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病理学归纳及试题
家畜病理学题库及答案
![家畜病理学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153af404a1b0717ed5dd01.png)
绪论1、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和动物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程度程度上妨碍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自稳调节发生紊乱.动物出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患病动物经济价值和使役能力降低.2、基本病理过程:指各种疾病中,不同的器官、系统出现的共同病理变化,如水肿脱水等。
3、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的科学。
4、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基本规律的学科。
二、填空1、家畜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兽医学科和临床兽医学科之间的一门桥梁性学科。
2、疾病的转归主要分为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和死亡三类。
3、中作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是厩苑律4、中国最早的兽医学教科书是唐代李石著的《司马安骥集》5、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虎克发明了复合式显微镜,为组织病理学的创建做出巨大贡献。
第一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名词1、充血: 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组织或器官的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也称为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2、淤血: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为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3、出血: 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外的现象称为出血。
4、贫血:由于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局部组织或器官血液供应不足或完全断绝称缺血,又称局部贫血5 、血栓形成: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某些有形成分析出而形成固体物质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6、梗死: 因动脉血流断绝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7、发绀:淤血组织器官体积增大呈暗红色或蓝紫色这种颜色变化再动物的可视黏膜及无毛皮肤上特别明显二、单项选择1、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称为(B )A.外出血B.出血C.内出血D.贫血2、局部组织血管中血液含量增多是(A )A.充血B.出血C.内出血D.血栓形成3、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器官内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病理现象是(B )A.充血B.淤血C.血肿D.血栓形成4、由于动脉血输入减少,造成局部组织器官含血量减少是(A )A.贫血B.淤血C.出血D.梗死5、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是(C )A.血栓B.梗死形成C.血栓形成D.梗死6、当组织器官因动脉血断流,组织缺血而发生的坏死过程是(D )A.血栓B.梗死形成C.血栓形成D.梗死三、填空题1、充血是指小动脉扩张,使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量增多的现象。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55a7bcc47c1cfad6195fa784.png)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填空1、传染病的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四个时期。
2、疾病的原因可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外因包括为生物性致病、化学性致病、物理性致病、营养性致病;内因包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充血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种类型。
4、引起充血的原因有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静脉受压和静脉管腔阻塞等。
5、引起郁血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出血按血管的损伤程度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尿中带血称________,粪中带血称为____________,组织间隙中带血称____________。
7、全身性贫血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血栓形成的原因有血液中血小板析出、黏集和血液凝固。
且只有同时具备_______个及其以上原因才能形成血栓。
9、栓塞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10、血栓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血栓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休克按其发生发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阶段。
12、水肿的发生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
水肿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动物医学家畜病理学试题和答案
![动物医学家畜病理学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505648e45c3b3567ec8b47.png)
3、充血、瘀血的概念各是什么?各自的形态变化怎样?
答:充血指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局部组织的小动脉及其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入量增加,血含量增多。瘀血是由于
静脉回流障碍,血液瘀稳中有降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中静脉血液含量的增多。
浮膜性炎:通常发生在浆膜、粘膜和肺脏。在炎症过程中,组织的破坏比较轻微,纤维素性渗出形成一层假膜,呈黄白色
或灰白色,与组织粘连不牢固,通常容易剥离。
固膜性炎:这种炎症只发生粘膜。在炎症过程中,粘膜本身破坏严重,不仅引起粘膜的表层坏死,甚至可达到粘膜的深层,
纤维素性渗出物与坏死组织凝固混杂一起,不易剥离。如强行剥离可形成溃疡。
到损害时,机体的机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萎缩,称为神经性萎缩,由于机体某部位较长时间不活动,有关的肌肉和软骨都
发生萎缩,称为废用性萎缩,组织器官长期受肿瘤或机械力的压迫,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机能代谢降低而发生的萎缩,
称为压迫性萎缩。
6、脂肪变性的发生原因主要有哪些?肝脏脂肪变性的形态变化怎样?
胞群称为肿瘤。
肿瘤细胞从原发瘤脱离后,经血管、淋巴管等途径转称到其它部位。恶性肿瘤转移的方式有淋巴转移,血管转移和种植转
移。
13、怎样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答:良性肿瘤的瘤细胞形态与相应的正常细胞相似,恶性肿瘤的瘤细胞形态与相应的正常细胞差异大。良性肿瘤多呈膨胀
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恶性肿瘤的瘤细胞形态与相应的正常细胞差异大。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与周围组织
答:缺氧的类型包Βιβλιοθήκη 低氧血症性缺氧、低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三种。
家畜病理学归纳及试题
![家畜病理学归纳及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e96ba79ec3d5bbfc0a744b.png)
家畜病理学名词解释病理学:就是研究动物疾病得原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从而阐明疾病得发生、发展与转归基本规律得一门学科。
疾病:病因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得损伤与抗损伤得斗争过程。
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与器官中得血量增多得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
淤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与毛细血管里,引起局部组织中得静脉血含量增多得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心力衰竭细胞:当左心衰竭引起慢性肺淤血时,肺泡腔中出现了吞噬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得得巨噬细胞。
槟榔肝:由于淤血得肝组织伴发脂肪变性,故在肝切面形成暗红色淤血与土黄色脂变肝细胞区相间,眼观似槟榔状花纹,故称为“槟榔肝”。
血栓:在活体得血管或心脏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得某些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物质得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得固体物质称为血栓。
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各种病理产物得过程。
梗死: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而发生坏死,称为梗死。
栓塞:血液循环中出现不溶性得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管腔得过程,称为栓塞。
阻塞血管得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出血:血液流出血管或心脏之外,称为出血。
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内出血。
瘀点:漏出性出血时,在皮肤、粘膜、浆膜与实质器官呈点状出血,称为血点或瘀点。
瘀斑:严重时,呈斑块状出血,称为血斑或瘀斑。
休克:就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时所发生得,伊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为特征,并由此而导致得各种重要器官代谢障碍与结构损害得全身性病理过程。
变性: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过多得变化称为变性。
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得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
西米脾: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白髓,切面上皮小体如高粱米大小,灰白色,半透明,与煮过得西米相似。
火腿脾: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红髓,切面上红褐色得脾组织与黄色得淀粉样物质相间混杂,似火腿样花纹。
适应:就是指细胞、组织、器官、或机体对于内外环境持续性得有害刺激所做出得应答反应,这种反应一般就是非损伤得。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25781c0328ea81c759f578d6.png)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14、血液中调节PH 值的缓冲对有 15、调节酸碱平衡的有16、萎缩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萎缩, 后者可分为___________ 禾n17、肝脂肪变性依据变性细胞与中央静脉的位置不同分为填空 1、传染病的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四个时期。
2、疾病的原因可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其中外因包括为生物性致病、 化学性致病、物 理性致病、营养性致病;内因包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和 3、充血可分为 四种类型。
4、引起充血的原因有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静脉受压和静脉管腔阻塞等。
5、引起郁血的原因有6、出血按血管的损伤程度可分为 _____ 称为 _____________ ,组织间隙中带血称 。
尿中带血称 ,粪中带血7、全身性贫血的种类有 8、血栓形成的原因有血液中血小板析出、黏集和 其以上原因才能形成血栓。
血液凝固。
且只有同时具备 个及9、栓塞的种类有 等。
10、血栓的结局有 。
血栓的种类有11、休克按其发生发展可分为 三阶段。
12、水肿的发生原因有 _等。
水肿的类型有 等。
13、脱水的类型有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o。
坏死细胞的核的变化是21、组织细胞损伤的形态变化有 _________ 、是可复性变化, __________ 是不可复性变化。
再生的全身性因素有性炎。
31、化脓性炎的类型有18、颗粒 变性的 器官形态 学上的 变化是体 积 颜色/呈,结构切面比重20、凝固性坏死的类型有、干酪样坏死、蜡样坏死和22、代偿的类型有 代谢性代谢 功能性代谢和 结构性代谢23、再生的类型有 _______ 和影响再生的局部性因素有 ,其中后者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___ 。
影响32、缺氧的类型有的特点是氧分压 ,氧含量________ 和 ,氧容量___ O 乏氧性缺氧动、静脉氧分压差33、黄疸的类型有 溶血性黄疸 实质性黄疸 和 阻塞性黄疸19、坏死的类型有,其中24、第一期愈合的特点是创伤应 ___________ 、愈合所需时间、创缘 __________ 、创内异物 —,愈合后形成的疤痕 _____、炎性反25、炎症的局部病理变化是O 依此,将炎症分为三种类型。
家畜病理学 试卷资料整理 精简版
![家畜病理学 试卷资料整理 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ed96a84028915f814dc244.png)
1、肉芽组织的功能主要有:抵抗感染、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保护创面、填补组织缺损。
2、炎症局部组织的基本病理过程包括:变质、渗出、增生。
3、纤维素性炎常发生于:粘膜、肺、浆膜。
4、常见的良性肿瘤有:软骨瘤、淋巴管瘤、神经纤维瘤。
5、单纯性淋巴结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淋巴结肿大、被膜紧张、质地柔软、呈粉红色或红色。
6、急性肾小球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体积轻度肿大、质地柔软、充血。
7、病毒性脑炎的病变特点是:血管性脑炎神经细胞变性、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结节、噬神经细胞现象、。
8、禽巴氏杆菌病急性病理变化是:心外膜尤其是冠状沟和纵状沟附近呈喷洒状出血、肝脏表面和切面有许多针尖大小坏死灶、肺高度淤血、水肿。
1、槟榔肝:肝淤血时,肝脏切面肝小叶中心淤血部呈暗红色,周边脂肪变性呈黄红色,似重要槟榔的花纹,故称之为槟榔肝。
2、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是指在间质细胞或细胞内出现的一种均质、无结构的物质,可被伊红或酸性复红染成鲜红色。
3、卡他性炎:粘膜或浆膜表层轻微的急性渗出性炎,叫卡他性炎。
10、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
11、黄疸: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所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使血浆、皮肤、黏膜、虹膜、等黄染的一种病理变化称为黄疸。
12、骨性骨痂:指纤维性骨痂中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积聚在细胞之间,并由梭形细胞变成多突起骨细胞的过程。
13、内生性致热原:产内生性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性致热原、14、发绀:瘀血时,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速度缓慢,血氧消耗,结果还原的血红蛋白增多,在可视粘膜和少毛浅色皮肤上所呈现的暗红或蓝颜色,临床上称为发绀。
14、坏死:坏死是指活体上局部组织细胞发生死亡,功能全部丧失,同时形态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
坏死的类型有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
其中凝固性坏死又包括蜡样坏死、干酪样坏死和脂肪坏死。
18、贫血性梗死:组织结构较致密的脏器发生动脉阻塞时,因侧支血管细而小,梗死形成时从侧支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血量少,梗死区呈灰白色,称为贫血性梗死。
家畜病理学各章复习及试题
![家畜病理学各章复习及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5356157f01dc281e53af0f6.png)
第一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可分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类型。
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主要为心血管系统损伤及血容量、血液形状的改变所致,波及全身各器官组织。
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主要为某一局部或个别器官发生循环障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或表现为局部器官组织血液含量和流速的改变(如缺血性梗死、淤血),或表现为血液形状的改变(如血栓形成、栓塞),或表现为血管完整性的破坏和通透性的改变(如出血)等。
一、充血/淤血局部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
依据发生原因和机制不同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类。
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组织或器官的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也称为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为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动脉性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充血的组织器官体积轻度肿大,色泽鲜红,温度升高。
镜下变化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管腔内充满大量红细胞。
静脉性充血的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淤血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颜色加深,呈暗红或紫红色,表面温度降低。
镜下变化为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大量红细胞。
若淤血持续时间较长、侧枝循环不能建立时,可导致淤血性水肿、出血、组织坏死、间质结缔组织增生等,甚至发生淤血性硬变。
淤血组织易继发感染而发生炎症、坏死。
肺淤血:多见于左心衰竭和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时。
剖检,肺体积膨大,被膜紧张,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在水中呈半沉半浮状态。
切面上常有暗红色不易凝固的血液流出,支气管内流出灰白色或淡红色泡沫状液体。
肝淤血:多见于右心衰竭时,急性肝淤血时,肝体积肿大,质地较软,呈紫红色,切面流出多量暗红色液体。
肾淤血多见于右心衰竭时。
剖检,肾体积稍肿大,呈暗红色。
切开时,从切面流出多量暗红色液体,皮质常呈红黄色,故皮质和髓质界线清晰。
二、出血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外的现象称为出血。
根据出血的发生原因可将出血分为破裂性出生和渗出性出血。
自考家畜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家畜病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9ee32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3.png)
自考家畜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家畜病理学是研究家畜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病理变化的科学,对于提高家畜健康水平、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自考家畜病理学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家畜病理学研究的内容?A. 家畜疾病的发生机制B. 家畜疾病的治疗C. 家畜疾病的预防措施D. 家畜疾病的病理变化答案:B2. 家畜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垂直传播D. 水源传播答案:C3. 家畜病理学中的“垂直传播”指的是什么?A. 通过食物链传播B. 通过直接接触传播C. 从母体到后代的传播D. 通过血液传播答案:C二、填空题4. 家畜病理学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诊断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5. 家畜疾病的症状包括临床表现和________。
答案:病理变化三、简答题6. 简述家畜病理学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
答案:家畜病理学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研究家畜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规律,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最后,家畜病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家畜的健康水平,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7. 描述家畜传染病的一般流行过程。
答案:家畜传染病的一般流行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传染源的出现、传播途径的建立、易感动物的感染、疾病的爆发和传播、以及最终的控制和消灭。
传染源通常是已经感染病原体的动物,它们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如空气、食物、接触等)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
易感动物一旦感染,就会发病并成为新的传染源,如此循环,导致疾病的流行。
四、论述题8. 论述如何通过家畜病理学的研究来提高家畜的疾病抵抗力。
答案:通过家畜病理学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家畜的疾病抵抗力:首先,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了解病原体如何侵入家畜体内并引起疾病,从而找到阻止病原体侵入的方法。
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6ca2c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1.png)
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病理学研究的范畴?A. 疾病的病因B. 疾病的发病机制C. 疾病的治疗D. 疾病的临床表现2. 病理学中“炎症”是指:A. 组织损伤和修复的过程B. 细胞的增殖C. 细胞的凋亡D. 细胞的分化3. 以下哪种细胞不是炎症反应中常见的细胞?A. 淋巴细胞B. 巨噬细胞C. 红细胞D. 中性粒细胞二、填空题1. 病理学是研究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2. 病理学中的“坏死”是指______。
3. 在病理学中,“肿瘤”是指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病理学在兽医实践中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某农场的一群牛出现了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皮肤苍白等症状。
经过初步检查,兽医怀疑是某种营养缺乏症。
请根据这些症状,分析可能的病理变化,并给出你的诊断建议。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A3. 答案:C二、填空题1. 答案:疾病的原因、机制和过程。
2. 答案:局部或全身性细胞死亡。
3. 答案: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
三、简答题病理学在兽医实践中的重要性体现在:- 帮助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生机制,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通过病理变化的观察,可以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分类。
- 为兽医临床提供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依据。
- 促进对新疾病和疾病新机制的研究,推动兽医医学的发展。
四、案例分析可能的病理变化包括:- 贫血:由于营养缺乏,特别是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的缺乏,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出现皮肤苍白。
- 营养不良: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可能是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
- 肝脏功能异常:肝脏是营养代谢的重要器官,其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
诊断建议:- 进行血液学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以评估贫血的程度。
- 进行营养水平的评估,包括血清铁、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的测定。
- 对饲料成分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营养缺乏。
- 考虑进行肝脏功能测试,以评估肝脏健康状况。
家畜病理学习题
![家畜病理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25e4a40c22590102029d89.png)
《家畜病理学》部分试题及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1、疾病2、血栓3、萎缩4、变性5、脂肪变性6、坏死7、代偿 8、肿瘤9、应激 10、缺氧11、发热 12、休克13、脱水 14、槟榔肝15、虎斑心二、选择题1、疾病的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是:A 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B 机体的代尝过程C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过程2、一般疾病过程中,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是:A 损伤与抗损伤的对比关系B 外界致病因素C 机体内部因素3、关于疾病的概念,以下哪一条是正确的:A 疾病的民生需要内、外因的相互作用。
B 机体“自稳态”发生破坏C 疾病是机体感到不适4、具有下列脱水症,血液浓稠,血浆渗透压升高,细胞因脱水而皱缩,患畜呈现口渴,尿少,尿比重高者属于: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混合性脱水5、当机体受致病因素的损害,有全身性渗出性出血倾向时称为:A 出血性浸润B 出血性素质C 恶病质6、机体内物质代办谢发生障碍,在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细胞核被挤向一边是:A 脂肪变性B 颗粒变性C 水泡变性7、由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变性,因而携带氧能力下降造成的缺氧是属于:A 循环性缺氧B 等张性缺氧C 低张性缺氧8、缺盐性脱水的主要特点是:A 患畜尿少,尿的比重增加B患难与共畜尿多,尿的比重降低C 血浆渗透压升高9、引起循环性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 吸入空气中的氧分压降低B 血红蛋白变性C 机体内呼吸障碍10、急性炎时,从血管内渗出的炎性能细胞主要有:A 嗜酸性白细胞B 嗜中性白细胞C 嗜硷性白细胞11、坏死病灶,湿润,色污灰或污黑,腐败菌感染,严重有恶臭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的是:A 干性坏疽B 湿性坏疽C 液化性坏疽12、用性萎缩的原因为:A 器官组织受到机械性压迫B 肢体长期不能活动C 神经支配丧失13、组织、细胞损伤或死亡后,四细胞分裂增殖修补属于:A 改建B 化生C 再生14、变质性炎主要发生于:A 实质器官B 粘膜组织C 淋巴组织15、水肿按发生部位分为:A 心性水肿B 肺性水肿C 中毒性水肿三、简答题:1、组织器官萎缩时的病理变化?2、第一期愈合条件?3、肿瘤的生长与扩散方式?4、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5、应激原的种类?6、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机理?7、发热经过及热型?8、急性出血性淋巴结炎的病理变化?四、叙述题:1、纤维素性肺炎的特点?2、高渗性与低渗性脱水的主要原因?3、发热的发生机理?4、尸体部检的意义?5、尸体剖检的注意事项?6、尸检时,怎样进行描述脏器的病理变化?家畜病理学试题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1、疾病:是机体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并表现生命活动障碍。
家畜病理学试试题库
![家畜病理学试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41eb7c3f6c175f0e7cd13790.png)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填空1、传染病的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四个时期。
2、疾病的原因可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外因包括为生物性致病、化学性致病、物理性致病、营养性致病;内因包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充血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种类型。
4、引起充血的原因有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静脉受压和静脉管腔阻塞等。
5、引起郁血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6、出血按血管的损伤程度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尿中带血称________,粪中带血称为____________,组织间隙中带血称____________。
7、全身性贫血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血栓形成的原因有血液中血小板析出、黏集和血液凝固。
且只有同时具备_______个及其以上原因才能形成血栓。
9、栓塞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10、血栓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血栓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11、休克按其发生发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阶段。
12、水肿的发生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
水肿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021年家畜病理学试题库
![2021年家畜病理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5da308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3.png)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填空1、传染病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四个时期。
2、疾病因素可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外因涉及为生物性致病、化学性致病、物理性致病、营养性致病;内因涉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充血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种类型。
4、引起充血因素有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静脉受压和静脉管腔阻塞等。
5、引起郁血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出血按血管损伤限度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尿中带血称________,粪中带血称为____________,组织间隙中带血称____________。
7、全身性贫血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血栓形成因素有血液中血小板析出、黏集和血液凝固。
且只有同步具备_______个及其以上因素才干形成血栓。
9、栓塞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10、血栓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血栓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休克按其发生发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阶段。
12、水肿发生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
水肿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家畜病理学试题02
![家畜病理学试题02](https://img.taocdn.com/s3/m/ee7edb3d2cc58bd63086bd15.png)
家畜病理学试题11、化脓性炎有哪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化脓性炎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脓性卡他、脓肿、蜂窝织炎等。
脓性卡他:多半是由急性粘膜性炎症发展而来,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和出血,并被覆多量黄白色脓样分泌物。
脓肿:局部组织器官化脓时,由于坏死组织被溶解、液化,局部充满大量脓液;脓肿周围由新生的结缔组织包围,形成一层包膜,使脓肿病灶局限化,而不致扩散。
蜂窝织炎:是指在皮下、粘膜下和肌间等疏桦结缔组织发生的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病变范围广泛,组织破坏严重,发展迅速。
12、肿瘤的概念是什么?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有哪些?答: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对某一部分细胞的正常生长失去了控制,使这部分细胞出现异常增生,这种新增生的细胞群称为肿瘤。
肿瘤细胞从原发瘤脱离后,经血管、淋巴管等途径转称到其它部位。
恶性肿瘤转移的方式有淋巴转移,血管转移和种植转移。
13、怎样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答:良性肿瘤的瘤细胞形态与相应的正常细胞相似,恶性肿瘤的瘤细胞形态与相应的正常细胞差异大。
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恶性肿瘤的瘤细胞形态与相应的正常细胞差异大。
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良性肿瘤生长速度缓慢,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常可发生坏死、出血和溃疡。
良性肿瘤手术后不易转移;恶性肿瘤常可发生转移,手术后可复发。
良性肿瘤危害小,一般对组织造成压迫;恶生肿瘤危害大,能破坏周围组织,引起出血,感染等。
甚至可造成恶病质,以致死亡。
14、发热的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其特点各是怎样?答:发热的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和退热期三个阶段。
休温上升期:是机体发热的最初阶段,其特点是散热明显减少,产热不断增加,体温逐渐升高。
高热期:是体温上升到新的高温点后,散热与产热都在增加,并在高水平上处于动态平衡。
退热期(又称体温下降期):散热增加而产热减少,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 最新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 最新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5bb5ffefe4733687f21aa53.png)
家畜病理学试题1、疾病的发展经过有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怎样?答:疾病的发展经过有潜伏期、前躯期、临床明显期和转归期。
潜伏期:从出现因素作用于机体,到疾病的一般症状开始出现。
前躯期:从出现疾病最初的一般症状,到主要症状开始出现为止。
临床明显期:紧接前躯期之后,就某一具体疾病而言,该疾病的典型症状已充分暴露出来。
转归期:是疾病的最后阶段,或是向康复方向发展,或是引起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2、创伤愈合的概念是什么?创伤过程中的第一期愈合与第二期愈合的主要特点有什么区别?答:组织器官受机械性损害所造成的组织伤损,由其周围的健康组织进行增生、修复的过程,称为创伤愈合。
第一期愈合的组织破坏少,创面边缘整齐,失血量少,感染轻微。
第二愈合期的组织破坏严重,创面边缘不整齐,出血往往较多,创腔内发生明显的感染,并有多量的坏死组织,异物和炎性渗出物。
3、充血、瘀血的概念各是什么?各自的形态变化怎样?答:充血指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局部组织的小动脉及其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入量增加,血含量增多。
瘀血是由于静脉回流障碍,血液瘀稳中有降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中静脉血液含量的增多。
组织充血时表现为局部体积增大,色泽鲜红,触摸温度增高,组织瘀血时表现为局部色泽暗红,触摸温度降低,体积增大,甚至引起水肿。
4、出血的概念是什么?常见出血的类型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血液流出血管或心脏之外称为出血。
血液流出体外的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或体腔内的称为内出血。
出血的类型主要有破裂性出血和渗出性出血两种。
破裂性出血的特点是血管壁的完整性有明显的破坏,渗出性出血的特点是血管壁的完整性没有明显的破坏,仅表现为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
5、萎缩的概念是什么?三种局部萎缩的特点是什么?答:生长发育完全的组织和器官,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发生的体积缩小和机能减退称为萎缩。
局部萎缩主要有三种表现方式,即神经性萎缩、废用性萎缩和压迫性萎缩。
家畜病理学题库及答案
![家畜病理学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30001b2b160b4e767fcfc3.png)
绪论1、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和动物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程度程度上妨碍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自稳调节发生紊乱.动物出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患病动物经济价值和使役能力降低.2、基本病理过程:指各种疾病中,不同的器官、系统出现的共同病理变化,如水肿脱水等。
3、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的科学。
4、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基本规律的学科。
二、填空1、家畜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兽医学科和临床兽医学科之间的一门桥梁性学科。
2、疾病的转归主要分为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和死亡三类。
3、中作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是厩苑律4、中国最早的兽医学教科书是唐代李石著的《司马安骥集》5、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虎克发明了复合式显微镜,为组织病理学的创建做出巨大贡献。
第一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名词1、充血: 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组织或器官的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也称为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2、淤血: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为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3、出血: 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外的现象称为出血。
4、贫血:由于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局部组织或器官血液供应不足或完全断绝称缺血,又称局部贫血5 、血栓形成: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某些有形成分析出而形成固体物质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6、梗死: 因动脉血流断绝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7、发绀:淤血组织器官体积增大呈暗红色或蓝紫色这种颜色变化再动物的可视黏膜及无毛皮肤上特别明显二、单项选择1、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称为(B )A.外出血B.出血C.内出血D.贫血2、局部组织血管中血液含量增多是(A )A.充血B.出血C.内出血D.血栓形成3、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器官内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病理现象是(B )A.充血B.淤血C.血肿D.血栓形成4、由于动脉血输入减少,造成局部组织器官含血量减少是(A )A.贫血B.淤血C.出血D.梗死5、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是(C )A.血栓B.梗死形成C.血栓形成D.梗死6、当组织器官因动脉血断流,组织缺血而发生的坏死过程是(D )A.血栓B.梗死形成C.血栓形成D.梗死三、填空题1、充血是指小动脉扩张,使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量增多的现象。
家畜病理学精彩试题库
![家畜病理学精彩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772cd519767f5acfa1c7cd97.png)
家畜病理学试题库填空1、传染病的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四个时期。
2、疾病的原因可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外因包括为生物性致病、化学性致病、物理性致病、营养性致病;内因包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充血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种类型。
4、引起充血的原因有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静脉受压和静脉管腔阻塞等。
5、引起郁血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6、出血按血管的损伤程度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尿中带血称________,粪中带血称为____________,组织间隙中带血称____________。
7、全身性贫血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血栓形成的原因有血液中血小板析出、黏集和血液凝固。
且只有同时具备_______个及其以上原因才能形成血栓。
9、栓塞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10、血栓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血栓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11、休克按其发生发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阶段。
12、水肿的发生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
水肿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家畜病理学复习题
![家畜病理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59f24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7.png)
家畜病理学复习题一、家畜病理学实验习题1.显示了各种器官颗粒变性的共同形态特征。
2.如何诊断脂肪变性、水泡变性和糖原沉积。
3、如何眼观诊断类淀粉沉着?如何在切片中鉴别铁色素胆色素和脂褐素?4、血栓和梗死是怎样形成的?5.结果表明,肉芽组织、组织和囊肿的形成本质上是由形态学引起的。
6.简述炎性细胞成分和液体成分的主要功能。
7、根据那些组织学变化来诊断变质性、渗出性和增生性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的组织学特征是什么?8.通过实践观察,您认为诊断良性和恶性肿瘤应该使用哪些特征?9.贫血的原因和病原体的形态变化(红细胞、造血器官和实质器官的变化)。
10.描述心内膜炎{瓣膜病}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11.描述各种类型肺炎的形态学(眼部和显微镜)特征。
12.描述肝炎和肝硬化的形态学特征。
13.描述各种类型肾炎的形态学特征。
14.描述非化脓性脑炎的组织学特征。
15、试述维生素a缺乏时上皮组织、维生素d缺乏和缺钙时骨组织、硒和维生素e缺乏时肌肉组织、缺铜时神经组织的形态学变化。
16.描述了仔猪败血症和败血症、巴氏杆菌病、副伤寒、绵羊肠毒血症和绵羊链球菌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
17、结核(肺、浆膜、淋巴结)、马鼻疽(肺、鼻中膈淋巴结)、牛放线菌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
18.描述了猪支原体肺炎、猪瘟、新城疫和鸡白血病(淋巴细胞性)的病理形态学特征。
19、试述鸡马立克氏病、各型马传染性贫血、绵羊肺腺瘤病与慢性进行肺炎的病理学特征。
二、家畜病理学理论练习绪论一、简述1.学习家畜病理学的正确学习方法?第一章疾病概论一、名词解释1.疾病2。
诱因3。
外因4。
身体反应性5。
遗传因子6。
最严重的疾病7。
急性8型。
慢性病9。
传染病10。
寄生虫病11。
常见病12。
遗传病13.免疫性疾病14.潜伏期15.临床明显期16.转归期17.康复(recovery)18.完全康复19..不完全康复20.死亡(dead)21.濒死期22.生物学死亡期23.亚急性型24.前驱期二、简述1.该病的特点是什么?2.疾病的外因和内因是什么?分类是什么?3.机械性致病因素及其致病作用的特点?4.什么是物理性致病因素及其主要致病特点?5.什么是化学性致病因素及其主要特点?6.什么是生物性致病因素及其主要致病特点?7.什么是疾病的潜伏期及其特点?8.疾病的前驱期及其特点?9.临床明显期及其特点?10.简要描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第二章水代谢障碍一、名词释义1.水肿2.有效滤过压3.脱水4.高渗性脱水5.低渗性脱水6.等渗性脱水二、简述题1.导致组织液循环障碍的常见因素有哪些?2.*为什么我们会在体内保留水分和钠?3.渗出液和渗出液的区别是什么?4.高渗性脱水的原因是什么?5.高渗性脱水的治疗原则?6.低渗性脱水的治疗原则?7.等渗性脱水发病原因及其治疗原则?三、综述题1.皮肤病理变化、粘膜水肿和浆膜腔积液?2.实质器官水肿的微观变化?3.水肿对身体有何影响?第四章酸碱平衡失调一、名词释义1、酸碱平衡失调,2、呼吸性酸中毒3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二、问答1.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什么?2.呼吸性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代谢性酸中毒对身体的影响?第五章缺氧一、名词释义1、缺氧2、血氧饱和度3、血氧含量4、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氧离曲线)5、乏氧性缺氧二、问答1.根据缺氧的原因,可以分为哪四种类型?2.缺氧引起的功能变化是什么?3、什么是氧离曲线,并解释它的含义?3、乏氧性缺氧的特点是什么?第六章热门试题一、名词解释1.供暖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畜病理学名词解释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从而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疾病:病因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的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
充血:由于小动脉扩而流入局部组织和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
淤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里,引起局部组织中的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心力衰竭细胞:当左心衰竭引起慢性肺淤血时,肺泡腔中出现了吞噬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的巨噬细胞。
槟榔肝:由于淤血的肝组织伴发脂肪变性,故在肝切面形成暗红色淤血与土黄色脂变肝细胞区相间,眼观似槟榔状花纹,故称为“槟榔肝”。
血栓:在活体的血管或心脏,血液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物质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
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各种病理产物的过程。
梗死: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而发生坏死,称为梗死。
栓塞:血液循环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
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出血:血液流出血管或心脏之外,称为出血。
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称出血。
瘀点:漏出性出血时,在皮肤、粘膜、浆膜和实质器官呈点状出血,称为血点或瘀点。
瘀斑:严重时,呈斑块状出血,称为血斑或瘀斑。
休克: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时所发生的,伊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为特征,并由此而导致的各种重要器官代障碍和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变性:在细胞或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过多的变化称为变性。
坏死:活体局部组织或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
西米脾: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白髓,切面上皮小体如高粱米大小,灰白色,半透明,与煮过的西米相似。
火腿脾: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红髓,切面上红褐色的脾组织与黄色的淀粉样物质相间混杂,似火腿样花纹。
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器官、或机体对于外环境持续性的有害刺激所做出的应答反应,这种反应一般是非损伤的。
萎缩:由于物质代障碍,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发生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为萎缩。
绒毛心:纤维素性心包炎时,心脏表面覆盖有易于剥落的黄白色薄层纤维素。
病程稍长的病例,这种纤维素因心跳动而摩擦牵引、形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
化生:是指已经分化成熟的组织在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在形态上和功能上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肥大: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并伴有功能的增强,称为肥大。
代偿: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体出现代、功能障碍或组织结构破坏时,机体通过相应器官的代改变、功能加强或形态结构变化来补偿的过程称为代偿。
包囊形成:肉芽组织包囊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栓子等病理产物的过程。
修复:机体对死亡细胞、组织的修补性生长过程及对病理产物的改造过程。
肉芽组织:是由毛细管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虎斑心:发生脂肪变性的黄色心肌纤维和正常的红色心肌纤维间隔排列,在心腔表面和切面见到虎斑样的花纹。
渗出:血管中的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炎区的过程。
炎症:机体在致炎因素作用下产生的防御意义的应答反应。
炎症介质:在致炎因素的作用下,由细胞或血浆产生的参与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活性物质。
脱水:机体水分因摄入不足或丧失过多,所造成水的负平衡,称为脱水。
低渗性脱水:动物脱水时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均降低,称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动物体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渗透压升高,称高渗性脱水。
酸碱平衡紊乱:因酸碱负荷过度,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度稳定性失衡的病理过程。
代性酸中毒:是指由于体固定酸增多或碱性物质丧失过多而引起的以NaHCO3 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水肿:是指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呼吸性酸中毒:是指由于CO2 排出障碍或CO2 吸入过多而引起的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升高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代性碱中毒:是指由于体碱性物质摄入过多或酸性物质丧失过多而引起的以血浆NaHCO3 浓度原发性升高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呼吸性碱中毒:是指由于CO2 排出过多而引起的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降低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菌血症:细菌从炎症区进入血液并长时间存在的现象。
毒血症:细菌毒素和炎灶中的有毒物质进入血液而引起自体中毒现象。
败血症:病原微生物进入血液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机体全身性的病理损伤。
发热:由于热性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这样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
C)称为发热。
生性致热原:产生性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生性致热原、肿瘤:机体的正常细胞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基因发生突变在体无限制地分裂增殖而形成的细胞群。
癌基因:是能导致细胞恶性转化的核酸片段,包括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又称抑癌基因,是一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能潜在性抑制癌变作用的基因。
心膜炎:是心脏膜的炎症。
心包炎:是指心包的壁层和脏层的炎症,心包腔常蓄积多量炎性渗出物。
心功能不全: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需要的一种病理过程。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值低于正常值,并伴有红细胞形态改变和运氧障碍的过程。
肾功能不全:各种原因引起肾脏泌尿及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肾脏不能排除机体的代产物和毒性物质,不能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机体环境稳定,这一过程称为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是肾功能不全发展到严重阶段的表现,是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大量毒性物质在体蓄积所引起的自体中毒的综合性症候群。
填空病理学中的病理变化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形态结构的改变。
在尸体剖检过程中,主要观察病变的器官大小、形态、色泽、质地、重量、表面及切面状况。
依据病因不同,可将疾病分为传染病、普通病、寄生虫病三种类型。
疾病的发展过程一般包括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终结期四个阶段。
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外因、因、诱因三个方面。
疾病的结局包括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死亡三种形式。
死亡的发展过程一般包括涉死期、临床死亡、生理学死亡三个阶段。
酸碱平衡的调节途径主要有:血液中缓冲系统的调节、肺脏调节、肾脏调节和组织细胞的调节。
脑死亡的标准:动物出现不可逆昏迷;自主呼吸停止;瞳孔散大或固定;脑干神经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不完全。
血栓形成的条件:(1)心血管膜的损伤;(2)血流状态的改变;主要指血流缓慢和血流不规则。
(3)血液凝固性增高。
血栓的形态类型有: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和透明血栓。
梗死的类型: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出血性梗死(红色梗死)。
出血性梗死的条件有:动脉闭塞、吻合支丰富、严重淤血。
栓塞的类型:血栓性栓塞、空气性栓塞、脂肪性栓塞、细菌性栓塞、寄生虫性栓塞、肿瘤性栓塞。
萎缩包括:全身性萎缩和局部性萎缩两种类型。
休克发展过程:1.微循环缺血期、2微循环淤血期、3.微循环衰竭期(凝血期)。
变性类型:细胞变性: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间质变性:透明变性、淀粉样变性、粘液变性。
透明变性的类型有:血管壁的透明变性、纤维组织的透明变性、细胞透明变性。
细胞发生坏死后,细胞核的变化有:浓缩、碎裂、溶解三种类型,也是判断细胞坏死的形态学标志。
坏死的类型:凝固性坏死:贫血性坏死、肌肉蜡样坏死、干酪样坏死;液化性坏死;坏疽:感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脂肪性坏死。
再生能力最强组织是:结缔组织。
炎症的反应环节有:变质、渗透和增生三种类型。
代偿类型:代性代偿、功能性代偿、结构性代偿。
修复主要表现形式:再生、肉芽组织形成。
骨折愈合过程:血肿形成、坏死骨的吸收、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的形成、骨的改建。
炎症的症候: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发热的过程包括:升热期、高热期、退热期。
细胞因子分为: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淋巴因子。
炎症的类型:根据炎症的发生速度和临床经过,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根据炎症的主要病变特点,有可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
渗出性炎症: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卡他性炎、化脓性炎、坏死性炎、出血性炎。
化脓性炎的形式包括:脓性卡他、积脓、脓肿和蜂窝组织炎。
发生细胞处的变性:透明变性、淀粉样变性、粘液样变性。
发生细胞的变性;脂肪变性、颗粒变性、水泡变性、透明变性。
纤维素性炎症包括:浮膜性炎、固膜性炎。
白细胞游走的过程包括:边移、贴壁、游出、吞噬。
生性致热原(EP)作用部位是丘脑下部前压的体温调节中枢。
影响肿瘤大小的因素有:生长时间、部位和性质相关。
肿瘤的转移方式: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肿瘤的生长方式有: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浸润性生长。
小叶性肺炎多发生在:心叶、尖叶和隔叶的前下部。
大叶性肺炎病理变化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
淋巴结炎的类型:浆液性、出血性、坏死性、化脓性、慢性。
肾盂肾炎感染途径:血源性感染、尿源性肾盂肾炎。
心膜炎包括:疣性心膜炎、溃疡性心膜炎。
黄疸分类:溶血性黄疸、肝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肾功能不全时,尿的变化有: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管型尿。
疣性心膜炎常发生在:二尖瓣心房面和主动脉瓣心室面。
脱水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
简答题简述肺水肿的病理变化。
眼观:1.体积增大,被膜紧有光泽,肺表面色泽不一(常伴随有淤血而成暗红色),肺间质变宽2.肺脏切面呈现紫红色,流出大量的白色或粉红色泡沫。
镜下:3.肺泡腔中有大量粉红色浆液。
简述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方面:1.可以将多余的液体转移至组织间隙,缓解心脏压力,安全阀的作用2.稀释毒素3.运送药物和抗体4.降温5.毒素排出不利方面:1.器官功能降低:肺水肿影响气体交换;脑水肿影响神经机能障碍;喉头器官黏膜水肿可窒息;心包积水2.代下降:组织吸收营养减少,代率下降,抵抗力下降,组织细胞坏死,再生能力减少。
简述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1.心血管系统:1)心肌收缩力降低2)心律失常3)血管扩,血压下降,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精神沉郁,反应迟钝,严重时昏迷3.血钾过高:1)兴奋不安,肌肉震颤2)心律减慢3)严重时四肢无力,运动迟缓4.出现高碳酸血症:见于呼吸性中毒,脑水肿,致使病毒陷入昏迷状态。
皮下水肿的病理变化。
眼观:1.皮肤肿胀,色泽变淡,温度降低,指压有凹陷2.切开,有黄色胶体状液体流出。
镜下:3.组织间隙增宽,有较多液体,呈粉红色。
简述肝淤血的病理变化。
眼观:1.体积稍肿大,表面呈暗红色,质地较实2.切面流出大量暗红色液体3.慢性淤血伴随脂肪变性时,切面呈现红黄相间的网络花纹,称“槟榔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