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的基本训练合唱训练方法ppt

合集下载

合唱入门课件ppt

合唱入门课件ppt

排练的组织与实施
制定计划
制定详细的排练计划,包括排练 时间、地点、人员、曲目等,确
保排练有序进行。
分声部练习
指导各声部单独练习,确保每个 声部都能够熟练掌握各自部分的
旋律和节奏。
整体合成
在各声部练习成熟后,进行全团 合成,强调合唱的和谐与统一。
排练中的问题与解决
节奏不齐
加强节奏感的训练,通过节拍 器、击掌等方式帮助成员掌握
ERA
合唱团队的组建与选拔
选拔标准
选拔成员时,应考虑音准、节奏感、音色、音乐 理解能力等因素,以确保团队整体水平。
组建方式
可以通过公开招募、推荐、试音等方式组建合唱 团队,同时考虑团队规模和性别比例。
选拔流程
制定选拔标准和流程,组织试音或面试,评估候 选人的能力和适应性,最终确定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的角色与职责
02
合唱技巧训练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发声技巧
01
02
03
呼吸控制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 腹式呼吸,以提供稳定、 充足的气息支持。
喉部放松
学会放松喉部肌肉,打开 喉咙,使声音更加自然、 流畅。
共鸣运用
了解并运用口腔、鼻腔、 胸腔等共鸣区域,增强声 音的饱满度和穿透力。
主唱
负责领唱和展现个人特 色,需具备出色的音准
和表现力。
伴唱
配合主唱完成合唱部分 ,需掌握合唱技巧和配
合能力。
指挥
负责指导合唱团队的整 体表现,需具备音乐理
论知识和指挥技巧。
组织者
负责合唱团队的日常管 理和活动组织,需具备 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

初中合唱ppt课件

初中合唱ppt课件

节奏不齐
加强节奏感的训练,让 学生多听音乐,多进行
节奏练习。
音准问题
注意音准的纠正,让学 生多听原唱,多进行音
准练习。
配合不默契
加强各声部之间的配合 练习,提高学生的默契
度。
情绪不稳定
引导学生调整情绪,保 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增
强自信心。
04
合唱演出与比赛
合唱演出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挑选合适的曲目
根据合唱团的能力和特点,选 择合适的曲目,确保难度适中 ,能够展现出合唱团的实力和
初中合唱ppt课件
汇报人: 202X-XX-XX
目录
• 合唱基础知识 • 合唱技能与训练 • 合唱曲目选择与排练 • 合唱演出与比赛 • 合唱团队建设与管理
01
合唱基础知识
合唱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具有统一性、和谐性和和谐性的特点。
详细描写
合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组成的,每个声部由一组或多组歌手演唱。合唱作品通常由旋律声部和和声声部 组成,通过各声部的相互配合,到达和谐统一的效果。合唱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深入人心,引起听 众的共鸣。
表现力与 以便更好地表达出来。
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
艺术处理
教会学生根据歌曲的不同风格和特点 ,进行适当的声音处理和艺术加工, 使合唱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适当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能够增强 歌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03
合唱曲目选择与排练
合唱曲目选择的原则
沟通与交流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促进彼此了 解和信任。
共同目标
引导学生建立共同的目标,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 向心力,共同追求杰出表现。

合唱练习曲课件

合唱练习曲课件
4. 教学过程:阐述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作品 背景、掌握演唱技巧以及如何安排时间、组织排练等。
THANK YOU
感谢观看
04
合唱练习曲的演出技巧
演出前的准备
选择合适的曲目
根据团队的特点和演出需求来挑选适合的曲目,需要考虑 歌曲的难度、风格以及团队成员的音域和技巧等。
制定排练计划
提前规划好排练的时间、地点和人员,明确排练的目标和 步骤,确保每个成员都了解自己的任务和角色。
准备音乐和歌词
确保每个成员都得到了完整、准确的音乐和歌词资料,对 于一些复杂的部分,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标注。
特点
合唱练习曲通常注重集体演唱,强调声音的和谐与统一,要 求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默契。此外,合唱练习曲还可以根据 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地域文化特点进行分类,如宗教合唱练习 曲、民间合唱练习曲等。
02
合唱练习曲的基本要素
声音的训练
呼吸训练
通过呼吸练习,如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等,使合唱团员掌握正确 的呼吸方法,提高气息的稳程中如何引 导学生了解作品背景、 掌握演唱技巧以及如何 安排时间、组织排练等 。
5. 教学反馈
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 进措施。
《祖国,慈祥的母亲》合唱练习曲实践案例
总结词:该实践案例以《祖国,慈祥的母亲》合唱练习 曲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在排练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音准和节奏的 准确性,及时纠正演唱中的错误,确保整 体效果的和谐统一。
调整声音平衡
培养音乐表现力
针对不同声部在音量、音色上的差异,进 行合理的调整,使各声部之间达到平衡和 谐的效果。
在排练中,要引导合唱团成员深入理解歌 曲内涵,注重音乐的表现力,通过情感表 达来赋予歌曲生命。

音乐培训PPT课件合唱训练与指挥

音乐培训PPT课件合唱训练与指挥

2.缓起声
3.关于共鸣
声音的四个要素
① 气:“吸”与“吐”的连贯动作构成歌唱的动力之源。
(1)气柱抗 动力与阻力相对抗、形成能符合不同音乐表现要求的歌唱声音动力,如同弦乐演奏家右手运弓的功夫。 (2)声门对抗 声带挡气:发声前瞬间加大两片声带之间闭合的强度。
声音的四个要素
① 气:“吸”与“吐”的连贯动作构成歌唱的动力之源。
声音的四个要素
说明“声音贯通、音色统一”辨证关系的几个关键词:
① 唱强想弱:指歌唱状态和位置的保持。做到“强而不炸”; ④ 唱连想跳:强调每个音的清晰度;
② 唱弱想强:指歌唱时气息的支持。做到“弱而不虚”; ⑤ 唱高想低:保持低的状态唱高音,做到“高而不挤”;
③ 唱跳想连:强调音短意连的感觉;
⑥ 唱低想高:保持唱高音的状态唱低音,做到“低而不压”。
声音的四个要素
③ 字:强调注意声与字结合的练习,练习咬字的全过程:达到“字正”的要求。
咬字的原则横字竖咬(绝对的);竖字横咬(相对的);前韵母后咬(绝对的);后韵母前咬(相对的); 窄韵母宽咬(绝对的);宽韵母窄咬(相对的)。其基本规律为: i 元音本身具有“横、前、窄”之特点,故可适当做“竖、后、宽”咬字发音处理。 a 元音本身具有“横、前、宽”之特点,故可适当做“竖、后、窄”咬字发音处理。 e 元音本身具有“横、前、窄”之特点,故可适当做“竖、后、宽”咬字发音处理。 u 元音本身具有“竖、前、窄”之特点,故可适当做“横、后、宽”咬字发音处理。 o、u 元音本身具有“竖、后、窄”之特点,故可适当做“横、前、宽”咬字发音处理。
B、 P、 M、 F(白、本、跑、旁、满、买、发、分等)。
五音四呼
② 四呼
(1)开口呼(着力于喉) 凡是a、o、e或由它们分别开头的韵母都属于开口呼——A(妈)、O(波)、E(德)、AI(排)、EI(非)、AO

合唱的基本训练 ppt课件

合唱的基本训练 ppt课件

合唱的基本训练
6
第一节 合唱的发声训练
3.竖:用打呵欠似的感觉提起软口盖, 口形似立着的鸭蛋。
4.上:声音走向尽量往上、仿佛唱入 眉心,唱往头腔。要小腹微收用脐上腹 肌来托着声音,使声音处在较高的位置 上,不要放下来唱。
合唱的基本训练
7
第一节 合唱的发声训练
5.下:吸气要横不要竖,不要耸肩, 要学会用“气柱”(有呼吸支点)歌唱, 并运用脐上腹肌的适当控制来支持声音。
合唱的基本训练
4
第一节 合唱的发声训练
2.软起——发声前先出气再出声,气 息运托出来声音。
3.直声——发声后保持状态,不要让 声音出现抖动。
马革顺:脑袋空、喉咙满、肩部宽、腹 部紧。
合唱的基本训练
5
第一节 合唱的发声训练
练习方法: 1.松:发声器官各部位肌肉放松,特
别是下颌与喉部。要求舌根平放,下巴 不翘起不下缩。 2.扬:微收小腹,姿势端正,精神状 态振奋专注。
(四)音色。要看音色是甜美还是粗糙, 是纤细还是厚实,有无明显的沙哑损伤 痕迹等。
合唱的基本训练
20
第三节 合唱队员的选拔
(五)音域。最高音到什么位置,最低音 到什么位置,假声比真声高多少(一般讲 假声应比真声高出4度以上)。
合唱的基本训练
21
第三节 合唱队员的选拔
选拔的具体方法如下: 1.唱歌。 2. 听音。
合唱的基本训练
24
第四节 合唱曲目的选择
3.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古今中外优秀 的合唱曲目。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 唱》、刘炽的《祖国颂》、施光南的 《在希望的田野上》、映青的《走进新 时代》、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 等,其中以我国现代作品为主。
合唱的基本训练

合唱的基本训练课件

合唱的基本训练课件

CHAPTER 05
合唱的表演技巧训练
舞台表现力的培养与提升
身体语言
保持挺拔的姿势,动作协调,表情自然。
眼神交流
通过眼神传递情感,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面部表情
根据歌曲情感变化,运用不同的面部表情。
情感表达与合唱作品的演绎
理解歌词
深入理解歌词含义,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
声音控制
运用不同的声音层次,表现歌曲的情感起伏。
01
选择适合合唱团能力、风格和场合的作品,考虑作品的难度、
表现力以及音乐性。
作品分析
02
对选定的合唱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曲式结构、和声进行、
旋律特点等,以便于排练和演绎。
分声部准备
03
根据合唱团的声部特点,将合唱作品分派给适合的声部,确保
各声部在演绎中达到最佳效果。
合唱排练的方法与技巧
音准与节奏训练
在合唱中,音准要求每个声部保持准 确的音高和音程,确保整体和谐统一 。
音准的训练方法与技巧
听觉训练
通过听觉训练提高音准 的敏感度,如音高、音 程、和弦的听辨和模仿

音准练习
针对不同音程(如升降2 度、升降3度等)进行反 复练习,熟悉音高变化

音程转换
通过音程转换(如升降 升降2度转换升降3度) 来提高音准的准确性。
掌握合适的呼吸节奏,使声音更 加流畅和自然。
共鸣位置
通过调整共鸣位置,使声音更加集 中和有层次感。
声音连贯性
在歌唱过程中保持声音的连贯性和 稳定性,避免声音的颤抖和波动。
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和声训练
通过和声训练,培养合唱 团员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音量平衡
在合唱中,各声部之间的 音量平衡至关重要,需要 合理调整声音的大小以达 到和谐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唱,既是一种表演形式,也是一种表现力极为丰富的“声乐交响”音乐题材。

合唱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技能,学习和掌握歌唱技巧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只有通过由浅入深,不断认识,反复实践,逐步提高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才能使众多的合唱队员的歌唱状态统一起来。

一、呼吸训练
呼吸器官包括口、鼻、喉、气管、支气管、胸腔、横隔膜及腹部肌肉群等。

呼吸活动是依靠整个呼吸器官共同进行的。

我们日常生活的呼吸是自然的、下意识的、是维持生命活动的。

而歌唱中的呼吸则是积极主动的,并且根据歌曲的需要调节和发展。

胸腹式联合呼吸是当今中外声乐界普遍采用的一种呼吸方式,利用横隔膜周围的肋利肌、上腹肌、后腰肌和腹部肌肉群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

呼吸的训练方法有三种
1、慢吸慢呼。

全身直立,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徐徐吸入肺叶下部,横膈膜下降,两肋向外扩张,小腹微收,腰部似有气环的感觉。

这种呼吸要求自然、平稳、柔和而深入,就象闻花香或清晨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

一定要注意吸气时肩膀要放松,不要有上提的动作。

呼气时,要保持吸气状态,尽力控制气息,使之均匀、缓慢地输出,轻轻发出“嘶”声,尽可能地延长发声的长度。

控制不好,气息就会很快地泄掉,无法完成较长的乐句。

2、快吸快呼。

快吸就是在很短的时间里,通过口、鼻将气息吸至肺叶下部。

有人常用“狗喘气”来形容。

将小腹放松,急速吸气,小腹上弹,腰部一瞬间用力扩张,发出短段的“哈”音,然后立即放松小腹进入吸气状态。

这个练习可以由慢到快连续做,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唱有连续跳音的较快的歌曲的气息感觉。

3、快吸慢呼。

放松小腹,气息自然流入,挺胸、扩腰。

喉咙保持进气状态,然后发“啊” 母音,并尽可能延长,腰部的扩张状态要保持到收音,立即放松小腹,重新开始。

小腹的放松和紧张要灵活,注意要反复练习。

歌唱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这种呼吸。

吸气量的多少根据歌曲的需要而定。

既要防止过分深沉的吸气,也要防止微弱无力的吸气。

因为那样的吸气会造成走音,使音调升高或降低,高音上不去,声音失去光彩,进而影响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二、发声训练
发声练习是歌唱发声的一种综合性基本技能的训练,应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通过练声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自如地运用气息来帮助歌唱;更加充分地运用自身的共鸣腔体以及获得正确的发声方法。

1、呼吸辅助练习为了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正确运用呼吸技巧,做一些歌唱的呼吸辅助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练习要求在吸气时,腰部有膨胀感,但不要僵硬。

吐气要均匀,气息要平稳、柔和。

发嘟”音时,嘴唇放松,振动双唇,气息不断。

2、哼鸣练习哼鸣又称闭口音,练习时会感觉眉间有振动感。

哼唱可以调节呼吸和发声器官,调节声音的高位置,容易得到声音的共鸣。

哼鸣在中声区较易。

正确的哼鸣有助于嗓音训练,减轻嗓音负担。

练习要求嘴唇微闭,牙关松开,舌尖轻抵下牙,身体放松,柔和地吸气、呼气,声音从高位置发出,鼻、齿、唇感到轻微的颤动。

3、连音练习连音是歌唱发声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将各个音符连接起来,不间断,只有将
流畅、优美的声音连在一起,才能使音乐完整。

练习要求呼吸器官和发声器官处于自然、舒适的状态,每次练习都要柔和、连贯、均匀。

4、顿音练习顿音唱法是歌唱发声的重要技法之一。

练习要求练习时,要快速地吸气,保持气息。

在一瞬间声带迅速闭合,气息灵活地配合发出声音,可以寻找“咳嗽”的感觉,体会声带开合与气息的配合。

从中声区开始,再渐渐向高声区、低声区发展。

5、母音练习a、e、i 、o、u、v 等母音在歌曲中经常要运用,正确地发好母音,才能增强歌曲的歌唱性。

练习要求每个母音都要在同一发声位置唱出,软腭抬起口腔张圆,音与音之间要圆润、连贯,口形要保持一致,不要随意变换。

三、起声训练
在发声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起声(即气与声带撞击的瞬间发音),尤
其是在合唱当中。

为了使合唱整体要有统一的气口,必须起声一致。

1、硬起声气声相互结合,声带先闭再合,再迅速地起声,声音要有爆发点。

一般表现强烈感情,声音比较刚强。

2、软起声软起声有较深的吸气量,发音时要保持一种吸气状态,发声前先出气后出声,不是松弛的而是有控制的,无重音,声音由气息托出,
四、共鸣腔体训练
由声波作用引起的共振现象,在声乐中称为共鸣。

歌唱的共鸣是指歌唱发声时,由于气息作用于声门,使声带振动产生音波,通过声带附近的肌肉、软骨和空气的传递,使口、头、胸等腔体里的空气产生振动的现象。

共鸣方式有
1、口腔共鸣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提笑肌,下颚自然放下,上腭上提,这样,声带发出的声波就能随气息的推进通过咽喉部流畅前进到达口腔的前上部引起共振,并在硬腭前部集中反射。

这种共鸣效果明亮、靠前,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并减少咽喉的负担。

2、头腔共鸣在口腔的基础上,把声波在硬腭的集中反射点后移,放下下腭,同时软腭和小舌头上抬,让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敞一些,声波沿着上腭骨传送到鼻咽腔、鼻腔和各窦处引起振动。

这种共鸣效果清脆、丰满。

3、胸腔共鸣咽喉部作半打哈欠状,发声时,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处移向下齿,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并继续传送到胸腔引起共鸣。

这种共鸣效果宽厚、结实。

在整个歌唱过程中,应该使三种共鸣腔体共同参与活动,不要单独运用某一共鸣体而偏废其它的共鸣腔体。

五听唱想训练
合唱训练的过程强调听、唱、想,并用边唱、边想、边记来配合训练,以听促唱,以想促记,以想促唱,全面促进多声部音乐听觉和多声部演唱能力的提高,为合唱作品的排练打好基础。

在训练当中可采用“自唱兼听”的方法。

方法如下
1、先进行和声连接的练习。

将队员分成高、低两个声部,教师在给完标准音后,要队员唱出自己声部的曲调,同时要仔细听出另一个声部的曲调,并记录下来。

和声连接可同向进行,也可反向进行或斜向进行。

2、和声连接听得有把握后,进行短小的二部曲调练习。

3、二部旋律连接比较有把握后,可以再进行三部、四部的练习。

根据合唱队员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练习的难易程度。

“自唱兼听”不仅可以培养合唱队员的听力,而且能养成整体音响的观念,在音不准或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其它声部的音高,来调整自己的音准。

六、力度训练
音乐中常用的力度从最弱到最强,可以分为八个力度档PPP—pp—p—mp— mf—f —ff —
sf ,将这八个力度档连接,用循环呼吸进行练习,同时还可以把各种起声与换气以及各种唱法、各种节奏、各种力度变化结合,各种母音转换,编成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练习。

除了这些基本联系外,音准的训练也很重要,由于音乐中很多因素对合唱的音准都有直接影响,例如速度、力度、音区、节奏、和声、复调、调式、调性、转调、离调、旋律线等都会影响音准,因此在基本训练中,应解决好旋律的音准和和声的音准两大关系。

总之,合唱的训练内容很多,关键是要根据具体的合唱队,根据不同的情况、特点以及具体的任务、要求来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效果的训练,使合唱队的声音达到
"强而不炸、弱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有起伏,有层次,有
丰富表现力和尽可能完善的艺术境界。

责任编辑天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