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元素检查工作细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性元素检查工作细则

目录

前言

一、工作设计

二、仪器技术要求

三、野外工作方法技术

四、资料整理及图件

五、工作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

前言

放射性元素检查工作是地质矿产工作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寻找放射性异常和铀矿点。为铀矿普查勘探提供远景区;寻找与其它矿产共生或伴生的铀矿。进行综合评价与综合勘探,为国防工业和能源提供矿产资源以及对环境污染提供资料依据。

主要作用FD—71型辐射射进行伽玛测量,具体任务是配合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进行放射性元素检查及矿区放射性检查工作。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部颁“铀矿地质工作手册”(1983.1)及“放射性元素检查工作规定”(1965.12)参照兄弟单位有关细则,特制定此细则。

一、工作设计

配合1:5万区调时的设计可与地质设计一并编制或单独建组时单独编写。矿区检查设计单独编写。

(一)资料收集

主要内容:伽玛测量实际材料图、成果图、异常卡片、航放资料、矿点检查等资料。

在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选择典型地段进行地质—物探跳勘、测制1—3条综合剖面。通过跳勘了解工作区地质、物探、地形地貌特点,以便好布设路线,同时结合前人资料确定伽玛测量的“肥瘦”区及不同精度的范围。

(二)设计编写

设计内容大体如下:

1、前言:目的、任务、交通位置、自然地理条件、以往工作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仪器技术要求:仪器校正,“三性”检查的方法及其技术要求。

3、地质概况: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概况,对放射性矿产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应突出写细。

4、放射性特征: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的伽玛场特征、异常、铀矿点的分布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标志以及预测找矿方向等。

5、野外工作方法及要求

工作依据、部署原则、工作方法及要求、工作量、测量网度等。

6、资料整理方法及要求。

7、质量检查方法及要求。

8、技术经济指标、装备、人员组织。

9、预期工作成果(文、图、表)。

10、附图、附表:工作设计图、研究程度图等、异常登记表、预计实物工作量表等。

二、仪器技术要求

(一)仪器技术特性

1、FD—71型闪烁辐射仪是一种轻便、灵敏、枪式铀矿普查仪器。测量能量为50Kev的伽玛射线。

2、测量范围:0—1000伽玛,分Ⅰ、Ⅱ、Ⅲ个测程。

3、仪器时间常数不大于5秒,读数建立时间不大于25秒。

4、仪器灵敏度不大于2伽玛。

5、仪器能在-15℃—55℃环境下工作,与常温相比相对误差不大于±10%—±15%。

6、仪器经频率120次/分,加速度为2g 振动后,读数误差不大于±10%。

7、仪器有良好的稳定性,若十天不校正,相对该差不大于±10%。

8、仪器自手柄以下可浸入水中工作。 (二)仪器校正

1、目的:在于将读格换算成统一强度单位(伽玛、用“”表γ示)。

2、时间要求:逐月校正,如灵敏度变化不大可用个月一次,但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如仪器严惩受振、寒、热、潮、更换主要元件以及灵敏度超过要求时,必须重新校正。

3、校正方法

(1)场地选择:要求空旷、平整、尽量避开建筑物及障碍物(10米),底数应小(如黄土覆盖区)。

(2)使用5号镭源,采用空中法或地面法校正。 (3)晶体中心与标准源中心距离(尺),必须用钢尺度量,应精确到0.1厘米。 (4)各测程校正点不应小于4—5个,并应有1—2个检查点。 (5)校正步骤: ①按公式R=

I

A

计算标准源不同强度(I)相应的距离(R)。一般已已好R —I 换算表。 ②安装仪器:

空中法反仪器悬挂在校正架上;地面法把仪器放在地面或板上。 ③利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得校正场地底数(中底)。

④调节各测和灵敏度,使其标准源强度加上底数:I 测程30γ、30格处;Ⅱ测程120γ、30格处;Ⅲ测程600γ、30格处。

⑤将源远离(∞=50米)校正场地,测定Ⅰ、Ⅱ测程底数尔后把源由远至近逐点挂在表Ⅰ

(6)绘制校正曲线

在校正过程中要作校正曲线草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以纵坐标为读格,横坐标为强度(γ)制作校正曲线。纵坐标大于10厘米,2毫米为一格;横坐标10厘米长可分别代表I 测程50γ,Ⅱ测程200γ,Ⅲ测程1000γ。各测程曲线间距要均匀,向上延伸一致。I 测程曲线必须通过底数(φ底)点,Ⅱ测程各校正点统一加上底数(φ底)作图,Ⅲ测程可不加。校正点采用“·”表示,检查点采用“o ”表示,统一用铅笔作图。

(7)读格—伽玛强度换算表

当校正曲线呈线性时,可用满测程强度除以所代表的格数,求出格值(γ/格),用某一读格乘上格值,即为读格相应的γ值。如校正曲线不呈线性,换算γ值时必须在曲线上逐格查得。最后填写“读格—伽玛强度换算表”。 (三)仪器“三性”检查 1、准确性检查:

用仪器第I测程对某一辐射源进行瞬时读数(100个)。最好使读数处于30格左右为宜,读数时仪器几何位置保持不变。

将读数分组并用下式计算读数均方误差:

σ=∑

=-

m

i

m

n ni

1

2

) (

σ—均方差

ni—某一次读数

n—100个读数平均值

m—读数总次数(100个)

以读格为横坐标,以几率(%)为纵坐标,绘制仪器读数分布曲线,其平均读数n±σ范围内的曲线面积如达68.3%左右(±5%)则说明仪器准确性良好。

2、稳定性检查:

(1)短期稳定性检查:使用仪器读数在30格左右,保持几何位置不变,每隔10分钟读一次数为ni(平均读数)一直观测4小时,第一次读数为no(连续读数20次的平均值)。

用下式计算稳定性相对百分误差并衡量之。

如相对误差≤±10%,则说明仪器短期工作是稳定的。

(2)长期稳定性检查

即仪器灵敏度检查工作,是在野外工作中进行的。仪器校正后,第一次用工作源测定带源减去不带源之差(格)作为灵敏度标准。每天早晚作两面三刀次灵敏度检查,以时间为横坐标。灵敏度值勤为纵坐标作灵敏度变化曲线。并以第一次测定的灵敏度为次,计算出正负10%的范围并用虚线画出,看每天检查值是否在此范围内,如在范围内则说明仪器工作正常,超出者说明仪器有毛病。

测定灵敏度时几何位置不能变。如野外工作底数太高,可用抬高法或用第Ⅱ测程。

3、多台仪器一致性检查可采用人工剖面法测定。布高20个测点,强度变化10—200γ,正常场强度的测点占70%以上。将多台仪器,逐台放在固定的几何位置上,用平均读数法,分别进行测定。某一测点某台仪器的一致性相对误差用下式计算半衡量之。

I—多台仪器在同一测点上读数的平均值(γ)

Ii—某台仪器在同一测点上读数(γ)

如某台仪器相对误差,在±10%以内的点占90%,而且同I相比正负测点应基本相等,则认为该仪器一致性符合要求,否则应计算不同强度的系统误差,分别进行修正或重新校正。(四)关于自然底数

自然底数不是一个固定值,它是随高度,地域及仪器材料不同而变化的。根据多年测定结果,I自平均为2γ,此项工作可不再进行,但如某台台经过性能检查,确因自然底数引起的不正常,可进行水面法测定。

当要测定岩石、矿石绝对伽玛强度值时,可以减去自然底数。

三、野外工作方法技术

伽玛测量野外工作主要包括路线测量、剖面测量、矿点(区)检查,异常处理等项工作。工作比例尺、点、累赘距可参照下表执行。也可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一)路线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