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酶病
G6PD缺乏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G6PD缺乏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是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病,俗称蚕豆病。
G6PD缺乏症发病原因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疾病简介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多见的红细胞酶病,据统计全球约有近4亿人G-6-PD缺陷。
本病常在疟疾高发区、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蛋白病等流行地区出现,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印度、非洲和美洲黑人的发病率较高。
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分布规律呈“南高北低”的态势,长江流域以南,尤以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为高发区,发生率为4%-15%,个别地区高达40%。
中医学名G6PD缺乏症其他名称蚕豆病英文名称 glucose-6-phos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G-6-PD 所属科室内科 - 血液内科主要症状慢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起病、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主要病因进食新鲜蚕豆禁用磺胺嘧啶、SMZ、SMZ—TMP等传染性无传染性疾病分类本病有多种G-6-PD基因变异型,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或蚕豆病,感染诱发的溶血,新生儿黄疸等。
发病原因诱因有:①蚕豆;②氧化药物:解热镇痛药、磺胺药、硝基呋喃类、伯氨喹、维生素K、对氨基水杨酸等;③感染:病原体有细菌或病毒。
发病机制本病是由于调控G-6-PD的基因突变所致。
呈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
由于G-6-PD基因的突变,导致红细胞葡萄糖磷酸戊糖旁路代谢异常,当机体受到伯氨喹啉型药物等氧化物侵害时,氧化作用产生的H2O2不能被及时还原成水,过多的H2O2可致血红蛋白和膜蛋白均发生氧化损伤。
最终造成红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和溶血。
溶血过程呈自限性,因新生的红细胞G-6-PD活性较高,对氧化剂药物有较强的“抵抗性”,当衰老红细胞酶活性过低而被破坏后,新生红细胞即代偿性增加,故不再发生溶血。
遗传名词解释
还缺少核小体,一二三级亲属,局部单体,局部三体以及脆性染色体的概念。
==遗传病(genetic disease)遗传物质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GENE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它们含有同样的线性基因顺序,是除了突变点之外都一样的染色体。
==基因组〔genome〕基因组指某生命体的全套遗传物质。
==断裂基因〔split gene〕真核生物构造基因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两局部,编码顺序在DNA中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顺序间隔开,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形式,称为断裂基因。
==单一序列在基因组中重复出现的次数仅为一次或几次==外显子(expressed region) 编码顺序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局部,它在剪接后仍会被保存下来,并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被表达为蛋白质。
外显子是最后出现在成熟RNA中的基因序列, 又称表达序列。
==突变(mutation〕一切生物细胞内的基因都能保持其相对稳定性,但在一定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遗传物质就可能发生变化,这种遗传物质的变化及其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称为突变。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错义突变是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经碱基替换以后,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是由于基因组DNA链中插入或缺失1个或几个〔非3或3的倍数〕碱基对,从而使自插入或缺失的那一点以下的三联体密码的组合发生改变,进而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变化。
==X染色质哺乳动物两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是有活性的,期中一条是一呈异固缩状态、失去转录活性的X染色体,==动态突变〔dynamic mutation〕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遗传印记或亲代印记〕指在哺乳动物某些组织细胞中,控制某一表型的一对等位基因因亲源不同而呈差异性表达,即机体转录来自亲本一方的等位基因,而与自身性别无关。
分子病与遗传性酶病
详细描述:针对某遗传性酶病,基因诊断和产前筛查成为了预防该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医生能够在孕期早 期检测出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对于携带致病基因的胎儿,医生可以给予家长相关的医学建议和风险评估,以便及早采取 干预措施。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还能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提高公众对分子病与遗传性酶病的认识和关注
加强公众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分子病和遗传性酶病的认识 和了解。
倡导社会关注和支持分子病与遗传性酶病患者,为他们提供 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改善症状
对于无法根治的分子病,可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来改善患 者的生活质量,如对肌肉萎缩症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来 缓解肌肉萎缩的症状。
基因治疗
基因替代疗法
通过向患者体内导入功能正常的基因来替代缺陷 基因,以达到根治分子病的目的。
基因矫正疗法
通过修改患者体内缺陷基因的表达方式,使其表 达正常,以达到治疗目的。
诊断
诊断遗传性酶病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如酶活性测定、基因检测等。确诊需要结合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家族史。
03
分子病的治疗与预防
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
根据分子病的具体病因,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针 对基因突变导致的酶缺乏,可选用补充相应酶的药物。
抑制有害代谢物产生
对于某些分子病,可通过抑制有害代谢物的产生来减轻症 状,如对苯丙酮尿症患者,可采用特殊饮食来抑制苯丙氨 酸的代谢。
分类
根据病因,分子病可分为单基因遗传 病和多基因遗传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分子病的病因通常是基因突变,包括 点突变、插入、缺失等,导致蛋白质 或酶的结构异常,进而影响其功能。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
chromosome disease 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称为染色体病。
dynamic mutation 动态突变——又称不稳定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突变。突变是由基因组中脱氧三核苷酸串联重复拷贝数增加,拷贝数的增加随着世代的传递而不断扩增。
frame shift mutation 移码突变——基因组DNA链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多个碱基对,从而使该点之后的部分或所有三联体遗传密码子组合发黄色呢个改变的基因突变形式。
maternal inheritance 母系遗传——在精卵结合时,卵母细胞拥有上百万拷贝的mtDNA,而精子中只有很少的线粒体,受精时几乎不进入受精卵,因此,受精卵中的线粒体DNA几乎全都来自于卵子,来源于精子的mtDNA对表型无明显作用,这种双亲信息的不等量表现决定了线粒体遗传病的传递方式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而是表现为母系遗传,即母亲将mtDNA传递给她的儿子和女儿,但只有女儿能将其mtDNA传递给下一代
Gene pool 基因库——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所共有的全部基因。
Gene frequeney 基因频率——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基因座上可能出现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Genetypic frequency 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种基因型个体占群体个体总数的比率。
split gene 割裂基因——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由编码序列与非编码序列两者间隔排列组成城断裂状,称割裂基因。
coefficient of relationship 亲缘系数——两个有共同祖先的个体在某一基因座上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的概率。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先天性代谢缺陷——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酶蛋白缺失或酶活性异常所引起的遗传性代谢紊乱。又称遗传性酶病。
医学遗传学一名词解释
医学遗传学一名词解释1、遗传:是指生物繁殖过程中,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不仅形态外貌上相似,而且在生物体的结构生理和生化特征等方面都相似一保持世代间的延续,保证物种的相对稳定。
2、变异:是指生物世代间延续的过程中子代与亲代,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3、单基因病:主要受一对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即由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单个基因或一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呈孟德尔式遗传。
4、多基因病:由两对以上(多对或若干对)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
5、染色体病:或称染色体异常综合征,是指因为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所导致的疾病。
6、基因:基因是特定的DNA片段,带有遗传信息,可通过控制细胞内RNA和蛋白质(酶)的合成,进而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
7、调空基因:调控基因指可调节控制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8、结构基因:结构基因指可控制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9、断裂基因:指编码序列不连续,被非编码序列分隔嵌合排列的断裂形式的基因。
如人类的结构基因。
10、基因组:指生物承受生殖细胞(单倍体细胞)DNA分子的全部基因总和。
11、基因表达:指储存在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蛋白质或酶分子,形成生物特定性状的过程。
12、转录:转录指以DNA为膜板,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RNA 的过程,13、翻译:翻译指mRNA指导下的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14: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数目发生改变。
15:移码突变:是指DNA链上插入或丢失一、两个或多个碱基时,引起变化点下游的碱基发生位移,密码子重新组合,导致变化点以后多肽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
16:整码突变:指DNA链上密码子之间插入或丢失一个或几个密码子,导致多肽链增加或减少了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但变化点前后的氨基酸不便。
17:染色质:是一种核蛋白复合体。
呈细丝状。
为细胞间期和中解旋染色体的形态表现。
18:染色体:呈棒状,是有丝分裂期的螺旋化、浓缩了的染色质。
G6PD缺乏症
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病,是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病,俗称蚕豆病。
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患病率为0.2-44.8%。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以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为高。
G6PD缺乏症发病原因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G6PD缺乏症属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以前认为是X连锁隐性遗传,后来发现一些女性杂合子G6PD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降低、甚至患病,表现为X连锁显性遗传方式。
酶缺乏的表现度不一,因此本病可引起女性杂合子发病,就不能说是传男不传女的遗传规律了。
一些女性杂合子酶活性可能正常。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根据G6PD缺乏症特有的遗传方式,儿子患病,一定是从母亲遗传得到;女儿患病,可能是从父方,也可能是从母方,还有可能是从父母双方遗传而来。
什么是不完全显性遗传通常显性遗传的特点是父母任一方的致病基因只要传给子女,都可导致发病。
有些携带显性遗传基因的个体可无临床表现,即外显率不是100%,这种情况就是不完全显性。
正如G6PD 缺乏症一样,因属于X连锁,群体中出现外显不全现象,故称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
1.禁食蚕豆或蚕豆加工品,避免在蚕豆开花、结果或收获季节去蚕豆地。
2.禁止食用的食品:珍珠末,金银花,川莲,牛黄,腊梅花,熊胆,保婴丹。
3.禁止使用含萘的臭丸放入衣柜驱虫。
4.禁止使用的药物:乙酰苯胺、美蓝、硝咪唑、呋喃旦叮、呋喃唑酮、呋喃西林、苯肼、伯氨喹啉、扑疟母星、戊胺喹、磺胺、乙酰磺胺、磺胺吡啶、噻唑酮、甲苯胺蓝、SMZ、TNT等5.慎用的药物:扑热息痛、非拉西丁、阿斯匹林、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安坦、维生素C、维生素K、氯霉素、链霉素、异烟肼、磺胺嘧啶、磺胺胍、磺胺异恶唑、氯喹、秋水仙碱、苯海拉明、左旋多巴、苯妥英钠、普鲁卡因酰胺、乙胺嘧啶、奎尼丁、奎宁、SM、TMP、优降糖等6.感染性诱因:病毒性肝炎、流感、肺炎、伤寒、腮腺炎等。
遗传性酶病-PPT精品文档
(一)苯丙酮尿症(PKU)
临 床 表 现: 出生时正常,进奶以后,一般在3-6个月时,即 可出现症状,1岁时症状明显。 外貌 因黑色素足,在生后数月毛发皮肝和虹 膜色泽变浅,皮肤干燥,有的伴有湿疹, 由于尿和汗液中排出苯乙酸,呈特殊的鼠尿臭 味 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可有神经行为异常,如兴奋 不安,多动或嗜睡,精神萎靡.
Company Logo
诊断
本病为少数可治性遗传性代谢病之一,上述症状 经饮食控制治疗后可逆转,但智能发育落后难以 转变,应力求早期诊断治疗,:以避免神经系统 的不可逆损伤。由于患儿早期症状不典型,必须 借创实验室检测。
Company Logo
引起机体代谢障碍。
Company Logo
遗传性酶缺陷引起的物质代谢途径受阻示意图
酶突变
S’ 底物S S’’ 产物P P’’ P’
Company Logo
遗传性酶病病例
•苯丙酮尿症
•白化病
③
•半乳糖血症
Company Logo
本质是蛋白质。
代谢过程来看,有本质差异:分子病是蛋白质
改变直接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而遗
传性酶病是通过干扰酶促反应间接产生的代谢
障碍。
Company Logo
遗传性酶病发病机制
控制某一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或者控 制其结构基因的调控基因发生突变,引起 酶在质或者量上发生改变,其催化作用也 随之发生改变,从而间接导致代谢紊乱,
③
×
下等 氨基酸。 询和产前诊断 •易患皮肤癌 •注意区别与PKU的表现
Company Logo
白化病 Albinism
Company Logo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生化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生化遗传学)1、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分子病是指基因突变使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或合成的量异常直接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包括血红蛋白病、血浆蛋白病、受体病、膜转运蛋白病、结构蛋自缺陷病、免疫球蛋白缺陷病等。
2、先大性代谢缺陷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先天性代谢缺陷也称遗传性酶病,指由于遗传上的原因(通常是基因突变)而造成的酶蛋白质分子结构或数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3、融合基因(fusion gene)融合基因指由两种不同基因的局部片段拼接而成的DNA片段。
4、血友病(hemophilia)血友病是一类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血友病B及血友病C。
5、受体病(receptor disease)由于受体蛋白的遗传性缺陷导致的疾病称为受体病。
6、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血红蛋白病是由于红蛋白分子合成异常引起的疾病,习惯上分为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类。
7、结构蛋白病(structural of protein disease)结构蛋自缺陷病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和骨架的蛋白的遗传性缺陷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胶原蛋自病、肌营养不良症等。
8、膜转运蛋白病(membranous transmitted protein disease)由于膜转运蛋白的遗传缺陷导致的疾病称为膜转运蛋白病。
如胱氨酸尿症、囊性纤维样变及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等。
9、地中海贫血(tha1assemia )地中海贫血是指由于某种或某些珠蛋白链合成速率降低,造成一些肽链缺乏,另一些肽链相对过多,出现肽链数量的不平衡,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10、镰状细胞贫血(sick1e cel1 anemia)镰状细胞贫血是因β珠蛋白基因缺陷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酶病的遗传学研究及其治疗策略
酶病的遗传学研究及其治疗策略酶病是一种由酶缺失或酶活性下降引起的疾病。
这种疾病分为许多种类型,分别由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
在很长时间里,酶病都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
但随着遗传学的进步,我们已经可以研究并治疗许多酶病。
酶缺陷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这些基因突变会导致对应酶的功能缺失或酶活性下降。
酶是细胞内一类关键的蛋白质分子,在多种生化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因此,酶缺失或活性下降会导致许多生化反应无法进行或进行异常,进而引起疾病。
酶缺陷疾病分为两种主要类型:遗传性缺陷和获得性缺陷。
遗传性缺陷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并且可以在家族中通过遗传方式传递。
获得性缺陷则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例如药物或外部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等。
由于治疗策略不同,本文只讨论遗传性缺陷。
酶病的遗传学研究遗传性酶缺陷疾病的确切基因突变已经被发现,这为酶缺陷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础。
一旦发现疾病的基因突变,我们就可以采用基因诊断技术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该疾病。
如果患有该疾病,则可以采用相应的治疗策略进行干预,从而缓解疾病的症状并延长患者的寿命。
相对于以前的常规诊断方法,基因诊断技术有着许多优点。
首先,基因诊断技术能够更准确地诊断酶病。
其次,该技术可以通过直接检测基因突变来发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的原因。
此外,基因检测还可以用于祖先鉴定,对于患有同一基因突变的家族成员而言,该技术显然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如果一个生物因素出现异常,科学家们通常会想办法找到一种方法,尽管是小的方法,也是可以使其恢复正常的,将其视为调控机体系统的一个部分。
同样,对于酶缺陷疾病,遗传学研究帮助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的治疗策略。
酶病的治疗策略治疗酶缺陷疾病的策略通常依赖于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最常用的治疗策略包括酶替代疗法、基因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酶替代疗法是通过给患者补充缺少的酶来治疗酶缺陷疾病。
这种方法已经成功治疗了许多酶缺陷疾病,例如苯丙酮酸尿症等。
酶替代疗法的应用通常需要长期维持,但其长期疗效已经得到了实验证明。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
1先天性代谢缺陷(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也称遗传性酶病,指由于遗传上的原因(通常是基因突变)而造成的酶蛋白质分子结构或数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根据酶缺陷对机体代谢的影响不同,将先天性代谢缺陷分为糖代谢缺陷、氨基酸代谢缺陷、脂类代谢缺陷、核酸代谢缺陷、内分泌代谢缺陷、溶酶体沉积病、药物代谢缺陷和维生素代谢缺陷等。
2遗传异质性( genetic heterogeneity)-种遗传性状可以由多个不同的基因控制//某一种遗传疾病或表型可以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或者基因座突变所引起的现象。
与之相对反的是基因多效性,是由某一个基因突变引显的神疾有或表型。
速传异质性分为等位基因异质性和基因座异质性。
基因座异质性病是由不同基因座的基因突变引起的;等位基因异质性是指某一遗传病是由同一基因座上的不同突变引起的.遗传印记( genetic imprinting)一基因组印记(genomicimprinting)是一种DNA甲基化介导的表观遗传调节形式,是指两个亲本等位基因的差异性甲基化造成了一个亲本等位基因的沉默,另一个亲本等位基因保持单等位基因活性( monoallelice activity)。
是生殖细胞系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与DNA甲基化调节作用有关。
这种修饰有一整套分布于染色体不同部位的印记中心来协调。
基因组特定区域有成簇排列的富含CpG岛的基因表达调控元件动态突变( dynamic mutation):串联重复的三核苷酸的重复次数可随着世代交替的传递而呈现逐代递增的累加突变效应,称为动态突变。
(1)延迟显性(delayeddomi-nance ):一些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Aa)在生命的早期,因致病基因并不表达或表达不足没有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后才表现出相应的疾病临床症状,称为延迟显性(2)外显率( penetrance)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群体中某一基因型个体表现出相应表型的百分率,外显率等于100%时称为完全外显,低于100%时则为不完全外显或外显不全。
北医专升本遗传学复习
遗传复习第一部分1.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的关系,主要研究遗传病的发病机理,传递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等以降低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提高人类的健康素质。
2.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中所表现的不同存在形式。
3.染色体分类:按着丝粒的位置可分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
4.X染色体的失活约出现在胚胎发育的第16天。
5.核型: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6.正常核型的描述方法:46,XX女性46,XY男性7.《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ISCN)8.界标:包括染色体两端的末端、着丝粒和某些带。
9.区:位于两相邻界标之间的区域。
10.带:每一条染色体都是由一系列连贯的带组成,没有非带区明-暗,深-浅。
如3P35:3号染色体短臂3区5带。
11.人类染色体多态性:在正常健康人群中,存在着各种染色体的恒定微小变异,包括结构、带纹宽窄和着色强度等,这类变异是按孟德尔方式遗传的,通常没有明显的表型效应或病理学意义,称为染色体多态性。
12.人类染色体多态性常见部位:(1)Y染色体的长度变异;(2)D组、G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随体及随体柄部次缢痕区的变异;(3)第1、9和16号染色体次缢痕的变异。
13.人类染色体多态性的应用:(1)可用于追溯额外染色体或异常染色体的来源;(2)法医中可用以亲子鉴定;(3)可作为一项标记,进行不同种族或民族人群中的遗传学研究。
14.同源染色体:两条形态特征、大小、着丝粒位置相似,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叫同源染色体。
15.三倍体形成原因:双雄受精或双雌受精16.四倍体形成原因:核内复制17.缺失:染色体片段的丢失,分为末端缺失和中间缺失。
18.倒位:在一条染色体上发生两次断裂后,两断裂点之间的片段旋转180度重接叫倒位。
医学遗传学期末复习资料
医学遗传学本科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核型:是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象。
2、基因表达:是指生命过程中,储存在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蛋白质或酶分子,形成生物体特定性状的过程。
3、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
4、基因诊断:利用DNA 重组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人类遗传病的基因缺陷以诊断疾病。
5、不规则显性:是指带有显性基因的杂合体由于某种原因不表现出相应症状,因此在系谱中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
6、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7、错义突变:是指DNA中单个碱基置换后,其所在的三联体遗传密码子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导致多肽中相应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8、近婚系数:指近亲婚配的两个个体可能从共同祖先得到同一基因,婚后又把同一基因传给他们的子女的概率。
9、罗伯逊易位:又称着丝粒融合。
当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或其附近某一部位发生断裂后,二者的长臂构成一大的染色体,而其短臂构成一个小的染色体,这种易位即为罗伯逊易位。
10、联会:在减数分裂前期I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互相靠拢,在各相同的位点上准确地配对,这个现象称为联会。
11、分子病:是指基因突变造成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12、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生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精子和卵细胞发生的成熟期。
13、遗传性酶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酶蛋白缺失或酶活性异常所引起的遗传性代谢紊乱,称为遗传性酶病。
14、携带者: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基因的杂合子,称为携带者。
15、基因:是特定的DNA片段,带有遗传信息,可通过控制细胞内RNA和蛋白质(酶)的合成,进而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
16、系谱:是指某种遗传病患者与家族各成员相互关系的图解。
17、基因治疗:是指运用DNA重组技术修复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使细胞恢复正常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遗传性酶病课件
基因突变的检测方 法:基因测序、基
因芯片等
染色体异常
1
2
3
4
染色体数目异常: 如三体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等
染色体结构异常: 如染色体缺失、 重复、倒置、易
位等
染色体基因突变: 如基因突变导致 酶活性改变或缺
失
染色体非整倍体: 如三倍体、四倍
体等
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遗传性
酶功能异常:由于 酶的缺陷或缺乏,
导致代谢紊乱
复杂性:酶病的临 床表现多样,诊断
和治疗困难
多样性:酶病种类 繁多,涉及多种酶
和代谢途径
2
遗传性酶病的病因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定义: DNA序列的改变, 导致蛋白质结构或
功能的改变
基因突变的类型: 点突变、插入/缺 失突变、拷贝数变
异等
基因突变的影响: 可能导致酶活性改 变,进而影响生物
酶病的分类
01
代谢酶病: 由于代谢酶 缺陷导致的 疾病,如苯 丙酮尿症
02
结构酶病: 由于结构酶 缺陷导致的 疾病,如肌 营养不良症
03
调节酶病: 由于调节酶 缺陷导致的 疾病,如糖 尿病
04
信号酶病: 由于信号酶 缺陷导致的 疾病,如神 经纤维瘤病
酶病的特点
1
2
3
4
遗传性:由基因突 变引起,具有家族
X连锁显 性遗传
X连锁隐 性遗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Y连锁遗 传
线粒体遗 传
3
遗传性酶病的诊断和 治疗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检测 酶活性和基因突变
基因检测:基因测 序和基因芯片技术
第五章 遗传性酶病
苯丙酮尿症 (phenylketonuria ,PKU)
• 是以智力发育不全为主要特征的遗 传性酶病,呈AR。
•由苯丙氨酸羟化酶 (phenylalanine hydrexylase,PAH)遗传性 缺乏引起。
乳糖血症 galactosemia
• 半乳糖血症是半乳糖代谢过程中酶缺乏引起的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均可发病。
• 临床表现:哺乳后呕吐、腹泻,对乳类不能耐 受,继而出现肝硬化、白内障、智力发育不全 等症状。
• 半乳糖激酶(GALK)、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 移酶(GALT)是半乳糖代谢中所涉及的两个 主要的酶,其中任何一个有遗传性缺乏,均会 导致不同亚型的半乳糖血症。
5-磷酸核糖
(-)
GMP(鸟苷酸 )
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
(-)
IMP (次黄苷酸)
鸟嘌呤
HGPRT
次黄嘌呤
黄嘌呤 尿酸
• 是一组表现为糖原代谢障碍引起的遗传 性酶病,涉及到15种以上酶的缺陷。 Ⅰ 型症状严重。
糖原累积症Ⅰ型(Von Gierke病)
是由于患者肝脏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 ,G6Pase)引起的。 在正常人,肝糖原在一系列酶的作 用下生成葡萄糖,这个反应的每个 步骤都是可逆的,主要步骤如下:
半乳糖血症Ⅱ型
• 由于半乳糖激酶遗传性缺乏所引起的, 又叫半乳糖激酶缺乏性半乳糖血症。
• 临床上只表现为半乳糖血症和半乳糖尿 症,没有肝和脑损伤的表现。临床上明 显的特征是早年就发生严重的白内障。
治疗:
北医专升本遗传学复习
遗传复习第一部分1.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的关系,主要研究遗传病的发病机理,传递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等以降低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提高人类的健康素质。
2.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中所表现的不同存在形式。
3.染色体分类:按着丝粒的位置可分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
4.X染色体的失活约出现在胚胎发育的第16天。
5.核型: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6.正常核型的描述方法:46,XX女性 46,XY男性7.《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ISCN)8.界标:包括染色体两端的末端、着丝粒和某些带。
9.区:位于两相邻界标之间的区域。
10.带:每一条染色体都是由一系列连贯的带组成,没有非带区明-暗,深-浅。
如3P35:3号染色体短臂3区5带。
11.人类染色体多态性:在正常健康人群中,存在着各种染色体的恒定微小变异,包括结构、带纹宽窄和着色强度等,这类变异是按孟德尔方式遗传的,通常没有明显的表型效应或病理学意义,称为染色体多态性。
12.人类染色体多态性常见部位:(1)Y染色体的长度变异;(2)D组、G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随体及随体柄部次缢痕区的变异;(3)第1、9和16号染色体次缢痕的变异。
13.人类染色体多态性的应用:(1)可用于追溯额外染色体或异常染色体的来源;(2)法医中可用以亲子鉴定;(3)可作为一项标记,进行不同种族或民族人群中的遗传学研究。
14.同源染色体:两条形态特征、大小、着丝粒位置相似,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叫同源染色体。
15.三倍体形成原因:双雄受精或双雌受精16.四倍体形成原因:核内复制17.缺失:染色体片段的丢失,分为末端缺失和中间缺失。
18.倒位:在一条染色体上发生两次断裂后,两断裂点之间的片段旋转180度重接叫倒位。
酶蛋白病名词解释
酶蛋白病名词解释
酶蛋白病是一类遗传性疾病,主要由于体内特定酶蛋白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引起。
酶蛋白通常在身体中参与各种化学反应,帮助分解和代谢特定的物质。
当出现酶蛋白的缺乏或功能异常时,相关物质不能被有效地分解和代谢,导致这些物质在体内的积累,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
酶蛋白病包括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由不同的酶蛋白缺乏或功能异常引起。
常见的酶蛋白病包括:酶蛋白贮积病、脂肪物质代谢异常病等。
酶蛋白贮积病是一类由于酶蛋白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身体无法正常分解和清除特定物质,最终导致这些物质在细胞和组织中的积累。
常见的酶蛋白贮积病包括:高胆固醇血症、肝脾肿大症、糖原贮积病等。
这些疾病通常会引起器官损害,如肝脏、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
脂肪物质代谢异常病是一类由于酶蛋白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体内脂肪物质代谢紊乱的疾病。
常见的脂肪物质代谢异常病包括:肥胖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
这些疾病常常与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等疾病有关。
酶蛋白病的诊断通常通过临床症状、家族史、生化指标和遗传学检测来确定。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酶替代治疗、骨髓移植等。
近年来,基因治疗等新兴治疗方法也在酶蛋白病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乳糖血症Ⅰ型(最多、最重)
半乳糖血症Ⅱ型(白内障)
半乳糖-1-磷酸 尿苷转移酶 半乳糖激酶 基因定位: 9p13 基因定位: 17q21-q22 半乳糖尿苷二 磷酸-4-异构酶 半乳糖血症Ⅲ型
可无症状
基因定位: 1p35-p36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③ 2-磷酸尿 苷葡萄糖
ATP ADP
二磷酸尿 苷半乳糖 ②
半乳糖 ① 半乳糖醇
1-磷酸半乳糖
2-磷酸尿苷葡萄糖
1-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① 半乳糖激酶
② 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 ③ 尿苷二磷酸半乳糖-4-异构酶
半乳糖体内代谢途径
第9章 分子病与遗传性酶病
第2节 遗传性酶病
LOGO
遗传性酶病
又称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编码酶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 合成的酶结构或数量改变所引发 的机体代谢紊乱。
Company Logo
广义上,遗传性酶病也属于分子病,因为酶的
(一)苯丙酮尿症(PKU)
AR,我国发病率1/165000
×
③
病 因:苯丙氨酸羟化酶
( PAH) 基 因 突 变 导 致 PAH缺 乏 ,使 苯 丙氨 酸 不能合成酪氨酸。
Company Logo
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 I)
引起机体代谢障碍。
Company Logo
遗传性酶缺陷引起的物质代谢途径受阻示意图
酶突变
S’ 底物S S’’ 产物P P’’ P’
Company Logo
遗传性酶病病例
•苯丙酮尿症
•白化病
③
•半乳糖血症
Company Logo
③
×
下等 氨基酸。 询和产前诊断 •易患皮肤癌 •注意区别与PKU的表现
Company Logo
白化病 Albinism
Company Logo
三、半乳糖血症( galactosemia ) AR
1.症状:对乳糖的不耐受性,生后几天,呕吐、拒吮、 腹泻。 1周后:黄疸,肝肿大,腹水。 1~2月内:白内障。 几个月后:智力发育障碍,生长迟缓,血、尿中半乳 糖高。
Company Logo
治疗
诊断一旦明确,应尽早给予积极治疗,主要是饮 食疗法。开始治疗的年龄愈小,效果愈好。 低苯丙氨酸饮食主要适用于典型PKU以及血苯丙 氨酸持续高于1. 22mmol/L的患者。由于苯丙氨酸 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完全缺乏时亦可导 致神经系统损害,因此对婴儿可喂给特制的低苯 丙氨酸奶粉,到幼儿期添加辅食时应以淀粉类、 蔬菜、水果等低蛋白食物为主。
Company Logo
诊断与治疗:
一旦确诊,立即停用乳类,改用豆浆等,
辅以维生素、脂肪等喂养;
预后好坏取决于能否早诊断早治疗。
Company Logo
பைடு நூலகம்
Company Logo
预防
避免近亲结婚。开展新生儿筛查,以早期发现, 尽早治疗。
对有本病家族史的孕妇必须采DNA分析或检测羊 水中蝶吟等方法对其胎儿进行产前诊断。
Company Logo
☆
白化病Albinism
•Ⅰ型代谢途径:
半乳糖酶
基因突变
半乳糖1-磷酸 尿苷转移酶
乳糖
半乳糖
葡萄糖
半乳糖 激酶
×
1-磷酸半乳糖
6-P-G
•半乳糖、1-磷酸半乳糖在血中聚集,部分经尿排除,
累积各个组织器官
•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苯丙氨酸
×
对中枢神经 毒性作用
酪氨酸 多巴神经功能
抑制大脑正常发育
黑色素
智力低下
毛发皮肤变浅
Company Logo
(一)苯丙酮尿症(PKU)
基 因 定 位: PAH基因:12q24.1 突变类型广泛,呈现明显的遗传异质性
Company Logo
(一)苯丙酮尿症(PKU)
临 床 表 现: 出生时正常,进奶以后,一般在3-6个月时,即 可出现症状,1岁时症状明显。 外貌 因黑色素足,在生后数月毛发皮肝和虹 膜色泽变浅,皮肤干燥,有的伴有湿疹, 由于尿和汗液中排出苯乙酸,呈特殊的鼠尿臭 味 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可有神经行为异常,如兴奋 不安,多动或嗜睡,精神萎靡.
发病环节:酶缺乏导致代谢终产物缺乏 遗传方式:AR 缺乏的酶:酪氨酸酶,导致终产物黑色
素缺乏
遗传基因OCA1定位:11q14-q21
Company Logo
(二)白化病(albinism)
AR,发病率:1/10000~1/20000 临床表现: 病因:酪氨酸基因突变导致酪氨 诊断与治疗: •皮肤、毛发白色11q14-q21, 基 因 定 位: 酸酶缺乏 •目前无有效方法 •畏光、眼球震颤、严重视力低 含5个外显子,编码529个 •最根本策略:进行遗传咨
1、新生儿期筛查
新生儿喂奶3日后,采集足根末梢血,吸收再生 厚滤纸上,晾干后邮寄到筛查中心,采用Guthrie细 菌生长抑制试验半定量测定,其原理是苯丙氨酸能 促进已被抑制的枯草杆菌重新生长,以生长圈的范 围测定血中苯病氨酸的含量。
Company Logo
2、尿三氯化铁试验 用于较大婴儿和儿童的筛查。将三氯化铁滴入 尿液,如立即出现绿色反应,则为阳性,表明尿 中苯丙氨酸浓度增高。 3、血浆氨基酸分析和尿液有机酸分析 可为本病提供生化诊断依据,同时,也可鉴别 其他的氨基酸、有机酸代谢病。 4、尿蝶呤分析 应用高压液相层析(PHLC)测定尿液中新蝶 呤和生物蝶呤的含量,鉴别各类PKU。
Company Logo
诊断
酶学诊断 PAH仅存在于肝细胞,需经肝活检测 定,不适用于临床诊断。其他3种酶的活性可采用 外周血中红、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测定。 DNA分析 该技术近年来广泛用于PKU诊断、杂 合子检出和产前诊断。但由于基因的多态性,分 析结果务须谨慎。
本质是蛋白质。
代谢过程来看,有本质差异:分子病是蛋白质
改变直接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而遗
传性酶病是通过干扰酶促反应间接产生的代谢
障碍。
Company Logo
遗传性酶病发病机制
控制某一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或者控 制其结构基因的调控基因发生突变,引起 酶在质或者量上发生改变,其催化作用也 随之发生改变,从而间接导致代谢紊乱,
Company Logo
诊断
本病为少数可治性遗传性代谢病之一,上述症状 经饮食控制治疗后可逆转,但智能发育落后难以 转变,应力求早期诊断治疗,:以避免神经系统 的不可逆损伤。由于患儿早期症状不典型,必须 借创实验室检测。
Company Logo
诊断
1、尿糖定性试验。斑氏试验阳性,而葡萄糖氧 化酶试验阴性,说明尿中无葡萄糖,而有半乳糖 存在。 2、血半乳糖测定。正常者血中半乳糖含量甚微, 凡测定值增高,即作为诊断本病的依据。
Company Logo
3、尿中半乳糖定性试验。正常人为阴性,结果 为阳性者即可诊断此症。 4、红细胞酶活力测定。抽取患儿静脉血,测定 红细胞内半乳糖转移酶的活性,如活性减低即表 明该酶缺乏,是诊断本病的最可靠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