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考命题特点,把握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教案》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教案》教案设计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散文阅读概述教学目标:1.明确《2021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2.把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2.散文阅读的一样步骤和方法。
3.散文阅读的常见题材。
教学难点:1.了解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2.散文阅读的一样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考点解说:《2021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差不多特点及要紧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会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明白得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究作品包蕴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
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
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动身,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差不多特点和要紧表现手法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2.鉴赏评判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杰出语言的表现力丰富含意重在内容的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性。
(2)观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包蕴的思想感情,专门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明白得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表达。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定和审美取向作出评判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判。
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高考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以及答题思路与方法
高考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以及答题思路与方法拿到一篇文章,不要急着去做题,一定要学会整体阅读。
通过阅读,初步把握作品的大致内容,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然后,再带着问题仔细地读文章。
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有助于很快地找到答案。
第一遍阅读很重要,第一印象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地读,把握全文。
阅读时,要注意关键性的词句,要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要了解段意和层次,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倾向。
然后,再一题一题地解答,注意不要任意打乱试题顺序,因为命题者在安排题目顺序时往往有整体构思,上下题往往有关联。
一般说来,考题的形式不外乎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做题时,应根据题型的不同特点进行解答。
对于选择题的选项要进行比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确差异,去伪存真。
要抓住文章的主旨与立意的核心,注意排除干扰,选出正确的选项。
对于简答题,除了采用上面介绍过的答题方法来答题之外,答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整体观念,应把全文看做一个大的语言场,注意前后文的联系,不要只取一点,不及其余。
2.要充分利用原文的关键词句,它们往往有最明确的提示性与暗示性,有些文句就是答题的基本语言材料。
3.要以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前提,去鉴赏表达技巧;依据表达技巧,去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以联想与想象去体味、完善作品的形象,用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去体味作品语言的精妙。
4.抓住文体特点,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体知识,巧妙答题。
5.注意突破思维定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
(一)命题特点1.词语理解解释词语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是常见的命题形式。
一般来说,散文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
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根据文意写出某词语的含义。
这就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种类型的词语:(1)体现作用思想观点的词语;(2)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3)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及移用或移情、反语等修辞手法的词语;(4)体现文章主旨及作者意图的“文眼”及“居要”的“片言”;(5)展示文章脉络及过渡衔接的词语;(6)表示指代性的词语。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题型及解题思路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题型及解题思路•一、思路结构类试题1.要求分析全文的行文思路〔或结构〕答题思路:这类题的答案绝不是各段落大意的简单累加,而是把文章各层次的层意概括进行组合。
答题程序应该是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格式一般为:第一部分〔先〕写了什么,第二部分〔然后〕写了什么,第三部分〔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描写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答题要点:因这类题涉及的内容皆在文中,所以考虑它的作用,要注意两点:一是它身处文章中间.第一就要考虑它与前后文之间的结构关系,甚至是全文的各个部分的关联。
一般为承上启下〔或前后呼应,或自然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作用。
答题思路:“作用〔如:承上启下〕+分析〔它是怎样承上启下的〕〞结构形式,绝不能仅只回答“承上启下〞“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一定要有作用分析。
3.开头有什么作用〔“开头为什么要从…写起〞〕答题要点:因这类题型的特点是先言其他,再引起文章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它在文章中的位置决定了这类题答题有四个要素:一是与文题是否照应;二是是否能够自然引出下文主体内容,为下文作铺垫;三是与结尾是否照应;四是与主体内容是否形成反衬。
4.文中某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或在开头,或在中间〕答题要点:有四个要素,一是景物本身的自然环境特征;二是对人物的烘托作用;三是对社会环境的暗示〔这一点要视情况而定,不要生拉硬扯〕;四是在结构上为下文铺垫。
二、内容要点概括类试题1.全文内容要点概括第一种:概括某些原因答题要点:很多散文,作家都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明晰某些道理,而这些感悟、道理〔结尾的“果〞〕从何〔“因〞〕而来?那就是前面的叙事、描写、回忆等等。
说到底,散文全文一般就是一个大因果复句,所以这类题设题要求的跨度一般较大,涉及全文。
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尽量把“因〞的数量找全.答案各点组织要尽量按照原文顺序。
高考散文阅读题命题类型及解题思路分析
高考散文阅读题命题类型及解题思路分析文章来源:中华励志网范文zhLzw.com一.高考散文阅读题设置问题的基本类型第一类:就结构形式设问1.开头;2.结尾;3.标题。
第二类:就内容表达设问1.理解;2.赏析。
第三类:就构思和主旨设问1.思路;2.情感;3.意象。
二.高考散文阅读题答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例析第一类:就结构形式设问(一)问“开头”。
例(1):16年天津卷《敦煌》第18题:本文对敦煌的哪些描写再现了“最鲜活的历史”?(4分)答案:绕楼穿窗而过的飞天;迈着舞步的马;美丽的菩萨;童子嬉戏图一笔一划抄出的经书顶天立地的佛像;【解题思路】文章开头“一段最鲜活的历史”是统领全文的句子,答案为以下各自然段的段首概括句。
“鲜活”即对历史遗迹的生动解读,一语贯穿全篇。
例(2):08年福建卷《吟风》第一题:为什么作者在开头写了一盆银杏?(3分)答案:写银杏是为了引出风,从而以有形写无形,以银杏状风,突出风的形象。
【解题思路】1.考查对思路的理解。
可改为“开头写银杏有什么作用”。
2.对内容的把握:开头写“银杏”,引出“主体形象”风,具有真实感,增强可读性。
3.备选思考角度:由实到虚,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日常生活到文化历史,由叙事描写到抒情议论;由娓娓而谈到激情澎湃。
(二)问“结尾”。
例(1):16年北京卷《碧云寺的秋天》第20题:文章结尾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
”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分)答案: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
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
【解题思路】1.把形象的句子所寓含的抽象的道理说出来。
2.涉及第7.8.9自然段的内容的把握:作者的认识(主旨)与向来对古人悲秋倾向的理解的区别;古人还有爱秋、乐秋、赞秋的另一面。
例(2):08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第17题:文章写到“不朽”的“时间”“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高考现代文教案――散文阅读
高考现代文教案——散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策略。
2. 提高学生对散文主题、结构、表达技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 散文的阅读策略3. 散文主题的提炼和分析4. 散文结构的把握5. 散文表达技巧的鉴赏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散文的基本特点、阅读策略、主题提炼、结构把握、表达技巧鉴赏。
2. 难点:对散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有效阅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阅读策略、主题提炼、结构把握、表达技巧鉴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散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阅读方法。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阅读策略,包括把握主题、结构、表达技巧等方面。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散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散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一篇散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挑选风格迥异的散文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作者的写作特色。
2. 散文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散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散文阅读训练1. 选用不同题材的散文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
2. 设置阅读题目,检验学生对散文内容、手法、主旨的理解。
八、散文阅读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散文阅读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
2. 同伴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散文阅读效果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九、高考散文阅读策略1. 分析高考散文阅读题型,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2. 结合实际高考真题,讲解散文阅读的命题规律。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例析
散文阅读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例析一、认识和掌握散文的相关知识1.什么是散文?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
我们常说的是狭义的散文,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的,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2.散文的分类。
我们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例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鲁迅的《藤野先生》。
这类散文,虽然也有风物、场景的记写,但它不是纯客观的记写,而是将内情与外物融合,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或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例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
文学色彩浓,但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散文。
3.散文的特点。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4.阅读散文应注意的问题(1)抓住“神”。
“神”就是作者在文中的情感体验,就是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表的“情”,达的“意”。
抓住了“神”即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主旨。
(2)抓住线索。
线索就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
明确了线索,也就基本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理。
线索有的是标题,有的是开头一句话,有的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
线索有以时间为线的;有以人物活动为线的;有以情感为线的;有以事物为线的等。
2022届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一一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每年高考散文得分率普遍较低,从复习的角度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
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要求,散文阅读题的解答还是有技巧可言的。
一. 阅读技巧一一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前提1.树立主题意识把握主题是整体理解文章的前提。
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其它的诸如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等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由此,产生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原则一一主题辐射,一切现代文阅读的设题,都是从彰显主题的角度提出问题。
散文“形散神不散”“神不散”就是文章的主题集中明确,而“形散”又加大了考生把握散文主题的难度。
散文的文体特征,使得散文阅读的高考命题更是强化了主题辐射的原则。
因此,拿起一篇散文开始阅读前就树立主题意识,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主要写法(形)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神)2.树立整体意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总是与整体联系着,确认某一语言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准确地理解它们,离不开对整体的把握。
不少试题,往往明确要求“联系全文”加以回答。
比如江苏卷所选汤世杰的《一幅烟雨牛鹭图》,诗意画面的描绘中体现着作家对文明、文化的深沉思考。
文章共四段:第一段承题目而来,具体描写烟雨中的老牛。
第二段,描写白鹭飞来,有“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并把牛背当成了“宽敞的步行街”第三段,揣想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面对这幅图的感受。
第四段,是全文最值得品味的部分。
在这里,作者先说“我在想着那个农人。
……他才是这个场景真正的主角”再写“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
大山下的土地……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进而写“我忘情地凝神,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最后以“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比喻眼前这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真切地表达了包括“我”在内的“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对它“永远的牵挂”综观全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出一种醇厚而迷茫的情感,在平易中具有动人的力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复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复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把握散文基本特点与类型, 掌握各类散文阅读方法及其命题类型;2、熟悉规范的答题模式, 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复习重点:阅读方法, 命题类型, 答题方法技巧。
一、考情解读《考纲》要求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层级B, ”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D。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
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 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 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 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 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 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
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 富有表现力, 所以, 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 不能孤立的看, 要联系上下文, 联系文章的主题, 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 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
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的表现力, 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 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 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里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 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散文的语言散中见整, 清新自然, 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 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它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从历年各地高考题来看, 命题者主要从以下两大角度进行考查:一是词句的含意;二是词句的表达艺术。
题型主要包括分析结构思路, 内容要点概括, 理解词义、句意, 鉴赏形象、技巧, 探究。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 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 形散而神不散);(2)真实自然, 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 可以艺术加工, 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 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叙事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突出特色)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 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 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一、行文思路类答题技巧【一】行文思路(或结构)1、常见题型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思路。
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结构外,*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思路来。
②*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③请概括*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④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开头写某某内容?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附: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时间上组织材料; 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 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
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回答。
【二】行文表达作用1、常见题型:①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内容,增强了*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1)开头:①总领全文;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④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
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第1招———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学会和文本、作者对话阅读中值得强调的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但前提是要能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只有具备了整体阅读的能力,才能完成和文本对话过程中的多元思考,才能根据文意和题干的要求回答好阅读试题。
具体说,首先要快速阅读全文,捕捉文章各段的关键语句和词句,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文中心、主旨、行文思路和情感基础。
例如:说明文要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用这些方法有什么作用?文中渗透了哪些科学精神和科学道理;议论文要明确文中论述的什么问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说理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运用了哪些典型的论据材料;记叙文主要写了什么人和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文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线索是否明显等。
这些内容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要思考到位并且一定要准确,若有一点偏差后面答题全盘皆错。
整体感知立足全文,强调于“感”,落实于“知”,“感”与“知”也就是信息筛选整合的过程。
接下来要依据整体感知的内容,深入思考文章的主体和局部,重点是对关键语段和关键词语的理解,努力思考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最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再从局部回到整体思考,对全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圈锁题干要求回答的内容,完成和文本的对话。
第2招———多角度思维,缜密筛选信息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考生要根据不同文体的具体要求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不同文体思考的角度也不同,我们要善于筛选各题干要求的明显信息,更要学会筛选隐含在文章字里行间包含在文章内容和主旨之中的隐含信息。
现代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现代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现代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为了更好地解答这类题目,可以掌握以下答题技巧:
1. 整体感知:先通读所有材料,把握文章主题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细读题目: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去寻找相应的答案。
3. 标记重要信息:在阅读文章时,对一些重要信息进行标记,以便快速找到答案。
4. 掌握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散文阅读常考题型有词语含义题、句子含义题、信息筛选题、分析概括题、表达技巧题等,每种题型都有相应的解题方法。
5. 体会情感: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这对理解文章和答题都有帮助。
6. 检查答案:答完题后,要检查答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以上是现代散文阅读的一些答题技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
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
有破绽也不妨。
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免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
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供大家欣赏。
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一)当今应试教育散文的阅读质量关系到我们学生的成绩和生存的质量,因此,提高学生散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但是阅读任何一篇文章,其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文章主旨。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把握文章主旨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从整体入手,了解内容方向对所读散文进行大致浏览,主要阅读散文的题目、开头、结尾,心中有一个文章的概貌。
确定所给材料是写社会人生哪个方面的,是抒发人生感情,还是讨论文艺问题;是重在叙事抒情、写景抒情、托物抒情,还是重在说理议论、追根溯源、辨明真伪。
有了这一步,文章的内容方向便了然于胸,从而为深入理解文意奠定了基础。
2007年浙江现代文阅读考题,乍一读,好像是游记,因为文章的开头说:“今春有路过故乡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
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
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
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娇柔,随雨飘摇……”但通览全篇,我们可以发现各段的一些词语,如第一段的“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角”,第二段的“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画,表达着不同的意境”,第三段的“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图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第四段“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技法都很不适用”构成了全篇的内容主体,由此可以初步确定,文章是谈艺术创作的。
二.从特征入手,把握文章主旨通过以上阅读所得信息,要确定所读散文属于那种类型。
不同类型,其特点不同,考试中所回答的问题也不同,从而可以为后面的研读确定阅读方向。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三篇)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三篇)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篇一1.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散”主要表现在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
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
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
散文选用的材料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
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散文,一要抓住线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体会意境。
重点是把握“神”。
方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几种。
阅读散文,用心体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性,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2.高考散文阅读测试重点高考散文阅读重点考查评价鉴赏能力,即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1)分析评价思想内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
有的直接考查,有的间接考查。
材料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载体,所以对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评价也是每次必考,只是题目难易度不一,考查形式不一。
(2)分析归纳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趋势的形象说法,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外在表现,高考对此项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
(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及人称运用等。
全国卷每次考的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比较、反衬等。
考查方式,一般不要求辨认,而是分析鉴赏,即分析运用某种技巧的作用、好处、效果等。
3.命题所遵循的原则经过多年的命题实践,文学作品命题技术日趋成熟。
命题者对阅读能力测试试题的设计是遵循一定的原则的。
散文阅读解题步骤
(三)整体观照意识——“功利”地读 ▪ 化面为点(对每段的内容进行高度浓缩),连点
成线(将各段主要内容连成一体),以把握文章 的主体内容,形成对文章的整体认知,即弄清 作品中的“六个问题”
▪ 写了什么(人、事、物、景、情、理 ) ▪ 为什么写: 目的、中心、主旨。 ▪ 怎样写:结构、内容、主要方法; ▪ 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
二.明确文体
通过对全文阅读,确定所给现代文属于 哪种类型的文体,不同的文体其特点也不同, 要求回答的问题也不同,从而可以为后面的 仔细研读确定阅读方向。 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 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 的感情。 3.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 相通处。
⑥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 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 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是江南雪夜,更深入静后的景况。“前树深 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 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 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 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 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 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是什么景致呢,从后文看,地方—乡村;时 间—傍晚。则这种景致可总结为“乡村晚 景”。 ③“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句中还
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
文章或段落中间――承上启下,转换话题,
线索,过渡。
文章或段落结尾-―总结上文,文章中心,
照应开头,主题升华。
②所找到的内容用了哪种表达方法, 是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还是议论; 语言是平实还是空灵;这样有什么作 用。 记叙――散文中,为表达主旨作铺垫。 抒情(直接、间接)――往往是文章 的主要情感,文章的主旨。在开头起 定基调的作用;在结尾,往往使文章 升华。
散文化小说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散文化小说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散文化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带有创新性的小说样式,是小说与散文、诗歌等文体融合的产物,也是一种独特的跨文体现象。
在中国现代文学里,它有多种称谓和提法,比如周作人所说的“抒情诗的小说”“随笔风的小说”,瞿世英、郁达夫所说的“散文小说”,郑伯奇所说的“随笔式的小说”,施蛰存所说的“随笔体的小说”,师陀所说的“散文体的小说”。
到了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在《小说的散文化》与《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等文章中正式将其命名为“散文化小说”。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小说创作始终有“散”的一脉存在,以小说的“散文化”特征闻名的作家主要有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汪曾祺等人,他们的探索实验虽然未构成现代小说的“主流”,但仍然是推进中国小说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在现代小说史上,散文化小说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鲁迅先生的《故乡》《社戏》,然后是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汪曾祺等人的作品。
散文化小说再次走向前台,是在20世纪80年代。
当时,思想解放的风潮和开放变革的时代语境推动着文学观念的刷新和写作规范的改变,以汪曾祺、钟阿城、何立伟、贾平凹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创作了不少带有散文化特征的中短篇小说,为小说界带来新鲜的气息。
如汪曾祺的《幽冥钟》《茶干》近似随笔,《受戒》《大淖记事》则重“氛围”的营造而不刻意追求情节故事;贾平凹的短篇小说集《商州初录》在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中,以散文化的形式叙写商州的景致风光、风俗人情、历史沿革;钟阿城的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以干净冷峻的文字、短小的篇幅、散文化的倾向为突出特色;何立伟的《小城无故事》《白色鸟》则是“用写诗的方法写小说”的代表范例,等等。
简言之,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高考散文文本阅读知识梳理与解题技巧
高考散文文本阅读知识梳理与解题技巧【知识梳理】一、明确概念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散文特点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结构自由,写法多样,又指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三、线索线索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
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类: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
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3、以时间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四、分类1.叙事性散文(侧重记事或记人)——以小见大①写小事琐事凡事——小事见深意②取材于真人真事——不靠虚构③以多个片断剪影表达主题——少用单一故事2.哲理性散文——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①抒写人生生活感悟②小处着笔③点到为止3.写景咏物散文——意蕴丰富,含意深远(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白杨礼赞》)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②情景交融③细腻描写4.抒情性散文——直抒胸臆,朴实自然5.文化散文——文化意象,文化韵味①文化视角②人文情怀③思想意蕴叙事散文散文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高考散文的特点及解读方略
高考散文的特点及解读方略教学园地09-01 1134:高考散文的特点及解读方略边境王征现代文阅读多年来一直是公认的高考中最难把握的部分。
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两点较为主要:一是文学作品阅读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答题既涉及理解、鉴赏,又涉及表述,训练很难系统适度;二是命题的文本选用没有客观标准,难易的差异很大,题目的设置与表述也缺乏科学的规范,设题指向多有不明。
结果学生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却拿不到分,导致许多师生对此采用了“放弃训练、考试撞运”的态度。
这不仅影响高考成绩,更影响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唯其如此,对高考散文阅读的认识,在复习中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文本特点高考散文文本的选择,是阅读题命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环。
文本的内容品位及难易程度不仅直接关系着试卷的水平、风格及检测的信度与效度,更是课程理念、教学导向的直接体现。
“高考散文”,比教学及生活中“散文”的范围要小得多。
它起码要符合下面几个条件:A.字数在千字左右;B.难度适合区分高三毕业生阅读水平;C.有一定文化含量,有良好的价值导向;D.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2006全国高考共17道散文题,其中优秀考题,都表现了这样的特点。
首先要说的是文本的难度。
散文文本的难度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
文本过难过易都会影响选拔的区分度,复习中也没有训练价值。
散文文本的难度首先表现在内容上。
文章浮浅幼稚、主旨一目了然不好;但过于艰深奥涩、玄虚空灵也不好。
高中毕业生既不是初中生、也不是大学中文系学生。
18岁的年龄、高中的学历,应该是高考散文选择的立足点。
其次文本的难度也与其使用的表现手法有关。
有话直说就相对容易;含蓄隐晦就相对较难,如果是使用了象征荒诞的手法那就更难理解了。
再说说文本的文化含量和价值导向。
优秀的高考选文内容积极健康,有较强的时代精神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反映了优秀知识分子在历史前进中的追求与反思,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文化积累与认识水平。
相比之下,有些选文内容陈旧,浮浅矫情,既不利于水平检测,更不会产生有利于心灵成长的阅读导向作用。
散文化小说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散文化小说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散文化小说是一种创新的文学样式,融合了小说、散文和诗歌等文体,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跨文体现象。
这种小说有多种称谓和提法,如“抒情诗的小说”“随笔风的小说”“散文小说”“随笔式的小说”“随笔体的小说”和“散文体的小说”等。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散文化小说始终存在,以XXX、废名、XXX、XXX和XXX等作家为代表,他们的实验虽未成为现代小说的主流,但仍是推进中国小说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散文化小说最早可以追溯到XXX的《故乡》和《社戏》,随后是XXX、废名、XXX、XXX和XXX等人的作品。
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和开放变革的时代背景推动了文学观念的刷新和写作规范的改变,一批作家如XXX、XXX、XXX和XXX等创作了一些带有散文化特征的中短篇小说,为小说界带来了新鲜的气息。
这些作品的特点是情节散文化,结构散化,不追求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悬念,而是以自然状态的日常生活为主题,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感融入平淡的描写中。
总之,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新型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阅读这种小说需要既关注文体特点,又理解其散文化的特质。
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喜欢选择“散文化小说”,并根据其特点出题。
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散文化小说虽然在情节、人物和主题上不如传统小说复杂,但更擅长描写日常生活,有大量真实的个体生存经验,能够传达创作主体内在的情感和体验,并体现审美情趣,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二是从命题的便利性考虑,小说与散文的结合最适合命题者所需的文本材料;三是篇幅短小,字数在1500字左右,符合高考命题的字数要求,即使是节选部分也具有整体性,命题者只需稍作修改即可。
近几年江苏省高考小说文本阅读题选择了不同的题材,如XXX的《侯银匠》、XXX的《溜索》、XXX的《这是你的战争》、XXX的《邮差先生》和XXX的《会明》。
这些小说都不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人物虚化,而是通过描写生活情调和意境丰富的方式,展现不同的生存状态和人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纲挈领,理性认识
——分析高考命题特点,把握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山东郓城一中张均华
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2002年到2006年五年中的高考试题,只有04年北京春季考题、04年辽宁考题考查的是小说文体,其它52套高考题所选文体均为散文。
本题分值重,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格,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
新课标实施后,散文更成为高考大阅读的首选文体。
因此,学生有必要依据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特点,根据不同类型的散文特点确定阅读方法。
(一)近年高考散文命题特点
1、选材特点第一,内容厚重。
选文多为文化散文,有关历史人物的,有关名胜古迹的,有关文化传说的,十分重视文化底蕴。
第二,时代感强。
选文写的是现实的话题,思考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表达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考生容易产生心理的共鸣,很少感到超越了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
第三,技法多样。
选文文笔优美,语言富于文采,表达技法多样,风格别致。
2、命题重点。
散文着重考查评价鉴赏的能力,重点测试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具体说有如下三点:(1)分析评价思想内容。
这里主要是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
前者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
如06年江苏卷散文阅读第3题“请阅读文中画线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这是直接考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
也有间接考查的,如06四川卷散文阅读第2题“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表面上看,这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复述性概括,实际上是考分析综合能力,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把握。
因为这一问的回答关涉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后者是文章思想内容的主体,也是每次必考,只是题目的难易程度不一、考查形式不一而已。
如06江苏卷散文阅读第2题“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也属于对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评价。
(2)分析归纳思路和结构。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和行文趋势的形象说法。
结构是作者布局谋篇的外在表现。
好文章两者应该相互联系协调一致。
高考对此项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
如:06全国卷Ⅱ散文阅读第3题给出了明线结构“沙漠—绵绵土—沙漠”,让考生写隐喻性结构的三个关键词语。
这是将对主旨的理解和结构的分析结合在一起。
又如:06北京卷散文阅读第3题,“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
你认为第一、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这是考查对段落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归纳能力,属于分析归纳文章思路和结构的能力。
(3)鉴赏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及人称运用等。
常用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比较、衬托、反衬等。
高考对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的考查,一般不考辩证,而是考分析鉴赏,即分析运用某种技巧的作用、好处、效果等。
3、命题原则。
第一,尽量使考生能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语言材料。
第二,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
(二)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按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写景、抒情、哲理散文等四类。
我们要依据其不同特点确定其阅读的一般方法。
1、叙事散文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它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材中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和丰子恺的《送考》就是优秀的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阅读途径为:第一,明了人物形象的内涵。
明了代表身
份、地位、思想性格、人物形象意义。
第二,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如各种描写、映照、衬托等。
第三,把握文学作品的主旨。
2、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它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它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震撼的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景物加以生动地描绘。
茅盾的《雷雨前》和于坚的《云南冬天的树林》是写景散文中的价佳作。
写景散文的阅读途径为:第一,把握景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包括形态、声色味等。
第二,分析形象的内在品质和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分析刻画形象的表达技巧。
3、抒情散文指注意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
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作者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和刘亮程的《寒风吹彻》应是教材所选的抒情散文名篇。
抒情散文的阅读途径为:第一,明确抒情的方法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
第二,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
第三,联系文章主旨。
4、哲理散文指通过刻画某种具体现形象,将作者要表达的哲理寓言于形象之中,以形象来启发读者,让读者明白其中寓含的抽象哲理的一种散文。
一般采用象征手法。
钱钟书的《论快乐》和史铁生的《想念地坛》可谓哲理散文的佳作。
从近年来高考的选材看,所选作品多为哲理散文,所以应当引起关注。
阅读时要细细品读、细细琢磨,准确把握,既不能找不到切入点,也不能挖掘过了头。
哲理散文的阅读途径为:第一,把握全文主旨。
第二,把握贯穿全文的象征物的整体形象。
第三,整理分析作品刻画形象揭示哲理的思路。
第四,分析具体描写的形象特征,理解阐发的哲理。
总之,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注意把握散文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才能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