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07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0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0788ffb0717fd5370cdc5d.png)
朗读《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 雨》,概括你的朗读感受。
《望天门山》:__壮__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__柔__美
赏西湖之“晴”
水光潋滟晴方好 明媚
波光闪动的样子 想象
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的阳光洒 在西湖上,西湖________。
赏西湖之“雨”
山色空蒙雨亦奇 淡雅
云雾迷茫缥缈的样子 想象
107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曾在西湖饮酒游 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大雨,两种不同 的景致,他都很欣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交代事件背景
[宋]苏 轼
交代天气变化情况
苏轼 (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zhān),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属四川)人。豪放派词人 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想象
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从 中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 至此,回旋澎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上句中“断”“开”二字运用极其传神, 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之浩大声势;下句反 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 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从中间断开 楚江将天门山劈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思考:天门山本来就是隔江相对,诗人却把它 想象成是从中间劈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想象神奇,化静为动,借山势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碧水东流至此回
到这个地方激起回旋
山势阻挡,江水撞击山石,激起回旋,汹 涌澎湃。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yáo
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人教部编版 17 古诗三首 (共17张PPT)演示课件
![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人教部编版 17 古诗三首 (共17张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2f1dc883c4bb4cf6ecd178.png)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 宋光苏秋轼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写一刘写禹,锡观察生字,认真连写。 写遥一望写 洞,庭观山察水生翠字,,白认银真盘连里写一。青螺。 湖说光说秋 这月节两课相的和学,习潭收面获无。风镜未磨。 湖背光诵秋 本月节两课相学和习,的潭三面首无古风诗镜,未说磨说。三首诗的大意。 遥比望一洞 比庭,山换水词翠比,较白,银体盘会里妙一用青。螺。 品说一说品 这,节抓课重的点学词习,收理获解。句意。 遥宋望苏洞轼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遥一望比 洞,庭换山词水比翠较,,白体银会盘妙里用一。青螺。 宋唐 苏刘轼禹锡 统欲编把教 西材湖三比年西级子上,册淡第妆六浓单抹元总相宜。 2品5一岁品的,李抓白重第点一词次,离理开解句意。 江湖而光东 秋,月来两欣相赏和天,门潭山面。无风镜未磨。 湖唐光刘秋禹月锡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唐5岁刘的禹李锡白第一次离开 四唐川李,白前去洞庭湖游览, 比唐一刘比禹,锡换词比较,体会妙用。 背欲诵把本 西节湖课比学西习子的,三淡首妆古浓诗抹,总说相说宜三。首诗的大意。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唐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说说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说说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6fa5a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e.png)
思考 2.《望洞庭》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洞庭湖比喻成白银盘, 把君山比喻成青螺。
主旨概括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描绘 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 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 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拓展积累
描写山水美景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正确书写生字。 3.收集描写山水美景的诗句。
谢 谢 观 看!
望洞庭
导入
洞庭湖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842 )
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 之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 《乌衣巷》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天,刘禹 锡赴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途径洞庭湖 时所作。
解题
望洞庭
从远处看
未经打磨的铜镜。
解诗意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山:指位于洞庭湖中的君山。 » 白银盘:指平静而清亮的洞庭湖面。 »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
的君山。
远远望去,洞庭湖中山水苍翠,那湖中的君山就好像洁白银
盘里的一枚青螺。
赏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两相和”形象地描绘出水光与秋月交相辉映, 一派和谐、宁静的画面。
赏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镜未磨”指像未经打磨的铜镜。表现了洞庭湖 风平浪静的朦胧美。
赏析
近望
望洞庭
部编版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精品PPT课件
![部编版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6057f12f60ddccdb38a006.png)
yí
宜 组词:相宜 便宜 事不宜迟
字词乐园
会认字
tínɡ
庭 组词:洞庭 庭院 门庭若市
wèi
未 组词:未来 未必 前所未有
字词乐园
会认字
mó
磨 组词:磨面 磨练 磨合
pán
盘 组词:盘子 算盘 托盘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 所以叫楚江。
中断:江水从中间割断两山。 开:劈开。 至此: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出:出现。 日边:天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本课所 选的三首古诗,描绘了长江波涛汹涌的壮观、西湖婀 娜多姿的美妙、月光下洞庭山湖的空灵之美。让我们 在品读古诗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资料宝袋
李白:(701一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 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 爱饮酒作诗,喜欢交朋友。
dú yǐn chū jìnɡ
帆饮初镜
字词乐园
会写字
wèi
mó
yáo yín
未磨遥银
pán
盘
字词乐园
易错提示
楚:下面部分是“疋”。 孤:左半部分是“子”,不要写成 “犭”。
字词乐园
点击“笔顺视频”,跟我 一起进行笔顺学习吧!
字词乐园
会认字
yì
亦 组词:人云亦云 亦步亦趋
mǒ
抹 组词:涂抹 抹黑 门庭若市
资料宝袋
西湖美景
春晓苏堤
雷峰夕照
断桥残雪
曲院风荷
资料宝袋
洞庭湖:湖外有湖,湖中 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 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 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 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 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宜 组词:相宜 便宜 事不宜迟
字词乐园
会认字
tínɡ
庭 组词:洞庭 庭院 门庭若市
wèi
未 组词:未来 未必 前所未有
字词乐园
会认字
mó
磨 组词:磨面 磨练 磨合
pán
盘 组词:盘子 算盘 托盘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 所以叫楚江。
中断:江水从中间割断两山。 开:劈开。 至此: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出:出现。 日边:天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本课所 选的三首古诗,描绘了长江波涛汹涌的壮观、西湖婀 娜多姿的美妙、月光下洞庭山湖的空灵之美。让我们 在品读古诗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资料宝袋
李白:(701一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 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 爱饮酒作诗,喜欢交朋友。
dú yǐn chū jìnɡ
帆饮初镜
字词乐园
会写字
wèi
mó
yáo yín
未磨遥银
pán
盘
字词乐园
易错提示
楚:下面部分是“疋”。 孤:左半部分是“子”,不要写成 “犭”。
字词乐园
点击“笔顺视频”,跟我 一起进行笔顺学习吧!
字词乐园
会认字
yì
亦 组词:人云亦云 亦步亦趋
mǒ
抹 组词:涂抹 抹黑 门庭若市
资料宝袋
西湖美景
春晓苏堤
雷峰夕照
断桥残雪
曲院风荷
资料宝袋
洞庭湖:湖外有湖,湖中 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 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 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 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 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27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27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17e89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0.png)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思是: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只小船从水天相
接的远处驶来,好似来自天边。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同一
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感谢聆听
duàn 笔顺:
字义:①(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②隔绝。
chǔ 笔顺:
字义:①古时指楚国。②清晰,清楚。
zhì 笔顺:
字义:①到。②至于。③极,最。
ɡū 笔顺:
字义:①单独,孤单。②孤儿。
fān 笔顺:
字义:①指帆船。②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天天门门山山〕〕今今安安徽东徽梁东 梁 山与与西西梁梁山山的的合合称。称东。 东 梁山在今今芜芜湖湖市市,,西西梁梁山山 在今马鞍鞍山山市市,,两两山山隔隔江江 相对对,,像像天然天的然门的户 门 户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三首
认识生字
4
莫
1
3
5
7
亦
盘
未
宜
2
6
抹
庭
望天门山
李白
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自 称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 肃静宁西南)。他曾被 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作者名片
文学成就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最擅长的体裁 是绝句。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
yǐn 笔顺:
字义:①喝,有时候特指喝酒。②可以喝的东西。
chū 笔顺:
字义:①开始的一段时间。②开始的。③刚开始。
jìnɡ 笔顺:
字义:①镜子。②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帮助视力或做光学实 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
接的远处驶来,好似来自天边。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同一
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感谢聆听
duàn 笔顺:
字义:①(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②隔绝。
chǔ 笔顺:
字义:①古时指楚国。②清晰,清楚。
zhì 笔顺:
字义:①到。②至于。③极,最。
ɡū 笔顺:
字义:①单独,孤单。②孤儿。
fān 笔顺:
字义:①指帆船。②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天天门门山山〕〕今今安安徽东徽梁东 梁 山与与西西梁梁山山的的合合称。称东。 东 梁山在今今芜芜湖湖市市,,西西梁梁山山 在今马鞍鞍山山市市,,两两山山隔隔江江 相对对,,像像天然天的然门的户 门 户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三首
认识生字
4
莫
1
3
5
7
亦
盘
未
宜
2
6
抹
庭
望天门山
李白
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自 称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 肃静宁西南)。他曾被 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作者名片
文学成就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最擅长的体裁 是绝句。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
yǐn 笔顺:
字义:①喝,有时候特指喝酒。②可以喝的东西。
chū 笔顺:
字义:①开始的一段时间。②开始的。③刚开始。
jìnɡ 笔顺:
字义:①镜子。②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帮助视力或做光学实 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 古诗三首 课件 (共34张 )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 古诗三首 课件 (共34张 )](https://img.taocdn.com/s3/m/158afb5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f.png)
感悟心语 湖光山色在古人的笔下是那么壮丽和美好。这三首诗让我们欣赏了长江奔腾的气势、西湖的柔美、洞庭湖的平静青翠。我们心中满是对祖国美景的《饮湖上初睛后雨》中奇妙地运用了多角度视察的方法,写出了自己的特殊感受,“晴方好”“雨亦奇”。 仿写思路:我们在表达自己的特殊感受时,可采用多角度视察的方法,也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或借景抒情的写法。 我的练笔:假如此刻你站在庐山,你想对庐山表达些什么?写一写吧!
⑰湖光:湖面的波光。⑱和:和谐。⑲谭面:指湖面。⑳遥望:远远望去。21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22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⑥品析: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贴切的比喻, 描画洞庭的山水。“遥望”写出诗人是在远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第四句视线又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下, 银盘似的洞庭水面,放着如青螺一样的君山。诗人笔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⑦探究:这三首诗虽然是出自三位诗人之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能说说吗?这三首古诗,均是写景的作品。作者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了景物的特点:天门山的雄奇、西湖的风姿绰约以及远望洞庭湖的美丽风景都呈现于读者眼前,让我们感叹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望洞庭(tíng)[唐]刘禹(yǔ)锡(xī) 湖光⑰秋月两相和⑱,潭面⑲无风镜未(wèi)磨(mó)。【句解:“两相和”中的“和”字营造出水天一色的境域。第二句补充了第一句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⑤ 遥望⑳洞庭山水翠,白银盘21(pán)里一青螺。22(比喻)【句解:上句写的是远看洞庭山的风景,后一句的“白银盘”点明了洞庭湖面的颜色的样子。】⑥⑦
⑧饮湖上:在湖面饮酒。湖,指西湖。⑨初晴:起初开始放晴。⑩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⑪方:正。⑫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⑬:亦:也。⑭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⑮淡妆:淡雅朴素的装饰。⑯总相宜:总是很合适。
⑰湖光:湖面的波光。⑱和:和谐。⑲谭面:指湖面。⑳遥望:远远望去。21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22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⑥品析: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贴切的比喻, 描画洞庭的山水。“遥望”写出诗人是在远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第四句视线又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下, 银盘似的洞庭水面,放着如青螺一样的君山。诗人笔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⑦探究:这三首诗虽然是出自三位诗人之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能说说吗?这三首古诗,均是写景的作品。作者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了景物的特点:天门山的雄奇、西湖的风姿绰约以及远望洞庭湖的美丽风景都呈现于读者眼前,让我们感叹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望洞庭(tíng)[唐]刘禹(yǔ)锡(xī) 湖光⑰秋月两相和⑱,潭面⑲无风镜未(wèi)磨(mó)。【句解:“两相和”中的“和”字营造出水天一色的境域。第二句补充了第一句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⑤ 遥望⑳洞庭山水翠,白银盘21(pán)里一青螺。22(比喻)【句解:上句写的是远看洞庭山的风景,后一句的“白银盘”点明了洞庭湖面的颜色的样子。】⑥⑦
⑧饮湖上:在湖面饮酒。湖,指西湖。⑨初晴:起初开始放晴。⑩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⑪方:正。⑫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⑬:亦:也。⑭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⑮淡妆:淡雅朴素的装饰。⑯总相宜:总是很合适。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14a7b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e.png)
悠闲自在 乐观豁达
诗人在望什么? 望到了什么?
秋夜月光下洞庭湖 优美风景
望洞庭
[唐]刘禹锡
和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XXX舒适
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风景?
和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XXX舒适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 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荔枝酱
一、读准读通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学习方法:
①读诗题 ②读注释
二、了解大意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浓抹
淡妆
倘若你就是诗人,闭上眼想象:
如果有这么一天,可以把你们的作业或 者各种任务都放下,什么也不想,坐在 风景如画的湖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在官场上遭受挫折, 被派遣到杭州去,但杭州西 湖的潋滟风光打散了他心中 的抑郁不平,他不再执着于 官场的斗争,而是陶醉于湖 光山色。
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③西子:既西施,中国古
代四大美女之一。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 漾,波光粼粼; 雨天时,西湖云雾迷 漫,群山若隐若现。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在望什么? 望到了什么?
秋夜月光下洞庭湖 优美风景
望洞庭
[唐]刘禹锡
和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XXX舒适
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风景?
和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XXX舒适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 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荔枝酱
一、读准读通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学习方法:
①读诗题 ②读注释
二、了解大意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浓抹
淡妆
倘若你就是诗人,闭上眼想象:
如果有这么一天,可以把你们的作业或 者各种任务都放下,什么也不想,坐在 风景如画的湖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在官场上遭受挫折, 被派遣到杭州去,但杭州西 湖的潋滟风光打散了他心中 的抑郁不平,他不再执着于 官场的斗争,而是陶醉于湖 光山色。
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③西子:既西施,中国古
代四大美女之一。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 漾,波光粼粼; 雨天时,西湖云雾迷 漫,群山若隐若现。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21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46d7b6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b.png)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 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一 面没经过打磨的镜子。
课外拓展
有关洞庭湖的诗词
1、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17、古诗三首
李白(701一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 称,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 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 有《李太白集》传 世 。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 , 享年61岁 。 其墓在安徽当涂 , 四川江油 、 湖 北安陆有纪念馆。
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 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束缚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 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迹 。
语段分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三句承 接 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 。 “出” 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 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 好像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 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 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 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语段分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 风景。“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 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 (30张 )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 (30张 )](https://img.taocdn.com/s3/m/64d1f09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b.png)
李白一生,四处漫游,游览了祖国无数 的名山大川,热爱自然,寄情万物,是他 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气质。在他二十五岁的 时候,他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 壮志,游历天下。有一天,他来到了长江, 乘舟而下,他看到了——天门山,有感而 发,写下了《望天门山》。
了解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 祖籍陇西郡成纪县,出生于蜀郡 绵州昌隆县,一说生于西域碎叶 (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 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 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 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学习生字
左边是一把刀把两束丝 全都剪断了,右边是一 把锋利的斧头
断
猜猜这是什么字
诗句赏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课
“断”体现了天门山的( 高)且(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一紧、扣导题入目新课,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 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 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 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 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断”体现了天门山的高且险。
巍峨壮丽的长城
一、导入新
神来之笔的天门山
一导入新课
婀娜多姿的西湖
一、导入新课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一、导入新课
关于祖国壮美河山的诗句
一、导入新课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 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 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d747a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6.png)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jìnɡ
wèi
mó
yáo
镜未磨遥
yín
pán
银盘
望:从远处看。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优美。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照物时显得模 模糊糊。这里比喻洞庭湖湖面平静,湖中景物迷漫。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澈的洞庭湖面。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 二,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 旋的水流。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山 [唐]李白 ———————, ———————。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7.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诗人。宇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 寂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 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 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 生活多所体验。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 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到达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李太白集》。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71bbbf71fe910ef12df852.png)
妙解课文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古 诗,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边读边 思考:
这三首古诗分别描绘了怎 样的景色?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 甘肃天水附近)人。李白是继屈 原之后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 人,人称“诗仙”。
资料袋
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 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 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 天门由此得名。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自由读一读古诗, 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理解古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 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 涛的冲击,才撞开了“状元成天才路 门”, 使它中断而成状元为成才路 东西两山。
17 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我会认
yì mǒ yí tíng wèi mó pán
亦抹宜庭未磨盘
mǒ
yí
淡妆浓抹 相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íng
wèi mó
pán
洞庭 镜未磨 银盘
多音字
mǒ(抹粉)
抹 mā(抹布)
例:妈妈在抹( mǒ )粉的时候不小心把
粉撒了一些,她赶紧用抹( mā )布擦掉。
mó(磨炼)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 中所见的天门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 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 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 从“日边来”上的“一片孤帆”。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 《古诗三首》PPT课件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 《古诗三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04d63355270722192ef723.png)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 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 对, 想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望天门山
[唐]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唐代浪漫主义诗 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 意境奇妙,语言奇妙,立意清晰。
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 。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 ,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
pán
wèi mó
我会认
tíng
wèi
mó
pán
庭未磨盘
解读课文 互相映衬。
湖光 相和 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的波光。 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意: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 和,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 镜一样。
yì
mǒ
yí
亦
抹
宜
解读课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景的七言绝句,写于诗人
任杭州通判期间。这首诗
在艺术手法上最大的成功
就是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解读课文
波光闪动的样子。 在晴日的阳光照 射下,西湖水波荡漾, 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在阴雨的 天气里,山峦在细雨 中迷蒙一片,别有一 种奇特的美。
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
向北流去。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 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 来。 《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象 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 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 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 对, 想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望天门山
[唐]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唐代浪漫主义诗 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 意境奇妙,语言奇妙,立意清晰。
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 。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 ,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
pán
wèi mó
我会认
tíng
wèi
mó
pán
庭未磨盘
解读课文 互相映衬。
湖光 相和 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的波光。 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意: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 和,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 镜一样。
yì
mǒ
yí
亦
抹
宜
解读课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景的七言绝句,写于诗人
任杭州通判期间。这首诗
在艺术手法上最大的成功
就是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解读课文
波光闪动的样子。 在晴日的阳光照 射下,西湖水波荡漾, 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在阴雨的 天气里,山峦在细雨 中迷蒙一片,别有一 种奇特的美。
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
向北流去。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 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 来。 《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象 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 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b28d8fcaaedd3382c4d324.png)
17.古诗三首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 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万首诗,他的诗 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 、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 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 艺术效果,被称为“诗仙”。
(4)开:劈开,断开。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
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 变,并更加汹涌。 (6)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7)出:突出,出现。 (8)日边:天边。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
来自日边。
《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 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 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 生学的 知识, 教职员 躬亲共 学;要 学生守 的规则 ,教职 员躬亲 共守。2 021/7 /2520 21/7/ 25Sun day, July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7/252021/7/252021/7/252021/7/25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 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万首诗,他的诗 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 、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 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 艺术效果,被称为“诗仙”。
(4)开:劈开,断开。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
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 变,并更加汹涌。 (6)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7)出:突出,出现。 (8)日边:天边。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
来自日边。
《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 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 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 生学的 知识, 教职员 躬亲共 学;要 学生守 的规则 ,教职 员躬亲 共守。2 021/7 /2520 21/7/ 25Sun day, July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7/252021/7/252021/7/252021/7/25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面的波光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赏西湖之“晴”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明媚
想象
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的阳光洒 在西湖上,西湖________。
赏西湖之“雨”
云雾迷茫缥缈的样子
山色空蒙雨亦奇
想象
淡雅
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的雨洒在
西湖上,西湖________。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晴天时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 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 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朦朦胧胧, 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
两种天气——晴 雨
两种景色——水光 山色 两种感觉——好 奇
奇丽多变 美妙动人
赏西湖之“美”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 天 碧水东流
楚江开 山水相映
至此回
山激 水情
门 青山 山
孤帆
相对出 以动写静
日边来
灵澎 秀湃
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 江波澜壮阔而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 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点击画面,播放视频。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交代事件背景
[宋]苏 轼
交代天气变化情况
107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曾在西湖饮酒 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大雨,两种 不同的景致,他都很欣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从中间断
楚江将天门山劈开
天开门中断楚江开
思考:天门山本来就是隔江相对,诗人却把 它想象成是从中间劈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想象神奇,化静为动,借山 势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碧水东流至此回
到这个地方激起回旋
山势阻挡,江水撞击山石,激起回旋,汹 涌澎湃。
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想象
的眼帘,好像是出来迎接自己
一样。明明是青山不动船在动,
可是感觉不是船在动,而是青
山在逐渐靠近自己。
动态美
感受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孤舟乘风破 浪,从水天相接的天边驶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一个“出” 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下句则点 明“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孤帆一片”, 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后抒情:以鲜明而壮丽的形象,充分展 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热情豪放的性格。
本诗中,诗人用词十分巧妙,你体会到了吗?
断
开
回
出
来
静态景物 描写 动态美 原由 (青山)
诗人在行进过 程中的“望”
想象 全诗紧扣一个“望”字来写,诗人望见了 哪些景物?心情怎样?
青山、碧水、孤山、红日 壮丽奇观
豪迈激情
天门中断
ɡū fān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 门/中 断/楚 江/开 , 碧 水/东 流/至 此/回 。 两 岸/青 山/相 对/出 , 孤 帆/一 片/日 边/来 。
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
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饮湖上 初晴后雨
晴方好 雨亦奇 比西子 总相宜
借景抒情 贴切比喻
晴浓 雨淡 皆俱 美佳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的不同 风姿,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 水湖。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 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mǒ
y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水 光/潋 滟/晴 方 好 , 山 色/空 蒙/雨 亦 奇 。 欲 把/西 湖/比 西 子 , 淡 妆/浓 抹/总 相 宜 。
朗读《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 雨》,概括你的朗读感受。
《望天门山》:_壮___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_柔___美
可以;如果 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合适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 是那么美丽多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比喻
天然美景
天生丽质
绝代佳人
西湖之美,何止在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 秋冬,一日的清晨黄昏,西湖的景色各不相同, 美不胜收。“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 宜”,西湖在任何情况下都美丽动人。
刘禹锡 (772—842),唐代 诗人,字梦得,河南洛阳人。与柳 宗元交好,并称“刘柳”;又与白 居易常相唱和,并称“刘白”。他 的诗风格清新,婉转含蓄,善于吸 收民歌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 有《刘梦得文集》。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tínɡ
望洞庭
yǔ xī
[唐] 刘禹锡 jìnɡ wèi,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 为“诗仙”,与杜甫齐名,并称 “李杜”。有《李太白集》。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duàn chǔ
zhì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苏轼 (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zhān),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属四川)人。豪放派词人 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yǐn
chū
饮湖上初晴后雨
sònɡ sū shì
liànyàn [宋] 苏 轼
yì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 从中劈开,碧绿的江水东 流至此,回旋澎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上句中“断”“开”二字运用极其传神, 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之浩大声势;下句反 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 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先写景:侧重写天门山的雄奇景象。
两岸青山相对出 怎样理解?
船随着激流前行,前方的天门山扑入诗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yáo
yín pán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 光/秋 月/两 相 和 , 潭 面/无 风/镜 未 磨 。 遥 望/洞 庭/山 水 翠 , 白 银/盘 里/一 青 螺 。
理解诗意
没有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互映衬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赏西湖之“晴”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明媚
想象
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的阳光洒 在西湖上,西湖________。
赏西湖之“雨”
云雾迷茫缥缈的样子
山色空蒙雨亦奇
想象
淡雅
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的雨洒在
西湖上,西湖________。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晴天时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 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 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朦朦胧胧, 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
两种天气——晴 雨
两种景色——水光 山色 两种感觉——好 奇
奇丽多变 美妙动人
赏西湖之“美”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 天 碧水东流
楚江开 山水相映
至此回
山激 水情
门 青山 山
孤帆
相对出 以动写静
日边来
灵澎 秀湃
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 江波澜壮阔而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 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点击画面,播放视频。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交代事件背景
[宋]苏 轼
交代天气变化情况
107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曾在西湖饮酒 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大雨,两种 不同的景致,他都很欣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从中间断
楚江将天门山劈开
天开门中断楚江开
思考:天门山本来就是隔江相对,诗人却把 它想象成是从中间劈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想象神奇,化静为动,借山 势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碧水东流至此回
到这个地方激起回旋
山势阻挡,江水撞击山石,激起回旋,汹 涌澎湃。
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想象
的眼帘,好像是出来迎接自己
一样。明明是青山不动船在动,
可是感觉不是船在动,而是青
山在逐渐靠近自己。
动态美
感受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孤舟乘风破 浪,从水天相接的天边驶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一个“出” 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下句则点 明“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孤帆一片”, 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后抒情:以鲜明而壮丽的形象,充分展 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热情豪放的性格。
本诗中,诗人用词十分巧妙,你体会到了吗?
断
开
回
出
来
静态景物 描写 动态美 原由 (青山)
诗人在行进过 程中的“望”
想象 全诗紧扣一个“望”字来写,诗人望见了 哪些景物?心情怎样?
青山、碧水、孤山、红日 壮丽奇观
豪迈激情
天门中断
ɡū fān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 门/中 断/楚 江/开 , 碧 水/东 流/至 此/回 。 两 岸/青 山/相 对/出 , 孤 帆/一 片/日 边/来 。
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
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饮湖上 初晴后雨
晴方好 雨亦奇 比西子 总相宜
借景抒情 贴切比喻
晴浓 雨淡 皆俱 美佳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的不同 风姿,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 水湖。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 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mǒ
y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水 光/潋 滟/晴 方 好 , 山 色/空 蒙/雨 亦 奇 。 欲 把/西 湖/比 西 子 , 淡 妆/浓 抹/总 相 宜 。
朗读《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 雨》,概括你的朗读感受。
《望天门山》:_壮___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_柔___美
可以;如果 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合适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 是那么美丽多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比喻
天然美景
天生丽质
绝代佳人
西湖之美,何止在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 秋冬,一日的清晨黄昏,西湖的景色各不相同, 美不胜收。“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 宜”,西湖在任何情况下都美丽动人。
刘禹锡 (772—842),唐代 诗人,字梦得,河南洛阳人。与柳 宗元交好,并称“刘柳”;又与白 居易常相唱和,并称“刘白”。他 的诗风格清新,婉转含蓄,善于吸 收民歌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 有《刘梦得文集》。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tínɡ
望洞庭
yǔ xī
[唐] 刘禹锡 jìnɡ wèi,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 为“诗仙”,与杜甫齐名,并称 “李杜”。有《李太白集》。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duàn chǔ
zhì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苏轼 (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zhān),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属四川)人。豪放派词人 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yǐn
chū
饮湖上初晴后雨
sònɡ sū shì
liànyàn [宋] 苏 轼
yì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 从中劈开,碧绿的江水东 流至此,回旋澎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上句中“断”“开”二字运用极其传神, 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之浩大声势;下句反 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 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先写景:侧重写天门山的雄奇景象。
两岸青山相对出 怎样理解?
船随着激流前行,前方的天门山扑入诗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yáo
yín pán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 光/秋 月/两 相 和 , 潭 面/无 风/镜 未 磨 。 遥 望/洞 庭/山 水 翠 , 白 银/盘 里/一 青 螺 。
理解诗意
没有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互映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