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大全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归纳高中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_4π^2(R+h)/T^2h≈3、6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

(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匀加速直线动动的公式1.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0t+(at^2)/2=(vt^2-v0^2)/2a=(v0+vt)t/2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0+at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也是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v0+vt)/2其中v0为初速度,vt为t时刻的速度,又称末速度。

4.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1)V末^2-V初^2=2as(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a取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取负值。

)(2)A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高中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归纳。

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大全

物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大全

必修一知识点大全1.参考系⑴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对同一运动,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⑶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取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⑴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3.时间与时刻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⑴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5.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⑴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v x=,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

⑶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6.加速度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⑵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即t v v t v a 0-=∆∆=⑶对加速度的理解要点:①注意速度和加速度两个概念的区别,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速度变化和时间的比值,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加速度的方向不是速度的方向,而是速度变化的方向,所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全面总结一、运动学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涉及的概念有参考系、质点、时刻、时间间隔、位移、路程、速度、速率、加速度等。

2.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3.质点:o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o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择参考系。

4.时间与时刻:o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

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

o时间与时刻的联系:可以在时间轴上找到时间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o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5.位移与路程:o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o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o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6.速度:o定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位移和发生此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o定义式:v=Δx/Δt,速度的单位是m/s。

o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大物体运动快,速度小物体运动慢。

o性质: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o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加速度:o定义: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o定义式:a=Δv/Δt,加速度的单位是m/s²。

o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与物体速度的方向无关。

o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o性质:加速度由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共同决定,虽然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有联系,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必然联系。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 力学基础-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作用)、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 力的合成与分解:矢量加法与减法;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 功与能:功的定义、功与能的关系;动能定理、势能。

2. 运动学-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 抛体运动: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规律。

- 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

3. 动力学- 重力:地球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 摩擦力: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

- 弹性力:胡克定律,弹性限度。

- 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 能量守恒与转化-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 机械能守恒:在没有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 能量转化: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5. 振动与波动- 简谐振动:振幅、周期、频率、角频率。

- 阻尼振动:振幅随时间逐渐减小的振动。

- 波动: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横波与纵波。

- 干涉与衍射:波的叠加原理,干涉现象,衍射现象。

6.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 光的反射:平面镜、球面镜的成像规律。

- 光的折射:斯涅尔定律,透镜成像规律。

- 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

7. 电磁学初步- 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

- 电流与电阻: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安培环路定理。

-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8. 热学基础-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概念,热量的传递方式。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理想气体状态的方程。

- 热机:热机的工作原理,效率的计算。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重点复习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重点复习

4. 摩擦力
1.定义: 两个相互
会产 静 摩 F支 2.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擦 (2)直接接触 力 (3)接触面有挤压(形变) 而保持 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 趋势时,在它们的 生 的
f
(4)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3.大小: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推力的增 G 大而增大, 取值范围0<f≤Fm 4.方向: 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 的方向相反
五、三种常见的力的相关概念 1. 力的概念(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 性质不同的力,效果也可以相同) 2. 重力 (1)概念、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2)重心: 1)几何形状规则的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 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位 置跟形状和物体质量的分布情况有关 2)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3)重心越低越稳定
远.
解析 当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有:
v汽车=v自=4 m/s
x汽-x0=x自,vt=v0+at
汽车:由4 m/s=10 m/s-6 m/s2· t
解得:t=1 s
x0=x汽-x自
10 m/s+4 m/s · 1 s-4 m/s· 1s 2 =7 m-4 m=3 m.
= 答案 3 m
三、刹车类问题分析
(1)数学方法:因为在匀变速运动的位移表达式中有时间 的二次方,我们可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 解,有时也可借助v-t图象进行分析. (2)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
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例2 汽车正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突然 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 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 6 m/s2的匀减速运 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与分类-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够使物体的静止状态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点,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

3.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置的变化量。

- 加速度: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4.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二、力与运动的关系1.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的运动。

-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2. 曲线运动- 圆周运动:物体沿圆周路径的运动。

- 离心运动与向心运动:圆周运动中,物体因向心力不足或过多而产生的运动。

3. 力的平衡与不平衡- 力的平衡: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力的不平衡: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功、能和功率1. 功- 功的定义:力与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 功的计算:功 = 力× 位移× cosθ(θ为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2. 能- 动能: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因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 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3. 功率-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 功率的计算:功率 = 功 / 时间。

四、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 杠杆:固定点(支点)的硬棒,用于放大力的作用。

-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 动力臂 = 阻力× 阻力臂。

2. 滑轮系统- 滑轮:固定在轴上的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_整理版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_整理版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参考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2、质点: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关键一点](1)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xt∆=∆,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v at∆=∆.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 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 力的合成与分解: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2. 运动的描述-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导数,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导数。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运动。

3.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F=ma。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功与能量- 功的定义: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5. 动量与动量守恒- 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 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6. 机械振动与波动- 简谐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的周期性往复运动。

- 波动:能量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式,包括横波和纵波。

7. 光学基础-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部分光线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 光的干涉与衍射:光波在相遇或通过障碍物时,波前发生叠加或弯曲的现象。

8. 电磁学基础-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电场是电荷周围空间的物理场。

-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9. 原子物理与核物理-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放射性衰变: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辐射能,转变为更稳定状态的过程。

- 核反应:原子核通过吸收或放出粒子,转变为其他原子核的过程。

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推或拉的作用。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张力、浮力等。

3. 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可以合成一个等效力,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多个分力。

5.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若未受外力,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6. 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7.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直线运动1. 位移: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

2.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变化量。

3.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路径运动。

4. 加速度: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5. 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加速度沿直线路径运动。

6. 运动学公式:用于描述速度、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三、曲线运动1. 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2. 圆周运动:物体沿圆周路径的运动。

3. 向心力:使物体沿圆周路径运动的力。

4. 向心加速度: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指向圆心的加速度。

四、功、能和功率1. 功: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位移的乘积。

2.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3.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4.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5.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五、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通过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力的传递和放大。

2. 滑轮系统:通过滑轮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3. 斜面原理:通过斜面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4. 浮力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六、压强和流体静力学1. 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流体静力学:研究静止流体的性质和行为。

3. 帕斯卡定律:流体中的压力在任何方向上都相等。

4.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重量。

七、功和能的综合应用1. 功的计算:通过力和位移的关系计算功的大小。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必背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必背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必背一、力学基础知识1. 质量和重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独立于位置的惯性有关;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合成时,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正交力,使力的分量之和等于原有的力。

3.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惯性定律)。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变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F=ma)。

5.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与反作用力)。

二、匀速直线运动1. 位移与位移矢量: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所经过的直线距离称为位移,位移具有大小和方向。

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间间隔内位移的比值为平均速度,趋近于无限小的时间间隔时,得到瞬时速度。

3. 加速度和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称为加速度,正加速度表示速度增加,负加速度表示速度减少。

4. 自由落体运动:没有任何初速度向上抛出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以匀加速度自由向下运动。

三、运动图象与运动分析1. 位移-时间图象: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位移,曲线的斜率为速度。

2. 速度-时间图象: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曲线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

3. 加速度-时间图象: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加速度,曲线表示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4. 初速度、末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若已知初速度、末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通过公式v=at求解缺失量。

四、斜抛运动1. 斜抛运动的速度分解:将斜抛运动的速度分解为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水平速度匀速不变,竖直速度受重力作用加速度a=-g,g为重力加速度。

2. 斜抛运动的轨迹:轨迹为抛体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3. 抛体在时间t内的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的关系式:由抛体的速度分解和位移公式得出。

五、牛顿力学1. 惯性和惯性系: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的属性,惯性系是观察物体运动时所处的参照系。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 定义: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1.2 参考系- 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定做为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

- 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1.3 位置、位移和路程- 位置: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 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矢量。

- 路程: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标量。

1.4 速度和平均速度- 速度: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矢量。

- 平均速度: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1.5 加速度- 定义: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矢量。

- 表达式:a = Δv/Δt第二章:力和运动2.1 力的概念- 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分类: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非接触力(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2.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F = ma,其中F为合外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3 摩擦力- 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 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2.4 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 表达式:F = m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²。

第三章:能量与动量3.1 功和能量- 功:力与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

- 能量: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

3.2 动能和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3.3 动量和冲量- 动量: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矢量。

- 冲量: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复习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复习

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6.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4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4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4篇)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认识形变1.物体形状回体积发生变化简称形变。

2.分类:按形式分: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

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3.弹力有无的判断:1)定义法(产生条件)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3)假设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弹性与弹性限度1.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2.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3.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不能完全恢复,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发生了塑性形变。

探究弹力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一、力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

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

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

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

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力学1、力的定义:力是影响物体运动和形状变化状态的自然界现象。

2、力的作用:力能使受力物体产生运动,也可使受力物体造成形变状态。

3、施力物体分类:施力物体可分为质点、点物体和细长体。

4、力之间的关系:施力物体受力方向和力性质无关,力之间具有抵消和累加的关系,受施于受力物体的多个力的总和称为外力。

5、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用矢量表示,力的大小通常用特定的单位来表示;力的方向可以用一个指向该力作用点的单位矢量表示。

6、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指受力物体接受外力作用,将产生运动变化。

7、牛顿第一定律:当受力物体处于定位状态时,受力物体的位置、形状、运动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

即受力物体运动不受外力影响且受力物体位置、形状不会发生变化的定律。

9、牛顿第三定律:当一个物体作用在另一个物体上时,受施力物体受到反作用力,两个力受力物体作用在对方上的力等于,方向互为相反。

即力相互施加,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定律。

二、动量定律1、动量定律:动量定律指的是受力物体受外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特性会发生变化,受力物体的动量沿外力方向增加,受力物体的动量大小变化等于作用于其上的外力的大小。

2、动量的定义:动量是物体的总量的表示,其定义为外力的模态之积,又称惯量或冲量。

3、冲量定律:受力物体在任何时刻的所受外力与受力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受外力之间始终保持对称性,且实施外力的动量系统的机械功和冲量之和保持恒定。

即受加外力相等,受力物体动量的变化等于施加外力的动量的定律。

4、动量传递定律:当两个物体碰撞时,受力物体之间的动量传递系数以及物体碰撞的形态和物体本身受力性质有关,受力物体之间动量传递时发生的动量损失和变化。

三、摩擦力定律1、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由物体表面间的摩擦作用而产生的力,可分为磨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表面摩擦力。

2、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也可能影响物体的形变;摩擦力的大小依赖于受力物体的表面粗糙程度、受力物体的质量以及受力物体之间的间隙、干湿粘稠度等。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将地球视为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性质: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时间和时刻。

-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如第2s末、第3s初等。

- 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如前2s、第2s内等。

4. 位移和路程。

- 位移: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其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是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5.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6.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 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其中v_0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 位移公式:x = v_0t+(1)/(2)at^2。

- 速度 - 位移公式:v^2 - v_0^2=2ax。

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力学基础### 1. 运动的描述- 位移:物体位置的变化。

- 速度:物体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加速度:物体速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

### 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3. 功与能- 功:力与位移的乘积。

- 动能:物体运动状态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 二、力与运动### 1. 重力-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高度而具有的能量。

### 2. 摩擦力- 静摩擦力:阻止物体开始运动的力。

- 动摩擦力:物体运动时的阻力。

### 3. 弹性力- 胡克定律:弹簧的弹性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 三、运动的规律### 1.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的运动。

-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运动。

### 2. 曲线运动- 抛体运动:仅受重力影响的曲线运动。

- 圆周运动:物体沿圆周轨迹的运动。

### 3. 相对运动- 相对速度: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速度。

## 四、力学中的守恒定律### 1. 动量守恒定律-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 2. 能量守恒定律- 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 五、机械振动与波动### 1. 简谐振动- 振幅:振动的最大位移。

- 周期: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 2. 阻尼振动- 振幅随时间减小的振动。

### 3. 波动- 波长: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 频率:单位时间内波峰通过某点的次数。

## 六、宇宙速度### 1. 第一宇宙速度- 环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速度。

### 2. 第二宇宙速度- 脱离地球引力束缚的速度。

### 3. 第三宇宙速度- 脱离太阳系的速度。

## 结语物理必修一涵盖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运动的描述、牛顿运动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的规律、守恒定律以及机械振动与波动等。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力学1.1 牛顿三定律1.1.1 第一定律1.1.2 第二定律1.1.3 第三定律1.2 动能和势能1.2.1 动能的计算公式1.2.2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1.2.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3 力的合成与分解1.3.1 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1.3.2 斜面上的力的合成与分解1.3.3 其他情况下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二、热学2.1 内能和热量2.1.1 内能的定义2.1.2 热量的概念和计算2.1.3 内能和热量的转化2.2 热力学第一定律2.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2.2.2 等温过程与绝热过程2.2.3 热机效率和制冷系数2.3 热传递2.3.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2.3.2 热传递的计算公式2.3.3 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对热传递的影响三、电磁学3.1 电荷和电场3.1.1 电荷的基本性质3.1.2 电场强度的定义和计算3.1.3 电场中的电荷受力分析3.2 电流电路3.2.1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3.2.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3.2.3 电阻和电阻率3.3 磁场和电磁感应3.3.1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 3.3.2 电磁感应现象3.3.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四、光学4.1 光的反射和折射4.1.1 光的反射定律4.1.2 光的折射定律4.1.3 高级定律和全反射4.2 光的成像4.2.1 凸透镜成像规律4.2.2 凹透镜成像规律4.2.3 光学仪器的应用4.3 光的波动性4.3.1 光的双缝干涉4.3.2 光的单缝衍射4.3.3 光的偏振现象五、原子物理5.1 原子结构5.1.1 原子核和质子中子的结构5.1.2 原子的电子排布5.1.3 元素的光谱特性5.2 放射性和核能5.2.1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5.2.2 核能的应用和风险5.2.3 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区别结语:以上便是物理必修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物理是一门探求自然规律的学科,通过学习物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并且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与分类-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量,可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产生。

-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3.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摩擦力- 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的区别及其计算方法。

- 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和正压力有关。

5. 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和向心力的计算。

- 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及其与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

二、功、能和功率1. 功的定义和计算- 功是力在位移方向上所做的工,计算公式为W=Fscosθ。

- 功的单位是焦耳(J)。

2. 功率的概念-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计算公式为 P=W/t。

-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3. 动能和势能- 动能:Ek=1/2mv^2,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 重力势能:Ep=mgh,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有关。

4.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没有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三、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1. 万有引力定律- 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引力,其大小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天体运动- 开普勒定律描述了行星围绕恒星运动的规律。

- 行星轨道的椭圆形状和面积速度定律。

3. 卫星运动- 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的运动规律。

- 轨道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四、流体静力学1. 流体静压力- 流体静压力与深度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流体静力学方程。

2.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计算和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力与其所排流体的重量相等。

3. 压强测量- 利用U型管和压力计测量流体的压强。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知识点大全1.参考系⑴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对同一运动,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⑶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取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⑴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3.时间与时刻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⑴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5.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⑴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v x=,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

⑶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6.加速度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⑵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即t v v t v a 0-=∆∆=⑶对加速度的理解要点:①注意速度和加速度两个概念的区别,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速度变化和时间的比值,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加速度的方向不是速度的方向,而是速度变化的方向,所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

②加速度的定义式t v v t v a 0-=∆∆=不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在该式中加速度并不是速度变化量和时间t 决定,不能由此得出a 与v ∆成正比、与时间t 成反比的结论,加速度的决定式m Fa =,即物体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和物体的质量决定,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跟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减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即加速直线运动),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即减速直线运动)。

7.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定义中的“相等时间”应理解为所要求达到的精度范围内的任意的相等时间。

(2)规律: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3)公式:⑴x=vt ⑵t=x/v ⑶v=x/t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6V 以下。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 。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 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tx v ∆∆= 若t ∆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9.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t x v v t ==2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10.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又定义为物体沿一直线运动,而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 速度均匀增加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减小1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推论 速度公式:at vv +=0 位移公式:2021at t v x +=位移速度公式:axv v 2202=- 平均速度公式:t x v vv =+=20 2/02t v v v v =+= (V t/2表示时间t 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是恒量.即x Ⅱ-x Ⅰ=x Ⅲ-x Ⅱ=……=x N -x N-1=△x=aT 2或x M -x N =(M-N)aT 2说明:①公式涉及五个物理量V 0,V ,x ,a ,t 每一个公式各缺一个物理量,在解题中,题目不要求和不涉及哪个物理量,就选用缺这个物理量的公式,可少走弯路,找到最优解法. ②公式均是矢量表达式,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来讲,通常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其他矢量取正或负数代入公式运算.(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1:v 2:v 3:……v n =1:2:3:……:n②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x 1:x 2:x 3:……:x n =12:22:32:……:n 2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x 1:x Ⅱ:x Ⅲ……:x N =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 1:t 2:t 3:……:t n =)1(::)23(:)12(:1----n n Λ10.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含方向) 横坐标表示时间 斜率表示加速度(含方向)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②表示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 ③表示物体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 0 V/(ms -1)T 1 t/s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1时间内②的位移11.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Array移(含方向)横坐标表示时间斜率表示速度(含方向)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①表示物体做静止;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

12.自由落体运动(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

(3)规律:v t = gt ; h= 221gt ;v t 2= 2gh 。

1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科学研究过程:(1)对现象的一般观察(2)提出假设(3)运用逻辑得出推论(4)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5)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

14.力(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的基本特征①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不论是直接接触还是不直接接触;不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有力就一定存在施力和受力物体. ②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③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有大小和方向.④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力的分类:①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②按效果分:拉力、压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③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和外力④按是否与物体接触分:接触力和非接触力(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6)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方法就是力的图示(7)力的国际单位:牛顿(N).15.重力(1)产生: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等于万有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2)大小:G=mg,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重力的大小可用测力计测出,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或者对竖直悬绳的拉力。

重力G的大小等于物体对绳的拉力F的大小,但不能说重力就是拉力,因为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他力的作用也无关系.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在地球上和地球附近某一高度的地方,认为同一物体的重力不变.④在两极点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在地球上其他位置时,重力不等于万有引力.(3)方向: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不能说垂直向下。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①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可以在物体上②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不规则形状的薄板状的物体,其重心位置可用悬挂法确定。

③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16.形变与弹力(1)弹性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

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3)产生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这个物体形变的那个物体上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被支持)的物体.②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③弹簧的弹力方向,总与弹簧的中心轴线重合,并指向原长方向.④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切面,指向受弹力物体内部.⑤面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点的公切面,指向受弹力物体的内部.⑥轻杆既可以受拉力,也可以受压力,其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轴线方向(5)弹簧弹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内有kxF ,x为形变量,k由弹簧本身性质决定,与弹簧粗细、长短、材料有关。

17.滑动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有弹力b、接触面粗糙c、有相对运动(3)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与运动同方向,可以与运动反方向。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 =μFN(0<μ<1,FN与G无关)F f 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