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考试重点归纳
《儿科学》重点
(一)小儿的年龄分期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共40周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3.婴儿期:自出生1周岁之前4.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6.学龄期:自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7.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20岁,女孩开始和结束比男孩早2年左右(二)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是持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体重、身长在生后一年,尤其是前三个月,青春期为第二个生长高峰)2.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较早)3.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4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三)维生素D缺乏时,血钙下降而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分泌增加;血钙持续降低,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抽搐(四)新生儿分类1.根据出生时胎龄分类:胎龄(GA)是指从最后一次正常月经第一天起至分娩为止,通常以周表示(足月儿:37周<=GA<42周的新生儿;早产儿:GA<37周,其中GA<28周称为极早产儿或超未成熟儿;34周=<GA<37周的称为晚期早产儿;过期产儿:GA>=42周)(五)早期新生儿: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需要加强监护和护理。
(六)原发性呼吸暂停:胎儿或新生儿缺氧初期,呼吸代偿性加深加快,如缺氧未及时纠正,随即转为呼吸停止、心率减慢、即原发性呼吸暂停。
此时患儿肌张力存在,血压稍升高,伴有发绀。
复苏方案:ABCDE(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估)(七)生理性黄疸特点:1、一般情况良好2、足月儿生出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课延迟到3-4周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或每小时<0.85μmol/L (0.5mg/dl)(八)ABO溶血发生于母亲O型胎儿A型或B型(九)换血疗法指征:1、产前已明确诊断,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68μmol/L(4mg/dl),血红蛋白低于120g/L,伴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
儿科学考试重点
儿科学考试重点知识点:1.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2惊厥:是由于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的不随意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危急症状.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摄入和吸收利用食物, 可使机体的代谢增加超过基础代谢率,食物的这种作用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4新生儿:出生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5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1分)至生后7足天(1分),称为围生期或围产期6正常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42周、畜生体重大于2500g、身长在47cm以上、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7早产儿: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8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一周内如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9生理性黄疸:正常新生儿生后第2~3天皮肤、球结膜、口腔粘膜发生黄染(1分),同时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4μmol/L(2~3mg/dL),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10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大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
11哮喘性支气管肺炎:婴幼儿时期可发生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也称喘息性气管炎12艾森曼格综合症:当右室收缩压超过左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离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紫绀13法洛四联症:右室流出道梗阻,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14肺炎:是有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
15先天性佝偻病:先天性佝偻病指母亲患严重软骨病,或孕妇食物中维生素D明显不足,导致母亲体内维生素D极度缺乏,于新生儿期即可见典型症状:前囟甚大,骨缝增宽与后囟相连,后囟未闭,常伴低钙惊厥,称先天性佝偻病。
16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黄疸,部分尚未结合胆红素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17人工喂养: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亲自哺喂小于6个月的婴儿时,可采用其他动物乳如牛乳、羊乳、马乳等或其他代乳品喂哺婴儿,称为人工喂养。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全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全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1.坐高: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称坐高,代表头长加脊柱长。
上部量:指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代表脊柱发育的指标。
2.生长发育:坐长一般是指小而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测出其测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3.计划免疫:15岁以下儿童按年龄进行全程足量基础免疫,并适时加强免疫措施。
4.一级预防:是指小儿的营养指导、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预防接种等。
5.被动免疫:对易感儿或接触过患儿的体弱儿,进行抗毒素或丙种球蛋白注射,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
6.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多余水的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150mmol/L,表现为一般脱水体征。
8.口服补液盐(ORS):组成成分为氧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氧化钾1.5g,无水葡萄糖20.0g,加水至1000ml,用于轻、中度腹泻病患儿,简便易行,疗效较好。
9.基础代谢:为在清醒、安静、空腹状况下,处于18-25℃环境中人体维持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
10.人工喂养: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或其他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
1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本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钙磷代谢失常,导致以骨骼系统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
1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本病是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
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19.身材矮小: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第三百分位数以下。
20.生长缓慢:生长速率<5cm/年。
13.早期新生儿:是指生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属围产儿。
儿科学重点
1.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细菌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2.人工喂养:四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完全采取配方奶或其他兽乳,如牛乳、马乳等喂养婴儿,称为人工喂养.3.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5.胎粪吸入综合症(M AS):是由胎儿在宫内或产时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而导致以呼吸道机械性阻塞及化学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以生后出现呼吸窘迫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6.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7.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并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8.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简称新生儿冷伤,也称新生儿硬肿症,系由于寒冷或(和)多种疾病所致,以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可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9.胃炎:是指由各种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有害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或胃壁炎性病变.10.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1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 RI):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俗称感冒.12.法洛四联症:右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合称为法洛四联症,是婴儿期后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13.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指一组病因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患.14.肾病综合症(N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尿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症。
儿科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儿科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发育与生长
1. 新生儿期的特点及护理
2. 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规律
3. 儿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二、儿童传染病
1. 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2. 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 儿童常见病毒性感染
三、婴幼儿膳食与营养
1. 妈妈为宝宝选择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膳食
2. 婴幼儿辅食的添加时机和方式
3.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预防和调理
四、儿童常见疾病
1. 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2. 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3. 儿童的皮肤病
4. 儿童的过敏性疾病
五、儿童的发育障碍及早期干预
1. 儿童自闭症及其早期干预
2. 儿童智力障碍及其早期干预
3. 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及其早期干预
六、儿童的心理问题
1. 儿童焦虑、恐惧、烦躁及其干预
2. 儿童多动症及其干预
3. 儿童抑郁症及其干预
七、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
1. 儿童意外伤害的类型及预防措施
2. 儿童烫伤、烧伤的急救处理
3. 儿童溺水事故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八、儿童安全教育
1. 儿童交通安全教育
2. 儿童户外活动安全教育
3. 儿童网络安全教育
以上为儿科期末考试的知识点总结,包括了儿童的发育与生长、传染病、膳食与营养、常见疾病、发育障碍及早期干预、心理问题、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以及安全教育等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考试顺利!。
儿科学重点知识归纳
儿科学重点知识归纳
儿科学是专门研究儿童健康和疾病的医学分支。
以下是儿科学的
一些重点知识归纳:
1. 婴儿生长发育:儿科医生需要关注并评估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方面的指标。
正常的生长发育是婴儿健
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2. 婴幼儿营养: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支持,
儿科医生会帮助家长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婴幼儿获得全面的营养,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3. 儿童免疫系统: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受到感染的
影响。
儿科医生会推荐和管理儿童的免疫接种计划,帮助他们建立免
疫保护,减少感染的风险。
4. 儿童常见疾病:儿科医生需要熟悉常见的儿童疾病,如呼吸
道感染、消化系统问题、皮肤病等,并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 儿童心理健康:儿科医生也需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
他们会与其他专业人士合作,提供
儿童心理健康支持和治疗。
6. 儿童安全教育:儿科医生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也扮演着安
全教育者的角色。
他们会向家长传授如何预防事故和意外伤害,确保
儿童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
以上是儿科学的一些重点知识归纳,儿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将这
些知识应用于儿童的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中。
儿科学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因此表现出的基本特点有:①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都非常大,不宜用单一标准衡量②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常常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比较严重损伤的转归可以为自然改善或完全修复。
③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疾病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如不能及时干预和康复治疗,往往影响一生医学方面特点:1、解剖:身体各部位逐渐长大,头、躯干和四肢的比例发生改变,内脏的位置也随年龄增长而不同,如肝脏右下缘位置在3岁前可在右肋缘下2cm内,3岁后逐渐抬高,6~7岁后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触及。
2.机能:各系统器官的机能也随年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因此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各自不同。
此外,某年龄阶段的机能不成熟常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如婴幼儿的代谢旺盛,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是此时期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
3.病理:对同一致病因素,儿童与成人的病理反应和疾病过程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即或是不同年龄的儿童之间也会出现这种差异,如由肺炎球菌所致的肺炎,婴儿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而成人和年长儿则引起大叶性肺炎病变。
4.免疫:小年龄儿童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不成熟,因此抗感染的能力比成人和年长儿低下,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5.心理:儿童时期是心理、行为形成的基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
小儿年龄分期(一)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共40周。
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
(二)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的时期。
此期死亡率高,包含在婴儿期内。
(三)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此期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的阶段,但容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
同时,易发生各种感染和传染性疾病。
(四)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体格生长发育速度较前稍减慢,智能发育迅速,意外伤害发生率非常高。
(五)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人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完整版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儿科1.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出生共40周。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28天。
婴儿期:出生至1岁。
幼儿期:1岁至满3岁。
学龄前期:3岁至6~7岁。
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
青春期:10~20岁。
2.生长发育规律:连续有阶段性(两个高峰:婴儿期+青春期),各系统器官不平衡(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体格发育快慢快,淋巴系统儿童期迅速青春期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3.出生时:3kg,50cm。
<6个月:体重=3+月龄×0.7,身高=50+月龄×2.5。
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身高=65+(月龄-6)×1.5。
1岁:10kg,75cm。
2~12岁:体重=年龄×2+8,身高=年龄×7+75。
4.头围: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出生时34cm,前三个月、后九个月各增6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5.胸围:乳头下缘绕胸一周,出生时32cm,1岁时46cm,以后=头围+年龄-1。
6.前囟1.5岁闭合(过早:头小畸形,过迟:佝偻病、甲减、脑积水),后囟6~8周闭合。
7.3个月抬头时颈椎前凸(第1个生理弯曲),6个月能坐时胸椎后凸(第2个生理弯曲),1岁站立行走时腰椎前凸(第3个生理弯曲)。
8.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岁数+1,10岁出全10个。
9.乳牙共20个,4~10个月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为延迟,2.5岁出齐,2岁内=月龄-(4~6)。
恒牙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
10.粗细动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语言发育(发音、理解、表达):哭叫阶段:1~2个月;咿呀阶段:3~4个月;单音阶段:5~10个月;单词阶段:1~2岁;成语阶段:3岁以后。
11.五苗防七病: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儿科期末必考知识点归纳
儿科期末必考知识点归纳儿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儿科期末必考知识点的归纳: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生长发育的阶段性: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 生长发育的指标: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等。
- 生长曲线的应用: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儿童营养与喂养:- 婴儿期的母乳喂养:母乳的成分、喂养技巧、喂养频率。
- 辅助食品的添加:时间、种类、量。
-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儿童常见疾病:- 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
- 消化道疾病:如腹泻、便秘、胃肠炎。
- 皮肤疾病:如湿疹、荨麻疹。
- 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肾病综合症。
儿童免疫规划:- 疫苗的种类和接种时间表。
- 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 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儿童急救知识:- 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步骤。
- 窒息的急救方法。
- 外伤的处理原则。
儿童心理健康:-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 常见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 心理健康的促进方法。
儿童用药原则:- 儿童药物剂量的计算。
-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
- 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儿童预防保健:-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 预防接种的实施。
- 健康教育:个人卫生、营养、运动等。
儿科常见检查方法:-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皮肤、淋巴结、心肺、腹部等。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
- 影像学检查:X光、超声、CT、MRI等。
儿科常见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 疝气的手术治疗。
- 肿瘤的手术治疗。
儿科护理要点:- 新生儿护理:保暖、喂养、观察。
- 儿童日常护理:个人卫生、安全防护。
- 儿童疾病护理:症状观察、药物管理、心理支持。
儿科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有爱心和耐心,以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希望以上归纳的知识点能帮助你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儿科的相关知识。
医师考试中儿科学的考察重点
掌握儿科疾病的 预防和保健知识
熟悉儿科疾病诊断和治疗原则
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 和治疗原则
熟悉儿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 情变化
了解儿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药 物使用
掌握儿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 识
了解儿科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熟悉儿科疾病的控制措施, 如隔离、消毒等。
了解儿科疾病预防和控制的 重要性,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儿科疾病护理和康复要点
掌握儿科常见疾 病的护理技巧, 如感冒、腹泻等。
熟悉儿童生长发 育规律,提供相 应的营养和运动 指导。
了解儿童心理特 点,关注患儿心 理健康,提供心 理支持。
掌握康复治疗的 基本原则和方法 ,针对不同疾病 制定相应的康复 计划。
儿科学前沿进展和热点问题
人工智能在儿科诊断中的应 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的 突破
医师考试中儿科 学考察内容
医师考试中儿科 学考察要求
医师考试中儿科 学考察重点
儿科学基础知识
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
儿童营养与喂养
儿童心理发展与行为问题
儿童预防保健常识
儿科疾病诊断和治疗
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标准及流程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和方法 儿科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儿科疾病诊疗规范和指南
儿科疾病预防和控制
儿童常见疾病的 预防措施
儿童传染病预防 和控制
儿童营养和饮食 卫生
儿童生长发育和 健康管理
儿科疾病护理和康复
儿科疾病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常见儿科疾病的护理技巧和方法 儿童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针对特殊儿童需求的护理和康复方案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儿科常见疾病的概述和分类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标 准
免疫疗法:CAR-T细胞治 疗在儿科肿瘤治疗中的进展
《儿科学》期末复习重点
《儿科学》复习重点1.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
2.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有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
3.小儿体重的计算公式:3--12个月:体重(kg)=[年龄(月)+9]/21--6岁:体重(kg)=年龄(岁)x2+87--12岁:体重(kg)=[年龄(岁)x7-5]/2或体重(kg)=年龄(岁)x3+24.小儿身高计算:2--6岁:身高=年龄x7+777--10岁:身高=年龄x6+805.颅骨的生长发育:1.5--2岁闭合。
最迟在生后2--3个月时闭合。
6.牙齿的生长发育:6--7岁乳牙开始脱落换恒牙。
7.计划免疫:婴儿在1岁内要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乙肝疫苗等5种疫苗的接种。
7.小儿每日需水量:<1岁,120--160ml。
8.脱水的分度:轻中重度。
9.血钠浓度:(低渗性)<130mmol/L (等渗性)130--150mmol/L (高渗性)>15010.低钾血症(病因):钾摄入量不足,消化道失钾过度,肾排钾过多,钾分布异常。
11.酸碱平衡紊乱:临床表现:中度:呼吸深快,精神委糜,恶心呕吐。
重度:昏迷、昏睡,呼吸深快,节律不齐。
12.混合溶液:2:1等张液:2分生理盐水和1份1.4%碳酸氢钠溶液。
4:3:2液:4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溶液、2份1.4%碳酸氢钢溶液2:3 :1液:2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溶液、1份1.4%碳酸氢钠溶液13.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
前者可以储存于体内,不需要每日提供,过量可中毒。
后者不能储存于体内,需要每日供给,过量一般不发生中毒。
14.母乳的成分:主要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和乳铁蛋白,还有IgM,IgG,和补体成分C3,C4等。
15.母乳喂养的优点:钙磷比例适宜为2:1,含铁量高于牛乳。
母我还有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补体等。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全
1. 坐高: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称坐高,代表头长加脊柱长。
度,代表 脊柱发 育的指 标2. 生长发育:坐长一般是指小而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测出其测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 官功能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3. 计划免疫:15岁以下儿童按年龄进行全程足量基础免疫,并适时加强免疫措施。
4. 一级预防:是指小儿的营养指导、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预防接种等。
5. 被动免疫:对易感儿或接触过患儿的体弱儿,进行抗毒素或丙种球蛋白注射,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
6.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多余水的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mmol/L ,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 — 150mmol/L ,表现为一般脱水体征。
8. 口服补液盐(ORS ):组成成分为氧化钠,碳酸氢钠,氧化钾,无水葡萄糖,加水至1000ml ,用于轻、中度腹泻病患儿,简便易行,疗效较好。
9. 基础代谢:为在清醒、安静、空腹状况下,处于18-25 C 环境中人体维持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
10. 人工喂养: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或其他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 儿。
11. 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本病是由于维生素 D 不足,钙磷代谢失常,导致以骨骼系统为特征的一种慢 性营养缺乏病。
12. 维生素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本病是因维生素 D 缺乏导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
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5. 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19. 身材矮小: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第三百分位数以下。
20. 生长缓慢:生长速率<5cm/年。
13. 早期新生儿:是指生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属围产儿。
因刚从宫内生活转变为脱离母体独立生存各 内脏组织发育尚不够成熟,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特别需要细心护理监护和治21. 正常足月儿:指出生时胎龄满37周不足42周,体重大于等于 2500g 、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儿科学重点总结(精华版)
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4.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二节体格生长(重点)(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 月龄×0.7kg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 月龄×0.25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7)kg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
1岁75cm,2岁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7 + 703.头围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儿科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第一单元绪论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4.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二单元生长发育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第二节体格生长(重点)(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 月龄×0.7kg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 月龄×0.25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7)kg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
1岁75cm,2岁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7 + 703.头围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中医儿科学52个考试重点汇总
中医儿科学52个考试重点汇总!1.小儿生长发育:婴儿期小儿生长发育迅速。
青春期体格发育出现第二次高峰。
2.小儿体重推算公式:小儿体重出生时约为3kg,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85%者为营养不良。
<6个月:体重(kg)=3+0.7×月龄7~12个月:体重(kg)=7+0.5×(月龄-6)1岁以上:体重(kg)=8+2×年龄3.小儿身高的估算公式:出生时身长约为50cm.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约25cm,其中前3个月约增长12cm.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2周岁后至青春期身高(长)增长平稳,每年约7cm.2岁后至12岁儿童身高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70+7×年龄。
4.小儿血压正常值推算公式(注:1kPa=7.5mmHg):收缩压(mmHg)=80+2×年龄舒张压(mmHg)=收缩压×2/35.囟门:前囟12~18个月闭合。
后囟部分小儿出生时就已闭合,未闭合者正常情况应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
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常见于解颅(脑积水)、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囟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之失水或极度消瘦者,称囟陷;囟门凸出反映颅内压增高,多见于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等,称囟填。
6.头围:足月儿出生时头围约为33~34cm,出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各增长6cm,1周岁时约为46cm,2周岁时约为48cm,5周岁时约增长至50cm,15岁时接近成人,为54~58cm.7.2岁以内乳牙颗数可用以下公式推算:乳牙数=月龄-4(或6)。
8.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9.肺系疾病成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
脾系疾病发病率在儿科仅次于肺系疾病而居第二位。
10.辨斑疹:发热3~4天出疹,疹形细小,状如麻粒,口腔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者,为麻疹;若低热出疹,分布稀疏,色泽淡红,出没较快,常为风痧;若发热三四天后热退疹出,疹细稠密,如玫瑰红色,常为奶麻;若壮热,肤布疹点,舌绛如草莓,常为丹痧或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若斑丘疹大小不一,如云出没,瘙痒难忍,常见于瘾疹;若丘疹、疱疹、结痂并见,疱疹内有水液色清,见于水痘;若疱疹相对较大,疱液混浊,疱壁薄而易破,流出脓水,常见于脓疱疮。
儿科学重点
1.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1周内因奶粉摄入不足,水分丢失,粪便排出,可能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在3至4日至最低点下降3%至9%后逐渐回升,7至10日恢复出生体重。
2.骨龄:用X线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的变化,并将其标准化3.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由于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3岁以下婴幼儿,特征为体重不增或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质减少或消失,常伴全身各组织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低下及新陈代谢失常4.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和磷代谢混乱,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生长板和骨基质矿化不全,表现为生长板宽和长骨的远端周长增大。
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愵症:维生素D缺乏时,血钙下降而甲状腺旁不能代偿性分泌增加;血钙继续下降,当总血钙低于1.75至1.88mmol/L,或离子钙低于1.0mmol/L时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抽搐6.围产期: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
自妊娠28周(胎儿体重约1000g)至生后7天,围生期的婴儿称围生儿,由于经历了从宫内到宫外环境的转换,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均居人一生之首7.新生儿窒息:婴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的自主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全身多脏器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8.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为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进行加重的临床综合征(呼吸窘迫和急促)10.生理性黄疸生后2~5天出现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
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一般<205μmol/(12mg/dl),早产儿<25711.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出生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μmol/(12mg/dl),早产儿>257μmol/(15mg/dl);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5μmol/(1.5mg/dl)12.新生儿溶血病: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13.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也称先天愚型,是人类最早被确定的染色体病体14.苯丙酮尿症: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因苯丙氨酸羟基酶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蓄导致疾病15.过敏性紫癜: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16.结核病: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脏器受累,肺结核最常见17.腹泻病:一组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18.急性肾小球肾炎:一组病因不一,临床为起病急,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病19.肾病综合症: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尿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20.贫血: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145g/L,1至4月时<90g/L,4至6月时<100g/L.21.化脓性脑膜炎: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症,部分患者病变累及脑实质,脑脊液检查可确诊22.甲减: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或其受体缺陷所致,血清T4,T3,TSH测定可确诊23.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常伴湿疹,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出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良好,不影响生长发育24.肺炎: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临表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1.儿童能量代谢包括基础代谢率;食物热力作用;活动消耗;排泄消耗;生长所需2.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胆红素生成过多;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肠肝循环3.过敏性紫癜的临表皮肤紫癜;胃肠道症状;关节症状;肾脏症状;其他:颅内出血,导致惊厥,瘫痪,昏迷,失语4.母乳喂养的优点(1)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白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乳糖多,微量元素较多,铁吸收率高,钙磷比例适宜。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儿科学是以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健康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下面将对儿科学考试的重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一、幼儿生长发育幼儿生长发育是儿科学中的重点内容,它包含了儿童的体格发育、心理发育和社会发育三个方面。
首先是体格发育,主要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测量与评估。
其次是心理发育,主要关注儿童认知、语言、智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最后是社会发育,强调儿童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二、儿童常见疾病在儿科学考试中,对儿童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是重点内容。
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发热、腹泻、呼吸道感染等。
在掌握常见疾病的基础上,还需要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以及常见疫苗接种的时间和方法。
三、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的营养与喂养也是儿科学考试的重点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母乳喂养、婴儿配方奶、固体食物的添加、儿童膳食均衡等方面。
考生需要熟悉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营养需求,并了解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补充方法。
四、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也是儿科学考试的考点之一。
考生需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并了解相应的干预方法和治疗原则。
此外,还需要了解儿童发展中的典型行为和发展障碍,以及如何进行评估和干预。
五、儿童免疫与预防接种儿童免疫与预防接种是儿科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疫苗的接种原则、接种时间和接种剂量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疫苗的功效和副作用,以及接种程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六、儿童常见急症处理在儿科学考试中,对儿童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也需要熟悉掌握。
常见急症包括窒息、溺水、失血性休克等。
考生需要了解急救的步骤和技巧,并了解在不同年龄段儿童急症处理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七、儿科医学伦理和法律在儿童医疗过程中,儿科医学伦理和法律也是需要考生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儿童医疗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此外,还要了解医疗法律规定中与儿童相关的内容,如未成年人的医疗权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儿童时期就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得阶段,因此表现出得基本特点有:①个体差异、性别差异与年龄差异都非常大,不宜用单一标准衡量②对疾病造成损伤得恢复能力较强,常常在生长发育得过程中对比较严重损伤得转归可以为自然改善或完全修复。
③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疾病发生与性格行为得偏离,如不能及时干预与康复治疗,往往影响一生医学方面特点:1、解剖:身体各部位逐渐长大,头、躯干与四肢得比例发生改变,内脏得位置也随年龄增长而不同,如肝脏右下缘位置在3岁前可在右肋缘下2cm内,3岁后逐渐抬高,6~7岁后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触及。
2.机能:各系统器官得机能也随年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因此不同年龄儿童得生理、生化正常值各自不同。
此外,某年龄阶段得机能不成熟常就是疾病发生得内在因素,如婴幼儿得代谢旺盛,营养得需求量相对较高,但就是此时期胃肠得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
3.病理:对同一致病因素,儿童与成人得病理反应与疾病过程会有相当大得差异,即或就是不同年龄得儿童之间也会出现这种差异,如由肺炎球菌所致得肺炎,婴儿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而成人与年长儿则引起大叶性肺炎病变。
4.免疫:小年龄儿童得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都不成熟,因此抗感染得能力比成人与年长儿低下,易发生呼吸道与消化道感染。
5.心理:儿童时期就是心理、行为形成得基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
小儿年龄分期(一)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共40周。
胎儿得周龄即为胎龄。
(二)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得时期。
此期死亡率高,包含在婴儿期内。
(三)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此期就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得阶段,但容易发生营养与消化紊乱。
同时,易发生各种感染与传染性疾病。
(四)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体格生长发育速度较前稍减慢,智能发育迅速,意外伤害发生率非常高。
(五)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人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此时体格生长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智能发育更加迅速。
(六)学龄期:自人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此期儿童得体格生长速度相对缓慢,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外形均已接近成人。
智能发育更加成熟,可以接受系统得科学文化教育。
(七)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岁~20岁,女孩得青春期开始年龄与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
此期儿童得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出现第二次高峰,同时生殖系统得发育也加速并渐趋成熟。
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就是连续得、有阶段性得过程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时期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得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
例如,体重与身长在生后第一年,尤其前三个月增加很快,第一年为生后得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年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2.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较早;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3.生长发育得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得规律。
4.生长发育得个体差异: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一定总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环境得影响,存在着相当大得个体差异。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指标正常值瞧书一般常用得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等。
二、出生至青春前期得体格生长规律(一)体重得增长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得总重量。
因体脂与体液变化较大,体重在体格生长指标中最易波动。
体重易于准确测量,就是最易获得得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得指标。
儿科临床中用体重计算药量、静脉输液量。
生后一周内如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或称生理性体重下降,约在生后3~4日达最低点下降(3%~9%),以后逐渐回升,至出生后第7—10日应恢复到出生时得体重。
如果体重下降超过10%或至第10天还未恢复到出生时得体重,则为病理状态。
(二)身材得增长1、身高(长):身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得总与。
多数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
立位与仰卧位测量值相差1~2cm。
身高(长)得增长规律与体重相似。
2.坐高(顶臀长):就是头顶到坐骨结节得长度。
与身长测量一致,3岁以下儿童仰卧位测量为顶臀长。
坐高增长代表头颅与脊柱得生长。
3.指距就是两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距离,代表上肢长骨生长。
(三)头围得增长头围得增长与脑与颅骨与生长有关,在2岁以内测量最有价值。
(四)胸围得增长胸围代表肺与胸廓得生长。
出生时略小于头围。
1岁左右胸围约等于头围。
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
1岁左右头围与胸围得增长在生长曲线上形成头、胸围得交叉,此交叉时间与儿童营养、胸廓得生长发育有关。
(五)上臂围得增长上臂围代表肌肉、骨骼、皮下脂肪与皮肤得生长。
可用左上臂围测量筛查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六)身体比例与匀称性1、头与身长比例:头长占身长(高)得比例在婴幼儿为1/4,到成人后为1/8。
2、体型匀称:表示体型(形态)生长得比例关系3、身材匀称:以坐高(顶臀长)与身高(长)得比例表示,反映下肢得生长情况。
4、指距与身高:正常时,指距略小于身高(长)。
如指距大于身高1~2cm,对诊断长骨得异常生长有参考价值,如蜘蛛样指(趾)(马方综合征)。
与体格生长有关得其她系统得发育一、骨骼1.头颅骨:还可据骨缝闭合及前后囟闭合时间来衡量颅骨得生长。
出生时后囟很小或已闭合,至迟约6~8周龄闭合。
前囟出生时约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左右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1.5岁闭合2.脊柱:脊柱得增长反映脊椎骨得生长。
生后第一年脊柱生长快于四肢,以后四肢生长快于脊柱。
出生时脊柱无弯曲,仅呈轻微后凸。
3个月抬头动作→颈椎前凸;6个月能坐→胸椎后凸;1岁开始行走→出现腰椎前凸。
3.长骨:当骨骺与骨干融合时,标志长骨停止生长。
骨化中心出现可反映长骨得生长成熟程度。
用X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得出现得时间、数目、形态得变化,并将其标准化,即为骨龄。
出生时腕部尚无骨化中心,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已出现骨化中心。
因此判断长骨得生长,婴儿早期应摄膝部X线骨片,年长儿摄腕部(1-9岁其骨化中心数目就是年龄+1)X线骨片。
二、牙齿人一生有乳牙(20个)与恒牙(32个)两副牙齿。
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后未萌出者为出乳牙萌出延迟。
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约于2.5岁时乳牙出齐。
6岁左右萌出第一颗恒牙(第一恒磨牙,在第二乳磨牙之后);6一12岁阶段乳牙逐个被同位恒牙替换,此期为混合牙列期。
17—18岁萌出第三恒磨牙(智齿),也有终生第三恒磨牙不萌出者。
儿童保健原则第一节各年龄期儿童得保健重点(一)胎儿期及围生期1.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2.保证充足营养3.预防感染:包括孕期与分娩时。
4.给予良好得生活环境,注意劳逸结合,减少精神负担与心理压力。
5.尽可能避免妊娠期合并症,预防流产、早产、异常产得发生。
对高危孕妇应加强随访。
6、加强对高危新生儿得监护(二)新生儿期新生儿期,特别就是生后一周内得新生儿发病率与死亡率极高1.出生时得护理:新生儿娩出后应迅速清理口腔内粘液,保证呼吸道通畅;严格消毒、结扎脐带;记录出生时评分、体温、呼吸、心率、体重与身长;设立新生儿观察室,出生后观察6小时,正常者进入婴儿室,高危儿送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提倡母婴同室,尽早喂母奶。
新生儿出院回家前应根据要求进行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与苯丙酮尿症)与听力筛查。
2.新生儿居家保健:冬季应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22℃左右,湿度以55%为宜;夏季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
指导母亲正确得哺乳方法。
父母应多与婴儿说话,抚摸、摇、抱婴儿均有利于早期得情感交流。
应尽量避免过多得外来人员接触。
注意脐部护理。
应接种卡介苗与乙肝疫苗。
(三)婴儿期保健婴儿期得体格生长十分迅速,需大量各种营养素满足其生长得需要,但婴儿得消化功能尚未成熟,故易发生消化紊乱与营养不良等疾病。
因此,应提倡纯母乳喂养至4—6个月;部分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婴儿则应选择配方奶粉。
自4个月应开始逐渐引人其它食物,为断离母乳做准备。
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坚持户外活动。
完成基础免疫。
(四)幼儿期幼儿期就是社会心理发育最为迅速得时期,重视促进幼儿言语发育与大运动能力。
养成良好得生活习惯。
应注意意外伤害。
(五)学龄前期学龄前期儿童智力发展快、独立活动范围大,就是性格形成得关键时期。
因此,加强学龄前期儿童得教育较重要。
增强体质。
注意意外伤害。
(六)学龄期与青春期就是获取知识得最重要时期,也就是体格发育得第二个高峰期。
培养良好得学习习惯。
积极得体育锻炼。
供给充足营养。
进行法制教育、性教育。
第二节儿童保健得具体措施(一)护理①居室:应阳光充足、通气良好,冬季室内温度尽可能达到18~20℃,湿度为55%一60%。
对哺乳期婴儿,主张母婴同室,便于母亲哺乳与料理婴儿。
患病者不应进入婴儿居室,尤其就是新生儿、早产儿得居室②衣着(尿布):应选择浅色、柔软得纯棉织物,宽松而少接缝(利于活动促进关节发育),以避免摩擦皮肤与便于穿、脱。
存放新生儿衣物得衣柜内不宜放置樟脑丸,以免发生新生儿溶血。
(二)营养(三)计划免疫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与麻疹减毒疫苗等4种疫苗得接种,近年来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也已在全国推出。
具体瞧书。
预防接种可能引起一些反应:①卡介苗皮内注射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6—8周显现OT试验阳性,8—12周后结痂。
若化脓形成小溃疡,腋下淋巴结肿大,可局部处理以防感染扩散,但不可切开引流。
②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接种后有极少数婴儿发生腹泻,不能自愈。
③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昆合制剂接种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或伴低热、疲倦等,若严重应前往医院④麻疹疫苗接种后,轻微麻疹,对症处理⑤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很少有不良反应。
营养:指人体获得与利用食物维持生命活动得整个过程。
营养素:食物经消化吸收与代谢能够维持生命活动得物质。
平均需要量EAR:就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得平均值,摄人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群体中50%个体对该营养素得需要,对个体可以满足自身50%需要推荐摄人量RNI: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人体得需要适宜摄人量AI:就是通过观察或实验室获得得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得摄人量,在不能确定RNI时使用可耐受最高摄人量UL:就是平均每日可以摄人该营养素得最高量。
儿童总能量消耗量1.基础代谢率:需要量较成人高,并随年龄增长、体表面积得增加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