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第十章 教育活动(上)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十章
第十章教育途径一、单项选择题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社会实践B.学校教学C.课外活动D.阶级斗争【解析】B 原始社会的教育途径是生产实践、政事、宗教与艺术等活动,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与文字、分工的出现,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从此,学校教学变成了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育途径包括学校教育、课外活动和A.社会实践B.个人活动C.家庭教育D.团体活动【解析】A3.教学就其本质来讲,是一种A.教育活动B.认识活动C.实践活动D.传授知识的活动【解析】B 教学就其本质来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受教育者个体在教育者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人类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的活动。
4.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B.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C.促进受教育者体质增强D.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解析】A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学的中心与基础,是教学区别于其他教育途径的主要特点。
5.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哪项方针A.以德育工作为主B.以智育工作为主C.以教学为主D.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解析】C 教育途径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任务的重要教育要素,有多样性,包括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
其中教学是基本途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核心作用。
因此,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6.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A.都是正规的教育活动且方向一致B.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但方向不同C.方向一致,但课外活动不是正规教育活动D.是同一种活动【解析】A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共性。
首先,课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一样,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
其次,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方向一致,共同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服务。
7.课外活动的主人是A.教师B.学生C.辅导员D.学校领导【解析】B 课外活动的自主性决定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人,实践中教师要防止包办代替,以真正锻炼学生的智慧与才能。
第十章教育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章课外活动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我国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的( B )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A.游戏与学习B.课内与课外C.学习与思考D.学习与行动2.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称为( C )。
A.体育活动 B.课余活动 C.课外活动 D.群众活动3.课外活动不包括( D )。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4.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B )。
A.教师 B.学生 C.少先队组织 D.学校管理人员5.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A )。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6.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B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7.学校举办法制教育报告会属于课外活动中的( B )。
A、小组活动B、群众性活动C、学科活动D、科技活动8.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为主的课外活动是( C )。
A.学科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C.科技活动D.社会活动9.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 D )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A.体育活动 B.群众活动C.文娱活动 D.课外活动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这就是说教学是学校唯一的工作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两者没有质的区别C.《学记》中就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的任务11.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B )。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12.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它的内容深度、广度,以及学习的进展速度,是以参加者有愿望、爱好、特长和接受水平来确定的,说的是课外活动的(A )特点。
教育学原理重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功能一、选择题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3、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自然形态的教育。
(1)社会教育: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4、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5、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中的一般问题。
6、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教育科学是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二者关系)。
7、反映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论语》;它是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
9、中国战国晚期乐正克《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10、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1、1623年,英国培根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12、捷克夸美纽斯根据年龄分期确立了班级上课制,首次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教育理论的独立阶段,《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一门独立学科。
13、西方著名的教育家和论著有: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尔》;爱尔维修《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福禄倍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等。
1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康德。
15、赫尔巴特是继康德后,最早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将其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
教育学原理(完整版)
福禄贝尔
赫尔巴特 (1806)
德国
德国
《人的教育》
《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科学形态教育学 杜威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 美国 教育》 《民主主义与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美国 1956年 布鲁姆 提出掌握学习理论
1963年 布鲁纳 《教育过程》直接 指导美国中小学教学改革,影响他国教学改革
苏联 1957年 赞科夫 致力于小学教学研究, 出版《教学与发展》 20世纪70~80年代 巴班斯基 为教学过 程最优化理论提供实 验 材料,1972年出版《教学过 程最优化:预防学生学业不良的方法》,后 又出版 《教育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
(三)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原理的意义、 原则和方法 (P7)
3、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1)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个体独特性
3)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三)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1、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与科技对教育的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3)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 一 ) 对 教 育 的 认 识
2、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教育活动实施的主体 (2) 受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 对象与学的主体 (3)教育中介:教育活动所依赖 的环境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教育的起源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绝不是人类社会形成之前就有的,也绝不是天生 的本能行为。
(2)当代学生的特点
平等意识增强,富有宽容精神
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 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式 自我意识增强,价值观念多元化 学业竞争加剧,心理问题增多
31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学习要求:1.关于教育学原理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到理解,理清各知识点背后之间的关联;2.教育学原理部门的知识点比较多,也较为零散,所以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梳理,理清其思路;3.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知识进行记忆。
教育学原理的逻辑框架图: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八章教学第六章教育制度第十章教师与学生第九章德育第七章课程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研究任务:1.揭示教育规律2.科学地揭示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原因:(1)教育学的创立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主要是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需要;(2)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发展奠定是有着密切关系;(3)教育学的独立同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也密不分可;(4)教育知识的丰富沉淀。
2.内容:(1)1632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2)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一部教育学著作。
(3)1693年,洛克出版了《教育漫画》,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4)1762年,卢梭出版享誉全球的《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
(5)1776年,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6)1781年,裴斯泰洛齐出版了《林哈德与葛笃德》。
赫尔巴特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它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的基石,是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
下面是教育学原理的各个章节的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教育学概论本章主要介绍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重点复习内容包括: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教育学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教育学的历史沿革本章主要介绍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重点复习内容包括:先秦教育思想,汉代及以前的教育思想,魏晋南北朝教育思想,唐宋明清的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学的兴起和发展。
第三章教育哲学与教育学本章主要介绍教育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重点复习内容包括:教育哲学的概念,教育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
第四章教育学派及其教育思想本章主要介绍几个主要的教育学派及其教育思想,重点复习内容包括:新古典主义教育学派,实用主义教育学派,人文主义教育学派,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现代主义教育学派,后现代主义教育学派。
第五章教育学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重点复习内容包括: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概述,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分类,实证研究方法,非实证研究方法,教育学的量化研究方法,教育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第六章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过程本章主要介绍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过程,重点复习内容包括:学习基本过程的概念与特点,知觉与注意,觉醒与决定,情感与态度,思维与语言,记忆与遗忘,创造与发展,教学基本过程的概念与特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与反馈。
第七章教育目标与课程本章主要介绍教育目标与课程的设计,重点复习内容包括:教育目标的概念与特点,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教育目标的分类,教育目标的设计原则,课程的概念与特点,课程的类型与结构,课程的设计原则。
第八章个别的差异与教育本章主要介绍个别差异与教育的关系,重点复习内容包括:个别差异的概念与特点,个别差异的种类与成因,个别差异的检测与评价,个别差异与教育的适应。
第十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
6 、幼儿园教育活动程序的五种观点:P354
媒体观、胚胞期系统观、侠义系统观、标准系统观、系统设计观(逐渐复杂化)
7、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四种模式:P356
递进式、放射式、立体式、网络式
罗米索斯基的教学系统思想:认为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育活动有四种分析水平(低-高)
4、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综合课程取向——主题教育活动P348
(1)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突出整体教育的思想。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该强调活动教育观念。
(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注重协同教育理论。
第十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1、幼儿教育活动:P337
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行为规范和民族文化。
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通常采用的教育组织形式:
集体活动组织形式、小组活动组织形式和个别活动组织形式。
根据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的侧重点把教育活动分为:
课程决策论的教育活动设计:
目标的筛选与确定、确定主题活动、选择与分析教材、确定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空间和环境的安排、教学策略、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结合课程决策论和教学设计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具备的五个基本特征:
(1)不以解决全部幼儿的发展问题为目的,它应该有针对性的指向某一部分幼儿。
生活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
根据教师由游戏(发现学习)、任务定向有的活动区游戏(有指导性的发现学习)和全班集体游戏(接收学习)。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P341
教育活动设计?——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对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预先加以筹划,从而安排教育情境,以期达成教育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现代教育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课后练习答案第一章教育概说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孟子2.杜威3.《论语》4.《大教学论》5.田蒲武雄6.普通教育学7.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8.贝斯特二、单项选择1.C2.B3.D4.A5.D6.B7.C三、名词解释P6 P15 P18P7 P15 P19P8 P17四、简答题1.参见P212.参见P243.参见P27-P29五、论述题参见:P21第二章教育的历史演讲(上)——教育制度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A2.A3.B4.B二、名词解释P40 P48 P60 P51三、简答题1. 参见P33~P342. 参见P383. 参见P52四、辨析题参见P45~P46五、论述题参见P62~P64第三章教育的历史演进(下)——教育思想思考与练习一、单选题1.B2.D3.A4.B5.A二、多选题1.ABCDE2.BE3.ABC4.ACD 三、填空题1.百科全书2.自然人心理3.教学阶段4.学科的基本结构发现法早期教育5.发现积累6.五育并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7.课堂教学8.面向现代化四、简答题1. 参见P69~P702. 参见P86~P893. 参见P88~P894. 参见P105五、论述题1.参见P80~P82 P86~P892.参见P103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思考与练习一、单选题1.A2.D3.B4.C二、多选题1.CD2.ABD3.DE4.ABC三、填空题1.自然性质社会性质2.P130四点3.数量结构地域分布(P113-114)4.教育民主的发展全民教育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社会(参见P147)四、简答题1. 参见P115~P1162. 参见P116~P1173. 参见P140~P141五、论述题1.P125~P1272. 参见参见P144~151第五章教育与人的发展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尊重个性因材施教2.P108二、辨析题1. 参见P176~P1792. 参见P179~P181三、简答题1. 参见P163~P1652. 参见P171 P174~P1763. 参见P172~P173四、论述题1. 参见P176~P1822. 参见P182第六章教育目的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C2.A3.B4.B5.A二、名词解释P208 P210P204 P216三、简答题1.P209 P2102.P203~P2063.P198四、辨析题参见P193~P194第七章教育内容思考练习一、填空题1.P2292.P2553.P263二、名词解释P253 P255P264 P264三、选择题1.ABC P229~P2312.C P2543.ABCD P256四、简答题1. 参见P2592. 参见P2573. 参见P233五、论述题1. 参见P2602. 参见P2633. 参见P260~262第八章教育途径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A2.ABCD P2803.B二、名词解释P269 P269 P280三、论述题1. 参见P272~P2742. 参见P275~P2763. 参见P2784. 参见P2825. 参见P284~P285第九章教育形态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P2932.P2963.P301二、简答题1. 参见P296~P2972. 参见P299~PP3003. 参见P302~P303三、辨析题P305(参见)四、论述题1.参见P305~2.参见P303第十章教师思考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B5.B二、名词解释P357 P345 P372三、简答题1. 参见P322~P3242. 参见P319~P3203. 参见P3254. 参见P3305. 参见P357四、论述题1. 参见P334~P3372. 参见P316~P3243. 参见P345~P3464. 参见P328—结合教师角色特点谈(P329)5. 参见P370~第十一章学生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发展2.P401二、名词解释P389 P399三、选择题1.ABDE2.ABCD3.B四、简答题1. 参见P3782. 参见P389~P3993. 参见P376~P377五、论述题1.参见P377~P3852.参见P401~P4123.参见P389~P400《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1答案(第一----三章)一、简答题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答:(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完整版)教育原理孙俊三知识点整理
教育原理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广义上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学校教育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1、学校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指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具有专门性、可控性和相对稳定性。
2、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
家庭教育与家庭同时产生.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性,还具有个别性。
3、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
社会教育的对象全民性、地点广泛性、内容实用性、时间终身性和形式开放性特点.4、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家庭教育为学校奇偶碍于打基础,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广泛而强烈的渗透性,对学校教育有重要影响,学校教育在面临社会教育的挑战和冲击时,不断调整自身,和社会教育相互促成。
5、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生活、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
6、教育的发展包括三个历史阶段:原始形态教育、古代社会教育(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的教育)和现代社会教育(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
各历史形态的特点7、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
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2。
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目的的单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3.教育具有同一性,具体表现在内容同一、对象同一和目的同一,社会还没有产生阶级分化,教育具有全民性,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8、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2。
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4.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教育学原理(全章节笔记)
教育学原理(全章节笔记)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它关注教育活动的本质、目的、过程、方法、效果等方面,旨在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
1.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
它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等,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3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
它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既要研究教育的基本理论,又要关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1.4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孔子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学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等多个阶段。
1.5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教育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现象、掌握教育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目的2.1 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提高个体的素质和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参与社会。
2.2 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个体目的和社会目的。
个体目的包括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社会目的包括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2.3 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考虑社会需求、个体发展需求、教育资源的配置等因素。
同时,教育目的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等特点。
2.4 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通过合理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手段来实现。
同时,教育目的的实现还需要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第三章教育过程与教育方法3.1 教育过程的本质教育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要素。
教育原理目录
目录绪论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教育学二、什么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独立三、教育学的多样化四、教育学的深化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一、为什么学习教育学原理二、如何学好教育学原理思考题第一章教育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是什么二、教育的基本要素三、教育的历史形态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的含义二、人的发展的规律三、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经济二、教育与政治三、教育与文化四、教育与人口思考题第二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内涵二、教育目的的功能三、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四、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二、我国教育目的的提出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四、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第三节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目的一、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思考题第三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一、教师职业概述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四、教师的资格、职务和聘任制度五、教师的专业发展六、教师教育第二节学生一、学生的本质二、学生的地位三、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四、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第三节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概述二、师生关系的类型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构思考题第四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二、课程的类型三、课程的本质第二节课程的组成部分一、课程计划二、课程标准三、教材第三节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况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思考题第五章教学(上)第一节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及其发展二、教学理论中的基本问题第二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本质二、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第三节教学原则一、目标性原则二、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三、启发性原则四、直观性原则五、循序渐进原则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七、因材施教原则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二、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三、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思考题第六章教学(下)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备课二、上课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四、课外辅导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第二节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概述二、教学方法的分类与应用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三节教学手段一、教学手段概述二、教学手段的分类三、教学手段的选择第四节教学艺术一、教学艺术概述二、课堂教学艺术思考题第七章德育第一节德育及德育过程一、德育概述二、德育过程第二节德育原则一、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二、知行统一原则三、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四、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五、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六、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七、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八、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第三节德育途径一、教学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三、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四、社会实践活动五、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政学习六、班主任工作第四节德育方法一、说服教育法二、榜样示范法三、实际锻炼法四、陶冶法五、修养指导法六、品德评价法思考题第八章课外活动与校外教育第一节课外活动与校外教育概述一、课外教育活动的含义与特点二、校外教育的含义三、课外活动与校外教育的意义四、课外活动与校外教育的任务第二节课外活动与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一、课外活动与校外教育的内容二、课外活动与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第三节课外活动与校外教育的组织与领导一、开展课外活动与校外教育的基本要求二、课外活动与校外教育的组织与领导思考题第九章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第一节我国的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概述二、我国的学制三、义务教育制度第二节学校管理一、学校管理的本质与特点二、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思考题第十章班主任工作第一节班集体及其功能一、班级、班集体二、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第二节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一、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的教育者二、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三、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目标的实施者,各种教育影响的协调者和整合者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三、做好个别教育与突发事件的处理四、协调各方教育力量五、正确评价学生六、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思考题第十一章教育评价第一节教育评价概述一、教育评价的定义二、教育评价的类型三、教育评价的功能第二节学生评价一、学生评价概述二、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三、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四、学生评价的方法五、学生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教师评价一、教师评价概述二、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三、教师评价的基本内容四、教师评价的方法思考题参考文献。
教育学原理(全章节笔记)
教育学原理(全章节笔记)第一章教育学导论1.1 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学科,它探讨教育活动的规律,研究教育活动的本质、目的、方法、手段等问题。
教育学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1.2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
它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特点,既关注教育实践,又关注教育理论的研究。
1.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
实证研究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教育活动的实际数据;思辨研究通过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分析,提出教育理论和观点;历史研究通过对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了解教育演变的过程和规律;比较研究则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地区和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实践,发现教育发展的共同点和差异。
1.4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古代教育学、近代教育学和现代教育学。
古代教育学以中国古代的儒家教育为代表,强调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近代教育学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人的理论为代表,注重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育方法的改进;现代教育学则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强调教育公平、多元化和个性化。
1.5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教育学的研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教育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教育活动的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效果,培养有用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功能2.1 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使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2.2 教育的功能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社会功能则体现在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学原理》教育评价全篇
(二)教师授课质量评价
进行授课评价时,首先要确定评价的标准,这个标准 要明确、具体、相对独立,要能够全面衡量教学的各个方 面。实施授课质量评价标准一般有以下方面:(1)教学目 标完成情况,(2)学生的课堂参与,(3)内容安排,(4)教学 方法,(5)语言表达,(6)教学原则。具体到每一个方面还 应当具体化。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包括专家、同行、学生和 自我评价。现代教育评价强调教师要增强自我评价意识, 加强评价的形成性功能。在中小学教学实际中,多采用听 课、评课的深入交流形式评价授课质量。不是局限于固定 的评价指标,要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况分析教学的特色和问 题。对中小学教师来说,评课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因为 评课是教学常规的一部分。
相对评价是在群体中进行对比,这时衡量标准是相对的, 如“矮子里拔高个”、“水涨船高”。绝对评价要和预 定的标准相比较,只要达到了标准,就称为合格,如某 种资格认证考试。
三、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
在宏观范围,教育评价涉及教育目标、教育结 构、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在中观层面,包括教育 队伍、办学条件、学校各项工作。微观层面则关注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学生发展 评定、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课程和教材评价是最主 要的评价活动。此外,诊断学校中存在的特殊问题, 评价教改实验,评估学校的总体表现也较为常见。
因此,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教师要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当学生确 实表现好时,就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或奖励;当学生确实有错误时, 才给予适当的批评或惩罚。同时,还要注意表扬、奖励学生时,要进 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建议,或指出他们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利 于在今后加以改进;批评或惩罚学生时,不要全盘否定,还要耐心鼓 励,指出其努力的方向。
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第10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二)教学设计论的教育活动设计
3、结合课程决策论和教学设计论,幼儿园教育活 动设计具备的五个基本特征: (理解)
(1)不以解决全部幼儿的发展问题为目的,它应 该有针对性的指向某一部分幼儿。
(2)必须具备帮助幼儿身心发展的正面价值(正 面化)
(3)基本原理以幼儿的发展心理和学习心理中的 相关理论观点为基础(理论化)
设计的理论基础
? 4. 标准系统观
? 1. 哲学基础
? 5. 系统设计观
? 2. 心理学基础 (三) 幼儿园教育活动
? 3. 社会学基础
设计的四种模式
(二) 教育活动设计程 ? 1. 递进式
序的五种观念
? 2. 放射式
? 1. 媒体观
? 3. 立体式
? 2. 胚胞期系统观 ? 4. 网络式
30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
(4)应包括短缺和长期两种目标(长短目标) (5)完成必须经由系统的方法(系统化) 22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系统观: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系统观:是指运用系统 科学的基本原理,以系统思维的方式设计幼儿 园教育活动的思想观点
23
P345(一)戴维斯的学习系统设计思想: 提出了学习系统设计的三个基本的思想。
? (一). 哲学基础 ? (二). 心理学基础 ? (三). 社会学基础
31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离不开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 础,而在这三者中,最重要的当首 推哲学基础。 P350
32
? 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什么首推哲学基础 P350-P351
? 首先,哲学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最根本的 基础
? 6.教育活动设计程序的狭义系 统观(了解)
第十章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课件
2、多通道地相互作用
作品欣赏与活动教具或动作参与,与音乐活动,与游戏 活动,与歌舞相结合。
3、形象地解释与说明 4、开放性地提问
细节、情感、文学语言、整体结构等等进行提问。
(五)文学创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复述与朗诵 2、表演 3、仿编和创编
创编一般从中班开始。
仿编对不同年龄班有不同的要求, 小班: Nhomakorabea词,画面局部变化的理解。如诗歌《春
三、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结构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二)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三)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1、讲述的思路 2、讲述的全面性 3、讲述的基本方式
第五节 听说游戏活动
一、基本特征 1、语言教育目标内隐于游戏之中 2、游戏规则即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 3、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成分
二、主要类型
户外情景,某一具体活动场景等
多媒体课件音乐
绘画 动画片
教师绘制的图片、儿童的绘画作品等 《黑猫警长》《老虎学艺》《长尾巴的小白兔》等
材料 音乐
报纸、绳子、回形针、盒子、积塑玩具、贴绒、七 巧板、泥工等
音乐剧、《啄木鸟》《口哨与小狗》
(二)讲述活动的语言是独白语言 (三)讲述时的语言情境较为正式
1、语言规范 2、环境规范
(四)讲述中需要调动幼儿的多种能力 言语能力 观察力 想象力 记忆力 思维的逻辑性
二、主要类型
(一)从讲述内容来分
1.叙事性讲述 2.描述性讲述 3.说明性讲述 4.议论性讲述
凭借物特点来分: 看图讲述 1、单张图片讲述
2、多张图片讲述
3、排图讲述
4、拼图讲述
5、绘图讲述
(二)实物讲述
2024/10/2
大班仿编: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小朋友的耳朵里, 听见鸽子叫呀,听见蝴蝶飞, 还有那会采蜜的小蜜蜂, 嘀哩嘀哩嘀哩哩, 春天在小朋友的耳朵里!
31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学习要求:1.关于教育学原理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到理解,理清各知识点背后之间的关联;2.教育学原理部门的知识点比较多,也较为零散,所以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梳理,理清其思路;3.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知识进行记忆。
教育学原理的逻辑框架图: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八章教学第六章教育制度第十章教师与学生第九章德育第七章课程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研究任务:1.揭示教育规律2.科学地揭示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原因:(1)教育学的创立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主要是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需要;(2)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发展奠定是有着密切关系;(3)教育学的独立同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也密不分可;(4)教育知识的丰富沉淀。
2.内容:(1)1632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2)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一部教育学著作。
(3)1693年,洛克出版了《教育漫画》,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4)1762年,卢梭出版享誉全球的《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
(5)1776年,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6)1781年,裴斯泰洛齐出版了《林哈德与葛笃德》。
赫尔巴特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10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指环绕并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思想 政治教育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是指环绕并影
物质环境 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
一切物质因素的总和。
精神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指环绕并影 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
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
政治环境 内容类型
第二节 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现代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特点
(一)现代自然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一,自然环境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 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们思想观念、心理状态、行为 表现产生直接的影响。
第二,自然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互 联网内部空间环境因素的总和。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
顺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境,是指能够促进思
性质类(型良好环境)
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的常境,是指条件一般的
常境
环境因素的总和。
逆境 (恶劣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境,是指干扰、阻碍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恶劣环境因素的总 和。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认识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选择和利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改造和创造作用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改造作用: 第一,动员人们改造落后的物质环境 第二,改造不正确的政治倾向 第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创造作用
三、正确对待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对待环境影响与思想政 治教育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瞿葆奎主编,《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8.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大象出版社1993年版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
教研室:教育学教研室教师姓名:王华授课时间:第十一周
无论是缺少主体的客体还是缺少客体的主体,都不同能过程活动。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这里所说的对象性活动不仅指活动主体有自己的活动对象,而且指作为对象的活动客体要依赖于活动主体的对象性而存在。客体地位的确立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外化,对象也就不能获得客体的属性而进入活动领域。作为主体改造对象的客体既可以是自然,也可以是人。
(二)教授活动的形式
1.个别教授式
个别教授是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施教的组织形式。中国古代的私塾和欧洲中世纪的学校基本都采用这种方式。
个别教授的优点是教授形式灵活,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潜力的发挥。但是,由于一个教师只能教一个学生,效率很低。
2.班级教授式
班级教授要求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认输的班集体,按各门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教授方法,并按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同时授课的形式。
活动的能动性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活动的根本特征。在马克思看来,人活动的能动性是与人的受动性密切联系的。人的活动的受动性要求人的活动合乎规律,而人的活动的能动性则要求人的活动合乎目的。只有实现了合乎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同意的人的活动,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活动的现实性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活动主题的现实性;二是活动对象的现实性。
从长远观点看,需要和动机只有转化为目标,才能维持长久的活动。因此,教育活动重要的动力来源还是教育目标。
2、工作系统
工作系统是教育活动运行的主体部分,它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展开的过程。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效益的达成均在工作系统内完成。
在工作系统中,施教者要调动求教者求知的积极性,实现教育内容和传授任务,指导和协调求教者的活动,促成求教者对教育内容的内化和外化;求教者会主动求教,通过自己的对象性活动,改造自身,改造自己的主客观世界,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是完整的学校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两部分。在课内活动课外活动的关系历史上,两者一直是一种主辅关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而课外活动是补充。
今天,这种认识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代课外活动有其独立的教育价值,与课内活动是一种并列互补的关系。
(二)教育活动的运行机制
1、动力系统
教育活动的动力作为一个系统,主要由需要,动机和目的等构成,其中需要是教育活动进行的原动力。如果说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人类教育活动的最终动因,那么作为意识到了需要,则是现实教育活动的直接动力。所以,激发动机是教育活动的关键一步。
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是由于要求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的结果。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期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定下来,以后,又经过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行补充,使它进一步完善。
参考书目:
1.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王道俊、扈中平:《教育学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3.柳海明:《教育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
4.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一、教育活动概述
1、教育活动的界定
2、教育活动的结构
3、教育活动的意义
二、教授活动
1、地位
2、构成
讲授新
拓展内容
课后总结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讲稿
讲授内容
更新内容
第十章教育活动
一.教育活动的概念
1、活动:是主题能动地、现实地改造客体以满足起某种需要的社会湖动过程。
理解:
第一,主体与客体社构成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
5分钟
5分钟
35分钟
55分钟
5分钟
板
书
设
计
第十章教育活动
二、教授活动
1、地位
2、构成
3、方法
4、形式
三、学习活动
1、地位
2、构成
3、方法
4、形式
讲授新
拓展内容
课后总结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讲稿
讲授内容
更新内容
第十章 教育活动
二、教授活动
(一)教授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资本主义的兴起,使教授活动居于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教授活动地位提高到顶峰.
教授活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对活动的设计组织,评价和对传授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展示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习活动:是求教者以主动探究,发现为主要方式,通过施教者的点拨,指导来产生教育上的效果与价值,最终实现求教者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学习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管理活动是师生为保证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而展开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过程。管理活动是教授与学习活动正常进行并得以实效的前提和基础。
讲授法、问答法
教
学
过
程
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
时间分配(100分钟)
复习旧课: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引入新课:纷繁复杂的教育内容是通过教育活动的进行传授的,教育活动的开展成为我们关心和关注的重要方面,怎样开展好教育活动成为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开展好呢?我们本章就此进行研究和探讨。
第三,社会交往或互动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基础。
活动就其本质来看是交往的,互动的,活动本身也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交往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交往,个人就不能社会化,因而也不能个性化,最终就不能成为健全的个人。
每个人对需要的满足包括两方面:
一是自己通过活动满足自己需要的自我满足;
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活动成果而到动的互相满足。在正常情况下,人对满足的需要和对需要的满足之间存在动态的差距,即需要总是相对高于满足,但需要与满足持平或满足超过需要时,人的活动就将趋于停止。
3)把每一“课”规定在驻而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单位时间称为“课时”,它可以50/45/30/25/20/15分钟,但都是统一的和固定的。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从各学科总体而言,可能是单科独进,也可以是多科并进,轮流交替。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1)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
2、教育活动:是教育主体能动、现实地改造世界(包括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文化世界),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生动发展的社会互动过程。
二.教育活动的结构:
(一)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
从教育活动的任务、性质和时空三个纬度进行分类:
1、以教育活动的任务为标准,可划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劳动技术教育活动;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
教研室:教育学教研室教师姓名:王华授课时间:第十一周
课程名称
教育原理
授课专业和班级
06级教育学专业
授课内容
第十章教育活动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教育活动的界定、结构、意义,明确教授活动的地位、构成
教学重点
教授活动地位
教学难点
教授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处理
教具和媒体使用
展台、计算机
教学方法
教育活动是全方位的:一,教育活动是由这五种活动共同构成的。
二,没一种单一的教育活动的实现必须依靠其他多方面活动的辅助,体现了全面的联系性;
三,每一种教育活动都要体现对学生的全面负责。
2、以教活动的性质为标准,可划分为教授活动、学习活动和管理活动;
教授活动:是以施教者主动讲授,传递等为主要方式,通过求教者的领受,接纳来产生教育上的效果与价值,实现求教者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
讲授新课:一、教育活动概述
1、教育活动的界定
2、教育活动的结构
3、教育活动的意义
二、教授活动
1、地位
2、构成
归纳总结:本次课请同学们集中掌握教育活动的结构,了解教育活动的界定、意义,明确教授活动的地位、构成,为教育主体的活动的进行做好充分准备。
5分钟
5分钟
55分钟
35分钟
5分钟
板
书
设
计
第十章教育活动
时间分配(100分钟)
复习旧课:教育活动的意义是什么?教授活动的地位与构成是什么?
引入新课:教育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授活动有哪些形式、哪些方法是我们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
讲授新课:二、教授活动
1、地位
2、构成
3、方法
4、形式
三、学习活动
1、地位
2、构成
3、方法
4、形式
归纳总结:同学们应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教授活动与学习活动在新形势下的改变,怎样才能更科学、合理、高效。
3、监控系统
教育活动的运行不同于机器运行的特殊点在于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这种主观能动性既可能是教育活动的动力,也可能是教育活动的阻力。为了保证教育活动朝着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有必要对教育活动的进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控制。
监控系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求教者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对自己学习行为的监控;一是施教者以教育目标为准绳对求教者的学习行为的监控。
三、教育活动的意义:
1、教育活动是教育现象得以存在的基本形式;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又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有关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经验,知识与技能,既需要经过横向的社会传播为当代社会成员所掌握,又需要经过纵向的历史继承为新生一代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