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党内腐败现象不是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造成的1.腐败现象就其本质而言,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与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相生相伴的。
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产物。
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腐败的滋生和发展创造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足又使腐败现象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因此,只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未能使私有制、剥削阶级以及私有观念彻底地成为历史,腐败现象就仍然有其滋生土壤。
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所转移的。
(1)中国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中国历代王朝虽然也颁布过一些惩治腐败的条例,但仍然腐败风行,造成无官不贪、无吏不污的现象。
北魏规定贪污绸缎10匹者杀,太和八年(228年),贪官获罪被杀者40余人。
宋代建隆年至开宝年间,因贪污获死罪仅将军以上即达10多人。
明洪武九年(1346年),全国发配贪官1万余人。
清嘉庆四年(1799年),大学士和珅被告以贪赃枉法而抄家,全部家产8亿两白银,竟相当于清政府当时20年的国库收入。
国民党统治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通过搜括,聚敛起巨大的财富。
1946年,其企业资本占国统区全部企业资本的80%。
全国解放后,贪污腐败风气大为好转。
建国初期,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挪用公款171.6万元(其中贪污数万元),被处以极刑。
(2)国外腐败现象从历史上看,无论西方发达国家或是前苏联,在其发展商品经济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腐欲横行。
近年来,腐败丑闻几乎年年冲击东西方国家的政坛。
美国国防部官员几十人舞弊,中饱私囊,数目达数百亿美元。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与全斗焕涉嫌不正当交易先后被捕。
全斗焕胞弟全敬焕贪污100亿元被捕。
前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受贿65万卢布被新闻媒介曝光。
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涉嫌行贿案,被迫辞职。
2.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本身就包含了反腐败的内容,是题中应有之义(1)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包含了反腐败的内容。
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第一篇: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摘要:众所周知,腐败现象由来已久。
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中,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社会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谈论。
久而久之,腐败将逐步蚕食并摧毁人们心中的法律和道德长城,法律和道德长城一旦垮塌,就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特定思潮的引导下突然释放,从而贻害于社会。
正确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探讨腐败现象的根源、实质,对于深入进行反腐败斗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腐败现象原因对策腐败现象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可以称为腐败。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腐败其实并不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不够充分、社会主义体制还不完善造成的。
腐败问题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各国,从社会主义国家到资本主义强国均普遍存在,根治腐败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那样:“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1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认真的对待腐败问题,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的去解决腐败问题。
腐败现象如此严重,而且几乎在各个国家都存在腐败现象,那么到底腐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享乐主义思想的存在。
享乐主义在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上强调个人欲望的极度扩张,反对欲望的适度控制;在行为方式上会有奢侈挥霍、腐化堕落、全盘西化、追求享乐、自私狭隘等私欲极度的膨胀。
腐败是既有成本又有收益的,官员对腐败与否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成本和收益:如果他认为前途重要,他会放弃金钱;而如果他认为金钱对他更重要,他又会放弃前途。
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第一篇: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腐败现象,是当今我国社会上最受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
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但是关于党内腐败事件却层出不穷,且直接或间接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
有这样的话:治党内腐败亡党,不治则亡国!听起来确实有点耸人听闻,但确实反应了一些真实情况。
据中央纪委的统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间,中央纪委及各级纪委查处的党内各类违纪案件200多万件,处分党员235万人。
有效遏制腐败不仅关系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还关系到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能否最终取得胜利。
1、简单分析党内腐败现象成因(一)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出“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
许多党员干部由于一段时期来,很少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致使许多干部产生了“淡化党风意识”,“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观念。
(二)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随着改革的深化,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
社会主义法制不健全造成的一个直接恶果,既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缺乏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而更多的是主观随意的人为因素,实为腐败现象的繁衍栖身提供了条件和土壤。
(三)心理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对这一现少数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产生了难以平衡的心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也陷入腐败之中。
(四)一个社会转轨时期的腐败现象有其内在必然因素,这就是新体制建设过程中对权力制约机制的滞后性。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旧体制转换的情况下,旧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革除,新体制还未完全形成,监督、管理上还存在很多漏洞,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通过各种渠道趁机钻进来,使一些党员分陷入腐败之中。
2、正确看待腐败问题腐败与反腐败是我党义新时期自身发展的一种矛盾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律认为,任何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
矛盾的这种相互转化,则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动力。
我们党,在其自身发展的80多年的历程中,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挑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独立,建立民主,最终发展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怎样理性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怎样理性看待党内腐败问题?一、法制、体制建设滞后于经济体制建设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变革时期。
从不少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当一个国家处在这种时期,往往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期。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数据所作的统计分析,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265美元至1075美元的阶段,是社会变革最激烈的阶段,也是政治、社会、思想观念变化最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往往会出现大量的社会问题,如物价上涨、失业严重、犯罪率高、环境污染等,其中也包括出现腐败问题。
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腐败现象会呈现多发易发态势,是因为,一方面这个时期体制、法制建设往往滞后于经济建设,在管理上会有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使腐败分子有空子可钻;另一方面,由于这个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会使资源短缺,进而使资源配置不平衡状况加剧,客观上为腐败分子以权谋私提供了机会。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短,进程快,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还没有根好地建立起来,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没有得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民主与法制也还不健全,这就使腐败的滋长蔓延有了客观条件,有易发多发的可能性。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发展市场经济一方面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如,市场经济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能够激发人们讲求效益,鼓励人们注重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同时它也容易诱发人们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极端个人主义;比如,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可以使人产生危机感、紧迫感,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但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些人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托关系跑门子,腐蚀拉拢领导干部,再加上一些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比较集中,权力运作缺乏透明度,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制约,这就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
对党的认识以及对党内腐败现象的看法
对党的认识以及对党内腐败现象的看法我一直都对中国共产党充满着渴望与向往。
中国共产党既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富裕,建设新中国;又是一盏导航灯,引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党员奉献于党的革命建设事业,实现自己的最高价值。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建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最终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就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下,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
1956年工农业的伟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扭转了中国经济衰败的态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总结历史,高瞻远瞩,做出将党的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决策,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用"一国两制"政策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洗刷百年耻辱,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农业、工业、教育、科技、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重要成果。
在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最终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而我们党清醒的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所以我们党以发展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吸纳各种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我们党吸纳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按照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我们党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使党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信赖。
对我党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几点认识
对我党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几点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10级龚言【摘要】党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整治腐败,提倡廉洁,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
反腐败斗争的成败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存死亡,关系到中国政治文明的提升,把握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特点和规律,推进反腐倡廉的科学化,不断创新反腐败的举措,增强反腐败斗争的有效性,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新成就。
【关键词】预防腐败腐败现象措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当前,腐败现象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江泽民指出:“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
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1]腐败现象成为影响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防治腐败的必要性(一)、腐败现象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它的根本宗旨,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准则来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做事,做到真正造福于民。
共产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拥护共产党,拥护人民政府,是因为这个党和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
如果违背了党的宗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搞不正之风,人民当然会反对他、抛弃他。
这样必将损害党和人民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从而必将降低党的执政能力,削弱党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我党建党90年来, 一直都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视为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修正主义的支配下,贪污腐化,严重官僚主义,丧失民心所致。
如何正确认识反腐败的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反腐败的问题当前,在人们对我国反腐败问题的认识中有两种观点值得警觉。
一是认为当今世界腐败问题普遍存在,不可能根除;二是把我国腐败问题的存在归咎于中国共产党。
这两种观点很能蛊惑人心,特别是它可能动摇人们对党领导人民反腐败的信心,因此必须与之辩明是非。
分析第一种观点产生的思想根源,可以有内外两种原因。
其外因,是西方长期“和平演变”的宣传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恶劣影响。
多年来,由于西方不断利用一切手段和时机宣传其落后腐朽的思想,渲染和夸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声称共产党解决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使那些思想认识上易产生偏颇的人,对我们党和政府在反腐败问题上的信心和决心产生了误解。
其内因,首先是因为一些人误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不可避免;其次,是主观地认为“无官不贪”是历史规律;再次,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清。
多年来,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人在思想上悲观失望,或者放松了警惕性,从而给腐败酿造了得以滋生蔓延的温床,这是多年来腐败问题趋于严重的主要根源。
事实上,腐败分子在我国许多经济建设领域得以兴风作浪,就与一些重要岗位上的个别人失去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意志力不无关系。
从产生第一种观点的内外两种原因来看,在我国,腐败的蔓延和存在本来是人为的,尽管它是一种顽疾,但终究有药可治。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第一种观点存在的后果,是它使一些人忽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彻底清除腐败的信心、决心和能力。
在这里,我们说有信心,是因为腐败的性质和党的性质水火不容。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腐败分子则只会从根本上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腐败分子则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为思想基础。
我们说有决心,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不是腐败亡党,就是党彻底治理腐败。
我们说有能力,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又是我们党反腐败的力量之源和执政之基。
当前党内腐败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当前党内腐败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二、当前党内腐败产生的原因:尽管腐败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都有着相似或相同的表现形式,但它滋生和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经济和政治的土壤,却有很大的差异。
要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的腐败产生的原因,必须把它放到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透视和分析,才能客观全面地加以把握。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还有待完善的时候,“空档”[5]出现了。
在此期间虽然它为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注入了崭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在这个“空档”中两种经济体制的并存、交叉、冲撞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社会生活中出现错位、空档,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以及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出现某种混乱和矛盾腐败分子乘此机会以权换钱、权钱交易、损公肥私、假公济私,权力成了他们中饱私囊,大发横财的“摇钱树”,这就是当前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历史背景。
在这种背景下,腐败现象的产生大致有思想上,经济上,体制上的原因。
(一)思想上的原因1、封建腐朽意识的残余。
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长达2000多年,时间之长可以说世界之最,封建社会早已灭亡,然而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工具——封建意识未因封建制度的结束而死亡,至今仍然根深蒂固,正如列宁所说:“旧社会消灭的时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入坟墓的。
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并且毒害我们。
”封建社会的特权意识、等级观念、宗亲思想、家长制等思想与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以权谋私、官僚主义、不平等、任人唯亲、独断专行等腐败现象和腐朽作风在根源上一脉相承,严重危害着我们国家和人民;其次,“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剥削阶级极端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意识一直毒害着人们,这是一种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官本位”[6]“权本位”、“权力人格化”都是这种意识的反映,这些腐朽的思想意识,一旦遇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负效应,就会表现为各种以权谋私和滥用职权的腐败行为。
2如何看待当前反腐败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反腐败形势(一)关于如何看待当前反腐败形势关于如何看待当前反腐败形势,特别是腐败易发、多发的现象,这是多年来困扰我们很多同志的一个问题。
大家知道,尽管反腐败斗争的力度这些年来是不断地加大,阶段性的成效也比较明显,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认可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一些部门仍然呈现着易发、多发的态势,很容易发生,发生的机率比较高、频率在增大,易发、多发。
(二)为什么大案要案仍然时有发生这些年费了那么大的力,力度不断加大,也有成效,但为什么大案、要案仍然时有发生,有些不正之风屡禁不止?老百姓对这个问题很还有意见呢?对这个问题中央领导同志也非常重视,都是做了重要指示,要求我们深入思考研究。
我认为当前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必须进行全面分析。
第一,从客观的和历史的原因来分析,主要是与体制转轨、结构转型、经济基础变化等方面的因素有关。
第二,我国社会现阶段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归根到底还是要从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当中来寻找原因。
第三,主观上和工作上的原因。
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利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
第四,社会上还存在着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三)如何正确看待当前反腐败形势第一,如何正确看待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形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问题。
我们既要坚持不懈的开展反腐败斗争,又要警惕和防止敌对势力利用这个问题来诋毁党和社会。
前不久香港一个刊物就造谣说中央对全国三十一个省区市开展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共的满意率不足两成,完全是一派胡言。
现在有的别有用心的人编造谣言编的像真的一样,特别注意要警惕。
另外今年十月份互联网上也提了一篇署名文章,说某某机关某某什么透露,初步核实外逃贪官一万余人,涉及的款项是八千亿人民币,其中涉及到亿元以上的有四百三十多,十亿元以上的有二十七人等等,而且还公布了一张表,某某省多少人,某某省多少人,外逃出去的有多少亿人民币,毫无根据。
对腐败问题的看法
对腐败问题的看法
腐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它严重侵蚀了社会的公信力和道德
底线,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因此,我们
必须高度重视腐败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它。
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严格
依法治国,对腐败行为进行惩治,绝不姑息迁就。
同时,要加强司法
独立,确保司法公正,确保腐败分子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其次,要加强监督机制的建立和运行。
建立健全全面覆盖的监督体系,增加监督力度,做到真正的全程监督、全方位监督、全时段监督。
对于公职人员的财产变动情况、行为言论、生活作风等进行监督,确
保他们廉洁从政。
此外,要增强反腐败力度。
建立反腐败专项巡视制度,加强党组织
的监督和纪律约束,对于违法违纪行为一经查实,要追究责任,并严
肃处理。
同时,要加强对公共机构的社会监督,发动群众力量参与反
腐败斗争。
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社会的道德风尚。
只有通过大
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有效地遏制
腐败问题的滋生。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落实好道德教育、家庭教育
入手,让人们懂得廉洁是一种美德,将廉洁作为一种行为习惯来养成。
综上所述,对于腐败问题,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是应该采取有力
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
清廉和持久的发展。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打击腐败、建设廉洁社会而努力。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存在的腐败现象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存在的腐败现象怎样正确认识党内存在腐败现象腐败现象,是当今我国社会上最受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
据中央纪委的统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间,中央纪委及各级纪委查处的党内各类违纪案件200多万件,处分党员235万人。
仅从党的十四大以来查处的案件看,共查处县处级干部违法违纪的2.5万余人;厅局级干部2000余人;省部级干部近100人;其中包括成克杰、胡长清等特大案件。
所以,有效遏制腐败不仅关系到党群关系,还关系到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能否最终取得胜利。
也许一些同志头脑中有各种各样的问号,诸如“既然是伟大的党,为什么有腐败问题出现?”“反腐败力度这么大,为什么腐败现象仍屡禁不止?”“党靠自身力量还能不能解决腐败问题?”等等。
这些疑问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无可厚非,关键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党内腐败问题,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做到在科学分析中认清本质、把握主流,在反复思考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的信赖。
大家想一想,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创造了辉煌业绩,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党也有过“文革”、“反右”那样的严重失误,但我们党有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三大优良作风,具备纠正任何错误的勇气和魄力。
党坚决地举起反腐败大旗,严惩腐败分子,从来都坚定不移,毫不手软。
从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对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袭击的告诫,到建国之初对刘青山、张子善处以极刑,到现代对成克杰、胡长清的审判,党领导集体一以贯之地把反腐倡廉作为治党立国的根本。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反腐倡廉的历史。
如果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发展下去就要亡党亡国。
党中央审时度势,进一步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一批大案要案得到果断处理;反腐败正在逐步从侧重遏制走上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
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
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重要部署,为了把这一部署落到实处,把反腐倡廉建设推向新的阶段,必须在思想上纠正部分干部群众对当前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的认识误区,从而更加坚定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信赖,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更加伟大。
一、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古往今来有之据史料记载,第一个见诸文字记载的大贪官是春秋时期晋国贵族羊舌鲋,他曾官至晋国大夫、代理司马、代理司寇。
羊舌鲋之贪,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大发邾国战争财。
二是借兵威胁索贿卫国。
三是扣押鲁国人质索要钱财。
羊舌鲋身为代理司马、代理司寇,不能以身护法,反而以贪坏法,卖法纵贪,从而成为第一个被以墨罪(中国古代将贪污罪定为“墨罪”、“贪罪”或“赃罪”)论处、杀头示众的人。
可见,在中国历史上,2000多年前就已有腐败现象产生,也有惩治腐败的记载。
所以,腐败现象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有的,也不是新中国所特有的,更不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是一种历史现象,只是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色不同而已。
二、腐败是一个全球问题,中外各国存在众所周知,外国政党和政府同样存在腐败现象。
尼日利亚前总统阿巴查在当政期间贪污60亿美元居全球之首;秘鲁前总统藤森受到秘鲁官方提出的贪污腐败指控,赃款金额达6亿美元;南非前副总统雅各布祖马赃款金额达30万美元;德国前国防部国务秘书路德维希赃款金额达160万欧元;危地马拉前总统阿方索波蒂略赃款金额达5亿美元;印尼已故总统苏哈托因贪污罪受到法律追究,法庭令其子女为其父出庭审判,并追回贪污的15亿美元公款。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国还是小国,腐败现象无处不在,没有绝对清廉之地,只有程度不同而已。
三、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权力形影相随,不是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腐败是权力的影子,权力走到哪里,腐败就会跟到哪里,一旦条件成熟就会乘虚而入。
形势与政策之如何认识当前的腐败现象
形势与政策之如何认识当前的腐败现象如何看待我国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内容摘要:腐败分子越来越多”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我国现阶段处于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期。
而“腐败越反越厉害”则是完全错误的。
从下面一些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出,党的十五大以来,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腐败程度正在趋于缓和、下降。
关键字:腐败表面现象新形势缓和胜利什么是腐败?现代政治意义的腐败,是指思想上、行为上的堕落,组织、机构、制度等方面的黑暗和混乱。
我们通常所说的腐败,主要是指党员干部的腐化堕落行为,表现为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权钱交易、挥霍浪费人民群众的财富、生活奢靡,等等反腐败斗争形势教育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
一、腐败分子越来越多,腐败越反越厉害了?“腐败分子越来越多,腐败越反越厉害了”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我国现阶段处于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期。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可能性。
我国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转换经济体制,诸多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特别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建立和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使得腐败的滋生蔓延有了客观条件,存在易发多发的可能性。
从不少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当一个国家处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往往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期。
香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腐败也变的非常猖獗,特别是警察和黑社会的勾结成为香港的一大公害。
腐败的恶性发展到70年代终于引起民众的大规模抗议,从而迫使港英当局下决心惩治腐败问题。
1974年,成立了直属于总督的廉政公署。
对腐败问题的看法
对腐败问题的看法腐败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层面的严峻问题。
它不仅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公共利益,更严重地侵蚀了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
针对腐败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监督和反腐力度。
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当制定出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和惩治腐败现象。
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提高反腐效果。
另外,政府还应鼓励民众的监督和参与,通过举报渠道,让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反腐斗争。
其次,要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反腐意识。
腐败问题的根源之一是人们缺乏道德约束和自律,对于公共利益抱有漠视态度。
因此,教育系统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媒体也应发挥积极的宣传作用,通过报道腐败案例和曝光腐败分子,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警觉。
此外,加强监察机构的改革和完善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在目前的监察体系下,监察机构的权力受到限制,难以有效地打击腐败问题。
因此,应加强对监察机构的独立性保障,提高其打击腐败的能力和效率。
同时,建立有效的监察体制和机制,对公职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监察,从源头上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
此外,对腐败行为要严惩不贷,彻底打破腐败分子的利益链条。
对于有贪污受贿行为的公职人员,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追回其非法所得。
同时,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管和财产申报制度,加强对公职人员的财产来源和资产变动的监督,防止腐败分子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国腐败问题。
腐败不仅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也是一个国与国之间的问题。
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对于打击跨国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追击涉及多国的腐败行为,共同建立起一个没有腐败的整体环境。
综上所述,腐败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国家的发展、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造成了巨大伤害。
解决腐败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个层面都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监督和反腐力度、加强教育和宣传、改革监察机构、严惩腐败分子和加强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最终根除腐败问题,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目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党内监督不够严格党内监督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
一些党员干部对监督漠视态度,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一些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
2. 法规制度不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需要有严格的法规制度作为保障。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管理制度不完善、法规不健全的问题。
例如,一些关键岗位的选拔任用程序不够透明公正,容易滋生腐败行为。
3. 反腐败成果难以巩固近年来,我国在反腐败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一些反腐败成果难以巩固。
一方面,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任务依然艰巨;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继续腐败的苗头,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党内监督加强党员干部的党内监督,是保持党风廉政的重要手段。
要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建立起权威高效的监督和问责制度。
同时,加强对党组织的监督,确保党员干部的言行符合党纪国法。
2. 健全法规制度制定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法规制度,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关键。
要推动依法治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腐败行为,防止利益输送。
同时,建立透明公正的选拔任用制度,确保人才选拔中公平公正。
3. 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建设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制度建设,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要注重制度建设的创新,形成完善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积极作为,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滋生。
同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推动权力透明、规范运行。
4. 教育宣传,加强舆论引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宣传,深入开展反腐败教育,是有效策之一。
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廉洁自律意识。
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曝光力度,形成压倒性的舆论压力。
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这次讨论思考题的题目是“对于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是怎么看的,这是否影响自己对党的向往”。
就此问题,大家看法不一,可以说事产生很大分歧,有的人甚至对党和国家产生了怀疑,似乎已经到了对中国社会现状绝望的地步。
但是我却希望大家能在批评之处,看到中国的进步。
对于党内腐败问题,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待。
一、腐败为什么存在从古至今,反贪污腐败从来都是历朝历代的重点任务,可是贪污腐败却从来没有断绝过。
腐败的根源在于人的贪欲,其土壤便是权利的存在。
有人的地方就有贪欲,这是人性之恶,且有人的地方就必然存在一定的政治结构进行管理,这就存在着权利的分配和运用,也就是腐败所产生的土壤。
想要消除这两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有物质资源极大丰富,人民素质极大提高,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贪污腐败才会彻底根绝。
二、怎样正确看待腐败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律认为,任何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是在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中呈螺旋式发展变化。
矛盾的这种相互转化,则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动力。
腐败和反腐败这一社会矛盾的凸显,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但是,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矛盾动力。
而且,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聚和丰富的产物,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封建残余意识及陋习是滋生腐败的历史渊源。
因此要客观看待腐败问题。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虽然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权力监督机制软弱,权力的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程序制约,不能很好地遏制腐败。
三、怎样应对腐败1. 加强党员思想建设无数事实证明,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思想腐败是腐败的根源。
党员干部的堕落都是因为思想的转变,才逐步滑进了腐败的深渊。
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他们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背离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拒绝和逃避组织教育、管理和监督,丧失了党的先进性。
中国腐败问题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中国腐败问题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中国的腐败问题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当今社会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人都忽视了法律的存在,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所以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对腐败问题应该有所看法,提出见解!首先,我国的腐败我想从三方面谈起;第一是一种与其他国家类似的普遍性的原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起步后的一定时期内都会存在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主要原因应该是官员、公务员报酬过低,民主政治水平低。
第二是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体制、制度很不完善。
我国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认为提高公务员,尤其是官员的报酬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我就纳闷,为什么我们一些很少的廉洁的官员连子女上大学等问题上都为经济犯愁。
这样的制度下,当官的不腐败倒显得不正常了,还有是有关制约监督机制制度不完善。
第三,我认为是我国几千年极权专制制度积习太深。
中山先生的革命为什么失败?我们可以说他的革命因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而失败,但对于一种新的政治模式,最大的国情是什么?是中国的老百姓都习惯做羔羊,顺民。
他们期望的是青天式的官员为自己做主,缺乏民主政治所须的公民意识,也就是民主、法制、人权、社会参与等意识。
我们的大多数民众从频繁的历史治乱循环中并没有意识到是我们的政治模式的问题,反而认为社会就是这样,当官的贪污受贿可以理解,值得宽容,学我们自己历史让我们更懂得对现实隐忍和宽容,当官的觉得自己了不起,贪污受贿一点没什么大不了,我们也觉得他们了不起。
可是现代政治需要的不是顺民,而是有一定素质的“刁民”对政治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所以我认为中国其实在思想文化启蒙方面很不彻底(也许鲁迅本来可以担次重任,可是后来的民族救亡运动使他把精力放在对当权者的直接批判上,而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清算,从而构建一种与现代民主政治适应积极的大众化的思想文化,那时思想文化领域似乎还要开明一些)。
要根只腐败,必须建立真正民主、法治的现代政治体制和制度,但制度赖以生存的土壤是意识形态、积极的思想文化,是大多数人的观念,意识。
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当前存在的腐败现象
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当前存在的腐败现象?首先我们要明白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权力在运行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监管和牵制,当权者在运用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分配社会各项资源的时候,由于人性上的弱点,导致资源分配丧失公平。
在未完全消灭私有制,消灭国家机器,实现共产主义的情况下腐败是永远不可能被消灭的,它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腐败作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其发生和发展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和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存在的。
认为腐败只有中国才有或者说中国最严重是一种偏激的认识,其实世界上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腐败比中国严重的都大量存在。
而且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当处于某些特定的阶段时腐败会更容易滋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过正处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与成熟阶段,各种观念的入侵与交织,经济的高速发展,反腐制度措施的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的综合原因导致我国的腐败发生率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前有了相当大增加。
但是我们必须要正确的认识到,这种腐败的增加是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纵观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经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时基本都出现了我国目前所存在的包括腐败在内的各种问题。
广大人民群众必须要正确的认识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现阶段我国的国情,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对党执政兴国的信心,激发对生活工作的热情。
接着我们要正确看待我党在反腐败工作上的决心和成效。
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我党在反副班问题上是“腐败越反越多”“雷声大雨点小”“光说不练”,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如果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观察,我国的反腐败形势正呈逐步深入、健康发展的态势。
第一我们要看到党中央对于反腐败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这些年,党中央每年都对反腐败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国务院每年召开廉政工作会议,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项制度措施和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腐败现象将会从根本上得到抑制。
如何看待当前的腐败现象5篇
如何看待当前的腐败现象5篇第一篇:如何看待当前的腐败现象如何看待当前的腐败现象一、腐败现象的定义与产生的原因腐败现象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利(政治权力、行政权力、职业权力、学术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行为,都可以称为之腐败。
腐败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思想根源、社会根源。
从历史根源上看,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流毒没有根本肃清,官本位思想在人们心中还有很高的地位。
封建社会一朝升官便能发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思想还残留并且影响着一部分人,一旦这些人当官,便会想方设法搜刮钱财。
从思想根源上看,我国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改革开放使西方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流入,加上长期受封建思想影响,造成部分领导干部法纪意识淡薄,权利观异化,不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利,把权力当作为个人、家庭、小集体谋取利益的工具,一旦这些人掌握权力,便造成腐败。
从社会根源来看,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的时期,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对公务人员监督体制还不健全,加上国有企业管理上存在的漏洞,给公务人员贪污受贿造成了可乘之机。
权利对市场经济秩序干预过度,使权利腐败的机会增多。
二、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腐败问题及反腐败形势如今的腐败范围越来越广。
腐败现象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般经济管理部门扩展到党政领导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等要害部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腐败现象的渗透和侵袭。
过去被视为“清水衙门”的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腐败现象也有了明显的增加,甚至纪检、宣传、反贪等部门,也发生了 1不少买官卖官、贪污贿赂现象。
腐败分子的职位越来越高。
腐败也有“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现在的腐败案件,不少都是左右勾结、上下串通、相互利用,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腐败同盟。
有的大案涉及的人员少则十几人、几十人,多则上百人。
对当前我国腐败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我国腐败问题的思考第一篇:对当前我国腐败问题的思考对当前我国腐败问题的思考【内容提要】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让人无不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历史成就备感欣慰,同时,也为反腐倡廉的严峻形势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特别是一些经过多年努力,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成为困扰反腐败的“短板”。
本文从当前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入手,在分析腐败现象产生的基础上对转型时期的腐败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腐败根源遏制反思一、当前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201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39621件,处分146517人,省部级官员有: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刘卓志,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康日新,天津市委原常委皮黔生,贵州省政协原主席黄瑶,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志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还有最近的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被任免事件。
腐败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程度不同地为其所困扰,我国也不例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变,我国的腐败现象呈蔓延之势。
腐败现象的产生与蔓延,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动摇了人们的信念,还滋生出一系列其它的社会问题,直接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反腐败已经成为我们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解析腐败问题的根源(一)一把手集权制前不久,人民网调查显示,85.3%的网友认为,现在的县委书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上做得不足。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一把手已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有的地方查办的领导干部案件中,60%以上是一把手。
安徽省有18个县(区)委书记因卖官鬻爵、贪污受贿被查处;全国有18个交通厅(局)长因腐败而落马,而河南更是创下了连续3任交通厅长前腐后继的纪录。
一把手出事,往往带坏一批人,带乱一方风气,严重影响一地发展,使吏治腐败如山洪暴发。
辽宁沈阳慕马案牵出142起严重违纪违法案,追究刑事责任的就有104人,其中17人是党政部门的一把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党内腐败现象不是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造成的1. 腐败现象就其本质而言,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与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相生相伴的。
从根本上来说, 它是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产物。
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腐败的滋生和发展创造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足又使腐败现象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因此, 只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未能使私有制、剥削阶级以及私有观念彻底地成为历史,腐败现象就仍然有其滋生土壤。
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所转移的。
(1中国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中国历代王朝虽然也颁布过一些惩治腐败的条例, 但仍然腐败风行, 造成无官不贪、无吏不污的现象。
北魏规定贪污绸缎10匹者杀, 太和八年(228年, 贪官获罪被杀者40 余人。
宋代建隆年至开宝年间,因贪污获死罪仅将军以上即达10 多人。
明洪武九年(1346年,全国发配贪官1万余人。
清嘉庆四年(1799年, 大学士和珅被告以贪赃枉法而抄家, 全部家产8亿两白银,竟相当于清政府当时20年的国库收入。
国民党统治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通过搜括,聚敛起巨大的财富。
1946 年,其企业资本占国统区全部企业资本的80%。
全国解放后,贪污腐败风气大为好转。
建国初期,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挪用公款171.6 万元(其中贪污数万元,被处以极刑。
(2国外腐败现象从历史上看, 无论西方发达国家或是前苏联, 在其发展商品经济时, 几乎无一例外地腐欲横行。
近年来,腐败丑闻几乎年年冲击东西方国家的政坛。
美国国防部官员几十人舞弊,中饱私囊,数目达数百亿美元。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与全斗焕涉嫌不正当交易先后被捕。
全斗焕胞弟全敬焕贪污100 亿元被捕。
前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受贿65 万卢布被新闻媒介曝光。
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涉嫌行贿案,被迫辞职。
2. 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本身就包含了反腐败的内容,是题中应有之义(1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包含了反腐败的内容。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的最终目标, 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作为私有制和剥削阶级伴生物的腐败现象, 自始至终是与我党的性质、宗旨不相容的,反对腐败现象历来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2 “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特征。
党的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这条基本路线既强调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又强调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前者是强国之路, 后者是立国之本。
党章的总纲中明确写道: “对党员还要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 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告诫全党:“开放, 搞活, 必然会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 不对付它,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反腐败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题中应有之意。
综上所述, 腐败现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古今中外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它与党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没有必然的直接的因果关系。
即使我们不搞改革开放、不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腐败现象也会发生,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和善良愿望为转移的。
腐败现象被激活, 并在某一时期呈严重性和爆发性的特征, 这是社会发展和体制转型必然要经受的阵痛1.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正确地开展党内斗争,保持党的队伍先进性与纯洁性,事实上面临新的课题。
改革开放以前, 党在长期内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与之相适应, 党的建设和党内斗争更多是沿用阶级斗争的方式。
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一旦认定某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共产主义的道德标准, 不管其出身多好, 职务多高, 功劳多大, 就是“阶级异已分子”要, 政治上打倒,组织上清理,工作上批臭。
这种做法,在战争年代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文革时期, 毛泽东将注意力集中在防止党内出修正主义, 正是用这种方法清理党员队伍的。
全党、全国的注意力集中于政治斗争和“斗私批修”以, 政治动荡、经济停滞, 社会无序的沉重代价, 换来了党员对自己行为的有限的自我约束, 在客观上抑制了党内在经济行为上的腐败现象。
然而,毛泽东的做法,既未能有效地防止出林彪、“四人帮”这样的反党集团, 也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
以阶级斗争为纲, 使国家错过了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 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其教训是深刻的,代价是惨痛的。
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性转变。
在思想解放、工作重心转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开国门的一系列深刻变革过程中, 沿用多年的适应阶级斗争的党的建设方式不适用了, 新方法与新措施只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 如何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面临着新的课题。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党内出现腐败现象是难免的。
2.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产阶级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严重滋生, 少数人经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
邓小平说, 如同打开窗子, 苍蝇、蚊子不可避免要进来一样, 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方式渗透进来, 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消极影响。
我国当前经济还比较落后, 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灯红酒绿、香风迷雾使革命队伍中的少数人丧魂失志,动摇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因而离开了党的原则去谋取个人私利。
3. 我们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单一的公有经济向多种经济并存过渡。
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相对滞后,使腐败分子有机可乘。
在工商业不发达、凭借个人努力而发财不多的社会, 政治权力有可能成为发财致富的高速公路,这是发展中国家的规律,中国也不例外。
政府部门官员掌握资源调配、投资趋向、生产计划、销售价格等权力,在某些人手中, 权力开始成为交换社会财富最有份量的筹码。
马克思说, 货币是特殊的商品。
相对货币而言, 权力更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使用权力做生意,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权力属于政治范畴,金钱属于经济范畴,而权钱一旦结合,便衍生成罪恶。
锈蚀的灵魂最后只能换来金属的镣铐。
随着改革的深化, 政府行政部门对企业干预的权力将逐步削弱和淡化, 少数官员要用足手中最后的权力巧取豪夺。
因此,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 腐败现象有时呈现严重性和爆发性的特征,原因即在于腐败堕落者在权力危机的面前正以十倍、百倍的疯狂窃取社会的财富。
4. 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少数公仆得了“红眼病”传, 统的封建特权思想使这些人从“合法占用”堕落到非法鲸吞。
5. 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初期,正在由人治走向法制,民主化程度不高, 法制不健全,人民群众不能实行有力的监督。
我国目前的民主政治, 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
一方面, 公民的民主意识发育不成熟, 不能主动对公仆实行监督; 另一方面, 公仆们对上而不是对下负责, 不能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以致少数腐败分子钻了新旧体制摩擦产生的漏洞。
清除腐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毛泽东对于反腐倡廉提出群众监督、发展民主、严肃纪律的思想。
邓小平将毛泽东思想深化并发展了, 这集中体现在他的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的思想。
其基本内容是: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健全法制、发展民主、严肃办案、坚持教育。
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 只有在深化改革中才能解决。
根据邓小平的思想, 清除腐败,重在治本,也就是说,我们清除腐败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深化改革抑制腐败,通过发展经济清除腐败。
腐败虽然不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 但改革开放又不可避免地出现腐败, 那么清除腐败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首先,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我们要反腐倡廉,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必须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事实告诉我们, 只有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了, 市场大大繁荣了, 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大大改善了, 广大人民感到社会主义确实有奔头, 从而坚定了理想信念, 这是清除腐败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其次, 我们要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由单一公有经济向多种经济并存的过渡,必须在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
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体制下, 腐败程度有高低之分, 范围有大小之别。
随着政企逐步分离、办事程序化、透明化的实现, 以及较为完善的公务员制度的推行, 反腐败斗争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通过深化改革, 腐败现象必定通能最大限度地抑制在最低程度和最小范围之内。
第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公平竞争意识,克服腐败现象。
当一个健全的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以后, 等价交换将会成为商品经济活动中共同奉行的准则。
权力即使被贴上明码标签, 也无人问津。
少数人对商品无偿占有的权利将得到有力抑制,价值规律的作用将使腐败分子无隙可乘。
第四,由人治到法治,要靠深化改革来解决。
人类最终要告别人治社会, 走向法治社会。
由人治到法治, 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实现。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法规,有利减少和克服腐败现象。
第五,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必将促使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直至最后消灭阶级和私有制,腐败现象将最终得到清除。
腐败是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产物。
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便是消灭私有, 消灭剥削, 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
到那个时候, 权力虽然仍将存在, 但已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导致腐败。
因为权力只有在私有制的基础上,才能为自己谋私,产生腐败现象。
因此,离开改革开放,离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不可能最终从中国大地上清除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