欣赏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鳟鱼》思考:体验艺术歌曲的特点,思考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情景?1请学生回答:2老师补充:快活的游来游去——渔夫搅浑溪水——落入网中作者看到这一幕对鳟鱼的怜悯和对渔夫的不满3问:喜欢听唱艺术歌曲吗?为什么?生:师:艺术歌曲主要是供人们欣赏的,作曲技巧难度大,专业性高,对于演唱者的条件有很高的要求。

艺术歌曲-优秀教学设计

艺术歌曲-优秀教学设计

《艺术歌曲》教学目标:1、积极地体验和欣赏歌曲,了解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特点。

2、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不同体裁音乐的美,培养对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

3、对不同音乐的欣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群众歌曲的产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掌握和体验艺术歌曲的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音响教学方法:启发式、情境陶冶教学法、讨论法授课节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句话选自《乐论》,意思是1、请学生回答:2、老师补充:揭示了在人类早期的混生性文化现象中,语言与歌唱的联系。

3、《诗经》的可吟可诵,汉代的乐府诗,宋词——宋代的民间小调,元曲,音乐与诗歌的结合。

古代:音乐与诗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现在:歌曲——音乐与诗歌结合的固定形式诗歌与音乐的结合二、艺术歌曲1、概念:“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

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许多艺术歌曲现已成为声乐教材或音乐会保留曲目。

2、起源艺术歌曲这一声乐载体最早产生于德奥,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物。

(1)它的产生首先是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大量涌现。

在一定意义上,是诗歌的创作推动了艺术歌曲的发展,其中以海涅、拜伦、雪莱、歌德为代表,他们的诗歌是艺术歌曲的灵魂。

(2)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钢琴制造业的进步,而钢琴普遍流行于社会,使钢琴伴奏技术日趋成熟,又是艺术歌曲产生的另一个社会背景。

3、特点:(1)诗与音乐的结合歌曲根据原诗含义及原诗的抑扬顿挫等进行创作,所以歌曲所呈现的是作曲家对诗歌的主观看法。

(2)以钢琴伴奏(独唱)钢琴伴奏的地位和声乐旋律同等重要。

钢琴伴奏不只是起和声和节奏衬托的作用,往往用特定的音型或更复杂,更精致的织体以表现歌曲的意境与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教案年级:高二教师:王广亮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马赛曲》等四首声乐作品,理解作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所起的艺术影响。

2.能理解声乐体裁划分标准的相对性,在拓展音乐欣赏宽度的学习中提高音乐素养。

3.能自己判断和区别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能简述它们不同的艺术特征。

教学重点:判断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教学难点:理解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BCA教学模式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间播放歌曲《歌唱祖国》《沁园春。

雪》各一段。

一、随音乐上课导入:刚才课间大家都听到了什么歌曲?学生回答老师:是的,大家听到的歌词都是大家熟悉的,都是来自于著名的文学大师之手。

人们普遍认为,一首优秀的歌词必然是一首好的诗歌。

诗歌朗诵固然能表达人们的情谊,但配上音乐唱起来的诗歌更能将情感表达得畅快淋漓。

这种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例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亦吟亦唱的《诗经》。

到了近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已经很善于采用一种固定的、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样式来表情达意了,这种固定样式就是歌曲。

B案1、歌曲有哪些演唱形式?答:齐唱、对唱、小组唱、独唱、重唱、合唱等。

2、按不同题材来区分的声乐体裁有哪些?答: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讽刺与诙谐歌曲等。

3根据歌曲社会功能来区分的声乐体裁有哪些?答:小夜曲、摇篮曲等。

3、按照几段歌词的歌谱的处理方法的不同有什么歌曲?答:分节歌曲和通谱歌曲。

老师:同学们回答非常好,一首歌曲很可能有多种类别,可能既是独唱歌曲,又是叙事歌曲、通谱歌曲,还是创作歌曲。

因此,声乐体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唯一的,而是相对的、多视角的。

我们今天再来了解两类不同的声乐体裁——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C案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马赛曲》等四首声乐作品,理解作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所起的艺术影响。

2.能理解声乐体裁划分标准的相对性,在拓展音乐欣赏宽度的学习中提高音乐素养。

3.能自己判断和区别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能简述它们不同的艺术特征。

三、自主学习:1、什么是群众歌曲?2、什么是艺术歌曲?群众歌曲:群众歌曲一般指为群众演唱而创作的表现群众生活情绪,演唱技巧难度不大的各种形式歌曲的总称。

演唱形式主要为齐唱、亦有小型合唱、轮唱、独唱、重唱、对唱、表演唱等。

这类歌曲,产生于近代人民革命运动之中。

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一些歌曲,特别是前苏联革命中出现的革命歌曲常统称为“群众歌曲”。

群众歌曲在我国近代历次革命运动中曾发挥了极大的宣传与鼓动作用。

如:《大刀进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中国》等。

歌词通俗简练,一般易于上口。

群众歌曲绝大多数是创作歌曲,也有根据民歌填词的。

群众歌曲按题材内容分为工人歌曲、士兵歌曲、学生歌曲、节庆歌曲等。

群众歌曲的产生和发展,与近现代的革命斗争紧密相关。

法国大革命时期,群众歌曲蓬勃发展。

如1792年,鲁热.德利尔创作的《马赛曲》。

巴黎公社失败后,1888年,狄盖特根据巴黎公社诗人鲍狄埃的诗篇所写的《国际歌》。

苏联十月革命前后及为国战争时期也产生了大量的群众歌曲。

如《神圣的战争》、《跨国高山、越过山谷》、《祖国进行曲》等。

在我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有大量的群众歌曲在发挥宣传、鼓舞群众的作用。

如:《打倒列强》、《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歌》、《大刀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唱祖国》、《社会主义好》等。

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

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许多艺术歌曲现已成为声乐教材或音乐会保留曲目。

艺术歌曲在德国称为Lied,代表作曲家是舒柏特,他所作的艺术歌曲有600余首,采用歌德、席勒、海涅、米勒等人的诗为歌词。

他的艺术歌曲曲调优美,意境深邃,《野玫瑰》、《春天的信念》、《魔王》等已成为流传世界的名曲。

沃尔夫的200多首艺术歌曲,曲调刻意表达德语声调的特点,与歌词紧密结合,钢琴伴奏富交响性。

此外,舒曼、勃拉姆斯、施特劳斯等人也作有不少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在法国称为chanson,代表作曲家有迪帕克、福雷、德彪西等。

法国艺术歌曲比较精致纤柔。

德彪西的歌曲多根据波德莱尔、魏尔兰等人的诗歌谱成,具有印象派的特征。

艺术歌曲在俄罗斯称为романс,格林卡是此种体裁的的第一个经典作曲家。

随后的代表人物有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拉赫马尼诺夫等。

俄罗斯艺术歌曲的特点是注重心理刻划。

其中,穆索尔斯基的艺术歌曲富有强烈的民族性与艺术独创性,与俄罗斯语言的声调丝丝入扣。

中国作曲家也写有大量的艺术歌曲,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的《思乡》、青主的《我住长江头》,贺绿汀的《嘉陵江》上都是优秀的艺术歌曲。

四、歌曲欣赏:1、《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是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作于1980年。

歌曲通过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细腻描绘,充分表现了海外儿女炽热的爱国之心。

歌词清新秀丽,旋律宽广舒展、优美深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

开始是一个带引子性质的乐段,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跌宕,把人们引入百灵鸟俯瞰中国大地、引吭高歌的艺术境界;第二部分节奏较平稳,旋律委婉、深沉而又含蓄,展示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使“我爱你,中国”的主题不断深化;第三部分旋律富于动力,末句“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在高音处结束,瀑泻出海外儿女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感。

欣赏完后提问:(1)歌曲出自哪部电影的插曲?词曲作者是谁?(2)歌曲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表现什么样的意境?(3)歌曲属于群众歌曲还是艺术歌曲?为什么?2、《马赛曲》《马赛曲》诞生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作于1792年4月,原名《莱茵军战歌》。

同年夏天,马塞市救国义勇军唱着这支歌挺进巴黎,因此改称《马赛曲》。

它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并对以后的历次欧洲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1795年正式定为法兰西共和国国歌。

欣赏完后提问:(1)歌曲诞生在什么时期?是哪国国歌?(2)歌曲属于群众歌曲还是艺术歌曲?为什么?3、《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创作于1980年夏。

歌曲采用主、副歌的形式,音乐语言近似口语,节奏轻快、简洁。

三拍子的交替出现使节奏富有内在的变化与活力。

歌曲的风格轻快、洒脱,表现了2 0世纪80年代新一辈青年的理想和抱负。

特别后面那舒展而略带俏皮的问答句,生动地表现了年轻人充满自信、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极富情趣。

(1)歌曲产生于哪个年代?曲作者是谁?她还创作过什么作品?(2)歌曲反映的是什么内容?(3)歌曲属于群众歌曲还是艺术歌曲?为什么?4、《菩提树》《菩提树》是舒伯特的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中比较著名的一首,是舒伯特1827年根据德国诗人威廉.谬勒的诗谱写的声乐套曲。

《菩提树》是《冬之旅》中的第五首小曲。

《冬之旅》包括了24首艺术歌曲,《冬之旅》的内容是:一个被所有人――包括他所追求的爱人――抛弃的流浪者,背井离乡,孤独地踏上茫茫地旅途。

在旅途,他所看到的景物――沉睡的村庄、邮站、路旁的菩提树、潺潺的小溪,都引起他万千的思绪。

他期望有宁静幸福的生活,而现实是他难以维生,何况自己的亲人。

这种悲剧性的抒情,既反映了舒伯特痛苦的人生,也映衬了梅特涅反动专制下社会生活的阴霾。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著名的“自由艺术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固定收入,生活贫寒,全靠卖自己的作品为生。

遗憾的是,年仅31岁的舒伯特在贫困中死于维也纳。

“艺术歌曲”是舒伯特创作中的重要体裁。

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歌词许多是选自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的诗作。

舒伯特所选的诗词内容极为广泛,有的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如《致春天》、《听,云雀》;有的赞美艺术和爱情,如《致音乐》、《爱的使者》;也有表达内心苦闷、悲凄孤独的情景,如《幻影》、《海滨》;还有宗教内容的,如《圣母颂》等。

舒伯特对不同题材的词语仔细琢磨,为每首诗词寻找最佳的音乐配合形式以便恰如其分地揭示其情感内涵。

在他的艺术歌曲中,声乐的抒情旋律、戏曲化表达方式和钢琴伴奏丰富的和声、色彩、织体变化都成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因素,体现了歌词与音乐、人声与伴奏的理想统一。

他首次将艺术歌曲的潜能充分挖掘,使这种体裁成为极富表现力的一种音乐形式,因而被誉为“歌曲之王”。

舒伯特写了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

这两部声乐套曲都是以失意的流浪者为题材的。

(1)歌曲的曲作者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2)歌曲出自于哪部声乐套曲?(3)歌曲属于群众歌曲还是艺术歌曲?为什么?A案五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比较体裁内容音乐表现手段歌词伴奏演唱要求艺术歌曲由於歌词都是采用名诗人的作品(如歌德等大师),所以内涵丰富,艺术价值较高。

歌曲根据原诗含义及原诗的抑扬顿挫等进行创作,所以歌曲所呈现的是作曲家对诗歌的主观看法。

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

艺术歌曲一般短小精致,是一种高度浓缩的音乐小品,在聆赏或演唱时要非常注意细节,因为每个字、每个音都有特意的安排。

通谱歌曲,词曲紧密、细致地结合在一起,很难予以分解。

以钢琴伴奏(独唱)钢琴伴奏的地位和声乐旋律同等重要。

钢琴伴奏不只是起和声和节奏衬托的作用,往往用特定的音型或更复杂,更精致的织体以表现歌曲的意境与内涵。

如舒柏特歌曲的钢琴伴奏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艺术歌曲的特质决定它的演唱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音质,细腻的声线,清晰的咬字与恰当的情绪表达能力。

因此能否唱好艺术歌曲是衡量一名合格歌唱家的重要标志。

群众歌曲群众歌曲的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他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反映人民对社会生活的关心;人们往往在游行和各种集会上演唱群众歌曲,起宣传鼓舞作用。

群众歌曲的曲调以雄壮豪迈着居多,音域不太宽广,机构也不复杂。

多段歌词用同一旋律,或略作变化,结构上由主歌与副歌两部分组成。

有无伴奏均可。

演唱形式一般为齐唱或轮唱,也有用合唱形式。

歌词通俗简练,一般易于上口。

六、轻松一下*想唱就唱学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七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