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势力为何不断滋生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日本学论坛2000年第4期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原因及其影响陈景彦近年来日本政治的右倾化已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
作为东亚也是亚洲的强国,并曾有过发动侵略战争历史的日本,其政治走向如何,无疑会对东亚安全产生巨大影响。
本文旨在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和分析日本政治右倾化的状况及原因,从而指出其对东亚安全的影响。
日本政治右倾化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对过去的侵略战争拒不认罪,对天皇制念念不忘。
关于这一点并非是森喜朗的专利,被认为曾在中日建交问题上做出重大贡献的田中角荣,在建交谈判过程中从未承认过日本侵华战争是侵略战争,而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那场战争0给中国人民/添了麻烦0。
再看田中对日本天皇和天皇制的态度:/我虽然被称为庶民政治家,而我本身却十分尊敬皇室贵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民族之所以能够排除千难万苦,其根基就包含着统一民族、团结之核心的天皇家族和世袭的天皇制度,,二次大战结束后,天皇陛下为安慰和鼓励在战争中受到创伤和疲惫不堪的人,走遍了全国各地0。
¹其后的铃木善幸、中曾根康弘、竹下登等首相,也都有过类似的言论。
之所以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是他们虽然在历史问题上顽固坚持战前的观点,但他们在对外关系上却是公开表明/坚持中日友好0、/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0,以后者掩盖了前者的实质;二是他们还没有像森喜朗这样公开地、毫无顾忌地鼓吹天皇论,并在遭到国内外强烈抗议后,仍拒绝收回其错误言论的。
可见,日本政治右倾化源远流长,并非是偶然出现的,也不是近几年才有的,而是近些年来不断加剧的。
二、视和平宪法为眼中钉,意欲修改之。
修宪问题也是/兵封三尺,并非一日之寒0。
这一问题最早可以追溯至岸信介内阁时期。
1957年岸信介内阁设立/宪法调查会0,试图修改宪法,改宪派活动亦颇为猖獗。
只是由于在五五年体制下,日本朝野的反改宪的势力较为强大,在国会中无法超过法定的改宪人数而只好作罢。
此后日本国内改宪的主张并没有因此而绝迹,到中曾根时代复又抬头,但亦因在野党和护宪势力的反对而未能得逞。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其影响姓名:吴倩班级:2012级国际政治学号:2012410671摘要: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灾难,其战争的发动与日本右翼势力有着直接关系。
日本战败后,其右翼组织受到彻底的摧毁。
战后初期其活动有所收敛,但进入50年代后,随着美苏冷战体制的形成,其组织得以复活并具有极强的反苏、反共、亲美特征。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日本右翼势力更是甚嚣尘上,严重威胁中国乃至世界的安全。
关键词:亲美反共经济大国政治小国所谓日本右翼,从狭义上讲是指日本街头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法人组织,从广义上讲是指日本政治势力中的鹰派,也就是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强硬派。
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我们十分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
这是因为日本的侵华战争的发动和日本右翼势力脱不了干系。
二十多年的侵华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经济严重后退,而且使好几千万无辜的中国百姓无故丧命,更是造成了无数中国家庭的支离破碎,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野心,给中国难以估量的损失。
日本战败后,右翼组织受到彻底的摧毁。
战后初期其活动有所收敛,但进入50年代后,随着美苏冷战体制的形成,其组织得以复活并具有极强的反苏、反共、亲美特征。
可以讲,日本右翼势力在战后一直处于一种时起时伏的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其势力突然变大,这倒不是指右翼分子人数上的壮大,而是指其掌握了政权。
2012年8月19日,日本右翼分子更是登上中日争议的钓鱼岛。
日本右翼源于幕末明初的“尊王攘夷”运动,可谓历史悠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战败,美军的军事化占领,日本的所有的右翼组织被强行解散,严禁日本右翼骨干担任公职,右翼势力一度偃旗息鼓。
但随着美军对日政策的改变,日本右翼势力又卷土重来。
日本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使中国乃至东南亚等二战时遭受日本殖民侵略的国家十分警惕。
我们可以适当的分析一下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其影响,以防止二战悲剧的重演。
日本右翼势力的重新兴起,在成因方面有一下几点:首先在思想文化方面,近代天皇制专制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统治是军国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日本国家的封建军国主义性质是各色右翼极端势力产生的总根源。
日本政治右倾化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
日本政治右倾化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作者:熊达云来源:《东北亚学刊》 2018年第6期本文作者:日本山梨学院大学教授责任编辑:乌兰图雅DOI; 10. 19498/j. cnki. dbyxk. 2018. 06. 007一、何谓政治右倾化据日本政治学家中野晃一的分析,4日本政治已经右倾化,并日趋严重。
他认为,日本政治右倾化不是小泉和安倍执政时期突然间完成的,其过程经过了30多年,是逐步积累形成的。
他指出,日本政治右倾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右倾化不是由社会主导的,而是由政治精英主导的。
第二,右倾化过程不是单线型,而是像海滩上的波浪,一进一退地逐渐向前延伸。
形象地说,就是随着振子的支点逐渐向右移动,振子向左反弹也不可能重新回归到旧有的原点。
第三,右倾化的本质可以称为“新右派的转折”,就是说右倾化不是原先的右派势力壮大后使然,而是在新右派的登场过程中形成的。
关于右倾化在日本社会的表现,中野认为,社会经济政策方面表现为社会不平等的扩大化。
由于政府对社会不平等的扩大化采取消极态度,从而出现“格差社会”,日本社会形成了赢者通吃、输者全输的“两极分化”;在政治方面表现为民众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被限制,国家的权威和权力进一步扩张;在外交安全保障政策方面,更是脱离原来立足于以日美安全保障基础、坚持专守防卫的和平主义、坚持与中韩等亚洲邻国和解的政策,使历史修正主义成为外交和安全保障政策的主流,推动日本成为一个可以在国外参与战争的“普通国家”。
考察日本政治生态的历史与现状,笔者基本同意中野的上述分析和判断。
下面拟就日本政治是否右倾化、右倾化是如何演化并得以实现的、右倾化的推动者是谁等问题做一简要分析。
二、右倾化之前的日本政治生态日本政治是否存在右倾化,需要用一个坐标加以参照,故而需要简单回顾战后日本的政治生态及其特点。
简言之,以1955年左右两派日本社会党的统一以及自由党与民主党两大保守主义政党的合并为标志,日本出现了保守、革新两大阵营对垒的局面,其中又以自民党“一党独大”(即“一党优位”)为特点,形成了所谓的“五五年体制”。
日本右翼势力为何猖獗论文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论文名称日本右翼势力为何猖獗年级 2010 学院专业学号姓名任课教师完成时间成绩日本右翼势力为何猖獗内容摘要:日本右翼势力在战后一直处于一种时起时伏的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其势力突然变大,这倒不是指右翼分子人数上的壮大,而是指其掌握了政权。
近年来,日本右翼团体活动猖獗,在日本朝野的影响力也有扩大之势,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战争,美化侵略历史,新版历史教科书通过审查、将钓鱼岛灯塔收归政府等一系列行为都有右翼团体的身影,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日本右翼势力原因钓鱼岛中日关系正文部分:一、日本右翼势力的特点1、从政治思想上看,日本右翼势力鼓吹“皇国史观”、“种族优秀论”,鼓吹复活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希望恢复历史上专制暴虐、侵略邻国的时代,奉行弱肉强食的强权主义,主张通过侵略、征服来确立日本的国际地位。
日本右翼势力反对现行和平宪法,要求修改《自卫队法》,大力发展其军事力量,以军事大国的实力参与国际事务.2、从与政界的关系来看,日本右翼势力与日本政界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1996年以来的日本历届首相,无一不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小泉纯一郎也不例外,他是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已两次参拜靖国神社。
3、从对华关系上看,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战争,美化侵略历史,把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说成是“为了解放白人殖民地”,鼓吹“自由主义史观”、“大东亚战争史观”,要求改变“自虐的东京审判史观”。
在我国领土钓鱼岛上树立灯塔和神社,涂写反华标语,在大阪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会议。
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删除了有关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的史实。
这些都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4、街头右翼分子与学术右翼分子遥相呼应。
街头右翼分子,经常上街游行示威,呼喊口号,制造噪音,大搞暴力活动,扰乱治安秩序。
学术右翼分子,指活跃在文化、教育、思想各界的右翼分子。
自80年代以来,一批学术右翼分子纷纷删改历史、著书立说,其代表人物有:田中正明、板仓由明、铃木明和阿罗健一等人,他们相继抛出了《南京大屠杀虚构论》、《“南京大屠杀”之幻想》、《虚构的南京大屠杀证据》等。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分析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其影响姓名:吴倩班级:2012级国际政治学号:2012410671摘要: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灾难,其战争的发动与日本右翼势力有着直接关系。
日本战败后,其右翼组织受到彻底的摧毁。
战后初期其活动有所收敛,但进入50年代后,随着美苏冷战体制的形成,其组织得以复活并具有极强的反苏、反共、亲美特征。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日本右翼势力更是甚嚣尘上,严重威胁中国乃至世界的安全。
关键词:亲美反共经济大国政治小国所谓日本右翼,从狭义上讲是指日本街头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法人组织,从广义上讲是指日本政治势力中的鹰派,也就是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强硬派。
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我们十分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
这是因为日本的侵华战争的发动和日本右翼势力脱不了干系。
二十多年的侵华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经济严重后退,而且使好几千万无辜的中国百姓无故丧命,更是造成了无数中国家庭的支离破碎,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野心,给中国难以估量的损失。
日本战败后,右翼组织受到彻底的摧毁。
战后初期其活动有所收敛,但进入50年代后,随着美苏冷战体制的形成,其组织得以复活并具有极强的反苏、反共、亲美特征。
可以讲,日本右翼势力在战后一直处于一种时起时伏的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其势力突然变大,这倒不是指右翼分子人数上的壮大,而是指其掌握了政权。
2012年8月19日,日本右翼分子更是登上中日争议的钓鱼岛。
日本右翼源于幕末明初的“尊王攘夷”运动,可谓历史悠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战败,美军的军事化占领,日本的所有的右翼组织被强行解散,严禁日本右翼骨干担任公职,右翼势力一度偃旗息鼓。
但随着美军对日政策的改变,日本右翼势力又卷土重来。
日本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使中国乃至东南亚等二战时遭受日本殖民侵略的国家十分警惕。
我们可以适当的分析一下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其影响,以防止二战悲剧的重演。
日本右翼势力的重新兴起,在成因方面有一下几点:首先在思想文化方面,近代天皇制专制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统治是军国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日本国家的封建军国主义性质是各色右翼极端势力产生的总根源。
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
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内容摘要】:众所周知,日本右翼势力在第二次世界大结束后,曾一度沉寂,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近几十年来,其势力则呈现出明显的抬头趋势,并且相当突出。
就其原因,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历史原因主要是有这几个方面:一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深刻影响;其二日本传统文化的扭曲;最后则是美国远东政策的影响。
而其现实原因则主要是日本社会法律的纵容和日本大国意识的复苏作祟。
本文旨在探讨右翼势力兴起的原因。
【关键词】:日本;右翼势力;天皇【正文】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活动变得日益猖獗,越来越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这也给与之相邻的亚洲国家,尤其是曾经遭受过日本侵略过的国家的愤恨,引起国际社会上和平力量的广泛关注。
我想从日本的文化方面以及同为二战发起国的——德国做一比较,以提升我们对右翼势力兴起的进一步认识。
本文着重于分析日本右翼势力在二战结束后重新抬头的历史原因。
一、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思想的影响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是日本民族思想的精髓,自中世纪起就开始积淀于日本民族主义者的心目中。
是对日本民族的行动起着引导和支配作用的一种思想观念,它比一般的政治学说更具有煽动性和迷惑力。
久远而深刻的影响了日本人的心理归向和思想走势。
它的思想可谓是极其深刻与深远。
特别是形成了一种超常的忠诚意识和以攻占杀伐的好战习性为特征的武士道精神。
在日本历史上,日本人自认为自己是“皇民”,天皇是“神”,日本是“神国”,大和民族是“优秀民族”,是神保佑的民族。
日本战前的历史教科书或者是介绍日本古代的书籍,几乎都毫无例外的写着:“日本是神的国家,天皇是天神的子孙,是具有神格的“现御神”。
而日本的国土乃至上面的万物,都是神缔造的。
汤因比就曾在他的《历史研究》中提到“日本人认为日本人的身体明显缺少毛发,而居住在北部岛屿上的他们的邻人,是在类型上很不同的处于原始社会的人,其生理形态类似一般欧洲人,被称为多毛的虾夷人。
试析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及原因
试析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及原因作者:李雅兴赵立永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03期[摘要]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频频制造事端,主要表现在:认识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修改《和平宪法》问题等方面。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右翼势力在近年来的活动如此猖獗,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其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 日本右翼势力;抬头表现;日本政坛;日本经济危机[中图分类号] D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从原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到新任首相安倍晋三,中日领导人进行了高层互访和频繁交流,表面上看,中日关系似乎进入了新的“蜜月期”,但安倍执政以来,确有部分右翼分子并没有放弃他们的反华主张,不时跳出来制造事端,企图破坏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另外,我们再考虑到安倍首相的家族背景、历史和执政基础。
有鉴于这些,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日本的右翼势力。
本文结合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右翼势力的种种恶行,仔细反思了中日之间的关系,从日本右翼势力产生的思想文化环境、日本的国内环境和经济因素进行了解析。
一、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极端表现1.日本对侵略战争的认识问题原首相小泉纯一郎上任后,日本外交仿佛走进了死胡同,有两大历史问题一直困扰着日本外交:一是日本首相频频参拜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的本质,从其历史沿革来看,过去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如今是一小撮右翼分子为日本侵略历史翻案的象征,又是日本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鼓吹新国家主义,煽动军国主义情绪的工具。
1986年 8月15日,中曾根康弘以首相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也是二战后第一位以首相身份参拜的。
小泉自出任首相以后,分别于2001年8月13日、2002年4月21日、2003年1月14日、2004年1月1日、2005年10月17日参拜了靖国神社,受到了亚洲许多国家及日本国内爱好和平势力的严厉批评。
2005年3月中旬,小泉纯一郎起初曾以公务繁忙为由拒绝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40天后,迫于国际舆论,不得已才突改口风,决定出席纪念活动。
日本政治右倾化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表现:所谓日本政治右倾化,主要是指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及其主张在日本政界占据上风并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倾向。
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在日本政界、媒体和社会上广泛蔓延。
特别是近年来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倾向进一步加剧,日本的保守力量已经逐步占据了日本政坛的中枢,这种趋势有可能导致日本脱离战后的和平发展道路,其中的危险性的确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警惕。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日本政党势力组合总体保守化。
2、日本政坛逐渐右倾化。
3、否定侵略历史日益频繁化。
4、修宪势力实现主流化。
5、军事大国战略加速体制化。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历史根源:首先,“单独占领”容易使日本人产生一种错觉,即美军就是盟军,日本是被美国打败的。
近代以来日本对亚洲国家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但在战败投降后,占领日本的却是美军,只有美国人可以对日本发号施令。
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日本人对侵略行为的全面反省,也不利于其反思对亚洲各国人民犯下的罪行。
第二,与“直接统治”相比,“间接统治”在心理上对日本民众的压力要小得多。
日本政府实际上在美军和日本民众之间起到了一种减压的作用。
精神压力小,自然对日本民族反思侵略行为、增强加害者意识不利。
第三,在这种占领方式下,由于没有其他盟国或亚洲受害国家参与占领,战后日本对战犯及其相关人员的追究远不如德国广泛和深入,这也是日本人至今缺乏战争加害者意识的重要原因。
第一,战后改革不彻底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历史根源。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法外开恩”,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半途而废,没有对日本的军国主义进行彻底的清洗,对战前的官僚机构也没有清算,没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汉有对战争犯罪进行彻底地追究为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在历史问题上屡屡制造事端埋下了祸根。
第二,美国的姑息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国际原因。
美国霸权战略在亚洲的需求与日本想做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战略目标正相吻合,美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出发,鼓励日本发挥更大的军事作用。
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猖獗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Causes and Harm of Japanese Right Wing's Rampancy Today and Our Countermeasures 作者: 罗会钧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教授、博士,长沙410083
出版物刊名: 探索与争鸣
页码: 5-9页
主题词: 日本右翼势力;猖獗的原因;危害对策;日本右翼势力;危害;原因;周边地区;国际社会;
和平;外交
摘要: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迅速复兴,活动日益频繁,对日本内政外交以及日本周边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造成的消极影响日渐显现.因此,考察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猖獗的原因及其危害,特别是探讨制约日本右翼势力的对策,其迫切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导致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猖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日本自身以及国际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日益明显.作为日本紧邻和曾深受日本右翼势力危害的中国,必须对日本右翼势力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必要的、正确的对策.。
形势与政策---日本右翼为何猖獗
日本右翼为何猖獗姓名:院系班级:学号:日本右翼势力,广义上来讲,是指日本政治势力中的鹰派,也就是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强硬派。
日本右翼势力在日本民族历史进程中有很深的根基。
在经过多年的起伏经营中,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活动的猖獗性日益凸显。
日本右翼势力逐渐变大,并掌握了日本大部分政权,其中最为公开的代表有小泉纯一郎、石原慎太郎等人。
日本右翼势力在言论活动中把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表现得极为极端。
其中的表现有右翼分子引起的钓鱼岛争端,石原慎太郎提出的购岛计划,日本政府公然出台钓鱼岛“国有化”文件,日本右翼民众更是在钓鱼岛上树立灯塔和神社,涂写反华标语等。
右翼政府更是在大阪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会议,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删除了有关二战期间的强征慰安妇这一史实,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日本右翼势力的猖獗活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日本国内右倾化严重。
日本国内右倾,表现突出的是其政坛右倾严重。
日本历届首相及其所属派别,以右翼势力的掌权期最为长久,其代表人物就是5次参拜靖国神社的小泉纯一郎。
有着政府或明或暗的引导,排挤日本亲华势力,蒙蔽大批民众的双眼,使右翼分子的活动更加畅通无阻,更加“有理有据”。
日本民族主义国民右倾现象明显。
在日本上层建筑中右翼保守派别的引导下,日本民众,尤其是青年民众,对华抵制的心理愈加强烈。
日本激进民众制造事端,散发舆论。
日本野心争当政治大国,积极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扩张军事实力,强调“民族自信”“民族自信”,肯定日本长期以来的国家发展史和民族扩张史,修改和平宪法使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日本网络右翼活动肆无忌惮。
日本年轻人在排外思想作祟下,躲在屏幕后面,在网络上用充满情绪的语言,猛烈攻击中、韩等近邻,宣泄心中所谓的不满,具体表现在对外关系的恶劣言辞上。
他们甚至会用黑客手段攻击别国网站,肆意破坏。
散布谣言,捏造战争、贸易等冲突行为,引起日本不知情民众的恐慌。
美国因素在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表现、根源以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浅谈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问题日本政治右倾化问题是国际上一直十分关注和议论的问题,它是由长期以来存在在日本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思想以及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极端的右倾化思想也对中日关系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本文将会谈论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现象的根源、表现以及其对中日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一、日本政治右倾化的根源(1)思想根源首先从日本国内形势来看,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成为了培育日本民族性格的土壤:“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
”[1]这种奇特的民族性格使得日本人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狭隘的排外心理,一方面,国家主义观念和对政府理念的强烈认同使日本人持守着对国家、民族的“报恩”意识和现身精神,另一方面,近代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国家经济、军事实力使日本公众对政府机构的诚实和美德抱有信心,面对政府日益右倾的言行,日本国民用一种特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没有抨击和职责,更遑论抗议。
”(2)历史根源日本战败投降以后,盟国对日本实施“单独占领”和“间接统治”,这种占领方式本身存在着重大缺陷。
“单独占领”容易使日本人产生一种错觉,即美军就是盟军,日本是被美国打败的,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日本人对侵略行为的全面反省。
同“直接统治”相比,“间接统治”在心理上对日本民众的压力要小得多,精神压力小,自然对日本民族反思侵略行为、增强加害者意识不利,这也是日本人至今缺乏战争加害者意识的重要原因。
1951年9月8日签定《旧金山和约》没有解决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问题.,直到占领日本结束,作为战胜国的亚洲各国,与战败国日本的关系问题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由于盟军占领方式的缺陷和改革的不彻底,日本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其右倾的政治传统也被保护下来。
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的表现就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政治事件来看,日本政治右倾化可以从以下表现中看出:首先,当前日本政坛业已形成以首相安倍晋三为代表的一大批右翼政治家集团,就之前参拜靖国神社一事而言,多位内阁官员及重要政治人物迫不及待地表明了前往参拜的“强烈意志”,这样则变相的激进了日本政治问题的演变。
日本右翼为何猖獗
日本右翼为何猖獗?从2003年1月起,日本政府与右翼组织合演了一场所谓“租借”钓鱼岛的滑稽闹剧。
其实,从2002年开始,日本政府就秘密与所谓“有钓鱼岛所有权的日本国民”签订“租约”,以每年2256万日元的价格“租借”了钓鱼岛及其附近的南岛、北小岛三个岛屿,“租期”从2002年4月1日至2003年3月31日止,但“租期”可以根据“双方的意愿”无限期延长。
2012年9月2日,极右翼分子的代表人物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派出25人的“航洋号”调查团,非法进入中国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大气采样和海岸地形调查”,为所谓“从私人所有者手中买下来”作准备。
日本政府正由原来的所谓“租借”方式,从所谓“日本国民手中”获得对钓鱼岛的“管理权”,逐渐变为“国有化”的“购岛”,变成日本国的“领土”,其目的在于对钓鱼岛的实际有效控制,从而造成日本对该岛“拥有主权”的既成事实。
日本右翼政要企图通过所谓的“购岛”闹剧手段,重新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政治版图的阴谋,暴露无遗。
不管日本政府耍什么阴谋手段,都不能改变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客观事实。
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否认、歪曲和美化其侵略历史的谬论肆意泛滥,为军国主义战犯招魂的政治丑剧连年迭演不断,政治右倾化日趋严重。
一方面,日本每年8月都有内阁成员,甚至首相,如铃木、中曾根、桥本等巧借各种名义去供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向战犯顶礼膜拜。
另一方面,日本少数右翼分子公然在我国钓鱼岛建立灯塔和竖旗立牌,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
这是日本右翼政要反动历史观和对其侵略历史拒不认账的大暴露。
过去,日本一再向世界保证,日本绝不会再走侵略的回头路,因为有“和平宪法”、“非核政策”和“专守防卫”三大法律,牵制着日本。
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三大“法律武器”被日本右翼政要做手脚以后也早已名存实亡了。
1997年日美签订新的《日美防务合作指针》,1999年通过《周边事态法》,其最大特点是扩大日本“专守防卫”的范围,从日本本土扩展到整个亚太地区,包括东南亚。
形势与政策-论日本右翼为何猖獗
论日本右翼为何猖獗4月23日,由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组成的“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168名成员于当日上午集体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这是2005年10月以来首次超过100名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早在2012年,日本右翼势力就曾多次登岛,而此次组织80余人前往钓鱼岛的“奋起日本全国行动委员会”,在2012年8月18日就组织了包括9名议员在内的150人,从冲绳出发前往钓鱼岛海域进行所谓的“祭拜”活动。
2012年8月19日上午,10名日本人非法登上钓鱼岛,其中就包括当时的议员、现任安倍内阁总务大臣新藤义孝。
这些日本右翼分子一次又一次的挑衅,一次又一次的挺而走险,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什么何如此猖獗呢?经过我的深思熟虑和在网上查找到的资料,我将他们如此猖獗主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历史原因,也是他们猖獗的根本原因。
古代的日本就有着以己为贵的民族心理。
民族的优越感使日本对落后于自己的中国及亚洲国家一直采取鄙视的态度,进而对亚洲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当它被打败后,宁肯承认是被美国打败,却不承认同时也是被中国所打败。
抱着民族优越感的日本右翼分子对中日之间的这段历史一直不肯实事求是地看待。
此外,日本推崇的武土道精神,把忠心克己、勇敢以及为天皇或主人随时牺牲视为最高名誉,但“其道德就独缺仁义、慈爱和对人尊重。
与西方中世纪武士伸张正义、博爱他人的精神大异其趣”。
这种尚武、愚忠、丧失仁爱的武土道精神使一些日本人极易崇尚军国主义,对统治者盲目效忠,而对中国和亚洲国家缺乏应有的尊重。
日本民族文化中的这些负面特性正是日本右翼势力滋生、成长的文化土壤。
其次是现实原因,也是他们猖獗的主要原因。
这就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日本国内企图恢复军国主义教育的思潮开始抬头,一些右翼势力攻击由正直学者所编写的反映日本侵略战争史实的教科书,并炮制美化日本侵略历史的教科书。
但日本政府对右翼势力采取了纵容、放任甚至支持的态度。
形势与政策论日本右翼势力
第三,日本右翼势力的崛起与日本政府也是有一定关系的。由于日本政府中右翼势力强盛,因而对社会上的右翼势力采取了纵容、姑息的政策。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右翼团体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的400多个增至90年代末的900多个,其成员达12万多人,现今则发展为1000多个,成员15万多人。这些右翼团体的共同特点是:崇拜天皇制,否定侵略战争,反对道歉。1995年8月,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议会都通过了追悼对外侵略的死难者、美化侵略战争的决议,日本的右翼势力有着广泛的社会思潮和组织基础。
综上所述,日本右翼势力如此强大的原因无非几点:第一,部分日本人根深蒂固的称霸信念;第二,美国人的纵容;第三,日本政府的姑息养奸。中日关系很微妙也很复杂,同属东亚国家,本应共同发展去应对外来势力的干涉。但是日本又受地缘位置的影响,猜忌敌视中国。如果想要解决矛盾,日本只有正视历史,承认自己所犯的错,并且努力改正,才能挽回局面。日本右翼势力,他们不仅仅是想占有钓鱼岛,事实上他们最终是想去占有亚洲,称霸世界,这只会带领日本人民重蹈二战覆辙,最终受害的是亚洲人民。
此时,美国急需利用日本的军事、经济和技术,为朝鲜战争服务,故违反波茨坦会议关于对日讲和应首先由美、苏、中、英四大受降签字国外长讨论一致的原则,擅自采取与远东委员会各成员国分别进行单独讨论对日媾和的手段,拒绝苏联和中国提出的实行全面对日和约的建议,与日本吉田茂政府于1951年9月8日在旧金山签订了《对日和约》与《日美安全条约》,致使《对日和约》成了把苏联、中国等排除在外,只有美英等国签字的片面媾和条约。其结果是,没有使日本结束和苏联、中国的战争状态,允许美国以托管的名义半永久性地对冲绳实行军事占领,没有解决战争赔偿、领土等通常签字和约必须解决的问题。1951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对日和约,指出《对日和约》“不仅不是全面和约,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约,这只是一个复活日本军国主义,敌视中苏、威胁亚洲,准备新的侵略战争的条约”。
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
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内容摘要】:众所周知,日本右翼势力在第二次世界大结束后,曾一度沉寂,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近几十年来,其势力则呈现出明显的抬头趋势,并且相当突出。
就其原因,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历史原因主要是有这几个方面:一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深刻影响;其二日本传统文化的扭曲;最后则是美国远东政策的影响。
而其现实原因则主要是日本社会法律的纵容和日本大国意识的复苏作祟。
本文旨在探讨右翼势力兴起的原因。
【关键词】:日本;右翼势力;天皇【正文】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活动变得日益猖獗,越来越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这也给与之相邻的亚洲国家,尤其是曾经遭受过日本侵略过的国家的愤恨,引起国际社会上和平力量的广泛关注。
我想从日本的文化方面以及同为二战发起国的——德国做一比较,以提升我们对右翼势力兴起的进一步认识。
本文着重于分析日本右翼势力在二战结束后重新抬头的历史原因。
一、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思想的影响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是日本民族思想的精髓,自中世纪起就开始积淀于日本民族主义者的心目中。
是对日本民族的行动起着引导和支配作用的一种思想观念,它比一般的政治学说更具有煽动性和迷惑力。
久远而深刻的影响了日本人的心理归向和思想走势。
它的思想可谓是极其深刻与深远。
特别是形成了一种超常的忠诚意识和以攻占杀伐的好战习性为特征的武士道精神。
在日本历史上,日本人自认为自己是“皇民”,天皇是“神”,日本是“神国”,大和民族是“优秀民族”,是神保佑的民族。
日本战前的历史教科书或者是介绍日本古代的书籍,几乎都毫无例外的写着:“日本是神的国家,天皇是天神的子孙,是具有神格的“现御神”。
而日本的国土乃至上面的万物,都是神缔造的。
汤因比就曾在他的《历史研究》中提到“日本人认为日本人的身体明显缺少毛发,而居住在北部岛屿上的他们的邻人,是在类型上很不同的处于原始社会的人,其生理形态类似一般欧洲人,被称为多毛的虾夷人。
因此,日本人很自然地把没有毛与精神上的优越性结合在一起。
浅析二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复活的原因
浅析二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复活的原因作者:谢琦琦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谢琦琦(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右翼势力并没有由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和民主改造而得以根除,其原因既有国际局势的变化与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也有日本国内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但究其根本原因,则源自于日本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特征,即尚武、愚忠、丧失仁爱的武士道精神和植根于日本人民心中的“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的思想观念是日本右翼势力得以滋生和久存不变的文化土壤。
关键词:日本;右翼势力;复活;美国;文化传统中图分类号:K3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040-03历史上的日本右翼势力,明显地带有以下的特征:其一,深信天皇是“神”,日本是“神国”,大和民族是“优秀民族”,对天皇和国家绝对忠诚;其二,忽视理论,注重行动,崇尚暴力,迷信武运,热衷暗杀和政变,对现行体制实施颠覆;其三,信奉封建集权主义、天皇中心主义,对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极端仇视;其四,奉行超国家主义、侵略扩张主义,对弱邻攻占杀伐、屠戮相加,以实现“八纮一宇”的妄想[1]。
日本右翼势力的产生可追溯至1881年“玄洋社”的建立,之后右翼势力不断发展壮大。
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及日本吞并朝鲜都源于日本右翼势力的鼓噪和积极参与,20世纪30年代对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发动大规模的残酷战争更是右翼势力主导的逻辑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日本右翼势力并没有由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和民主改造而得以根除,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活、发展的时期。
本文试通过对二战后日本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历史考察,来探究日本右翼势力复活的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日本右翼势力推崇战争政策的彻底失败,但是该势力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经历一个短暂的没落削弱期后,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右翼势力开始复活,其中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右翼势力为何不断滋生?军国主义阴魂缘何久驻日本?这绝非偶然——日本军国主义思潮蔓延的历史根源刘庭华2014年01月06日08:13 来源:北京日报原标题:日本军国主义思潮蔓延的历史根源二战时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否认、歪曲和美化其侵略历史的谬论肆意泛滥,为军国主义战犯招魂的丑剧连年迭演不断。
日本右翼势力为何滋生蔓延?军国主义阴魂缘何久驻日本?这绝非偶然,是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的。
保留天皇制——日本有条件投降,成为战后日本重建右倾保守政治体制的政治基础和精神支柱日本的战败投降是有条件投降,而不是无条件投降,即在保留天皇制国体条件下的投降。
日本战败前,本土尚未遭到地面攻击,在海外尚存100多万军队。
因此,到1945年6月,日本政府仍作出“本土决战”、“一亿玉碎”的战争计划,到了1945年7月26日美中英三国政府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后,日本政府与军部仍在降与和的问题上发生较大分歧,双方对峙,直至天皇最后“裁决”,才在维护天皇制国体这样一个条件下接受投降。
美军在硫磺岛和冲绳战役中因日军的拼死顽抗而遭受重大伤亡,倘若美军登陆日本本土作战,势必将付出巨大损失。
因此,美国迫切希望促使日本尽快投降,以减少美军损失。
美国驻日大使格鲁曾提出:“最有效和最能减少损失的做法是,在日本投降和实行占领时利用天皇。
反之,如果盟国采取严厉的态度,主张废除天皇制,日本人就会为了天皇誓死战斗到底,这将会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损失。
”所以,由美国起草,以美、中、英三国政府名义发表的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美国有意不写进废除日本天皇制的条款,并把原稿中曾写有的相关条文,在发表前删掉了。
保留天皇制,对日本而言,实即起到保留日本军国主义主要精神支柱的作用。
天皇不但是日本军队实际的最高统帅,而且被赋予超越一切的权威并被神化。
“天皇神威”、“为天皇而死”,则是日本国民和军队中长期普遍存在的浓厚的封建性和非理性的具体表现。
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并包庇大批战犯,为日本右翼势力和军国主义思潮的复活埋下了祸根日本与德国同是发起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国家,战后德国历届政府都对当年希特勒的罪行表示忏悔,并且坚决禁止并取缔新法西斯主义活动。
而日本则相反,投降后的日本由美国实行单独占领,而不是像德国那样由苏、美、英、法四大盟国分区实行军事占领,盟国管制委员会行使德国政府职能,纳粹制度被彻底铲除,没有留下后遗症。
对日本败降的处置,主要是由美国政府控制下完成的,实际上是在麦克阿瑟一手垄断下进行的。
在亚太战场,中国和美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国家,但中国大而弱,特别是由于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使当时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外交上完全依赖美国。
苏联在战后日本败降的处理问题上,没有与美国展开过多的争夺,只以得到自己的小部分利益为满足,未能发挥类似在处理战后德国问题上那样的影响力度。
因此,美国政府断然拒绝苏联在1945年8月11日提出的,由苏军远东军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同美国麦克阿瑟并任盟军占领日本军总司令和苏军占领日本北海道实行分割统治的建议,所以,在亚洲,美国实际上垄断着对日本败降的处置权。
二战结束、“冷战”开始后,美国在对日本的占领和管制过程中,采取两面政策,在打击限制的同时,又部分保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为有朝一日变日本为美国的附庸工具埋下了“伏笔”。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判决,可以说是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罪行的最轻微的部分清算,既不完全,又不彻底。
1948年12月24日,即对日本7名甲级战犯执行绞刑的第二天,麦克阿瑟总部宣布,释放仍在巢鸭监狱中的岸信介等19名甲级战犯嫌疑犯。
出于反苏、反共和反华的需要,1949年1月26日,麦克阿瑟指令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释放了以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冈村宁次为首的260多名在押战犯,并将他们送回日本。
10月19日,又宣布对乙、丙级战犯结束审判,不再逮捕、搜查战犯嫌疑犯。
1950年3月7日,悍然颁布“第五号指令”,规定所有根据判决书仍在日本服刑的战犯都可以刑满前按所谓“宣誓释放制度”予以释放,这实际上完全破坏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不予起诉。
从1950年10月到1952年8月,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吉田茂政府先后为18万左右的军国主义分子解除“整肃”,重返政坛。
岸信介等一大批日本战犯的赦免并重新走上政坛,为重演过去的军国主义历史埋下了祸根。
《旧金山和约》不仅使日本再次逃脱了反省谢罪和损害赔偿的战争责任,而且成为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复苏、军国主义思潮泛滥的契机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的对外政策明显地转向反苏、反共、反对中国革命,企图把日本变成在亚洲的反共前哨阵地。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杜鲁门发表声明,公开宣称首先要夺取朝鲜,“掩护和支持韩国军队,”其次表示将出动第7舰队以“保卫太平洋地区的安全”。
此时,美国急需利用日本的军事、经济和技术,为朝鲜战争服务,故违反波茨坦会议关于对日讲和应首先由美、苏、中、英四大国受降签字国外长讨论一致的原则,擅自采取与远东委员会各成员国分别进行单独讨论对日媾和的手段,拒绝苏联和中国提出的实行全面对日和约的建议,与日本吉田茂政府于1951年9月8日在旧金山签订了《对日和约》与《日美安全条约》,结果致使《对日和约》成了把苏联、中国等排除在外,只有美英等国签字的片面媾和条约。
结果没有使日本结束和苏联、中国的战争状态;允许美国以托管的名义半永久性地对冲绳实行军事占领;没有解决战争赔偿、领土等通常签字和约必须解决的问题。
1951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对日和约,指出《对日和约》“不仅不是全面和约,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约,这只是一个复活日本军国主义,敌视中苏、威胁亚洲,准备新的侵略战争的条约。
”由于“冷战”,1951年9月8日,美日背着战胜国中国,非法签订《旧金山和约》。
可以说,《旧金山和约》完全是货真价实的“冷战”的产物,它不仅使日本再次逃脱了反省谢罪和损害赔偿的战争责任,而且成为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复苏、军国主义思潮泛滥的契机。
日本因此正式加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成为美国在亚洲反苏反共反华的前沿堡垒。
“冷战”为日本不认真清算过去的侵略战争罪行,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后来,美国抛弃了在日本实行的非军事化、民主化政策,转而采取扶植日本右倾保守党政权,变日本为反共的东方前哨阵地和美国“远东兵工厂”的政策。
可以说,“冷战”为日本不认真清算过去的侵略战争罪行,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政治上,美国将投降后的日本政府原封不动地搬过来,变为美国占领军的政策执行机构,并且保留了几乎全部局级以下领导人,军国主义的政治体制机构完好无损地得以保留。
在经济上,在美国的保护和扶植下,日本大批被当作解散拆除或提交赔偿对象的军需工厂又重新恢复生产,为美军侵朝战争的需要而大量生产枪炮子弹和军需物资,日本成了美军侵朝战争的后方兵站基地和补给基地。
日本正是利用“冷战”后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国际社会阵营对立的时机,把赔偿转变为对本国经济复兴的援助。
在军事上,随着美国占领政策的转变和重新武装日本的意图逐步明朗化,残存的军国主义势力变换手法得以保存和发展:第一,用旧军官充当警察,到1950年7月,日本建立了以现役军人为基础的7.5万余人的警察预备队。
第二,以扫雷需要为借口,日本于1948年5月成立海上保安厅,编成1万多人。
朝鲜战争爆发后,又新增编0.8万余人,实际上组成了一支小型海军,并成了后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前身。
第三,残余军国主义团体组织发展壮大,到1952年,以原将军级和上校级旧军人为主的日本军国主义团体有60多个,他们大多是极右翼派,不断为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翻案,主张重整军备。
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由于“冷战”政策的需要,美国颠倒是非,在《对日和约》中不承认日本1941年12月8日以前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使日本多数青少年只知道本国遭受过原子弹的轰炸,而对日本当年对中国和亚洲人民所带来的灾难,却全然不知或知之甚少。
思想教育的误导使日本残余的军国主义思潮得以继续扩大。
在战争责任问题上,日本社会被搞得是非颠倒,黑白不分,毫无正义可言,结果使日本国民没有像德国国民那样有一种负罪感。
民族文化性格传统是日本右翼势力日趋猖獗和军国主义思潮泛滥的重要因素日本的民族文化性格传统,是日本右翼势力日趋猖獗和军国主义思潮泛滥的重要因素。
美国学者赖肖尔在其所著《日本人》一书中说,日本地处亚洲东部一些散乱的岛屿上,四周是大海,在交通工具不发达之前,日本民族长期生活、困守在这些狭小的海岛上,所以,“日本人表现出胸襟狭窄的国民性格,特定的生存环境造就了日本民族这一特定的文化性格。
”第一,“神道”是日本的国家宗教,并被确立为一种政治制度,成为日本近代向外侵略扩张的思想理论根据。
直至20世纪80年代,时任首相的中曾根康弘头脑中的神道教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他说:“日本人自天照大神以来,他们一般都优于西方和法国人”。
美国学者伊恩·伯鲁马在其《一种新的日本民族主义》一书中指出:“大和民族派最重要的象征之一是东京的靖国神社,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成为正式行动是大和民族主义事业的主要目标之一……这种不合理的民族神秘主义的危险能够导致在国内产生独裁主义和在国外发生冲突。
”第二,日本是天皇的国家,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及其代表,是人间的神。
明治宪法规定:天皇不但是国家元首,而且是主权所在。
崇拜天皇思想深深铭刻在日本国民的灵魂之中,如同一种宗教的观念意识,“皇国至上,天皇极尊,四海万国皆为臣仆”的对外侵略口号,曾把日本民族引向对外侵略的歧途。
总之,以神的民族和天皇的国家为主要内容的皇国史观,又进一步强化了民族文化性格中狭隘、狂傲、自私的一面,在对外政策上则表现出强烈的征服欲和贪婪的占有欲,这是近代日本屡屡发动对朝鲜、中国等亚洲各国侵略战争,且始终不曾悔改的重要历史渊源。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