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面部表情的组内优势效应及其理论
初级经济师人力-个体心理与行为知识点(2)
第三节情绪1.情绪和情感2.情绪的两极性3.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4.情绪状态5.情绪的基本理论6.情绪在理解个体上的作用与局限性一、情绪和情感情绪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人们往往对于事物抱有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的体验就是情绪:高兴、惊奇、生气、厌恶、害怕、悲伤和轻蔑。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情绪是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被满足相联系的体验,情感则是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2.从产生顺序来看,情绪反应在先,情感体验发生在后;3.从引起原因上讲,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带有冲动性和爆发性,并伴有生理变化,而情感则与人对事物的深刻体验和认识联系在一起。
情绪和情感仍然属于同一性质的心理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1.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离开具体的情绪表现,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
2.情绪的变化受情感的制约。
在特定的时候,那些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会因受情感的社会内容的影响而改变它的原始形式。
【例题·多选题】关于情绪和情感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情绪是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被满足相联系的体验B.从产生顺序来看,情绪反应在先C.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D.情感的变化受情绪的制约E.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情绪的变化受情感的制约。
二、情绪的两极性情绪的两极性是指人的每一种情绪都可以找到与它对立的一极,如爱与憎、喜与悲等对立的情绪。
1.按照情绪对人的意义分类: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肯定的和否定的情绪、增力的和减力的情绪。
2.按照快感度划分,情绪可分为愉快和不愉快两种。
3.按照紧张度划分,情绪分为轻松和紧张两种。
4.按照激动度划分,情绪分为平静和激动两种。
三、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
心理学家常把人类的表情分为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言语表情三种。
心理学中的情绪智力理论
心理学中的情绪智力理论情绪智力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情绪智力理论认为,个体在情绪的识别、理解、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会对个体的情绪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绪智力理论的内涵和研究现状,以及其在教育、工作和社交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情绪智力理论的内涵情绪智力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彼得·索尔维和约翰·迈耶在1990年代初提出,并于1997年正式发表在《心理办公室》杂志上。
他们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个体识别、测量、理解和处理情绪信息的能力。
情绪智力理论还将情绪智力分为四个方面:情绪识别、情绪利用、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
首先,情绪识别是指个体能够识别自身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包括面部表情、声音特征和肢体语言等。
其次,情绪利用是指个体能够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情绪来达成目标,调节自己的情绪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幸福感。
再次,情绪理解是指个体能够理解情绪的来源、性质和变化规律,能够对情绪做出准确的解读和判断。
最后,情绪管理是指个体能够应对不同情境中的情绪,调节情绪的强度、持续时间和表达方式,以达到自身和他人的利益。
二、情绪智力理论的研究现状自情绪智力理论提出以来,许多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他们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神经影像等方式,探讨了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社交关系、学业成绩和工作绩效等方面的关系。
研究发现,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高情绪智力的个体更能够正确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更有能力应对情绪困扰和应对压力,从而降低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
此外,情绪智力对社交关系的发展和维持也具有重要作用。
具备较高情绪智力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需求,更具同理心和情感支持能力,从而促进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研究还表明,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和工作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情绪智力高的个体更擅长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工作中的挑战,从而提高了工作效能和学业成绩。
为什么面部表情可以作为情绪研究的客观指标
为什么面部表情可以作为情绪研究的客观指标以面部表情作为情绪的研究手段,不少人存有疑问。
尽管人们把达尔文关于人和动物表情的论述视为经典,但一百年来又把它搁置一旁;至少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达尔文的情绪理论很少见持续的深入研究。
人们承认面部表情和情绪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作为研究手段,由于把它看为似乎是主观自生的东西,不足以作为研究的客观指标。
这种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情绪理论的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测量技术的难度造成的。
近二十年来,情绪的理论研究和方法探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面部肌肉运动模式测量已经被多数情绪心理学家采用。
本文拟对面部表情问题作些理论分析,并对测量方法作些介绍。
一、面部表情作为情绪的研究手段的理论根据把面部表情作为情绪的研究手段,在现今已经具有相当充分的理论根据。
它涉及情绪的性质和组成成分这些根本问题。
从情绪的进化发展观出发,它具有先天性与适应性、动机性与组织性、社会性与交际功能。
情绪是脑的各级水平,包括皮质、皮质下边缘结构与丘脑系统、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系统的整合活动的结果。
情绪又是社会情境关系与有机体或人的“利”、“害”所在的评价产物,从而又是心理各认知水平,包括感知、思维、记忆、判断、意识上与意识下的整合活动的结果。
情绪本身是多侧面的,具有不同的维量和极性。
情绪具有短暂的存在形式,影响和干扰当时的心理活动,又有延续相当长时间的持续状态,成为其他心理活动的背景。
情绪可以以心理状态的形式存在,又可以以心理特质的形式蕴涵在人的个性之中。
情绪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的色彩,又具有鲜明的客观的外部表现。
面对如此繁复的现象,情绪心理学家积累多年的研究成果,逐渐地理出了一些头绪。
有些学者把情绪归纳为三个不可分割的成分。
例如,伊扎德(Izard,1977)把这三个成分归之为生理的、体验的和表情的三方面,刘易斯(Lewis,1984)归之为状态、体验和表情。
他们的理论概括已经成为当代强有力的情绪心理学学说,从而在研究方法上也得出了比较明朗的概念。
微表情心理学-教你解读八种面部表情的含义
微表情心理学:教你解读八种面部表情的含义人们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流,但除了语言性的交流外,非语言性的身体符号也可以传递和传达出个体的信息,达到交流的目的。
面部表情就是一种身体语言符号,表情肌的改变可以生成各种丰富的面部表情,这些表情可以表达出个体的心态和情感。
人们的面部表情和思维一样的活跃,变化是很明显的,因此很容易被人察觉,但个体通过训练可以掩盖一些表情的改变。
所以,识别各种情绪的面部表情可以判断一个人真实的内心和真实的情感表达。
平静的面部表情平静的面部表情是最常见的表情,它代表内心没有较大的情绪变化,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说明此刻内心并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平静的面部表情是指人的面部肌肉是一种松弛的状态,分布平稳均匀,没有较大的变化,保持面部表情的时间是最长久的。
快乐的面部表情人在情绪达到喜悦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微笑,微笑是人表达快乐情绪的一个象征,但不是所有的微笑都是内心愉悦的表达。
许多情况下人们受环境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假笑的情况。
真正的快乐的表情是嘴角上扬并且眼睛会变小,同时眼角上扬,这才是真笑的表情,若仅仅嘴角上扬,眼睛周围肌肉并无变化,此刻就是假笑的表现。
愤怒的面部表情愤怒的表情是人生气时表现出的表情,当人们遇到挫折无法实现,或者是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等情况下就会出现愤怒的情绪。
愤怒的面部表情是眼睛瞪大,瞳孔变小,眉毛下压,鼻孔不自觉的张大,并且会带有呼吸变粗,手握拳头等动作。
悲伤的面部表情悲伤是情绪低落的表现,消极的情绪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并且也会危害身体的健康,调节自己内心,去除抑郁和悲伤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悲伤的面部表情是面部的肌肉会整体向下垂,眉毛稍微紧皱并且向下压,眼睑处下垂。
惊讶的面部表情当人们突然接收到某种信息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通常会出现惊讶的面部表情,这是一种突发的状况,人们会瞬间整理思绪进行面对,因此表情会维持不到一秒钟。
惊讶的表情是眼睛睁大,瞳孔放大,上眼皮和眉毛都会向上扬,并且嘴巴张大。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保罗埃克曼的情绪表情理论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保罗埃克曼的情绪表情理论情绪是人类情感体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心理学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保罗·埃克曼是口述者和研究者的情绪表达中最重要的一位,他提出了情绪表情理论。
本文将探讨保罗·埃克曼的情绪表情理论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保罗·埃克曼是美国心理学家,他通过对不同文化和民族的人脸表情的研究,提出了“情绪表情”的概念。
他认为,表情是人类情感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通过表情,人们可以传达各种情绪状态,包括愤怒、快乐、恐惧、悲伤等。
保罗·埃克曼的情绪表情理论主要包括六种基本情绪:愤怒、厌恶、恐惧、快乐、悲伤和惊讶。
他认为,这些基本情绪是人类基因所决定的,无论文化和民族的差异,人们对于这些情绪的表达都是普遍相同的。
他通过观察人脸表情的微小变化,揭示了每种情绪所对应的特定表情特征。
保罗·埃克曼的情绪表情理论不仅在心理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还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情绪表情理论对于情绪识别和情绪测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分析人脸表情,研究者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进而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
这对于心理咨询、临床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其次,情绪表情理论在社交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表情,来推测对方的情绪状态和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方,并与对方进行有效的沟通。
尤其在非语言交流中,情绪表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情绪表情理论还对于情感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实现情绪表情的自动识别和分类,对于情感智能驱动的技术和产品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例如,语音助手、人机交互设备等都可以借助情绪表情识别技术来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
总之,保罗·埃克曼的情绪表情理论对于理解和研究人类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情绪的本质和作用,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和人类情感体验的理解有着重要贡献。
心理学之面部表情
提高微表情识别能力技巧分享
学习微表情知识
视频案例分析
了解微表情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 握识别微表情的基本理论知识。
观看微表情分析视频或案例,学习专 家如何识别和分析微表情。
观察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 尤其是微表情的变化,积累实践经验。
实际应用场景下面部表情管理建议
社交场合
在社交场合中,保持自然、友好的面 部表情,展现自信和亲和力。
高兴
嘴角上扬,眼睛眯起,面部肌 肉放松,通常表示喜悦、满足。
愤怒
眉头紧锁,眼睛瞪大,嘴唇紧 闭,通常表示不满、生气。
厌恶
嘴角向下,鼻子皱起,眼睛斜 视,通常表示反感、不屑。
微表情识别技巧与方法
高速摄像机捕捉
通过高速摄像机捕捉瞬间 变化的面部表情,以便进 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面部肌肉编码系统
根据面部肌肉的运动和变 化,将面部表情划分为不 同的编码,以便进行更准 确的识别。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相 同情绪的面部表情可能存在差
异。
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表达相同情绪时 ,面部表情可能存在细微差别 。
年龄差异
随着年龄增长,面部肌肉松弛 和皱纹等因素可能影响面部表 情的呈现。
人格特质
不同的人格特质可能导致个体 在表达情绪时呈现出独特的面
部表情。
04 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应 用
不适宜的面部表情
如皱眉、瞪眼、撇嘴等,可能传递出 不满、厌恶、轻蔑等消极情感,容易 引起他人反感。
如何通过观察他人面部表情理解其内心状态
观察眼神
眼神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注意力 集中程度。
解读笑容
不同类型的笑容可能代表不同的情感,如真 诚的微笑、尴尬的假笑等。
不同情绪状态对面孔识别的影响
2.3情绪对面孔识别的影响的研究状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因为不同的情绪导致不同的认知判断,因此关于情绪状态和面孔识别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开始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Mickley和Kensinger(2008)研究发现情绪效价影响受试者情绪识别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积极情绪的识别正确率更高。然而有研究证明不同的情绪状态对于面部表情判断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显著(陈潇,2009)。随后在Ma和Han(2010)的研究中,通过与自我概念相关的刺激启动被试的积极、消极情绪,然后要求他们对看到的面孔图片(包括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进行归类。结果发现,启动负性情绪之后自我面孔优势消失。这一效应在中国和美国被试中均存在,但只有用左手反应时才出现。此外彭彭等人(2014)在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提出,高愉悦度为启动情绪的识别效果要好于低愉悦度。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就是通过人的肢体与面部上的行动或表情知道他现在内心的想法与感受,说实在的,不怎么想去学习这个,因为有时候想想被骗也是种幸福把,但是还是想知道一个人在与我面对面的时候我们谈话的时候他的一些真实想法,或是人心里真情实感.。
.。
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是心理学名词。
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
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像这个,大家能看出来她现在心里的真实想法吗?人在说谎是会时不时的去抹脖子或者是把玩身上的饰物,而且眼神是闪烁不定的,从而来掩饰此时心里的不安和焦躁,这是典型的机械动作.给大家举一些例子,先说面部的表情,·眉毛上挑并挤在一起表示恐惧。
·真正的吃惊表情转瞬即逝,超过一秒钟便是假装的。
·当人陷入悲伤的时候,额头、眼角都应该有纹路产生。
做过拉皮手术的人,会因为脸部肌肉麻痹,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假笑时眼角是没有皱纹的.·当面部表情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的表情是装出来的。
·抿嘴表示对自己的话没有信心。
·明知故问的时候眉毛会微微上扬。
·如果对方对你的质问显露出不屑,说明你的问题触到了对方的痛处.·害怕、愤怒和兴奋都会使人的瞳孔放大。
·眉毛上扬、下颚张开表示惊讶。
·眉毛朝下紧皱、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表示将要实施血腥暴力行为。
·说话时两边嘴角下拉、眼睛向下看表示尴尬.·鼻孔外翻、嘴唇紧闭是生气的表现。
接下来就是动作!!!·摩挲双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
当你对自己所说的话感到心虚时,摩挲双手可以让自己安心.·单边耸肩表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自信。
面部表情的名词解释
面部表情的名词解释面部表情是人类在交流过程中表达情感、意图和思想的一种非语言形式。
它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和变化,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尽管每个人的面部表情略有差异,但有些表情是普遍认可的,跨文化和跨语言。
一、微笑和笑容微笑是面部肌肉的一种自发反应,通常是出自愉快或友善的情感。
它表明人们感到舒适、满足或愉快。
微笑可以平静而轻柔,也可以热情而灿烂。
它传递出善意、友好和亲密的信息。
微笑可以瞬间改变一个人的面部氛围,使人们感到更加温暖和欢快。
笑容是微笑的一种表现形式,更多地表达了一种游戏或幽默感。
它常常与诙谐的对话、喜剧片或俏皮话相关联。
笑容使人们感到轻松、愉快和有趣,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二、愤怒和恼怒愤怒和恼怒是面部表情中的一对强烈情绪。
愤怒通常意味着某种失控的情绪,它可以通过面部肌肉的紧张和变形来表现出来。
眉毛紧皱、口角下拉、眼神凶狠可以传达出愤怒的信息。
这种表情可能暗示着不满、无法容忍或受到挑衅。
恼怒是愤怒的一种变体,可能具有更强烈的情感和冲动。
恼怒的面部表现可能包括脸红、咬牙切齿、额头皱起等。
这种表情可能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怒火和不满。
三、悲伤和痛苦悲伤和痛苦是面部表情中表达负面情感的体现。
悲伤通常与失望、伤心或遭受损失的感受相关联。
它可以通过眼睛的忧郁和无神、嘴角的下拉、眉毛的拧紧来表现。
悲伤的面部表情可以唤起同情和安慰。
痛苦是一种更为强烈的面部表情,通常与身体或心理的极度不适感有关。
痛苦可以在面部肌肉的扭曲、压抑的呼吸等方面得到体现。
这种表情传递出身体上的剧痛或极度的情感困惑。
四、惊讶和惊奇惊讶和惊奇是面部表情中表达出奇、出乎意料的情感。
惊讶可以通过眼睛的瞪大、嘴巴的大张和拉伸来表现。
它通常表示人们对一些令人震惊或意外的事情感到惊讶或吃惊。
惊奇是一种更为强烈的情感,通常是由于更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引起的。
惊奇可以表现为更长时间的张嘴和眼睛更大的睁开。
面部表情的这种变化传达出无法置信和难以置信的情感。
心理讲座——情绪表达与识别,情绪与健康
心理讲座——情绪表达与识别,情绪与健康情绪心理学系列讲座之情绪的表达情绪表达又叫表情,是指个体情绪情感的外在表现。
人是富于情绪表达的动物,表情是反映其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
例如,“喜气洋洋”、“气势汹汹”、“愁眉苦脸”、“眉开眼笑”等标志着人们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
对人类而言,表情是人们识别他人情绪情感的重要线索,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一、情绪表达与识别(一)表情的普遍性基本情绪表情(高兴、惊讶、生气、厌恶、害怕、悲伤和轻蔑)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
如表现恐吓和威胁的表情在不同文化中惊人地相似,其共同特征包括斜吊的眼睛,相似的眉毛、鼻子、脸和下巴的样子,以及张开并下撇的嘴。
(二)表情的差异性1、情绪表达的文化多样性2、社会化对情绪表达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表达,以便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适应社会准则。
、(三)表情的识别1、面部表情识别:眼睛是表达情绪状态的重要部位,但只靠眼睛也是很难识别各种情绪表情的,面部露出的部分越多他人就越容易判断你所表现出来的情绪。
可见,从面部识别情绪的主要线索并不在“眉目之间”,情绪识别是借助许多线索,特别是借助面部那些活动性更大的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的。
此外,不同的情绪体验也可能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了解情绪发生的背景对于识别情绪是必要的。
2、姿态表情识别(比如用舞蹈诠释情绪状态)将面部表情的识别与姿态表情结合起来,会更有利于准确地判断情绪状态。
艾克曼等人证明,身体姿态、动作,特别是其强度有助于情绪的识别。
识别姿态表情,其中双手的表情占重要地位。
腿和脚是最不灵敏、最缺乏自我意识的部位,故对于泄露正在施加给我们的欺骗提供了最好的信息来源。
而面部是最坏的信息来源,手、臂介于两者之间。
3、言语表情识别言语表情成为一种辅助语言交际的工具,是一种副语言现象,如言语中的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以及语调、节奏和韵律等。
总的来说,我们在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或情感时,不能仅仅从一个单一的维度去判断,如果能结合面部表情、姿态动作和言语,会帮助我们更准确的判断。
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人类是社交性的动物,面对各种社交场景时,我们不仅要进行口头交流,还要通过非语言行为来传递信息和感情。
这其中,面部表情是最重要的一种非语言行为之一。
面部表情能够快速传达出我们的情绪和态度,从而对人际交往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面部表情的定义和分类面部表情是指面部肌肉的活动所产生的表情。
面部表情可分为两种基础类型:正面和负面。
正面表情包括微笑、露齿笑、嘟嘴以及面部肌肉放松而表现出来的其他积极情绪表情。
负面表情包括皱额、眉头紧锁、张嘴、抬肩、纹眉、死板等等。
面部表情具有普遍性。
研究表明,即使跨越不同文化和民族,人们对于正面和负面表情的理解是一致的。
这是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面部表情的功能得到了强化,成为了人类社交交流过程的一部分。
二、面部表情对人际交往的作用1. 传递情感和态度面部表情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情感和态度。
例如微笑能够传递出温暖、友好、喜悦的情感,而皱眉和嘴巴向下弯则会传递出沮丧、不满、愤怒等负面情感。
这种快速传递情感和态度的能力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彼此,并与之产生共鸣,建立更紧密更亲密的关系。
2. 促进情感共鸣面部表情会在人们身上激起相似的情感反应,这被称为情感共鸣。
一项研究发现,当受试者观看到微笑表情时,他们的脑部会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和催产素,这两种化学物质与快乐和认知的正向评价有关。
这表明面部表情可以引起大多数人的积极情绪反应,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共鸣。
3. 沟通效率高面部表情能够快速有效地传递信息,从而使沟通效率更高。
相比于语言交流,面部表情具有更多的信息载体和表达方式,尤其是在情感交流中。
例如,即使我们不使用语言,仅通过面部表情,我们就能够清晰地传递出自己的感情状态和意图。
4. 加强信任和合作面部表情还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研究发现,当参与者能够观察到面部表情时,他们更有可能与对方进行合作和信任。
这是因为面部表情可以让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对方的意图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合作和沟通。
面孔加工的情绪效应和效价效应
面孔加工的情绪效应和效价效应蒋长好1,2,赵仑*,郭德俊2,张钦2,丁锦红2,方平2(1.首都体育学院科研处北京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8;2.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37)【摘要】目的:采用面孔识别研究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方法,研究面孔加工的情绪效应。
方法:14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视觉刺激包括愉快、悲伤和中性三种面孔。
被试分别完成情绪—中性面孔区分和愉快—悲伤面孔区分任务。
结果:①情绪—中性面孔区分任务中,在刺激出现后200~600ms出现情绪效应,情绪面孔引发的ERPs较之于中性面孔的ERPs更正。
其中在200~400ms情绪效应分布在额区和中央区;在400~600ms情绪效应主要分布在顶区和中央区;②愉快—悲伤面孔区分任务中,在刺激呈现后的500~800ms出现效价效应,悲伤面孔引发的ERPs较之于愉快面孔的ERPs更正,效价效应分布在广泛的头皮位置。
结论:情绪效应和效价效应可能有不同的神经机制,效价效应反映着更为精细的表情加工。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面部表情;情绪效应;效价效应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611(2008)03-0237-03EmotionalEffectandValanceEffectofFacialProcessingJIANGChang-hao,ZHAOLun,GUODe-jun,ZHANGQin,etalKeyLabofResearchDepartment,Capital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Beijing100088,China【Abstract】Objective:Twofacialdiscriminationtaskswereadaptedtobeusedinanevent-relatedpotentialparadigminordertoexaminethelateprocessingoffacialexpression.Methods:Fourteenundergraduates(7males,7females)servedassubjectsintheexperiment.Subjectswereaskedtocompletetheemotional-neutralfacediscriminationtaskandthehappy-sadfacediscriminationtask.Results:①Intheemotional-neutralfacediscriminationtask,afterthe200and600mslatencyrange,responsestoemotionalfaceswerepositivelyrelatedtoresponsesofneutralfaces.Theemotionalef-fectdistributedatfrontalandcentralsitesbetween200and400msoflatency,yetatparietalandoccipitalsitesbetween400and600msoflatency.②Inthehappy-sadfacediscriminationtask,afterthe500and800mslatencyrange,respons-estosadfaceswerepositivelyrelatedtoresponsesofhappyfaces,andthevalanceeffectdistributedatglobalscalpsites.Conclusion:Thesedatasuggestthatitispossiblethatemotionaleffectandvalanceeffectoffacialpicturesrelyondiffer-entneuralmechanisms,andvalanceeffectreflectmoredeliberateprocessing.【Keywords】Event-relatedpotentials;Faceprocessing;Emotionaleffect;Valanceeffect【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KZ200310028011)、国家攀登计划项目(95—专—09)、运动机能评定与技术分析北京重点实验室资助;通讯作者:郭德俊*希伯莱大学心理学系,以色列耶路撒冷,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ERP作为一种高时间分辨率的脑认知成像技术,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情绪的表情
(二)姿态表情
• 姿态表情(gesture expression): 是情绪发生时面部以外的身体行为动作 变化模式,例如手势、姿势等,愤怒是 握紧拳头,是 由人的身体姿态、 动作变化来表达 情绪。身段表情 不具有跨文化性, 并受不同文化的 影响。例如手势 表情是通过学习 获得的。在不同 的文化中,同一手 势所代表的含义 可能截然不同。
惊讶
① 眉毛向上挑
② 眼睛圆睁
③ 嘴唇无意识地张开
日 久 生 “情”
• • 长时间的相处,会让表情都变的相似。
LOGO
夫 妻 相
人类的某些面部表情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受社会环境制约。在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文化、 风俗习惯的影响下有不同的表现,并且个体还能 在社会环境中学会掩饰和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的后天习得既是生物适应性的延伸,更 是社会适应的体现。
一般在情绪比较激动、惊讶、愤怒、等待回答、暂停待续等情 况下使用,常用于表示疑问、感叹戒者号召的句子。:及表示 迟疑、深思、冷淡、悼念、追忆等思想感情的句子,用这种语 调:
• •
3.降调——语调由高逐渐降低,末尾的音节短而低。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丌说,只向我 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 (都德《最后一课》) • 4.曲调——语调曲折变化,对句子中某些音节(丌一 定是句末音节,可以把需要的任何一个音节加强、拖 长),特别地加重、加高戒延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 调子。 • “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丌必“惊诧莫名”,只 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 • 这种语调常用来表示 (鲁迅《“友邦惊诧”论》)
•
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 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如言语中语音的 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
•
面部表情控制对情绪面孔识别的影响
面部表情控制对情绪面孔识别的影响
具身情绪观认为情绪是基于身体加工的,受到身体构造、身体活动、身体的感知觉及其经验的影响,而面部表情作为最常见的外显情绪表征,因此研究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因素,从而促进他人情绪的理解,对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在前人有关情绪具身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面部表情控制对情绪面孔图片识别的影响。
针对情绪面孔图片识别的情绪一致性效应、局部线索效应以及面部模仿效应,设计了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具身行为下的情绪一致性效应。
所采用的实验材料为中国化面孔情绪图片系统,被试为60名重庆师范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将被试分为积极具身行为组和消极具身行为组,通过积极与消极的面部肌肉控制方式引发相对应的具身情绪,并采用识别-判断范式让被试对情绪面孔图片进行识别和判断,研究面部表情控制下个体对情绪面孔图片识别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实验三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基础上进行,继续探讨具身情绪下对面孔图片识别的干扰因素。
呈现材料来自中国化面孔情绪图片,将面孔图片分为上半部(眼部)以及下半部(嘴部),采用识别判断范式,考察具身情绪下,局部线索及面部模仿效应对情绪面孔识别的影响。
结论:(1)面部肌肉控制能够有效诱发被试情绪;(2)积极具身行为状态比消极具身行为状态,识别正性面孔图片更快,识别消极面孔图片更慢;(3)消极具身行为状态比积极具身行为状态,识别消极情绪更快,识别积极情绪更慢。
(4)识别正性面孔图片时,嘴部线索作用更大;识别负性图片时,眼部线索作用更大;(5)具身情绪下识别情绪面孔图片会受到面部模仿效应和局部线索的影
响。
面部表情对情绪感知的影响研究
面部表情对情绪感知的影响研究面部表情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情绪感知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和解读他人表情来理解其情绪状态的能力。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面部表情与情绪感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揭示出面部表情对情绪感知的影响。
一、情绪表情的基本分类在研究面部表情对情绪感知的影响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情绪表情的基本分类。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情绪表情可以分为六种基本类别:快乐、悲伤、愤怒、惊讶、恐惧和厌恶。
这些表情在人类文化中普遍存在,而且能够被大多数人准确地识别。
二、面部表情的影响方式面部表情对情绪感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面部表情可以直接传达出情绪信息。
例如,一个快乐的笑容往往会让人感到愉悦,而一张生气的脸孔则可能引发害怕或警惕的情绪。
其次,面部表情还可以影响他人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
研究发现,人们在观察他人表情时,往往会在自己的脸上出现与之相符的表情,这被称为面部表情的模仿效应。
通过这种模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并与之共情。
三、对面部表情的情绪感知的影响因素除了面部表情本身的作用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情绪感知的准确性。
首先,人们对情绪表情的认知可能受到自身情绪状态的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处于忧郁或焦虑状态时,他们更容易将中性的面部表情误解为负面的情绪。
其次,文化背景也会对情绪感知产生影响。
由于不同文化对于情绪表达方式的差异,人们对于同一种面部表情的解读可能会有所差异。
再次,个体间的差异也会引起情绪感知的差异。
一些人可能对情绪表情更敏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出他人的情绪,而另一些人则相对较差。
四、面部表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除了对情绪感知的影响外,面部表情还可以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研究发现,积极的面部表情能够提升自身的心情,增加快乐和满足感。
同时,积极的面部表情还能够传递给他人积极的情绪,从而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反,抑郁或焦虑的面部表情可能会加重自身的负面情绪,并对他人产生消极影响。
心理学几大效应(情绪心理)
背景小故事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 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 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 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 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 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 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 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 是个既有消极作用 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马太效应”在社会中广 泛存在。而社会贫富差距,也会产生“马太效应”。如: 在股市楼市狂潮中,最赚的总是庄家,最赔的总是散户。
另外,由于富者通常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而穷者则会由于经济原因,比富者更乏发展机遇,这也会 导致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
翻译: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
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 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 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丢斧子的人)在翻动他的谷物的时候发现 了他的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 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身心健康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是指某 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忽视了其它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它有时会产生 “积极肯定的晕轮”,有时会产生“消极否定的 晕轮”,这都会干扰人们对信息的评价。
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 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 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 会给予较好的评价。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 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 、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 环效应。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情绪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的原因和机制。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情绪理论。
1. 杰姆森的情绪理论:杰姆森将情绪视为一个三维空间中的点,这个空间由活跃性、愉悦度和控制程度三个维度构成。
活跃性表示情绪的强烈程度,愉悦度表示情绪的正面或负面倾向,控制程度表示个体对于情绪的控制能力。
通过对这三个维度的评估,可以准确地描述个体所处的情绪状态。
2. 基本情绪理论:基本情绪理论认为人类共有六种基本情绪,分别是喜、怒、哀、恐、惧和惊讶。
这些情绪是与生俱来的,而且在不同文化中都会出现,具有普遍性。
基本情绪理论强调基本情绪的功能,以及个体如何通过这些情绪来理解和适应环境。
3. 情绪感应理论:情绪感应理论认为个体的情绪是通过与他人的交互而产生的。
当一个人观察到另一个人的情绪表达时,他会感受到与之相近的情绪。
这种情绪的传递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表情、身体语言等。
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由满足或未满足的需求引起的。
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当一个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体会感到愉悦和满足;而当一个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个体会感受到不满和焦虑,产生负面情绪。
5. 情绪调节理论:情绪调节理论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认知、行为和生理反应等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情绪调节可以通过改变思维方式、采取情绪有效的行为方式、运用放松技巧等来实现。
情绪调节理论强调个体对自己情绪的主动管理和控制能力。
这些情绪理论在不同的情境和研究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促进自我成长和发展。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情绪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们有时可以让我们感到愉悦和满足,有时却会让我们感到痛苦和沮丧。
情绪理论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情绪的本质、来源、分类、表达以及对行为和生理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情绪理论的一些介绍。
一、情绪的分类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两种。
基本情绪是指人类共同具有的七种情绪: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惊奇、厌恶和鄙视。
复合情绪则是由两种或以上的基本情绪组合而成,比如嫉妒、烦恼、兴奋等等。
二、情绪的影响情绪对于个体的行为和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悲伤情绪可以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身体更容易感染病毒和疾病;愤怒情绪可以引发身体紧张和负面思考,使得精神健康受损。
正面情绪,比如快乐和爱,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增强自信和创意思维。
三、情绪的表达情绪可以通过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声音等多种方式来表达。
面部表情是最为直接的表达方式,它可以传达出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
语言和肢体动作则需要一定的思考和策略,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四、情绪的调节情绪的调节是一种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情绪调节可以分为两种:情绪表达和情绪抑制。
情绪表达是允许自己自由地表达情感和情绪,比如向友人诉说自己的不快,或者大声地哭出来。
情绪表达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身心健康。
情绪抑制则是一种控制情绪的方式,它可以使我们更加冷静和理性地应对问题,避免情绪的冲动和无意义的行为。
情绪抑制需要一定的自控和耐力,不过能够在困难时期保持冷静和控制情绪的人通常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
综上所述,情绪理论在心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情感和情绪,而且可以引导我们更加健康、积极和自主地生活。
网络聊天表情的表达和识别在中国及英语国家中的跨文化差异
网络聊天表情的表达和识别在中国及英语国家中的跨文化差异作者:宋梦琪王欣彤王香时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6期摘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由于其本土文化中面部表情的不同特征,会在表达或识别面部表情时有一定差异。
在社交媒体高速发展、高度流行的今天,大多数社交软件甚至手机系统中都加入了聊天表情,如emoji。
实际生活使用中,由于各文化之间在面部表情表达和识别上的差异,常导致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会对某些聊天表情产生不一样的理解。
本文将以网络表情中的面部表情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中国与英语国家的人群在网络聊天表情的表达与识别的过程中所存在的跨文化差异的特征,以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网络聊天表情;面部表情;表达和识别;跨文化人类是社交能力极强的物种之一,而面部表情的表达是人类交流中最常用且最有效的工具,故面部表情常被学者广泛关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不少关于面部表情的跨文化研究也逐步兴起。
很多研究将重心放在面部表情表达和识别的文化差异上。
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将视角延伸至当下流行的网络聊天表情,对网络聊天表情表达识别的文化差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一、文献综述(一)面部表情表达在中国及英语国家文化中的差异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面部表情是普遍性和文化差异性是共存的。
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Paul Ekman(1975,[6])曾提出人类有六种基本情绪——高兴、悲伤、惊讶、愤怒、恐惧以及厌恶。
这六种基本情绪在跨文化交流中是通用的,此为共性。
不过,不同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在不同的文化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
有研究认为这些差异基本是由各个文化的基本模式的差异引起的,比如Schimmack (1996,[14])提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观念是认识和表达愉快或负面情感的一个重要文化影响因素。
在美国及其他英语国家这样盛行个人主义、重视人人独立的国家中,人们更加自我,故乐于表达和识别更多的情绪,而中国则反之。
浅析情绪模仿的两种理论
浅析情绪模仿的两种理论摘要情绪模仿是指对他人表现某种情绪时相对应的面部表情进行模仿。
情绪模仿的经典理论——肌肉匹配假说认为,人们所模仿的是特定的面部肌肉动作。
然而,与这一观点相符的证据少之又少,现有的证据一致表明,情绪模仿不仅基于对信号的知觉,还基于对信号的理解。
因此有学者提出背景相关模型,指出内隐或外显的背景信息是情绪模仿发生的必要条件,人们模仿与背景相关的情绪,而不是简单地传达情绪的肌肉动作,并把观察者和模仿者之间的关系纳入其中,认为情绪模仿与这种关系也密切相联。
关键词情绪模仿肌肉匹配假说背景相关模型1引言1.1 研究背景人类的情绪有多种表达方式,如沉默、咆哮、皱眉、捶桌子或直接告诉他人自己的感受等等。
人们也以与当事人相同或相反的情绪对这些情绪信号给与回应。
例如,有的人因他人哭而哭,因他人发抖而害怕,因他人成功而高兴。
相反,有人却对他人的哭泣行为持蔑视态度,遇到有侵略性的人感到害怕,看到敌人处于困境感到高兴,看到他人成功而心生嫉妒。
学者Hatfield把个体的情绪与被观察者的情绪相同的现象称为“捕获他人的情绪”。
他们在《情绪传染》一书中采用肌肉模仿、面部模仿以及面部反馈假说等观点对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地描述,并进一步指出,这种现象是最原始的情绪感染,当人们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他们便自动地模仿这个情绪,该模仿引发的身体反馈反过来又引导他们去感受这种情绪。
自此,许多学者对面部模仿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理论。
1.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对情绪模仿的研究现状作一番梳理,简要介绍关于情绪模仿的两种理论——肌肉匹配假说和背景相关模型,旨在为后继的学者提供一定的方向和启示。
2文献综述2.1 概念界定到目前为止,经过众多心理学工作者的努力,情绪模仿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
但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到底什么是面部模仿,它如何发生,又是如何起作用,现阶段仍然存在大量疑惑。
本文将情绪模仿定义为:对他人与情绪相对应的面部表情进行模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情绪面部表情的组内优势效应及其理论刘红艳张积家=摘要>情绪面部表情的沟通对人的社会交际有重要意义。
/神经文化理论0认为,人的面部表情是天生的,普遍的,所以,不同文化的人们能识别和理解对方的情绪;面部表情的文化差异由表现规则和解码规则造成。
新近的研究则发现,情绪的面部表情存在着/组内优势效应0,这种效应可以很好地被/方言理论0所解释。
=关键词>情绪面部表情;组内优势效应;方言理论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574(2008)01-0070-04情绪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它不仅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
情绪会通过人的面部表情流露出来。
根据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表达情绪,是个体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
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还可以推测他人的情绪。
学会识别他人的情绪,是社会交际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
因此,面部表情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经典课题,也是争议颇多的课题。
早在1830年,达尔文在周游世界时就发现,虽然他不懂得当地人的语言,但却可以毫无困难地理解当地人的面部表情。
因此,他在5人类和动物的表情6一书中提出,人的面部表情是天生的、普遍的。
达尔文的这种观点得到了很多的研究支持,但同时也有人提出面部表情主要受文化和教化影响,不同文化的人面部表情的表达模式不同。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围绕着情绪的表达和识别是受先天遗传影响还是受后天文化和环境影响争论不休[1-4]。
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虽然还存在着争议,但绝大部分研究者似乎都默认了情绪理解和识别是天生的观点。
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是Ekman等人提出的神经文化理论。
新近的研究发现,情绪的理解和情绪识别中存在着/组内优势效应0[2-3]。
对于这种效应,有的研究者提出了/方言理论0来加以解释[5]。
1情绪面部表情的神经文化理论(Neuro cultural theory)达尔文认为,面部表情是天生的。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以同样的模式表达和识别情绪。
这种观点符合常识。
如果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表情系统,那么,中国人将看不懂美国的电影。
在经济走向全球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0课题(2005C B52280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06200524)、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06JDXM XLX01)资助。
作者单位:510631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心理学系通讯作者:张积家Email:Zhangjj@ 化的今天,如果人们不能识别其他文化团体的人们的面部表情,后果将不能想像。
这种观点得到了许多实验证据的支持。
观察表明,婴儿生来就具有表达和识别不同面部表情的能力。
许多研究者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具有和成人一样的面部肌肉运动系统。
3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对抚养者的冷漠表情表现出忧伤情绪,表明婴儿对人的面部表情非常敏感。
出生后4个月左右的婴儿,就能对高兴表情和中性表情的照片、惊讶表情和高兴表情的照片表示出不同的视觉注视时间。
这些面部表情是随着婴儿的生理成熟而逐渐显现的[6]。
20世纪60年代末,Ekman和Izard采取同样的方法:让不同文化的被试选择适合白种人面部表情照片的词,虽然采用了不同系列的情绪词,但研究结果一致:西方和非西方文化的人们都能识别高兴、愤怒、害怕、悲伤、讨厌和惊奇六种面部表情。
由此,他们认为,表情识别具有普遍的模式,受进化和生物因素影响,表情识别不是后天习得的[1,7]。
为了排除不同文化可能受共享的媒体材料的影响,Ekman到新几内亚高原调查住在这里的土著人。
这里的人们没有机会接触西方文化,几乎没有见过杂志,相片和电视。
Ekman给这里的人们讲了一个故事,然后让他们选择一张最适合这个故事的表情的图片。
结果发现,不论男女老少,他们的判断和西方人高度一致。
唯一例外的是他们不能区分害怕和惊奇。
在另一个任务中,Ekman让这些新几内亚人表达出适合所讲故事的表情。
结果发现,这些表情和西方人的表情没有差异。
而且,这些土著人的表情也能准确地被西方人辨别[8]。
Ekma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神经文化理论。
神经文化理论认为,表情主要受先天因素影响,面部表情的沟通受普遍的面部情感系统(facial affect pr o-g ram)控制。
在这个系统里,一个人体验到的情绪和他表现出来面部表情是一致的。
所有文化中的人面# 70 #部情感系统是一致的。
神经文化理论认为,不同文化之间情绪的面部表情可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表现规则0(display rules)和/解码规则(de-coding rules)0造成的。
他们认为,在非社会情景中,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表达情绪,以同样的模式识别情绪。
但在社会情景中,人们可能有意识地使用社交/管理技巧0(m anagement techniques)即/表现规则0来控制或掩饰自己情绪面部表情。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表现规则,这些规则会加强、减弱、中性化或掩饰情绪表现[1]。
Matsumo to进一步认为,所有文化的人们都以同样的方式识别情绪,但是,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解码规则0,这些解码规则决定人们是否承认理解这些情绪[9]。
这个理论认为,不同文化的人们识别情绪的模式和能力都一样,但是,有些文化可能存在着一些潜在规则。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女子大笑是不合伦理规范的,虽然人们认识这些情绪,但可能会潜意识地否认识别这个面部表情。
一句话,神经文化理论认为,情绪的沟通模式是普遍的、天生的,情绪面部表情沟通中存在着普遍的面部情感系统。
不同文化的人们情绪沟通的差异是由于不同文化的表现规则和解码规则造成的。
2面部情绪识别中的组内优势效应(group advantage effect)和神经文化理论主张的情绪沟通模式是普遍的、天生的看法不同,新近很多研究发现,情绪的面部表情识别中存在着组内优势效应。
所谓的组内优势效应,是指当情绪由自己文化群体中的成员表达时,就更容易被识别。
换言之,人们识别自己文化中的人们的情绪面部表情比识别其他文化中的人们的情绪面部表情更为准确。
其实,这种组内优势效应在以往的研究数据中就已经存在,只是由于研究者对情绪的普遍性感兴趣,在分析数据时忽略了这种现象。
例如,Izard在1971年就发现,美国人识别美国人情绪面部表情照片时,正确率为83%;欧洲人识别美国人面部表情的照片时,正确率为75%~83%;日本人识别美国人的面部表情照片时,正确率为65%;非洲人识别美国人的面部表情照片时,正确率为50%。
这表明,对同一文化团体成员情绪面部表情的识别准确率最高。
文化越相近,识别的正确率就越高[7]。
Effenbein等[3]使用元分析技术分析了97个情绪识别研究的结果,其中包括Ekm an和Izard的经典研究,一共有182个不同的样本,包括22000个被试。
元分析的结果一方面证实了情绪面部表情的识别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即人们能够准确识别来自不同团体的情绪表情,同时还发现在情绪面部表情识别方面具有组内优势效应,被试识别同一文化群体成员的面部表情比识别其他文化群体成员的面部表情准确性更高。
元分析还发现,文化团体之间地理位置越接近,团体之间联系越密切,组内优势的效应量就越小。
M arsh等[10]在2003年的实验里,进一步证实了情绪面部表情的组内优势效应。
他们严格控制了实验材料和程序,确保刺激材料只在情绪面部表情和中性面部表情这个维度上有变化,平衡面部的物理特征,妆饰和其他的无关变量。
实验从JACFEE(日本人和高加索人情绪面部表情系统)和JACNeuF (日本人和高加索人中性面部表情系统)中挑选了9个日本人(出生后一直定居日本)和9个日本美籍人(出生于日本,后移民到美国)的照片,选择每个人的一张情绪照片(表情或为愤怒,或为厌恶、害怕、悲伤、惊奇,未选择高兴,因为JACFEE系统中没有日本人高兴情绪的照片)和一张中性照片,共36张照片。
把材料分成两个系列,每一系列都包括9张中性照片和9张情绪照片。
这些照片在国籍上作了平衡。
实验前让被试者熟悉这些照片。
被试为本族的美国人或加拿大人。
接着,给被试随机呈现18张照片,让被试评价这些照片的6个人格特性:效率,独立,无知,开放,喜爱和粗鲁。
然后,告诉被试者实验材料中有9个日本人和9个日本美籍人。
让每一被试判断18张照片中人物的国籍。
结果发现,被试判断情绪面部表情照片的国籍的准确率比判断中性面部表情照片的国籍的准确率显著高。
研究者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情绪面部表情的文化差异造成。
情绪面部表情照片中存在着文化变量。
由于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一些细微的面部情绪表达模式,这些细微的差异只有处于文化团体内部的成员才能觉察[10]。
许多研究者考察了产生面部情绪识别中组内优势效应的原因。
Mandal等[11]人发现,人的右脸的表情受大脑左半球的认知控制更多,因此受社会沟通影响而有意调整的机会更大。
相反,人的左脸的表情是更自动化的,受个人特质和深层文化的影响更大。
左脸表情比右脸表情的运动强度更大,更加自动化和个性化。
Matsumo to[12]认为,情绪表达者面部表情的信号特征的差异(如肌肉运动和强度水平)会导致情绪表情识别中的组内优势效应。
Elfenbein 等[13]人使用左脸和右脸的复合情绪表情,考察左、右脸的表情差异是否会导致组内优势效应。
他们让来自美国、印度和日本的被试判断来自三个文化团体的情绪面部表情。
结果发现,对左脸表情的识别具有更大的组内优势效应。
也就是说,非同一文化团体的成员在识别左脸的面部表情时准确性更低。
不同文#71#化团体的人在识别右脸表情时,一致性更高。
这说明,左脸表情比右脸表情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表达和表情识别中的确存在着组内优势效应。
人们识别自己文化团体成员的面部表情时比识别其他文化团体成员的面部表情时准确性更高。
左脸表情的组内优势效应比右脸更为显著。
这种组内优势效应表明,情绪面部表情存在着一些细微的文化变量。
这些细微的文化变量使团体内的成员更容易识别,而团体外的成员就不容易觉察。
正如在言语交际中那样,语言的口音虽然不妨碍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整体沟通,但来自同一地区的人能更确切地理解和沟通。
因此,面部表情的组内优势效应有时也被称之为情绪表达和理解的/口音0效应。
对于这种组内优势效应有很多解释。
有人认为,情绪面部表情的组内优势效应是由民族偏见造成的。
被试者在判断团体内成员的情绪面部表情时,会比判断团体外成员的情绪面部表情投入了更多的注意资源[14-15]。
H ess,Senecal和Korouac发现,面部表明判断的差异主要来自主试是否告诉被试者情绪表情是自己文化团体的还是其他文化团体的[16]。
但是,也有研究表明,被试者在判断不知道刺激是否是来自自己文化团体成员的面部表情时,也存在着组内优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