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金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

本《规范》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批准,下发至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及有关单位。本《规范》将为国家、相关部委下发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各项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具体指导艾滋病实验室技术人员开展日常工作。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4.2.1.8 样品采集后处理、保存、运输的时限和条件,因不同的检测项目而异,应参见不同检测项目要求。
4.2.1.9 采血完成后的穿刺针头必须丢弃于放置尖锐危险品容器内,妥善处理,防止发生职业暴露。
4.2.2滤纸干血斑
4.2.2.1 根据需要,可将采集的各种血液样品制备成滤纸干血斑,用于检测。最常用的是用抗凝全血、末梢全血和血浆制备滤纸干血斑。
4.2.1.6 PBMC: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吸出PBMC层,置于合适的容器中,备用。
4.2.1.7 抗凝剂的选择:根据检测要求选用适当的抗凝剂,如CD4+和CD8+T淋巴细胞测定可选用EDTA钠盐或钾盐、枸橼酸钠、肝素钠;HIV-1病毒分离、核酸定性/定量检测可选用EDTA钠盐或钾盐或枸橼酸钠。
4.4
4.4.1全血、血浆的运送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参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第45号令,2006年2月1日执行)。
4.4.2 血液样品运送时应采用三层容器对样品进行包装,随样品应附有与样品唯一性编码相对应的送检单。送检单应标明受检者姓名、样品种类等信息,并应放置在第二层和第三层容器之间。
附件1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
(2015年修订版)
2020—2022年北京市大学和高中学段新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反应特征分析

'U''
?3A556167B<A65K?@9:56@?56A<225:16961N5A?1@15?06:4174?34<<2?16E518167 K0?5?@0>21?45:%06:%-%UG,65K
?@9:56@?56A<225:164174?34<<2?06:961N5A?1@15?K4<40:3</=25@5:D"D@5?@16706:A5@5?@167BA</%&%&@<%&%% K5A5?5253@5:0?@45?9AN5L<>853@?;S/<67@45/%'I--'IK5A565K2L0:/1@@5:961N5A?1@L?@9:56@?K4<96:5AK56@ /<61@<A167BA</%&%&@<%&%'%06:'*%I+'K5A565K2L0:/1@@5:4174?34<<2?@9:56@?BA</%&%'`%&%%;S22@45 ?9AN5L?9>853@?96:5AK56@D"D06:3</=25@5:A5@5?@167; F&.1(/.!!B@45?9>853@?%'IFI+V "UIIUI$%-%UG,#40: 060N5A075:10/5@5A<BD"D40A:6<:925? I //%+F*GV "%'IG%$%-%UG,#40:060N5A075:10/5@5A<B40A: 6<:925?'&//%06:%F-UV "GI--$%-%UG,#40:060N5A075:10/5@5A<B40A:6<:925?'I//;S/<673<22575 BA5?4/56%@45=<?1@1N5A0@516B5/025?@9:56@? "-F%+V%,,+G$+%&*G#K0??1761B1306@2L41745A@406@40@16/025 ?@9:56@?"GF-*V%+G*,$G++&G#>0?5:<6@450N5A075:10/5@5A<B40A:6<:925? '& //%K1@40?@0@1?@13022L ?1761B1306@:1BB5A5635"%dIFU&*%(d&F&%&#;D45=<?1@1N5A0@5?<B?@9:56@?BA</@45K5?@5A6%356@A02%06:50?@5A6 A571<6?K5A5'&F-IV "*+I+$*U%-+#%'&F'IV "*,U%$*IG-+#%06:+F,-V ",,I-$G,IG&#%A5?=53@1N52L%K1@4 ?@0@1?@13022L?1761B1306@:1BB5A5635?"%d*--F,G%%(&F&&'#;D0O167@450N5A075:10/5@5A<B40A:6<:925?I// 0?@45=<?1@1N5?@06:0A:%@45=<?1@1N5A0@5<B/025?@9:56@?"'+FI,V%'IU&*$G++&G#K0??1761B1306@2L41745A@406 @40@<BB5/025?@9:56@? "'+F&*V%'%%,-$+%&*G&% d+F+,-%(d&F&&I#;S/<674174?34<<2BA5?4/56%@45 =<?1@1N5A0@5<BB5/025?@9:56@?"IF,%V%*I*-$,*&'G#K0??1761B1306@2L41745A@406@40@<B/025?@9:56@?"IF&,V% *I'+$,-II*#>0?5:<6@450N5A075:10/5@5A<B40A:6<:925?'& //%K1@40?@0@1?@13022L?1761B1306@:1BB5A5635 "%d%&FI%*%(&F&&'#;D45=<?1@1N5A0@5<B=0@156@?K1@4?9?=53@5:?L/=@</?<B=92/<60AL@9>5A392<?1?K0? ?1761B1306@2L41745A@406@4<?5K1@4<9@?9?=53@5:?L/=@</?<B=92/<60AL@9>5A392<?1? "'&F,*V "'+$',-; IF*%V "+&*-$'*%U&G#%% dGF-*G%(d&F&&*#;D45=<?1@1N5A0@5<B=0@156@? K1@432<?53<6@03@41?@<AL<B =92/<60AL@9>5A392<?1?"''FUGV%'U$'%%#K0?41745A@406@4<?5K1@4<9@32<?53<6@03@41?@<AL "UF+,V%I+**$ '%&I&'#%06:@45:1BB5A5635K0??@0@1?@13022L?1761B1306@ "% d'%F'%%%(&F&&'#;D45=<?1@1N5A0@5<B65K ?@9:56@?169A>06?1P:1?@A13@? "IF+&V%U*+*$+,+'*#K0?41745A@406@40@166<6(9A>06?1P:1?@A13@? "UFG&V% %,G*$IIGIG#%06:@45:1BB5A5635K0??@0@1?@13022L?1761B1306@"%dI'F,*I%(&F&&'#;D45<N5A022@9>5A392<?1? :5@53@1<6A0@50/<673<22575BA5?4/56K0?**F-,$'&&&&& "'%-$*+-G'&#%?1761B1306@2L41745A@406@40@<B4174 ?34<<2BA5?4/56 "'IF&-$'&&&&& "%&$'*%I+'##%K1@40?@0@1?@13022L?1761B1306@:1BB5A5635 "% d'%F&U+%(d &F&&'#; G",*(1.#",!D45=<?1@1N5A0@5<BD"D06:@45:5@53@1<6A0@5<B=92/<60AL@9>5A392<?1?<BBA5?4/5616 E518167,?961N5A?1@L0A541745A@406@4<?5<BBA5?4/5616?561<A4174?34<<2;D4516B53@1<6A0@5<B?;=0L/=4"I$&? 4&L"I=&507$716 B5/025 ?@9:56@?% K5?@5A6 ?@9:56@ <A1716%?@9:56@? K1@4 ?9?=53@5: ?L/=@</? <B =92/<60AL @9>5A392<?1?%06:32<?53<6@03@?<B=92/<60AL@9>5A392<?1?=0@156@?1?A520@1N52L4174%K4134?9775?@?@40@@4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介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介绍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传染病所)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下的国家级传染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是全国传染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指导中心。
主要职能:为拟订有关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预案及规划、策略等提供科学依据,开展防制策略和措施的研究。
为国家生物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实施法定传染病的监测、疫情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上报等。
实施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不明原因性紧急疫情及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
对省级相关业务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技术指导。
开展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相关研究及技术更新,推广研究成果。
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所长:徐建国副所长:边志强、卢金星、张建中、阚飙党委书记:孟繁逊职能部门所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科教开发处党群工作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业务部门腹泻病室(卫生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负责由痢疾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细菌性)室负责流脑、军团病、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支原体、猩红热等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人兽共患病室负责鼠疫、钩体病、莱姆病、布病、炭疽、立克次体病,包括斑疹伤寒、恙虫病、 Q 热、埃立克体链球菌、鼻疽和类鼻疽等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消毒室(卫生部消毒检验中心)从事消毒、耐药性监测、医院内感染等工作结核病室从事结核病原菌研究、耐药性监测、控制措施研究、菌苗研制等工作。
国家碘缺乏病参比实验室疾病监测和疫情分析室媒介生物室从事医学昆虫、防鼠、灭鼠等工作传染病诊断实验室图书编辑室包括图书情报的收集、整理、使用和专业刊物的编辑、出版、发行。
人过四十,已然不惑。
我们听过别人的歌,也唱过自己的曲,但谁也逃不过岁月的审视,逃不过现实的残酷。
如若,把心中的杂念抛开,苟且的日子里,其实也能无比诗意。
借一些时光,寻一处宁静,听听花开,看看花落,翻一本爱读的书,悟一段哲人的赠言,原来,日升月落,一切还是那么美。
cdcnews@sohucom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到寄生虫病所现场 …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EWS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 电话院63178890 电子信箱院cdcnews@
本期共 6 版 2010 年 10 月 15 日 总第 106 期
9 月 21 日袁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 合 协 调 与卫生 监 督 局 王 雪 凝 副 局 长尧 职业 卫生处 段冬梅处长 莅临 职 业卫生所座谈交流 职业 卫生工 作遥 王 雪 凝 副 局 长 简 要通 报了 职 业 卫 生职能 调整 和叶 中华人民共 和国 职 会人 员围绕 职 业 卫生 工 作 经 费 保 业病防 治法 曳修订等 近期职 业卫生 障 尧 职 业 卫生 科研项目 立 项 尧 职 业 重点工 作袁 并对 下一 阶段职 业卫生 健康风 险评估尧 职业 卫生 培训等展 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建议遥 与 开了深入的研讨遥 座谈会由李涛所
在舟曲抗灾防病工作中袁 中国 疾控中心袁对战斗在舟曲抗灾防病一线的王健尧卢金 疾控中心按照卫生部党组要求袁 在 星等专家和科技骨干提出表扬遥 叶中心报曳全文刊发 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和科技骨干奔赴 此信袁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先进事迹作为创先争优的 灾区袁 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作出了贡献袁受到了当 实际范例广为宣传袁推动全中心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 地政府和群众的称赞遥 最近甘肃省卫生厅致信中国 展遥
生系统精神倍加振奋袁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尧共命运袁 充 分发扬了不怕疲劳尧不畏艰险尧连续作战尧 团结协力的 优良作风袁彰显了新时期白衣战士救死扶伤尧保有生命 的崇高职业风范遥 你们的倾心帮助与无私关爱袁 使我们深受感动和 鼓舞袁你们的爱心将永留史册袁彪炳千秋遥 在此袁甘肃省 卫生厅代表全省医务工作者和灾区人民向你们表示衷 心的感谢袁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浴 洪水尧泥石流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袁却不能摧毁白 衣战士的精神和信念袁 不能摧毁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 执着遥 我们坚信袁有党中央尧国务院的坚强领导袁有卫生 部的正确指导袁有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顽强奋战袁 我 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袁多去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浴 甘肃省卫生厅 二〇一〇年八月三十一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国家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评审专家委员会换届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国家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评审专家委员会换届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01.07
•【文号】国卫办科教函〔2021〕14号
•【施行日期】2021.01.0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关于国家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评审专
家委员会换届的通知
国卫办科教函〔2021〕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委疾控局、应急办、监督局,医科院、中国疾控中心,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国家药监局综合司,中科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为适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形势,切实发挥专家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和行政审批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按照《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有关部门和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过培训、考核等程序,我委组织对国家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评审专家委员会进行了换届。
第三届国家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评审专家委员会由176位专家组成,设主任1人、副主任3人,并设专家委员会秘书长1人、评审秘书20
人。
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设立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专家委员会日常管理,并组织开展我委职责范围内的实验室相关审批的专家评审工作。
附件:第三届国家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评审专家委员会名单(以2021年1月13日印发为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1年1月7日附件。
国家疾控局关于成立第一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的通知

国家疾控局关于成立第一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
员会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公布日期】2023.10.27
•【文号】国疾控法规函〔2023〕67号
•【施行日期】2023.10.27
•【效力等级】部门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其他
正文
国家疾控局关于成立第一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的
通知
国疾控法规函〔2023〕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控局,局机关各司,中国疾控中心,各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及成员所在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化工作,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标准管理办法》,决定成立第一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下设传染病标准专业委员会、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环境健康标准专业委员会、学校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消毒标准专业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伤害预防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等8个标准专业委员会。
本届委员会任期5年。
现将相关内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第一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名单
2.第一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各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
国家疾控局2023年10月27日。
国家流感中心标准操作规程

1%鸡红细胞悬液制备 ...................................................................................................63 1%豚鼠红细胞悬液制备 ...............................................................................................67 1%马红细胞悬液制备 ...................................................................................................71 受体破坏酶制备.............................................................................................................75 血清处理.........................................................................................................................79 流感/禽流感病毒红细胞凝集试验................................................................................83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鉴定流感/禽流感病毒方法 ........................................................ 85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试验及其活性抑制试验 .....................................................91 禽流感 H5N1 病毒感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 .........................................................97
疾控机构青年职工健康行为相关因素研究

工健康行为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ꎬ 旨在为针对性提出
健康管理策略提供依据ꎮ
膳食相关内容: 采用简化的半定量食物频率法[6] ꎮ 所有
题ꎬ 均采用模糊性处理ꎮ
1 3 判定标准
合理 膳 食 判 定 参 照 «中 国 居 民 膳 食 指 南
(2016) » [7] ꎬ 即谷薯类、 蔬菜、 水果、 肉类和水产等 5
BMI 相关 ( r = 0 07、 0 03ꎬ P < 0 05)ꎬ 与性别、 职称、
P<0 01) ꎬ 与 BMI 呈负相关 ( r =  ̄0 10ꎬ P<0 05) ( 表
表 2 睡眠时长、 运动时间相关因素分析 (例)
睡眠时长 (h / d)
年龄
18~ 30 岁
性别
男
学历
初级及以下
P<0 01)ꎻ 摄入含糖饮料行为与年龄、 性别、 学历相关
(r = 0 09、 0 06、 0 09ꎬ P < 0 01)ꎬ 与婚姻状况、 BMI、
岗位 满 意 度 呈 负 相 关 ( r =  ̄0 08、  ̄0 04、  ̄0 01ꎬ P <
0 01) ꎻ 合 理 膳 食 行 为 与 年 龄、 学 历、 职 称、 慢 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ꎬ29(6):84 ̄88
84 and Nutrition in China
Food
中 国 食 物 与 营 养
第 29 卷
疾控机构青年职工健康行为相关因素研究
梁 舒1 ꎬ 张 宇1ꎬ2 ꎬ 杨建军1 ꎬ 关博文1 ꎬ 武海卓1 ꎬ 韩 璐2
( 1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ꎬ 兰州 730000ꎻ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ꎬ 北京 102206)
系数检验ꎬ 以 α = 0 05 为检验水准ꎮ
第八届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和各标准专业委员会名单及工作范围

第八届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和各标准专业委员会名单及工作范围为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完善卫生健康标准体系,第八届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于2019年6月21日正式成立,下设卫生健康信息、医疗卫生建设装备、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营养、环境健康、学校卫生、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医疗机构管理、医疗服务、医院感染控制、护理、临床检验、血液、基层卫生健康、消毒、老年健康、妇幼健康、职业健康、放射卫生等21个标准专业委员会。
本届委员会任期5年。
秘书处挂靠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单位委员 委疾控局、医政医管局顾问 杨维中 董小平 李兴旺 主任委员 冯子健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卢金星副主任委员 张福杰委员兼副秘书长 李中杰委员王华庆 王贵强 吕 繁 李 琦 李 群 李智伟 杨瑞馥 吴 昊 宋 铁 陈文森 陈志海 陈效友 陈祥生 武桂珍 赵世文 赵根明 赵雁林 姚文清 贾继东 高 磊 高立冬 高建华 舒跃龙 谢正德 阚 飙四、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标准工作范围 负责寄生虫病诊断、检测技术、监测、控制与消除标准。
秘书处挂靠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单位委员 委疾控局主任委员 周晓农副主任委员 闻礼永 陈家旭 季旻珺委员兼秘书长 郑 彬委员马俊英 王中全 王加松 王 谦 毛玲玲 方悦怡 卢丽丹 吕志跃 朱淮民 刘文琪 刘 新 邹 洋 汪天平 张文宝 张红卫 陈哲宇 周红宁 郑以山 赵 亚 胡 薇 姚立农 黄 琴 曹 俊五、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标准工作范围 负责地方病诊断、病区划分、检测、控制与消除标准。
秘书处挂靠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单位委员 委疾控局顾问 郭雄主任委员 孙殿军副主任委员 刘开泰 申红梅 罗 鹏 委员兼秘书长 高彦辉委员兼副秘书长 刘 鹏委员于 钧 王学松 王健辉 刘丽萍 刘宏宇 闫景龙 李卫东 李津蜀 杨丽琛 张 峰 张雪英 陈志辉 陈静宏 林剑浩 单忠艳 贾清珍 夏雅娟 钱 明 候常春 徐 伟 黄文丽 曹晓晓 楼晓明 魏 瑾 六、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标准工作范围 负责人体营养、膳食营养指导与干预、临床营养、食物营养和营养方法等标准。
浅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

浅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吴雪婧(安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ꎬ安徽㊀安庆㊀246005)摘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各级财政对其投入的专项资金逐年增加ꎬ在促进疾控中心发展的同时ꎬ也对专项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ꎮ文章围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ꎬ并提出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建议ꎮ关键词:疾控中心ꎻ专项资金ꎻ管理问题ꎻ建议中图分类号:F275.1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6728(2023)15-0172-04㊀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ꎬ公共卫生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ꎬ而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的中央卫生健康补助资金也不断增加ꎬ同时获得了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在内的大量的专项资金支持ꎮ这不仅改善了各地疾控中心基础设施条件ꎬ同时也提升了实验室检测能力等ꎮ各级财政层面对疾控中心专项经费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ꎮ鉴于此ꎬ加强专项资金管理ꎬ促进资金使用科学化㊁合理化ꎬ提高使用效益变得尤为重要ꎮ一㊁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专项资金是国家为了扶持和发展某项事业而划拨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财政性资金ꎮ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ꎬ各级财政投入的专项资金越来越多ꎬ专项资金对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发展㊁职责完善愈来愈重要ꎮ专项资金实行 统一管理ꎬ各负其责ꎬ严格预算ꎬ绩效考评 管理模式ꎬ遵循科学计划㊁依法依规㊁预算执行与预算安排挂钩㊁资金管理与业务管理并重的原则ꎮ这些专项资金要求采取独立核算ꎬ建立项目账ꎬ单独反映各项目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ꎬ做到专款专记㊁专款专用ꎬ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发挥其作用ꎬ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ꎮ专项资金如果被挤占㊁挪用ꎬ就无法保障资金用途ꎬ难以完成预算投入目标ꎬ直接影响财政资金有效应用ꎬ更无法助力于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ꎮ二㊁疾控中心专项资金投入规模的现状分析疾病预防控制是保证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ꎬ而专项资金是支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ꎮ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ꎬ推进健康中国建设ꎬ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ꎮ近年来ꎬ国家越来越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ꎬ不断加大对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的投入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财政补助公益一类事业单位ꎬ执行政府会计制度ꎮ当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资金主要包括中央财政公共卫生补助重大传染病防控项目㊁中央财政公共卫生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㊁省级卫生健康部分补助公共卫生专项㊁省级卫生健康部分补助重大传染病救治及基本公卫省级补助项目ꎬ还有同级财政部门拨付的预算安排项目运行资金ꎮ疾控中心专项资金呈现资金量大㊁项目多的特点ꎬ包括艾滋病防治项目㊁结核病防治项目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㊁慢性非传染病项目㊁重点传染病监测项目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等ꎮ在资金投入数量上ꎬ2019年中央对某市级疾控中心卫生健康项目补助资金769万元ꎬ2020年投入资金864万元ꎬ2021年达到1062万元ꎬ2022年因项目结构调整ꎬ资金总额略有降低ꎬ也达到901万元ꎮ2020年资金投入量环比增长12.37%ꎬ2021年增长22.95%ꎬ通过近年中央投入资金数额的比较ꎬ以及从图1可以看出中央对各271级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的投入速度呈逐年加快状态ꎮ图1㊀某市级疾控中心2019 2022年项目经费金额(万元)三㊁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项目实施方案下达滞后疾控中心业务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受项目资金拨付实效的影响ꎬ财政部门将提前下达部分的项目资金分配至各实施部门或单位ꎬ年中根据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清算ꎬ下达项目清算资金ꎮ但项目实施方案下发时间可能比项目资金的预拨时间有所滞后ꎬ这导致业务部门无法完全根据实施方案编制详细的项目预算ꎬ财务部门项目库的申报更多的则是照搬上年预算指标ꎬ从而对财政一体化平台下达的项目预拨经费指标难以做到准确细化ꎮ业务人员因不了解当年项目资金规模㊁不确定项目实施具体明细ꎬ从而为了不错用㊁多用资金而可能延迟开展相关工作ꎬ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执行进度ꎮ(二)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项目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ꎬ预算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不足ꎮ疾控中心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ꎬ有时候会出现公用经费不足现象ꎮ一方面ꎬ部分基层疾控单位在项目经费预算申请时ꎬ可能会产生 多多益善 的思想ꎬ而不关注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和使用效益ꎬ从而可能会产生资金浪费的情况ꎬ或者在项目执行期内未能有效运用资金的情况[1]ꎮ另一方面ꎬ业务部门注重了项目工作的完成ꎬ而没有完全对照项目预算ꎬ不能根据实施方案及时提供详细预算ꎮ而财务部门只重视经费支出ꎬ却不了解项目实施方案和业务工作安排ꎬ不能有效的监督资金使用ꎮ这导致项目支出的依据不是预算ꎬ而是资金结存金额的多寡ꎮ预算管理不到位的问题ꎬ导致专项资金管理执行力不足ꎬ无形中增大了资金的使用风险ꎬ阻碍了资金实际使用效益ꎮ(三)协调统筹机制不健全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的管理与应用呈现分离的现状ꎬ业务信息㊁财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会产生ꎮ部分项目的开展和资金的使用涉及两个甚至更多业务科室ꎬ如饮用水与空气雾霾项目涉及环境学校卫生科㊁理化检验科和微生物检验科ꎬ免疫规划项目工作涉及计划免疫科㊁药械科和微生物检验科ꎮ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缺乏高效协调配合ꎬ信息沟通效率低ꎬ项目资金管理和业务工作开展相互脱节ꎬ这导致财务部门不能严格管控资金的使用ꎮ同时ꎬ财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项目支出明细ꎬ导致项目组成员无法掌握当前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ꎬ进而难以界定资金使用的上限ꎬ项目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管理和约束ꎬ从而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2]ꎮ(四)缺少有效的监控评价现阶段ꎬ疾控中心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效果较为重视ꎬ而忽视了资金的后期管理环节ꎮ特别对相关项目的绩效评估工作重视程度不足ꎬ针对专项经费使用之后的效果㊁效益不能进行有效评估[3]ꎮ近些年ꎬ在疾控中心体系建设过程中ꎬ大量专项资金投入ꎬ设备采购㊁设施建设ꎬ加强了实验室检测水平等能力建设ꎮ相关项目在完成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大额资金流转ꎬ采购物资验收完成投入使用ꎬ由流动资产转化为固定资产ꎬ而未能对资金的投入进行后续产出绩效评价ꎬ从而出现资金支出完毕即为项目实施完成的固定思维模式ꎬ忽视项目资金支出的长效监控ꎮ(五)缺乏专门的审计机制各地疾控中心逐步形成了定期开展内部审计的机制ꎬ但专项资金内部审计意识淡薄ꎮ审计人员大多对财务规范性和财务报表真实性进行审计ꎬ对项目资金管理缺少专门的审计ꎬ由于疾控中心资金大㊁项目多㊁子项目零碎㊁实施方案复杂ꎬ这让内部审计人员只能从财务规范性上对项目资金支出进行审计ꎬ而很难371对资金的合规性以及使用效益进行针对性的审计ꎮ从而未能形成有效的审计监督检查机制ꎬ这影响项目资金发挥其使用效益ꎮ四㊁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建议(一)建立健全项目工作制度ꎬ完善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各地疾控中心虽然已逐步建立了各项工作制度ꎬ如管理制度㊁联席议事规则㊁政府采购制度等ꎬ但对专项资金方面的管理ꎬ更多的是依托于各项管理制度ꎬ而未结合单位实际专门制定详细的项目工作制度ꎮ应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原则和具体标准ꎬ要求各部门严格按规定执行ꎬ明确各项目主管部门责任ꎬ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㊁责任人负责制ꎬ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㊁合理性和真实性承担责任ꎮ由于疾控项目存在数量多㊁差异性大的特点ꎬ疾控中心应将预算管理贯穿于疾控工作全过程ꎬ依据各项目工作重点ꎬ整理并收集相关数据信息ꎬ分析㊁归集项目预算需求ꎬ从而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ꎮ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要围绕业务工作发展规划㊁年度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等申报项目预算ꎬ增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㊁计划性ꎬ确保预算申请与预算执行紧密结合㊁科学统一ꎮ应积极开展各项目动态化管理ꎬ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分阶段制定合理的指标值ꎬ保证预算控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ꎬ从而规避资金风险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ꎮ(二)统筹协调项目管理工作ꎬ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方式资金管理与项目管理应相辅相成ꎬ针对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工作ꎬ财务部门与业务科室之间需形成互相支持㊁互相监督的良好状态ꎮ业务科室是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主体ꎬ承担项目规划管理职能ꎬ包括项目立项申请㊁预算编制申报㊁专项资金预算申请㊁预算指标细化㊁拟订项目实施方案㊁项目工作开展㊁进行绩效评价等事项ꎬ财务部门则需与项目科室配合ꎬ组织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㊁指标细化㊁预算执行计划的汇总㊁审核㊁上报ꎬ协助各科室执行预算ꎬ参与项目验收ꎬ负责各类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及监督ꎬ完成项目预算绩效管理㊁经费支出审核㊁资金支付结算等工作ꎮ这就需要成立项目协调管理办公室ꎬ明确权责分工ꎬ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ꎬ统筹管理项目资金ꎬ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ꎬ实时掌握项目完成情况和资金支出进度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协调ꎬ从而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ꎬ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4]ꎮ应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㊁资金清算文件㊁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ꎬ强化专账核算管理ꎬ修订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经费报销审批制度»等财务管理制度ꎮ项目人员应严格执行资金使用计划ꎬ财务人员应做好资金支出与统计ꎬ实现准确㊁合理的会计核算ꎬ规范财务管理工作ꎬ让专项资金使用合理㊁合法㊁高效ꎮ专项资金专款专用ꎬ专项用于资金下达文件规定的支出项目ꎬ资金使用流向明确ꎬ更新核算方法ꎬ对重大专项资金进行了单独明细支出核算ꎮ在支出过程中ꎬ按本单位财务管理相关制度进行审批ꎬ大额专项资金的使用纳入 三重一大 事项集体决策ꎬ支出流程规范ꎮ同时ꎬ可以建立交叉学习机制ꎬ组织学习项目实施方案㊁财务管理制度㊁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文件ꎬ让业务部门和财务㊁采购㊁办公室等部门互相学习ꎬ提升专项资金管理水平ꎮ(三)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ꎬ提高项目监督管理力度各级疾控中心虽然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ꎬ也成立了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ꎮ但很多情况下ꎬ内部控制执行力可能不强ꎬ认为内部控制更多的是财务部门的事ꎬ其他部门未积极参与流程梳理㊁控制目标细化ꎮ建立绩效问责制度ꎮ按照 谁用款㊁谁负责 的原则ꎬ对专项资金申报㊁使用㊁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违规等行为ꎬ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ꎮ建议建立科学㊁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ꎬ完善归口管理职责ꎬ建立风险评估体系ꎬ加强资金财务管理ꎬ强化追踪问效机制ꎬ推进信息化建设ꎬ搭建协同办公㊁OA电子办公系统等符合疾控业务目标的信息化系统ꎬ提升内控管理水平ꎮ及时向主管部门相关单位报送各类专项报表和汇报沟通ꎬ准确反映项目资金执行情况ꎬ主动接受监督ꎮ对项目执行实行事前㊁事中㊁事后监督ꎬ全面性㊁常态化的情况进行项目监管ꎬ及时沟通反馈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ꎬ规范专项资金管理ꎬ471促进目标实现和预算执行ꎮ(四)建立健全绩效管理体系ꎬ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有效目前ꎬ部分单位和项目的预算编制主观性成分过大ꎬ根据经费规模而不是工作实际进行预算的编制ꎬ从而欠缺必要的经费使用约束ꎬ达不到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的目的ꎮ应合理控制非必要的费用支出ꎬ克服重支出轻绩效的思想ꎬ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ꎬ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ꎬ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ꎬ建立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体系ꎬ制订相应的绩效目标ꎮ通过选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指标ꎬ建立具有可衡量㊁易量化㊁有约束性的指标体系ꎬ从及时性㊁合规性和有效性方面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绩效监控ꎬ规范项目支出年终绩效评价ꎮ提高绩效管理意识ꎬ硬化绩效责任和约束ꎬ重视绩效结果应用ꎬ构建全过程绩效管理链条ꎮ绩效评价应采用定量分析㊁定性分析和现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ꎬ制订评价实施方案ꎬ从预算编制与执行㊁资金分配与使用㊁资金监督与管理㊁财务会计信息㊁项目组织管理㊁项目绩效完成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ꎮ通过评价ꎬ使得各专项资金主管和使用单位均能提高绩效评价意识ꎬ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常态化开展从理解㊁接收到积极配合ꎬ从而有效地促进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ꎮ(五)强化专项资金内部审计ꎬ多措并举提高项目管理项目推进过程中ꎬ项目单位领导㊁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需提高思想认识ꎬ改变传统理念ꎬ要从 用对项目资金 向 用好项目资金 转变ꎬ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益意识ꎮ重视专项资金内部审计工作ꎬ建立和完善专项资金审计制度ꎬ定期和不定期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进度进行追踪审计ꎬ保障资金使用过程中动态具备安全性和合理性ꎬ通过加强审计力度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4]ꎮ应对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㊁项目开展和完成情况等进行全方位考评ꎬ建立激励奖惩㊁追踪问责机制ꎬ将考评结果与人员绩效工资㊁职称考核晋升等挂钩ꎬ多途径提高专项资金管理能力[5]ꎮ五㊁结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ꎬ近年来大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ꎬ国家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对疾控中心的投入也逐年提高ꎮ提升疾控中心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水平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ꎬ不仅可以促进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履行ꎬ也是新形势下对疾控中心管理改革提出的新要求[6]ꎮ因此ꎬ疾控中心应修订中心财务管理制度ꎬ进一步规范经费支出行为ꎬ加强资金使用监管ꎬ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ꎻ同时需完善专项资金管理ꎬ强化监督管理机制ꎬ不断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ꎬ促进疾控事业健康发展ꎮ参考文献:[1]齐燕心.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ꎬ2018ꎬ24(4):83-85.[2]张敏.关于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讯ꎬ2020(35):101-102.[3]张谊.论如何强化管理提高疾控专项资金使用效益[J].财政与金融ꎬ2021ꎬ27(9):45-46.[4]勾立波.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ꎬ2019(10):188-190.[5]张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探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ꎬ2020ꎬ26(2):80-81.[6]张慧铭.浅析疾控中心提高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措施[J].财经界ꎬ2021(12):27-28.作者简介:吴雪婧(1984 ㊀)ꎬ女ꎬ汉族ꎬ安徽安庆人ꎮ主要研究方向:资金核算与财务管理ꎮ571。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名单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名单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备注王陇德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院士)主任委员饶克勤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副主任委员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分委会主任委员齐小秋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副主任委员艾滋病与性病防治分委会主任委员周晓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研究员副主任委员血吸虫病和寄生虫病防治分委会主任委员孙殿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研究员副主任委员地方病防治分委会主任委员赵铠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院士)副主任委员免疫规划分委会主任委员李立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副主任委员慢性病防治分委会主任委员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饶克勤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主任委员2张瑜湖北省卫生厅副厅长副主任委员3郝模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委员4马骁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委员5马家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委员6王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委员7王磐石上海市卫生局副巡视员委员8邓瑛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委员9毕振强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委员10何晓军江西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处长委员11张义吉林省卫生厅副厅长委员12李书凯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委员13汪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委员14陈政全国公共卫生基层学组副组长委员15施培武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委员16顾清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委员17梁占凯河北省卫生厅副厅长委员18黄建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委员19董柏青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处长委员20颉学辉青海省卫生厅副厅长委员艾滋病与性病防治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齐小秋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主任委员2王宝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3吴尊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4邵一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5尚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副主任委员6尹跃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7王健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委员8王哲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9王绍华新疆红十字会主任医师委员10王临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1王新伦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研究员委员12计国平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3卢洪洲上海市华山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4刘伟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5孙永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6何云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7何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18吴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9张北川青岛大学医学院教授委员20张林琦清华大学教授委员21张福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22李楯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教授委员23李太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委员24李希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教授委员25李建华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委员26李敬云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委员27汪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28陆林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9陈曦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30陈祥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31林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32郑和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委员33赵红心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委员34钟平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35袁建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710所研究员委员36贾曼红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37傅继华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38童戈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委员39蒋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40蔡涛中国爱之关怀组织负责人委员结核病麻风病防治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王撷秀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主任委员2张国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3梅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4傅瑜北京市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5王晓萌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6王国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究员委员7王黎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8宁湧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委员9刘志敏山东省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0成诗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1朱桂林中国防痨协会主任医师委员12许卫国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委员13严良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4何广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5吴雪琼解放军第309医院研究员委员16张连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委员17张拓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18李尚伦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委员19沈建平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主任医师委员20肖和平上海市肺科医院主任医师委员21陈树民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2郑金凤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3姜世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4胡代玉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主任医师委员25赵雁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研究员委员26钟球广东省结核病防治所主任医师委员27徐飚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28袁燕莉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9谢艳光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所主任医师委员30黎明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委员血吸虫病和寄生虫病防治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周晓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主任委员2汤林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3余新炳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副主任委员4方悦怡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5王建军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6王虎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教授/主任医师委员7王善青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8王谦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9伍卫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0刘新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11许汴利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2张山鹰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3李岳生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14李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5杨恒林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研究员委员16汪天平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17邱东川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8陈红根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19周水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20林矫矫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1段绩辉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2闻礼永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3郭家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24高琪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5梁幼生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6黄希宝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27温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委员28童苏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9董兴齐云南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委员30蔡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31黎学铭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地方病防治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孙殿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主任委员2王三祥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3申红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4孙贵范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副主任委员5安冬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6王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7王生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8王健辉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9邓佳云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0白广禄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委员11边建朝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委员12刘开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委员13刘守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4何多龙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委员15张育新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6张雪英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委员17李卫东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师委员18李素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9陈志辉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0陈祖培天津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教授委员21周令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实验师委员22姜庆五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23相有章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委员24夏雅娟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5格鹏飞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6郭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教授委员27高彦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研究员委员28阎玉芹天津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9黄文丽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主任医师委员30戴为信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委员免疫规划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赵铠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院士)主任委员2王钊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副主任委员3杨维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4俞永新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究员(院士)副主任委员5方刚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6王军志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究员委员7王华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8申昆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委员9任军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0孙美平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1孙莲英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2庄辉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院士)委员13朱会宾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4许文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5李凤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研究员委员16李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教授委员17李兴旺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8李慧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9杨永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研究员委员20杨晓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研究员委员21沈心亮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2苏华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3卓家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4闻玉梅复旦大学教授(院士)委员25徐爱强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6贾继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任医师委员27梁国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28梁晓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9魏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委员慢性病防治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李立明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主任委员2王兴中华口腔医学会/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副主任委员3胡盛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教授副主任委员4赵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副主任委员5赵文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6丁钢强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委员7马冠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8马爱国青岛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9方宁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教授委员10毛群安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委员11王玉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12王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委员13王辰卫生部北京医院教授委员14王广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委员15王安荣四川省肿瘤防治办公室研究员委员16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委员17王贵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委员18王继光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教授委员19冯世良辽宁省糖尿病医院教授委员20叶真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委员21宁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委员22边专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教授委员23乔友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委员24刘又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委员25刘小立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主任医师委员26刘洪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委员27孙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委员28汤哲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授委员29纪立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委员30许樟荣解放军306医院教授委员31何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委员32吴先萍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33张志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教授委员34张苏展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委员35张铁梅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教授委员36李光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教授委员37杨文英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教授委员38杨晓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39贡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司长委员40陈君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院士)委员41周学东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教授委员42周清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教授委员43林江涛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教授委员44武阳丰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研究所教授委员45俞光岩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委员46姜玉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委员47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委员48胡德渝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授委员49赵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委员50赵铱民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委员51郝希山天津市肿瘤医院院士委员52钟南山广州呼吸病研究所院士委员53凌均棨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教授委员54徐永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委员55徐韬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委员56翁建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委员57贾伟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教授委员58顾东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教授委员59高占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委员60高润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院士委员61章锦才广东省口腔医院教授委员62游伟程北京肿瘤医院教授委员63程义勇中国营养学会教授委员64董碧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委员65翟凤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精神卫生与伤害控制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张明园中国残联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授主任委员2王克安新探健康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3洪震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教授副主任委员4于欣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教授委员5马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委员6马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教授委员7王文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委员8王国才黑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委员9石其昌浙江省同德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0刘中民同济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1孙承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2吴宜群新探健康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委员13李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委员14李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委员15李丽萍汕头大学教授委员16李凌江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教授委员17杨功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8肖水源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19肖泽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授委员20周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委员21周雅荣北京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原副主任委员22赵旭东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委员23郭岩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24钱铭怡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委员25谢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授委员传染病防治分委会(委员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担任职务1徐建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主任委员2张建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3李德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4舒跃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委员5王大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6王子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7王世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8王传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委员9冯子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0成军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委员11何剑峰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2余宏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3吴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4张红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师委员15张永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6张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17李琦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8李金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医师委员19杨瑞馥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委员20陈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委员21陈志海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委员22孟庆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委员23罗会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4金奇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委员25姚文清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委员26殷文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27黄文杰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主任医师委员28董关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究员委员29蒋秀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30阚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委员。
中国部分地区艰难梭菌PCR-核糖体分型及毒素基因多态性研究

中国部分地区艰难梭菌PCR-核糖体分型及毒素基因多态性研究王晶;李春辉;杜鹏程;曹波;陈晨;卢金星;李中杰;余宏杰;程颖【期刊名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年(卷),期】2014(13)1【摘要】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艰难梭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核糖体型别分布及其A、B毒素基因多态性,为建立适宜中国的艰难梭菌分子检测和分子分型技术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在基因水平上为艰难梭菌感染导致的复杂临床表现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3个城市(北京、广州、济南)分离的64株艰难梭菌临床株进行PCR-核糖体分型,并对不同型别的26株代表菌株的A、B毒素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结果 64株艰难梭菌中,毒素基因型以A+B+型(45株,70.31%)为主,A-B+型19株(29.69%).共存在9种PCR-核糖体型别,以017型(21株,32.81%)为主要型别,其次为001型(13株,20.31%)、012型(11株,17.19%).A-B+菌株中,14株(73.68%)是017型,1株是001型.A、B毒素基因呈现一定的多态性,其中有7种A毒素序列型别(TSTA),6种B毒素序列型别(TSTB),8种A、B毒素序列型别组合(TSTG).结论我国部分地区的艰难梭菌可能以PCR-核糖体017型为主,A、B毒素基因在菌株间存在多态性,且核糖体型别与毒素基因多态性间存在相对应的关联.应进一步扩大菌株数量和范围,探寻适合我国的分子检测和分子分型方法,从而帮助医院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艰难梭菌感染.【总页数】7页(P1-7)【作者】王晶;李春辉;杜鹏程;曹波;陈晨;卢金星;李中杰;余宏杰;程颖【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206;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8【相关文献】1.PCR-核糖体分型技术基因分型艰难梭菌 [J], 肖克林;金萍;黄丽清;梁霞;周天祥;王中兴;王秦宁;孔繁荣2.艰难梭菌核糖体分型及腹泻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J], 杨富英;李萍;李永强3.院内感染艰难梭菌的毒素检测及核糖体分型研究 [J], 章黎华;董丹凤;江岑;彭奕冰4.艰难梭菌数字化PCR-核糖体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J], 束振华;陈思达;范回生;古聪慧;黄震5.艰难梭菌数字化PCR-核糖体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J], 束振华;陈思达;范回生;古聪慧;黄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

中疾控传防发〔2015〕184号附件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Guidelines on Outbreak Investig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rovirusInfection (2015)编写人员廖巧红、冉陆、靳淼、崔生辉、袁俊、马会来、班海群、孙立梅、罗莉、刘娜、段招军、余宏杰编写人员单位102206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 传染病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廖巧红、冉陆、罗莉、余宏杰);102206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靳淼、刘娜、段招军);102206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马会来);100021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班海群);100050 北京,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崔生辉);511430 广州,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立梅);510440 广州,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袁俊)目录摘要 (5)Abstract (5)一、病原学 (8)(一)病毒结构 (8)(二)基因分型 (9)(三)病毒变异 (10)(四)理化特性 (10)(五)免疫保护与宿主易感性 (10)(六)病毒核酸排出规律 (11)二、临床特征 (11)(一)潜伏期 (11)(二)轻症病例临床表现 (11)(三)重症临床表现和相关危险因素 (12)(四)隐性感染 (13)三、流行病学特征 (15)(一)疾病负担 (15)(二)传播途径 (16)(三)季节性 (17)四、病例定义 (17)五、聚集性疫情和暴发判定标准 (18)六、疫情发现、核实与报告 (18)七、疫情调查 (19)(一)基本情况 (19)(二)流行病学调查 (20)(三)卫生学调查 (23)(四)疫情终止评估 (24)八、实验室检测 (25)(一)标本采集 (25)(二)标本检测 (28)九、预防控制措施 (30)(一)病例管理 (30)(二)手卫生 (31)(三)环境消毒 (31)(四)食品安全管理 (32)(五)水安全管理 (32)(六)风险评估 (33)(七)健康教育 (33)十、附件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摘要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肠炎的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疾病负担严重。
GeneXpert_MTB

一+资料来源 患者登记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 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活动性 肺结核患者登记数据%主要包括肺结核患者实验室
关键词结核%肺$利福平$抗药性$核酸扩增技术$对比研究 !"#!"$?"@@#'.A3.BB4?"$$$(11'"?'$'2$2'" 中图分类号C&'"
ED,,00,'+ "0 Q,&,@),*+ BERMS7 !,+,'+#"& +,'D&"%"-1 #& +.3,*'.%"/#/ )*,?,&+#"& (&! '"&+*"% )*"-*(2 #& @#&A#(&- \0'$&"8"-))*9"&J%@$0!$"&O$"&?J%A$4")*:$9"$#$J%M"&?@)J%M"&?N)&'0J%K0'$X"#$"1$:70-0'"J% M"&?,$&?L9)J%K9"&?<$&?J%M"&?P$&O$J%8$>%&?7%DG J607)*.0'%3$3.@)4*%31(%&#*%'()&#)*%P$&Q$"&?S1?0* :0#%&%B%032)?$%&()&#)*+%*5$3)"3)(%&#*%'"&-R*)T)&#$%&%S*0BO$UFHHHJ%(9$&"$D5$3)"3)(%&#*%'5)4"*#B)&#%+ #9)>)"'#9(%BB$33$%&%+P$&Q$"&?S1?0*:0#%&%B%032)?$%&%S*0BO$UFHHHJ%(9$&" (%**)34%&-$&?"0#9%*!8$>%&?7%%CB"$'!DFHEFHFZZDOOG.%B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预防医学科学院 ( 以下简称 “ 预
试点单位改革工作。 在改革中要 坚持党管=部的原则 , 落实群众
对 干韶 选 拔 任用 的知 情 硬 、 与 参 权 、 择权 和 监 督 权 , 持 公开 、 选 坚
干部 人
认 识 , 对工 作 进 行 了 全面 的 并
召开 了职工群众参加的 “ 中心
前 的 同志 进 行 了考 核 , 政 联 席 党
已成 立了改革领 导小组聂工 怍 组 ,进 行 了 人 员基 本 情 况 的 调
研 , 出 本 单位 改 革 的重 点 和 准 找
鼓优先 、 按劳舟配和兼顾公平的 原则 ,将工资分配与业绩挂钩 , 通过 试 点 建 立 重实 绩 、重 贡 献 , 向优 秀人才和 关键 岗位倾 斜的 职 员、 专业技术 人虽 、 工勤人 员 工作任务和岗位 的不 同, 将工资
会议讨论决定 : 拟聘镣建 国同志 为流研所所长 ; 张建中、 卢金星、 边志强 同志为流研所副所 长 ; 刘
中夫 、 孙江 平 同 志 为 “ 中心 ” 副主 2O O 1年 1 1月 2 日 . 7 “中 心 ” 组 织 召开 了 “ 开 招 聘 科 又 公
点, 井根据 自身的实际情况捌 订 了“ 三定 ” 方案 。 O 1年 1 2O 0月 1 5 日、8日分别 召开 了试 点单位 I 全体工作人员的动 员会 。 院改 革 领导小组 及改革办 公室成 员参 加了会议 , 生部 人事司王苏阳 卫 副 司长 在流研所 的动 员大会 上 说 明了改 革的 重要性 并对改 革 提 出了 希望和要求 ;李立明 院 长、 沈洁副院长 、 棘建 国所长 分 q 作了改革动 员报告。
2O O 1年 1 o月 2 日 、1日 9 3
中国疾控系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中国疾控系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杜真;孟洁;张婧;卢金星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7(014)033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以下简称疾控系统)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疾控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在研究中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探究疾控系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杜真;孟洁;张婧;卢金星
【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22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
【相关文献】
1.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徐州市疾控中心为例
2.贵州省疾控机构卫生检验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3.北京市某城区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4.黑龙江省疾控体系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5.2013年汶川县疾控系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物莱姆病

动物莱姆病
林涛
【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
【年(卷),期】1996(22)11
【摘要】动◇物◇莱◇姆◇病林涛张哲夫卢金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102206)莱姆病(Lymedisease)是一种新发现的动物源性、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
其病原体是波氏疏螺旋体(Boreliaburgdorferi),传...
【总页数】1页(P48)
【作者】林涛
【作者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
【相关文献】
1.甘肃麦积山区媒介及宿主动物中莱姆病螺旋体检测及基因型别研究 [J], 张继军;张芳;李璐;刘增加
2.中国6省莱姆病螺旋体主要宿主动物鼠的初步调查 [J], 侯学霞;耿震;郝琴;张洋;万康林
3.青海省部分地区动物莱姆病流行病学检测 [J], 张卫忠;王晓润
4.青海省六县动物莱姆病流行病学调查 [J], 王晓润;刘增加;马睿麟;张芳;沈艳丽;赵
全邦
5.实验动物的莱姆病——莱姆病病原(Borrelia burgolorferi)在不同宿主以及在体外传代后的结果 [J], Kathleen;白鹤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重点调查项目启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

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重点调查项目启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张树彬
【期刊名称】《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年(卷),期】2007(26)3
【摘要】2007年3月14—16日,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重点调查项目启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白呼群副局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病中心)孙殿军副主任,新疆卫生厅张咏中副厅长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卫生部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重点调查技术指导组的部分专家,【总页数】1页(P240-240)
【关键词】新疆乌鲁木齐市;碘缺乏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危;地方病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厅;主任
【作者】张树彬
【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1.1
【相关文献】
1.2014年全国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重点调查结果分析 [J], 刘丽香;范丽珺;刘守军;申红梅;刘鹏;孟凡刚;李明;苏晓辉
2.2014年全国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重点调查结果分析 [J], 刘丽香;范丽珺;刘守军;申红梅;刘鹏;孟凡刚;李明;苏晓辉
3.2013年青海省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重点调查结果分析 [J], 余慧珍;甘培春;李亚楠;陈勋;李勇;孟献亚;李强;赵志军;胡兰盛;蔡生花;杨佩珍;蒲光兰;何多龙;
4.新疆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推进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 [J],
5.理县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重点调查报告 [J], 张庆茂;李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金星Array一、个人简介
卢金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
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党委书记。
在微生态学研究领域,参与研制了新药“培菲康”,获199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持研制了新药“贝飞达”,于2000年投产上市。
在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域,在国内率先设计建造了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参编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编制,获2005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
著作译著
主编《微生物与健康》(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副主编身份出版专著(《现场细菌学手册》)
参编《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人民卫生出版社)参编《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内外法规和标准汇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参编《实验室感染事件案例集》(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参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GB 50881-2013)
参编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2004)
参译《临床微生物学手册》(第七版)(科学出版社)
参译《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IS015190:2003)社会兼职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安全与防护装备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三届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副会长
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生物安全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学实验室装备与技术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二、主要研究方向
医院感染相关病原研究、细菌耐药研究
三、代表性科研项目
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超耐药菌流行病学和防控技术研究”,课题组长和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脓毒症流行病学及诊治规范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中英合作项目,“艰难梭菌检测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
中英合作项目,“耐药菌检测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
四、代表性论文、成果(2011年以来)
1.Toxin A–Negative, Toxin B–Positive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diagnosed by PCR, 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 may 2011, vol. 32, no. 5.520-522(IF
2.8).
2.Identification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pathogenic yeasts in droppings of domestic pigeons in Beijing, China[J]. Mycopathologia
3.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 analysis of 104Clostridium difficile strains isolated from China, Epidemiol. Infect., Page 1 of 5.
4.28株隐球菌ITS基因序列测定及其系统进化分析[J]疾病检测,2011,26(2): 92-9
5.
5.143份鸽粪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J]疾病检测,2011,26(2): 88-91.
6.北京昌平区鸽粪中新生隐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血清型、配型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27(4):283-286.
7.艰难梭菌分子分型技术及其应用[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 ,10(32):1049-52.
8.《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实验室检测新进展》(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第19卷第5期599-600)。
9.某医院不同住院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 199-200.
10.TranscriptionoftcdAandtcdBandtoxinsexpressionofClostridiumdifficilebetweenChinesehighisolatesandEuropeanepidemichyper-virulentstrain, ChineseJournalofZoonoses, 2014,30(1)
11.克雷霉素、头孢噻肟对艰难梭菌毒素转录和表达的影响, 中国热带医学2014年第14卷第01期;
12.Effectofsub-MICconcentrationofmetronidazoleandvancomycinontoxingenestranscriptionandproductioninChineseA-B+Clostridiumdifficile,ChineseJournalofZoonoses,2014,30(2)
13.中美艰难梭菌 A - B +株毒力编码区域转录及 B 毒素表达的研究,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年2月第13卷第2期;
14.亚MIC剂量的抗生素对艰难梭菌tcdC、tcdE、tcdR转录的影响,中国热带医学 2014年第14卷第04期;
15.Multilocus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molecular typing of Candida tropicalis isolates,BMC Microbiology 2014, 14:245
16.Saccharicrinis marinus sp. nov., isolated from marine sedi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2015), 65, 3427–3432
17.Infection by and dissemination ofNDM-5-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in China,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