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农民工工资法律问题

合集下载

农民工讨薪法律案件分析(3篇)

农民工讨薪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逐渐壮大。

然而,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引发了一系列法律纠纷。

本文将以一起农民工讨薪法律案件为例,对案件进行详细分析。

(一)案件基本情况2019年,某建筑公司在某地承接了一项工程项目。

项目施工过程中,该公司雇佣了100余名农民工。

工程完工后,农民工们向该公司索要工资,但遭到拒绝。

于是,农民工们集体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建筑公司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2. 农民工是否与建筑公司存在劳动关系?3. 如何处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二、案件分析(一)建筑公司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违反了法律规定。

因此,建筑公司应承担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

(二)农民工是否与建筑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一种劳动权利和义务关系。

在本案中,农民工与建筑公司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首先,农民工接受建筑公司的雇佣,为其提供劳动;其次,建筑公司支付农民工报酬,双方形成了经济上的联系。

因此,农民工与建筑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三)如何处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1. 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

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使其了解自己的权益,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加强劳动监察力度。

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

3. 完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

建立多元化劳动争议调解机制,为农民工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途径。

4. 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鼓励用人单位参加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发放。

三、案件启示1. 企业要依法经营,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拖欠。

农民工讨薪法律案件分析(3篇)

农民工讨薪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建筑、制造、服务等行业。

然而,由于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维权渠道不畅等原因,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以一起农民工讨薪法律案件为例,对农民工讨薪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一)案件概述2019年,某建筑公司承包了一项市政工程,雇佣了100余名农民工进行施工。

工程结束后,农民工们发现,公司并未按照约定支付工资。

在多次讨薪无果的情况下,农民工们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劳动监察大队调查后,认定该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责令其支付。

然而,该公司在支付部分工资后,仍拖欠部分农民工工资。

无奈之下,农民工们将该公司诉至法院。

(二)案件争议焦点1. 拖欠工资的事实认定;2. 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3. 案件诉讼时效问题;4. 工资支付标准的认定。

二、案件分析(一)拖欠工资的事实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实已得到劳动监察大队的认定,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也应当认定该公司拖欠工资的事实。

(二)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工资,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并赔偿劳动者损失。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的;(二)拖欠工资超过三个月的;(三)拒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已超过三个月,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案件诉讼时效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

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农民工欠薪法律案例分析(3篇)

农民工欠薪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农民工欠薪问题在我国各地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以某市某建筑工地农民工欠薪案为例,分析农民工欠薪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

二、案情简介2018年,某市某建筑工地招用了100多名农民工,负责该工地的建设工作。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农民工们辛勤劳作,但工地负责人以各种理由拖欠工资。

经过多次协商无果后,农民工们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发现,工地负责人确实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遂要求其支付农民工工资。

然而,工地负责人仍然拒不支付,导致农民工生活陷入困境。

三、法律分析(一)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工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工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工资。

(二)农民工欠薪的法律责任1.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3.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劳动者还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四、法律建议(一)加强法律法规宣传1.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使其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使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完善劳动保障机制1.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机制,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

2.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提高劳动争议仲裁效率,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用人单位违法成本。

(三)加强部门协作1.劳动保障部门、公安部门、法院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

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怎样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

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怎样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

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怎样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一、拖欠农民工工资较快较直接的解决办法是怎样的?一、拖欠农民工工资较快较直接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拖欠农民工工资较快较直接的解决办法是向当地劳动局投诉;经劳动局通知后用人单位仍不支付的可以报警,控告老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较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二)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较低工资标准的;(三)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申请劳动仲裁步骤是怎样的?申请劳动仲裁程序具体如下: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

拖欠农民工工资法规

拖欠农民工工资法规

拖欠农民工工资法规拖欠农民工工资法规是针对当前存在的一种社会问题,即许多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

为了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规来规范雇主的行为,使他们能够按时支付农民工的工资。

在我国,农民工是指在非农业领域从事各类工程、建筑等工作的农村劳动力。

他们通常不具备正规职业技能和国家认证的专业技能,因此容易受到雇主的欺压和剥削。

特别是在建筑工地等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尤为常见。

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集体合同法》等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的若干规定》、《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文件。

这些法规均明确了雇主应该遵循的操作规程和法律责任,包括应当按时完整支付工资、制定合理的工资结构和岗位工资标准、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以及承担不支付或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等。

在敦促雇主尽快支付拖欠农民工的工资时,国家和社会各界也采取了多种措施。

比如设立了“绿色通道”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加强了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监管和打击力度,推动建筑工地联网管理和实时工资信息公开等。

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一种违法行为,损害了农民工的切身利益,破坏了劳动力市场的良好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规体系、增强法律执行力等多方面的努力。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参与下,才能彻底消除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挑战与解决办法

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挑战与解决办法

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挑战与解决办法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作为中国社会的重要一员,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成为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不仅对个人生活造成困扰,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展开,探讨其中的挑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主要挑战。

首要的挑战是法律执行困难。

尽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包括司法程序繁琐、法律知识普及率不高以及相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民工工资被迟迟无法支付。

第二个挑战是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通常处于缺乏信息的劣势地位,他们难以了解自身权益,对于合同、劳动法等法律知识的了解也相对较少。

而用工单位则往往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以各种理由拖欠农民工工资,使农民工陷入无力维权的困境。

第三个挑战是用工模式不规范。

农民工往往从事一些体力劳动较重、工作环境较差的岗位,用工单位通常以短期合同或以临时工形式雇佣他们。

这种不规范的用工模式使得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更为突出,因为缺乏稳定的职业身份和长期的雇佣保障,用工单位更容易拖欠工资。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首先,要加强法律执行力度。

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执法力度,加快案件处理速度,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其次,要提高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相关部门应主动向农民工宣传法律知识和权益保护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民工传递相关信息,使他们了解自身权益,增强维权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用工单位信用评价机制,公开曝光拖欠工资的企业,倒逼用工单位合法合规经营。

第三,要完善用工模式和制度建设。

政府应当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力度,推动建立规范化的用工模式,加强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监督,降低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发生率。

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他们的收入保障,减少拖欠工资问题。

农民工讨薪案例法律分析(3篇)

农民工讨薪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在城市建筑、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农民工在劳动过程中常常遭遇拖欠工资的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

本文以某农民工讨薪案例为切入点,对农民工讨薪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二、案例介绍某农民工甲在一家建筑公司从事钢筋工工作,与该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

合同约定每月工资为8000元,每月支付一次。

甲在该公司工作期间,每月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但公司一直未支付工资。

甲多次与公司协商,要求支付工资,但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

无奈之下,甲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仲裁委员会审理后,认为甲与该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且公司拖欠甲工资的事实清楚,依法判决公司支付甲工资及赔偿金。

公司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后,依法维持了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

三、法律分析1. 劳动关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在本案中,甲与该公司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甲与该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2. 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逾期不支付的,应当按照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支付赔偿金。

在本案中,公司拖欠甲工资,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劳动仲裁和诉讼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农民工在讨薪过程中,可以先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本案中,甲在劳动仲裁过程中,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四、案例分析结论本案中,农民工甲在讨薪过程中,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对本案的总结:1. 农民工在签订劳动合同过程中,应确保合同内容明确,避免因合同条款模糊导致权益受损。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一、引言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不仅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在努力着。

本文将就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展开全面评估,并提出整改措施,以期为这一严重问题找到根本解决之道。

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清单1. 拖欠现象的普遍性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在我国的建筑、服务业等领域普遍存在。

由于农民工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较低,容易受到资方的侵害和欺骗。

这导致了拖欠现象屡禁不绝,严重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 拖欠问题的复杂性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不仅仅是一时的经济纠纷,还涉及到政府监管不力、资方违法经营、法律保护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

这让解决拖欠问题变得异常困难。

3. 对农民工的影响拖欠农民工工资直接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导致他们的生活困难,甚至发生了一些特殊事件。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工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三、整改措施建议1. 增加资方的法律责任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处罚力度,提高资方的违法成本,从而减少拖欠现象。

2. 完善政府监管机制政府应当加强对用工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用工企业信用档案,并对经常拖欠工资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

3. 加强法律援助应当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四、个人观点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解决起来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作为一个公民,我认为应当重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大对拖欠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拖欠现象的发生。

五、总结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但是只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希望通过全面的评估和整改措施的提出,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让农民工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

通过本篇文章的撰写,我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关注,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于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文件和法律规定

关于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文件和法律规定

关于解决农民⼯⼯资拖⽋问题的⽂件和法律规定
1、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就业管理和服务⼯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92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94号)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2003年《关于切实解决建筑业企业拖⽋农民⼯⼯资的问题》(劳社部发[2003]27号);
5、司法部、建设部在2004年《司法部、建设部关于解决建设领域拖⽋⼯程款和农民⼯⼯资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的通知》(司发通[2004]159号);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建设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会办公厅在2004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民⼯⼯资⽀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的通知》(劳社厅函[2004]368号)
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监察部等九部委在2005年共同下发了《关于进⼀步解决拖⽋农民⼯⼯资问题的通知》(2005年劳社部发[2005]23号)
8、2006年1⽉3⽇,全国总⼯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精神,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
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步解决建设领域拖⽋⼯程款问题的意见》:总承包企业因转包、违法分包⼯程造成拖⽋农民⼯⼯资的,由总承包企业承担全部责任。

10、《最⾼⼈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程施⼯合同纠纷案件适⽤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实际施⼯⼈以发包⼈为被告主张权利的,发包⼈只在⽋付⼯程款范围内对实际施⼯⼈承担责任。

”。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风险防范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风险防范

87SHANGHAI ENTERPRISESeptember 2020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风险防范□ 周洪波 | 文目前,在我国,企业拖欠民工工资的情况十分普遍。

据统计,被拖欠工资的民工比例高达72.2%,有的企业欠民工工资竟达10年之久。

对于如此愈演愈烈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企业应如何避免此类法律风险?一、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法律风险(一)企业相关人员有被认定以刑法定罪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侵害的多是建筑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等劳动者的利益,涉案金额普遍较大,受害劳动者人数众多,恶意欠薪行为社会危害性。

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的调整范围,88其威慑力切实发挥了维护劳动者利益的作用。

但《刑法》罪名的设立只是为了惩治和一定程度上预防犯罪,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是最终目的。

故如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企业相关人员有被列入黑名单的风险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是指违反国家工资支付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中第五条所列拖欠工资情形的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其他责任人。

《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查处违法行为并作出行政处理或处罚决定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按照管辖权限将其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

拖欠农民工的法律案例(3篇)

拖欠农民工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建筑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于2019年承接了一项市政工程项目,工程承包方为某市政工程局(以下简称市政工程局)。

工程开工后,建筑公司雇佣了大量农民工进行施工。

工程竣工后,市政工程局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部分工程款,但拖欠了部分农民工的工资。

农民工们多次向建筑公司讨要工资无果,遂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部门介入调查后,依法对建筑公司进行了处罚,但农民工的工资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无奈之下,农民工们将建筑公司和市政工程局诉至法院。

二、案件经过1. 原告(农民工):张三、李四等100余人2. 被告:某市建筑公司、某市政工程局3. 诉讼请求原告请求法院判决被告支付拖欠的工资,共计人民币100万元。

4. 争议焦点(1)被告是否拖欠原告工资(2)拖欠工资的数额三、法院判决1. 法院认为,被告建筑公司雇佣原告进行施工,双方形成了劳动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被告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原告工资。

被告拖欠原告工资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关于拖欠工资的数额,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建筑公司拖欠原告工资共计人民币100万元。

法院判决被告建筑公司支付原告工资100万元。

3. 关于被告市政工程局的责任,法院认为,市政工程局作为工程承包方,对工程款项的支付负有监管责任。

市政工程局在拖欠原告工资的问题上,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但根据法律规定,市政工程局不直接承担支付原告工资的责任。

四、案例分析1. 本案中,被告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被告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本案中,农民工们通过投诉、诉讼等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反映了农民工维权意识的提高。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思路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思路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思路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一、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根源1.1 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在中国,尽管已经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的工资权益,但问题在于执行不力。

一方面,相关部门在监管和执法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一些企业敢于违法拖欠工资。

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也需要更加完善,以更好地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1.2 企业资金链断裂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支付农民工的工资。

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会将农民工的工资作为应付债务的筹码,进一步加剧了工资拖欠问题。

1.3 农民工自身权益意识不强部分农民工对自身权益的意识较为淡薄,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这使得一些企业可以利用农民工的弱势地位,拖欠工资而不受到有效制约。

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思路2.1 完善法律法规并加强执行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权益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的工资支付监管机制,及时查处拖欠工资的企业,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以震慑企业拖欠工资的行为。

2.2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对企业的信用记录进行公示,并建立黑名单制度。

对于拖欠工资的企业,可以采取限制融资、限制招标等措施,增加企业拖欠工资的成本和风险。

2.3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教育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加强农民工维权服务站的建设,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援助,帮助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

2.4 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基金政府可以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基金,用于支付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工资。

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并及时补充基金,保证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工工资支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民工工资支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民工工资支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农民工裙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凭借着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不仅关系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公平正义。

深入剖析农民工工资支付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民工工资支付存在的问题(一)欠薪现象时有发生尽管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保障农民工工资的支付,但欠薪问题仍然屡禁不止。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私营企业主等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有的甚至故意逃避支付责任,以各种借口拖延或拒绝发放工资。

农民工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缺乏有效的维权途径和手段,使得他们在面对欠薪时往往束手无策,只能通过上访、聚众讨薪等特殊方式来寻求解决,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稳定。

(二)工资支付制度不完善部分用人单位在工资支付制度方面存在不规范、不健全的问题。

工资发放时间不固定,经常拖欠工资;工资计算方式不透明,存在克抠、虚报等情况;缺乏有效的工资监管机制,使得企业主能够随意操纵工资发放的环节。

这些不完善的工资支付制度给农民工工资的按时足额支付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也为欠薪问题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三)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故意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不完整、不规范,对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方式、支付周期等重要条款缺乏明确约定。

当发生劳动纠纷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劳动合同作为依据,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维权难度大大增加。

(四)监管力度不足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

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顺畅,存在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另监管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靠日常巡查和举报投诉等方式,难以实现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的全面、实时监管。

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对策建议

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对策建议

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对策建议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的背景和现状1.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普遍存在1.1.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定义和影响1.2.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要原因1.3.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规模和影响范围二、拖欠农民工工资导致的社会问题2.1.农民工生活困境的加剧2.2.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威胁2.3.劳动关系的恶化和失衡三、相关法律法规及执行情况分析3.1.《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3.2.法律执行的问题和挑战3.3.各地区的执行情况比较分析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对策建议4.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4.2.强化监督和执法力度4.3.建立有效的维权机制4.4.加强教育和宣传五、其他相关问题及建议5.1.社会各方的责任与作用5.2.农民工工资支付方式的改进5.3.建立信用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六、结论本文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例分析附件2:相关法律法规及注释附件3:拖欠农民工工资调查报告附件1: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例分析本附件详细分析了近年来发生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例,包括案件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解决过程。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社会问题的真实情况和复杂性。

附件2:相关法律法规及注释本附件了与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提供详细的注释说明。

法律名词和术语的解释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律文本,为解决问题提供法律依据和参考。

附件3:拖欠农民工工资调查报告本附件是一份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调查报告,包括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

报告提供了全面的数据统计和研究结论,为制定对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拖欠农民工工资:指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农民工应得的工资报酬的行为。

2.劳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民法典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民法典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民法典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民法典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有一些相关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劳动合同和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上。

以下是一些关于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法律方面的内容:
一、劳动合同:民法典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包括签订、履行、修改和终止等方面的规定。

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应当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护。

二、工资支付:民法典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向农民工支付工资,且支付方式应当合法、合理。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属于违法行为。

三、工资拖欠:民法典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

农民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欠薪部分,并可能获得相应的法律救济。

四、法律救济:民法典强调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农民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法律程序包括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仲裁、提起民事诉讼等。

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30条解读

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30条解读

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30条解读《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30 条解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成为了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却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了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我国出台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下面,我们就对其中的 30 条规定进行解读。

第一条强调了立法的目的和依据,旨在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这为后续的具体规定奠定了基础。

第二条明确了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各类企业,还涵盖了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只要有招用农民工且有劳动报酬支付行为的,都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对农民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农村居民。

这一明确的定义有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识别适用对象。

第四条规定了工资支付的基本原则,即应当以货币形式,通过银行转账或者现金支付给农民工本人,并且要按时足额支付。

第五条要求用人单位应当编制工资支付台账,保存至支付完工资后的至少三年。

这为解决工资纠纷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支持。

第六条规定了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专项用于支付该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

这一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工资资金的专款专用。

第七条指出了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以确保施工单位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农民工工资。

第八条强调了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应当依法与所招用的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并进行实名登记。

第九条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要对分包单位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条规定了分包单位对所招用农民工的实名制管理和工资支付负直接责任。

第十一条明确了农民工工资实行月、周、日、小时工资制,按照双方约定的方式和时间支付。

第十二条指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足额支付工资。

第十三条强调了用人单位因不可抗力未能在支付日期支付工资的,应当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及时支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1.17•【文号】国办发〔2016〕1号•【施行日期】2016.01.17•【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民工工作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经过多年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也要看到,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行业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工资问题仍较突出,一些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不同程度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严重侵害了农民工合法权益,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

为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保护农民工劳动所得,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着力规范工资支付行为、优化市场环境、强化监管责任,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目标任务。

以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易发生拖欠工资问题的行业为重点,健全源头预防、动态监管、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完善市场主体自律、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协同监督、司法联动惩处的工作体系。

到2020年,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根本遏制,努力实现基本无拖欠。

二、全面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三)明确工资支付各方主体责任。

农民工拖欠工资法律法规条例

农民工拖欠工资法律法规条例

农民工拖欠工资法律法规条例在我们的社会中,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辛勤劳作,为城市的发展付出了汗水和努力。

然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为了保障农民工能够按时足额获得劳动报酬,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条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这部法律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这为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形式、时间和数额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也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重要法律。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中应当明确劳动报酬等事项。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这意味着,当农民工遇到工资被拖欠的情况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快速解决。

除了上述两部基本法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更是专门针对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的法规。

该条例明确了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足额支付工资。

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在完成劳动定额基础上,用人单位应当合理确定计件单价,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在工程建设领域,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有满足施工所需要的资金安排。

没有满足施工所需要的资金安排的,工程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依法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的,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

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到位,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

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监督。

分包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发包或者分包给个人或者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或者施工总承包单位清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劳动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拖欠农民工工资法律问题我国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广泛存在,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探寻法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

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更深的是如何探寻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治化之路,建立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发生的长效机制,通过法律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拖欠农民工工资。

本文作如下探讨:一、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治化之路的必要性拖欠民工工资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根治,原因有多方面。

我国实行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行业违规操作、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部门监督不力;保障措施不到位;农民工自身法律意识不强等原因。

而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立法对拖欠工资行为缺乏强力制裁措施、执法部门监督不力和保障措施不到位是导致拖欠民工工资问题非常重要原因。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不仅在于损害了农民工本人的合法权益,影响到农民工家庭的生活。

随之而来的危害是,此类纠纷易引起农民工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发生;有的甚至导致了恶性案件的发生,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对社会治安构成潜在的危机。

依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在以往农民工工资清欠行动中,主要采取的是行政手段,而仅依靠行政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顽症”,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有法律的保障,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是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根本途径。

二、通过立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我国尽管通过行政手段为农民工清回数以亿计的被拖欠工资,取得了一定效果,而立法相对滞后的现象应该引起反思。

“有法可依”凸显了立法在建构法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方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事实上立法也的确一直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心所在。

我国立法对农民工工资的保护力度不够,主要依据的仍是劳动主管部门的部门规章,虽然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一些个文件、规范,现有待提高立法层次。

目前,应将各地好的创新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吸纳为国家立法,通过立法加大对恶意拖欠工资者的惩治力度,运用立法手段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从法律法规体系上来遏制源头的拖欠问题,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提供法律保障。

为此,应采取以下法律措施:(一)制订《劳动合同法》立法。

由于农民工有其特殊性,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一般不签劳动合同,是导致频频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的原因。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未作明确有效的规定。

因此,劳动监察部门在实际执法工作中由于没有劳动合同依据,查处难度较大。

为规范用工行为,严格劳动合同管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制定《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工单位与农民工必须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具体规定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具备劳动报酬及支付标准、支付形式、支付时间、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相关条款。

(二)修订《建筑法》的法律条文。

解决建筑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顽症需要涉及修订《建筑法》。

重点增加和修改以下条款:(1)制定“建设单位开工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交纳工资保障金”条款。

规定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必须按工程中标价一定比例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监督使用。

建设单位无法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权从工资保障金中划支,用于垫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对于拒绝缴纳保障金的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不批准其开工建设;已开工的项目,有权责令其暂停施工。

制定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施行工资支付保障金条款,是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的有效法律保障。

(2)规定“开发商与承包商承担连带担保责任”条款。

制订以发包人工程担保制度重点的担保条款,要求开发商与承包商共同提供履约担保函,双方在拖欠民工工资范围内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3)制定“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和审批联动”条款。

凡存在拖欠行为的单位在申请办理立项、规划、施工许可等手续时,欠款单位必须先结清欠款后,审批部门才给予办理相关手续。

对已完成开发建设项目有拖欠工程款的,不批准其新开发建设项目。

并在资质年检中予以降级,情节严重的注销资质证书。

(4)加大和细化法律责任处罚力度。

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拖欠工程款的行为缺乏处罚条款,难以有效制约拖欠行为。

为加大对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经济处罚力度,加重用人单位因拖欠工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应在《建筑法》中法律责任部分增加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最高可处30万元的罚款的规定。

(三)制定《工资支付条例》。

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

根据这一规定,为“周薪制”的推行奠定了法律基础。

制定《工资支付条例》可以规定对农民民工工资改“月薪制”采取“周薪制”。

并且,还应规定用人单位出现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形时,给予严重惩罚性法律责任。

制定《工资支付条例》是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有效法律措施。

(四)《刑法》将恶意拖欠工资确定为犯罪行为。

对拖欠民工工资部分人认为是一个经济现象,是属于民事法律调整的范畴。

但由于恶意欠薪现象屡屡发生,为打击恶意欠薪,可以采用刑法手段,对企业恶意欠薪的问题作犯罪处理。

在《刑法》中增加一条“恶意欠债罪”,规定企业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形的,对重大、恶性欠薪企业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严惩包括拖欠农民工工资在内的相关拖欠行为。

如果认为目前制定新的罪名没有必要,可以考虑将《刑法》中原有的侵占罪进行合理的修改,在修改侵占罪时也可以考虑并处罚金。

通过《刑法》将恶意拖欠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行为,这对打击遏制恶意欠薪现象起到很好的作用。

(五)加大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力度。

我国《立法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因此,符合规定的各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

制定建立企业欠薪报告或欠薪预警制度的具体办法,将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作为评价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配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失信惩戒机制,对少数严重或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筑施工企业,采取了清出当地建筑市场的措施。

制定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工商登记、企业年检等方面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制约,对长期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可以暂缓企业年检直至吊销其营业执照。

在施工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年检时,将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作为年检条件之一。

三、执法保障有关法律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手段不足,处理程序过长,直接影响拖欠农民工工作的执法效果。

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欠薪逃匿的经营者得不到法律制裁,使得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更为普遍和严重。

从法律上讲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即使我国逐步在立法上完善以后,关键还在于如何贯彻落实。

执法上同样也应当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把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政策和措施切实得以落实。

依法治国方略,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执法的公正性不仅需要执法者的公正无私,还应该构建完善的、多层次的监督网络。

执法部门应依法开展劳动用工和拖欠农民工工资执法专项大检查,在执法中还应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保障等制度,及时纠正和查处在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违纪问题,确保有关工资支付法规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建委依法采取将取消恶意欠薪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建筑企业经营资质、逐出建筑市场等保障措施。

各行政执法部门对欠薪者的处罚应不只是经济上的,还应包括企业信用、行业准入等一系列的降级限制措施,。

因此,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加强执法,是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措施。

四、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机制为切实保护农民工应有的权益,尽快建立和落实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

各部门应充分运用法律手段,通过积极开辟农民工“绿色通道”,为农民工提供解决拖欠工资的法律援助,帮助解决农民工解决拖欠工资维权纠纷。

人民法院在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受理时,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诉讼费应作出减、缓、免的决定;受理案件后尽量缩短审理时间,多适用简易程序,依法快立案、快审判、快执行;对符合条件可以采取先予执行等措施;在判决时,应当将农民工诉讼的误工费,请律师费,旅差费,证人出庭费用等直接损失列入赔偿范围。

判决生效后对一些故意拖欠不履行判决给付义务的,执行中应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二倍标准支付迟延履行金。

司法行政部门应加大普法律宣传,不断提高农民工自身维权法律意识。

广大律师应积极伸出援手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农民工实施无偿援助。

法律援助中心不应仅仅对本市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也应外来的农民工提供维权服务。

公证机关应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可以会同建设行政部门推行农民工劳动合同公证制度。

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由欠款单位和农民工签订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在欠款到期后,可由农民工直接申请法院强制从工程款中划拨。

总而言之,依法彻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就需要把进行相应的立法、强化执法和建立对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拖欠农民工工资,才能真正堵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漏洞,农民工最基本的权益将得到更好地维护,对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如何约定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_试用期内的工资怎么确定/y/ld/1162593.html∙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范围_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期限/y/ld/1162592.html∙因职业病死亡该怎么赔偿_工伤死亡的赔偿标准(2018)是什么/y/ld/1162591.html∙认定工伤的情况有哪些_发生工伤单位不支付医疗费咋办/y/ld/1162590.html∙什么是劳动合同_履行劳动合同须遵循哪些原则/y/ld/1162589.html∙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条件2018最新是什么/y/ld/1162588.html∙见义勇为受伤算工伤吗_因见义勇为受伤谁来赔偿/y/ld/1162587.html∙公司克扣工资怎么办_什么情况下公司可以代扣工资/y/ld/1162586.html∙什么是经济补偿金_生活补助费如何支付/y/ld/1162585.html∙机关工勤人员发生劳动争议是否适用劳动法/y/ld/1162584.html∙什么是服务期_如何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服务期/y/ld/1162583.html∙什么是劳动合同_劳动合同只签字未盖章是否有效/y/ld/1162582.html∙“未婚先孕”单位能否接触劳动合同/y/ld/1162581.html∙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_不得解除的情况/y/ld/1162580.html∙什么是无效劳动合同_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有哪些/y/ld/1162579.html∙员工加班有时间限制吗_加班费如何计算/y/ld/1162578.html∙什么叫标准工时制_标准工时制加班费怎么计算/y/ld/1162577.html∙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y/ld/1162576.html∙凭门诊病历能认定工伤吗_怎样认定工伤/y/ld/1162575.html∙农民怎么缴纳养老保险费_农村养老保险对象有什么权益/y/ld/1162574.html∙啥是固定期限劳动合同_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能续订吗/y/ld/1162573.html∙人事争议仲裁的范围_受聘人员可随时解除合同的情况/y/ld/1162572.html∙受聘为镇政府执勤受伤缘何未被认定工伤/y/ld/1162571.html∙1-10级工伤赔偿标准(2018)是什么_工伤死亡的赔偿标准(2018)是什么 /y/ld/1162570.html ∙工伤保险认定范围包括哪些_因工伤残的间接损失应赔吗/y/ld/1162569.html∙什么是劳动合同_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有哪些/y/ld/1162568.html∙劳动能力鉴定过期了怎么办_患职业病怎么办/y/ld/1162567.html∙工伤是怎样认定的_工伤等级认定标准是什么/y/ld/1162566.html∙企业女职工产假可以休多长时间_怀孕期享有哪些待遇/y/ld/1162565.html∙什么是工伤保险_工伤保险的缴费比例是多少/y/ld/1162564.html∙仲裁费用的范围包括哪些_当事人怎样交纳仲裁费用/y/ld/1162563.html∙临时工有养老保险吗_如何参加社会养老保险/y/ld/1162562.html∙实行计件工资,职工休假不再享受基本工资合法吗/y/ld/1162561.html∙什么是劳务派遣_劳务派遣用工单位退工的形式有哪些/y/ld/1162560.html∙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况有哪些_订立劳动合同的方法有哪些/y/ld/1162559.html∙非法用工发生工伤咋办_事实劳动关系可申请工伤认定吗/y/ld/1162558.html∙工伤的医疗期是多长_工伤医疗待遇是什么/y/ld/1162557.html∙最低工资标准有怎样的形式/y/ld/1162556.html∙单位和职工能约定终止劳动合同吗_约定终止要注意什么/y/ld/1162555.html∙什么是协议解除劳动合同_解除劳动合同应注意什么/y/ld/1162554.html∙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_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哪些内容/y/ld/1162553.html∙什么是劳动合同_订立劳动合同应坚持哪些原则/y/ld/1162552.html∙什么是逾期终止劳动合同_如何解决该合同纠纷/y/ld/1162551.html∙什么是工伤_对工伤争议进行仲裁的程序是什么/y/ld/1162550.html∙上班休息时间受伤算工伤吗_认定工伤的情况有哪些/y/ld/1162549.html∙单位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等证件,将受到什么处罚/y/ld/1162548.html∙什么是经济性裁员_单位经济性裁员怎么补偿员工/y/ld/1162547.html∙什么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_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后果/y/ld/1162546.html∙《就业失业登记证》有什么用/y/ld/1162545.html∙劳动仲裁时效中止的事由有哪些_其中断的事由有哪些/y/ld/1162544.html∙工伤认定的条件是什么_怎样认定工伤/y/ld/1162543.html∙解除劳动合同的办理程序_解除劳动合同应如何赔偿/y/ld/1162542.html∙什么是劳务派遣_劳务派遣的形式有哪些/y/ld/1162541.html∙最低工资标准的构成_最低工资适用于哪些劳动者/y/ld/1162540.html∙什么是劳动仲裁_如何确定劳动仲裁的最长时效/y/ld/1162539.html∙申请劳动仲裁后要等多长时间/y/ld/1162538.html∙产假的工资支付标准是什么_产假有多少天/y/ld/1162537.html∙公司无故开除员工怎么办_单位无故开除员工如何赔偿/y/ld/1162536.html∙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_如何理解劳动仲裁裁决/y/ld/1162535.html∙单位强迫员工劳动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y/ld/1162534.html∙退休返聘人员受伤算工伤吗_没签劳动合同能认定工伤吗/y/ld/1162533.html∙五险一金包括什么_无业人员怎么办理五险一金/y/ld/1162532.html∙什么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_该合同能终止吗/y/ld/1162531.html∙制定劳动合同法目的和法律适用/y/ld/1162530.html∙什么是劳动合同的解除_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y/ld/1162529.html∙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有何待遇_单位因病开除员工赔多少/y/ld/1162528.html∙经济性裁员的范围有哪些_经济性裁员应符合的条件/y/ld/1162527.html∙什么是无固定期限合同_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怎么办/y/ld/1162526.html∙不定时工作制是指什么_不定时工作制是指什么/y/ld/1162525.html∙什么是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_其包括哪些内容/y/ld/1162524.html∙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_劳动合同应以何种形式订立/y/ld/1162523.html∙单位可与员工约定不交社保吗_不参保能享受工伤待遇吗/y/ld/1162522.html∙申请仲裁被驳回_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多久/y/ld/1162521.html∙什么是劳动仲裁_如何区分劳动仲裁与劳动诉讼/y/ld/1162520.html∙单位招用了有工作的劳动者,给其他单位造成损害怎么办/y/ld/1162519.html∙员工违规操作能否属于工伤_工伤认定的条件是什么/y/ld/1162518.html∙怎样计算公积金贷款额度_公积金贷款偿还方式有哪些/y/ld/1162517.html∙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要注意什么_哪些情形能终止/y/ld/1162516.html∙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哪些_其中断的法律后果/y/ld/1162515.html∙劳动者非因工受伤应当享受的待遇/y/ld/1162514.html∙什么是法律责任_劳动合同当事人有哪些法律责任/y/ld/1162513.html∙单位不用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_需支付加付补偿金的情况/y/ld/1162512.html∙申请工伤认定的主体_工伤鉴定证明材料有什么/y/ld/1162511.html∙中秋 /y/ld/1162510.html∙怎么办理养老保险_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是什么/y/ld/1162509.html∙什么是仲裁时效的中止_仲裁时效中止的法律后果/y/ld/1162508.html∙参保单位有什么义务_养老保险金按什么比例交/y/ld/1162507.html∙单位没交工伤保险怎么办_农民工发生工伤怎么办/y/ld/1162506.html∙劳动争议处理存在的相关法律纠纷问题/y/ld/1162505.html∙什么是劳动合同解除_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有哪些/y/ld/1162504.html∙什么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_如何签订该劳动合同/y/ld/1162503.html∙违章操作受伤算工伤吗_工伤认定的情况有哪些/y/ld/1162502.html∙外籍员工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y/ld/1162501.html∙什么是劳动仲裁_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哪些材料/y/ld/1162500.html∙劳动仲裁费如何缴纳_劳动仲裁文书如何送达/y/ld/1162499.html∙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条件_公积金贷款问题怎么解决/y/ld/1162498.html∙用工单位可将劳动者退回情形_劳务派遣工怎么计算工龄/y/ld/1162497.html∙当事人在哪申请劳动仲裁_仲裁文书有哪几种送达方式/y/ld/1162496.html∙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y/ld/1162495.html∙失业保险待遇包括哪些内容_什么情况终止失业保险待遇/y/ld/1162494.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