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垂观测方法图解级公式

合集下载

任意一点弧垂观测

任意一点弧垂观测

导线对跨越物的净空距离
(也可叫任意一点的弧垂计算)
架线后对被跨越物净空距离的检查操作步骤如下:
1、先求出跨越点的架空线弧垂f N,被跨越物与相邻近杆塔的距离为X,则f N可按下式计算:
f N=4f1X
L (1−X
L

式中:f N—跨越点处的架空线弧垂;
f1—跨越档架空线的实测弧垂(m);
X—被跨越物至相邻近杆塔的水
平距离(m);
L—跨越档档距
(m);
2、换算到最高温度且已蠕变
的最大弧垂f1.max:
f1.max=√f12+3l4/8l ab2(t o-t)a
式中:l ab2—该耐张段的代表档距;
t—是观测弧垂时的温度;
t0—是最高温度;
a —是线的膨胀系数;
3、换算到被跨越点的架空线的最大弧垂:
f N.max =4f 1.max X L (1−X L ) 4、测量并计算其净空距离:

1、将经纬仪支在架空线与被跨越物交叉角的二等分线上适当一点,距交叉点为架空线高度的1.5~2倍。

测出仪器于交叉点的距离l 1,
○2、用仪器测出&N ,求ON ;用f N -f N1=NN 1,求出ON 1;
3、用仪器测出&B ,求出OB ;
4、用ON 1-OB 得出净空距离NB , 与规程进行比较。

架空导线弧垂计算公式:

架空导线弧垂计算公式:

架空导线弧垂计算公式:之青柳念文创作档端角度法观测弧垂
θ=arctan
l af
f
h4
4+
-
±
b=(2a
f-)2
l——档距
f——弧垂
h——高差
θ——观测角度
a——悬挂点到仪器垂直间隔
α——高差角度
±——仪器近悬点较远悬点为低时,取“+”,反之取“-”
1、基础根开是指基础相临地脚螺栓几何中心之间的间隔,它与塔腿主材角钢重心线重合.
2、相临两杆塔中心桩之间的间隔称为档距.
3、送电线路中杆塔的水平档距为杆塔两侧档距长度之和的一半.
4、送电线路中杆塔的垂直档距为相临档距中两弧垂最底点之间的档距,决议导地线自重、冰重的档距.
5、送电线路中导线在悬点等高的情况下,杆塔的水平档距与垂直档距相等.
6、导线的最低点应力决议以后,为了使悬挂点应力不超出许用应力,档距必须规定一最大值,称为极限档距.
7、代表档距是指一个耐张段中各档距的几何平均档距.
8、杆塔的呼称高是指下层导线横担下平面到地面的高度.。

弧垂的观测方法 弧垂测量(严选材料)

弧垂的观测方法 弧垂测量(严选材料)

弧垂的观测方法1、 等长法(平行四边形法)2、 异长法3 、角度法4 、平视法4.1等长法观测弧垂① 等长法又称平行四边形法,是最常用的观测弧垂方法。

选用等长法观测弧垂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h < 20 % L22a b f h f h ≤-≤-式中:h---观测档导线悬挂点间的高差,单位 m ;L---观测档档距,单位 m ;ƒ---观测档档距的中点弧垂,单位 m ;ha---测站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单位 m ;hb---视点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单位 m 。

测量距离ƒ时,可用公式(4--2)或(4--4) 求出ƒ值,使a=b=ƒ。

观测弧垂时,使两弧垂板上平面的连线与架空线最低点相切,即达到设计要求。

⑴ 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 h < 10 % L 时20(/)db db f f L L f ==⑵ 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 h ≥ 10 % L 时2222(/)(/cos )(/)1(1/2)(/)1(1/2)(/)db db db db f L L d f L L h L f h L Φ=Φ⎡⎤=+⎣⎦⎡⎤=+⎣⎦③ 弧垂调整因紧线的过程较长,而由于气温变化引起弧垂变化,为使测定的弧垂及时调整到变化后的要求弧垂值,可只移任一侧弧垂板进行弧垂调整。

一般习惯用的调整方法是:当气温上升时, (Δƒ/ƒ)≤16.36 %当气温下降时, (Δƒ/ƒ)≤12.31 %可只调整一侧的弧垂板,其调整值为2Δƒ,如超过以上范围时,按变化后的弧垂值同时调整两侧弧垂板。

弧垂板调整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当气温上升时,4(11)m a p p f ∆=++ 4--12当气温下降时,4(11n a p p f ∆=++ 4—13式中:P —弧垂变量Δƒ的比值。

P = Δƒ/ƒ4.2 异常法观测弧垂当观测档内两杆高度不等,而弧垂最低点不低于两杆基部连线时,可采用异常法观测弧垂。

异常法就是观测档两端弧垂板绑扎位置不等高进行弧垂观测,如下图所示。

弧垂观测方法

弧垂观测方法

弛度观测档得选择原则:1、1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1、2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1、3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1、4弛度观测档得选择尽可能做到:档距大,相邻两杆塔得高差小,导线排列方式尽量一致,紧临耐张杆塔得两侧不宜选为观测档。

1、5 选择弛度观测档时,若地形特殊应适当增加观测档数目。

一、输电线路弧垂测量1、测量方法:(1)异长法――运行线路得弧垂测量常用此法。

见图1-4。

图1-4 异长法观测弧垂示意图方法:自观测档得架空线悬挂点A处选一合适点使视线与导线相切,分别量取此点及视线在另一杆塔上得交点与导线两悬挂点得垂直距离,得AA0=a与BB0=b。

然后由公式得观测档弧垂f。

其适用于观测档内两杆塔不等高,且弧垂最低点不低于两杆塔根部连线得情况。

(2)角度法:――用经纬仪测。

原理:异长法.适用:用异长法无法测量得山区、沟壑地段。

方法:按仪器设置得不同分为:档端角度法、档外角度法、平视法与档侧角度法.①档端角度法――经纬仪仪镜中心置于一侧杆塔下方.见图1—5图1-5档端角度法()()222014b=arctan(tan )b (2)014h f a a ltg hlf a h f a a ltg θθαθ≠=+-±-=-==+-高差时:或按下式计算:高差时:式中 a-仪器中心至点A 得垂直距离; f -为观测气温下计算出得档距中点弧垂,m; θ-仪器视线与导线相切得垂直角,即观测角; l —为被测档档距,m; h—两杆塔得高差,m 。

②档外角度法――经纬仪仪镜中心置于一侧杆塔外侧。

如图1—6。

图1-6 档外角度法式中 l 1—仪器距一侧杆塔得水平距离,m。

其余符号同前.③档内角度法――经纬仪仪镜中心置于导线或地线得正下方。

如图1-7。

图1—7档内角度法注:档内、档外测量法用于观测档无法架设经续仪或档端观测值b太小得情况下.(3)平视法――用水平仪测或经纬仪测。

弧垂观测方法

弧垂观测方法

输电线路测量方法的学习一.弧垂测量弧垂的观测方法很多,一般常用观测方法有4种:异长法、等长法(平行四边形法)、角度法和平视法。

在弧垂观测之前,应参阅输电线路平断面地形、地物及弧垂等的概况,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弧垂观测方法,并按降温法及计入初伸长的导线弧垂曲线等技术资料,计算出相应的观测数据,然后进行弧垂观测。

这里我主要跟大家探讨异常法和角度法在弧垂观测中的理论计算和现场的实际应用。

(1)异长法(不等长法)。

异长法示意图如图(1—1)所示。

观测时,根据弧垂f值选定a、b后,分别放垂板使AA0 =a,BB0 =b,收紧架空线使之与视线A0B0相切,这时的弧垂即为设计要求的弧垂。

a、b与弧垂f的关系为a b f+=(1)2式中a、b-分别为档距两端杆塔装弧垂板位置与架空线悬点的高差值,m。

异长法观测弧垂示意图(1-1)异长法适用于观测有高差的杆塔,但弧垂最低点不低于两杆塔基部连线的情况。

(2) 角度法。

角度法测定、控制架空线的水平应力和最大弧垂,实质上是异长法。

当在山区及沟壑地段施工时,采用等长法、异长法无法观测弧垂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角度法进行弧垂观测。

按仪器设置的不同,角度法可分为档端角度法和档外、档内角度法。

1) 档端角度法。

如图1-2所示,A 、B 为悬点,A ′为A 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a 为仪器中心至导地线挂点A 的垂直距离,f 为观测气温下计算出的档距中点弧垂,θ为仪器视线与导线相切的垂直角(即观测角),α为在A ′点瞄准B 点时的垂直角,l 为档距,h 为高差。

具体观测方法如下:a . 由线路纵断面图和杆塔组装图中查出a 、h 的值,并到现场复测核实。

b . 经纬仪置于档端悬挂点A 垂直下方A ′点,调整观测角θ瞄准并使其视线与架空线最低点相切。

由图1-2可知ltan α-ltan θ+a (2)因为 tan α= ()a h l ±, tan θ=tan α-b l故观测角θ为θ (3) 验收线路时计算弧垂f ,即214f = (4)其中仪器距低悬点较近时,h 取“+”,否则取“-档端角度法观测弧垂示意图(1-2)2)由于有些线路是同塔双回,用档端法观测导地线很困难,因此我们采用档外法。

弧垂观测方法

弧垂观测方法

1、测量方法:1-4 。

自观测档的架空线悬挂点 A 处选一合适点使视线与导线相切,分别量取此点及视线在另一杆塔上的交点与导线两悬挂点的垂直距离,得 AA0 =a 和 BB0 =b。

然后由公式a +b = 2 f得观测档弧垂 f。

其适用于观测档内两杆塔不等高,且弧垂最低点不低于两杆塔根部连线的情况。

原理:异长法。

适用:用异长法无法测量的山区、沟壑地段。

按仪器设置的不同分为:档端角度法、档外角度法、平视法和档侧角度法。

1-5式中 a -仪器中心至点 A 的垂直距离;f-为观测气温下计算出的档距中点弧垂 ,m;9 -仪器视线与导线相切的垂直角,即观测角;l -为被测档档距, m;h-两杆塔的高差, m。

――经纬仪仪镜中心置于一侧杆塔外侧。

如图 1-6 。

高差h 0时:f = 41( a + a ltg9 士 h )2或按下式计算:9 = arctan(tan a l b)b = (2 f a )2高差h = 0时:f = 41( a + a ltg9 )2高差h 0时:f = 41( a l 1tg9 + a (l + l 1 ) tg9 h )2 高差h = 0时:f = 41( a l 1tg9 + a (l + l 1 ) tg9 )2式中 l 1 -仪器距一侧杆塔的水平距离, m 。

其余符号同前。

1-7。

高差h 0时:f = 4( a + l 1tg9 + a - (l - l 1 ) tg9 h) 高差h=0时:1注:档内、档外测量法用于观测档无法架设经续仪或档端观测值 b 太小的情况下。

f = 4( a + l 1tg9 + a - (l - l 1 ) tg9 ) 1――用水平仪测或经纬仪测。

:导线最低点的切线呈水平状态。

用水平仪可找到导线的最低点,进而可由公式算出此时的最大弧垂。

P174等长法观测弛度。

等长法是最常用的观测弛度方法,在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选用等 长 法。

在观测档相邻两杆塔上,由架空线悬挂点 A 、 B 处各向下量距离 f 绑扎弛度板,然后当只测Na 时f = 21 (|(N a 土 2h))| + N a ( N a 土 h )当只测Nb 时:f = 21 (|(N b 土 2h))| + N b ( N b 土 h )在观测端的弛度板处用弛度观工程望远镜观测。

弧垂观测方法

弧垂观测方法

架空送电线路的弧垂观测一、观测档观测弧垂的计算如B回N6~N9耐张段,观测弧垂的计算步骤介绍如下:1.选定耐张段中档距较大、高差较小的档为观测档。

如N7~N8;2. 观测档N7~N8的高差和档距h=(1758+27-1)-(1733.7+27-1)=24.3m (看断面图)L=430m3. 观测档所在耐张段的代表档距及其对应的降温后的弧垂:代表档距L0=360m (见断面图)降温:导线降20°C地线降10°C设当天的气温为30°C,则查《导地线安装表》时,导线查10°C 的,地线查20°C的。

查得导线10°C的弧垂为f0=16.13m (查35kV导线、地线安装表,P6,代表档距360对应的数值)4.则观测档的观测弧垂:f=f0×(L/L0)2=16.13×(430/360) 2=23.01m式中:f-观测弧垂(m)f0-代表档距对应的弧垂(m)L-观测档的档距(m)L0-代表档距(m)二、观测角的计算1. 仪器设在N8,假设仪高为1.6m,则仪器到导线悬点的a值为:a=N8导线的悬点高-仪高=(27-1)-1.6=24.4m2. 观测档N7~N8的高差和档距h=(1758+27-1)-(1733.7+27-1)=24.3m (看断面图)L=430m3. 观测角的计算(角度法档端观测)工作前应校准经纬仪,复核观测档档距、高差。

θ=tg-1{(4√af-4f±h)/L}式中:θ-观测角a -仪器仪镜对悬挂点高差(a=悬挂点高度-仪高)f -观测档弧垂,h -悬挂点高差(低处看高处取+,高处看低处取-)l -观测档档距;角度法实用于0.25=< a/f ≤2.25,超出范围则不能用角度法观测。

注意:1)边线、中线、地线有不同的挂点高,在计算中应分别计算。

2)挂线点指杆塔横担挂线点。

3)悬点高差计入±号,仰角为正,府角为负。

弧垂观测方法

弧垂观测方法

弛度观测档的选择原则:1.1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1.2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 1.3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1.4弛度观测档的选择尽可能做到:档距大,相邻两杆塔的高差小,导线排列方式尽量一致,紧临耐张杆塔的两侧不宜选为观测档。

1.5 选择弛度观测档时,若地形特殊应适当增加观测档数目。

一、输电线路弧垂测量1、测量方法:(1)异长法――运行线路的弧垂测量常用此法。

见图1-4。

图1-4 异长法观测弧垂示意图方法:自观测档的架空线悬挂点A处选一合适点使视线与导线相切,分别量取此点及视线在另一杆塔上的交点与导线两悬挂点的垂直距离,得AA0=a和BB0=b。

然后由公式=得观测档弧垂f。

a b f2其适用于观测档内两杆塔不等高,且弧垂最低点不低于两杆塔根部连线的情况。

(2)角度法:――用经纬仪测。

原理:异长法。

适用:用异长法无法测量的山区、沟壑地段。

方法:按仪器设置的不同分为:档端角度法、档外角度法、平视法和档侧角度法。

①档端角度法――经纬仪仪镜中心置于一侧杆塔下方。

见图1-5图1-5 档端角度法()()222014b=arctan(tan )b (2)014h f a a ltg hlf a h f a a ltg θθαθ≠=+-±-=-==+-高差时:或按下式计算:高差时:式中 a -仪器中心至点A 的垂直距离; f -为观测气温下计算出的档距中点弧垂,m ; θ-仪器视线与导线相切的垂直角,即观测角; l -为被测档档距,m ; h -两杆塔的高差,m 。

②档外角度法――经纬仪仪镜中心置于一侧杆塔外侧。

如图1-6。

图1-6 档外角度法()()()()211211014014h f a l tg a l l tg hh f a l tg a l l tg θθθθ≠=-+-+±==-+-+高差时:高差时:式中 l 1-仪器距一侧杆塔的水平距离,m 。

弧垂观测

弧垂观测

第五章:弧垂观测及调整第一节:观测弧垂的方法一、平行四边形法适用条件:h<20%L(f≤h a-2,f≤h b-2)式中:——观测档导线悬挂点间的高差,m;——观测档档距的中点弧垂,m;——测站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m;——视点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m。

等长法观测弧垂的布置图如图所示:在观测档相邻杆塔上,由架空线悬挂点A、B处各向下量距离f 绑扎弧垂板。

然后,在测站端的弧垂板处直接用目视观测。

在量取f 时,可根据紧线当天的气温预估一个气温值,以此气温条件选择f。

如果气温变化时,应重新绑扎弧垂板。

观测时,使两弧垂板上平面的连线与架空线最低点相切。

此时导线弧垂值即为设计要求数值。

1、观测档内不联耐张串的弧垂计算①、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f=(L÷L db)2×f db= f0②、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f=(L÷L db)2×f db÷cosφ= fφ2、观测档内一侧联耐张串的弧垂计算①、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f= f0×(1+λ2×(g0-g1)÷L2÷g1)2②、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f= fφ×(1+λ2×cos2φ×(g0-g1)÷L2÷g1)23、观测档内两侧联耐张串的弧垂计算①、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f= f0×(1+4×λ2×(g0-g1)÷L2÷g1)②、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f= fφ×(1+4×λ2×cos2φ×(g0-g1)÷L2÷g1)4、气温变化时的弧垂调整在导地线弧垂测量过程中,若气温变化导致架空线温度发生变化,此时应调整观测的弧垂值。

输电线路的弧垂检查

输电线路的弧垂检查
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弧垂检查计算公式二:
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计算示例: a=36.68m L=718m θ=88°15′45″ θ′=85°41′25″
=34.47m
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设计弧垂:34.29m 实测弧垂:34.47m 弧垂差值:34.47m -34.29=0.18m 弧垂误差=0.18/34.29=+0.5% ∵0.5%<2.5% ∴判定为合格 注:如实测弧垂略大于设计弧垂2.5% ,但该耐张段中的交叉跨越距离满足 要求,则不需要进行弧垂调整。
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测量环境和测量人员要求
测量人员的能力要求: 使用光学经纬仪时,测量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 能熟练使用经纬仪进行测量,熟练弧垂观测角 的计算。 除弧垂观测人员外,还须配备1人进行仪高等 小范围辅助测量。
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五 弧垂检查的技术措施
1.仪器中心到导线悬挂点垂直距离a值的确定
2. 观测档实际档距和设计弧垂的测量计算
3.导线弧垂点和悬挂点的切角θ和 θ′的测量
4. 实际弧垂的观测计算
5. 实际弧垂与设计弧垂的误差判定
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观测条件: 只有弧垂观测档a/f=0.25-2.25时, 才能使用经纬仪进行弧垂检查。
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B
两悬挂点高差h1
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计算示例(30℃) K =0.6632 L =718m a =36.68m θ′ =85°41′25 则:
f=K × L2 × 0.0001+4/3 × L4 × (0.0001 × K)3 =34.293m f=K × L2 × 0.0001+4/3 × L4 × (0.0001 × K)3 /cosβ =K × L2 × 0.0001+4/3 × L4 × (0.0001 × K)3 /cos{tan-1(h1/L)} =K × L2 × 0.0001+4/3 × L4 × (0.0001 × K)3 /cos【tan-1{〔L × tan(90°- θ ′)-a〕/L} 】 =34.303m

架空导线弧垂计算公式

架空导线弧垂计算公式

架空导线弧垂计算公式:档端角度法观测弧垂
θ=arctan
l af
f
h4
4+
-
±
b=(2a
f-)2
l——档距
f——弧垂
h——高差
θ——观测角度
a——悬挂点到仪器垂直距离
α——高差角度
±——仪器近悬点较远悬点为低时,取“+”,反之取“-”
1、基础根开是指基础相临地脚螺栓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它与塔腿主材角钢重心线重合。

2、相临两杆塔中心桩之间的距离称为档距。

3、送电线路中杆塔的水平档距为杆塔两侧档距长度之和的一半。

4、送电线路中杆塔的垂直档距为相临档距中两弧垂最底点之间的档距,决定导地线自重、冰重的档距。

5、送电线路中导线在悬点等高的情况下,杆塔的水平档距与垂直档距相等。

6、导线的最低点应力决定以后,为了使悬挂点应力不超过许用应力,档距必须规定一最大值,称为极限档距。

7、代表档距是指一个耐张段中各档距的几何平均档距。

8、杆塔的呼称高是指下层导线横担下平面到地面的高度。

架空导线弧垂计算公式

架空导线弧垂计算公式

架空导线弧垂计算公式:档端角度法观测弧垂
θ=arctan
l af
f
h4
4+
-
±
b=(2a
f-)2
l——档距
f——弧垂
h——高差
θ——观测角度
a——悬挂点到仪器垂直距离
α——高差角度
±——仪器近悬点较远悬点为低时,取“+”,反之取“-”
1、基础根开是指基础相临地脚螺栓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它与塔腿主材角钢重心线重合。

2、相临两杆塔中心桩之间的距离称为档距。

3、送电线路中杆塔的水平档距为杆塔两侧档距长度之和的一半。

4、送电线路中杆塔的垂直档距为相临档距中两弧垂最底点之间的档距,决定导地线自重、冰重的档距。

5、送电线路中导线在悬点等高的情况下,杆塔的水平档距与垂直档距相等。

6、导线的最低点应力决定以后,为了使悬挂点应力不超过许用应力,档距必须规定一最大值,称为极限档距。

7、代表档距是指一个耐张段中各档距的几何平均档距。

8、杆塔的呼称高是指下层导线横担下平面到地面的高度。

弧垂观测公式

弧垂观测公式

驰度观测表说明1. 驰度表说明:本驰度表中所给弧垂均为在对应温度下档距中央的弧垂;让线值(线夹移动量)的“+”和“-”号分别表示为:“+”表示是线向大号侧移动(即线夹向小号侧移动,“-”表示是线向小号侧移动(即线夹向大号侧移动)。

2. 驰度观测:a ) 等长法:由于驰度表中弧垂是档距中央弧垂,因此在驰度观测时应尽量采用等长法(平行四边形法)进行弧垂观测,即a=b=f (f 为档距中央弧垂)。

h —悬点高差,θ—悬挂点高差角;L —档距;a —目击视线A ′B ′对悬点A 下垂线的垂直距离(m ); b--目击视线A ′B ′对悬点B 下垂线的垂直距离(m );Δa —温度变化后目击侧悬点A 下垂线垂直截距a 的微调量(m ); Δa =2×Δf ,Δf —为温度变化后档距中央弧垂的变化量。

b ) 异长法:此处的各参数含义同上,但Δa =2×f a /Δfc ) 角度法:1) 档端角度法:θ=tg -1(a-b±h)/L=]}/)2[({])44[(211L a f tg tg L h f af tg -⨯-=±---β 2))((4/14/}{θβθtg tg L a h tg L a a f -⨯+⨯=±⨯-+=注:档端经纬仪视线对架空线的切点范围:a/f=0.408~1.853f -档距中央的弧垂,L -观测档档距 α-仪器横轴至悬挂点的距离(如图示) θ-弧垂观测角β-仪器横轴和观测档另一端悬挂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h=L ×tg β-a ,观测档两端的悬点高差,当观测档的另一端悬挂点高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 低于悬点B )取“+”,低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 高于悬点B )取“-”2)22)])(([4/1])([4/1θβθθθtg tg l l tg l a h tg l l a tg l a f -'-+'+=±'--+'+⨯=}/])16168()84()84{[(222221l l h f af hf f l lf hl f l lf hl tg ⨯--+±+'+-±+'+-±=-θ注:f -档距中央的弧垂,L -观测档档距,L ′-仪器与观测档两塔位中较近一基塔位的距离α-仪器横轴至悬挂点的距离(如图示) θ-弧垂观测角β-仪器横轴和观测档另一端悬挂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h=(L-L ′)×tg β-a ,观测档两端的悬点高差,当观测档的另一端悬挂点高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 低于悬点B )取“+”,低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 高于悬点B )取“-”3) 档外角度法:22]))(([4/1])([4/1θβθθθtg tg l l tg l a h tg l l a tg l a f -'++'-=±'+-+'-⨯=}/])16168()84()84{[(222221l l h f af hf f l lf hl f l lf hl tg ⨯--+±+'--±+'--±=-θ说明: f -档距中央的弧垂α-仪器横轴至悬挂点的距离(如图示) θ-弧垂观测角,β-仪器横轴和观测档另一端悬挂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h=(L +L ′)×tg β-a ,观测档两端的悬点高差,当观测档的另一端悬挂点高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 低于悬点B )取“+”,低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 高于悬点B )取“-” 3.导、地线悬垂串长度及挂滑车的长度4. 各塔型导地线挂点的高度差(单位为:mm )。

用经纬仪观测弧垂

用经纬仪观测弧垂

用经纬仪进行弧垂观测的三种方法采用经纬仪观测弛度的适用范围:0.408≤fa ≤1.83观测原则:优先使用档端角度法,只有在档端角度法不允许的情况下,方选择其他两种方法。

1、档端角度观测:观测角,θ滑车口(线夹口)切角为1θ,f 为设计给定弧垂值,a 为仪器镜筒与塔上导地线滑车口(线夹口)距离。

la f 21)2(tan tan --=θθ弧垂校核公式:2)))tan 1(tan (l a f ⨯-+=θθ(1)推倒公式如下:L1 θθ1)3()2(2)(111121111————)—(—θθθθtg L a a F b a a tg L L h tg L a L L ba h tg -==+-+==+-+=将(2)、(3)式代入(1)式得到()[]()[]C B B tg atg L L h tg L a fa h F L C LFL h F L B fa h F tg FL Lh LF tg L -+-=-+==--=+-==--++-+22111221212222)(1641)84(20164)1628()(令θθθθθ弧垂校核公式:211)2)tan 2tan )()tan 1(tan (θθθθ-⨯++-⨯=(L L L f3、档内观测法:θθ2θ1()[]()[]C B B tg atg L L h tg L a fa h F L C LFL h F L B fa h F tg FL Lh LF tg L -+-=--==--=--==--+--+22111221212222)(1641)84(20164)1628()(令θθθθθ弧垂校核公式:211)2)tan 2tan )()1tan (tan (θθθθ-⨯-++⨯=(L L L f4、★正弦定理: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 ★余弦定理:a c c ab a b b ac b c c b a cab b a c b ac c a b a bc c b a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2cos 2cos 22222222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