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其影响

姓名:吴倩

班级:2012级国际政治

学号:2012410671

摘要: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灾难,其战争的发动与日本右翼势力有着直接关系。日本战败后,其右翼组织受到彻底的摧毁。战后初期其活动有所收敛,但进入50年代后,随着美苏冷战体制的形成,其组织得以复活并具有极强的反苏、反共、亲美特征。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日本右翼势力更是甚嚣尘上,严重威胁中国乃至世界的安全。

关键词:亲美反共经济大国政治小国

所谓日本右翼,从狭义上讲是指日本街头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法人组织,从广义上讲是指日本政治势力中的鹰派,也就是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强硬派。

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我们十分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这是因为日本的侵华战争的发动和日本右翼势力脱不了干系。二十多年的侵华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经济严重后退,而且使好几千万无辜的中国百姓无故丧命,更是造成了无数中国家庭的支离破碎,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野心,给中国难以估量的损失。

日本战败后,右翼组织受到彻底的摧毁。战后初期其活动有所收敛,但进入50年代后,随着美苏冷战体制的形成,其组织得以复活并具有极强的反苏、反共、亲美特征。可以讲,日本右翼势力在战后一直处于一种时起时伏的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其势力突然变大,这倒不是指右翼分子人数上的壮大,而是指其掌握了政权。2012年8月19日,日本右翼分子更是登上中日争议的钓鱼岛。

日本右翼源于幕末明初的“尊王攘夷”运动,可谓历史悠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战败,美军的军事化占领,日本的所有的右翼组织被强行解散,严禁日本右翼骨干担任公职,右翼势力一度偃旗息鼓。但随着美军对日政策的改变,日本右翼势力又卷土重来。

日本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使中国乃至东南亚等二战时遭受日本殖民侵略的国家十分警惕。我们可以适当的分析一下战后日本右翼势

力的成因及其影响,以防止二战悲剧的重演。

日本右翼势力的重新兴起,在成因方面有一下几点:

首先在思想文化方面,近代天皇制专制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统治是军国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日本国家的封建军国主义性质是各色右翼极端势力产生的总根源。为了在精神上统治广大人民,德川幕府还大力宣扬以“忠节”为基本教义的“武士道”精神。

[1](P14-15)明治维新,结束了幕府统治和封建领主的特权。但是,天皇制为中心的专制统治制度,却保留了大量、落后、封建性的社会因素。战后,由于多种社会历史原因,军国主义的政治观念、意识形态及其社会组织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复活,重新集结,成为当前在日本国内外影响甚广的右翼社会势力。

其次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讲,日本右翼自明末就开始形成并得到一定发展,日本右翼源于幕末明初的“尊王攘夷”运动。筑前福冈的“玄洋社”是日本右翼的最大源头组织,为日本右翼团体鼻祖。战前右翼的组织构成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粹派的“封建式日本主义团体”,另一部分是革新派的“近代国家社会主义团体”。有代表性的国粹派右翼组织有:玄洋社、黑龙会、大日本国粹会、大日本生产党等。有代表性的革新派右翼组织有:老壮会、犹存社、经纶学盟等。日本右翼可谓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复苏为日本右翼势力的崛起提供了经济基础。战后日本经济一度面临崩溃。战争使日本满目疮痍,人民对未来充满了绝望。但战后日本迅速为发展经济制定

了较为正确的经济发展政策:从吉田茂政府的“保守本流”路线将日本经济引入正轨,再到池田政府的“经济备增计划”使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最终在佐藤政府时期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强国,最终实现了日本的经济大国梦。

从政治角度来看,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地区冲突和局部动荡明显增多,国际关系和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这给日本提供了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机会,日本已不满足于经济大国的地位,急于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后盾加大在政治上的影响,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增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参与国际社会的重大决策,及早实现成为一个政治大国的愿望。因此,日本在国内外利用一切手段,消除战败国痕迹,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摆出一副大国的姿态,以求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可。以实现日本政治大国地位为目标的日本右翼势力的出现似乎就成了众望所归了,那他们的复兴乃至发展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再次,战后,日本种族至上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上升,并为右翼势力充分利用。一部分右翼分子大肆鼓吹为日本近代对外侵略历史翻案的“ 自由主义史观”,如以“ 日本可以说不”而扬名的极右民族主义分子石原慎太郎,其极端民族主义主张煽动、迎合了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同时,由于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日本国内的民族优势感不断膨胀,民族主义与民族优越感的结合,加上右翼势力的挑唆使日本政治表现出右翼化倾向,这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和关注。

再者美国对日本的纵容也对日本右翼势力的复苏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战后的美苏由于失去战时的合作基础,世界局势迅速演变为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的局面,美国为了增加对抗筹码,决定将日本做为远东地区的反共桥头堡,由此美国的对日政策由原先的抑制也转为了扶植。美国政府先后提出:“应保护日本不受共产主义的威胁”;美国在亚洲的战略防卫线是“阿留申日本—冲绳—菲律宾一线”,这样可以“阻击共产主义不越出中国境外”美国对日本的纵容与扶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本军国主义清算不彻底,不仅民间甚至政府内有大批军国主义分子存在。二战以后,虽然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甲级战犯被判处绞刑,但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一大批军国主义骨干受到美国战后冷战政策的卵翼和呵护。尤其对裕仁天皇的宽容及保留了天皇制度,使军国主义的根基得以保存。大批战犯并没有认真清除自己的军国主义思想,便被美国或在美国的斡旋下从同盟国的监狱中放了出来。这批人在财界和社会右翼的支持下,重新返回政坛,窃居要职,为右翼势力抬头和军国主义复活打开了方便之门。也为有朝一日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庸工具埋下了“伏笔”。

在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冷战后右翼势力得以重新抬头并日益猖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