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走进心灵师爱无痕》有感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听了讲座《走进心灵,师爱无痕》后,内心有很大的触动。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说起来简单,这背后,老师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工作。
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教师的爱要博大得多,它包含着慈祥的母爱、严厉的父爱与知心的友爱,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友爱。
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的春雨,做到润物无声。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润物无声的睿智。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提高修养,丰富知识,积累经验。
一、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
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
二、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
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
三、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
因此,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四、刻苦钻研业务。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
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
有一次,我教的一个班级,有一位学生得不到老师尊重,在常人眼里,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经常成为其他老师批评的对象,自从我带这个班后,我发现他身上也有一些闪光点,比如喜欢读和写。
我就积极地鼓励他读书,慢慢在他得到我越来越多的鼓励,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自信越来越足,她也慢慢改变了在其他老师心目的形象。
因此,我一定继续努力,对我的学生再多一份耐心和恒心,让师爱无痕地悄悄地流入孩子的心田,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受到老师们对他们那浓浓的师爱。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师德体会
今天,我听了老师《走进心灵,师德无痕》的学习报告,感触很深,心灵震撼,受益匪浅!同时,我也将自己从教几年来教学经历进行了一下反思,教师应当如何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一、力求厚德懿行,让自己的内心有宽度,以内化师德之美。
“懿”是美好的意思,懿德也就是美好的品德。
厚德懿行应该是教师追求道德的上线。
世界上没有完美,但作为教师,必须去追求完美,并在人性化上不断地去完美自己。
都说教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一点没错。
教师可以说就是你这个班级的影子,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你的学生。
可是现在有许多的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每天走进校园,看见学生就烦,工作是为了生活,没事了就上上网,聊聊天,打打牌,就这样还不满足,还是满肚子的牢骚,嫌工资太少,没有地位,负担太重等等。
只图享受,不同奉献。
教师负担重,责任大,这点没有错,我们是否应该拷问一下自己的心灵,教师的职责你都做得了吗?前几年国家对师德要求很少,教师的思想意识淡薄了,一个个都变得那么现实,不讲奉献,只图回报。
工作的心态变了!二、提高素质,完善教师的人格魅力记得刚刚毕业那年,有一件事让我终身难忘。
当时我带的班上有一个女生,作业完成的质量不好,我很生气,就罚她将作业抄写十遍。
她当时就回嘴,“问我为什么只罚她?”我听了更生气,我告诉她,我心情不好。
我的本意是我心情不好,你不要惹我,否则我会罚你更多。
当时学生小,也不懂得什么,就又回了我一句:“你心情不好,管我什么事?”我当时无语。
是呀,你心情不好,管学生什么事,你怎么能将不好的心情带给学生,将气洒在学生身上呢?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教师必须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
我们不要随便把自己的感情表露给学生。
而与李老师在案例中提到的那位刚得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却能满怀激情的上完一堂课的老师相比,我真的好好向他学习,做一个健康的老师,学会将快乐传递给学生。
我们老师一定要给学生的心理发展留有空间,李老师在案例中谈了自己是怎么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的,在没有伤害学生的情况下,保护了一个学生的心灵,拯救了一名学生,令人敬佩!无独有偶,我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过向李老师讲的事件。
观王威老师《走进心灵,师爱无痕》有感
观王威老师《走进心灵,师爱无痕》有感第一篇:观王威老师《走进心灵,师爱无痕》有感我今年是七年级的班主任,个人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一种多角色的职业,整个职业生涯中,爱是贯穿整个教育行为的主线。
在学校我们需要传授学生知识做一个教师的教育职责,还要关心学生在校的作息生活等尽一个生活管理指导教师;对违反纪律,心理孤僻,不团结同学,不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等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进行心理教育;青春期孩子脾气易变,学习依心情而变化,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正确对待自己青春期带来的变化等工作角色。
因此,多与学生交流加强了解,走进学生心灵,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
帮助部分学生拟定学习计划,尽快适应初中生活,是班主任首先要做的事情。
作为一个老师,这些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真正的压力是社会的压力,家长的期望,所以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思考,走进学生心灵,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前提和首要任务。
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生的管理过程中是一个相对静态与动态的综合管理过程。
静态的管理我们可以记录在课堂记录中,比如班干部人数,作业本个数、学生总人数,班级财产等物质形态的数量,可以用具体的数字去记录;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关注、成绩变化的担忧等意识形态的付出,班主任记录中可能会忘记记录或者无法记录、没时间记录等,所以对学生的动态管理是当班主任的难度所在。
在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看他们都是陌生的,我相信他们看我也是感到陌生的,所以本人利用开学初军训一周的时间加强与他们了解,我发现有一位同学叫谢洪江的学生,个子相对高大,性格开朗,善于交流,见人的时候常常是很灿烂的笑脸,但自我约束力差、贪玩;姚鹏同学小学当过班干,做事严谨,善于思考,会协调同学之间关系等等学生信息,为我接下来的班干选拔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所以对待学生,我们需要用眼去认真观察,用脑去分析,思考学生的行为动机、目的,去判断其价值取向等因素。
因此,只有走进学生心灵,以关爱为情感纽带,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才能达到零距离沟通,才会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跟你说真话。
学习《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心得体会
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对少年儿童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的影响。在少年儿童眼里,教师是正确的,教师的话都是对的。由于少年儿童好模仿,因此,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年儿童的个性、品德的发展。例如,在小学阶段,如果班主任连续带了两年,那么,这个班的学生的说话的语气、语调,办事风格在很多方面与班主任有类似之处。
三、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9上网也精彩----德育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10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案例式学习心得
听了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王威教师的《走进心灵师爱无痕》报告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中国教师报在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中,涉及到教师的师爱问题,随机在5所学校抽取了12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回答“是”;然后向这120名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这说明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并非易事。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走进心灵 学习心得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专题讲座学习心得笔记最近学习了“走进心灵,师爱无痕”的报告会。
通过老师的精彩演讲,深受感触,着重讲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题,我听后受益匪浅。
也使我更深的懂得“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
教育首先就是爱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爱学生也是老师的天职。
讲座里阐述了很多观点,“捧着一颗心来——爱与责任”、“一个也不能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平凡蕴含伟大,细节铸就成功”、“教育者必须具备等待的雅量”等,自己感同身受。
曾经自己有个学生叫黄江,很多老师觉得他是个很不听话的学生,而我就把他看成我的朋友和他平等沟通谈心,他有问题时不要一棍子打死,多给他分析问题,有种宽容之心待他,我感觉他和以前有很大变化,上课认真听讲了。
爱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
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
要做到能爱、善爱。
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
“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
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
教育是心血累积的成长,是细节铸就的成功。
教育是爱心铸就的责任,是百川归海的胸怀。
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修养,让教育成为抵达学生内心的感动,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可以穿透一切的。
在观看王威老师的专题讲座——“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后,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触,进一步理解了“师爱”的内涵。
在她当班主任的案例中,努力地去理解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播下爱的种子;正凭着这种爱的力量,她的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并逐渐理解老师对他们的深沉关爱。
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犹如一曲曲感人的歌,一首首美丽的诗,浸透着他们辛劳的汗水,凝聚着他们对学生全部的爱。
虽然他们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但在每个人的故事中都有一种共同的精神主线——师爱。
王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懂得——因为关爱最后得到了学生的理解与信任,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心灵和才智与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
这种爱有时是像朋友间,有时像父与子或母与子之间深沉的,它蕴涵在关注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而纯洁的,他们可能是我们整个生命历程中擦肩而过的行人,在再次相遇的时候因为一声“老师”也会让我们感动莫名。
有人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就需要这样一种神圣的爱,不求回报,严慈相济。
随着人们对“师德”的日益重视,各种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不断出台。
不管外部手段如何,提高师德水平,关键还是要每一位教师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
只有自己内心深处承载了师德的内涵,成为自己整个教育行为过程用师德要求自己而发出的行为主体。
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在未来教育的发展中,要挑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应该具备以下素质:一是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严谨篤学,淡薄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是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要通过学习、培训、研修、学术研讨和交流等方式,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教育教学骨干。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小龙山小学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人,首先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到他的个人世界。
”最近我观看了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看着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聆听着他们感人的事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被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事迹深深感动的落泪了,他们是最美的乡村教师,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真正含义,诠释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首先,感动于他们对教育事业有着无比的敬业和执着。
这些美丽的乡村教师的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将自己的一切无私的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其次,我感动他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热爱孩子的心。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献给了教育事业,凭借顽强的毅力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传授知识。
他们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我在这些教师的故事中,悟到了以下几点:一、诚心孩子的心灵是“明澈”的,教师想要与学生和谐相处就需拿出自己的诚心。
首先,真诚要求教师能够开诚布公的向学生提出自己的教育要求,而不是费尽心思的在前面挖一个坑,然后引着学生往里面跳。
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没有机关没有算计。
其次,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要欺骗你的学生,一个不守信用的教师是无法让学生信服的。
必须以诚相待。
二、身正为人师表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从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以身作则”,他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唐代教育家韩愈则进一步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认为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正而其教存”。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教师以身立教的杰出典范,他倡导“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
教师的风度,包括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简单的说就是作为教师,你要求你的学生做到的,你必须首先自己做到。
你要求学生废纸入篓,你首先不能随手扔纸。
听走进心灵师爱无痕有感——XX年国培心得体会
听《走进心灵师爱无痕》有感——XX年国培心得体会岁末,我参加了小学教师国培远程研修学习,倾听了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王威教师《走进心灵师爱无痕》的班主任故事,我收成颇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王威教师正是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
班主任工作中,王威教师注重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无私的爱心,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探讨了一条符合新时期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途径。
众所周知,春夏秋冬,那不倦的是风,它飘但是来,再飘但是去。
催出盈盈春色,送来阵阵清凉,捧出累累硕果,吹来皑皑白雪。
当咱们想感激它带给咱们的不同出色时,它却悄但是去。
王威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正如这绵绵不断的、从不言谢的风吗?回忆自己十连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有所感想,愿与大伙儿分享。
一、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的爱要如风,惠泽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作为班主任教师,就应该像王威教师那样对待学生,要用爱的教育来培育学生,给他们一个健康的、可持续进展的以后,教在今天,想在明天。
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大体单位,是学生学习、活动、成长的大体场所,是学生在学校的“家”。
因此,班主任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在工作中,细心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制造成功的机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尽力有所前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王威教师说:教育需要聪慧,更需要胸怀。
记得我刚带一年级时,走进教室,就看到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张张天真的笑脸,还听到叽叽喳喳的声音充满了整个教室。
一年级的新生确实是这么可爱,想说就说,想笑就笑。
我成了一个统帅,统率着一群一般又干净的灵魂。
可是,好景不长,班上的一个小孩让我心烦意乱。
天天都有同窗和科任教师向我告状。
上体育课,他个子高,站在最后,他使劲向前一推,一队的小孩都摔倒;班长管他,他拿着喝水的瓶子当头一下;在课堂上,随意唱歌,无心识地高声说话,不时引得全班同窗哄堂大笑,学习成绩就更是什么也可不能。
我意识到那个小孩不正常,赶紧与家长交流。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心得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心得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心得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心得1听了李晓凡老师《走进心灵,师德无痕》的学习报告,感触很深,心灵震撼,受益匪浅!从20xx年9月踏上工作岗位开始,我就教一年级。
自孩子们入学第一天到期末考试结束,这其间的每时每刻,我都在消耗我的智力和体能,透支我的生命,小学教育靠的`是经验和耐心,而我也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孩子,没有经验,不过好在还有耐心;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细节管理及对孩子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我而言一片空白,我摸着石头过河,坎坎坷坷,一路走来,蓦然回首,我发现,我长大了,成熟了,扪心自问,对得起了领导的青睐、家长的重托、孩子们的未来。
但是其实每份工作都是这样,每天我们要面对太多琐碎的“鸡毛蒜皮”,在疲惫和无奈中,把“选择我爱的,爱我所选择”的誓言早已抛之九霄云外;每次走在路上,我都会观察路上的行人。
他们被工作所累,绝大多数都满身疲惫,他们脸上没有微笑,他们眼神游离而空洞,当时我想了很多,在很多事情上,没有是非对错的衡量标准。
回想我的事业却不行,教师这一职业太特殊也太重要,特殊到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要与之接触,特殊到它要肩负一个民族的大业,所以我们不能有半点的马虎与懈怠,在“光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蜡烛”这些过时的土气的名衔下,至少我们要从心底产生一份美好与崇高!虽然辛苦、虽然疲惫、虽然委屈、虽然平凡,我还是能体味到那来自心底的幸福,不管它一时被多少迷雾覆盖,不管它失意多久,当被真、被善、被爱、被良知唤醒时,它依然会冲破云雾,来感染心田那一方净土,来充盈大脑,来温暖学生和社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快乐原本如此简单,幸福就在这里。
2018-2019-心得,进一次爱-范文word版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心得,进一次爱篇一:走进心灵,师爱无痕学习心得走进心灵,师爱无痕学习心得观看了王威老师的《走进心灵师爱无痕》的精彩师德报告,我是一遍又一遍的看的。
感到心田如同一股春风吹过,又如灿烂的阳光沐浴,心中豁然开朗。
一、感受心灵――倾听心的呼唤:感受心灵是教育的前提,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看到孩子们的内心渴望、恐惧、焦虑、需求等,让教育更有针对性。
因此,我们要善于感受学生的心灵。
感受心灵,从这里开始,即:要学会倾听,从倾听中感受学生心灵的呼唤。
走进孩子,倾听孩子们的内心,会让我们从那涓涓的细流读懂孩子。
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要做到“四要”即:1、要理解地倾听;2、要专心地倾听;3、要倾心地倾听;4、要冷静地倾听。
冷静让我们有了平和的心态有了清醒的判断,更有了让学生开口的机会。
理解、专心倾听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让孩子感到你是他的大朋友,他们会向朋友敞开心扉。
因此,我们要倾听孩子们的心灵呼唤,做到理解、专心、倾心、冷静是十分必要的。
二、走进心灵――进行“心”的对话孩子生活在社会里,在这个社会里扮演着各种角色,他们是爸妈的孩子,是同学的伙伴,是老师的学生……正是在这多重角色的转换中,在多重影响中成长发育,逐渐成熟。
然而,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困惑的心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影响,会左右着孩子们的成长方向。
因此,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就会帮助孩子纠正成长过程的偏差,使孩子健康的发展。
师生心灵的对话要注意以下四点,1、写在孩子的品德迷失处,帮助孩子明确成长的方向。
2、写在孩子的心理抑郁处,帮助排解学生内心的郁闷,让生命的阳光照亮孩子的新房,重新点燃内心的希望。
3、写在学生的质疑问难处,质疑问难正是学生内心困惑的表现,说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而老师的“导”也正体现在此,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心得
尤其是自己带班以后,更能体会到班主任的爱心和耐心。特别是对特殊家庭的孩子,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他们更渴望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信任、理解,所以,我们要因势利导,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给予鼓励,让其找回自已,获取信心,要格外用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心,对他们要有心里援助。我班有一个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奶奶一起生活。久而久之,形成了他孤僻的性格,平时不言不语,和其它同学不合群,学习自然也差。我了解他的情况后,就对他多一份关爱,对他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学习关心他,生活照顾他,他身上有什么缺点,我会耐心地和他谈话,等待他的进步。努力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借机会大力赞扬。还让其它同学和他交朋友,带着他一起学习。一个月后,他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教育学生时还要因材施教。孩子的心是未经雕琢的璞玉,美丽而又稚嫩。当我们肯于俯下身来,走进他们的世界,就会发现,原来许多成人眼中的错误缘于我们对孩子的误解。记得去年班上有名学生,一上课就睡觉,毫无学习兴趣,成绩一塌糊涂。科任老师和值日生常常来告状,一提到他就头疼。于是,一段时间内,我从各方各面了解有关他以前的学习、生活,甚至家庭情况,并考虑如何燃起他对学习的兴趣。终于,在一次数学课上,他被数学老师怒气冲冲拽进了我的办公室。望着他一张无所谓的面孔和一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我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发,让他坐到我旁边。把自己求学的经历和生活中的艰辛,把社会的现实和工作中的无奈,把父母的苦心和老师对他的期望,慢慢地说给他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教会他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怎样去学习,并向他表明我会一直关注他,帮助他。近1小时的谈话,他迷惘的眼神终于明亮了,也向我敞开了心扉,并向我表明今后上课再也不睡觉了,会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事后证明,他也做到了。科任老师和同学们见他态度转变了,也很乐意帮助他。可见,温暖的阳光比冷酷的严寒更有威力,潺潺的春水可以融化坚冰。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捧着一颗心来”——爱与责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我们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用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用教师的爱与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工作两年来,我一直捧着这个原则教学。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爱护这些幼苗。认真读懂每一个学生。用真心看到孩子们我们看到孩子们的内心渴望、恐惧、焦虑、需求。因此,我们要捧着一颗心来爱孩子。这是教师的爱,更是教师的责任。爱孩子,从倾听开始,,理解、专心倾听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让孩子感到你是他的大朋友,他们会向朋友敞开心扉。
走进心灵读后感范文
走进心灵读后感范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走进心灵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走进心灵读后感1趁着双休天,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走进心灵》。
李镇西老师以生动流畅而又自然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他的教育过程以及他的真切体验。
随着一个个充满情感的故事,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情境。
这些真实的故事浸透着李镇西老师和他对学生的纯真情感,。
李镇西老师不但在感情上能与学生融为一体,而且在实践上为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让学生在民主中学会民主”、班级管理以“法治”代替“人治”、“向学生学习”等新的教育思想。
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和角色在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活动中受到了挑战,他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师生心灵相融状态下所能够达到的教育最高境界。
对照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不由地让我深感惭愧。
首先,我觉得作为我来说,还是没能摆脱“师道尊严”的思想的束缚。
从来都没有想过,哪一天会被我的学生像李镇西老师一样让学生当“猫”玩。
当我看了《太阳岛上的笑声》他《风雪峨嵋山》所描写的片段后。
我一直在反思:是李老师太野、太傻、太真?还是我们太斯文、太虚假、太明智?翻开专家的著作、品味大师的言语、感悟名师的情感,我觉得被社会同化的老师因“斯文”而显得虚伪;而李老师的“野”正是为师者激情爆发的体现;他的“傻”正是师者对学生的一种农历,对教育的一种执着体现;他的真就是人性的裸露,而这种裸露的质朴所发出的闪光正是照亮学生心灵的源泉。
而我?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虽然也能同甘共苦,也能高谈阔论,可唯独缺少了像李老师那样的“野趣”“傻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没有李老师那种“太野的蛮劲”“太傻的任性”“太真的人性”。
虽然我也赢得了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也走进了学生视线。
但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看完李老师的著作,我寻找到了良策,我知道我该怎么做,做什么。
《走进心灵 师德无痕》心得体会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心得体会
沈小教师刘王芳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从学习“国培计划2012”,我认为:
1.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广阔的世界,教师要做的就是怎么去发现和开发这些世界。
2.尊重每一位学生,把爱心当成阳光,播洒到学生的心灵世界里。
3.教师要有宽阔的胸怀,用智慧和爱心、耐心去教育。
4,教育还得注重细节,细细磨教。
(温暖的阳光比严寒更有威力,潺潺的春水可以融化坚冰,对待学生稚嫩的心灵,必须慎之又慎,教师的一点疏忽,带给孩子的可能是一生的缺憾,细节决定教育的成败,我们得谨慎从事。
)
5.青春的感情就像玻璃,教师的处理必须的慎之又慎……
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教育是心血累积的成长,是细节铸就的成功,教育是爱心铸就的责任,是百川归海的胸怀。
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修养,让教育成为抵达学生内心的感动,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孩子的心是未经雕琢的璞玉,美丽而又稚嫩。
当我们肯于俯下身来,走进他们的世界,就会发现,原来许多成人眼中的错误缘于我们对孩子的误解。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只有师生心灵相通,才能共同奏响教育的和弦。
下面,我就在教育教学中践行《规范》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向大家做一汇报:一、“捧着一颗心来”——爱与责任工作近二十年,我一直都在做班主任,所带班级曾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每接一个新班,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每一位同学总结自己十条优点。
刚开始,同学们总是又激动、又有点不知所措,特别是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甚至不知如何下笔。
表面上装做满不在乎,其实每个人都精心挑选卡片,用最工整漂亮的字体写出自己的闪光点。
当我们一起将这些卡片贴在墙上的时候,也是孩子们的笑声最明朗的时候。
每当这时,我都会说:“这么多优点真是让我们满室生辉,这是最好的环境布置。
拥有这么多优秀的学生,我们一定能成为一个最棒的集体,我这个班主任真是幸运极了。
”把阳光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是我发自肺腑的期盼。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总书记希望我们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
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对天下学子一视同仁的关怀,是因材施教的智慧和胸襟。
对待遭遇挫折的学生,我总是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正确看待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同学们切身感受教师的尊重、理解和信任。
文学是心灵的共鸣,写作是真情的流露。
在与同学们的周记往来中,我经常会发现一些平日难以察觉的内心波澜,文字的交流别有一番天地。
有的同学表面平静,周记中却流露出因为成绩直线下降而极度恐慌、难以自拔的心理倾向,我就在评语中写道:“屡战屡败”并不可怕,真正的强者就在于具备“屡败屡战”的斗志。
有的同学一考试就紧张,我就鼓励他:告诉你一个秘密,老师也有这个毛病,如今还经常做考试的梦,被吓醒过来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走进心灵师爱无痕》有感
岁末,我参加了小学教师国培远程研修学习,倾听了天津市第二
十一中学王威老师《走进心灵师爱无痕》的班主任故事,我受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王威老师正是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
班主任工作中,王威老师注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无私的爱心,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探索了一条符合新时期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
途径。
众所周知,春夏秋冬,那不倦的是风,它飘然而来,再飘然
而去。
催出盈盈春色,送来阵阵清凉,捧出累累硕果,吹来皑皑
白雪。
当我们想感谢它带给我们的不同精彩时,它却悄然而去。
王威老师对学生的爱,不正如这绵绵不断的、从不言谢的风吗?
回想自己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有所感想,愿与大家分享。
一、在班主任工作中,老师的爱要如风,惠泽每一颗幼小的
心灵
作为班主任老师,就应该像王威老师那样对待学生,要用爱
的教育来培育学生,给他们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教
在今天,想在明天。
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活动、
成长的基本场所,是学生在学校的“家”。
所以,班主任应针对
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在工作中,细心地针对每一个学
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
每一个学生都能经过努力有所前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
功的喜悦。
王威老师说:教育需要智慧,更需要胸怀。
记得我刚带一年
级时,走进教室,就看到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张张天真的笑脸,还听到叽叽喳喳的声音充满了整个教室。
一年级的新生就是这么
可爱,想说就说,想笑就笑。
我成为了一个统帅,统率着一群平
凡又干净的灵魂。
可是,好景不长,班上的一个孩子让我心烦意乱。
每天都有同学和科任老师向我告状。
上体育课,他个子高,
站在最后,他用力向前一推,一队的孩子都摔倒;班长管他,他
拿着喝水的瓶子当头一下;在课堂上,随意唱歌,无意识地大声
说话,时时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学习成绩就更是什么也不会。
我意识到这个孩子不正常,连忙与家长交流。
家长却说:我的孩
子只是开窍晚点,他学习不好,我们也急,老师,你多费点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孩子各方面都与同学们拉开了距离,
家长也逐渐地面对现实。
我对家长说,他学习不行,但品德和行
为习惯的培养还是重要的。
我也在班会课上要求同学们不要歧视他。
在我和家长的共同配合下,慢慢地,他有时能控制自己的行
为了,同学们也学会了在课堂上控制自己不受他的干扰了,也与
他友好交往了。
虽然他在学习上进步迟缓,但也在点滴进步。
家
长见了我就说:谢谢你,老师,我觉得孩子进步了,我们也有信
心了。
听了这话,我感到一阵欣慰。
我们的爱要如轻轻的、温柔
的风,惠泽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
喜悦。
二、在班主任工作中,老师的爱要如风,吹去孩子心灵上的
尘埃
王威教师说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教师的责任心。
班级教育环
境是学生成长、发展,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摇篮,它是学生身心
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空间。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
的是教学生学会分辨真假、善恶、美丑,学会珍爱与憎恨。
在一年级的学生中,一个小女孩有着白净的小脸,清秀的眼睛,甜甜的微笑。
这样一个灿烂的笑脸会经常出现在我的办公室
门口。
她怯生生地看着我。
我问她有什么事,她一笑跑了,摇晃
的羊角辫留在我的记忆里。
下课了,小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衣裳,静静地看着我,我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
我问她有事吗?她
一笑跑了,小鸟依人般的模样印在我的脑海里。
好奇怪的女孩。
一天,我拉着她的手问:“你为什么总跟着老师呀?”她抿嘴一
笑说:“老师就像妈妈一样。
”后来才知道,她两岁时父母离异,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
这是一个缺乏爱的孩子啊!
以后,我时刻留意她,发现她特敏感,在意我对她的态度,
也在意我对同学们的态度。
有时我夸奖了别人,她心理就难受,
失落的表情一览无遗;她也不太会与其他同学相处。
为了让这个
孩子脆弱、敏感的心灵变得坚强,让妒忌的火焰不毁灭她幼小的
心灵。
我经常对她说:“老师喜欢你,如果你能和同学们一起开
心地玩,老师会更喜欢你。
”以后,我只要看到她与同学友好相处,或者她为同学的进步而鼓掌时,我都及时表扬她,夸她的心
胸像大海一样宽广。
渐渐地,这依人的小鸟带着她的梦自由地飞
翔了。
我们的爱,要如轻轻的、温柔的风,吹去孩子心灵上的尘埃,生命的光芒就会闪闪放光,他们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在班主任工作中,老师的爱要如风,唤醒孩子心灵深处
的自信
暑假过去了,又迎来了新的学期。
我正坐在办公室回忆着学
生成长的点点滴滴,思考着新学期的计划。
这时,一位家长在门
外轻声叫我。
我很奇怪,明天才报名,她今天有什么事?我走出
办公室,她欲言又止。
那紧锁的眉头,焦急的神态,让我疑惑。
她终于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希望孩子重新上一年级,不知道这样
做对孩子好不好。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感谢她对我的信任。
我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耐心地开导她。
我说:你的孩子很
聪明,是习惯不好。
这学期,我们互相配合,从行为习惯抓起,
你的孩子会赶上去的。
如果重新上一年级,你的孩子因为习惯差,学习也不一定好,那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教育家告诉我们:人不是为了被打败而来到这个世界的,而
是为了得到赏识来到人间。
被人肯定、认可、欣赏所带来的成功,满足他被尊重的需求,就能迅速引爆人的潜能。
在担任班主任的
多年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想让后进生也和其他孩子一起
共享学习的快乐,是很不容易的。
为了能够使他们在课堂上就有
所体悟、有所得、有自己的一定想法和收获,让他们也在课堂上
昂起头来,而不是靠课外的辅导来提高他们的成绩,必须让他们
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那份快乐是老师永远无法给予的。
开学后,为了让他更快地进步,我时刻寻找着激励他奋飞的
信息。
一次上语文课,一个问题难倒了许多优秀的同学。
我看见
他跃跃欲试,忙向他投出鼓励的目光。
他勇敢地举起手来,可站
起来后又说不出。
我让他别急,想好语言再说。
终于,他结结巴
巴地回答出来了。
我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夸他真聪明。
从此以后,他成为班上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之一,学习习惯也渐渐好些了。
虽然学习成绩忽上忽下,但自信了。
他经常说:我跟自己比,只
要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就行。
瞧,多可爱的孩子。
只要坚持,相信
他一定会迎来成功的曙光。
两年的耐心等待,终于看到了他各方
面的进步,他的妈妈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当教育者具备等待的
雅量时,我们的爱就如轻轻的、温柔的风,唤醒了孩子心灵深处
的自信,让他们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