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系及胶体(作业).共33页

合集下载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4常见的分散系胶体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4常见的分散系胶体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作业4 常见的分散系、胶体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纳米碳是一种直径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纳米材料。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透过滤纸④不能透过滤纸⑤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③⑤B.②③C.②④D.①③2.下列属于分散系的是( )A.Cl2B.NaClC.KClO3D.盐酸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C.一种物质里分散着另一种物质的液体是溶液D.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在10-9~10-7 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与胶体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5.有首歌中唱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下列有关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雾是溶液,能永久在空气中稳定存在B.雾是胶体,一段时间内能稳定存在C.雾是乳浊液,不能稳定存在D.雾是悬浊液,在空气中能沉降6.下列对溶液、胶体和浊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三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顺序:浊液>胶体>溶液B.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稳定存在C.溶液和胶体通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而浊液不透明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7.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是纳米级),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变。

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推测可能正确的是( )A.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B.纳米碳酸钙会产生丁达尔效应C.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已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D.纳米碳酸钙的粒子能通过滤纸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8.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淀粉溶液B.硫酸钠溶液C.石灰乳D.烟9.已知胶体遇到酸、碱、盐的溶液均可沉淀。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其答案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其答案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一、分散系相关概念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二、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分散系 溶 液 胶 体 浊 液分散质的直径 <1nm (粒子直径小于10-9m ) 1nm -100nm (粒子直径在10-9 ~ 10-7m ) >100nm (粒子直径大于10-7m )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实例溶液酒精、氯化钠等 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石灰乳、油水等 性质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能 不能 不能 鉴别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第二章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第二章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 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二)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来态分,有 类型9种。
2、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可大分小为 种 :三
电场作用下胶体有什么表现? 动画演示
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
(3).电泳: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电泳。
胶粒带电规律:
(1)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 离子带正电。如:Fe(OH)3胶体
(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 胶体吸附阴离子带负电。如:H2SiO3胶体 (3)淀粉胶粒.蛋白质胶粒不带电荷
渗析: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
或离子,提纯, 精, 烧杯中能够检测出的是: 氯化钠 检测不出的是:淀粉
动画演示1 动画演示2
3、胶体的性质
Fe(OH)3胶体
可以看到一条光亮 的通路
丁达尔现象
CuSO4溶液
看不到光亮的 通路 不发生丁达尔现象
(1)丁达尔效应
现象: 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
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成因: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应用: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
不能。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常用 的物理方法。
(2)、布朗运 动
悬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运动的现象.
➢布朗运动并 不是胶体粒子 特有的运动方 式
(4)介稳定性
分散系 溶液

化学《分散系及胶体》ppt

化学《分散系及胶体》ppt

分散系的应用
总结词
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
详细描述
分散系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在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分散 系常用于制备涂料、颜料、催化剂等;在生物学和医学中,分散系常用于药物输送、基因治疗等;在环境科学 中,分散系常用于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
分散系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
分散系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于检测污染物和有害物质,评估环境污染程度。
污染治理
分散系也可以用于环境治理,如利用胶体吸附和沉降等方法处理污水和废气等。
07
结论与展望
分散系和胶体的研究结论
1
分散系和胶体在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 应用价值。
2
分散系和胶体具有多种特性和应用,如溶液、 乳浊液、溶胶等。
稳定性与聚沉
胶体粒子的电荷可以使其相互排斥,保持分散状 态不聚集成大颗粒,这种现象称为稳定性。
胶体的动力学性质
布朗运动
由于胶体粒子不断进行无规则运动,使其受到的来自各个方 向的撞击不均匀,从而产生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由于胶体粒子具有布朗运动,因此它们会从高浓度区域向低 浓度区域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扩散现象。
05
胶体的制备和纯化
胶体的制备
制备方法
包括凝聚法、分散法、包覆法等,凝聚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将离子 或分子混合在一起,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剂,形成胶体粒子。
影响因素
制备过程中的温度、浓度、搅拌速度、添加剂等都会影响胶体的粒径和稳定 性。
胶体的纯化
纯化目的
去除杂质和未反应的原料,使胶体粒子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改进产品性能
通过分散系对物质的改性,可以改善化学工业产品的性能, 如表面活性剂、涂料等。

分散系及胶体(作业)

分散系及胶体(作业)

2、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 质的根本区别是 [ B ] A.是否为大量分子式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3.下列不属于胶体的是 [ A ] A.水银 B.烟、云、雾
C.有色玻璃
D.淀粉溶液
4.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D ] A.蒸发 C.稀释 B.从外观观察 D.利用丁达尔现象实验
淀粉胶体和 NaCl溶液 于半透膜内 蒸镏水
应用: 胶体净化、 提纯使胶 体和溶液 分离
胶体的应用:
(1)静电除尘 (2)土壤的保肥 (3)石膏制豆腐 (4)明矾净水原理 (5)江河入口处形成三角洲 ……
练习
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有光亮通路
无光亮通路
胶体和浊液的比较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泥 水 滤纸上无杂质 滤纸上有杂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溶液
胶体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 上可看到有一条光带,这个现象叫丁达尔现 象。利用此性质可鉴别胶体与溶液。
*胶体聚沉的条件
(1)加入少量的电解质溶液 破坏胶粒的带电结构 (2)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破坏胶粒的带电结构 (3)加热 增加碰撞机会 (4)搅拌 增加碰撞机会
5、渗析
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 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
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 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1.1.2分散系和胶体(导学案)高一化学(原卷版)

1.1.2分散系和胶体(导学案)高一化学(原卷版)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熟知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会鉴别胶体和溶液,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素养。

2.通过动手实验、现象观察、原理分析,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理解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其应用,初步了解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探究”的化学素养。

【学习重点】分散系的分类及本质区别、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学习难点】理解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课前预习】旧知回顾:1.现有下列物质:①H2O ②空气③Mg ④CaO ⑤H2SO4⑥Ca(OH)2⑦CuSO4·5H2O ⑧碘酒⑨C2H5OH和⑩NaHCO3。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2.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________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均匀、透明、___________的特征。

其中分散于其中的物质叫做_______,被分散的物质叫做______。

如食盐水等。

新知预习:1.分散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CuSO4溶液、泥水、振荡后的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 的分散系。

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叫做________________ ,可被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 胶体和溶液。

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电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 向移动的现象。
应用:静电除尘
胶粒带电性:胶体粒子通过吸 附离子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 吸附同种电性的电荷。如 Fe(OH)3胶粒吸附带正电的阳离 子,硅酸胶粒则吸附带负电的 阴离子,同种胶粒之间相互排 斥,阻碍了胶粒的变大,使之 不易聚沉,从而胶体具有一定 的稳定性。
②按分散质的粒子大小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共32张PPT) 溶液 小于1nm
分散系 胶体 1nm~100nm之间 浊液 大于100nm
本质区别:粒子直径大小
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共32张PPT)
结论: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
(区分溶液与胶体的方法) 胶体特有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可见光的波长相近,胶粒 对可见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 小,不发生散射。
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海洋中的阳光
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树林中的阳光
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晚会上的灯光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共32张PPT)
②按分散质的粒子大小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共32张PPT)
①按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 2.1.2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共32张PPT)
分散质
分散剂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共32张PPT)
液 固
分散系及其分类
1、概念: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混合物)。

分散系及胶体

分散系及胶体

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 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光亮“通路”的 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效应).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胶粒对光有 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小,不发生散射。 应用:1.鉴别胶体和溶液。 2.能证明胶体粒子的大小范围
(溶液)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
分散质
气 液
分散剂
气 气

实例
空气 云、雾、水蒸 气 烟、灰尘 泡沫、汽水、盐酸 牛奶、白酒、果汁 糖水、食盐水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溶液
外观 均一透明
胶体
均一透明 1nm~100nm
浊液
不均一、不 透明 >100nm
红褐色
FeCl3溶液中存在微弱的水解,生成极少量的Fe(OH)3 , 加热, 加大水解程度, 使Fe(OH)3聚集成较大颗粒 ——胶体 注意: a. 水加热至沸腾 b.逐滴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 c.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条件:饱和FeCl3溶液、沸水
4、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
烟 分分 散散 剂质 :: 空灰 气尘 (颗 气粒 )( 固 )
盐酸 分分 散散 剂质 :: 水氯 (化 液氢 )气 体 ( 气 )

分分 散散 剂质 :: 水酒 (精 液( )液 )
彩色玻璃 分分 散散 剂质 :: 玻氧 璃化 (亚 固铜 )( 固 )
气溶胶
晨雾

白云
固溶胶
烟 水 晶
有 色 玻 璃
5、胶体的应用:
(1)静电除尘 (2)土壤的保肥 (3)石膏制豆腐 (4)明矾净水原理 (5)江河入口处形成三角洲 ……

分散系-胶体

分散系-胶体

注意: (固1体)氯电化解钠质中、的非离电子解,质在应静是电化力合作物用。下Cu,、 K2在SO平4与衡Na位Cl置溶振液动既,不不是能电自解由质移也动不,是也非就电解 质 是没有可自由运动的电荷,所以不导 (电2)。水,溶熔液融里氯或化熔钠融和状氯态化下钠。溶如液:中有Ba自SO4 虽由然移其动水的溶氯液离几子乎和不钠导离电子,,但也在就熔是融有状自态下 导电,由因移此动它的是电电荷解,质所以可以导电。
>10-7m or > 100nm
三、 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1、定义: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几种常见的胶体
烟、云、雾,豆浆、血液、肥皂水、墨水、 有色玻璃、含有灰尘颗粒的空气
4、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胶体和溶液的性质有何不同?
【实验1】
(1)、实验步骤
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两 只小烧杯分别置于暗处,用聚光手电筒 (或激光笔)照射,从垂直于光线的方 向观察实验现象。
f溶液导电性不同的原因
氯化钠溶 解的微观 过程
蔗糖溶解 的微观过 程
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 电的化合物。 大多数酸、碱、盐、部分金属氧化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 能导电的化合物。
大多数的有机化合物、CO2 SO2、SO3、 NH3
注意:
(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Cu、
怎么区别胶体和溶液? 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时出现一条明 亮的光路的现象。(物理方法)
【实验2】
(1)、实验步骤
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 浮颗粒物的浑浊的水,再向其中一只烧 杯加入适量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置 片刻,比较两只烧杯中液体的浑浊程度。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B.“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可用来制肥皂,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合理利用
C.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D.推广电动汽车和开展植树造林有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
9.下列实验操作与微粒大小无关的是
A.渗析B.蒸发C.过滤D.丁达尔现象
二、填空题
10.请对下列化合物:①NaCl、②HCl、③CaCl2、④CuO、⑤H2O、⑥Fe2O3进行分类:
3.B
【详解】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反应中,生成物只有1种,但不是化合反应,A错误;
B.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B正确;
C.由一种物质转化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质,如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但没有单质生成,C错误;
C.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C错误;
D.家庭消毒选用75%的酒精,酒精浓度过大,会在病毒表面产生一层保护膜,这样会阻止酒精进入病毒内部,从而不能够有效的杀死病毒,故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A.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都属于胶体,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A正确;
B.地沟油主要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钠,经过加工处理可用来制肥皂,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合理利用,B正确;
C.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温室效应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有关,也与甲烷有关,C错误;
D.推广电动汽车可以减少石油燃烧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开展植树造林,利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D正确;

分散系 胶体

分散系 胶体

分散系胶体(一)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1)若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可分为9种分散系,如图:烟属于固气分散系;雾属于液气分散系;悬浊液属于固液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

(2)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如下直观地表示。

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二)胶体1.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_nm。

2.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1)操作图示(2)制备过程: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饱和FeCl 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3)化学方程式: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 。

3.胶体的分类4.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细练过关]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泥水分散系属于悬浊液,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 。

②胶体和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静置不易产生沉淀。

③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④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⑤向FeCl 3溶液中加氨水可制备Fe(OH)3胶体。

⑥向污水中投入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 Al(OH)3(胶体)+3H+。

⑦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

⑧型号不同的钢笔水混用易造成笔不出水和石膏加入豆浆中形成豆腐均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答案:①②⑥⑦⑧2.(2020·长春期中)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Fe(OH)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B.分别用一束光透过三种分散系,只有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三种分散系的颜色都相同,且均能与盐酸反应,具有吸附性D.三种分散系中分散质均属于电解质解析:选C FeCl3溶液为棕黄色,不能与盐酸反应,且不具有吸附性,Fe(OH)3胶体、Fe(OH)3浊液均为红褐色,Fe(OH)3浊液不具有吸附性,C项不正确。

化学《分散系及胶体》ppt

化学《分散系及胶体》ppt
分散系的重要性
分散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描述
在日常生活方面,许多食品和饮料都是利用分散系的性质制备的,如牛奶、果汁饮料等。 在工业生产中,分散系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制药、化妆品等领域。
例子
例如,涂料中的颜料和填料是分散相,而树脂则是分散介质;在制药领域,药物通常需要 制成分散片剂或悬浮剂才能便于服用和吸收;化妆品中的粉底和口红也是利用分散系的性 质制备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虹彩现象
当胶体粒子的大小和形状不规则时, 光线通过胶体时会产生散射和干涉现 象,从而形成类似于彩虹的颜色分布 ,这个现象被称为虹彩现象。
03
透明度
由于胶体粒子的大小和不透明性,不 同浓度的胶体具有不同的透明度,浓 度越高,透明度越低。
胶体的电学性质
电泳现象
由于胶体粒子具有电学性质,因 此在电场作用下,胶体会产生电 泳现象,即胶体粒子会向相反电 荷的电极移动。
溶解法
将药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搅拌、超声等方法制成胶体溶 液,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液体药物胶体。
乳化法
将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加入乳化剂制成乳状液,再通过搅拌、 超声等方法制成胶体溶液,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油性药物胶体。
胶体的纯化方法
过滤法
通过过滤去除悬浮颗粒和 杂质,使胶体溶液变得更 加纯净。
分散系的挑战与机遇
技术瓶颈
尽管分散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技术 瓶颈,如纳米材料的制备、分散和稳定性等问题。
法规与政策
随着分散系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也需要不 断完善,以确保分散系的安全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市场机遇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分散系的市场需求也 将不断增长,为分散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1.1.2 分散系 胶体(练好题)(原卷版)-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新教材新(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1.1.2 分散系 胶体(练好题)(原卷版)-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新教材新(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1.1.2物质的分类(练好题)解析版A-基础过关1.浊液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A.外观混浊不清B.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C.不稳定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纳米级(1~100 nm)的分散系是胶体B.胶体可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溶液中分离出来C.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D.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食盐水B.食醋C.鸡蛋清溶液D.泥水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B.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C.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胶体的本质区别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滤纸5.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胶体内,开始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A.NaOH溶液B.HNO3溶液C.MgSO4溶液D.FeCl3溶液6.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粒子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C.溶液中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亮的光带7.把一瓶Fe(OH)3胶体分成四份,分别进行以下操作,所述现象不正确的是() A.直接过滤,没得到滤渣B.用一束光照射,看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C.加入过量盐酸处理后,再用一束光照射,仍有光亮的“通路”D.长时间加热后再过滤,有滤渣8.Fe(OH)3胶体虽然是由FeCl3溶液制得,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

FeCl3溶液、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都呈透明的红褐色B.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D.当有光线透过时,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9.下列解释与胶体无关的是()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豆制品厂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水泥厂用先进的电除尘技术除去空气中的粉尘D.洪灾发生地的农民用明矾净化河水作为生活用水10.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高中化学 高三专题小练分散系及胶体部分(优质)

高中化学 高三专题小练分散系及胶体部分(优质)

高三专题小练分散系及胶体部分(优质原创)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B.在Fe(OH)3胶体逐滴滴入稀硫酸时出现的现象是先沉淀,后沉淀溶解C.渗析就是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达到净化胶体的目的D.将饱和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煮沸得到红褐色液体即可制备Fe(OH)3胶体【答案】A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直径小于10-10m的分散系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分散质C.CuSO4溶液是一种胶体D.用一束光线照射胶体,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答案】D3.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葡萄糖溶液B.淀粉溶液C.盐酸D.油水【答案】B4.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B.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 Al(OH)3(胶体)+3H+ C.Na+、K+、SO42-、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答案】B5.实验室可利用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制备胶体,也可以反应生成沉淀,图中圆的大小代表分散质粒子的相对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散系Ⅰ为溶液B.制备分散系I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胶体)C.分散系Ⅱ为胶体D.两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丁达尔现象【答案】B6.下列关于胶体、溶液、浊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和溶液均是无色透明的B.胶体与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是均一透明的,而悬浊液是浑浊的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三者D.Fe(OH)3既可以形成胶体也可以形成浊液【答案】D7.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①Fe(OH)3胶体②水③蔗糖溶液④FeCl3溶液⑤云、雾A.②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C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B.通过观察外观的方法可以区别胶体和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答案】C9.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

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
而后沉淀逐渐溶解 【答案】B
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
4.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 光线) 【答案】C
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
5.“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
A.其分子直径比氯离子小 B.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解析:分散质“钴酞菁”分子的直径(1.3×10-9 m)介于1~100 nm之间(大于氯 离子的直径),为胶体粒子,其分散系为胶体,能透过滤纸,具有丁达尔效应。
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
A项: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A正确; B项: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B正确; C项: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C正确; D项:淀粉溶液属于胶体,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D错误。
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
7.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 1.3×10-9 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 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C
- 10 -
2.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①制备实验:
在小烧杯中加入25mL
,加热至 ,向沸水中慢慢滴入
5~6滴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停止加热。即可
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
- 11 -

分散系+胶体-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美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分散系+胶体-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美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例题.已知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在土壤中施加含氮质量相同的下列化肥,
肥效最差的是( C )
A. (NH4)2SO4
B. NH4HCO3 C. NH4NO3
解析: 因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可以吸附阳离子
D. NH4Cl
含氮质量相同时,唯C的氮元素有一部分在阴离子中,易流失损耗。
4、胶体的性质 4)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处 于稳定与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在一定条 件下能稳定存在,叫做介稳体系。
① 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分散质
九种分散系
气态
液态
固态
分散剂
气态 液态 固态
分散系




牛 奶 珍珠
空气、云、雾、烟灰尘、雪碧、可乐、牛奶 稀米汤、 碘酒、泡沫塑料、珍珠、合金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新 教材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 2.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 3.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森林中炫丽的光线,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夜晚城市中光怪陆离的霓虹灯,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 阅读课本P8 “2.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一、二自然段, 并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 1. 什么叫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2. 分散系有哪些分类?
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 .
分散系
分散质
溶液 (CuSO4溶液) Cu2+和SO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