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的影响和发展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自贸区的影响和发展的文献综述

专业:班级:姓名:指导老师:

1.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同时,中国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需继续坚持扩大开放的战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入世十多年的经验显示,开放引入竞争激发了中国企业的活力。当前尤其需要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企业转型,为经济注入活力,推动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实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这项重大改革是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重在提升软实力,各项工作影响大、难度高。

2.上海自贸区成立的背景及原因

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该自由贸易园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推动上海中心建设,对于上海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推行,获得机会的不仅是贸易领域,对于航运、金融等方面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上海自贸区很可能以“一国之内”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出现,它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离岸金融和航运服务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会促使上海成为继伦敦、鹿特丹之后另一大转口贸易港,对我国的外贸也将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上海自贸区自筹备以来,主要工作方向有两个:

对外:负面清单模式,推动投资领域开放,与国际规则相接轨,与双边多边区域经济合

作谈判有关的领域在自由贸易区内先行开放。

对内:理清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形成法治化环境,从而达到解放市场,强化资本活力的目的。

自贸区从正式成立至今有9000家企业成功注册,其中外资比例大约占10%,前往咨询人数超20万,激活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相比较于这些数据,更重要的是告诉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改变政府管理模式,国务院各部位提出了几百条改革措施以及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的制定,这些才是自贸区真正的成果。

3.上海自贸区的任务

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境外投资管理制度,建立安全审查机制、反垄断审查机制、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信用管理体系、综合执法体系和部门监管信息共享机制等六大事后事中监管制度,而不是原先的事前审批制度。也就是说自贸区的最终使命是推动中国经济体制的整体改革,中国当下面临改革深水区,搞的好变欧美,搞不好变拉美。上海自贸区的成败直接决定了改革的下一步能否顺利进行。

服务业升级、扩大开放,包括金融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等

金融改革,包括投融资兑汇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改革、汇率市场化等,最近央行刚推出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分账核算风险审慎管理细则》是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要步骤。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举动,最终目的就是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建立保税区。以便利化服务企业,扩大上海作为港口的港口功能性,尤其是上海不同于香港,上海是一个可以直接对中央政府提供庞大税收的港口。提升转口功能和物流功能,吸引大量的出口工厂和保税仓库。集成口岸,监管职能集中,利于进出口贸易。

4.上海是否会取代香港

改革开放至今,内地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方才改善冗杂的内部结构,轻装迈向开放,主动接受市场调节。但是,现阶段尚存在的弊端是法律制度不完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现行体制下,无法完全摆脱政治对经济的干预。而这些年香港经历多番环球经济动荡

的洗礼后,形成完善的制度保障,全面公正的监督,不受政策主观干预,恰恰弥补了内地的不足,成为外资的宠儿。成熟的应急管理和公关,更是无可取代。因此,即便自贸区等实验地的开发成立,香港的软实力尚有一席之地。同时,法系分英美法系(香港)和大陆法系(上海),按历史经验,英美法系的城市更容易成为金融中心。简单说来,一方面原因是判例法的先天优势,使其更能适应变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英美法系重视个人产权甚于国家利益。法系的差别是香港优于上海的深层原因。但高层对此显然有所考量,借鉴了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政治智慧,在自贸区推出了“负面清单”等一系列制度革新。

4.上海自贸区存在的争议

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应当有边界

在国务院提出的将在自贸试验区内探索国际上通行的“负面清单管理”投资管理模式

之外,有关金融改革方面的内容一直模糊不清。

风险管控和利益博弈是自贸区的两道门槛,从风险管控方面来看,自贸区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的试验场,既是试验就有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是金融。

利率市场化改革不适宜搞特区,上海自贸区不应成为利率市场化的特区,因为一旦上海自贸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会吸引大量资金流向自贸区。过多的资金流向自贸区,会导致资金空转,在制度套利上出现很多问题,对整个金融体制改革没有好处。为此,需要通过某种途径对自贸区加以限制,并希望金融改革的路线是抓紧在全国建立制度性的试点,而不是在这一个地区允许利率市场化先行。

市场环境的吸引力并不只是来自减税。要把自贸区当作风向标来看,而不是简单看成一个优惠政策的战略制高点。31

上海自贸区遭遇的法律挑战不容忽视, 从国务院角度来看,好的政策突破最好是既推动改革,又推动经济增长。不过,改革与发展兼得的政策,往往涉及的利益很多,推进也特别困难。从政策操作来看,选择上海自贸区这样的领域来寻求改革突破,在实际操作上会耗费很大的行政资源,也会分散政府的决策注意力,很可能演变成在法律领域的“扯皮”的格局。另外,上海自贸区寻求实现的法律豁免涉及到金融,金融业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影响不可能被限定在一个区域内。对中国金融甚至整个中国市场来说,未来最大的改革挑战是人民币问题——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资本账开放再向前进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