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汉语“但是”的语法化
简谈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简谈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是指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特点,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简化和规范化
现代汉语语法相比于早期的汉语语法,有着更加简化和规范化的特点,充分考虑了现代社会的需求。
现代汉语语法在词汇、句法结构等方面都进行了精简,使其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
二、重视语境
现代汉语语法强调语境在语法理解中的重要作用,不同的语境可以影响一个句子的含义和语法结构。
因此,在现代汉语语法中,语境的分析和运用成为了重点。
三、语法多样性
现代汉语语法具有较强的语法多样性,其中不乏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和句法结构。
例如,“是……的”结构、双宾语结构等,这些语法结构的运用给现代汉语增加了更多的表达方式。
四、语法与语音相互作用
现代汉语语法与语音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汉语语法中,语音的变化会影响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例如,在汉语中,不同的声调和音调可以改变一个词的意思和语法结构。
总体来说,现代汉语语法是一个相对规范化和多样化的语法系统,需要我们在学习和运用中充分理解和掌握其特点和规律。
关于汉语语法化研究内容的述评
关于汉语语法化研究内容的述评摘要:语法化发展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类范畴和句法范畴,而且启发研究者通过对话语标记的挖掘和分析,更好的描写语言事实。
本文在梳理语法化历史和含义的基础上,通过语法化研究内容的比较,从语法化输出端分类:语法层面的语法化构词和语法化构式;语用层面主要分析话语标记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语法化历史含义研究内容一、语法化的历史和含义(一)语法化的历史1、早期的语法化研究meillet首次提出“语法化”一词,并认为新的语法形式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产生:一是类推,二是语法化。
2、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语法化研究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语言学家是givon,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今天的形态是昨天的句法。
”并在《语法化的理解》(1979)中,总结一条典型的语法化路径。
20世纪90年代以后,语法化研究在西方语言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语言学家从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语法形式的演变过程。
3、语法化研究的最新趋势近年来,语法化理论不断成熟,研究的范围随之也越来越广:语法化与重新分析、语法化与语境、语言演变和语言范畴产生的首要诱发因素、话语标记的产生、敬语与“礼貌的语法化”等,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题。
[1](二)语法化的含义关于语法化的定义不止一个,各家有各家的合理性,区别在于语法化研究范围的宽窄。
语法化定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体现了语言工作者研究汉语事实的深入和进步,也体现了语法化研究范围的完善和丰富。
二、语法化研究内容沈家煊(1994)提出研究语法化有两条路子:一条是着重研究实词如何虚化为语法成分,另一条着重考察章法成分如何转化为句法成分和构词成分。
王凤敏(2005)指出语法化所涉及的五个方面:篇章结构的语法化、短语的语法化、词汇的语法化、语用法的语法化及语法化的伴随现象—语音的弱化。
吴福祥(2005)指出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四个需要着力研究的课题:结构式语法化的研究、语法化模式的研究、话语标记语法化的研究以及与语法化相关的语义演变研究。
重谈对现代汉语语法的认识
怜 而 孤 独 的 他 , 也 是 “ 福 的 他 ” 这 些 要 素 共 同 构 成 了 但 幸 。 来 敦 贺 之 前 的 五 品 , 是 一 个 全 面 的 自己 , 都 日常 中 的 这 京 自 己 。 独 自珍 藏 着 一 个 小 小 的 夙 愿 、 着 平 凡 生 活 五 品 , 过
21 月 法 的 认 识 - , t 口 五 口
曹义和
( 苏 省 江 都 市 宜 陵 镇 中学 , 苏 江 都 江 江
摘 建议 。 关键 词 : 文教 学 语 语 法知 识 教 学 方 法 要 : 文 针 对 现 代 汉 语 语 法 在 中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本
无 论 是 压缩 话 段 还 是扩 写 语 句 . 论 是 仿 句 还 是排 序 , 无 等
包 含 两 个 方 面 : 代 汉语 语 法 知识 和 形 式逻 辑 知 识 。 其 现 尤
是 现代 汉 语 语 法 知识 的 介 绍 比较 全 面 详 尽 ,从 语 音 、 字
词 、 组 到成 语 . 单 句 、 句 到 句 群 , 等 . 成 了一 个 词 从 复 等 形
4近 观 这 几 年 的 语 文 考 试 大 纲 、 试 说 明 和 考 试 试 . 考 题 都 十 分 明 确 地 规 定 了 考 查 的 内 容 , 从 字 音 、实 词 、 虚 词 , 语 、 句 修 改 到 标 点 符 号 , 单 句 类 型 到 信 息 整 成 病 从 合 , 们 都 属 于 语 法 的 范 畴 。 既 然 考 试 卷 中 有 这 样 的 考 它 题 , 们 就没 有 理 由不 讲 语 法 。 然 , 文教 学 的终 极 目 我 当 语 裤 . 条 丧 家 之 犬 , 巡 在 朱 雀 大路 上 , 怜 而 孤 独 的他 。 像 逡 可
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综述
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综述随着汉语语法化研究的深入,汉语介词语法化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当前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分析,以期给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汉语介词语法化的定义和形式介词语法化是指介词在语言发展中成为了某些结构的必备元素,其不再仅仅作为独立成分表达位置、方向、关系等简单意义,而成为了具有复杂语法功能的成分。
目前,汉语介词语法化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介宾结构”的演变,即介词与宾语共同形成语法结构。
例如:“看一看”中的“一”原本为量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惯上成为了一个必备的语法成分,即“看一看”的结构中必须出现“一”。
再例如:“关于”一词本身是个简单的介词,但是随着语言的演化,“关于”逐渐成为了具有特定意义的语法成分,“关于……”的结构中就必须使用“关于”这个介词。
二、汉语介词语法化的分类1.身体部位类介词语法化。
例如:关于“在一旁”,“在旁边”等等表达空间位置的介词,常常与身体部位搭配使用,如“在身后”、“在心里”等,形成了具有空间或情感意义的词组,成为了必备的语法构式。
2.方位类介词语法化。
例如“向……方向”、“一路向……”、“穿过”等介词语在描述方位、方向时具有复杂语法功能,它们可以引导宾语的数量、性质、动作等,这些特殊的表述方式已经成为了特定语境下的惯用表达方式。
3.时空类介词语法化。
例如“在……之前/之后”、“自……以来”、“由……到”等时间和空间的表示方式,通过语言演化,逐渐发展成了固定的语法结构。
4.修饰类介词语法化。
例如“关于”、“跟……一样”、“因为……所以”等,他们是描述人或物之间关系的介词,经过一定的演变,成为了固定的语法构式。
三、汉语介词语法化的形成原因介词语法化的形成,一般是因为这些介词词义的扩散,即从单一的使用场景扩散到更多的语境中,由于频繁的使用、意义的深化,形成了惯用表达方式,最后逐渐成为了固定的语法构式。
例如,“在……之前/之后”最初只是表示时间先后关系的介词,但由于此种构式的使用频率较高,逐渐成为了固定的时间介词,具有明显的语法化的特点。
重谈对现代汉语语法的认识
重谈对现代汉语语法的认识现代汉语语法是一门关于汉语词汇、句法和语义的学科,是研究人们在交际中准确、得体、适宜运用汉语的规则和原则的科学。
语法是言语交际中的基础,它是人们理解和使用语言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随着汉语的迅速发展和国内外汉语教学的普及,现代汉语语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首先,现代汉语语法对汉语的基本构成单位——词汇的研究非常重要。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
现代汉语词汇不仅包括单音节词、多音节词,还包括词组、成语和惯用语等。
在语法学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掌握词汇的用法、搭配和语义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句子构成和语义分析中更加准确地运用汉语词汇。
其次,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还包括句法和语法关系的探讨。
句法是语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对象是句子的结构、成分和语法关系等。
在句法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的用法以及各种从句的运用方法等。
同时,我们需要理解相关的语法关系,如主谓、动宾、定状补等,以确定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
最后,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还包括语义和修辞方面的探索。
语义是指语言表达所携带的意义和信息,而修辞则是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对于语法研究来说,我们需要了解语言中词汇和句子的意义,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功能和效果。
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语言信息,使之更加具有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总之,现代汉语语法是汉语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是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的核心学科。
熟练掌握现代汉语语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汉语水平和文化素养。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法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汉语能力和文化修养。
汉语趋向动词语法化问题研究
汉语趋向动词语法化问题研究汉语中的趋向动词“去”“来”上古时期就有,至今已经历了数千年的文化变迁,历史上一直有学者把它们列入动词的范畴。
但是趋向动词在汉语中的语法化问题依然存在,长期以来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它们,但他们的研究结果却并不能最终得出一个具有统一性观点的结论。
首先,趋向动词“去”,“来”这些词在古代汉语中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可以用来表达移动的概念,表示或者表示方向的概念。
而在当今汉语中,它们已经不再是传统语法中的动词,而是一种新型的助词,也就是现代汉语中所说的“趋向助词”,它们可以被用来强调移动的方向,比如强调从A点到B点的移动,或者从B点到A点的移动。
此外,趋向助词还可以被用来表示时间的概念,比如用“来”来表示将来的时间,用“去”来表示过去的时间。
其次,趋向动词“去”,“来”在汉语中的语法化问题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在古代汉语中,它们是独立的动词,可以独立完成语法功能,可以作为主要动词,作为谓语动词,也可以作为宾语。
但是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它们的语法功能已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它们不能再作为谓语动词或宾语,也不能独立完成语法功能,只能作为定语或状语,才能发挥它们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而且语法上受限制更严重,只能作为定语或者谓语动词的附加信息,比如用它们来表示动作的方向或时间等等。
最后,趋向动词“去”,“来”在汉语中的语法化问题尚且处于未解决的状态,目前学者们对于它们的语法功能仍未能达成一致的结论,也未能彻底揭示其起源和发展的真正历史,因此进一步加深对趋向动词语法化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趋向动词“去”,“来”,在汉语历史上一直有其特定的功能,它们历经时间的洗礼,在古代汉语中是一种独立的动词,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能独立完成任何语法功能,只能作为定语或状语,它们的语法功能也因此受到限制,未能获得语法化的结论,但是它们的使用仍然可以帮助加强句子的表达效果,所以趋向动词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且还能为研究历史汉语语言提供宝贵的资料。
从隐喻理论看汉语的语法化
从隐喻理论看汉语的语法化[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出发,认为语法化过程中存在着隐喻的手段,语法化本身具有隐喻特征。
语法化的认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隐喻过程:语法化就是从一个概念域(源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的意象图式的映射过程。
这位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化提供了途径。
[关键词]隐喻;语法化;认知语言学汉语语法中有大量界限难以划分的现象,比如动词和介词就有大量跨类的语言单位,究其原因,汉语发展中伴随了“实词虚化”,即语法化现象。
在语言学的发展中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法都把语言看成一个自足的系统,但是语言语法化却表明语言发展变化与人的认知能力密不可分。
从认知的角度观察,我们发现不同语言往往与同样的或相似的词汇意义发生语法化,这些词往往表达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具体方面,重点是空间关系。
可以说语法的来源是从人类经验最具体、最基本的方面提取的。
语法化的这个特征与隐喻分不开的,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
通过对汉语语法化隐喻性质的探讨,我们希望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理论。
一、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语言是扎根于认知结构中的。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其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两种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通过人的认知联想关联在一起。
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人们不断认知和创造新事物,事物的范围不断扩大,从众多的具体事物到抽象事物,此时,人们并不是一味地创造新词语,而是将新创造的抽象概念与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找到它们的关联之处,从而用对已有事物的认识来思考表达新概念,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域间的投射,这种隐喻思维对于抽象概念语言形式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我们还发现,大部分隐喻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发展的,基本范畴的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用法。
隐喻的认知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隐喻是观察世界的重要途径,这在许多学者的论著中曾经论证过,主要便现在隐喻构成一些科学理论,通过这些隐喻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的构成要素;另一方面是,隐喻能创造新的意义,比方说某些新词中展现的就是这种新的意义,通常的是从较为熟悉的隐喻载体出发,接近新的概念,比方说从开门到开窗的隐喻等,都体现了一种从熟悉概念到隐喻的发展,而这一观点我们也可以从幼儿的学话开始进行分析,他们从简单的词汇或者相似的词汇进行隐喻的过程就体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上)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上)[摘要]汉语实词虚化、语法化研究对现代语法化理论进行了补充、修正、丰富和发展,为汉语研究、语言学理论和普通语言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走到了国际语言学界学术研究的前沿。
[关键词]虚化;语法化;综述语法化指包括形态、虚词和构式等多种语法形式和语法范畴的形成过程,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
语法化研究是对这种普遍现象展开描写和解释的历史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语序古今差别不大,因而对虚词的研究成为探讨汉语语法表达和语法演变的最主要的传统。
但起自于上古的语助研究和中古的虚词研究一般关注虚实之间的语音假借关系,而非语法演化关系,有现代语言学理论意义萌芽的实词虚化的阐述最早似乎仅可追溯至清袁仁林《虚字说》中的“体用不相假”即名词与动词不是语音假借关系的相关说明。
从袁仁林到马建忠,中国传统语言学家讨论虚化问题都存在重大局限:1.把名词到动词如“盖”的两种词性的转类视为虚化现象,这与今之主流观点不一致;2.多讨论实词到虚词的语义演化,而基本不讨论相关句法的变化;3.从不考虑如何对虚化现象做出解释。
如果把袁仁林《虚字说》著作完成的1710年视为中国传统语法化理论的起点,那么这个时间并不比西方从事语法化研究的时间早很多。
Lehmann(1995)和Heine(2003)认为西方语法化起自于法国哲学家Condillac(1746),关于时态后缀和其他屈折形式源自于独立词和英国语言学家Tooke(1786),关于功能词由必需词演化而来的论述。
[1]87Bopp(1816) 列举了许多印欧语言实词虚化的实例;schlegel(1818)以指示代词变为定冠词、one变为不定冠词、have变为完成体标志等说明虚化是为了加快语言交流速度而产生;Humboldt(1825)提出语法形式产生和形成的四个阶段,并将这些阶段同他的语言类型学联系起来;A.Meillet(1912)创造出“Grammaticalization”一词,将从词汇形式向语法形式的演化称为语法化,并提出虚化产生的新语法形式会引起整个语法系统的变化、语法化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和虚化的程度跟使用频率成正比等三个著名观点,被认为是当代语法化研究的先驱;Sapir(1921)谈到过“形式比它的概念内容存活得长久”,是语法化研究中的语义滞留现象的表述。
语法的演变
各家对于汉语史的不同分期
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提出的分期: 上古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入华以前) 过渡期:三----四世纪 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期) 过渡期:十二、十三世纪 近代: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 过渡期: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现代:五四运动以后
以往关于语法演变机制的研究
最早明确讨论语法演变机制的学者似是法国语 言学家梅耶。在《语法的形式的演化》一文中, 梅耶指出,语法形式的建立主要有两个过程: 一是“类推”,即一个形式因类似于另一个形 式而产生;二是“语法化”,即一个本来独立 的词转化为表达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过程。需要 指出的是,梅耶这里所说的“语法化”跟现在 的含义不尽相同,其实是指“重新分析”。可 见,在梅耶看来,语法演变机制有两种:一是 类推;二是语法化
1976年5月,著名华裔语言学家李讷教授在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校区主持召开了 “句法演变的机制”的学术研讨会,其成 果是1997年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 名论文集《句法演变的机制》。这个论文 集中,有两篇重要的文章专题讨论语法演 变的机制,一是加州大学圣迭戈校区兰盖 克教授的《句法的重新分析》,另一篇是 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汀布莱克教授的《句 法演变中的重新分析和实现。》
一、上古语法的特点
上古:从殷商至西周是上古前期,从春秋 战国到秦是中期,西汉是上 古后期,东汉 是过渡期。 首先,词类还没有相互区别开来的语法标 志。一个词往往兼有名词、动词、形容词 的词性。在上古汉语里,词序重于词性, 词性有很大的灵活性。
同时,在上古前期的卜辞里,已经有形容 词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也有动词用作使 动的例子如“王吉兹卜。”“吉”是形容 词,这里却作意动用法,即王认为此卜吉 利。这些历史特点说明,上古汉语已不是 结构简单而是相当发展的语言。
汉语词汇语法化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情况词汇语法化也就是狭义的语法化它包括两种情形:⑴实义向虚义的变化;(2)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1实义向虚义的变化这类虚化一般是名、动、形三类实词虚化成副词等意义比较虚的词,如刘坚等认为近代汉语动态助词“将”、“着”、“取”、“得”等是由动词演变而来。
“将”、“取”、“得”是由句法位置改变虚化的。
它们大致都经历这样一个语法化过程:连动式一表示动作结果(补语)一表示动作完成、持续(助词)另外,该文中还分析名词“时”到晚唐五代演化为语气词,表“附着”义的动词“着”到六朝乃至唐五代演化为介词,这都属于词汇语法化的第一类。
.2 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此类虚化如刘坚等认为,反诘副词“敢”是由表“可、能、会”的助动词“敢”虚化而来。
其实,词汇语法化的第二类还应该包括意义具体的词变成意义抽象的同,如一般动词变化为能愿动词。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原因一、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外因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和根本的动力。
交流的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话语中,体现为交流必须满足便于表达和便于交流两个条件。
表达和交流同人类的认知规律息息相关,认知规律对具体的语法化过程及原因有很强的解释性。
(一)交流的需要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思维简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含混、笼统,用名、动、形、数等实词组成的语言可基本满足交流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原先只由实词组成的简单含混的语言开始无法满足交流的需要。
为了表达错综复杂的事物、性质之间的关系,为了表达变幻多端的行为、状态之间的关系,原先的语言系统不得不进行调整、变化,这就从语言外部为语法化提供了动力。
如没有交流的需要,便没有语法化,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动力和原因(二)认知的规律认知规律作为语法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交流需要密切相关。
交流需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考察语法化的动力、原因,认知规律是从微观的角度寻求某一类词、某一个词具体的语法化原因。
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是从具体不断向抽象发展,这条规律体现在时空领域,表现为人的认知总是由空间域转向时间域。
连词“但是”的语法化
连词“但是”的语法化作者:李艳军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10期摘要:现代汉语中“但是”只有连词形式,与一些表现为副、连兼类的“X是”不同。
在“但是”的语法化过程中,也曾经存在过副、连兼类的现象,只是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存在,这一点可以从“但是”的语法化轨迹中得到验证。
关键词:但是副连兼类语法化连词“但是”的词汇化副词“但”与判断动词“是”形成的“副+动”组合词汇化为副词“但是”,副词“但是”进一步虚化,发展成连词。
一、“但是”语法化为副词古代汉语中存在副词“但是”的用法,表“只是”义。
古代汉语中副词“但是”是语法化为现代汉语中连词“但是”的必要一环,副词“但是”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消亡。
(一)组合阶段副词“但”在先秦的用例较少,汉代后较常见。
最常见的语法位置为动词前,表“只、仅仅”义,表示数量少。
(1)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西汉《史记》)例(1)中,“但”与动词“见”构成“副+动”短语,表“只看见”义。
文献中副词“但”与判断动词“是”构成修饰关系的情况出现在东汉。
(2)但是其人,明为其开,非其人则闭,审得其人,则可以除疾,灾异自消。
(东汉《太平经》)例(2)中,“是”与“非”对举,表示对正反两种情况的判定。
“但是”为“副+是判动”结构动词词组,表达“只要是”义。
(二)过渡阶段魏晋以后,随着判断动词“是”的成熟与发展,受副词修饰的情况越来越多,表示少量意义的“但”与判断动词“是”经常共现,“但”与“是”的分界渐渐模糊、消失,谓词性的“副+V”结构“但是”的内部结构关系逐渐由动宾转向了偏正,语义重心由判断动词“是”转向表示小量的“但”,“但是”逐渐虚化。
这一时期“但+是”组合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但是”是“副词+判断动词”的组合,位于句首。
“但是”前后常有“无”“非”等否定词对举,“但是”表小量存现。
(3)此庙中无神,但是龟鼍之辈,徒费酒食祀之。
(是:判断动词)(六朝《搜神记》)(4)曹溪荷泽,恐圆宗灭绝,遂呵毁住心伏心等事。
汉语词汇语法化现象
的系统性不强 。对 具体 的词 的考察较 多 ,却 缺乏对 某一类词 、某 一类句式 的语法演 变研 研究 的理论研究太 少 ,而事 实描述得 太多。 程一般都 涉及到语 言的形式 和意义 的演 变 , 而且通 常情 况下形式 的演变会滞 后于意义 的 演变 ,语言 形式在词 汇化结束后 还可能再 发
字句法位 置 的改变 ,也导致 了其语法 化 的发 语 法化理论 既有跨语言 的共性 ,也有 不尽相
T r a u g o t & t H e i n e 认 为语 法化 研究 的是语 言 和 生。一般 来说 ,状语 和补语 的位置较 容易引 同的个性 。汉语 数千年 的文字记载 为历时语
学 。语法化 首先是 由法 国语言学家 M e i l l e t 提 只表示伴 随。 出 。他 在 《 语 法 形 式 的 演 化 》 中不 仅使 用
非常重 要 的观点 ( 沈家煊 ,1 9 9 4)。他认 为 “ 语法 化指语 言中实在 的词转化 为无 实在 意 了g r a m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一词 ,并且 提 出 了三 个 二十 。 (《 朝野佥载 》)
常详细 的阐释。
一
先秦 , “ 执持 ”义于二语 习得 中。语法化 过
虚化 ” ,对汉 字 的 “ 虚 化”现象 也进行 了非 语 +将 +宾语 ”格 式
汉语语法化研究历史
、
吏谨 将之 。 (《 苟子 成相 》 ) 两汉 以后 , “ 将”开始用于连动式 :
“ 将”已经变成 了辅 助性 动词 。到最后 “ 将”
型语言 ,缺乏严 格意义上 的形态 变化 ,这种 语 言类型学差 异使得我 国语 法化理论 与西方
词汇化及语法化的联系及区别
以下文章发表于《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二)》,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
词汇化与语法化的联系与区别:以汉语史中的一些词汇化为例董秀芳提要:词汇化这一术语在语言学文献中有不同的用法,本文对词汇化的各种定义和类型做了梳理。
着重比较了从历时角度定义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异同,指出区分词汇化和语法化不能仅根据演变的结果,而应该主要根据演变过程的特点。
具体分析了汉语中一些容易与语法化相混淆的词汇化现象,指出了词汇化的不少原型特征都可能缺失,从而变得与语法化接近,词汇化的最基本、最稳定的特征是两个成分间边界的失落或模糊。
关键词:词汇化语法化语言演变一、词汇化的定义词汇化(lexicalization)有多种含义,因此有时使人迷惑。
有一类词汇化的概念是从共时的角度提出的,这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的具体使用又有细微的差别。
最常见的一种是指在语言系统中将概念转化为词的过程,这与认知方式相关,不同的语言类型可能有不同的词汇化方式(Talmy 1985,2000)。
在形式语法的框架中,词汇化有时可以用来指将功能X畴(functional category)用语音手段体现出来从而变为显性(visible)形式的过程。
还有一种用法是从语言生成/合成的角度,将根据表达意图对合适的词的选择称为“词汇化”,等等。
另一类词汇化是从历时即语言演变的角度定义的,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在语言变化领域使用的词汇化,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用法。
在与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对举时,词汇化有时专指从语法成分变为词汇成分的变化,但其实这种狭义的理解是有问题的(Himmelmann 2003),因为词汇化并不总是与语法化对立(这一点下文将谈到)。
在历时演变领域中定义的词汇化也可以做广义的理解,即指从非词的单位变为词的过程,最常见的是从短语或从句法结构演变为词,董秀芳(2002)的研究所采用的就是这种词汇化的定义。
二、词汇化的类型:文献中提到的历史演变中的词汇化有这样几类:(1)分立的两个词汇成分变为一个词汇成分(univerbation, idiomatization),原来的两个词都有可能还可以独立使用。
词汇化二例_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
《当代语言学》第7卷2005年第3期225-236页,北京词汇化二例3———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王灿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提要 词汇化是指一个短语或由句法决定的其他语言单位在语言的发展演变中其自身变成一个稳固词项的过程。
本文以汉语中的“恨不得”和“物色”为例,通过对它们词汇化过程的分析,试图揭示某些词汇化的机制和规律。
文章还在此基础上简单探讨了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问题。
本文认为,词汇化和语法化虽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演变形式,但有的演变机制却为二者所共有,有的词汇化过程常常伴随着语法化,在宏观动因上它们也有很大的一致性。
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研究应该纳入整个语言变化的框架内来进行,既要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任何将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作法都不利于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语言的演变规律。
关键词 词汇化个案分析语法化1.引言自二十世纪初Meillet 提出“语法化”(gra mmaticalizati on )并初步分析这种语言变化的现象以来①,语法化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丰富,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研究特别是历时语言研究非常重视该理论,语言学家们利用语法化理论分析研究语言现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语言演变过程中的另一种现象,即一个短语或由句法决定的其他语言单位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其自身变成一个稳固的词项(lexical ite m ),并且进入基本词汇或一般词汇,人们称这一过程或现象为词汇化(lexicalizati on )。
简而言之,词汇化就是一种句法单位成词的凝固化。
同语法化一样,词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个别语言,可以说它是人类语言演变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它在各种语言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本文拟从汉语中选取两个个案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简单探讨一下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问题。
本文考察的两个个案都是《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纂,1996年修订本)收录的词项。
语法化的动因及机制
语法化的动因及机制语法化是近年来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对汉语语法化机制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将研究汉语共时语言现象与历史语法化过程相结合,从共时层面(篇章、词汇、语言接触)解释语言历时语法化的机制(语境语法化、典型确认、词汇结构变化、词义变化等)。
标签:语法化发展机制狭义语法化机制指语法化方式,广义语法化机制包括诱因和方式。
笔者主张结合历时与共时这两个层面,辩证完整的分析语法化的动机,从共时层面(篇章、词汇、语言接触)解释语言历时语法化的机制。
一、篇章结构的语法化①(1)语境语法化由客观情境(不是狭义的上下文语境)而起的常规含义在语言中发生固化,可导致语法化的产生。
也就是指客观现实对交际语句的意义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它的意义精确化,并排除歧义。
比如“你打他,他打你”通常分析为并列关系,但特殊情境可适当搬用并列标记外形来表达假设(意为“如果你打他,那么他打你”)和因果(意为“因为你打他,所以他打你”)。
(2)典型确认人们在语言使用时,常常出于经济性需要,将语言中的有特征现象即非典型范畴与典型范畴用形式标记区别出来,这就使得某些语言现象中产生了零形式的语法化现象。
当然,这有个前提,对于这种典型与非典型,人们需要一个提前的对客观世界的确认和体验。
凡是典型的范畴即是我们平常所熟知、所默认的常态,也就是说无需特别说明就已经会有一个常用意义。
相反,则用有标记形式,比如英语中的一般现在时,往往是没有标记的,只要没有使用特殊的标记,也就是说按一贯的认知表示一般现在时。
二、词汇语法化(1)词汇结构形式的变化不改变结构表层形式而改变它内部切分:(AB) C →A (BC),也就是说在句子表层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认知角度的变化,内部切分从(AB)C 变成A (BC)。
就比如“长于X、困于X、勇于X”这些词组,由于人们在朗读的时候注重音节的协调与顺口,分割并组成为新的形式“A 于/ X”,从而使双音节“A 于”词产生了,与此同时也使“于”这个词语法化了。
连词“但是”的语法化
连词“但是”的语法化现代汉语中“但是”只有连词形式,与一些表现为副、连兼类的“X是”不同。
在“但是”的语法化过程中,也曾经存在过副、连兼类的现象,只是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存在,这一点可以从“但是”的语法化轨迹中得到验证。
标签:但是副连兼类语法化连词“但是”的词汇化副词“但”与判断动词“是”形成的“副+动”组合词汇化为副词“但是”,副词“但是”进一步虚化,发展成连词。
一、“但是”语法化为副词古代汉语中存在副词“但是”的用法,表“只是”义。
古代汉语中副词“但是”是语法化为现代汉语中连词“但是”的必要一环,副词“但是”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消亡。
(一)组合阶段副词“但”在先秦的用例较少,汉代后较常见。
最常见的语法位置为动词前,表“只、仅仅”义,表示数量少。
(1)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西汉《史记》)例(1)中,“但”与动词“见”构成“副+动”短语,表“只看见”义。
文献中副词“但”与判断动词“是”构成修饰关系的情况出现在东汉。
(2)但是其人,明为其开,非其人则闭,审得其人,则可以除疾,灾异自消。
(东汉《太平经》)例(2)中,“是”与“非”对举,表示对正反两种情况的判定。
“但是”为“副+是判动”结构动词词组,表达“只要是”义。
(二)过渡阶段魏晋以后,随着判断动词“是”的成熟与发展,受副词修饰的情况越来越多,表示少量意义的“但”与判断动词“是”经常共现,“但”与“是”的分界渐渐模糊、消失,谓词性的“副+V”结构“但是”的内部结构关系逐渐由动宾转向了偏正,语义重心由判断动词“是”转向表示小量的“但”,“但是”逐渐虚化。
这一时期“但+是”组合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但是”是“副词+判断动词”的组合,位于句首。
“但是”前后常有“无”“非”等否定词对举,“但是”表小量存现。
(3)此庙中无神,但是龟鼍之辈,徒费酒食祀之。
(是:判断动词)(六朝《搜神记》)(4)曹溪荷泽,恐圆宗灭绝,遂呵毁住心伏心等事。
但是除病,非除法也。
“但是”的语法化再探
“但是”的语法化再探“但是”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最常见的转折连词,常常与“虽然”成对使用。
然而在古代汉语中“但是”最初是两个词,由副词“但”与系词“是”组合而成,它经历了从两个单音节词连用到双音节副词再到转折连词的发展过程。
标签:“但是” 语法化连用词汇化在古代汉语中,“但是”最初是作为两个词出现的,是副词“但”与判断词“是”的连用形式,这个“副+动”的组合经过词汇化逐渐形成表“限止”义的副词“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副词“但是”又进一步虚化,发展成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转折连词。
一、“但是”的古今用法差异(一)“但是”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但是”作为一个词组连用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在这一时期“但是”一词连用的例子很少,“但”和“是”只是偶尔连在一起使用,在句中位置相连,用例极少,两个词各自的意义及用法并没有联系。
到了唐宋时期,“但是”逐渐由两个单音节词融合为一个双音节词,并逐渐发展出表示轻微转折的意义。
根据王力的说法,直到《红楼梦》时代,才有连词“但是”出现。
[1]这里“但是”和“虽”连用,构成了典型的现代汉语的转折关系。
清代的连词“但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清以后“但是”朝着更为虚化的方向发展。
(二)“但是”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现代汉语八百词》对“但是”的释义是“表示转折,引出与上文相对立的意思,或限制补充上文的意思,连接小句或句子,也连接词、短语、段落。
连接词、短语时,所连接的多为修饰语。
”[2]《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又将“但是”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前后两层意思互相排斥,正意在后面”;二是“前后两层意思并不互相排斥,正意在前面已经说出,只是用‘但是’表示语意上的转折,引起下文对前面的正意作进一步的限制或补充”。
在古代汉语中,“但是”及其引导的后续成分在句中可以充当状语、谓语,而现代汉语中的“但是”作为一个连词,可以出现在主语前或主语后,但在句中不充当任何成分。
“但是”是怎样由两个单音节词连用逐渐发展为副词又虚化为连词的呢?有什么样的原因,其中又有何联系呢?二、连词“但是”的产生学术界对“但是”的定性已达成普遍共识,即早期的“副+动”组合词汇化为副词“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又虚化为表转折的连词。
谈汉语“但是”的语法化
( 23)释迦圣主慈悲力 ,但是众生总怜惜 。 (《敦 煌变文集新书 》卷二 )
(24)慈母心 , О顺逆 , 但是女男 皆护借 (惜 ) 。 (《敦煌变文集新书 》卷二 ) (O表示系原本所缺 )
( 25)圣主委令权右地 ,但是凶奴尽总雠 。 (《敦 煌变文集新书 》卷五 )
(1)但是其人 ,明为其开 ,非 其人则闭 ,审得其 人 ,则可以除疾 ,灾异自消 ,夷狄自降 ,不须兵革 ,皆 自消亡 。 ……有可为出不妄行 ,是其人则明 ,非其人 则不可行 。 (《太平经 》)
这部分内容 ,第一句“但是 其人 ,明为 其开 ,非 其人则闭 ……”与最后一句“……是其人则明 ,非其 人则不可行 ”相对 ,可以看出“但 ”与“是 ”是两个单 音节词连用 ,文中的“是 ”与“非 ”相对 ,联系上下文 , “非 ”是“不是 ”的意思 ,此处的“是 ”也就是判断词 了 。另外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 》对“非 ”的解释 也间接说明了“是 ”的性质 :“非 ,副词 , 表示 假设性 的否定 ,用在偏句或紧缩句的前头 ,后面常有其他词 跟它配合 ,常见的 格式有 : 非 ……则 ,可译为‘[要 ] 不是 ……就 ’。”[ 4 ]《太平经 》此 语例“是 ……则 ”与 “非 ……则 ”上下呼应 ,因此“是 ”的词性及用法一目 了然 ,“是 ”是一个单音节的判断词 。六 朝时期“但 是 ”的使用仍然十分少见 ,也仅仅见到一例 。例如 :
( 28)则公一个病 ,但是诸人亦复如然 ? (《敦煌 变文集新书 》卷三 )
( 29)则公一人 ,但是世人亦复如是 ? (《敦煌变 文集新书 》卷三 )
隋唐总共有 27个例句 ,含 有 28个“但是 ”,其 中例 ( 19)有两个“但是 ”,根据上下文语义 , 可以概 括为三种用法 :其一 ,作“只是 ,仅仅是 ”意义的有例 ( 3)至例 (19) ;其二 ,作“凡是 ,只要是 ”意义的有例 ( 20)至例 (27) ;其三 ,作“还是 ”意义的有例 (28)至 例 (29) ,这种用法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 ,例子又少 , 难有代表力 。这里的 28个“但是 ”还没有一例有转 折连词的用法 。上述例子 ,从语义上看 ,解称为“只 是 ,仅仅是 ”的“但是 ”,在句中的位置都处于句子主 语后面 ,有些句子 主语省略了 , 表面上看“但是 ”处 于句首 ,实质补充出主语后仍然处于主语后面 。而 作“凡是 ,只要是 ”或者“还是 ”解的“但是 ”,则都处 于整个小句前面 ,此为二者不同的地方。这两种用 法在后来宋元明清都长期并存 ,因而有必要说清转 折连词“但是 ”与“只是 ,仅仅是 ”、“凡是 , 只要是 ” 两者的关系 。太田辰夫认为 :“‘但 ’和‘是 ’合在一 起的例子唐代很多 ,但多是‘凡是 ’、‘只要是 ’之意 , 它用于表转折似乎时代还要稍稍往后。”[ 5] 这句话 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解 ,以为转折连词“但是 ”是从 “凡是 ,只要是 ”发展而来的 ,实际上太田辰夫也和 其他学 者一 样 , 认为 :“‘但 是 ’的‘但 ’是 从‘仅 ’
但 行测用法
但行测用法
但行测用法指的是在汉语口语中使用“但”字的特定用法。
在汉语口语中,但行
测用法主要指的是使用“但”字表示对前面所说的情况或条件的一种限制或转折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但字的使用与“但是”、“可是”等词语的含义有所不同,更多的是表
示对前述情况的一种补充或限制。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句子:
他虽然学习很用功,但考试成绩并不好。
在这个句子中,但字的使用表明了虽然他学习很用功这一前提,但是考试成绩
并不好,说明他的学习成绩与他的努力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但行测用法的使用让整个句子的语义更加丰富,使得表达的含义更加清晰。
但行测用法在汉语口语中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它可以用来对前述情况进行限
制或者转折,使得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
在口语表达中,但行测用法的使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得语言更加地生动和具体。
总的来说,但行测用法是在汉语口语中使用“但”字的一种特定用法,它可以用
来对前述情况进行限制或转折,使得语言表达更加准确。
在日常口语交流中,但行测用法的使用可以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地丰富和生动,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语法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佛见三界六道悉是真性之相。但是众生迷 性而起 ,无别自体 。故云依性 。 (《禅源诠序 》卷上 之二 )
(10)说前所说境相 ,若起若灭 ,非唯无我 ,亦无 如上等法 。但是情识 虚妄变起 , 故云将识破 境也。 (《禅源诠序 》卷上之二 )
(19)彼 说自然大道 ,如此说真性 ,其实但是一 念能变见分 ;彼云元气如此一念初动 ,其实但是境界
之相 。 (《原人论 》) ( 20)但是众生著相外求 ,求之转失 ,使佛觅佛 ,
将心捉心 ,穷劫尽形 ,终不能得 。 (《传心法要 》) ( 21)但是贫寒速遍寻 ,无论好丑须济 (齐 )赴 。
(《敦煌变文集新书 》卷二 ) ( 22)言王子者 ,是国王之太子 ,或是远从 ,或是
(15)上来所述 ,但是提纲 。 (《禅源诠序 》卷下 之二 )
(16)见说被送来者不是唐叛人 ,但是界首牧牛 耕种百姓枉被捉来 。 (《入唐求法 》卷四 )
(17)若言但是喜怒爱恶 ,发动身口 ,令造业者 , 喜怒等情 ,乍起乍灭 ,自无其体 。将何为主而作业 耶 。 (《原人论 》)
(18)便悟 此身 , 但是众 缘 , 似和 合相 , 元无 我 人 。 (《原人论 》)
现代汉语中 ,“但 是 ”是一个转折连词 , 常常与 “虽然 ”成 对使 用 。如“她虽 然已 经 退休 了 , 但 是
(她 )仍然热心社会活动 ”。句子有主语时 , 主语必 然处于连词“但是 ”后面 ,由“但是 ”引出整个小句。 如上例不能说成“她但是仍然热心社会活动 ”。那 么 ,“但是 ”在古代汉语中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 王力 先生《汉语语法史 》认为 :“‘但 ’字作为副词时 , 是 ‘只 ’的意思 ,后来到了很晚的时候 ,才发展为连词 , 表示‘但是 ’。”[ 1 ]这代表了相当多学者的 观点 。他 又在《中国现代语法 》中还谈到 :“转折式的联结词 ‘然 ’和‘然而 ’是较古的形式 ,‘但 ’和‘但是 ’是现 代的形式 。”[ 2 ] 对此 本文探 讨两 个问 题 : 一是副 词 “但 ”发展 为连 词“但 是 ”,那 么双 音转折 连词“但 是 ”本身又是怎么来的呢 ? 有学者认为 ,“‘但是 ’由 ‘但 ’加后缀‘是 ’粘合而成为转折连词 ”[ 3 ] 。我们 知道 ,词缀 是由词 根演化来 的 ,笔 者认同今 天“但 是 ”的“是 ”是词缀 ,但这个词缀必然是由词根“是 ” 发展而来 ,我们只要将古代汉语中含有“但是 ”的语 例作一个分析就能看出它的演变发展过程 。二是王 力先生指出 ,但和“但 是 ”是现代的形式 ,那么在古 今汉语的演变过程中 ,转折连词“但是 ”究竟是在何 时出现 ,又是在何时完全成为转折连词的呢 ? 古汉 语中的“但是 ”最初不是转折连词 ,它经历了从单音 词连用到副词“只是 ,仅仅是 ”再到转折连词的发展 过程 ,其间还兼有过“凡是 ,只要 是 ”的用 法。它开 始用为转折连词是在晚唐至宋以后 , 宋代已经有较 多明确的转折连词的用例 ,清代则普遍用做转折连
(11)曹 溪荷泽 ,恐圆宗灭绝 ,遂呵毁住心伏心 等事 。但是除病 ,非除法也 。 (《禅源诠序 》卷上之 二)
(12)空宗 之言但是遮诠 ,性宗之言 有遮 有表。 (《禅源诠序 》卷下之一 )
(13)所 判教为三时五时者 ,但是渐教一 类 ,不 摄华严经等 。 (《禅源诠序 》卷下之一 )
(14)故十成佛 ,佛无别体 ,但是始觉 ,翻前第二 不觉 ,合前第一本觉 。 (《禅源诠序 》卷下之二 )
收稿日期 : 2010 - 01 - 11 作者简介 :丁烨 ( 1965 - ) ,女 ,江苏淮阴人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
— 56 —
(2)但是如来方便之力 , 于一佛乘 , 分别 说三。 (《鸠摩译经 》)
根据上下文语义 ,例 (2)的“但是 ”应该释为“仅 仅是 ”。
宋代 ,有相当多的“但是 ”有转折连 词的 用法。 以《朱子语类 》为例 ,据笔者统计 ,《朱子语类 》中总 计有 110个“但是 ”,其中在句首作转折连词用的不 在少数 。例如 :
(30)亦能于壁间写字 ,但是墨较淡 ,不久又无。 (《朱子语类 》第三 )
(31)御 法而今尚可寻 ,但是今人寻得 ,亦无用 处 ,故不肯 。 (《朱子语类 》第五十五 )
( 26)吉祥鸟 ,最灵喜 ,出在台山岩长里 ,忽然现 出彩云中 ,但是人人皆顶礼 。 (《敦煌变文集新书 》 卷七 )
( 27)读经看教语言 ,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 一切言教 ,只有如今鉴觉性自己但不被一切有无诸 境转 ,是故导师 ,能照破一切有无境 ,法是金刚 ,即有 自由独立分 。 (《祖堂集 》卷第十四 )
隋唐以后 ,双音节 词“但是 ”的使用 逐渐 增多 , 为便于说明“但是 ”词性 、语义与其在句中位置的关 系 ,这里对语料库中的例子作穷尽式的列举 。例如 :
(3)观生如是 ,观灭亦然 ,生灭名字 ,但是假立。 (《小止观 》正修行第六 )
(4)此但是顿教 ,亦 名为 大乘 ,迷来经累劫 ,悟 则刹那间 。 (《六祖坛经 》一卷 ,敦煌本 )
谈 汉 语 “但 是 ”的 语 法 化
丁 烨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阴 223300)
摘要 :现代汉语中 ,“但是 ”是一个纯粹的转折连词 。不过古 汉语中 的“但是 ”最初 并不是 转折连词 ,它 经历了 从单 音词连用到双音节副词再到转折连词的发展过程 ,它开始用为转折连词起于晚唐 ,到了清代 演变过程已 基本完成 , “但是 ”在口 语中几乎完全成了转折连词 。 关键词 :转折连词 ;但是 ;性质 ;转变 中图分类号 : H13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5744 (2010) 02 - 0056 - 04
虽然此时有明确的转折连词用法 ,不过这一时 期的“但是 ”仍相当多用为“只是 ,仅仅是 ”。例如 :
(33)这但是说此三事为最重耳 。 (《朱子语类 》 卷第三十五 )
(34)颜子却但是不以我去压人 ,却尚有个人与 我相对在 。 (《朱子语类 》卷第三十五 )
— 57 —
‘止 ’的意义来的 。”[ 5 ]在文中他还说 :“‘只要 ’在古 白话中多说成‘但 ’, 还构成复合词‘但使 ’‘但凡 ’ ‘但须 ’等来使用 ,但现代几乎不用了 。”[ 5] 这里就间 接明确地指出了转折连词“但是 ”与“凡是 ,只要是 ” 没有关系 。
语料库中唐代文本没有见到转折连词的语例 , 但是 ,晚唐《罗氏藏 ·天下传孝十二时 》文本中有一 句“纵然子孙满河山 ,但是恩爱非前后 ”。此例“但 是 ”的转折意味很明显 ,基本可以说明转折连词“但 是 ”在晚唐已经出现了。宋代有比较多的转折连词 “但是 ”,晚唐的这个语例与之应该是一 脉相 承的 , 语言现象不可能以朝代为界 ,唐代完全没有 ,宋代一 下子就有了较多的语例 。
(1)但是其人 ,明为其开 ,非 其人则闭 ,审得其 人 ,则可以除疾 ,灾异自消 ,夷狄自降 ,不须兵革 ,皆 自消亡 。 ……有可为出不妄行 ,是其人则明 ,非其人 则不可行 。 (《太平经 》)
这部分内容 ,第一句“但是 其人 ,明为 其开 ,非 其人则闭 ……”与最后一句“……是其人则明 ,非其 人则不可行 ”相对 ,可以看出“但 ”与“是 ”是两个单 音节词连用 ,文中的“是 ”与“非 ”相对 ,联系上下文 , “非 ”是“不是 ”的意思 ,此处的“是 ”也就是判断词 了 。另外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 》对“非 ”的解释 也间接说明了“是 ”的性质 :“非 ,副词 , 表示 假设性 的否定 ,用在偏句或紧缩句的前头 ,后面常有其他词 跟它配合 ,常见的 格式有 : 非 ……则 ,可译为‘[要 ] 不是 ……就 ’。”[ 4 ]《太平经 》此 语例“是 ……则 ”与 “非 ……则 ”上下呼应 ,因此“是 ”的词性及用法一目 了然 ,“是 ”是一个单音节的判断词 。六 朝时期“但 是 ”的使用仍然十分少见 ,也仅仅见到一例 。例如 :
亲王 ,但是皇属 , 总得名为王子 。 (《敦煌变文集新 书 》卷二 )
( 23)释迦圣主慈悲力 ,但是众生总怜惜 。 (《敦 煌变文集新书 》卷二 )
(24)慈母心 ) (O表示系原本所缺 )
( 25)圣主委令权右地 ,但是凶奴尽总雠 。 (《敦 煌变文集新书 》卷五 )
(32)但是退而省察颜子之所为 ,则直是视听言 动无非礼也 ,此 则足 以发 夫子 之言也 。 (《朱子 语 类 》第二十四 )
此三例的“但是 ”从句子前后语义看 ,都是转折 连词的用法 ,例 ( 30)和例 (31)两例“但是 ”都处于 整个小句前面 ,“但是 ”后有句子主语 。例 (32)主语 省略 ,补出主语后 ,主语只能放在“但是 ”后面 ,不能 放在“但是 ”的前面 。所以实质上 ,这三句“但是 ”都 处于句子主语前面的句首位置。
( 28)则公一个病 ,但是诸人亦复如然 ? (《敦煌 变文集新书 》卷三 )
( 29)则公一人 ,但是世人亦复如是 ? (《敦煌变 文集新书 》卷三 )
隋唐总共有 27个例句 ,含 有 28个“但是 ”,其 中例 ( 19)有两个“但是 ”,根据上下文语义 , 可以概 括为三种用法 :其一 ,作“只是 ,仅仅是 ”意义的有例 ( 3)至例 (19) ;其二 ,作“凡是 ,只要是 ”意义的有例 ( 20)至例 (27) ;其三 ,作“还是 ”意义的有例 (28)至 例 (29) ,这种用法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 ,例子又少 , 难有代表力 。这里的 28个“但是 ”还没有一例有转 折连词的用法 。上述例子 ,从语义上看 ,解称为“只 是 ,仅仅是 ”的“但是 ”,在句中的位置都处于句子主 语后面 ,有些句子 主语省略了 , 表面上看“但是 ”处 于句首 ,实质补充出主语后仍然处于主语后面 。而 作“凡是 ,只要是 ”或者“还是 ”解的“但是 ”,则都处 于整个小句前面 ,此为二者不同的地方。这两种用 法在后来宋元明清都长期并存 ,因而有必要说清转 折连词“但是 ”与“只是 ,仅仅是 ”、“凡是 , 只要是 ” 两者的关系 。太田辰夫认为 :“‘但 ’和‘是 ’合在一 起的例子唐代很多 ,但多是‘凡是 ’、‘只要是 ’之意 , 它用于表转折似乎时代还要稍稍往后。”[ 5] 这句话 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解 ,以为转折连词“但是 ”是从 “凡是 ,只要是 ”发展而来的 ,实际上太田辰夫也和 其他学 者一 样 , 认为 :“‘但 是 ’的‘但 ’是 从‘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