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Word版
分散系及其分类详细教案2
分散系及其分类详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分散系的分类方法及其区别。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分散系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分散系的定义及特点2. 分散系的分类方法a) 按分散介质分类b) 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c) 按分散系的稳定性分类3. 不同分散系的区别和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分散质粒子大小与分散系稳定性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分类方法和不同分散系的区别。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分散系的性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分散系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分散系的分类方法:a) 按分散介质分类:气体分散系、液体分散系、固体分散系b) 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溶液、胶体、浊液c) 按分散系的稳定性分类:稳定分散系、不稳定分散系3. 分析不同分散系的区别和应用:a) 溶液:特点、应用b) 胶体:特点、应用c) 浊液:特点、应用4.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分散系的性质,如溶液、胶体和浊液的形成过程。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分散系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如化妆品、食品、药品等。
6. 总结与作业: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分散系的认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不同分散系性质和应用的理解。
3.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分散系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等。
2. 探讨分散系的研究发展趋势和前景。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提供有关分散系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实验器材:用于展示不同分散系的性质。
分散系及其分类详细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课时:45分钟教学对象:高中化学教学目标:1. 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分散系的分类及各类分散系的区别;3. 能够运用分散系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分散系现象;3. 小组讨论法:探讨分散系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内容:一、导入1. 引入新课: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混合物,如空气、牛奶等,引导学生思考混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二、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2. 强调分散系的特点:微粒的直径大小、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粒的稳定性等。
三、分散系的分类1. 溶液:微粒直径小于1纳米,均匀透明,具有稳定性;2. 胶体:微粒直径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乳白色或透明,具有丁达尔效应;3. 浊液:微粒直径大于100纳米,不透明,具有稳定性。
四、各类分散系的区别1. 溶液与胶体的区别:微粒直径大小、丁达尔效应、稳定性等;2. 胶体与浊液的区别:微粒直径大小、透明度、稳定性等。
五、生活中的分散系现象1. 空气:讨论空气的组成和性质,解释空气是一种分散系;2. 牛奶:分析牛奶的组成和性质,探讨牛奶作为一种胶体的特点。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分散系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程度;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散系的知识。
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应用;2. 教学案例:提供生活中的分散系现象进行分析;3. 习题集:供学生课后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混合物,引导学生思考混合物的组成和性质,进而引入分散系的概念。
通过讲解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和分类,使学生了解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各类分散系的区别。
通过案例分析和生活实例,使学生掌握分散系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分散系的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问题探究
1、胶体分散系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 是 分散系的粒子大小。 2、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 、 区别: 区别: 胶体分散系具有 丁达尔效应,而其它分散系不具 备该性质。 备该性质。
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
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
灯光射入暗室形成的光柱
胶体的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 胶体的光学性质 丁达尔现象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常见胶体 有色玻璃、淀粉溶液、豆浆、 烟、云、雾 、有色玻璃、淀粉溶液、豆浆、蓝黑墨 牛奶、血液、黄河水、大气中的飘尘、 水、牛奶、血液、黄河水、大气中的飘尘、工厂废气 中固体悬物、矿山开采的粉尘、 中固体悬物、矿山开采的粉尘、纺织厂或食品厂弥漫 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 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纳米材料等 胶 体 的 分 类 液溶胶 气溶胶 固溶胶
第二节
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分散质、 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做分散质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做分 分散质, 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做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做分 散剂。 散剂。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固)它们之间可以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 有几种组合方式? 有几种组合方式
FeCl3+3H2O Fe(OH)3(胶体)+ 胶体)+ )+3HCl
胶体的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 胶体的光学性质 丁达尔现象
(2)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
实验:分别用激光照射盛硫酸铜溶液和氢氧 实验 分别用激光照射盛硫酸铜溶液和氢氧 化铁胶体的烧杯, 化铁胶体的烧杯,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现 并完成下列表格: 象。并完成下列表格:
分散质
气
分散系及其分类详细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分散系的分类和各类分散系的性质;3. 能够运用分散系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2. 分散系的分类和各类分散系的性质。
教学难点:1. 分散系的分类和各类分散系的性质;2. 运用分散系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牛奶、雾、沙尘暴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分散系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分散系的定义:教师讲解分散系的定义,即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2. 分散系的特点:教师讲解分散系的特点,如分散相和连续相的区分,以及分散系的稳定性和稳定性条件。
三、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判断哪些属于分散系,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分散系的分类:教师讲解分散系的分类,包括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类型。
2. 各类分散系的性质:教师讲解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类型分散系的性质,如分散相的粒径、稳定性等。
三、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分散系,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分散系的分类和各类分散系的性质。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重点掌握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 完成课后练习题,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和分类的掌握情况;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第六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分散系的分类和各类分散系的性质的掌握情况。
1.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3.在了解分散系概念的基础上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过程与方法1.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运用观察、实验、交流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
2.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加工,通过在开放的问题情景中自由讨论、自主形成结论,形成探究、自主、合作的科学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和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热情,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重点: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难点:制备胶体的实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相关新闻【教师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的思维方法,从中也体会到了分类的最大优点,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同时也可以分门别类的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思考与交流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CuSO4溶液、泥水、振荡后的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属于什么类?【学生回答】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教师讲述】我们最熟悉的混合物是溶液和浊液。
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把一种物质分散到了另外一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把这种体系化学上统称为分散系。
【设疑】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哪些体系是分散系?【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溶液、浊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新课讲授一、分散系1、定义: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外一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2、组成分散质分散剂【教师讲述】按照分类的思维,分散质和分散剂按照状态的不同可以有固态、液态和气态,那么分散系有9种。
【设计意图】思维的发散,让学生意识到分散系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普遍存在。
【教师讲述】如果分散剂是水或者其他液体时,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分为3种(注:1nm=10-9m)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R<1nm 1nm<R<100nm R>100nm 稳定性、均一性均一、稳定均一、较稳定不稳定丁达尔效应无有有透过滤纸情况通过通过不能透过半透膜情况通过不通过不通过【设计意图】体会同一事物又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等。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分散系的分类和基本概念;3.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分散系;4. 能够应用分散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2. 分散系的分类和基本概念;3. 分散系的区分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分散系的分类和基本概念的理解;2. 分散系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2. 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分散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现象;2. 提问学生对分散系的了解和认识。
二、讲解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2. 解释分散系的特征:不稳定性、非均质性、光学性质变化等;3. 通过示例说明分散系的常见特点。
三、讲解分散系的分类(15分钟)1. 分散系的分类: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2. 分别介绍每种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和常见例子;3.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每种分散系的图像,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
四、分散系的区分和应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分散系;2. 举例说明分散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3. 讨论分散系的利用和处理方法。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分散系现象,描述其特点和分类,并解释其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并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分散系。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认识到分散系的重要性,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分散系的理解和认识。
六、分散系的光学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散系的光学性质;2. 掌握光的散射和吸收现象;3. 能够应用光学性质分析分散系。
教学重点:1. 分散系的光学性质;2. 光的散射和吸收现象;3. 应用光学性质分析分散系。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散系的概念,掌握分散系的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分散系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2. 分散质的粒径与分散性3. 分散系的稳定性与稳定性判断4. 常见分散系的制备方法5. 分散系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2. 分散质的粒径与分散性的关系3. 分散系的稳定性判断及影响因素4. 分散系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散系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分散系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显微镜、样品、实验器材等。
2. 教学课件:分散系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3. 教学案例:分散系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4. 小组讨论题目:分散系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创新设想。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现象,如牛奶、天空等,引导学生思考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
2. 讲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介绍分散系的基本概念,讲解不同类型的分散系及特点。
3. 实验演示:观察不同分散系的样品,用显微镜观察分散质的粒径与分散性。
4. 讲解分散质的粒径与分散性的关系: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分散质的粒径与分散性之间的联系。
5. 讲解分散系的稳定性判断及影响因素:介绍分散系的稳定性判断方法,分析影响分散系稳定性的因素。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现象,判断其稳定性。
2. 设计实验方案,制备某种分散系,并观察其稳定性。
八、课堂讨论1. 探讨分散系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化妆品、食品、药品等。
2. 分析分散系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散系的概念,掌握分散系的分类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散系的概念,分散系的分类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散系的分类依据,各类分散系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类分散系的图片和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散系的分类方法和依据。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各类分散系的实例物品或图片。
3. 教学卡片或黑板,用于展示和总结分散系的分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分散系实例,如牛奶、雾、沙尘暴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现象的特点,从而引出分散系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分散系的概念,解释分散系是由分散剂和分散质组成的混合体系。
3. 分散系的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类型。
4. 溶液:介绍溶液的概念,展示溶液的实例,如盐水、糖水等,让学生理解溶液的特点。
5. 胶体:介绍胶体的概念,展示胶体的实例,如牛奶、豆浆等,让学生理解胶体的特点。
6. 浊液:介绍浊液的概念,展示浊液的实例,如泥浆、沙尘暴等,让学生理解浊液的特点。
7. 总结与练习:通过对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比较,总结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9.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分散系的分类图,加深对分散系分类的理解。
10.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深入理解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特征。
2. 学会使用分散系分类图,对实例进行分类。
3. 掌握分散系分类的依据和原则。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分散系概念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公开课《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docx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南山外国语学校授课教师:古思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口标1.了解常见分散系的主要特征;2.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与丁达尔效应;3.理解胶体的提纯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物质的分类入手,承上启下,让学生更白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屮;2.采用白主学习、交流讨论和合作与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推理、探索、归纳、实验探究的能力,严肃、认真、求实的实验态度、善于置疑的学习品质;3.及时课堂总结与练习,确保学生掌握知识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胶体性质的知识与我们周围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增强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难点】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胶体的提纯方法。
三、教具准备试剂:CuSO.溶液、N^SOi溶液、泥沙水、蒸惚水、CCS 肥皂水、稀豆浆、食盐水、糖水、凉茶、鸡蛋清溶液仪器:小烧杯若干、玻璃棒4根、激光灯支、便利贴若干四、主要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的导入]以回忆上一节课《物质的分类》的方式引入课堂,让学生运用上一节课的知识,对给出的八个溶液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分散系的概念,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指导学生完成学案,并交待下课后统一收齐上交。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填写分散系的定义及其组成[交流讨论]通过回顾物质的分类方法,用不同的标准对分散系进行分类:1•按分散剂,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并列举相关物质实例。
9种分散质分散剂生活中的实例气态气态液态固态液态气态液态固态固态气态液态固态在该环节中,物质分散状态虽然对学生来说不是个陌生的知识,但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学生以往接触的浊液、溶液都是以液态分散剂为主,故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这一环节,老师需要及时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时列举儿种典型的分散系的实例,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散系的概念与分类。
2•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3种浊液、溶液和胶体。
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案.doc
【导入新知】你知道这美丽的景象是如何产生的吗?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这节内容來一起來探究这美丽景象背后所蕴藏的化学知识!【师】在学习新课之前问一下,大家述记得溶液的定义吗?•【过渡】把一种或儿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那我们说,溶液它是分散系的一种,那什么是分散系?•请大家阅读P25—P26有关内容,并思考:什么是分散系?分散系的组成?分散系:把-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组成: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大家把概念画起来【分析】我们说溶液是属于分散系中的一种,那对比一下,溶液中是溶质分散于溶剂中,那么对应于分散系的概念,溶质在分散系则相当于分散质、溶剂则相当于分散剂,而溶液也可称为分散系【师】由此可见,分散系至少要由两种不同的物质组成。
因此分散系是混合物现在大家可能对分散系的概念述比较模糊,那我们来做一些练习。
【练习】下面同学们來分析一下这几种分散系中分散质是什么,处于什么状态,分散剂是什么?处于什么状态?这几种分散系分别是糖水、泥水、雾、盐酸。
【分析】糖水中分散质是糖、固态,分散剂是水、液态;泥水分散质是泥沙、固态,分散剂是水、液态;雾分散质是小水滴、液态,分散剂是空气、气态;盐酸分散质是HC1气体、气态,分散剂为水、液态。
【师】从这道练习中,我们可以看出分散质有三种存在状态,而分散剂也是一样的,因为物质的存在状态冇三种(气、液、固),那如果将不同状态的分散质、分散剂组合起来,会有几种组合方式?有几种?【生】有9种组合方式,【师】这是从分散质、分散剂存在状态来将分散系分类的方法。
现在大家看一下具体的例子【师】那当分散剂为液态时,分散系可分哪几种?分类的依据又是什么?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26页“思考与交流”下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提问:当分散剂为液态是水或其他液体吋,分散系可分哪几种?)【生】分为溶液、胶休、浊液【师】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我们把分散质粒子直径为d<lnm称为溶液、把粒了直径在lnni<d<100nniZ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了直径d>100nm 的分散系则称之为浊液。
分散系及其分类详细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散系的定义及特点;(2)掌握分散系的分类及其依据;(3)了解不同分散系的实际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分散系的形成和特点;(2)学会运用分类的方法,对分散系进行正确的归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散系的定义及特点;(2)分散系的分类及其依据;(3)不同分散系的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1)分散系的分类依据;(2)不同分散系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其依据;(2)实验法:观察不同分散系的实验现象,分析其特点;(3)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分散系的实际应用,交流心得。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散系的图片、实验视频等;(2)实验器材:准备不同分散系的实验材料;(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展示不同分散系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吗?”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1)讲解分散系的定义及特点;(2)介绍分散系的分类及其依据;(3)讲解不同分散系的实际应用。
3. 实验:(1)分组进行不同分散系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2)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分散系的分类依据;(3)讨论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交流心得。
4.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2)强调分散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其依据;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不同分散系的实际应用;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1)了解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2)掌握各分散系的组成及性质;(3)了解分散系的制备方法。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2.1.3分散系及其分类(基础课)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分散系,并根据所学分类将其进行分类。
(2)认识胶体及其本质特征,并结合生活实际举出常见的胶体。
(3)引导学生根据丁达尔效应鉴别区分胶体与溶液二、学习内容: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的概念和性质问题导学: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2独立完成;3、4小组合作;用时10分钟)1、概念:。
2、被分散的物质称为,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为,例如:糖水的分散质为,分散剂为;硫酸钠溶液的分散质为,分散剂为。
3、按,分散系共有种组合方式。
4、请将下列分散系按上面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分散系物质举例(请选择正确的连线)分散质分散剂气+ 气硫酸铜溶液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液+ 气有色玻璃固+ 气烟气+ 液雾液+ 液泡沫塑料固+ 液空气气+ 固汽水液+ 固牛奶固+ 固珍珠5、实验探究:将氯化铁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冷水、沸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的三种混合物有什么相同点?将氯化铁溶液滴加到冷水中沸水中氢氧化钠溶液中现象相同点6、实验探究:分别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和氢氧化铁悬浊液。
过滤后的现象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悬浊液结论与解释7、实验探究:将装有淀粉与氯化钠溶液的半透膜置于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约2-3分钟,取烧杯中的溶液1-2毫升于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硝酸银和碘水;从半透膜中取少量液体滴加碘水。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与解释从烧杯中取1-2毫升液体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碘水从半透膜中取少量液体,并滴加少量碘水8、思考: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探究,分析这几种分散系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9、分散系的分类(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粒子直径稳定性实例溶液分散系胶体浊液二、胶体的性质及应用:1、丁达尔效应:当光线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有作用,所以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或从侧面)可以看到。
用途:鉴别和。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前言《分散系及其分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中的一课,通常用1个课时完成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的教学内容。
高考对胶体的考察要求并不高,同学也不简单在这个内容上失分。
这就导致了在此知识模块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忽视了对同学学习技能的培育,缺乏足够的思维引导,只是通过简约的问答、分析过程就得出结论,将考点生硬地灌输给同学,以致于同学虽然能够通过死记硬背做对题,却依旧对胶体的本质没有深刻的理解认识。
胶体与生活的联系比较亲密,很简单引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和欲望,假如能够深度引导同学思索,就可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培育同学的化学科学素养,加强学科思维,试验探究技能以及在后续学习中对知识的迁移应用技能。
以下为笔者从以上目标出发尝试整理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对中学学习过的溶液、浊液知识的拓展,内容难度要求不高,但其中所涉及到的分类观,微粒观,改变观等学科思想,对于后续的离子反应等知识的学习起到一个启示的作用。
同学通过中学的学习已经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但还不会主动从微观的视角去分析物质。
同学知道溶液和浊液在外观上的区分,但不会主动去思索本质的差别。
本节内容要学习的胶体,更是一个生疏的领域。
胶体的性质不是物质本身具有的性质,是由于聚集状态而表现出的特有性质,因而可以在理性分析中引领同学从新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本质,从而认识胶体。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能够对常见的混合物进行分类。
能够从粒子大小的角度来理解胶体。
掌控丁达尔效应,知道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溶液和胶体。
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通过图形,试验探究等方法来猎取信息和知识。
通过学习物质不同分散状态下的性质,明白从分散质粒子大小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更为本质的一种思想。
情感立场及价值观:从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出发,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化学之美。
分散系及其分类详细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分散系的分类和各种分散系的性质;3. 能够运用分散系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2. 分散系的分类和各种分散系的性质。
教学难点:1. 分散系的分类和各种分散系的性质;2. 分散系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教学课件或黑板;3. 教学辅助材料,如图片、实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新课:介绍分散系的定义和重要性;2. 激发兴趣:提出与分散系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牛奶是白色的?二、探究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1. 分散系的定义:解释分散系的定义,即分散质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分布状态;2. 分散系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分散系的特点,如分散质的粒径、分散介质的影响等;3.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
三、学习分散系的分类(15分钟)1. 分散系的分类:介绍分散系的分类,包括溶液、胶体和浊液;2. 各种分散系的性质:讲解各种分散系的性质,如溶液的均一性和透明性,胶体的介稳性和散射现象,浊液的不均一性和浑浊性;3.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分散系的性质和区别。
四、巩固所学内容(10分钟)1.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如判断题、选择题等;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
2.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分散系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分散系的应用(15分钟)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散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2. 掌握分散系在工业、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分散系的分类和基本概念;3.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分散系;4. 能够应用分散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1.1 分散系的定义1.2 分散系的特点第二章:分散系的分类2.1 溶液2.2 胶体2.3 浊液2.4 气体分散系第三章:溶液的性质和制备3.1 溶液的性质3.2 溶液的制备方法第四章:胶体的性质和制备4.1 胶体的性质4.2 胶体的制备方法第五章:浊液的性质和制备5.1 浊液的性质5.2 浊液的制备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散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2. 通过示例和实验,展示不同类型的分散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散系的分类;3. 分别讲解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4. 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分散系的性质和制备方法;5. 通过习题和案例分析,巩固学生对分散系的掌握,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表现;2. 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3. 习题和案例分析的完成情况。
教学资源:1. 教学PPT和教案;2. 实验设备和材料;3. 参考书籍和学术资料。
第六章:气体分散系的性质和制备6.1 气体分散系的性质6.2 气体分散系的制备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气体分散系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和讨论气体分散系的性质和特点;2. 通过实验和示例,展示气体分散系的制备方法,让学生掌握气体分散系的制备技巧;3. 分析气体分散系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气体分散系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2. 学生完成实验和制备任务的情况;3. 学生完成习题和案例分析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学PPT和教案;2. 实验设备和材料;3. 参考书籍和学术资料。
第七章:分散系的应用7.1 溶液的应用7.2 胶体的应用7.3 浊液的应用7.4 气体分散系的应用教学步骤:1. 通过实例和案例,介绍溶液、胶体和浊液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2. 分析不同分散系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其在特定领域的应用;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分散系在环境保护、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一、植物分散系及其分类
植物的分散系是植物物种自然分布的基础,它是植物物种在空间上的
广度分布与栖息地结构的概念。
它是以植物生活圈和分布范围为基础,从
植物的移动及自然形成的移动结构,以及与其相连的环境的发展和改变的
统称。
植物分散系的分类方法也常常根据植物物种所处的植物圈的范围大
小来分类。
1、地理分散系
地理分散系是指植物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所构成的一种分布模式,它们按照平行格局在空间上分布,在同一地域区域内形成分布群体。
2、气候分散系
气候分散系是指植物物种在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按照不同的气候
特征分布的一种分布模式。
在植物分布的空间和地形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植物物种可以根据其生活圈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从而分
布在广阔的区域内。
3、变异分散系
变异分散系是指植物物种在空间上发生变异的分布模式。
变异分散系
一般以植物物种的变异类型和变异特点为根据,结合植物圈的分布区域,
分布状况分析,从而形成变异分散系。
4、离散分散系
离散分散系是指植物物种在空间上形成断层分布模式的一种分散系。
分散系及其分类详细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详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分散系的常见分类方法。
3.学会运用分类方法进行实例分析。
二、教学内容:1.分散系的概念和特点。
2.分散系的分类方法。
3.分散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分散系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2.知识讲解(3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分散系的分类方法:1)按组分之间的粒径差异分类:大分散系、小分散系、多分散系、均匀分散系。
2)按溶剂与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分类:溶胶、胶体、悬浮液。
3)按分散相形态分类:分散液滴、分散颗粒、分散片层等。
4)按组分与组分之间的分散态形状分类:异相分散系、同相分散系。
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分类方法的应用场景。
3.练习与讨论(4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分类方法,分析以下场景是否属于分散系:1)其中一种涂料中的颜料颗粒。
2)矿石中的矿物粒子。
3)酸碱中和反应后产生的盐溶液。
4)酸洗废水中的金属离子。
5)其中一种食品中的乳化剂。
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答案,教师进行解答和点评。
4.拓展应用(3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散系的应用实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分类方法,分析其类别并解释原因。
例如:1)汽车排放废气中的颗粒物。
2)医用药物中的纳米颗粒。
3)其中一种调味品中的悬浮液。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轮流向全班汇报分析结果。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分散系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今后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实例分析的方式,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对分散系的理解。
通过提供实际应用场景的案例,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在练习与讨论环节中,学生也增强了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今后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实例分析和应用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最全版
)
A. 胶体外观不均一
B. 胶体外观不均匀
C.胶体做不停的 ,无秩序的运动
D. 胶体不稳定 ,静置后容易沉淀 [板书设计 ] 〈二〉 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系 分散剂:起分散作用的物质
二 . 胶体:把分散系的粒子大小介于 1nm~~100nm 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性质:丁达尔效应(由胶体粒子大小决定的) 丁达尔效应: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注: 1. 丁达尔效应是一种物理现象 2. 是光的散射形成的 3. 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4. 能证明颗粒大小
[板书 ]
注: 1. 丁达尔效应是一种物理现象 2. 是光的散射形成的
[提问 ] 那么利用丁达尔效应有什么用呢? 生:讨论 回答
[板书 ] 3. 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4. 能证明颗粒大小
[提问 ]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丁达尔效应呢? 生:讨论、回答 (例如:日光从空隙透过暗室;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
成;太阳射进茂密的森林而形成的光束都是丁达尔效应。
[课堂小结 ] 这节课我们就了解了一种新的体系——分散系,还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 最重要的是学习了胶体的性质。这些都是要求同学们掌握的。
[布置作业 ] (小黑板 ) 1.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
A.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 在河流入海洋处形成沙洲
的 Fe(OH)3 胶体作对比。从而得出胶体的稳定性——较稳定(介稳)
,结合表格
补充完整。
2. 进行丁达尔效应的实验。从而得出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3.进行对胶体和溶液还有浊液的过滤实验, 可以透过滤纸,而浊液就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分散系及其分类(基础课)
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分散系,并根据所学分类将其进行分类。
(2)认识胶体及其本质特征,并结合生活实际举出常见的胶体。
(3)引导学生根据丁达尔效应鉴别区分胶体与溶液
二、学习内容: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问题导学: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2独立完成;3、4小组合作;用时10分钟)
1、概念:。
2、被分散的物质称为,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为,例如:糖水的分散质为,分散剂为;硫酸钠溶液的分散质为,分散剂为。
3、按,分散系共有种组合方式。
4、请将下列分散系按上面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分散系
物质举例
(请选择正确的连线)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 气
硫酸铜溶液
液 + 气有色玻璃固 + 气烟
气 + 液雾
液 + 液泡沫塑料固 + 液空气
气 + 固汽水
液 + 固牛奶
固 + 固珍珠
5、实验探究:将氯化铁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冷水、沸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的三种混合物有什么相同点?
将氯化铁溶液滴加到
冷水中
沸水中
氢氧化钠溶液中
现象
相同点
6、实验探究:分别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和氢氧化铁悬浊液。
过滤后的现象
氢氧化铁胶体
氢氧化铁悬浊液
结论与解释
7、实验探究:将装有淀粉与氯化钠溶液的半透膜置于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约2-3分钟,取烧杯中的溶液1-2毫升于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硝酸银和碘水;从半透膜中取少量液体滴加碘水。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与解释
从烧杯中取1-2毫升液体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
向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
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碘水
从半透膜中取少量液体,并滴加少量碘水
8、思考: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探究,分析这几种分散系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9、分散系的分类(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
粒子直径稳定性实例
溶液
分散系胶体
浊液
二、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丁达尔效应:当光线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有作用,所以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或从侧面)可以看到。
用途:鉴别和。
*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介稳性: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1)胶体粒子因吸附离子而带有,同种胶体粒子电性,它们之间的相互阻碍胶体粒子变大,使胶体粒子不易聚集,这是胶体稳定的主要原因。
(2)使胶体粒子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这是胶体稳定的次要原因。
(3-5为选学内容,有时间则可以学习了解一下)
3、聚沉:在一定条件下,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粒子而形成从分散剂里,这个过程成为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3)加热;用途:做豆腐、静电除尘、明矾净水等。
4、电泳: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的现象叫电泳。
Fe(OH)3带有电荷向极移动。
5、渗析:由于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以通过半透膜。
所以把混有离子或小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的袋子里,并把这个袋子放在溶剂(水)里,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的操作叫渗析。
用途:用于的提纯。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归纳所学内容和收获)
达标训练:
1、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淀粉溶液
B、食盐水
C、乙醇
D、碘酒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观察外观
B、丁达尔效应
C、布朗运动
D、加热
课下作业:
4、将混有氢氧化铁胶体的氢氧化铁沉淀和水的混合物倒入到过滤器中,滤纸上留下的是,滤液里有,再将滤液倒入到半透膜(小孔直径约1纳米以下)中,能通过半透膜。
5、“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在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若将纳米碳均匀的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通过滤纸
⑤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⑥能通过半透膜
6、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如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后出现红褐色沉淀
7、讨论:在制取Fe(OH)3胶体时要注意:①不能用自来水;②FeCl3溶液应逐滴滴入且不能过量;③加热时间不宜过长。
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挑战高考:
1、(04上海)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作布朗运动
C、胶粒带正电荷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2、(02广东)为了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过滤
B、电泳
C、渗析
D、加入AgNO3溶液,过滤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