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Smaller Crystals Produce Broader XRD Peaks
33
When to Use Scherrer’s Formula
Crystallite size <1000 Å Peak broadening by other factors
Causes of broadening Size Strain Instrument If breadth consistent for each peak then assured
入射的平行光照射到晶体中各平行原子面上,各
原子面各自产生的相互平行的反射线间的干涉作 用导致了“选择反射”的结果。
12
(hkl)
设一束平行的X射线(波长)以 角照射到晶体中晶面指数为 (hkl)的各原子面上,各原子面产生反射。 任选两相邻面(A1与A2),反射线光程差 干涉一致加强的条件为=n,即
d HKL
由倒易矢量性质可知, 则上式可写为
(s-s0)/=r*HKL (r*HKL=1/dHKL)
即称为衍射矢量方程。 若设R*HKL=r*HKL(为入射线波长,可视为比例系数),则上 式可写为 此式亦为衍射矢量方程。
s-s0=R*HKL
(R*HKL=/dHKL)
20
三、厄瓦尔德图解
25
26
四、劳埃方程
由于晶体中原子呈周期性排列,劳埃设想
晶体为光栅(点阵常数为光栅常数),晶 体中原子受X射线照射产生球面散射波并 在一定方向上相互干涉,形成衍射光束。
27
1. 一维劳埃方程
衍射线
a cos
P
A
S
Q
s
入射线
B
0
0
a
0
a cos
设s0及s分别为入射线及任意方向上原子散射线单位矢量, a为点阵基矢,则原子列中任意两相邻原子散射线间光程差 ()为 =AP-BQ=acos-acos0
只有当入射X射线的波长 ≤2倍晶面间距时, 才能产生衍射,当波长λ大于(或等于)晶面间距 的两倍时,将没有衍射产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能用可见光(波长约为 200―700纳米)来研究晶体结构的原因。
17
Bragg衍射方程重要作用:
(1)已知 ,测角,计算d;
(2)已知d 的晶体,测角,得到特征辐射波长 ,
n2S+1LJ
1
第二章 衍射分析
(之一)、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
第一节 衍射方向
布拉格方程**、衍射矢量方程、厄瓦尔德 图解*#、劳埃方程
第二节 X射线衍射强度
一个电子的散射强度、原子散射强度、晶胞 散射强度(结构因子**# )、影响衍射强度的 其它因素
2
参考文献
梁栋材著,
X射线晶体学基础,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6年 祁景玉主编,X射线结构分析,上海-同济大 学出版社,2003年 王培铭,许乾慰,材料研究方法,科学出版 社,北京,2005年
=ML+LN=2dsin ;
2dsin=n
式中:n——任意整数,称反射级数,d为(hkl)晶面间距, 即dhkl
13
3.布拉格方程的讨论
(1)布拉格方程描述了“选择反射”的规律。产生 “选择反射”的方向是各原子面反射线干涉一致加强的 方向,即满足布拉格方程的方向。 (2)布拉格方程表达了反射线空间方位()与反射晶 面面间距(d)及入射线方位()和波长()的相互 关系。 (3)入射线照射各原子面产生的反射线实质是各原子 面产生的反射方向上的相干散射线,而被接收记录的样 品反射线实质是各原子面反射方向上散射线干涉一致加 强的结果,即衍射线。因此,在材料的衍射分析工作中, “反射”与“衍射”作为同义词使用。
P22课后习题3某原子的一个光谱项为45FJ
n=4,L=3,S=2,则J=5,4,3,2,1。 J=5时,MJ=0,1,2,3,4,5; J=4时,MJ=0,1, 2,3,4 ; J=3时,MJ=0 ,1, 2,3 ; J=2时,MJ=0,1, 2; J=1时,MJ=0 ,1;
3. 三维劳埃方程
a(cos-cos0)=H b(cos-cos0)=K c(cos-cos0)=L 或 a· (s-s0)=H b· (s-s0)=K c· (s-s0)=L 劳埃方程的约束性或协调性 方程 cos20+cos20+cos20=1 cos2+cos2+cos2=1
11
2.布拉格方程的导出
正因为: ①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可将晶体视为由许多相互平行且 晶面间距(d)相等的原子面组成; ②X射线具有穿透性,可照射到晶体的各个原子面上; ③光源及记录装置至样品的距离比d数量级大得多,故 入射线与反射线均可视为平行光。 可将布拉格X射线的“选择反射”现象解释为:
34
第二节 X射线衍射强度
表现在底片上衍射线(点)的黑度或衍射图
中衍射峰的面积或高度来度量。
主要取决于晶体中原子的种类和它们在晶胞
中的相对位置。
35
X射线衍射强度问题的处理过程
36
(一) 一个电子的散射强度
公式(5-17)
e 1 (cos 2 ) Ie I0 2 2 4 [ ] Rmc 2
30
衍射方向 小结
衍射矢量方程、布拉格方程+反射定律、厄瓦
尔德图解、劳埃方程+协调方程作为衍射必要 条件都是等效的。 衍射矢量方程更具有普遍性。
31
思考题:
α-Fe属立方晶系,点阵参数a=0.2866nm。如
用CrKα X射线(λ=0.2291nm)照射,试求 (110)、(200)及(211)可发生衍射的掠 射角。
broadening due to crystallite size
K depends on definition of t and B Within 20%-30% accuracy at best
Sherrer’s Formula References Corman, D. Scherrer’s Formula: Using XRD to Determine Average Diameter of Nanocrystals.
3
•
X射线发展史: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X射线(1901 年首届诺贝尔奖) •1912年,德国的Laue第一次成功地进行X射线通过晶体发生衍射 的实验,验证了晶体的点阵结构理论。并确定了著名的晶体衍射 劳埃方程式。从而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X射线衍射晶体学。 (1914年诺贝尔奖) •1913年,英国Bragg导出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的基本公式,即著 名的布拉格公式,并测定了NaCl的晶体结构( 1915年诺贝尔奖) •巴克拉(1917年,发现元素的标识X射线),塞格巴恩(1924年, X射线光谱学),德拜,(1936年),马勒(1946年),柯马克 (1979年),等人由于在X射线及其应用方面研究而获得化学, 生理,物理诺贝尔奖。 •有机化学家豪普物曼和卡尔勒在50年代后建立了应用X射线分析 的以直接法测定晶体结构的纯数学理论,特别对研究大分子生物 物质结构方面起了重要推进作用,获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 4
厄瓦尔德图解
24
厄瓦尔德图解步骤为:
1.作OO*=s0,长度为1/ ; 2.作反射球(以O为圆心、OO*为半径作球); 3.以O*为倒易原点,做晶体的倒易点阵; 4. 若倒易点阵与反射球(面)相交,即倒易点落在反 射球(面)上(例如图中之 P 点),则该倒易点相应 之(HKL)面满足衍射矢量方程; 反 射 球 心 O 与 倒 易 点 的 连 接 矢 量 ( 如 OP) 即 为 该 ( HKL)面之反射线单位矢量 s,而 s 与 s0 之夹角( 2 ) 表达了该(HKL)面可能产生的反射线方位。
Ea Ia 1 f ( )2 Ee Ie
它表示一个原子在某一方向上散射波的振幅是一个电 子在相同条件下散射波振幅的f倍。 原子散射因子的大小与2θ、λ和原子序数有关,可直 38 接查附录得到。
原子对X射线的衍射
f的大小受Z,λ ,θ 影响 (见右图)
f
Aa 一个原子中所有电子相干散射波的合成振幅 Ae 一个电子相干散射波的振幅
28
散射线干涉一致加强的条件为=H,即 a(cos-cos0)=H
式中:H——任意整数。 此式表达了单一原子列衍射线方向()与入射 线波长()及方向(0)和点阵常数的相互关系, 称为一维劳埃方程。 亦可写为
a· (s-s0)=H
29
2. 二维劳埃方程
a(cos-cos0)=H b(cos-cos0)=K 或 a· (s-s0)=H b· (s-s0)=K
讨论衍射矢量方程的几何图解形式。
s-s0=R*HKL
衍射矢量三角形——衍射矢量方程的几何图解
21
三、厄瓦尔德图解
晶体中有各种不同方位、不同晶面间距
的(HKL)晶面。当一束波长为的X 射线以一定方向照射晶体时,哪些晶面 可能产生反射?反射方向如何? 解决此问题的几何图解即为厄瓦尔德 (Ewald)图解。
15
(6)衍射产生的必要条件:
“选择反射” 即反射定律+布拉格方程是衍射产生的必要条 件。即当满足此条件时有可能产生衍射;若 不满足此条件,则不可能产生衍射。
16
Bragg衍射方程及其作用
n = 2d sin | sin | ≤1; n / 2d = | sin | ≤1, 当n = 1 时, 即: ≤ 2d ; d ≥ / 2
4 2
偏振因子或极化因子
Ie 一个电子散射的X射线的强度 I0 入射X射线的强度 R 电场中任一点P到发生散射电子的距离 2θ 散射线方向与入射X射线方向的夹角
37
(二) 原子散射强度
和电子引起的X射线散射相比,原子核引起的散射强 度要弱得多,可以忽略不计,只需考虑核外电子对X 射线的散射。 为了评价一个原子对X射线的散射本领,引入一个参 量f, 称原子散射因子。
14
源自文库
(4)布拉格方程由各原子面散射线干涉条件导出,即视原子面 为散射基元。同一原子面反射方向上的各原子散射线同相位。
单一原子面的反射 (5)由(hkl)晶面的n级反射,可以看成由面间距为dhkl/n的 (HKL)晶面的1级反射,(HKL)即为干涉指数。
d hkl 2 sin n
2d HKL sin
OA= xja+yjb+zjc
O原子与A原子散射波位相差为
2
* HKL
2 ( Hx j Ky j Lz j )
水波的干涉现象
5
干涉加强和相消
可见光波的杨氏干涉实验
6
7
8
多晶衍射原理示意图
9
第一节 衍射方向
一、布拉格方程** 二、衍射矢量方程 三、厄瓦尔德图解* 四、劳埃方程
10
一、布拉格方程
1.布拉格实验
布拉格实验装置 设入射线与反射面之夹角为,称掠射角或布拉格角,则按 反射定律,反射线与反射面之夹角也应为。 布拉格实验得到了“选择反射”的结果,以Cu K射线照射 NaCl表面,当=15和=32时记录到反射线;其它角度入射, 则无反射。
39
(三)一个晶胞对X射线的散射
1、晶胞散射波的合成与晶胞衍射强度
A (xj,yj,zj)
考虑O原子与A原子在(HKL)面 反射线方向上的散射线,则其干 涉相长条件应满足衍射矢量方程:
面反 则O原子与A原子在(HKL) 射方向上散射线位相差为
r
* HKL
s s0
2OA r
22
按衍射矢量方程,晶体中每一个可能产生反射的
(HKL)晶面均有各自的衍射矢量三角形。
同一晶体各晶面衍射矢量三角形关系
脚标1、2、3分别代表晶面指数H1K1L1、H2K2L2和H3K3L3
23
由上述分析可知,可能产生反射的晶面,其倒易点必落 在反射球上。据此,厄瓦尔德做出了表达晶体各晶面衍 射产生必要条件的几何图解,如图所示。
确定元素,X射线荧光分析的基础。
18
二、衍射矢量方程
设s0与s分别为入射线与反射线方向单位矢量,s-
s0称为衍射矢量,则反射定律可表达为:s-s0//N
s-s0=2sinθ
s-s0=/d
19
综上所述,“反射定律+布拉格方程”可用衍射矢量(s-s0)表示 为
s-s0//N
s 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