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日本学论坛2000年第4期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原因及其影响陈景彦近年来日本政治的右倾化已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
作为东亚也是亚洲的强国,并曾有过发动侵略战争历史的日本,其政治走向如何,无疑会对东亚安全产生巨大影响。
本文旨在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和分析日本政治右倾化的状况及原因,从而指出其对东亚安全的影响。
日本政治右倾化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对过去的侵略战争拒不认罪,对天皇制念念不忘。
关于这一点并非是森喜朗的专利,被认为曾在中日建交问题上做出重大贡献的田中角荣,在建交谈判过程中从未承认过日本侵华战争是侵略战争,而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那场战争0给中国人民/添了麻烦0。
再看田中对日本天皇和天皇制的态度:/我虽然被称为庶民政治家,而我本身却十分尊敬皇室贵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民族之所以能够排除千难万苦,其根基就包含着统一民族、团结之核心的天皇家族和世袭的天皇制度,,二次大战结束后,天皇陛下为安慰和鼓励在战争中受到创伤和疲惫不堪的人,走遍了全国各地0。
¹其后的铃木善幸、中曾根康弘、竹下登等首相,也都有过类似的言论。
之所以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是他们虽然在历史问题上顽固坚持战前的观点,但他们在对外关系上却是公开表明/坚持中日友好0、/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0,以后者掩盖了前者的实质;二是他们还没有像森喜朗这样公开地、毫无顾忌地鼓吹天皇论,并在遭到国内外强烈抗议后,仍拒绝收回其错误言论的。
可见,日本政治右倾化源远流长,并非是偶然出现的,也不是近几年才有的,而是近些年来不断加剧的。
二、视和平宪法为眼中钉,意欲修改之。
修宪问题也是/兵封三尺,并非一日之寒0。
这一问题最早可以追溯至岸信介内阁时期。
1957年岸信介内阁设立/宪法调查会0,试图修改宪法,改宪派活动亦颇为猖獗。
只是由于在五五年体制下,日本朝野的反改宪的势力较为强大,在国会中无法超过法定的改宪人数而只好作罢。
此后日本国内改宪的主张并没有因此而绝迹,到中曾根时代复又抬头,但亦因在野党和护宪势力的反对而未能得逞。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其影响姓名:吴倩班级:2012级国际政治学号:2012410671摘要: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灾难,其战争的发动与日本右翼势力有着直接关系。
日本战败后,其右翼组织受到彻底的摧毁。
战后初期其活动有所收敛,但进入50年代后,随着美苏冷战体制的形成,其组织得以复活并具有极强的反苏、反共、亲美特征。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日本右翼势力更是甚嚣尘上,严重威胁中国乃至世界的安全。
关键词:亲美反共经济大国政治小国所谓日本右翼,从狭义上讲是指日本街头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法人组织,从广义上讲是指日本政治势力中的鹰派,也就是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强硬派。
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我们十分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
这是因为日本的侵华战争的发动和日本右翼势力脱不了干系。
二十多年的侵华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经济严重后退,而且使好几千万无辜的中国百姓无故丧命,更是造成了无数中国家庭的支离破碎,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野心,给中国难以估量的损失。
日本战败后,右翼组织受到彻底的摧毁。
战后初期其活动有所收敛,但进入50年代后,随着美苏冷战体制的形成,其组织得以复活并具有极强的反苏、反共、亲美特征。
可以讲,日本右翼势力在战后一直处于一种时起时伏的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其势力突然变大,这倒不是指右翼分子人数上的壮大,而是指其掌握了政权。
2012年8月19日,日本右翼分子更是登上中日争议的钓鱼岛。
日本右翼源于幕末明初的“尊王攘夷”运动,可谓历史悠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战败,美军的军事化占领,日本的所有的右翼组织被强行解散,严禁日本右翼骨干担任公职,右翼势力一度偃旗息鼓。
但随着美军对日政策的改变,日本右翼势力又卷土重来。
日本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使中国乃至东南亚等二战时遭受日本殖民侵略的国家十分警惕。
我们可以适当的分析一下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其影响,以防止二战悲剧的重演。
日本右翼势力的重新兴起,在成因方面有一下几点:首先在思想文化方面,近代天皇制专制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统治是军国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日本国家的封建军国主义性质是各色右翼极端势力产生的总根源。
探析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表现、原因及影响
探析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表现、原因及影响作者:孟茸来源:《教育界·上旬》2013年第13期【摘要】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速度惊人,不仅政界右翼势力长盛不衰,而且社会上极右翼势力也很嚣张,原因是多方面的。
右翼势力的抬头对其本国与邻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关键词】日本右翼势力抬头表现一、二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表现(一)否认甚至美化侵略罪行首先对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和劳工以及“细菌战”“三光政策”等历史的否认和掩盖。
其次,在对待侵略战争历史问题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日本政界出现了一股否认侵略战争的政界逆流,日本政府内阁成员一再否定,推脱甚至美化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历史,即使被罢免官职或者被迫辞职也在所不惜。
最后就是日本右翼屡次修改历史教科书的卑劣行径,战后右翼势力和政府一些高官喜欢在历史教科书上大做文章,粉饰、掩盖侵略罪行来蒙骗下一代。
(二)力图突破并修改和平宪法战后日本颁布的新宪法称为“和平宪法”。
它否认天皇的神圣地位,并规定日本永远放弃战争的权利。
清水几太郎说:“《日本国宪法》第九条是美国为了达到彻底削弱日本的目的而强加给我们的规定,以便不使日本再次成为强大的国家。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曾先后掀起五次修宪浪潮。
(三)日本政要频频参拜靖国神社,为战犯歌功颂德建于1869年的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象征,供奉着246万多名死者,其中多数为侵华战争中死在中国大陆的日本人,1978年又加入了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
1969年后,日本国会多次提出“靖国神社法案”,要求由国家“护持”靖国神社,虽未通过,但它实际上成了右翼势力为军国主义招魂的重要阵地。
1985年8月15日,日本首相中曾根率18名议员参拜“靖国神社”,这是战后40年日本首相第一次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开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先例。
从此,每逢这个日本战败日,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的内阁大臣和国会议员“前仆后继”,不绝如缕。
日本右翼势力为何猖獗论文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论文名称日本右翼势力为何猖獗年级 2010 学院专业学号姓名任课教师完成时间成绩日本右翼势力为何猖獗内容摘要:日本右翼势力在战后一直处于一种时起时伏的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其势力突然变大,这倒不是指右翼分子人数上的壮大,而是指其掌握了政权。
近年来,日本右翼团体活动猖獗,在日本朝野的影响力也有扩大之势,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战争,美化侵略历史,新版历史教科书通过审查、将钓鱼岛灯塔收归政府等一系列行为都有右翼团体的身影,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日本右翼势力原因钓鱼岛中日关系正文部分:一、日本右翼势力的特点1、从政治思想上看,日本右翼势力鼓吹“皇国史观”、“种族优秀论”,鼓吹复活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希望恢复历史上专制暴虐、侵略邻国的时代,奉行弱肉强食的强权主义,主张通过侵略、征服来确立日本的国际地位。
日本右翼势力反对现行和平宪法,要求修改《自卫队法》,大力发展其军事力量,以军事大国的实力参与国际事务.2、从与政界的关系来看,日本右翼势力与日本政界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1996年以来的日本历届首相,无一不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小泉纯一郎也不例外,他是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已两次参拜靖国神社。
3、从对华关系上看,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战争,美化侵略历史,把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说成是“为了解放白人殖民地”,鼓吹“自由主义史观”、“大东亚战争史观”,要求改变“自虐的东京审判史观”。
在我国领土钓鱼岛上树立灯塔和神社,涂写反华标语,在大阪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会议。
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删除了有关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的史实。
这些都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4、街头右翼分子与学术右翼分子遥相呼应。
街头右翼分子,经常上街游行示威,呼喊口号,制造噪音,大搞暴力活动,扰乱治安秩序。
学术右翼分子,指活跃在文化、教育、思想各界的右翼分子。
自80年代以来,一批学术右翼分子纷纷删改历史、著书立说,其代表人物有:田中正明、板仓由明、铃木明和阿罗健一等人,他们相继抛出了《南京大屠杀虚构论》、《“南京大屠杀”之幻想》、《虚构的南京大屠杀证据》等。
浅谈日本右翼势力
浅谈日本右翼势力近年来,日益猖獗的日本右翼势力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考察当今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无法回避日本右翼势力的存在及其影响。
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的猖狂,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其国际背景。
首先,战后美国对日本右翼势力的庇护,为日本右翼势力的复活埋下了祸根。
在政治上,美国将投降后的日本政府原封不动地搬过来,变为美国占领军的政策执行机构,军国主义的政治体制机构完好无损地得以保留。
这是右翼势力复活的组织基础。
在经济上,在美国的保护和扶植下,日本大批被当作解散拆除或提交赔偿对象的军需工厂又重新恢复生产,为美军侵朝战争的需要而大量生产枪炮子弹和军需物资。
日本成了美军侵朝战争的后方兵站基地和补给基地。
而日本每年则能从“朝鲜特需”中获得七八亿美元的收入。
在军事上,随着美国占领政策的转变和重新武装日本的意图逐步明朗化,残存的军国主义势力变换手法得以保存和发展。
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出于“冷战”政策的需要,美国颠倒是非,在《旧金山对日和约》中间接否认日本1941年12月7日以前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
同时,日本右翼势力从50年代起就利用舆论工具公开掩饰、否认美化日本对外侵略的罪行,使日本多数青少年只知道本国遭受过原子弹的轰炸,而对日本当年对中国和亚洲人民所带来的灾难,却全然不知或知之甚少。
思想教育的误导使日本残余的军国主义思潮得以继续扩大。
此外,加之大批主张彻底铲除军国主义的进步人士横遭迫害,在战争问题上,日本社会被搞得是非颠倒,黑白不分,毫无正义可言,结果使日本国民没有像德国国民那样有一种负罪感。
其次,冷战结束后,极端民族主义占据了日本社会思潮的中心地位,导致日本政治右倾化与整体保守化。
日本民族主义在近代曾恶性膨胀,二战之后有所收敛,20世纪80年代再度抬头。
冷战后,日本急于凭借其经济实力参与主导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以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地位为特征的“外向型民族主义”持续上扬。
日本右翼问题研究
日本右翼问题研究摘要:在当今日本的政治生态中,一个由各种右翼势力参与导演的政治“保守化、右倾化循环”已经出现,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日本国内政治走向及其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不过尽管右翼势力目前在日本社会活动猖獗,但是人们不应忽视日本社会存在的抵制反对保守政治、反对为军国主义侵略翻案的力量的存在。
关键词:日本;右翼;保守存在已逾百年的日本右翼势力曾经将日本民族拖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渊,并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战争灾难。
二战中日本以战败告终,但包含有不安定因素的日本右翼势力却一直未能被根除,甚至不时对日本政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将就日本右翼势力的演变及其存在原因和中日关系所受其影响展开论述。
一、二战前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演变以二战作为分水岭,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大至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右翼势力萌生并膨胀时期(1881--1945)19世纪的日本,幕府对内统治腐败,政局动乱;对外闭关锁国,懦弱无能。
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驶入江户湾的浦贺港,强行要求日本开港,幕府被强迫同西方列强签订诸多不平等条约,陷入内忧外患中。
当此之时,人们将目光转移到远离世俗权力长达千年的天皇身上,在“尊王攘夷”旗帜的号召下,倒幕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而尊攘派这个以士族为核心的国粹主义势力则成为孕育右翼势力的温床。
1881年2月,头山满建立的玄洋社被认为是右翼团体的“始祖”。
自此以后,右翼分子纷纷聚众结社,宣扬“忠君爱国”“大亚细亚主义”等军国主义思想,主张在日本对内建立天皇独裁统治,对外实行侵略扩张。
日本大正政变以后,右翼势力快速膨胀,这一时期的右翼思想主张除了传统的天皇中心主义和大亚细亚主义以外,还增加了更具煽动性的法西斯主义。
最有代表性的右翼组织黑龙会的纲领已全面涉及内政、军事、外交、教育等社会各个方面。
其对内向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施以破坏,对外则推动政府实施强硬外交并进行战争舆论动员。
1时至1939年,日本国内右翼团体增至1733个,成员数达182192,是战前1孙立祥《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34页。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分析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其影响姓名:吴倩班级:2012级国际政治学号:2012410671摘要: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灾难,其战争的发动与日本右翼势力有着直接关系。
日本战败后,其右翼组织受到彻底的摧毁。
战后初期其活动有所收敛,但进入50年代后,随着美苏冷战体制的形成,其组织得以复活并具有极强的反苏、反共、亲美特征。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日本右翼势力更是甚嚣尘上,严重威胁中国乃至世界的安全。
关键词:亲美反共经济大国政治小国所谓日本右翼,从狭义上讲是指日本街头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法人组织,从广义上讲是指日本政治势力中的鹰派,也就是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强硬派。
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我们十分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
这是因为日本的侵华战争的发动和日本右翼势力脱不了干系。
二十多年的侵华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经济严重后退,而且使好几千万无辜的中国百姓无故丧命,更是造成了无数中国家庭的支离破碎,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野心,给中国难以估量的损失。
日本战败后,右翼组织受到彻底的摧毁。
战后初期其活动有所收敛,但进入50年代后,随着美苏冷战体制的形成,其组织得以复活并具有极强的反苏、反共、亲美特征。
可以讲,日本右翼势力在战后一直处于一种时起时伏的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其势力突然变大,这倒不是指右翼分子人数上的壮大,而是指其掌握了政权。
2012年8月19日,日本右翼分子更是登上中日争议的钓鱼岛。
日本右翼源于幕末明初的“尊王攘夷”运动,可谓历史悠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战败,美军的军事化占领,日本的所有的右翼组织被强行解散,严禁日本右翼骨干担任公职,右翼势力一度偃旗息鼓。
但随着美军对日政策的改变,日本右翼势力又卷土重来。
日本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使中国乃至东南亚等二战时遭受日本殖民侵略的国家十分警惕。
我们可以适当的分析一下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其影响,以防止二战悲剧的重演。
日本右翼势力的重新兴起,在成因方面有一下几点:首先在思想文化方面,近代天皇制专制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统治是军国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日本国家的封建军国主义性质是各色右翼极端势力产生的总根源。
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
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内容摘要】:众所周知,日本右翼势力在第二次世界大结束后,曾一度沉寂,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近几十年来,其势力则呈现出明显的抬头趋势,并且相当突出。
就其原因,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历史原因主要是有这几个方面:一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深刻影响;其二日本传统文化的扭曲;最后则是美国远东政策的影响。
而其现实原因则主要是日本社会法律的纵容和日本大国意识的复苏作祟。
本文旨在探讨右翼势力兴起的原因。
【关键词】:日本;右翼势力;天皇【正文】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活动变得日益猖獗,越来越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这也给与之相邻的亚洲国家,尤其是曾经遭受过日本侵略过的国家的愤恨,引起国际社会上和平力量的广泛关注。
我想从日本的文化方面以及同为二战发起国的——德国做一比较,以提升我们对右翼势力兴起的进一步认识。
本文着重于分析日本右翼势力在二战结束后重新抬头的历史原因。
一、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思想的影响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是日本民族思想的精髓,自中世纪起就开始积淀于日本民族主义者的心目中。
是对日本民族的行动起着引导和支配作用的一种思想观念,它比一般的政治学说更具有煽动性和迷惑力。
久远而深刻的影响了日本人的心理归向和思想走势。
它的思想可谓是极其深刻与深远。
特别是形成了一种超常的忠诚意识和以攻占杀伐的好战习性为特征的武士道精神。
在日本历史上,日本人自认为自己是“皇民”,天皇是“神”,日本是“神国”,大和民族是“优秀民族”,是神保佑的民族。
日本战前的历史教科书或者是介绍日本古代的书籍,几乎都毫无例外的写着:“日本是神的国家,天皇是天神的子孙,是具有神格的“现御神”。
而日本的国土乃至上面的万物,都是神缔造的。
汤因比就曾在他的《历史研究》中提到“日本人认为日本人的身体明显缺少毛发,而居住在北部岛屿上的他们的邻人,是在类型上很不同的处于原始社会的人,其生理形态类似一般欧洲人,被称为多毛的虾夷人。
日本右翼是什么意思 (2)
日本右翼是什么意思1. 引言日本右翼是指一系列政治立场偏右的团体和个人,他们持有一些特定的观点和意识形态。
日本右翼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近代日本的政治变革,尤其是二战后的时期。
本文将探讨日本右翼的定义、历史背景以及其主要观点和活动。
2. 日本右翼的定义日本右翼没有一个明确定义,因为不同的人对于这个概念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然而,一般认为,日本右翼主要是指那些支持保守主义、民族主义和强化日本国家形象的政治团体和个人。
他们反对日本的战后体制、强调民族认同、鼓吹日本国家利益至上等观点。
3. 日本右翼的历史背景3.1 日本右翼的起源日本右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时期。
在战后,日本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包括宪法修改、军队解除武装、战犯审判等。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反对这些变革的保守主义团体和个人,他们对于战后秩序持有不同的观点。
3.2 日本右翼的冷战影响冷战时期,美国成为日本的盟友,并帮助日本重建了经济和军事力量。
这一时期,日本右翼团体开始强调日本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利益,并对美国在日本的存在持有批评态度。
3.3 日本右翼的争议日本右翼的活动常常受到争议,因为他们的言论和行为往往与日本的战争历史有关。
例如,一些右翼团体会参拜靖国神社,这被认为是对二战战犯的纪念和肯定。
这些争议引发了许多社会和政治上的分歧。
4. 日本右翼的主要观点和活动日本右翼的主要观点和活动多种多样,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4.1 民族主义日本右翼强调日本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民族利益,他们认为国家利益应该比个人利益更加重要。
他们对于日本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保护也十分重视。
4.2 反对战后体制日本右翼对于战后的宪法、战犯审判等制度和政策持有质疑态度,他们认为这些制度和政策削弱了日本作为一个国家的权力和地位。
4.3 参拜靖国神社一些右翼团体会参拜靖国神社,这被认为是对二战战犯的纪念和肯定。
这一活动引发了许多争议和批评,尤其是与中国和韩国等邻国之间的关系。
4.4 历史修正主义日本右翼还存在一些历史修正主义的观点,他们试图改写或者否定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和战争罪行。
冷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合流及反响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日本右翼势力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但集中于二战前的传统右翼与战后新右翼的联系和区别,还有右翼团体的暴力行为,以及美化侵略战争和为战犯翻案等问题。
笔者以为,对二战后的60多年,可以进一步作时期划分,即以上世纪80年代末为界。
探讨自冷战结束后20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发展变化的新情势,即日本政界、学界、新闻舆论界和财界的所谓隐性右翼大量现身,并与显性的右翼团体合流,不断掀起极端民族主义浪潮。
一、日本显性右翼势力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国家的剧变,冷战造成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而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之后,其在世界各地推行的霸权主义仍然受到拉丁美洲左翼运动和多种民族主义及所谓恐怖势力的挑战。
美国在维护“民主”和“人权”,打击恐怖主义的旗帜下,肢解了南联盟,推翻了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
出兵阿富汗。
而在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始终把“北约”和日本绑上战车,让其出人出钱,因此美国在东亚战略中加深了对日本的依赖。
在东亚地区,最大的变化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中国日益强大,经济实力迅速增长;而日本经济的增长在80年代后期陷于停滞,此后十余年一直没有大的起色,这难免使得自命为亚洲“领头雁”的日本惴惴不安。
加上从90年代初起台独势力不断利用日本右翼的“殖民情结”拉拢日本,还有朝鲜半岛的局势始终紧张,使得日本统治集团的保守主义倾向愈益明显。
在日本国内,自60-70年代左、右翼合流的反对日美“安保条约”运动和昙花一现的极左翼运动过去之后,日本社会党逐步右倾,日共和左翼工会的影响日趋式微,抗衡右翼势力的重任,落到一些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坚持走和平、民主道路的市民团体身上,但是他们缺乏统一而强大的组织。
上述状态给日本右翼势力提供了机遇。
80年代中期曾任首相的中曾根康弘,在90年代初出版了《冷战之后》一书,号召日本国民“大胆触动过去悬而未决的问题”,诸如“纠正战后40年的弊端”,“消除战败遗迹”,改变日本“经济大国”、“政治小国”的形象等。
日本政治右倾化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表现:所谓日本政治右倾化,主要是指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及其主张在日本政界占据上风并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倾向。
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在日本政界、媒体和社会上广泛蔓延。
特别是近年来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倾向进一步加剧,日本的保守力量已经逐步占据了日本政坛的中枢,这种趋势有可能导致日本脱离战后的和平发展道路,其中的危险性的确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警惕。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日本政党势力组合总体保守化。
2、日本政坛逐渐右倾化。
3、否定侵略历史日益频繁化。
4、修宪势力实现主流化。
5、军事大国战略加速体制化。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历史根源:首先,“单独占领”容易使日本人产生一种错觉,即美军就是盟军,日本是被美国打败的。
近代以来日本对亚洲国家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但在战败投降后,占领日本的却是美军,只有美国人可以对日本发号施令。
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日本人对侵略行为的全面反省,也不利于其反思对亚洲各国人民犯下的罪行。
第二,与“直接统治”相比,“间接统治”在心理上对日本民众的压力要小得多。
日本政府实际上在美军和日本民众之间起到了一种减压的作用。
精神压力小,自然对日本民族反思侵略行为、增强加害者意识不利。
第三,在这种占领方式下,由于没有其他盟国或亚洲受害国家参与占领,战后日本对战犯及其相关人员的追究远不如德国广泛和深入,这也是日本人至今缺乏战争加害者意识的重要原因。
第一,战后改革不彻底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历史根源。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法外开恩”,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半途而废,没有对日本的军国主义进行彻底的清洗,对战前的官僚机构也没有清算,没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汉有对战争犯罪进行彻底地追究为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在历史问题上屡屡制造事端埋下了祸根。
第二,美国的姑息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国际原因。
美国霸权战略在亚洲的需求与日本想做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战略目标正相吻合,美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出发,鼓励日本发挥更大的军事作用。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表现、原因及影响
探析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表现、原因及影响【摘要】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速度惊人,不仅政界右翼势力长盛不衰,而且社会上极右翼势力也很嚣张,原因是多方面的。
右翼势力的抬头对其本国与邻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关键词】日本右翼势力抬头表现一、二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表现(一)否认甚至美化侵略罪行首先对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和劳工以及“细菌战”“三光政策”等历史的否认和掩盖。
其次,在对待侵略战争历史问题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日本政界出现了一股否认侵略战争的政界逆流,日本政府内阁成员一再否定,推脱甚至美化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历史,即使被罢免官职或者被迫辞职也在所不惜。
最后就是日本右翼屡次修改历史教科书的卑劣行径,战后右翼势力和政府一些高官喜欢在历史教科书上大做文章,粉饰、掩盖侵略罪行来蒙骗下一代。
(二)力图突破并修改和平宪法战后日本颁布的新宪法称为“和平宪法”。
它否认天皇的神圣地位,并规定日本永远放弃战争的权利。
清水几太郎说:“《日本国宪法》第九条是美国为了达到彻底削弱日本的目的而强加给我们的规定,以便不使日本再次成为强大的国家。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曾先后掀起五次修宪浪潮。
(三)日本政要频频参拜靖国神社,为战犯歌功颂德建于1869年的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象征,供奉着246万多名死者,其中多数为侵华战争中死在中国大陆的日本人,1978年又加入了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
1969年后,日本国会多次提出“靖国神社法案”,要求由国家“护持”靖国神社,虽未通过,但它实际上成了右翼势力为军国主义招魂的重要阵地。
1985年8月15日,日本首相中曾根率18名议员参拜“靖国神社”,这是战后40年日本首相第一次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开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先例。
从此,每逢这个日本战败日,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的内阁大臣和国会议员“前仆后继”,不绝如缕。
政界肆无忌惮的“拜鬼”,也给了民间无形的鼓励,于是在右翼势力的操纵下人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为二战的中战犯歌功颂德。
试论近代日本右翼的“三阶段”发展路径
试论近代日本右翼的“三阶段”发展路径摘要近代日本的右翼运动在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本文通过对这些阶段的分析,探讨了近代日本右翼发展的路径和原因。
第一阶段是明治维新后的右翼思潮,主要以爱国主义和军事化为特征。
第二阶段是二战前夕至战后时期的极端右翼思潮,以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为核心。
第三阶段是战后右翼的转型期,以保守主义为主,并在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本文将分别阐述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原因以及对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近代日本、右翼、三阶段、明治维新、极端右翼、保守主义引言近代日本的右翼思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这些阶段所代表的价值观念、运动方向和政治导向都有所不同。
通过对这些阶段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近代日本右翼思潮的形成、发展以及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本文以明治维新后的右翼思潮为起点,分析了近代日本右翼的“三阶段”发展路径。
第一阶段:明治维新后的右翼思潮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经历了现代化进程,并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这个阶段的右翼思潮主要以爱国主义和军事化为特征。
右翼运动主要集中在军队和政府机构,并且与政府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右翼思潮主要受到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日本人民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军事力量的崇拜是这个阶段右翼思潮的主要特征。
同时,这个阶段的右翼思潮与日本政府密切合作,希望通过军事力量来保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第二阶段:二战前夕至战后时期的极端右翼思潮二战前夕至战后时期,日本的极端右翼思潮达到了顶峰。
这个阶段的右翼运动以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为核心,试图通过军事行动来实现对周边国家的控制。
这个阶段的右翼思潮对军队和政府的关系更加紧密,甚至某些组织直接掌握了政府。
在这个阶段,日本右翼思潮对日本国内和国际事务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们推动了日本对亚洲其他国家的侵略行动,引发了二战。
战后,由于战争的失利,这个阶段的右翼思潮逐渐式微。
但是,他们的影响仍然存在,对日本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右翼为何猖獗
日本右翼为何猖獗什么是右翼左翼和右翼在政治传统上指一个社会内部政治领域的两种意识形态,尤其是在民主社会。
在现代西方国家,政治通常被分为右翼或左翼,即保守主义(右翼)和社会主义(左翼),在美国,广义上的自由主义指左翼政治,而在欧洲,自由主义则指更广泛意义上的右翼政治。
但是到底什么是左翼,什么是右翼?至今并没有一个确切的一致的定义右翼信奉的是“英雄史观”,认为历史是英雄创造的,其政治主张是偏向中产阶级、精英阶层的。
右翼特别反对左翼的“均贫富”的观点,认为这实际上是在追求终点的平等,是错误的。
右翼和左翼共同之处是都追求起点的平等,但右翼更强调个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调国家应给每一个公民以机会,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强调平等受教育(基础教育)的权力,认为人必须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贫困只能源于自己的低素质、懒惰和无能,不能怪其他的因素。
右翼的经济政策是主张自由放任的,主张小政府、大社会,对经济的干预和宏观调控越少越好,通过主张减税、减少公共福利、刺激投资来解决失业问题和社会问题,认为福利越多,人的的依赖性就越强,进取心就越差,就会鼓励懒惰,打击勤奋,因此对一个国家的前途将造成消极的影响。
尽管左派和右派有这些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但是要准确区分一个人到底是左派还是右派,这本身就是比较困难的。
正像丹尼尔·贝尔所说的那样,那些“认为只要某个人在一个领域内激进,他在其它方面也必然激进;反过来说,某人在一个领域内保守,他在其它方面亦会保守。
这种认识在社会学和道德观上都错误判断了不同领域的性质。
”日本右翼的闹剧一出连着一出,人们不禁要问,日本究竟有怎样的一块土壤,让右倾思潮在那里滋生泛滥?纵观战后几十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日趋泛滥决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
1、美国为推行反苏、反华而扶植日本的政策,是导致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复活和发展的深刻历史根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推行反对苏联和中国而扶植日本的“绥靖”政策。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表现、根源以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浅谈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问题日本政治右倾化问题是国际上一直十分关注和议论的问题,它是由长期以来存在在日本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思想以及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极端的右倾化思想也对中日关系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本文将会谈论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现象的根源、表现以及其对中日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一、日本政治右倾化的根源(1)思想根源首先从日本国内形势来看,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成为了培育日本民族性格的土壤:“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
”[1]这种奇特的民族性格使得日本人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狭隘的排外心理,一方面,国家主义观念和对政府理念的强烈认同使日本人持守着对国家、民族的“报恩”意识和现身精神,另一方面,近代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国家经济、军事实力使日本公众对政府机构的诚实和美德抱有信心,面对政府日益右倾的言行,日本国民用一种特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没有抨击和职责,更遑论抗议。
”(2)历史根源日本战败投降以后,盟国对日本实施“单独占领”和“间接统治”,这种占领方式本身存在着重大缺陷。
“单独占领”容易使日本人产生一种错觉,即美军就是盟军,日本是被美国打败的,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日本人对侵略行为的全面反省。
同“直接统治”相比,“间接统治”在心理上对日本民众的压力要小得多,精神压力小,自然对日本民族反思侵略行为、增强加害者意识不利,这也是日本人至今缺乏战争加害者意识的重要原因。
1951年9月8日签定《旧金山和约》没有解决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问题.,直到占领日本结束,作为战胜国的亚洲各国,与战败国日本的关系问题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由于盟军占领方式的缺陷和改革的不彻底,日本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其右倾的政治传统也被保护下来。
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的表现就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政治事件来看,日本政治右倾化可以从以下表现中看出:首先,当前日本政坛业已形成以首相安倍晋三为代表的一大批右翼政治家集团,就之前参拜靖国神社一事而言,多位内阁官员及重要政治人物迫不及待地表明了前往参拜的“强烈意志”,这样则变相的激进了日本政治问题的演变。
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
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内容摘要】:众所周知,日本右翼势力在第二次世界大结束后,曾一度沉寂,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近几十年来,其势力则呈现出明显的抬头趋势,并且相当突出。
就其原因,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历史原因主要是有这几个方面:一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深刻影响;其二日本传统文化的扭曲;最后则是美国远东政策的影响。
而其现实原因则主要是日本社会法律的纵容和日本大国意识的复苏作祟。
本文旨在探讨右翼势力兴起的原因。
【关键词】:日本;右翼势力;天皇【正文】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活动变得日益猖獗,越来越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这也给与之相邻的亚洲国家,尤其是曾经遭受过日本侵略过的国家的愤恨,引起国际社会上和平力量的广泛关注。
我想从日本的文化方面以及同为二战发起国的——德国做一比较,以提升我们对右翼势力兴起的进一步认识。
本文着重于分析日本右翼势力在二战结束后重新抬头的历史原因。
一、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思想的影响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是日本民族思想的精髓,自中世纪起就开始积淀于日本民族主义者的心目中。
是对日本民族的行动起着引导和支配作用的一种思想观念,它比一般的政治学说更具有煽动性和迷惑力。
久远而深刻的影响了日本人的心理归向和思想走势。
它的思想可谓是极其深刻与深远。
特别是形成了一种超常的忠诚意识和以攻占杀伐的好战习性为特征的武士道精神。
在日本历史上,日本人自认为自己是“皇民”,天皇是“神”,日本是“神国”,大和民族是“优秀民族”,是神保佑的民族。
日本战前的历史教科书或者是介绍日本古代的书籍,几乎都毫无例外的写着:“日本是神的国家,天皇是天神的子孙,是具有神格的“现御神”。
而日本的国土乃至上面的万物,都是神缔造的。
汤因比就曾在他的《历史研究》中提到“日本人认为日本人的身体明显缺少毛发,而居住在北部岛屿上的他们的邻人,是在类型上很不同的处于原始社会的人,其生理形态类似一般欧洲人,被称为多毛的虾夷人。
因此,日本人很自然地把没有毛与精神上的优越性结合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其影响姓名:吴倩班级:2012级国际政治学号:2012410671摘要: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灾难,其战争的发动与日本右翼势力有着直接关系。
日本战败后,其右翼组织受到彻底的摧毁。
战后初期其活动有所收敛,但进入50年代后,随着美苏冷战体制的形成,其组织得以复活并具有极强的反苏、反共、亲美特征。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日本右翼势力更是甚嚣尘上,严重威胁中国乃至世界的安全。
关键词:亲美反共经济大国政治小国所谓日本右翼,从狭义上讲是指日本街头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法人组织,从广义上讲是指日本政治势力中的鹰派,也就是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强硬派。
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我们十分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
这是因为日本的侵华战争的发动和日本右翼势力脱不了干系。
二十多年的侵华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经济严重后退,而且使好几千万无辜的中国百姓无故丧命,更是造成了无数中国家庭的支离破碎,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野心,给中国难以估量的损失。
日本战败后,右翼组织受到彻底的摧毁。
战后初期其活动有所收敛,但进入50年代后,随着美苏冷战体制的形成,其组织得以复活并具有极强的反苏、反共、亲美特征。
可以讲,日本右翼势力在战后一直处于一种时起时伏的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其势力突然变大,这倒不是指右翼分子人数上的壮大,而是指其掌握了政权。
2012年8月19日,日本右翼分子更是登上中日争议的钓鱼岛。
日本右翼源于幕末明初的“尊王攘夷”运动,可谓历史悠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战败,美军的军事化占领,日本的所有的右翼组织被强行解散,严禁日本右翼骨干担任公职,右翼势力一度偃旗息鼓。
但随着美军对日政策的改变,日本右翼势力又卷土重来。
日本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使中国乃至东南亚等二战时遭受日本殖民侵略的国家十分警惕。
我们可以适当的分析一下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其影响,以防止二战悲剧的重演。
日本右翼势力的重新兴起,在成因方面有一下几点:首先在思想文化方面,近代天皇制专制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统治是军国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日本国家的封建军国主义性质是各色右翼极端势力产生的总根源。
为了在精神上统治广大人民,德川幕府还大力宣扬以“忠节”为基本教义的“武士道”精神。
[1](P14-15)明治维新,结束了幕府统治和封建领主的特权。
但是,天皇制为中心的专制统治制度,却保留了大量、落后、封建性的社会因素。
战后,由于多种社会历史原因,军国主义的政治观念、意识形态及其社会组织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复活,重新集结,成为当前在日本国内外影响甚广的右翼社会势力。
其次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讲,日本右翼自明末就开始形成并得到一定发展,日本右翼源于幕末明初的“尊王攘夷”运动。
筑前福冈的“玄洋社”是日本右翼的最大源头组织,为日本右翼团体鼻祖。
战前右翼的组织构成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国粹派的“封建式日本主义团体”,另一部分是革新派的“近代国家社会主义团体”。
有代表性的国粹派右翼组织有:玄洋社、黑龙会、大日本国粹会、大日本生产党等。
有代表性的革新派右翼组织有:老壮会、犹存社、经纶学盟等。
日本右翼可谓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复苏为日本右翼势力的崛起提供了经济基础。
战后日本经济一度面临崩溃。
战争使日本满目疮痍,人民对未来充满了绝望。
但战后日本迅速为发展经济制定了较为正确的经济发展政策:从吉田茂政府的“保守本流”路线将日本经济引入正轨,再到池田政府的“经济备增计划”使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最终在佐藤政府时期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强国,最终实现了日本的经济大国梦。
从政治角度来看,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地区冲突和局部动荡明显增多,国际关系和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
这给日本提供了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机会,日本已不满足于经济大国的地位,急于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后盾加大在政治上的影响,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增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参与国际社会的重大决策,及早实现成为一个政治大国的愿望。
因此,日本在国内外利用一切手段,消除战败国痕迹,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摆出一副大国的姿态,以求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以实现日本政治大国地位为目标的日本右翼势力的出现似乎就成了众望所归了,那他们的复兴乃至发展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再次,战后,日本种族至上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上升,并为右翼势力充分利用。
一部分右翼分子大肆鼓吹为日本近代对外侵略历史翻案的“ 自由主义史观”,如以“ 日本可以说不”而扬名的极右民族主义分子石原慎太郎,其极端民族主义主张煽动、迎合了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
同时,由于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日本国内的民族优势感不断膨胀,民族主义与民族优越感的结合,加上右翼势力的挑唆使日本政治表现出右翼化倾向,这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和关注。
再者美国对日本的纵容也对日本右翼势力的复苏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战后的美苏由于失去战时的合作基础,世界局势迅速演变为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的局面,美国为了增加对抗筹码,决定将日本做为远东地区的反共桥头堡,由此美国的对日政策由原先的抑制也转为了扶植。
美国政府先后提出:“应保护日本不受共产主义的威胁”;美国在亚洲的战略防卫线是“阿留申日本—冲绳—菲律宾一线”,这样可以“阻击共产主义不越出中国境外”美国对日本的纵容与扶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本军国主义清算不彻底,不仅民间甚至政府内有大批军国主义分子存在。
二战以后,虽然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甲级战犯被判处绞刑,但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一大批军国主义骨干受到美国战后冷战政策的卵翼和呵护。
尤其对裕仁天皇的宽容及保留了天皇制度,使军国主义的根基得以保存。
大批战犯并没有认真清除自己的军国主义思想,便被美国或在美国的斡旋下从同盟国的监狱中放了出来。
这批人在财界和社会右翼的支持下,重新返回政坛,窃居要职,为右翼势力抬头和军国主义复活打开了方便之门。
也为有朝一日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庸工具埋下了“伏笔”。
在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冷战后右翼势力得以重新抬头并日益猖獗。
战后日本右翼运动大体分四个时期:50年代是恢复阶段,60至70年代初是猖狂活动阶段,70至80年代末是发展、巩固和充实力量的阶段。
90年代至今是疯狂否定侵略历史的叫嚣阶段。
从其组织和成员来看,规模较战前大,成员复杂,从民间到政客都有人参加;从活动的方式和性质来看,战后的日本右翼与战前右翼非常相似,进行恐怖活动,策划军事政变,镇压进步力量,扼杀言论自由,极力否认侵华历史,坚持皇国史观,鼓吹民族主义。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对东亚政治产生了及其恶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尽管在日本坚持侵略史观的右翼势力是少数,不会左右日本现有政策的大方向,但是右翼势力有进行翻案企图重走老路的动向,特别是它们打着“普通国家”的旗帜,披着谋求树立国家新形象的外衣,宣扬“大和民族优越论”,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寻找昔日的自尊,更重要的是通过美化侵略历史来煽动极端民族主义,以重新确立日本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强国地位。
所以,对这股势力在政治上的严重危害性绝对不能低估。
1.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使日本政界更加混浊,难以直面历史。
冷战后日本国内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错误言行大体表现在阁僚“失言”篡改历史教科书与参拜靖国神社三个方面。
[2](P196-197)冷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及其政坛右倾化,从根本上说是挑战日本的和平宪法,挑战国际社会和国际法已经定论了的对日本过去侵略战争罪行的公开、公正审判,挑战日本经贸立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这将导致冷战后的日本政界更加混浊,无法直面历史。
2000年1月,日本政府借口所谓的“言论自由”,放任少数右翼分子在大阪市举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反华集会,这种以所谓的“自由”肆意伤害别国人民的感情、任由极少数人肆意践踏正义和公理的作法就是例证。
2.右翼势力抬头增加了日本未来政治走向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东亚国家对日本的疑虑、警惕和不信任新千年伊始,日本右翼势力也在“反思”和展望。
“反思”历史的结果是,卸下历史包袱,不要过于追究历史,日本的“谢罪外交”也应停止;展望未来,日本政客们盘算的是如何明文修宪,如何在21世纪取得亚太地区的主导权,最终一圆经济、政治甚至军事大国的“大和梦”。
日本右翼势力反对现行和平宪法,要求修改《自卫队法》,大力发展其军事力量,以军事大国的实力参与国际事务。
[3](P21-23)正因为如此,1997年1月,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访问东南亚国家时,第一次始终没有谈到对过去历史问题的认识,而是就中国的动向和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现实意义大谈亚洲的安全问题。
桥本首相认为“比起对过去军国主义的反思,论述以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为轴心、面向未来的亚洲安全保障体制更加具有说服力。
”(注:日本《每日新闻》1997年1月15日。
)右翼势力的抬头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日本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甚至危险性,而日本的亚洲邻国也完全有理由要求日本担负起与其对国际经济政治多做贡献的强烈愿望相称的道义责任,坚决遏制右翼势力及其活动,否则只会增加东亚国家对日本的戒心和不信任。
3.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给中日关系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
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不仅给东亚政治造成恶劣影响,也给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增添了新的极大的障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历史认识问题是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要原则问题”。
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日本政府多次就历史问题做出郑重表态和承诺,承认侵略并向中国人民表示反省和道歉。
而日本右翼势力首要表现形态就是变本加厉地美化侵略,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战争,美化侵略历史,把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说成是“为了解放白人殖民地”,鼓吹“自由主义史观”、“大东亚战争史观”,要求改变“自虐的东京审判史观” [4](P114)日本政府内也不时出现所谓的“失言大臣”。
对此,中国政府重视日方的表态和承诺,但日本还必须“言必行,行必果”,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承担的国际义务。
其次,鼓吹和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是日本右翼势力的一贯伎俩。
特别是中国提出的新的安全观及其对地区和世界和平负责任的做法赢得了亚洲国家的赞誉;而日本则因强化日美安保体制、自卫队防卫范围的扩大和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而加剧了地区安全的紧张形势,引起邻国的不安。
面对国际社会的谴责与批评,日本右翼势力极为恼怒。
他们更害怕21世纪主宰亚太双边关系的不是美日而是美中,这样,“中国威胁论”在日本越唱越响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染指中国领土台湾,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
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