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计教案(记忆)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记忆的生理和心理机制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记忆的生理和心理机制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记忆的生理和心理机制解析引言记忆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功能之一,它是人们运用过去的经验、知识、技能、情感等有用信息来适应环境的过程。

正常的记忆功能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社交等方面都非常重要,了解记忆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对于提高我们的记忆能力和促进我们的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对记忆机制进行深入解析,以期对读者的记忆能力和心理健康提供科学参考和指导。

一、生理机制记忆涉及到多个脑区和神经分子的相互作用,其中海马体和杏仁体是最为重要的记忆结构之一。

海马体是大脑内储存长期记忆的主要区域,具有多巴胺受体、5-HT受体、GABA受体等受体亚型,而杏仁体则是情绪记忆(如恐惧、愉快)的关键区域,具有多巴胺受体、5-HT 受体、胆碱受体等受体亚型。

1.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从感官器官进入大脑(感觉记忆),或者从短期记忆进入工作记忆,继而被加工和编码的过程。

其中,短时记忆依赖于各种神经递质的参与,如乙酰胆碱(ACh)、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其中,ACh在大脑内的水平与注意、语言、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功能相关。

2. 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临时存储和处理需要加工的信息,其系统包括前额叶、杏仁体、海马体等区域的神经元,这些区域的神经元通过突触接触形成功能网络,来处理与控制知觉、注意力、思维、问题解决等认知功能有关的信息。

3.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通过多次重复加工和编码,形成了一种持久的依存性变化,能够持久存储的过程。

在该过程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包括谷氨酰胺(Glu)和5-羟色胺(5-HT),这些神经递质通过突触接触形成功能网络,来加强突触连接性和神经元中的可塑性,从而导致突触前钙离子浓度升高、突触后蛋白激酶C(PKC)等信号分子的活化,促进记忆的形成和存储。

二、心理机制记忆涉及到人类认知心理学的多个方面,如注意力、意愿、意义、刺激特征、加工深度等。

1. 注意力注意力是指人类大脑对环境信息的有意识的过滤和选择,其能力与记忆的形成和存储密切相关。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六课记忆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六课记忆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六课记忆.小偏方【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关键词汇:记忆、观察、分析、总结、平衡。

要点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了记忆的原理、方法和小技巧,并强调了大家应该在观察、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加强记忆和提高注意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记忆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记忆的小技巧,提高注意力和记忆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如何加强记忆和提高注意力,难点如何有效地运用学到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准备:PPT,教材,小黑板,小卡片,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1. 盘点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内容,问学生们是否还记得上一节课讲解的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2. 请学生分享上一次在处理情绪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他们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

第二步:讲解记忆的原理和方法(15分钟)1. 讲解记忆的原理:角色、联想、刺激、重复、分析、总结。

2. 讲解记忆的方法:音、形、画、动、游。

第三步:小技巧之一:观察和提高注意力(10分钟)1. 请学生细心观察教室和身边的事物,并随机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或“你发现了什么?”,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和观察。

2. 进一步强调提高注意力的重要性,同时提供一些提高注意力的小技巧,包括定期休息、用可爱的文具书写、练习冥想等。

第四步:小技巧之二:记忆技巧(15分钟)1. 讲解记忆技巧之一:分组记忆法。

以五种颜色为例子,让学生将不同的颜色分组,并在小黑板或卡片上写出每组颜色的名称,再让学生尝试将各个颜色组合起来重复记忆。

2. 讲解记忆技巧之二:老鼠闯迷宫。

以某种动物为例子,让学生把它分为头、身体、尾三个部分,在黑板或卡片上写下,并要求学生特别关注各个部分之间的连贯性,再尝试重复记忆。

第五步:小技巧之三:阅读技巧(15分钟)1. 强调阅读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并引导学生在阅读前先观察标题、副标题、插图、图表等信息,抓住文章主题和重点。

2. 教授“五W 一H”法则(即什么、谁、为什么、何时、何地、如何),让学生掌握这种技巧后再运用于阅读理解和知识记忆上。

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记忆有策略》教案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记忆有策略》教案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记忆有策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忆的重要性,认识到增强记忆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有效的记忆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记忆的重要性2. 常见的记忆策略3. 如何运用记忆策略5. 提升自信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忆的重要性、常见记忆策略及如何运用记忆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4. 实践演练法:引导学生运用记忆策略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记忆的重要性、常见记忆策略等。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记忆策略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记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记忆的重要性:讲解记忆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增强记忆的必要性。

3. 讲解常见记忆策略:介绍一些常用的记忆策略,如联想记忆、图像记忆、编故事等。

4. 讲解如何运用记忆策略:讲解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运用记忆策略。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记忆策略解决问题。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借鉴。

7. 实践演练:引导学生运用记忆策略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记忆策略的重要性。

9.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辅导:提供课后辅导机会,解答学生在运用记忆策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记忆策略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分享的质量。

3. 实践演练:观察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记忆策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如何避免记忆虚假信息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如何避免记忆虚假信息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如何避免记忆虚假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压力逐渐加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记忆虚假信息给人的生活、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和记忆能力,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之一。

如何保护并提升自己的记忆能力,避免虚假信息的植入,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并不断实践养成好习惯。

一、前置知识在进入记忆管理方面的教学之前,建议对本科目的相关前置知识进行一定的讲解,以便大家在学习本课程的时候准确理解学习的内容。

1、什么是记忆记忆是指人类获得、储存和再现信息或经验的过程,是人类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

记忆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2、记忆种类记忆主要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获得信息的初始阶段,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器官获得信息;短时记忆是将获得的信息暂时保存在大脑中,不加处理的短期储存;长时记忆是经过加工处理后长期保存在大脑中的信息。

3、记忆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存储方式,记忆可以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显性记忆也叫做意识记忆,是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努力回忆的记忆形式,如生日、电话号码等;隐性记忆也称无意识记忆,是储存在大脑中且不需要有意识回忆的记忆形式,如骑自行车、打字等。

4、记忆与健康记忆和健康密切相关,良好的身体健康和正确的生活方式能够有益于提高记忆能力和保护记忆健康。

我们在实践中需要加强锻炼、降压、戒烟、戒酒等方面的学习和应用。

二、记忆管理的实践1、梳理信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变化繁多,如何及时清理和梳理这些信息是保护记忆力任务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何进行信息梳理呢?我们需要对信息分类,将工作、生活、学习等不同领域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安排工具,如手帐、提醒软件等,帮助我们快速整理信息内容。

对已经分类的信息,我们可以适当地筛选、过滤,去掉一些无用信息,保留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记忆心理课教学设计模板

记忆心理课教学设计模板

记忆心理课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记忆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记忆技巧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记忆原理:介绍记忆的基本原理,如记忆的生理机制、记忆的分类、记忆的干扰等。

2.记忆方法:介绍各种记忆方法,如复述、组织、联想、图像等,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教学。

3.记忆应用:结合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记忆技巧解决问题。

4.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通过心理训练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记忆的重要性和记忆教学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记忆原理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记忆的生理机制、分类和干扰等基本原理。

3.记忆方法介绍:分别介绍复述、组织、联想、图像等记忆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4.记忆应用案例分析:结合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记忆技巧解决问题。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记忆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6.心理训练:通过心理训练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7.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记忆技巧和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1.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记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2.作业:布置与记忆技巧和方法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和应用。

3.反馈: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记忆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辅助工具1.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案例等,形象生动地展示记忆原理和方法。

2.笔记本:让学生记录自己的练习和心得体会,巩固记忆技巧和方法。

3.心理训练工具:如冥想音乐、放松操等,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提高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六、课后拓展1.建议学生多阅读有关记忆方面的书籍和文章,进一步了解记忆的原理和方法。

初中心理课 记忆教案

初中心理课 记忆教案

初中心理课记忆教案1. 让学生了解记忆的重要性以及对自己学习的指导意义;2. 让学生了解记忆的心理特征以及各种形态,辨析记忆的差别;3. 让学生掌握一些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对记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记忆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记忆的重要性2. 记忆的心理特征3. 记忆的形态和差别4.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因为记忆不好而引发的有趣故事,引起学生对记忆的兴趣。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记忆重要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课堂探究1. 教师向学生讲解记忆的重要性,以及记忆对自己学习的指导意义。

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记忆的心理特征,如选择性记忆、遗忘规律等。

3. 教师介绍记忆的形态和差别,如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显性记忆、隐性记忆等。

4. 教师教授一些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和技巧,如联想记忆、图像记忆、编故事等。

(三)实践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记忆游戏,如记忆力大比拼、图片记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记忆效果。

2. 教师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对一些知识点进行记忆。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记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记忆,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家长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 学生完成一份关于记忆的调查问卷,了解自己的记忆状况。

3. 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提高记忆效果的日记,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记忆方法和技巧的心得。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环节的表现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记忆的资料,如文章、视频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

2. 教师准备一些记忆游戏道具,如图片、卡片等,以便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如何克服记忆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如何克服记忆障碍

高中生时常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而记忆障碍是提高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文将着重于讨论这个教案对学生们如何克服记忆障碍所起到的作用。

一、教学目的1.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记忆机制、提高记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

2.教学重点:提高记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方法,并应用于课程中,使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3.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应用记忆方法的能力,并使所学的方法与自己的学习内容紧密结合。

二、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讲授大脑运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记忆阻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出自己的记忆方法,并在实际课程学习中进行应用。

3.交流讨论: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和体验,相互帮助解决记忆难题,从而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三、课程内容1.了解大脑运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大脑的基本结构和运作原理,如神经元、突触、记忆的存储等基本概念。

大脑的运作原理是记忆能力的基石,通过理解大脑运作,能够更好地理解记忆机制,从而更好地提高记忆能力。

2.分析记忆阻碍原因通过分析记忆阻碍的原因,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压力大、记忆目标不明确、记忆方法不当等,并相应地提出解决方案,如采用注意力锻炼、分段记忆、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等,帮助学生克服阻碍,提高记忆能力。

3.设计记忆方法在理论分析和方案提出后,老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计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例如,学生可以采用“联想法”、“口诀法”、区分颜色、用画、圆圈等多种记忆方式。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适合选用不同的方法。

通过实践的过程,能够更好地检验记忆方法的效果,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能力。

4.实践使用设计好记忆方法后,学生需要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反复尝试、调整,以此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实践中,学生们应了解抓住重点,理清思路,避免记忆枯燥乏味,不仅能提升记忆力,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
“123”,“321”,数字位数逐渐增多,直到倒数不出来为止,然后交换,看谁数得最多。
2、指导学生做书中第2页第2题,
并请记得快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进
行记忆的,教师给予评价与总结。
3、小游戏:巧记汉字
做“鸡、虫、棒、虎”的游戏,
并说一说怎样能更好更快地记住这几个字。把学生把他的好方法写在书中第2页第3题的横线上。
什么是记忆(小学三年级下册)
课题
看谁记得巧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记忆力。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
3、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及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的记忆力。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及训练,使学生掌握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小奖章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七彩镜]
1、小游戏:记数字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七彩镜]
1、教师讲君君的故事。
2、提问:妈妈让君君把故事讲给客人听时,她为什么不肯讲?
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总结。
4、出示课题“让自己勇敢起来”。
[童心广场]
1、指导学生做书中第7页的害羞心理小测试。(幻灯片出示)
2、对学生的测试结果做解释说明。
(1)8——14分,表明有信心。
教师朗读一个数字,请学生复述,先读简单的,然后再增加难度。
2、指导学生看书中第1页测试二中的内容。给学生5分钟,请他们进行记忆国别和国旗,看谁记得快,然后合上书,请学生再纸上画出来。
3、请画得好的学生简单一下自己的经验。
4、出示课题“看谁记得巧”。
[童心广场]
1、游戏:倒数数字。

心理健康教育记忆宝库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记忆宝库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记忆宝库教案教案:心理健康教育记忆宝库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了解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3. 学习有效的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方法。

4. 提升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关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 教学素材:包括情绪管理技巧、压力释放方法等的案例、图片或视频。

3. 布置学生作业的纸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入(10分钟)- 以一个有趣或引人入胜的问题开始,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

-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理健康?为什么心理健康是重要的?-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2. 知识讲解(20分钟)- 使用 PowerPoint 演示文稿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 分享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强调身心健康的综合性。

- 探讨社会因素、个人经历和生活方式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 案例分析(15分钟)- 提供几个关于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 请学生从案例中总结有效的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技巧。

4. 小结(5分钟)- 与学生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心理健康对个人幸福的重要性。

- 提醒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理健康的短文。

第二课时:1. 复习(10分钟)- 与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他们回答一些复习问题。

- 引导学生再次讨论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技巧的重要性。

2. 情绪管理技巧(20分钟)- 分享一些情绪管理技巧的案例、图片或视频,并解释每种技巧的原理。

- 引导学生展示他们了解的情绪管理技巧,让他们互相分享和讨论。

3. 压力释放方法(20分钟)- 分享一些有效的压力释放方法的案例、图片或视频,并解释每种方法的原理。

- 引导学生讨论个人感兴趣的压力释放方法,并提供更多的案例和示范。

4. 小结与总结(10分钟)- 与学生总结情绪管理技巧和压力释放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记忆有妙招心理健康教案(一)

记忆有妙招心理健康教案(一)

教案名称:记忆有妙招心理健康教案教案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有效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心理健康。

教学内容:1. 认识记忆- 介绍记忆的定义和重要性- 探讨记忆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2. 记忆的类型-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别- 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的特点3. 记忆的妙招-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多种感官参与记忆- 创造有趣的联想- 不断重复巩固记忆- 运用记忆技巧,如构建思维导图、利用记忆术等4. 记忆的常见问题- 遗忘和记忆混淆- 记忆的负面情绪,如焦虑、压力等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记忆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影响。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记忆的类型并分享自己的记忆方式。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讲解记忆妙招,并进行实际操作。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记忆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1. 引入学生对记忆的认识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记忆的思考和讨论。

2. 讲解记忆的类型结合生动的图表和实例,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记忆。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记忆方式,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困难。

4. 记忆妙招的讲解详细介绍制定学习计划、多种感官参与记忆、创造有趣的联想等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5. 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分析记忆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6.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记忆训练,让他们体验不同的记忆方式和效果。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及对记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记忆练习作业,检验学生对记忆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口头答辩让学生就记忆方法进行口头答辩,展示他们对记忆妙招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明确记忆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同时,也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反思,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方法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方法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方法探索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最为基本的能力之一,对于学生而言,优秀的记忆能力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更是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现实中很多学生在记忆方面存在困难,导致学习成绩不如意,特别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记忆的压力更加大,我们需要探索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方法。

1.注重记忆过程的理解和培养记忆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编码、存储、检索和调取等多个环节。

仅仅是纯粹的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深入了解记忆过程,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编码和存储,才能掌握记忆的本质。

在课堂上,我们需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引导学生从感知、意义等多个角度出发,深入理解记忆过程。

比如,从感知的角度出发,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记忆实验,测试人类感知的局限性,从而加深对记忆的认识。

2.制定科学的记忆方法大脑是一个高度可塑的器官,可以通过训练和锻炼改变其结构和功能,对于学生而言,采用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比较实用的方法包括:联想记忆法、图像记忆法、情景模拟法等。

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学科知识,系统介绍各种记忆方法的优缺点,并让学生逐一尝试,从中发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并加以总结和归纳。

3.优化学习环境和心态学习环境和心态是影响学生记忆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环境嘈杂、杂乱无章,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效果容易受到干扰;如果学生焦虑、紧张、心态不稳定,记忆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优化学习环境和心态,营造安静、舒适、有序的学习氛围,同时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心态,保持心情愉悦,增强自信心,并并为学生提供压力调节技巧,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4.培养学生自主的记忆意识学生的记忆效果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持续的锻炼,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记忆意识。

具体而言,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自主探究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并借助各种工具和辅助手段,如笔记、时间管理、小窍门等,逐渐提高自己的记忆效果。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有趣的记忆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有趣的记忆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有趣的记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忆的重要性,认识到记忆对于学习、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记忆的重要性2. 记忆的分类:短期记忆、长期记忆3. 记忆方法:联想记忆、重复记忆、分类记忆、故事记忆等4. 记忆训练游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记忆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记忆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计时器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记忆游戏,让学生初步体验到记忆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记忆的分类、记忆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

3.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记忆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记忆训练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记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记忆2. 目录:记忆的重要性记忆的分类记忆方法记忆训练游戏3.记忆的重要性:学习、生活的影响记忆的分类:短期记忆、长期记忆记忆方法:联想记忆、重复记忆、分类记忆、故事记忆等记忆训练游戏:分组进行,巩固所学知识七、作业设计1. 创设一个记忆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记忆方法进行记忆。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一个记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并分析原因。

3. 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记忆训练,记录自己的进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师在演示记忆方法时,要注重细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记忆训练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记忆力的初中心理健康教案

记忆力的初中心理健康教案

记忆力的初中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忆的概念、过程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提高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记忆的概念和过程2. 记忆的规律3.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4. 积极心态的培养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记忆的概念、过程、规律及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记忆的规律和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忆的概念、过程、规律及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的规律和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4. 心理辅导法: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提高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五、教学流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记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记忆的概念和过程:让学生了解记忆的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回忆。

3. 讲解记忆的规律:引导学生掌握中间的材料较难记、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理解的材料容易记等记忆规律。

4. 讲解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介绍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记、对枯燥的材料赋予意义、及时复习等方法。

5. 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交流。

6.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的规律和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7. 心理辅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提高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记忆的重要性及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9.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练习题的正确率:检查学生对记忆概念、规律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心态变化:观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积极性和热情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记忆的重要性,掌握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培养积极的心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能力大盘点--记忆》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能力大盘点--记忆》教案

学习能力大盘点教学目标:(一)学科性目标:1.通过“传话筒”游戏,学生经历接收信息、运用多种能力记忆、反馈信息等多种学习能力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感受记忆方法的重要性;2.通过对学生记忆力的测试,让学生认识到记忆对学习生活的重要性,能够在学习中寻找记忆的方法、规律,并且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

(二)教育性目标:1.愿意快乐地学习,培养自己的记忆能力;2.通过各种活动、游戏使学生明白记忆能力不是天生就很好的,也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

(三)创新性目标:1.努力做到快乐地学习,不断地寻找记忆的规律和方法;2.在游戏、视频、活动中探索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记忆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自己记忆能力,并且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培养训练自己的记忆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记忆的规律和方法,在学习中如何应用它。

教学方法:1.情境体验法;2.游戏法;3.实践操作法;5.量力而行法.教学过程:一、心灵有约----相互尊重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进入心理健康课堂!我们在课前来一个约定:希望你们做到积极参与真诚表达用心倾听我相信你们会做到,因为你们都很棒!《设计意图:和同学们约定,委婉的提醒课堂中的要求,同时在尊重的基础上又充分的相信学生能做到.因为我始终坚信鼓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二、游戏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游戏吗?那么,今天张老师就听你们的,满足你们的愿望.1.游戏的名称:传话筒今天,我们玩得游戏叫做“传话筒”,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游戏规则:游戏规则:(1).每一小组第一个同学同时拿到传话内容,迅速记住里面的内容.(2).由第一个同学小声传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依次往下,最后一位同学上台汇报自己听到的内容。

最终以反馈内容的相似程度决定最后胜负。

2.汇报完后,通过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收获?生:记忆力好,会一些方法快速记住.交流的时候还要表达清楚,还要细致.生:认真倾听,注意力要集中。

团结协作,合作……3.在这个游戏中, 你们认为决定游戏的胜负起关键性作用的是哪个环节?生:第一个环节:要记住里面的内容,信息传递才会准确.师:没错,像在刚才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中,记忆力比较关键,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些有关记忆力方面的内容.记忆方法大盘点(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整个游戏环节中感受记忆的整个过程,从接收信息到传递信息再到提取信息,从而揭示本课的主题》三、感知记忆----个体差异1.尝试理解:记忆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记忆的?生:2.出示记忆概念。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六课记忆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六课记忆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六课记忆.偏方|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忆的重要性和记忆的基本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记忆技巧和方法,提高记忆能力。

3.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记忆的基本概念:介绍记忆的定义、分类(短期记忆、长期记忆)。

2. 记忆的过程:记忆的编码、存储、提取。

3. 记忆技巧和方法:联想记忆、图像记忆、重复记忆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记忆的基本过程和记忆技巧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记忆游戏,引起学生对记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记忆的基本概念和记忆的过程。

3. 记忆技巧和方法:讲解联想记忆、图像记忆、重复记忆等记忆技巧,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常用的记忆方法,并尝试用新学的记忆技巧进行记忆练习。

板书设计1. 记忆的基本概念:定义、分类2. 记忆的过程:编码、存储、提取3. 记忆技巧和方法:联想记忆、图像记忆、重复记忆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用新学的记忆技巧,记忆一首古诗,下节课分享记忆过程和效果。

2. 小组作业:每组选择一个记忆主题,设计一个记忆游戏,下节课进行展示。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记忆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学会运用记忆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记忆技巧与方法的教授与实践记忆技巧与方法的详细补充1. 联想记忆:通过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相联系,建立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例如,记忆历史年份时,可以将其与学生熟悉的事件或人物关联起来。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课“记忆”教案记忆初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记忆的重要性以及对自己学习的指导意义;2、了解记忆的心理特征以及各种形态,辨析记忆的差别:3、介绍教授有效记忆的简单知识与技能,树立学生增强记忆力的信心。

二、教学设想1、在学生自身对记忆的理解基础上,明确记忆概念,探讨学生在学习记忆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探究如何有效记忆的方法;2、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部分正式授课之前,和学生先做一个小小的记忆测验的游戏。

发放给学生一张词汇表,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准备好笔,现在看一遍下面的表,设法记住全部的词汇。

看完就关闭该表,在1到20的数字后面,按照它们出现的次序写出这些词。

给自己大约5分钟,然后对照表进行核对。

词汇表内容:树电灯开关凳子汽车手套枪色子溜冰鞋猫保龄球球门蛋女巫戒指薪水糖果杂志投票亭高尔夫香烟现在盖上表,按照次序写下这些词语。

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_6._________7.________8.________9._________10.________11._______12.________13.________14.________15._______16.________17.________18.________19._______20.________核对词汇表,在对的答案边打个☆记号,记住,你写的必须与书上的词汇表的顺序相同,要是你香烟放在表的第一行,就算你记对了也不算数。

算出写对的数目,把总数写在纸的最上方教师可统计记忆的数量和百分比,并由此导入本课的学习。

第二部分1、提问什么是记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了解学生想法和观点;2、阐述近现代心理学中对记忆的定义,并提出回忆与遗忘的概念;3、提问大家是怎么记忆的?阐述古人记忆的观点4、介绍记忆的分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记忆编码5、影响记忆、遗忘进程的因素6、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图7、记忆术系统,如何有效记忆。

记忆策略心理健康课程设计

记忆策略心理健康课程设计

记忆策略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记忆策略的定义,掌握至少三种常用的记忆策略。

2. 学生能够描述记忆策略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3. 学生了解记忆策略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效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记忆策略进行有效记忆,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果。

2. 学生能够分析自身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记忆策略进行针对性训练。

3. 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和分享,不断提升记忆策略的应用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认识到记忆策略在提高学习效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树立自信,相信通过努力和实践,可以提升自己的记忆力。

3. 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分享,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学生关注心理健康,认识到记忆策略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关注心理健康。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需引导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记忆策略应用于实际学习生活中,提高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以下教学大纲:1. 记忆策略概述- 了解记忆策略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理解记忆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 常用记忆策略介绍- 关联记忆法:通过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记忆效果- 图像记忆法:利用图像进行记忆,增强记忆的直观性- 意义编码法:对信息进行有意义的加工,提高记忆深度3. 记忆策略的应用与实践- 分析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记忆策略-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记忆策略的实践训练-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记忆策略进行自主学习,巩固所学内容4. 团队合作与分享- 小组讨论:分享记忆策略的使用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课堂展示:展示小组合作成果,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5. 心理健康与记忆策略- 认识到记忆策略在维护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掌握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记忆策略概述,关联记忆法第二课时:图像记忆法,意义编码法第三课时:记忆策略的应用与实践,团队合作与分享第四课时:心理健康与记忆策略,课程总结与反馈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和教材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

记忆有妙招心理健康教案

记忆有妙招心理健康教案

教案:记忆有妙招心理健康教案一、认识记忆- 认识记忆的重要性记忆是人类大脑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对学习、工作和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记忆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自信心。

- 记忆的类型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暂时性的,能够在短时间内记住一些信息;而长时记忆是相对持久的,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留和回忆。

二、记忆的妙招- 注重信息的整理和归纳在学习或工作时,我们需要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归纳出重点和要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 创造联想利用联想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联想信息。

可以通过将新学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创造出有趣的联想,这样可以更容易地记住信息。

- 多重复记忆经常重复记忆可以帮助我们更牢固地记住信息。

可以通过多次复习,反复记忆,不断强化记忆,这样可以提高记忆的效果。

- 利用图像和色彩利用图像和色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信息。

可以通过画图、做笔记、使用不同颜色标记等方式来辅助记忆,让信息更加生动和易于记忆。

三、心理健康与记忆- 压力管理长期的压力会影响大脑的记忆和认知功能。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保持心态平和,才能更好地进行记忆和学习。

- 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对大脑的记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工作效率,也会降低记忆能力。

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记忆的健康至关重要。

- 运动与记忆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的活力和记忆功能。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持良好的记忆状态。

四、实践与应用-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记忆和学习。

合理安排学习和复习时间,分配学习任务,使学习过程更有条理,更有效率。

- 记忆技巧的实践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需要经常实践记忆技巧,比如整理信息、创造联想、多次复习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并运用这些记忆技巧。

- 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适当的运动,才能保持良好的记忆状态。

记忆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记忆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记忆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记忆的功能和作用;2.了解记忆的分类和特点;3.了解记忆失调的原因和影响;4.学会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5.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1.记忆的分类和特点;2.记忆失调的原因和影响;3.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提问或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记忆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记忆的功能、特点,以及记忆失调的原因和影响;3.案例分析法:通过给学生提供记忆失调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记忆失调的解决方法;4.讨论法:通过讨论学生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

五、教学内容1.记忆的功能和作用(1)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记忆的概念和功能;(2)通过情境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记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

2.记忆的分类和特点(1)分析记忆的分类:感性记忆、概念记忆、联想记忆、情感记忆等;(2)介绍每种记忆的特点和应用场景;(3)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分类的重要性和应用。

3.记忆失调的原因和影响(1)以实际例子介绍记忆失调的原因:环境因素、注意力不集中、无效的学习方法等;(2)分析记忆失调的影响:学习受阻、生活不便、自信心下降等;(3)通过讨论学生来回答记忆失调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对该问题的理解。

4.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1)列举常见的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分段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创造语境记忆法等;(2)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具体介绍每种方法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步骤;(3)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并展示个人有效的记忆方法。

5.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1)介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对记忆的影响;(2)通过教育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对于发展记忆能力的重要性;(3)通过讨论和分享,分享学生个人的学习体验和方法,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记忆王国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关于记忆的基本知识——记忆的过程和规律。
通过简单的活动使学生体会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探究有效记忆的方法。
素质目标:树立学生增强记忆力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忆的规律;识记方法。
难点:记忆的过程;记忆的心理特征以及各种形态。
回忆:回忆是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再现过程。如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学生要把头脑中所保持的与该问题有关的知识提取出来,这种提取过程就是回忆。
3、种类
按内容: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
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形象记忆。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或味觉的形象,如人们对看过的一幅画,听过的一首乐曲的记忆就是形象记忆。这类记忆的显著特点是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典型的直观性。
【理论基础】
记忆
1、概念
记忆的基本过程是由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三个环节组成的。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对事物的识别和记住,并形成一定印象的过程。保持是对识记内容的一种强化过程,使之能更好地成为人的经验。回忆和再认是对过去经验的两种不同再现形式。记忆过程中的这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识记是保持的前提,没有保持也就没有回忆和再认,而回忆和再认又是检验识记和保持效果好坏的指标。由此看来,记忆的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记忆的基本过程也可简单的分成“记”和“忆”的过程,“记”包括识记、保持,“忆”包括回忆和再认。
瞬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虽各有自己的对信息加工的特点,但从时间衔接看是连续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准备】
(一)引入
1、机械记忆力的小测试:
呈现一组数字,给学生看1分钟,随后写出:
57,29,32,47,94,86,14,67,75,28,79,24
评断标准:12超优秀,8~9优秀,4~7良好,<4一般
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大约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据L·R·彼得逊和M·J·彼得逊的实验研究,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18秒后回忆的正确率就下降到10%左右。如不经复述大约在1分钟之内就会衰退或消失。有人认为,短时记忆也是工作记忆,是一种为当前动作而服务的记忆,即人在工作状态下所需记忆内容的短暂提取与保留。
2.情绪记忆:是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等。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或情感内容,这些情绪或情感也作为记忆的内容而被存贮进大脑,成为人的心理内容的一部分。情绪记忆往往是一次形成而经久不忘的,对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如教师对某个学生的第一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该生的态度、行为,就是因为这一印象是与情绪相连的。情绪记忆的映象有时比其他形式的记忆映象更持久,即使人们对引起某种情绪体验的事实早已忘记,但情绪体验仍然保持着。
……
再认:再认是过去经历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心理过程。在再认过程中,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材料的再认速度是不一样的,这和影响再认的因素有关。
(三)识记窍门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记忆要与操作结合起来。
(四)识记方法
组块记忆法
口诀法
归类记忆法
数形挂钩法
联想连锁记忆法
2、集中注意时的记忆力
12 33 40 97 94 57 22 19 49 60 27 98 79 8 70 13 61 6 80 99 5 41 95 14 76 81 59 48 93 28 2096 34 62 50 3 68 16 78 39 86 7 42 11 82 85 38 87 24 47 63 32 77 51 71 21 52 4 9 69 35 58 18 43 26 75 30 67 46 88 17 64 53 1 72 15 54 10 37 23 83 73 84 90 44 89 66 91 74 92 25 36 55 65 31 0 45 29 56 2
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发明和创造。——伏尔泰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惊人的记忆潜力,只要他有志学习,勤于锻炼,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他就一定能提高记忆力。
(二)记忆过程
识记:识记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认识并在头脑中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对事物的识记有些通过一次感知后就能达到,而大部分内容则需要通过反复感知,使新的信息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联系。识记作为记忆过程的第一环节,对记忆效果的好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了解、掌握识记规律,有助于改善记忆。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能被记住,编码就是对已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编码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关键阶段。
2、过程
2.1识记:识记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认识并在头脑中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对事物的识记有些通过一次感知后就能达到,而大部分内容则需要通过反复感知,使新的信息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联系。识记作为记忆过程的第一环节,对记忆效果的好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了解、掌握识记规律,有助于改善记忆。
遗忘: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和再认,或者回忆和再认有错误的现象。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过程在记忆的不同阶段都存在。遗忘基本上是一种正常、合理的心理现象。
回忆:回忆是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再现过程。如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学生要把头脑中所保持的与该问题有关的知识提取出来,这种提取过程就是回忆。生活所必需的。
在上面这些数字里,圈出任意连续的15个数字,比如0到14,2到16等等
评断标准:40秒~60秒优秀,60秒~90秒良好,90秒~180秒一般
知道了自己记忆力的情况,同学们可能会想怎么样才能保持良好的记忆力,或者该怎么提高,那么,什么是记忆呢?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过去的经验也就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叫做记忆。
3.逻辑记忆:是以思想、概念或命题等形式为内容的记忆。如对数学定理、公式、哲学命题等内容的记忆。这类记忆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等特点。
4.动作记忆(运动记忆):是以人们过去的操作性行为为内容的记忆。凡是人们头脑里所保持的做过的动作及动作模式,都属于动作记忆。如上体育课时的体操动作、武术套路,上实验课时的操作过程等都会在头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这类记忆对于人们动作的连贯性、精确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础。
2.2遗忘: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和再认,或阶段都存在。遗忘基本上是一种正常、合理的心理现象。
2.3再认:再认是过去经历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心理过程。在再认过程中,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材料的再认速度是不一样的,这和影响再认的因素有关。
以上四种记忆形式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动作记忆中具有鲜明的形象性。逻辑记忆如果没有情绪记忆,其内容是很难长久保持的。
按保存时间
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这种记忆是指作用于人们的剌激停止后,剌激信息在感觉通道内的短暂保留。信息的保存时间很短,一般在0、25~2秒之间。瞬时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注意才能被意识到,进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有三个特点:
记忆容量有限,据米勒的研究为7±2个组块。“组块”就是记忆单位,组块的大小因人的知识经验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组块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句子、字表等。
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兼有视觉编码。
短时记忆的内容一般要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从时间上看,凡是在头脑中保留时间超过1分钟的记忆都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所存贮的信息也都经过意义编码。我们平时常说的记忆好坏,主要是指长时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