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的形式
值得开展的校本教研内容以及形式
值得开展的校本教研内容以及形式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的、为了学校而进行的实践性的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的主题是教师。
是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多样化,比如:
一、组内教师共同进行教材研读、课程的探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等;
二、集体备课过程中对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探讨、教学过程的研究、作业设计的研究等;
三、还可以进行组内教学听课评课活动、课例研讨活动、专题(问题)研讨等;
四、校级间磨课研课活动、共同体研讨活动等。
我校在教研组通常会开展以下教研活动:
1、每月一次的课题组研讨活动(),全员参与,会对先进的理论进行学习,有时会学习特级教师的课例。
2、每周进行集体备课,同年级组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对单元的重难点、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作业的创新设计进行研讨。
3、师徒结对活动,师傅与徒弟之间对相互听课,针对课堂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师傅传授经验,徒弟对自己把握不足的地方向师傅请教。
4、定期开展教学比武,如校级评优课、骨干教师展示课、毓娄杯教学比武等。
我认为,任何一种形式的校本教研,只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真正满足教师的需求,对教师的成长有帮助的教研活动都是值得开展的。
相
对而言,我认为,结合课堂,以课堂为载体,从而进行的评课、议课活动可能更直接、更有针对性。
当然,这过程中理论的学习和支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校本教研是指在学校内部进行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在校本教研中,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下面将分别介绍三种基本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
第一种活动形式是教学观摩。
教学观摩是通过教师之间相互观察和评价、借鉴和学习的一种教研活动。
这种形式的校本教研通常会邀请一名或多名教师来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或是将教师分为小组,相互进行互动观摩。
观摩的课堂可以是同学科的不同教师,也可以是跨学科或年级的教师。
通过参与观摩,教师可以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等,并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二种活动形式是教学研讨。
教学研讨是教师之间针对具体教育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的一种教研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课题,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讨,然后邀请其他教师一起参与讨论。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希望得到其他教师的建议和帮助。
通过教学研讨,教师可以加深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三种活动形式是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指教师通过系统的研究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一种教研活动。
教学研究通常需要教师选择一个具体的教学课题,并进行相关的调研和实验,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时,需要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同时还要掌握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技能。
通过教学研究,教师可以深入研究教育问题,提出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包括教学观摩、教学研讨和教学研究。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也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校本教研的八活动形式
校本教研的八活动形式校本教研的八种活动形式新课改带给每位教师的重要礼物就是“校本教研”。
如同一袋大米,有的人会把他当成每天的口粮满足每天的食欲;有的人会将它作为资本,拿它来换钱换物;也有的将其背在背上,成为沉重的负担。
当然很多老师是将其作为一种国家和政府珍贵的馈赠,拿来满足每天的饥饿需求。
将米面用作为食物,不是随意的水煮,而是需要讲求烹调技艺和方法的。
一般情况下,校本教研有八种最基本的形式。
一、教育教学故事【活动解析】教育教学故事,就是由教师写有关自己教育教学的事例和感想。
这类教育教学事例,可以是一次有意义的谈话、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一个有意义的教育教学设计、一堂有意义的课,或是一次失败的教育教学活动……讲述教育教学故事是一种非常富有活力的校本教研形式,它对教师的理论功底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积累都可以和大家讲故事。
在讲教育教学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阐述着自己对教育理解,叙述着自己对新理念的感悟。
其中所展现的教育智慧、课堂艺术、教育案例和对实践中遗憾之处的反思,往往能在教师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可执行度】★★★在学校中开展这样的活动也是可行的,但响应的人可能不会很多。
老教师这方面的故事很多,也很能引起年轻教师的兴趣,激发大家思考。
但是,不是每位老教师都愿意去写、去说。
【形式与建议】学校可以在教师中开展“教育教学故事会”,每年开展一次,进行表彰奖励,也可以将故事汇编结集,优秀的推荐到专业报刊发表。
二、教学反思【活动解析】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或认识所进行的分析。
它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可执行度】★★★☆教学反思是这些年来一直进行的一项校本教研活动,很多老师已经习惯于这种研究,因而推行起来比较轻松。
可是,因为习以为常,缺少新意,所以很多老师对此热情度可能不高。
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通用3篇)
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通用3篇)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1一、指导思想根据我校周中心工作安排,本周主题为教学研讨沙龙。
此次教学研讨,旨在促使教师深度交流,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同事进行深层次研讨,实现教学经验的共享,让教师畅谈自己教学教研心得、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获、体会和经验,扎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讨主题:加强教学经验交流,扎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研讨时间:xx年xx月xx日四、研讨地点:集体办公室五、参加人员:语外组成员六、研讨内容1、分析教材特点,学生学情。
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同时又有变化。
因此,在教师分析教材时,其他教师也能从中找到自己所忽略的联系点,明确新知和复习。
2、探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我们语文教研组的所有教师,一直在努力寻找着适合我们教师,适合我们学生的的教育之路。
但在探索的道路上有点滴收获,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困惑。
只要我们提出困惑,敢于挑战、勤于实践探索,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那我们就一定能在困惑中成长起来!3、探讨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教学质量年的活动不断深化,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语文教师面临的艰难挑战。
语文成绩要提高举步维艰,只有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交流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分享收获,启迪各位教师灵感。
扎实提高语文教学成绩。
七、研讨口号:碰撞思维的火花,伸展智慧的翅膀。
八、活动后续:再思考、再总结、再实践。
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给学校、教师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更高要求。
有专家说课改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是连接教育理想与现实、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与行动之间的桥梁。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更没有课改的成功。
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为许多有识之士所关注。
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校长认识到,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比较好的方式之一,这种培训方式以其较强的针对性、充分的自主性、形式的灵活性见长。
校本教研形式及活动整理
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及活动整理由教师写有关自己教育教学的事例和感想。
可以是一次有意义的谈话、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一个有意义的教育教学设计、一堂有意义的课,或是一次失败的教育教学活动……讲述教育教学故事是一种非常富有活力的校本教研形式。
在讲述教育教学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阐述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叙述着自己对新理念的感悟。
其中所展现的教育智慧、课堂艺术、教育案例和对实践中遗憾之处的反思,往往能在教师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要求:每周写一篇教育教学故事;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讲教育教学故事大赛。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或认识所进行的分析。
它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文章,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反思交流活动,学校每学期将教学反思的优秀文章汇编成册,供教师们学习和交流。
有专业指导小组听新教师或教学质量偏低教师的课,然后由听课者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分析“病因”,开出“处方”,帮助被听课者提高教学能力。
专业指导小组的组成:校领导+骨干教师以课例为载体、采用“多人同备一人上”和“一个课例多人上”等方式进行观摩教研。
目标,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优化教学设计,共同制定出有代表性的教案。
集体备课必须坚持“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钻透“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优化“两法”(教法和学法),精选“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达到“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训练和活动,统一单元测试)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第一、主持人交代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
陈述的基本顺序为:解读教材(含目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激励性教学评价的时机及方式——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
校本教研形式、内容及方法(毕节六小单正俊)
校本教研内容及方法
三、深入进行课堂研讨
■课堂形式
常态课(最能体现出教师平常的课堂准备情况和课堂实施情况) 公开课(人人能执教,可轮流进行) 比赛课(根据学校情况确定) 示范课(教育名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示范)
■研讨内容 教材运用,教学目标落实,课件操作,教具、学具的作用,教学重点的把握, 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师角色的转变,教法的选择及运用,学法指导,学生主体地位 的凸显,学生学习动态,问题设置,课堂互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
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
自我反思
自我对话。审视、思考、分析自身教育教学行为
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实现程度如何,只有在 课后才能检验出来,课后若不及时总结和反思,存在的问 题就难以得到解决,成功的经验就无法得到提炼和升华。 所以,课后反思有助于教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及时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从 而提高教学专业化水平。
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
专业引领
专家指导。“萝卜炖肉”,丰富“营养”,改变 “味道”。
“萝卜炖肉”不仅有丰富的“营养”,而且有优质的 “味道”。如果没有前沿思想、理念、方法的引领,教师 素质的全面提升可能存在很大的难度,容易陷入“头痛医 头,脚痛医脚”的境地,使继续教育工作长期在低水平上 重复、循环。争取专家支持,加强专业引领,也就是加些 “营养”进来,在互动中丰富“营养”,改变“味道”。 ……
校本教研的形式、内容及方法
主讲:单正俊
(毕节六小)
校本教研内涵
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即密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以教师为 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校本 教研要求校长、教师都是研究主体。 校本教研直接指向学校教育、教学、 管理方面发生的问题。自主发现问题, 自主分析问题,自主提出问题,自主 解决问题。
校本教学教研活动的形式(3篇)
第1篇一、引言校本教学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校本教学教研活动的形式。
二、校本教学教研活动形式1. 教学观摩活动教学观摩活动是校本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具体形式包括:(1)公开课:由优秀教师或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公开教学,其他教师参与观摩,课后进行评课和讨论。
(2)示范课: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示范教学,让其他教师学习借鉴。
(3)同课异构: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进行教学,课后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2. 教学研讨活动教学研讨活动是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心得的重要平台。
具体形式包括:(1)主题研讨: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如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组织教师进行研讨。
(2)案例研讨:分享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3)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或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3. 教学反思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具体形式包括:(1)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教学日志:教师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反思教学实践。
(3)教学论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成果。
教学竞赛活动是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具体形式包括:(1)课堂教学竞赛:教师参加课堂教学竞赛,展示教学风采。
(2)教学设计竞赛:教师参加教学设计竞赛,展示教学创新能力。
(3)说课竞赛:教师参加说课竞赛,展示教学理念。
5. 教学观摩与交流教学观摩与交流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重要方式。
具体形式包括:(1)校际交流:与其他学校教师进行教学观摩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形式(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活动作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多样,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
一、校本教研活动的意义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校本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教师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推动学校发展:校本教研活动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
二、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1. 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可以共同探讨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提高备课质量。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备课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2)教师分组,分工合作,共同研究教材、教法。
(3)小组讨论,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
(4)组内交流,完善教学设计。
(5)备课组长汇总,形成最终的备课方案。
2. 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重要方式。
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观摩主题,明确观摩目的。
(2)教师分组,分组观摩。
(3)观摩后,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观摩心得。
(4)学校组织集中交流,总结观摩成果。
3. 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活动的核心内容。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深入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目标。
(2)教师分组,分工合作,开展研究。
(3)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研究进展。
(4)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4. 专家讲座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校本教研活动新形式(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活动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传统的校本教研活动模式在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探索新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校本教研活动的新形式。
二、网络教研1. 网络教研的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将网络技术应用于校本教研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2. 网络教研的形式(1)网络教研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如QQ群、微信群、论坛等,开展线上教研活动。
教师可以在线上分享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交流教学心得。
(2)网络教研直播:通过直播平台,如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等,开展线上教研讲座、研讨会等活动。
教师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线上授课,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3)网络教研社区:建立网络教研社区,教师可以在社区内分享教学资源、讨论教学问题、开展教学研究。
3. 网络教研的优势(1)突破地域限制:网络教研可以打破地域界限,让更多教师参与其中,提高教研活动的覆盖面。
(2)提高教研效率:线上教研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3)资源共享:网络教研平台可以方便地分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翻转课堂1. 翻转课堂的背景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讨论交流、课后巩固拓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 翻转课堂的形式(1)课前自主学习:教师提前将教学视频、课件等资源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2)课中讨论交流: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课后巩固拓展: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
3. 翻转课堂的优势(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校本教研的形式
校本教研的形式校本教研必须从学校、教师的实际出发,因此,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确定之前必须对教师队伍、学生队伍状况作调查分析,(六课型的创立调查)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在充分了解师生的需求与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研究课题,并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校本教研成效。
1、专题讲座促观念更新校本教研在带给学校机遇的同时,还带给学校及教师一个个挑战。
新理念的接受与实施会遇到很多阻力,因为它使许多教师必须否定自我,突破自我,这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所以,为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必须适时适机地举办各种专题报告,如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解现代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更好地开展教改科研。
2、案例分析促教学反思教师成长之路应是经验加反思,把课堂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
让教师上完课后,回过头来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问题,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
(我们要求新课改每节课写反思,就象魏书生每天写日记一样,时间长了就有效果)案例分析也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专家指导促骨干成长校本教研面向全体教师,但同时要创造条件让肯钻研勇于创新的有潜力的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
可以聘专家或教研员对这些教师跟踪指导、重点培养,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学科带头人。
4、学术研讨促交流沟通定期组织轻松愉快的学术研讨活动(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让教师针对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手段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这种学术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促进了教师间的了解与沟通,互相取长补短,也有利于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
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研究、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等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
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 、同伴互助.以教研组、备课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骨干带一般";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
以教师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将问题入组,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 、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著名的专业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我们身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作用,将他们的新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引进学校、引进学科,促进全体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形成我校独特的专家群体和教师群体。
教师校本教研活动形式(3篇)
第1篇一、引言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
二、教师校本教研活动形式1. 教学观摩与研讨教学观摩与研讨是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了解其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具体包括:(1)公开课:学校定期组织公开课活动,邀请其他教师前来观摩。
公开课后,组织研讨,让授课教师分享教学心得,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2)同课异构:同一课题,由不同教师分别授课,其他教师观摩并参与研讨。
通过比较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3)课堂观察:教师相互听课,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观察、记录,并在课后进行研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分析是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具体包括:(1)教师自选案例: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2)学校组织案例研讨:学校定期组织教学案例分析活动,邀请教师分享案例,其他教师参与研讨,共同提高。
3. 教学经验交流教学经验交流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方式。
具体包括:(1)教师座谈会: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让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2)教学经验交流会: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学习其他学校、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为自身教学提供借鉴。
4. 教学课题研究教学课题研究是教师深入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具体包括:(1)教师自选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教学课题,开展研究。
(2)学校组织课题研究:学校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活动,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教师共同探讨研究方法。
5. 教学技能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具体包括:(1)课堂教学技能培训: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组织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校本教研的八种活动形式
校本教研的八种活动形式校本教研是指教师们依托学校自身资源,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进的一种形式。
通过校本教研,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下面将介绍八种常见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
第一种形式:教师交流会教师交流会是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之一。
教师们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定期的教师交流活动。
在交流会上,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经验和困惑,并相互交流探讨解决方法。
第二种形式: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是一种有效的教师教学交流方式。
选择一位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课堂观摩,并进行记录和反思,有助于其他教师借鉴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三种形式:教师合作备课教师合作备课是指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相互合作,互相协调,共同研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
通过合作备课,教师们可以集思广益,减轻备课的负担,同时也可以分享和传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第四种形式:小组研究小组研究是指由几位教师组成一个小组,共同选定一个教学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在小组内分享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五种形式: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一种针对某个特定教学问题或挑战,教师们进行系统性研究和探索的方式。
教师们可以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并进行实地调研、文献梳理、数据分析等工作,最终形成研究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种形式:教学调研教学调研是指教师们对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
教师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七种形式: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师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检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并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进行改进和提升。
第八种形式:教学展示教学展示是指教师们通过展示自己的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和学生作品,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
校本教研的八种活动形式
校本教研的八种活动形式新课改带给每位教师的重要礼物就是“校本教研”。
如同一袋大米,有的人会把他当成每天的口粮满足每天的食欲;有的人会将它作为资本,拿它来换钱换物;也有的将其背在背上,成为沉重的负担。
当然很多老师是将其作为一种国家和政府珍贵的馈赠,拿来满足每天的饥饿需求。
将米面用作为食物,不是随意的水煮,而是需要讲求烹调技艺和方法的。
一般情况下,校本教研有八种最基本的形式。
一、教育教学故事【活动解析】教育教学故事,就是由教师写有关自己教育教学的事例和感想。
这类教育教学事例,可以是一次有意义的谈话、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一个有意义的教育教学设计、一堂有意义的课,或是一次失败的教育教学活动……讲述教育教学故事是一种非常富有活力的校本教研形式,它对教师的理论功底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积累都可以和大家讲故事。
在讲教育教学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阐述着自己对教育理解,叙述着自己对新理念的感悟。
其中所展现的教育智慧、课堂艺术、教育案例和对实践中遗憾之处的反思,往往能在教师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可执行度】★★★在学校中开展这样的活动也是可行的,但响应的人可能不会很多。
老教师这方面的故事很多,也很能引起年轻教师的兴趣,激发大家思考。
但是,不是每位老教师都愿意去写、去说。
【形式与建议】学校可以在教师中开展“教育教学故事会”,每年开展一次,进行表彰奖励,也可以将故事汇编结集,优秀的推荐到专业报刊发表。
二、教学反思【活动解析】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或认识所进行的分析。
它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可执行度】★★★☆教学反思是这些年来一直进行的一项校本教研活动,很多老师已经习惯于这种研究,因而推行起来比较轻松。
可是,因为习以为常,缺少新意,所以很多老师对此热情度可能不高。
校本教研的方式和内容
校本教研的方式和内容
1、教学反思。
提倡、鼓励教师及时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坚持撰写教学后记与教育随笔,倡导教师养成反思教学的职业习惯。
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以及整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困惑,来发现问题;从现代教育观念、思想与自己教学实践对照中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做法与别人经验比较来发现问题。
2、教育论坛。
依据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中提出的普遍问题以及学校即将实施的新举措,或是从学生情况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等,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开设教育论坛。
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在思维、科研智慧上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方法更加完善和科学。
3、集体备课和研究课。
研究课包括上课、听课、说课(教学方案设计说明)和评课。
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召集教师集体备课或观摩典型课例(案例),以参与互动式活动进行评课、讨论、研究并完善教学设计。
4、课题研究。
以教研组(或备课组等)为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持续关注某个较有价值的教育教学问题,精心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使日常的教育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5、专家引领,联合教研。
以“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实现专家引领校本教研,加强学校之间的协作教研,或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广泛的教学研究与交流。
校本教研活动研训形式(3篇)
第1篇一、引言校本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多样化的研训形式,以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校本教研活动的研训形式。
二、校本教研活动的研训形式1. 教学观摩与研讨教学观摩与研讨是校本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让教师们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具体操作如下:(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课例进行观摩,可以是校内外的优秀课例。
(2)组织教师进行集体研讨,分析课例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针对研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
2. 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活动的核心内容。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可以深入探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操作如下:(1)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确定课题研究方向。
(2)教师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选择课题进行研究。
(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研讨,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
(4)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专题讲座与培训专题讲座与培训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具体操作如下:(1)邀请专家、学者或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教育教学经验。
(2)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应用等。
(3)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教学设计比赛教学设计比赛是激发教师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
具体操作如下:(1)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设计比赛,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案。
(2)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展示和交流。
(3)对优秀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推广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学反思与总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
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3篇)
第1篇一、引言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旨在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研方式,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校本教研活动形式1. 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是校本教研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们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具体操作如下:(1)选择观摩对象:根据教研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教师进行观摩。
(2)观摩前准备:教师们提前了解观摩对象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
(3)观摩过程:认真观察、记录观摩对象的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师生互动等方面。
(4)观摩后反思: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观摩内容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学研讨教学研讨是教师们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的一种形式。
具体操作如下:(1)确定研讨主题: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确定研讨主题,如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评价方式等。
(2)收集资料:教师们收集与研讨主题相关的资料,如教学案例、教育理论等。
(3)分组讨论: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围绕研讨主题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4)总结发言:各组推选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的过程。
具体操作如下:(1)撰写教学日志:教师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课堂管理、学生反馈等。
(2)定期回顾:教师定期回顾教学日志,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不足。
(3)撰写反思报告:教师根据教学日志,撰写反思报告,分析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 教学竞赛教学竞赛是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热情、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具体操作如下:(1)竞赛主题: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确定竞赛主题,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
(2)参赛对象:全体教师均可参加。
(3)竞赛流程:教师提交参赛作品,组织评委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作品。
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一、背景与目的校本教研是指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通过观察、分析、反思、总结等环节,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
校本教研制度旨在规范和引导学校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监督和评估教研活动。
2. 设立教研活动室,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研环境。
3. 各教研组设立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本组教研活动。
三、教研活动内容与形式1. 教研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2. 教研活动形式:包括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经验交流、课题研究、学术报告等。
四、教研活动要求1.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研活动,遵守教研活动制度,尊重他人观点,善于合作。
2. 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师应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教研活动管理1. 教研活动时间: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确保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教研。
2. 教研活动记录:教研组长负责记录每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参与人员、讨论成果等,及时整理归档。
3. 教研活动评估: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定期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教研成果运用1. 教师应将教研成果撰写成论文、案例分析等,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讨会、论文比赛等活动。
2. 学校应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3.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分享教研成果,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教研活动保障1. 师资保障:学校应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研能力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组织教研活动。
2. 经费保障:学校应将教研活动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保障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3. 制度保障:学校应建立健全教研活动管理制度,确保教研活动的规范、有序进行。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创新小学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创新小学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与内容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注重的不再是单纯传递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为此,小学教师校本教研活动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创新小学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一、教研活动的形式1. 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创新小学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
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或者有需要研究的课题,通过研究后形成文献报告、实验报告等形式的成果,并在学校的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分享。
2. 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是教研活动的另一个形式,教师可以到其他学校参观观摩其他教师精彩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从中学习吸收先进教学经验。
教学观摩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外部环境,与其他学校互相交流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 研讨会研讨会是校本教研活动的必要形式,它是教师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研讨会内容主要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在研讨会中,教师可以就同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换看法,创新思路,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教研活动的内容1. 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是小学教研活动的重中之重,是教师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们可以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教材的开发和完善,以及新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问题。
教育改革不仅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帮助,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为整个教育系统的改革奠定基础。
2. 学科教学研究学科教学研究是小学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们可以就某一个学科的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这样有助于教师们逐渐理解某个学科的教学难点,提高教学的效率。
3. 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创新针对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创新,教师可以探讨如何制作出更富有创意和创新的教育资源,如素材、课件或者网络教育资源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教研的开展和实践的讲稿枫芸学区办公室王道兵首先在这里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感谢大家给我在此交流的机会。
记得有句俗语是这样的:“鲁班门前卖板斧,关公面前舞大刀。
”面对经验比我丰富的领导、同事,在这里我只谈一些自已这次去西安学习的关于校本教研方面的体会。
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提出批评指正。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在全国的全面推进,也随着课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全面推行校本教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受到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关注和赞誉,校本教研也凸显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
实施校本教研能促进学校教育实践的创新,是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在这里,有收获和发现,也有快乐和苦恼。
谁能感到自己是在进行研究,谁就会更快地成为教育工作的能手。
”校本教研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支撑,是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成长的支点,是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那么,究竟什么是校本教研呢?一、关于校本教研1、“校本教研”的涵义: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状况改善的研究活动。
基教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
校本教研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2、内涵(1)基于学校——是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组织培训、研究、设计好课程,都要考虑学校实际,挖掘学校潜力等等。
主要落实体现在四个方面: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和校本管理。
以研究课程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
(2)在学校中——是指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3)为了学校——是指要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改进是其主要特征。
在学校中,是指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
以唤醒教师,改进课程教学实践为目标。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新课程的推进实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3、主要特征问题是校本教研的中心;学校是校本教研的基地;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发展是校本教研的目的(学生、教师、学校);寻求规律性的东西是校本教研的追求。
4、校本教研的定位校本教研是一种实践性研究,是教师在实践中对实践进行研究;校本教研是一种应用研究;校本教研是一种行动研究。
5、校本教研的三个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途径。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教师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来源。
自我反思是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校本研究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
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积极进行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指教师集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校本研究形式,它以自我反思、自我开放为前提,以形成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经验分享、合作互助、共同成长的校本文化特色为归宿。
什么是有效的实践反思?就是教师对自身或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解释现象、分析原因、概括经验、提炼规律,就是实践反思。
它是具有层次性的,又是贯穿教学整个过程的。
为了提高实践反思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求教师少随意性反思,多整体性反思、专题性反思和对教学细节的反思,并对教师进行有效反思的指导。
①如何进行整体反思?其反思角度为: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堂课上发生了哪些令我印象至深的事件?它意味着什么?我以后还需要关注什么?②如何进行专题教学反思?其反思角度为:该教学行为或教学方法与通常的做法有什么不同?效果有什么不同?反映了怎样的教育教学主张?用什么理论观点来分析等。
③如何进行教学细节反思?其反思角度为:可以抓住一节课的某一个教学细节,加以深刻的分析;可以抓住一节课的多个教学细节,加以全面的分析;可以抓住多节课的多个教学细节,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分析。
将以上的思考结合具体的实例,以讲座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辅导,深受教师欢迎。
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它主要包括对话和协作两种形式。
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为此,要切实改造学校教育的情境,营造一种教师内部自由争论的气氛,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讨论领域。
什么是有效的同伴互助?就是在平等对话中进行智慧的碰撞;在资源整合中进行思维的交流;在碰撞交流中实现创造和提升。
以集体备课为例:针对集体备课中出现的以主备的备课结果代替自己的思考;以教材为本,而不是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等问题,可以创设了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方式:问题会诊式:一个单元做一次,将自己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智慧共享式:将自己或他人备课中的一些独到想法展示出来,供大家分享。
单元课例式:每个单元选择一篇典型课例作为集体备课的载体,充分展示大家的才能,突出单元特点。
主题备课式:分主题进行集体备课,突出教师的特长和个性。
通过实践,得出以下结论:要实现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必须有个人的充分思考;必须有安全的心理环境;必须有观点的碰撞;必须对主备的教案进行多方位的检验;必须根据个人和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再创造;必须有制度的保障;必须有系统的思考。
专业引领是通过教研专家与一线教师之间的对话,重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强化教研专家的服务意识,提升校本教学研究水平的过程。
专业引领的过程实际上是教研专家、教师与教师群体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过程。
就其实质而言,专业引领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实践之问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
从教师的角度讲,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受其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是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
有效的专业引领应包含三方面内容:理论引领,能者为师,专家引领。
“能者为师”就是充分利用本校或其他学校的教师资源,发挥教师的特长,对需要帮助的教师进行指导。
如:“我学身边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专家引领”的有效性关键问题是:如何充分发挥专家、教科研人员的引领作用。
首先我们要求教研员转换角色,全程参与课堂教学的研究。
过去教研员常以“权威”自居,多布置“任务”,少研究、指导,教研活动往往是“一锤定音”;校本教研对教研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教研员再以过去的“权威型”、“任务型”的角色来引领校本研究,将无法适应改革的要求.因此我们首先要求教研员从转换自身角色做起,营造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氛围,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改进,与教师一道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改进教学行为,通过“备一听一议一思一行”这种循环推进式全程参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6、校本教研的主要类型教学型教研(以教为着眼点);研究型教研(以研为着眼点)学习型教研(以学为着眼点)。
(1)教学型教研(日常性教研)这种研究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多以教研组或备课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即一节公开课)。
要有三种意识:有效教学意识;学生学习意识;交流借鉴意识。
课例研究的实践模式有:一人同课多轮(培养年轻教师);多人同课循环(精雕细刻教学);同课异构(比较最佳设计)。
(2)研究型教研(专题性教研)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教学专题而展开,从来源角度讲,教学专题产生于教学实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说,教学专题是对教学问题的提炼、升华和概括。
通过对教学专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范式、推进教学改革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这种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而进行,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独立价值,体现出一定的规范性:研究专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
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为课题研究报告。
那么如何确定课题?问题即课题。
问题: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校本教研实际上就是问题教研,提出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解决问题是研究的终点。
问题是研究的源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
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没有研究意识时,我们往往熟视无睹、安之若素;而有研究却无问题时,便蜕变成了“欲赋新词强说愁”,问题应该来自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应该是具体的、有推广价值的。
问题的水平决定研究的水平:问题是最大的门槛。
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熟悉的;问题应该有针对性;问题应该是有益的,包括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问题应该是自己能够解决的,能够驾驭的,否则即为假说。
问题的来源: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从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课题有规划课题和个人课题。
规划课题:一般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分为国家、省、市、区(县)级课题等,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和管理。
规划课题具有较高的组织程度,是教育科学课题研究的主流。
然而,这些课题往往具有较强的宏观性、前瞻性和理论性,与基层教师的教育教学有一定距离,与他们的实际需要往往也不相吻合,因而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基层教师正在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究课题,而不是为了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而研究课题。
“个人课题”:一般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承担并得到同行公认或学校教科研部门认可的课题。
教师个人课题是切合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对改进教师自己教育教学有用的、能够促进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
个人课题的特征:“个人课题”是科研和教研结合的体现。
教师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做课题研究。
要有三种意识:问题意识;理论意识(理性认识的意识);成果意识(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
(3)学习型教研(成长性研究)这种研究的着眼点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通过学习型的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