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复习资料
信息检索_复习资料

信息检索_复习资料第1章文献信息概论 (1)1.1 信息时代与信息文化课 (1)1.2 文献信息的基本概念 (2)1.2.1.1信息的定义 (2)1.2.2 文献的级别和载体类型 (2)1.2.3 印刷型文献的出版类型 (3)1.4、国内文献信息系统包括: (6)1.4.4 文献信息的学科分布规律 (6)第2章信息检索原理 (6)2.1.1信息检索的定义和类型 (6)1.信息检索的定义 (6)1.2.3文献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 (6)2.2.1信息检索的一般原理 (6)2.2.3 检索语言 (7)2.2. 信息检索系统 (8)2.2.1 书目检索系统的内容组成 (8) 2.2.2印刷型信息检索系统的类型 (8) 2.3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9)2.3.1文献信息检索方法的类型 (10) 2.5 信息检索语言 (10)2.5.2分类检索语言 (11)2.6 著者检索原理 (12)2.6.1 著者索引的排序方式 (12)第三章事实数据检索与参考工具概述 (13) 3.2事实与数据检索概述 (13)3.2参考工具书概述 (13)3.3综合性参考工具举要 (16)第四章图书报刊文献检索原理 (19)第一节书目及其作用和类型 (19)第二节查近现代图书和报刊的出版 (20)4.1 计算机情报检索概述 (25)4.1.2 计算机情报检索的必备条件 (25)4.1.3计算机情报检索与手工检索的比较 (25)4.2 文献信息数据库原理 (25)4.2.1 数据库的定义和类型 (26)4.2.2 数据库构成: (26)4.3.5 检索策略构成和调整方法 (27)第4章(国内外网络全文数据库) (29)4、2电子图书和书目数据库 (29)第1章文献信息概论1.1 信息时代与信息文化课文献课是知识时代培养学生终身所需的信息意识与获取文献信息能力的重要课程,是一门科学方法课。
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文献信息检索的意义日益变得重要:1、文献信息数量激增。
信息检索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文献:是记录有一切知识的载体,是属于存贮型的固态的载体,如印刷件、缩微制品、磁盘和光盘等具有存贮型和传播型的信息载体。
检索:是根据特定的需求,运用某种检索工具,按照一定方法,去寻找资料或信息的工作过程。
这种方法利用的是有序化的信息系统和信息业提供感到服务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的。
信息检索:是通过分析、综合等手段进行信息加工后,获取隐含在信息源中的知识的过程。
信息意识: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获取信息的内在动因,具体表现为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
信息素质(信息素养):从各种信息源中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劳动者必须掌握的终身技能。
具有信息素养的日呢,也就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文献信息、书目:是指一批相关文献的记录,其基本功能是其基本功能是反映某一地区、某一时期在某一领域中出版物的信息。
馆藏目录:是查找文献应该首先考虑的检索工具,是某个图书馆或者档案馆收藏文献、图书的总体目录(是题录性的检索工具)。
图书馆的目录种类繁多,职能各不相同。
索引:是揭示文献内容出处,提供文献查考线索的检索工具。
没有索引,各种海洋一样的文献资料就无法被利用,分篇目索引和内容索引两种。
文摘:是一种揭示文献外部特征、又通过摘录文献要点报道文献内容的工具,文摘是集树木、索引和一次文献三者与一体的检索工具。
年鉴:是以描述和统计的方式逐年提供某一年度、某一领域信息的工具书,或者说是相应年度内的信息的汇编。
手册:是汇集某一学科领域或业务部门专门知识的工具书,是真带当前时间中的需要,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提供的具体、使用的资料,工随时翻检查阅的一种小型工具书。
百科全书:是会萃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
以概要方式提供有关信息的多功能工具书。
著者途径:即以著者姓名为检索点查找文献的途径,一般有著者姓名和文献号组成。
题名途径:根据已知的书名、刊名、篇名按字顺规则在工具书中查找所需要文献的途径。
序号途径:即指按号码顺序如报告号、专利号、标准号、入馆号查找文献的方法。
信息检索重点复习资料

信息检索重点复习资料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述信息检索(IR):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信息素养: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信息检索与文献检索的主要区别:文献检索是以获取文献信息为目的的检索,信息检索是收集,组织,存储一定范畴的信息,并根据用户需求查询文献中的信息或知识单元,比文献检索更深入。
信息检索的分类:1、根据检索手段不同可分为1)手工检索2)光盘检索3)联机检索4)网络检索2根据检索对象形式不同可分为文本检索、数值检索、音频与视频检索。
信息检索的原理:通过对大量的分散无序的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加工、组织、存储,建立各种各样的检索系统,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存储和检索这两个过程所采用的特征标识达到一致,以便有效的获得和利用信息源。
存储是检索的基础,检索是存储的目的。
信息检索语言是人们在加工、存储和检索信息时用来描述信息内容喝信息需求的词汇或符号及其使用规则构成的供标引和检索的工具。
信息检索系统是具有信息存储和信息查询功能的一类信息服务设施。
其物理结构:是信息检索所用的硬件资源、系统软件以及信息资源集合(数据库)的总和。
信息检索语言的主要目的:把存储和检索联系起来,把标引人员和用户联系起来,以便取得共同理解,实现交流。
信息检索的历史:最早的信息检索主要依靠信息分类。
1手工检索2机械信息检索。
3脱机批处理检索是计算机初期使用的一种检索系统 4联机检索 5光盘检索 6 网络信息检索后四者统称为计算机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的三个经典模型:1布尔模型 2向量空间模型 3概率模型 1浏览型模型:扁平式模型、结构导向模型、超文本模型2检索型模型:结构化模型、基于内容的检索型模型。
信息检索模型是信息检索的核心。
信息检索系统:是具有信息存储和信息查询功能的一类服务设施。
信息检索系统按功能划分5种类型:文献检索系统DR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自动问答系统QA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 信息检索物理结构1计算机硬件2软件3数据库信息检索的逻辑结构是指系统所包括的功能模块或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信息检索复习资料(有答案版)

1.请说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的特点和功用。
(1)一次文献(Primary Document):通常是指原始制作,即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
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2)二次文献(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献情报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所得到的产物,也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由文献情报工作人员编辑、出版和积累起来的工具性的文献。
二次文献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人们查找一次文献。
如目录、题录、文摘、索引、各种书目数据库(3)三次文献(Tertiary Document):是指利用二次文献,选用一次文献内容,经综合,分析和评述后形成的指南性文献。
包括综述研究和参考工具两类。
如综述、述评、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指南数据库、书目之书目2.请说明题录目录文摘的特点以及区别(1)题录是揭示和报导单篇文献外表特征的工具。
特点:以单篇文献为著录对象(2)目录是系统积累和提供图书、期刊和其它单行本的名称、收藏单位和索取号等外表特征的揭示和报导的工具。
特点:以单位出版物为著录对象,反映馆藏情况,主要揭示文献外部特征(3)文摘是以精练的语言把文献信息的重要内容、学术观点、数据及结构准确地摘录下来,并按一定的著录规则与排列方式编排起来,供读者查阅使用的一种检索工具。
特点:带摘要的题录3. 布拉德伏特文献文献分散定律和期刊影响因子的概念(1)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本专业文献的1/3刊登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另外的2/3则分散在其他的相关期刊和边缘期刊上。
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专业论文数量多寡,以递减顺序排列,则可分出一个核心区和相继的几个领域,每区刊载的论文量相等,此时核心期刊和相继区域期刊数量成1:n:n2......的关系。
(2)期刊影响因子的概念是:某一种期刊在第三年得到的前两年的引文数与该刊前两年的总论文数之比。
4. 请阐述信息、知识、情报的概念,并分析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信息检索复习知识点

信息检索复习知识点1.信息(Information)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
* 信息的属性——客观存在性* 信息的作用——消除不确定性* 信息的形式——数据、消息等事实2.各种客观存在的、可供人们直接或间接开发与利用的信息的集合总称为信息资源3. 信息用户Information User信息的使用者即是信息用户。
使用的情况可以包括需要信息、接受信息和利用信息。
4. 信息需求Information Demand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会产生对信息的需要,这种需要可表现为对信息的必要感和不满足感。
我们把意识到的信息需要定义为信息需求5. 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对信息用户而言,信息检索就是根据各自的目的和要求,选择恰当的信息资源,采用适当的检索手段、检索技术、检索方法,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查找、筛选和索取的过程或活动。
6. 信息素质:人们能够敏锐地察觉信息需求,并能进行相应的信息检索、评估以及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水平。
* 信息意识* 信息能力* 信息道德7. 信息社会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从而促进社会高速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
8. 经济领域的特征a.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从事信息职业的人数与其它部门职业的人数相比已占绝对优势;b.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所创产值与其它经济部门所创产值相比已占绝对优势;c.能源消耗少,污染得以控制;d.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
9. 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特征10.社会观念上的特征11当代信息环境特征描述* 信息超载严重信息超载又称信息泛滥或信息爆炸。
它是指在信息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的数据爆炸、信息平庸化以及噪音化趋势,人们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前的信息能力选择并消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 信息失衡明显所谓信息失衡是对由于各国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和其它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阶层的人群在信息占有水平以及利用程度上存在极大差距的描述。
信息检索 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本常识1.文献按照出版形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举例。
图书、期刊、报纸、特种文献。
图书:专著、文集、教科书、普及读物、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词典等期刊:化学学报、煤炭学报、电工技术学报、高等教育研究、建筑工程与科学在CNKI 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到共209条记录:国际城市规划、建筑结构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建筑经济、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空间结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中国给水排水、工程力学世界建筑工业建筑工程勘察中外建筑工程建设等。
报纸:人民日报特种文献: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标准文献、产品资料、科技档案美国政府的四大报告1、国防部的AD报告2、商业部的PB报告3、国家航空及宇航局的NASA报告4、能源部的DOE报告。
2现代科技文献具有的特点哪些?答:(1)数量多、增长快, (2)出版形式多、文种多,(3)文献异常分散, (4)文献失效加快, (5)报道内容重复交叉, (6)文献总体质量下降3什么是核心文献、相关文献和边缘文献?答:核心文献通常是指与本学科发展水平、发展动向密切相关的一些文献。
如核心期刊等。
相关文献和边缘文献是指内容与学科的关系相对疏远一些的文献。
相关文献和边缘文献是本学科和其它学科相互渗透、互相结合的结果。
4 什么是文献?构成文献的有哪四个要素?答:文献的定义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称为文献。
构成文献的四要素是: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记录方式。
5 电子文献的主要类型和文件格式是什么?答:(1)按照载体的形态,电子文献可以有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可擦写光盘(CD-RW )等之分;(2)按照文献的电子格式,电子文献有文本格式的txt文件、doc文件、pdf文件,图像格式的 gif文件、jpg文件以及标记文件格式的 html文件和xml文件之分;(3)按照出版周期和内容特点,电子文献可以有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以及数据库等之分;(4)按照内容的性质和时效性,电子文献可以有论文文献和动态消息之分;(5)按照版权状况,电子文献又可分为有版权电子文献和无版权电子文献两类;(6)从文献信息利用的角度来看,可分为有版权的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报告的学术价值相对较高,而单篇论文和动态性的电子文献有时虽然没有注明版权,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信息检索复习资料

信息检索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类的选取、组织、序化等整理与开发后的信息的集合。
2.白色文献——是指公开出版发行的、通过正常渠道可以得到的常规文献。
3.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4.检索策略——就是在分析课题内容实质的基础上,确定检索系统、检索途径和检索词,并科学安排各词之间的位置关系、逻辑联系和查找步骤等。
5.截词检索——是指在检索式中用专门的符号(截词符号)表示检索词某一部分允许有一定词形变化。
6.参考数据库——有时又称为书目数据库,是指包含各种数据、信息或知识原始来源和属性的数据库。
7.特种文献——是指出版发行和获取途径都比较特殊的科技文献,一般包括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等文献类型。
8.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的学生为获得学位资格而提交并通过答辩委员会认可的学术性研究论文,它是随着学位制度的实施而产生的。
9.科技报告——是关于某科研项目或活动的正式报告或记录,多是研究、设计单位或个人以书面形式向提供经费和资助的部门或组织汇报其研究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成果进展情况的报告。
10.电子图书——是指以电子文件形式存储在各种磁性或电子介质中,以磁盘、光盘、网络等电子媒体形式出版发行,通过计算机或便携式阅读终端进行阅读的一种新型数字化书籍。
11.电子报纸—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产物,是指在排、印、投递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电子化的报纸。
12.参考工具书——是指根据人们的需要,把某一范围的知识或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或浓缩,并按一定的排检方法编排,以备查阅、参考,用以解决有关事实和数据方面的疑难问题的图书。
13.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内的主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情况、研究成果及有关统计资料,提供详尽的事实、数据和统计数字,反映近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动向及科学文化进步的年度出版物。
信息检索复习资料

信息检索复习资料科学信息检索与应用第一章绪论1.情报检索与科学研究关系2.个体研究阶段,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手工检索工具:答:1821年瑞士出版的《物理科学进展年报》1830年德国创办的文摘杂志《药学总览》3.社会化阶段,研制大型检索工具:答:美国1884年创办了《工程索引》(EI)美国1907年创办了《化学文摘》(CA)美国1926年创办了《生物学文摘》(BA)英国1896年创办了《科学文摘》(SA)4.自动化阶段,产生新的检索理论:答:1951年 Taube,M 提出:单元词组配法1958年 Citron,J 提出:轮排索引1958年 Luhn,H 提出:定题服务(SDI)二战期间…案例: 曼哈顿工程 - 阿波罗计划5.科技文献概念答:记录在载体上的科技知识,包括科技事实、数据、理论方法、构思和假设等。
(文献/科技文献)6.文献信息源,按文献载体形式划分:答:印刷型文献:指印刷术发明之后,以纸张为存储载体,通过油印、铅印、胶印、静电复印等手段,将文字固化在纸张上所形成的文献。
缩微型文献:又称为缩微复制品文献,它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印刷型文献为母本,采用光学摄影技术,将文献的体积浓缩而固化到载体上。
机读型文献:机读型文献的全称为计算机阅读型,是以磁性材料为存储载体,以穿孔、打字或光学字符识别装置为记录手段而形成的文献。
声像型文献:又称为视听型文献,它是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载体,借助特定的机械设备直接记录声音信息和图像信息所形成的文献。
7.文献信息源,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答:科技图书(Science and Technical Book)科学期刊(Science and Technical Journal)科技报告(Science and Technical Report)专利文献(Patent Document)会议文献(Conference Paper)学位论文(Degree Thesis)标准文献(Standard Literature)政府出版物(Government Document)产品样本(Product Stylebook )技术档案(T echnical Files)8.文献信息源,按文献的产生、加工、用途划分为:答: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卷一、名词解释:1.信息资源 2.信息检索3.著录法4.关键词标引5.知识发现二、填空1.按组织方式分,信息检索有()、()、超媒体检索。
2.信息检索策略有两种方式即()和()。
3.表示主体的检索词有标题词、()、()关键词。
4.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OR或+、()。
5.信息检索工具常用的排检方法有字序法、()。
6.中国特有的工具书是()、()。
三、问答1. 信息检索的研究内容有哪些?2. 数据库有哪些类型?3. 搜索引擎的类型有哪些?四、论述1、试例说明传统检索型工具书和参考型工具书的使用。
2、如何利用检索工具查找历史类文献?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30%)1.信息资源。
是人类存储在载体(包括大脑)上的已知或未知的可利用的资源。
信息中的载体信息和主题信息资源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信息检索。
是从大量相关信息中利用人—机系统等各种方法加以有序识别与组织以便及时找出用户所需部分信息的过程。
3.著录法。
是对信息与文献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方法。
4.关键词标引。
使用非规范化的自然语言——关键词来表达文献或信息资源主题内容的过程。
5.知识发现。
是从数据中发现有用知识的整个过程,使多个步骤相互连接,反复进行人机交互的过程。
二、填空(20%)1.按组织方式分,信息检索有全文检索、超文本检索、超媒体检索。
2.信息检索策略有两种方式即手工检索策略和计算机检索策略。
3.表示主体的检索词有标题词、单元词、叙次、关键词。
4.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AND或*, OR或+, NOT或-。
5.信息检索工具常用的排检方法有字序法、类序法。
6.中国特有的工具书是类书,政书。
三、问答(24%)1.信息检索的研究内容有哪些?检索理论研究、检索语言研究、数据库研究、著录法研究、检索系统研究、检索策略研究、检索服务研究。
2.数据库有哪些类型?传统数据库(情报数据库、图形数据库等);专门应用领域的数据库(统计数据库、工程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新一代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面象对象数据库、实时数据库等)。
3.搜索引擎的类型有哪些?分类目录型、全文检索型、多元集成性、图像搜索型、智能搜索型。
四、论述(26%)1.试例说明传统检索型工具书和参考型工具书的使用。
检索型工具书有书目、索引、文摘、文献指南;参考型工具书有百科全书、类书、政书、年鉴、名录。
使用中要掌握各类工具书的收录范围、编制体例和使用方法。
2.如何利用检索工具查找历史类文献?考虑使用传统检索工具和网络检索工具。
B卷一、名词解释(30%)1.网络信息资源2.信息检索3.信息检索策略4.主题标引5.智能搜索引擎二、填空(20%)1.按组织方式分,信息检索有()、超文本检索、()。
2.信息检索策略有两种方式即()和计算机检索策略。
3.表示主体的检索词有标题词、单元词、()、()4.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 ()和NOT或-。
5.信息检索工具常用的排检方法有()、类序法。
6.中国特有的工具书是()、()。
三、问答(24%)1.信息资源有哪些类型?2.常用的信息检索方法有哪些?3.搜索引擎的特点是什么?四、论述(26%)1.试例说明传统检索工具的主要类型。
2.试例说明搜索引擎的类型(至少写出5种搜索引擎和网址)。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30%)1.网络信息资源。
以电子形式存储于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它包括各类数据、电子文件、学术论文、图书、软件、商业活动等各种信息。
2.信息检索。
是从大量相关信息中利用人—机系统等各种方法加以有序识别与组织以便及时找出用户所需部分信息的过程。
3.信息检索策略。
是为实现检索目标而制定的计划和方法案,是对整个检索过程的谋划和指导,即是对检索过程的安排。
4.主题标引。
是依据一定的主题词表和主题标引规则,赋予信息资源语词表示的过程。
5.智能搜索引擎。
是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代搜索引擎,它使因特网信息检索从基于关键词提高到基于知识或概念,并对知识有一定的分析处理能力,能够实现分词技术、同义词技术、概念搜索、短语识别及机器翻译技术等。
二、填空(20%)1.按组织方式分,信息检索有全文检索、超文本检索、超媒体检索。
2.信息检索策略有两种方式即手工检索策略和计算机检索策略。
3.表示主体的检索词有标题词、单元词、叙词、关键词。
4.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AND或*, OR或+, NOT或-。
5.信息检索工具常用的排检方法有字序法、类序法。
6.中国特有的工具书是类书,政书。
三、问答(24%)1. 信息资源有哪些类型?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
2.常用的信息检索方法有哪些?常规检索法,回溯检索法,循环检索法。
3.搜索引擎的特点是什么?使用方便,信息量大,检索方法多样。
四、论述(26%)1.试例说明传统检索工具的主要类型。
检索型工具书、参考型工具书、词语型工具书2.试例说明搜索引擎的类型。
按资源的搜集、索引方法及检索特点与用途来分,可分为分类目录型、全文索引性和文摘性;按检索方式分,可分为单独型和汇集型;按覆盖范围分,可分为通用搜索引擎专业搜索引擎;按功能分,常规搜索引擎、和多元搜索引擎,或独立搜索引擎和集成搜索引擎。
C 卷一、名词解释 1.网络信息资源 2.信息检索3.元数据4.索引5.数据仓库二、填空1.按组织方式分,信息检索有()、超文本检索、()。
2.信息检索策略有两种方式即()和计算机检索策略。
3.表示主体的检索词有标题词、单元词、()、()。
4.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和NOT或-。
5.信息检索工具常用的排检方法有()、类序法。
6.中国特有的工具书是()、()。
三、问答1. 信息资源有哪些类型?2. 数据库有哪些类型?3. 搜索引擎的特点是什么?四、论述1.试例说明传统检索工具的主要类型(至少列举三个例子)。
2.试例说明搜索引擎的类型(至少写出三种搜索引擎和网址)。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网络信息资源。
2.信息检索。
是从大量相关信息中利用人—机系统等各种方法加以有序识别与组织以便及时找出用户所需部分信息的过程。
3.检索词。
是表达信息需求和检索课题内容的基本单元,也是与系统中有关数据库进行匹配运算的基本单元,检索词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检索效果。
4.分类标引。
是指依据一定的分类语言对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赋予分类表示的过程。
5.数据仓库。
是指一个用于更好地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决策分析处理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
二、填空1.按组织方式分,信息检索有全文检索、超文本检索、超媒体检索。
2.信息检索策略有两种方式即手工检索策略和计算机检索策略。
3.表示主体的检索词有标题词、单元词、叙次、关键词。
4.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AND或*, OR或+, NOT或-。
5.信息检索工具常用的排检方法有字序法、类序法。
6.中国特有的工具书是类书,政书。
三、问答1. 信息资源有哪些类型?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
2.数据库有哪些类型?传统数据库(情报数据库、图形数据库等);专门应用领域的数据库(统计数据库、工程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新一代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面象对象数据库、实时数据库等)。
3.搜索引擎的特点是什么?使用方便,信息量大,检索方法多样。
四、论述1.试例说明传统检索工具的主要类型(至少列举3个例子)。
检索型工具书,参考性工具书,词语型工具书,表谱型工具书,图录型工具书和边缘性工具书。
2.试例说明搜索引擎的类型(至少写出三种搜索引擎和网址)。
分类目录型,全文检索性,多远集成型,图像搜索性,智能搜索性。
D卷一、名词解释 1.信息资源 2.信息检索3.元数据4.主题标引5.索引二、填空1.按组织方式分,信息检索有()、()超媒体检索。
2.信息检索策略有两种方式即()、()。
3.表示主体的检索词有标题词、()、()关键词。
4.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OR或+、()。
5.信息检索工具常用的排检方法有字序法、()。
6.中国特有的工具书是()、()。
三、问答1.信息资源有哪些类型?2.常用的信息检索方法有哪些?3.搜索引擎的特点是什么?四、论述1.试例说明传统检索工具的主要类型(至少列举3个例子)。
2.试例说明搜索引擎的类型(至少写出三种搜索引擎和网址)。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信息资源。
是人类存储于载体(包括人脑)上的已知或未知的可利用的信息。
信息中的载体信息和主题信息资源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信息检索。
是从大量相关信息中利用人—机系统等各种方法加以有序识别与组织以便及时找出用户所需部分信息的过程。
3.元数据。
元数据是识别信息资源的所在及其属性的纪录,它既包括文档明、URL 等信息源地记录数据,也包括图书系统、情报系统等人工加工后的种种结构化的数据记录,如书目信息、文摘、索引、综述等。
4.主题标引。
是依据一定的主题词表和主题标引规则,赋予信息资源语词表示的过程。
5.索引。
是将书刊里的论文题目、人名、地名以及词句等分别摘录出来,并注明出处,按一定的方法编排起来的检索工具。
二、填空1.按组织方式分,信息检索有全文检索、超文本检索、超媒体检索。
2.信息检索策略有两种方式即手工检索策略和计算机检索策略。
3.表示主体的检索词有标题词、单元词、叙次、关键词。
4.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AND或*, OR或+, NOT或-。
5.信息检索工具常用的排检方法有字序法、类序法。
6.中国特有的工具书是类书,政书。
三、问答1. 信息资源有哪些类型?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
2.常用的信息检索方法有哪些?常规检索法,回溯检索法,循环检索法。
3.搜索引擎的特点是什么?使用方便,信息量大,检索方法多样。
四、论述1.试例说明传统检索工具的主要类型(至少列举3个例子)。
检索型工具书,参考性工具书,词语型工具书,表谱型工具书,图录型工具书和边缘性工具书。
2.试例说明搜索引擎的类型(至少写出三种搜索引擎和网址)。
分类目录型,全文检索性,多远集成型,图像搜索性,智能搜索性。
1一月二月三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计合计合计四月五月六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计合计合计人生是条无名的河,是深是浅都要过。
人生是杯无色的茶,是苦是甜都要喝。
人生是首无畏的歌,是高是低都要喝。
愿大家能轻松地对待自己,微笑着对待生活!还要学会一点人生的哲学,别人的缺点不要去宣扬和放大,自己的优点不要天天去欣赏和欢呼。
人生有三苦:你得不到,所以你痛苦;得到了,却不过如此,所以你觉得痛苦;最后你轻易地放弃了,后来却发现,原来它在你生命中是那么重要,所以你觉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