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进场检验规章制度

合集下载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
一、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1. 材料进场前,由仓库管理人员与采购部门负责人共同核对采购合同、送货单、发票等相关文件是否齐全并一致。

2. 进场材料按照种类、规格、批次等进行分类堆放,并标明材料名称、规格、数量、批次、到货日期等信息。

3. 进场材料由仓库管理人员进行验收,检查材料外包装是否完好,内部是否有损坏、变形等现象,确认材料的质量。

4. 对于有质量标准的材料,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抽样检验,如水泥、钢材等。

5. 在进场材料标明质量标准、检验结果等,并留存进场检验记录。

二、储存管理制度:
1. 储存场所应具备能够保护材料免受损坏和污染的条件,例如通风、干燥、防潮等。

2. 根据材料的特性,分类储存,并做好材料的密封、固定、防火等措施。

3. 定期检查储存环境,确保储存场所的清洁整洁,避免垃圾、灰尘等物质对材料的污染。

4. 进行库存盘点,确保材料的数量与记录一致,及时及时更新库存信息。

5. 严格执行先进先出原则,确保储存的材料按照进场时间和批次使用,避免过期或损坏。

以上是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文(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文(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规范材料进场检验和储存管理流程,提高材料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材料的进场检验和储存管理。

三、责任部门1. 采购部门负责材料的进场检验和验收工作。

2. 仓储部门负责材料的储存管理工作。

四、材料进场检验1. 采购部门在接收到材料后,应及时安排专人进行进场检验。

2. 进场检验内容应包括材料的数量、规格、外观质量等。

3.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要求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4.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采购部门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要求更换。

5. 检验合格的材料,采购部门应填写检验报告,并在材料送检之日起将报告送交仓储部门。

五、材料储存1. 仓储部门应按照材料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区储存,并确保储存环境干燥、通风、整洁。

2. 不同类别的材料应分别标识,以便快速辨识。

3. 原材料应与成品、半成品隔离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4. 仓储部门应建立材料储存档案,包括材料名称、批次、存储日期等信息,以方便查找和管理。

5. 高价值材料应采取防盗、防潮等措施保护,确保安全。

六、材料出库管理1. 领料人应提供有效的出库申请单,并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出库。

2. 出库时应核对材料名称、数量、规格等信息,确保与出库申请单一致。

3. 出库后,应及时更新材料档案,并做好相关记录。

4. 出库的材料应及时送达指定地点,并由领料人签收。

七、监督与检查1.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材料进场检验和储存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不定期从各部门抽查材料进场检验和储存管理情况,促使各部门严格遵守制度。

八、制度执行1. 企业应对材料进场检验和储存管理制度进行宣传和培训,使全体员工能够熟悉并遵守制度。

2. 对于违反制度的人员,应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是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公司员工应严格遵守,确保材料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需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修改。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进厂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厂的原材料的检验和管理。

二、责任和权限1. 检验部门责任检验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原材料的检验程序和标准。

2. 采购部门责任采购部门负责确定原材料的规格和质量标准,并协调与供应商进行确认。

3. 生产部门责任生产部门负责接收和储存原材料,并按照要求进行检验。

4. 质量部门责任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和审核原材料的检验过程,并记录检验结果。

三、流程和方法1. 原材料接收1.采购部门接收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并检查外观和包装是否完好。

2.采购部门记录原材料的批号、生产日期和供应商等信息。

2. 原材料检验1.检验部门根据原材料的规格和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2.原材料经过外观检验、重量检验、尺寸检验等项目的检测。

3.检验部门记录检验结果,并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做出处理:退货或调整供应商。

3. 原材料储存1.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由生产部门接收并储存。

2.生产部门储存原材料时,要确保储存区域整洁、干燥,并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分类和标识。

4. 检验记录1.质量部门对每次原材料检验结果进行记录。

2.记录内容包括:批号、生产日期、供应商、检验项目和结果等。

3.检验记录应保存一定时间,以备查阅。

四、培训和评估1. 培训要求1.检验部门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原材料检验的培训,包括检验标准、方法和技巧等。

2.质量部门负责定期组织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检验技能。

2. 评估要求1.质量部门负责对原材料检验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2.评估包括原材料的合格率、不合格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等。

五、问题处理1. 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1.不合格原材料由质量部门与供应商协商处理,可以退货或调整供应商。

2.质量部门应记录原材料的不合格情况和处理结果。

2. 检验程序和标准的调整1.当发现检验程序和标准有不足之处时,检验部门有权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

工程材料进场材料审验制度

工程材料进场材料审验制度

工程材料进场材料审验制度一、目的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选用的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进场材料的审验工作。

三、审验对象1. 施工现场进场的各类建筑材料、钢材等。

2. 供应商提供的施工材料样品。

四、审验标准1. 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工程设计要求。

2. 材料应经过合格的工厂验收。

3. 材料应具备相应的质量证明和检测报告。

五、审验程序1. 材料进场(1)施工现场接收材料时,应按照材料清单核对实物数量和规格尺寸,确保配送的材料与进场材料清单一致。

(2)建立材料进场登记表,记录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等信息,并由相关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2. 材料审验(1)施工现场负责人应对进场材料进行初步审验,检查材料的外观质量和包装是否完好。

(2)将材料送至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放行使用。

(3)对材料的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并将检测合格证明归档保存。

3. 材料验收(1)验收应由专人负责,验收人员应认真检查各项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并将检验结果填写在验收报告中。

(2)验收报告应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并交于质量监督部门进行备案。

(3)对于不合格材料,应及时与生产厂家联系,要求更换或修复,并重新送检。

六、异常情况处理1. 对于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应迅速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不能私自使用。

2. 对于频繁出现不合格材料的供应商,应暂停合作,并通知相关监管部门进行处理。

3. 对于发现的施工现场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情况,应及时整改,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七、责任规定1. 施工现场负责人应负责对进场材料进行初审,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2. 质量监督部门应负责对进场材料的抽样检测和验收工作。

3.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认真履行相关职责,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八、附则1. 本制度执行日期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材料进场质量检验及见证取样送检质量管理制度

材料进场质量检验及见证取样送检质量管理制度

料子进场质量检验及见证取样送检质量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为了保障企业在料子进场阶段的质量掌控,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实现,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料子进场质量检验及见证取样送检的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规范人员操作流程,确保料子的合格性和工程建设的可连续发展。

二、管理标准2.1 料子进场前准备工作1.项目经理应指定专人负责料子进场质量检验及见证取样送检工作,负责布置人员、设备和仪器的准备工作。

2.料子进场前,项目经理应与供应商联系,确认料子批次号、生产单位、检验标准等相关信息,并要求供应商供应料子的合格证明文件。

3.确保质量检验及见证取样送检所需的相关仪器设备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准确性和有效性。

2.2 料子进场质量检验1.料子进场后,质检人员应依照标准检验要求对料子进行质量检验,并填写相应的质检报告。

2.质检人员应核对料子的批次号、生产单位、规格和数量等信息,并与合格证明文件进行对比,确保料子的合格性。

3.对于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料子,质检人员应立刻通知项目经理,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返厂、退货等。

4.对于检验合格的料子,质检人员应将合格证明文件与质检报告一同存档,并在工程文件中备案。

2.3 见证取样送检1.对于需要见证取样的料子,项目经理应提前通知质检人员,并布置见证人员参加进行见证。

2.在见证人员参加后,质检人员应依照标准要求进行取样,并将取样送检至合格的试验室进行检测。

3.质检人员应保管取样时的样品编号、数量和位置等相关信息,并在工程文件中备案。

4.试验室应依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告知项目经理和质检人员。

5.对于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料子,项目经理应及时通知供应商,要求重新供应合格的料子。

三、考核标准3.1 质检人员考核标准1.完成料子进场质量检验任务的准确率和及时性。

2.具备料子质量检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能够娴熟操作和维护料子质量检验仪器设备。

4.乐观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不绝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范文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范文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范文一、目的为确保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依法合规,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工程的材料进场和验收过程。

三、责任部门1. 施工单位:负责材料的进场和验收工作。

2. 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材料的进场和验收工作。

3. 业主代表:负责审核材料的进场和验收工作。

四、进场验收流程1.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对所需材料进行统一采购,并按照工程进度计划将材料组织进场。

2. 施工单位应在材料进场前向监理单位和业主代表提交进场申请,申请中需提供材料的相关证明文件和资料。

3. 监理单位和业主代表收到申请后,协助施工单位组织对材料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 根据材料清单核对材料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与申请一致;b. 检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产品标识等相关证明文件;c. 对材料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明显的损坏和瑕疵;d. 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达标。

4. 对于验收合格的材料,监理单位和业主代表签发材料进场证明,施工单位可将材料按照工程需求安排使用。

5. 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材料,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供货商退回,并向监理单位和业主代表提交退货申请。

6. 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工程合同约定,按合同规定处理退货过程,保证材料的完整性和质量。

五、进场验收注意事项1. 进场验收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确保验收程序的顺利进行。

2. 对于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及时归档相关证明文件,便于后续工程管理和验收查阅。

3. 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材料,需及时通知供应商退回,并及时做好退货处理工作,避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4. 施工单位要保证材料的安全、完整和质量,严禁私自调换或篡改材料标识。

5. 监理单位和业主代表要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并及时报告不合格情况,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六、进场验收记录和归档1. 施工单位应对每次进场验收的材料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验收时间、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

施工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施工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施工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工程质量,规范施工材料进场检验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项目施工材料进场检验工作。

二、责任分配1. 工程部负责施工材料进场检验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2. 质检部门负责施工材料进场检验的技术指导和质量判定。

3. 材料供应商负责提供符合合同要求的材料。

4. 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等现场人员负责实施施工材料进场检验。

三、检验流程1. 材料进场前,材料供应商应向工程项目提供材料生产厂家资质证明、材料检测报告、合格证书等文件。

2. 材料进场时,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应共同对进场材料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材料外观无明显缺陷。

3. 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对进场材料进行取样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材料品种、规格、型号、质量等。

4. 质检部门应根据检验结果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判定,对不合格材料应要求供应商及时更换或整改。

5. 检验合格的材料应办理入库手续,存放在规定位置,并进行标识。

6. 检验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以便追溯。

四、检验要求1. 材料品种、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采购合同要求。

2. 材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3. 材料应具有生产厂家资质证明、检测报告、合格证书等文件。

4. 材料应符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要求。

五、质量控制1. 材料供应商应保证材料质量,对不合格材料应及时更换或整改。

2. 施工过程中,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应加强对材料的监督检查,确保材料质量。

3. 工程部、质检部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工程部应组织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六、责任追究1. 对未按本制度进行施工材料进场检验,或检验结果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2. 材料供应商提供不合格材料,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3. 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等现场人员未履行检验职责,导致不合格材料使用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一、引言建筑工程材料是建筑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工程周期。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必须对进场的建筑工程材料进行检验,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因此,建立和实施严格的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的目的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的目的是保证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三、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的程序1. 建筑工程材料的提供方将材料送至工地,并由工地接收人员验收。

2. 验收人员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材料不损坏、无缺陷。

3. 对材料进行规格和尺寸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 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强度、密度、含水率等指标。

5. 对材料进行检测和试验,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

6. 将符合要求的材料记录并存档,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及时通知提供方。

四、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的要求1. 要求检验人员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 要求建立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记录,记录材料的种类、数量、规格、质量、检验结果等信息。

3. 要求定期组织建筑工程材料的抽检工作,确保检验的全面和准确性。

4. 要求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和流程,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五、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的优点1. 建立科学的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

2. 建立规范的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程序,有利于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3. 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

六、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的实施1. 制定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并组织培训相关人员。

2.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3. 定期进行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4. 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档案,保存数据准确可靠。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1. 编制目的本制度的编制目的是为了规范材料进场检验工作,确保所采购的材料符合质量标准,为工程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的材料进场检验工作。

3. 质量控制1.所有进场材料均须配备检验报告,并且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进场材料必须附有厂家出厂合格证,并且在保质期内。

3.材料进场前,应当对所采购的材料进行资质审核,对质量合格的材料进行采购。

4.采购材料的供应商必须是经过市场准入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供应商。

4. 进场检验1.材料进场时,由工程项目部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验。

2.检验项目应当包括材料的外观、尺寸、重量、标识等检验。

3.对于有标准的材料,应当按照标准进行检验。

对于无标准的材料,应当与厂家进行核对,以确认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并应当及时返厂或者退换。

5. 检验记录1.进行检验的专业人员应当进行检验记录,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家、进场日期、检验结果等。

2.检验记录应当保存到工程项目档案中,以备后续查阅。

6. 采购方责任1.采购方应当建立相应的采购制度,明确采购程序和要求。

2.采购方应当选择具有信誉和资质的供应商,确保采购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3.采购方应当对材料进场后的检验结果负责并做好检验记录。

7. 供应商责任1.供应商应当保证所提供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附有收货合格证。

2.供应商应当保证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对质量问题负责并承担相应责任。

8. 执法监督工程监理部门应当进行监督、检查和评审,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当及时通知采购方和供应商进行调整和纠正。

9. 改进措施针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当进行追究责任和改进措施的研究和实施。

10. 生效条件本制度经工程项目负责人签字并备案后方可生效。

11. 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工程项目负责人所有。

由于工程特殊情况影响,本制度需进行修订时,应当经过相应部门的审批并重新备案生效。

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1. 规范管理:明确人员、车辆、设备和材料进场的程序和要求,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

2. 确保安全:通过进场检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 保障质量:对进场的材料、设备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4. 防止违规:对进场人员、车辆等进行核实,杜绝未经许可、无资质的人员和车辆进入工地,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制度内容1. 进场申请:所有进入工地的人员、车辆必须提前向施工单位提交进场申请,包括进场日期、进场目的等信息。

2. 进场审批:施工单位对进场申请进行审查、核实,核实无误后批准进场。

3. 进场检查:进场时,工地管理人员对进场人员、车辆、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要求,并记录检查情况。

4. 进场登记:经过检查合格后,对进场人员、车辆等进行登记,颁发入场证或标识。

5. 进场监督:对进场人员、车辆等进行监督,确保他们在施工现场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

6. 进场记录:对进场检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汇总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制度流程1. 进场申请:进入工地的人员、车辆等提出进场申请,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交相关证件资料。

2. 进场审批:施工单位对申请进行审查和核实,确认无误后批准进场。

3. 进场检查:进场时,工地管理人员对进场人员、车辆等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要求。

4. 进场登记:对检查合格的人员、车辆进行登记,颁发入场证或标识。

5. 进场监督:对进场人员、车辆等进行监督,确保他们在施工现场按规定运作。

6. 进场记录:对进场检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及时整理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制度责任1. 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定和落实进场检验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 管理人员:负责对进场人员、车辆、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和核实,确保符合要求。

3. 进场人员:应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配合检查和监督,确保安全施工。

4. 承包商:负责管理和监督自己的员工和设备,确保他们符合进场检验管理制度的要求。

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经典版)

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经典版)

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1.制度导言1.1目标:为确保进场原材料的质量与规格符合公司产品的生产标准,明确相关职责与操作流程,特制定此制度。

1.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场原材料的检验活动及其相关的管理和操作活动。

2.原材料标准定义2.1规格书:所有原材料必须有配套的规格书,详细描述其物理、化学及功能性能。

2.2合格标准:规格书中应明确原材料的合格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尺寸、颜色、强度、成分等。

3.组织与职责3.1采购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和进场前的初步验收。

3.2质量部:负责原材料的专业检验与判定,及时反馈检验结果。

3.3仓库部:负责原材料的入库、标识和存储管理。

3.4生产部:基于检验结果,进行生产决策。

4.原材料进场流程4.1预约与通知:采购部在原材料到货前48小时,通知质量部和仓库部。

4.2初步验收:采购部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数量、外观、包装等初步验收。

4.3专业检验:质量部依据规格书进行样品的专业检验。

4.4检验结果判定:质量部出具检验报告,并进行合格、待审、不合格三种判定。

5.原材料标识与存储5.1标识:所有进场原材料都必须进行标识,包括进场日期、供应商、规格型号等。

5.2存储:合格原材料与不合格原材料应分开存放,并按照物料的特性进行存储。

5.3轮转:采用先进先出原则,确保原材料的新鲜度。

6.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6.1隔离:所有不合格原材料都应隔离,防止与合格原材料混淆。

6.2通知:质量部应在24小时内通知供应商和采购部不合格情况。

6.3决策:不合格原材料可退货、报废、降级使用或重新处理,具体由生产部、质量部和采购部共同决策。

7.数据记录与追溯7.1记录:所有进场原材料的检验数据、决策和操作都应详细记录。

7.2追溯:原材料数据应与产品生产批次关联,确保产品的质量追溯。

8.检验工具与设备管理8.1校验:所有检验工具和设备每半年进行一次校验。

8.2维护:根据设备手册进行定期维护,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8.3更新:对于落后或不能满足检验要求的设备,应及时更新。

工程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工程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工程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制定工程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工程项目的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水泥、钢筋、混凝土、砖瓦等材料的检验管理。

三、责任主体1. 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工程原材料的进场检验工作,确保原材料符合相应标准和要求。

2. 工程监理:对原材料的检验结果进行监督,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物资部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和进场管理工作,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及时并符合标准。

4. 物资检验员:负责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5. 施工单位:配合项目经理和物资部门开展原材料进场检验工作。

四、进场检验流程1. 原材料进场前,物资部门收集相关材料、证件以及检验设备,并通知检验员做好检验准备工作。

2. 原材料到达现场后,由物资部门工作人员对原材料进行清点和验收,并填写检验单。

3. 检验员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抽检等工作,并填写检验报告。

4. 检验报告经项目经理确认后,交由工程监理审核签字,确认检验结果。

5. 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物资部门进行入库登记,未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立即通知供应商退货或更换。

6. 物资部门定期组织原材料检验员进行自查和互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检验方法1. 外观检查:主要检查原材料的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纹、无氧化、无变形等情况。

2. 尺寸测量: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3. 抽检:抽取部分原材料进行强度、硬度、拉伸等性能测试,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4. 实验室检验:对需要进行实验室检验的原材料,需送至指定实验室进行测试。

六、记录与存档1. 检验员需对检验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验时间、检验结果、检验员、签字等信息。

2. 检验报告需存档,对于未通过检验的原材料需留样,并标记明确。

3. 库房管理员需对入库原材料进行登记和编号,建立原材料档案。

工程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工程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工程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一、目的和范围制定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工程原材料的采购、接收和检验流程,确保所有进场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及工程设计要求,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供应商。

二、责任主体1. 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材料检验部门,负责材料的检验工作。

2. 监理单位应监督和检查施工单位的材料检验工作,确保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3. 供应商需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并配合完成相关的检验工作。

三、检验程序1. 材料进场前,供应商应提供产品合格证明、检测报告等相关文件。

2. 施工单位应在材料进场时进行初步的外观检查,确认包装完好无损,标记清晰。

3. 对于需要复检的材料,应按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取样,送至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 检验结果应记录在案,并对不合格的材料进行标记隔离,防止其流入施工现场。

四、验收标准1. 所有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

2. 对于特殊材料,还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技术规格书中的要求。

3. 对于检验结果存在争议的情况,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解决,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仲裁。

五、处理措施1. 对于检验合格的材料,施工单位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并进行妥善保管。

2.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通知供应商进行退换货处理,不得使用于任何施工环节。

3. 对于因材料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应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六、记录与报告1. 施工单位应建立完整的材料检验记录档案,包括检验报告、验收记录等。

2. 定期向监理单位报告材料检验情况,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

3. 对于重大质量问题,应及时上报项目管理部门和有关监管机构。

七、培训与宣传1.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材料检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 加强对材料检验制度的宣传,提高全体参与者的质量意识。

八、制度的修订和完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标准的更新,本制度应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

原材料半成品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半成品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半成品进场检验制度原材料和半成品进场检验制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的一套规章制度。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生产事故和产品质量不合格。

原材料和半成品进场检验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进场检验的范围和标准:明确应检验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种类,以及检验的标准和方法。

例如,对于原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原材料,确定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的检验标准。

2.进场检验的程序:包括检验前的准备工作、样品的选取和送检、检验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检验结果的处理和记录等。

这些流程应该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以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3.检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为了进行准确的检验,需要合适的检验设备和仪器。

制度应规定检验设备和仪器的选择、购置、校准和维护等事项,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4.收货和验收的程序:当原材料和半成品经过检验合格后,应该按照制度规定的程序进行收货和验收。

包括收货凭证的填写、样品的保留、质量证明书的索取等事项。

5.检验结果的处理和记录: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应明确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措施,例如退货、重新加工、追溯等。

同时,要求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以备查验和追溯。

6.监督和管理:制度应定义监督和管理原材料和半成品进场检验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监督和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这可以包括定期的检查、评估和培训等。

原材料和半成品进场检验制度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好处:1.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验,可以及早发现质量问题,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生产环节,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2.避免生产事故: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可能会导致生产事故,例如爆炸、火灾等。

通过检验制度,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

3.减少质量纠纷: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客户投诉和质量纠纷。

通过提前检验和筛选,可以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客户关系。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本(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本(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提高材料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场材料的检验及储存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建筑材料、设备材料等。

第三条进场材料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不得使用伪劣材料。

第四条进场材料应配备相应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随材料一同交由质检部门进行检验。

第五条进场材料的储存应符合储存环境要求,防止受潮、变形、污染及损坏等。

第六条本制度由质检部门负责监督执行。

第二章进场材料检验管理第七条进场材料的检验应由本公司质检部门进行,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

第八条进场材料的检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尺寸检查、重量检查、性能检测等。

第九条若进场材料不符合相应的要求,质检部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责令供应商进行更换。

第十条进场材料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保存,并将检验合格材料与不合格材料进行标识,确保材料的追溯性。

第十一条进场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储存,否则禁止储存。

第十二条进场材料的检验记录和合格证明文件应妥善保存,以备工程验收使用。

第三章进场材料储存管理第十三条进场材料储存应按照产品的特点进行分类,并进行标记、标识。

第十四条进场材料的存放环境应干燥、通风、无污染,严禁堆放在地面上。

第十五条进场材料储存区域应设有相应的防火、防潮、防盗措施,确保材料的安全。

第十六条进场材料应定期进行清点和检查,并建立相应的记录,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数量准确。

第十七条进场材料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使用,避免材料过期或失效。

第十八条进场材料的领用应按照相应的领用手续进行,并经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

第十九条进场材料的报废应经过质检部门的认可,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第四章进场材料质量追溯管理第二十条进场材料应进行全程追溯,包括供应商信息、检验合格证明、储存记录等。

第二十一条进场材料的追溯记录应妥善保存,便于工程验收及质量问题的追责和处理。

第二十二条进场材料质量追溯管理应与质量监督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材料质量追溯工作。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本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本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确保材料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材料的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材料、设备材料等。

第三条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合理使用、节约为主”的原则。

第二章进场检验第四条进场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规定,达到使用要求。

第五条进场检验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不得随意放行。

第六条进场检验应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性能测试等项目,具体检验内容根据不同的材料确定。

第七条进场检验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抽样检测。

第八条进场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办理退货手续,并对退货原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第九条进场检验合格的材料,应及时标识并妥善保管,防止混用和损失。

第十条进场检验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材料的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并保存备查。

第三章储存管理第十一条储存管理的目的是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不受损失,便于使用和管理。

第十二条储存场所应选择坚固、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防潮、防尘、防火措施必须到位。

第十三条不同种类的材料应分别存放,防止混淆和交叉污染。

第十四条储存材料应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合理组织摆放和堆垛,确保易腐、易损材料得到及时使用。

第十五条储存材料应定期检查和清理,防止变质、腐蚀等情况发生。

第十六条储存材料应标识明确,包括材料的名称、规格、批号等信息。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七条监督检查的目的是确保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

第十八条监督检查应随机抽查材料的进场检验记录和储存情况,对不合格情况及时处理。

第十九条监督检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结果应及时通报相关责任人,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第五章处罚措施第二十条对于严重违反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二十一条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停工整顿、追究责任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进场材料试验检验制度范本

进场材料试验检验制度范本

进场材料试验检验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制度旨在确保进场材料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项目的进场材料试验检验工作。

二、职责和权限2.1 工程部负责组织和管理进场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对试验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处理。

2.2 材料供应商负责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并配合试验检验工作。

2.3 试验检验机构负责对进场材料进行试验检验,并出具试验检验报告。

三、检验程序和要求3.1 材料进场前,供应商应向工程部提供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等。

3.2 工程部对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审核,确认文件齐全、有效。

3.3 工程部组织试验检验机构对进场材料进行试验检验,试验检验项目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3.4 试验检验机构完成试验检验后,应出具试验检验报告,工程部对报告进行审核。

3.5 工程部根据试验检验报告,对进场材料进行评价和处理,评价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

3.6 对合格的材料,工程部办理入库手续,材料方可投入使用。

3.7 对不合格的材料,工程部应要求供应商及时更换或修复,直至符合要求。

四、检验记录和资料管理4.1 工程部应建立进场材料试验检验记录,记录应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供应商、试验检验项目、试验检验结果等信息。

4.2 工程部应妥善保管试验检验报告、质量证明文件等资料,确保资料齐全、可追溯。

五、监督和检查5.1 工程部应定期对进场材料试验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试验检验工作的真实、准确、完整。

5.2 工程部应对试验检验机构进行评估,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六、培训和宣传6.1 工程部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进场材料试验检验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认识和技能。

6.2 工程部应加强进场材料试验检验工作的宣传,提高供应商和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

七、变更和更新7.1 本制度如有变更或更新,由工程部负责修订,并下发通知至相关部门和单位。

建立对进场材料的检验制度

建立对进场材料的检验制度

建立对进场材料的检验制度:
在组织材料分批进场时,除按规定时间及按施工平面布置
图指定的堆放区域外,还必须对材料的名称、规格、品种、数量、质量、日期、价格进行检查与验收。

防止交货短少、损坏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进场,造成积压与占用场地。

在验收中要做到:
1、必须根据进场材料验收单上的品种、规格、数量分别采用清数、量方、检尺、过磅等不同方法,逐一进行验收,并根据实际验收情况作好记录。

经过验收的材料要成垛、成方、进库堆码。

2、必须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国标、部标或其它标准)严格验收。

水泥、钢材要做到随料附证,无质量证明的不予验收,并在未取得合格证之前,任何工程部位都不能使用。

3、各种构、配件进场验收时,要按照加工计划的品名、代号及外形尺寸逐一核对验收。

检验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向送料人和承运人提出询问和查对,在未查清前,不得随意使用,以免造成质量事故。

4、对进场的各种材料,要逐日做好进场情况的详细记录,待验收后,分品种、规格、数量等记入相应的明细账内。

5、对验收不合格的材料,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及时处理。

基本要求是执行:质量不好照退,数量不足照扣,运输有损坏照赔等制度,采用经济手段把好材料进场关。

材料的进场检验规章制度

材料的进场检验规章制度

香澜坊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材料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质量预控措施,为确保工程质量,制定以下检验制度:1、根据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X规定,工程所用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重要的结构材料如水泥、钢筋、砂、石、砌墙砖和砌块、防水材料、玻璃幕墙与建筑外窗等均应有材料进场复验报告。

2、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材料。

对于经检验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配件与设备,禁止使用于工程当中。

3、按照管理规程规定,Ⅰ类物资属于一般物资,包括保温材料、防火材料、预制砼构件、门窗、隔墙材料、装饰材料、幕墙材材料、焊条、焊剂和焊药,各种管材、管件、原材料,各种安装工程设备、配件等,电力电缆、电线、箱体、各种开关、灯具与设备等;对于物资进场检测,应由项目专业工长、质检员、材料员等有关人员按设计文件要求、现行材料标准规定等具体要求对其进展抽样检测。

4、对于所规定的Ⅱ类物资〔需要进场复验材料〕,除按上述要求进展检测外,还应由有关人员〔试验员〕按规定“必试项目与检验规如此〞,进展取样,送检有资质许可的检测单位〔试验室、试验中心〕进展复试检验〔试验〕,才能认可其质量合格与否。

对于此类物资检验,应由项目工程师组织进展,并按要某某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5、对Ⅲ类物资,除须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复试检验〔试验〕报告外,还需通过规定龄期后经检验〔试验〕能认可其质量的,如砼、砌筑砂浆等。

对于此类检验,项目应由专职试验工按有关标准要求进展样品制作和送检,并随时与试验单位联系,与时将质量信息反应给技术负责人与有关人员,要保证见证取样数量。

6、物资进场后应按规定程序向监理工程师进展报验,办理相应物资验证手续。

7、工程物资材料经进场检验后,应由质检人员〔材料保管员〕与时进展挂牌、标识,按现场规定进展贮存、入库保管。

8、对于发现不合格品,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要求进展隔离、标识、记录与处置。

某某建联建联二0一六年四月二十日香澜坊工程成品保护制度为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成品完好率,防止人为的损失,增加经济效益,力争优质低耗,特制定以下施工现场成品保护制度:1、对进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所有施工物资〕按现场管理制度要求进展堆放、储存和保管。

材料进场检查制度范本

材料进场检查制度范本

材料进场检查制度范本一、编制目的为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符合国家规范和工程质量要求,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安全,特制定本材料进场检查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项目经理部,公司各职能部门对分承包单位原材料进场的控制。

三、部门职责1. 工程部负责物资采购的归口管理工作。

2. 经营部负责开工前提供单位工程合同、工程预算及单位工程材料预算,以及提供主要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

3. 工程部负责检查和监督项目经理部做好材料进场的质量检验工作。

4. 材料员负责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证,并取得相关的证明资料。

凭证手续不全,一律不收。

将合格材料的凭证手续汇总备案,以备追溯。

5. 施工员和质检员应做好检查和督促工作,确保材料进场质量检验的落实,防止弄虚作假,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使用。

四、措施及方法1. 原材料(1)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工程设计和购销合同要求。

(2)质量应符合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要求。

(3)原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相关证明文件。

2. 半成品(1)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工程设计和购销合同要求。

(2)质量应符合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要求。

(3)半成品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相关证明文件。

3. 设备(1)设备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工程设计和购销合同要求。

(2)设备质量应符合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要求。

(3)设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相关证明文件。

4. 现场验收(1)材料员应根据购销合同、设计文件、国家规范等要求对进场材料进行现场验收。

(2)验收内容包括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等。

(3)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办理进场手续,不合格的材料应拒绝接收,并通知供应商进行退换。

五、记录与追溯1. 材料进场检查记录应详细记录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供应商等信息。

2. 检查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任何虚假记载。

3. 检查记录应由材料员负责保存,以备追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澜坊工程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材料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质量预控措施,为确保工程质量,制定以下检验制度:
1、根据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工程所用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重要的结构材料如水泥、钢筋、砂、石、砌墙砖和砌块、防水材料、玻璃幕墙及建筑外窗等均应有材料进场复验报告。

2、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材料。

对于经检验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配件及设备,禁止使用于工程当中。

3、按照管理规程规定,Ⅰ类物资属于一般物资,包括保温材料、防火材料、预制砼构件、门窗、隔墙材料、装饰材料、幕墙材材料、焊条、焊剂和焊药,各种管材、管件、原材料,各种安装工程设备、配件等,电力电缆、电线、箱体、各种开关、灯具及设备等;对于物资进场检测,应由项目专业工长、质检员、材料员等有关人员按设计文件要求、现行材料标准规定等具体要求对其进行抽样检测。

4、对于所规定的Ⅱ类物资(需要进场复验材料),除按上述要求进行检测外,还应由有关人员(试验员)按规定“必试项目与检验规则”,进行取样,送检有资质许可的检测单位(试验室、试验中心)进行复试检验(试验),才能认可其质量合格与否。

对于此类物资检验,应由项目工程师组织进行,并按要求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5、对Ⅲ类物资,除须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复试检验(试验)报告外,还需通过规定龄期后经检验(试验)能认可其质量的,如砼、砌筑砂浆等。

对于此类检验,项目应由专职试验工按有关标准要求进行样品制作和送检,并随时与试验单位联系,及时将质量信息反馈给技术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要保证见证取样数量。

6、物资进场后应按规定程序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办理相应物资验证手续。

7、工程物资材料经进场检验后,应由质检人员(材料保管员)及时进行挂牌、标识,按现场规定进行贮存、入库保管。

8、对于发现不合格品,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隔离、标识、记录与处置。

四川建联建联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四月二十日
香澜坊工程
成品保护制度
为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成品完好率,避免人为的损失,增加经济效益,力争优质低耗,特制定以下施工现场成品保护制度:
1、对进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所有施工物资)按现场管理制度要求进行堆放、储存和保管。

水泥应入库,钢筋管材按规格、品种、型号分别码放整齐,贵重物品单库存放。

配件、零星用品入库保管,门窗、保温、防水材料等应采取遮盖或入库保管。

2、加强工序、分项工程成品保护工作。

对每一工序(检验批)、分项工程施工中,作业人员必须按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中的成品保护措施的要求做好成品保护,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质量意识。

3、做好工序、分项工程的交接检查。

土建与设备安装工程有交叉作业,尤其注意成品保护。

在结构施工中,水、电预留、预埋施工应配合砌筑、钢筋、模板、砼工程,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严禁事后剔凿,破坏结构,交接检查应有记录,由专业工长、作业班、组长、专职质检员参加签认。

4、装饰、装修与设备安装工程的成品保护,在进行施工作业前,应由专业工长(分承包负责人)提供书面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其中必须包括成品保护措施,作业人员应按交底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本工种作业应尽量避免对其他工种的成品造成破坏和污染,应采取封、包、遮、盖等保护措施。

5、竣工验收阶段的成品保护。

对已完成的工程项目,如门窗安装、管道、卫生洁具、给水配件安装、阀门、散热器、电气开关、插座、箱、盒、油漆、粉刷、地面工程、外装修工程、屋面防水等,还包括完成各种施工试验、检验项目等,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建筑产品遭受人为或意外的破坏,设专人负责,并依据具体情况制订并执行相应的奖罚制度。

四川建联建联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四月二十日
香澜坊工程
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1、本工程质量验收,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要求贯彻执行。

2、验收程序和组织:
2.1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2.2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应有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2.3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并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

3、施工质量验收要求:
3.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3.2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3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3.4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3.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3.6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3.7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3.8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3.9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

3.10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四川建联建联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四月二十日
香澜坊工程
质量文件记录制度
1、质量记录是质量责任追溯的依据,是工程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做到真实、准确和内容详尽,包括各类施工记录、材料试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交接记录及中间检查记录等。

2、项目经理部要设专职的技术资料员,负责各种质量文件记录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存。

3、各种施工试验、材料试验应由专职试验员负责按施工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取样,送至有资格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并及时将试验结果反馈到项目工程师及有关人员,要保证有见证取样的数量达到要求。

施工试验应由专业工长、质检员(土建、水、电)、班组长等到有关人员参加,试验记录由工长负责按要求如实填写、签证完毕后交于资料员收存。

5、各质量检验记录,要按“质量验收制度”的要求进行检验、填写、签认,由资料员负责归档保存。

6、各类交接检查、中间检查应由有关工序负责人,分包负责人按设计文件、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并签认。

7、所有质量记录的管理还应符合公司质量手册中有关质量记录,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

四川建联建联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四月二十日
香澜坊工程
技术交底制度
为保证按图施工,贯彻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我们应该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制定以下技术交底制度:
1、设计交底
(1)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并负责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在确定设计交底日期后,由技术负责人通知公司工程部、质量部、建设(监理)等有关单位,并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参加。

(2)设计交底后应及时办理一次性洽商,如设计人当时决定不了的问题,由设计单位研究后补办洽商或设计变更。

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底
(1)工程开工前,由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人对项目部有关人员进行交底,并做好设计交底记录存档。

(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因交底内容多,交底时可不单独编制交底,交底方式亦可采用开会形式,将各有关人员组织在一起,由编制人进行宣读,各有关人员做好会议记录,由资料员将交底主要内容记录下来,做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底存档。

3、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在分项工程施工前,专业工长负责编制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由专业工长对班组长进行交底。

4、特殊过程、设计变更、洽商交底
防水、钢筋焊接、砼浇筑、构件吊装等特殊过程施工前,设计变更、洽商生效后由技术负责人对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交底。

5、样板间交底
在工程装修前进行,样板间必须作到项目齐全,一次作到位。

6、口头交底
由交底人根据接受交底人变化及人员素质等实际情况随机进行。

7、项目部交底主要内容
(1)工程特点、工程范围、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要求。

(2)主要操作方法和质量安全措施。

(3)主要设计变更和设备、材料使用情况。

(4)重要施工图纸解释。

(5)经批准的重大施工方案措施。

(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7)保证技术经济指标措施。

(8)应作好的技术记录及分工。

(9)其他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8、班组技术交底内容
(1)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中的有关要求。

(2)操作方法和保证质量安全措施及要求。

(3)技术检验和检查验收要求。

(4)施工图纸设计要求。

(5)设计变更、设备及材料使用情况。

(6)工艺质量标准和评定办法。

(7)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协调和配合问题。

(8)成品保护措施。

四川建联建联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四月二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