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师心理
当代教育心理学(1-8章)问答题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是要研究的是教与学,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
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年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与教学及其评价/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当今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它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等。
其基本过程是:假设—抽样—资料收集—统计检验。
研究者首先明确分析志研究的问题,确定其中的重要变量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相关关系做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研究样本,使用可靠而有效的工具和程序来采集数据,进而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来检验所假设的变量关系。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这种研究一般不使用量表或其他测量工具,而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质性研究不像定量研究那样通过收集事实资料来检验已有的理论假设,而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路,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寻找其中的核心维度,“扎要”于经验资料来建立理论。
质性方法强调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做法、看法和体验,强调事件的整体性和情境性,强调随着资料的积累动态地主事研究问题和资料收集方法。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3章 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第3章教师心理一、选择题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
A.平等中的首席B.管理者C.反思者D.促进者【答案】D【解析】促进者是指教师要从过去作为单纯灌输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学习”上,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职业的核心部分,国内学者申继亮、辛涛将教师知识分成了三类,其中不包括()。
A.本体性知识B.实践性知识C.应变性知识D.条件性知识【答案】C【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职业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师专业品质中研究最早的一个领域。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知识结构进行了分类。
国内学者申继亮、辛涛将教师知识分成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类。
3.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
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A.扇贝效应B.南风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巴纳姆效应【答案】C【解析】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和教师期望效应,是指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教师如果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
4.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行动研究B.撰写日记C.观摩讨论D.案例分析【答案】A【解析】行动研究是指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第三章教师心理
(2)外围压力:重大生活事件或压力情节
(3)预期性压力:预先想到的不愉快事件
(4)情境压力:教师现在的心境
(5)回顾压力:对过去压力事件及相关经历评价
2.压力源
(1)要求和控制 (2)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过度负荷
(3)需要为他人负责的工作
(4)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
3.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一个多为模型,包括三种成分, 个体压力成分、人际关系成分和自我评价成分。 职业倦怠是指情绪衰竭(个体压力成分)、 人格解体(人际关系成分)和个人成就感降低 (自我评价成分)这三个维度的心理综合征。
3.自我调节阶段:指专家教师所处的阶段。
格拉塞更注重不同阶段教师教学专长的 获得方式。教师的发展经历了支持性学习指导性学习-自我强化学习三个阶段。
(三)亚历山大的阶段观
亚历山大的MDL模型包括三阶段与三大成分: 三主要成分:专业知识、策略性和兴趣(个 人兴趣和情境兴趣) 三阶段: 1.适应阶段(情境兴趣) 2.胜任阶段(个人兴趣) 3.专长阶段此阶段必须三种因素协同作用, 共同促进专长发展。(个人兴趣) 亚历山大的MDL模型强调兴趣的作用,认为 正是因为缺乏兴趣,绝大多数教师只能达到胜 任阶段,而只有少数教师成为专家教师。
(四)福勒和布朗的阶段观
根据教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 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三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新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注重
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花大量时间处理人际关系 和管理学生。
2.关注情境阶段:稳定阶段,注重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班级建设、备课效果等。
3.关注学生阶段:能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
第一节 教师角色
一、教师角色的含义
角色,亦称社会角色,是指由人们在社会关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精讲-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第三章教师心理[视频讲解]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一、教师的角色1.设计者我们要到哪里去:教学目标怎么才能到那里:教学策略和方法怎样知道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教学评价2.信息源教师按照自己方案主动提供信息,为学生们答疑解惑3.指导者和促进者4.组织者和管理者:课堂管理、教学秩序维持5.平等中的首席:从教师是权威到变为师生平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同伴。
6.反思者和研究者: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7.终生学习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二、教师的特征好老师各有各的好,坏老师各有各的坏。
最核心的特征:爱学生爱教学学识渊博认真热情好老师和差老师的品质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一)教师的基本教育信念1.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判断2.教师控制点:内控型还是外控型倾向于内归因的教师会更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学3.对学生的控制:专制权威还是民主型4.对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如何看待压力和管理压力(二)教师对教学和学习的基本理解比如,一个教师接受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培训,知道了让学生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重要性,这种理论便基本成为“所倡导的理论”,但他在教学中却可能完全是另一种做法,仍旧沿袭“满堂灌”的模式。
知道了不一定理解理解了不一定相信相信了不一定做到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一)教师的教学能力1.教学认知能力2.教学操作能力3.教学监控能力(二)教师的交互沟通能力(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Agne,1994):①对学生的责任感;②为人师表,不断自我提高;③与学生间友好信赖的关系。
胡均若(瞿保奎,1991)将教师对学生的爱归结为以下三种体验:①亲近感,即师生间的依恋;②理解感,师生间心领神会,可以很容易地沟通;③期望感,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抱以真诚的期望和信任。
第三节师生互动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1.教师期望(罗森塔尔/皮革马利翁效应)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革马利翁,他酷爱艺术,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
当代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当代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
(P4)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6)(1)理论意义:探索人类心理和意识奥秘的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今重要的学科之一。
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教育心理学中也同样存在大量的未知领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
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2)教学实践意义: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末)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四、教育心理学采用的研究方法(P14)(1)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2)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的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资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
(3)教育经验总结法: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五、什么时候成为独立学科 1903年第二章学生心理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P3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二、影响发展的因素(P34)(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平衡化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P38)在他看来,心理发展是人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
公共心理学 第3章-教师心理综述课件
3
(二)教师角色
n 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 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 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 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影响。 n 第四,教师群体的学生观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有影
响。 n 第五,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也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22
2、教师的主观因素对教师的教学效能 感的影响
n 与外部因素相比较,教师的主观因素则是影响 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价 值和自我概念。与外部因素相比较,教师的主 观因素则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其中最重 要的是教师的价值和自我概念。
教师
学生
教师
目标设定
教
行为改变
自我
工作动机
育
学习能力
自我
效能
努力程度
行
感
工作情绪
为
学业成就
效能 感
个性品质
21
(三)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
1、外部环境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n 第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是显而
易见的。。 n 第二,某些传统教育观念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n 第三,学校所处的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明显的
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 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 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 发展的途径。
25
(二)教学反思的过程
n 教师反思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t 观 察 分 析 t抽 象 的 重 新 概 括 t积 极 的 验 证 。 在 此过程中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也提高 他们的教学能力。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教师心理
–教学媒体使用的能力
• 三、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与效能感
–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 内涵: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 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 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 象,不断的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 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 内容:(1)课前的计划和准备;(2)课堂 的反馈与评价;(3)课堂的调节与控制; (4)课后的反省。
22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在核武器爆炸时及爆炸后会相应地产生五种杀伤在核武器爆炸时及爆炸后会相应地产生五种杀伤破坏因素即热辐射空气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破坏因素即热辐射空气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
第三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与威信
• 一、教师角色的期待与形成 – 角色与角色期待
• 申继亮等,1994:
• ①教师的认知能力: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 则和概念等的概括化程度,以及对所教的学生的 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 • ②操作能力: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 • ③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 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 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 ④动力系统:教师应在动力系统的推动下,才能 施展各种教育能力进行教育活动
• 提高技术: • ①角色改变技术。 • ②教学反馈技术。 • ③现场指导技术。 • #微型教学#:以少数学生为对象, 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 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 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 程序: • ①明确选定特定的教学行为作为着重分析的问题(如解 释的方法和提问的方法等)。 • ②观看有关的教学录像。指导者说明这种教学行为具有 的特征,让新教师能理解要点。 • ③新教师制定微型教学计划,以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对象, 实际进行微型教学,并录音、录像。 • ④和指导者一起观看录像,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指导 者帮助教师分析这一行为是否恰当,考虑改进行为的方 法。 • ⑤在以上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微型教学。这时 要考虑改进教学的方案。 • ⑥进行以另外的学生为对象的微型教学,并录、录像。 • ⑦和指导教师一起分析第二次微型教学。
第三章 教师心理
第三章教师心理一、填空题1.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社会成员,这被称之为。
2. 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它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3.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学生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和;另一是教师富于和的倾向性。
4.“教师期望效应”又被称为或。
5.“,”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6.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和两个方面。
7.教师的主观因素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和。
8.研究表明,在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中,教师的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而则随教龄的增加,表现出一种上升的倾向。
9.教师的教学反思主要有、、等三种重要成分。
10.关于教学反思的方法,布鲁巴克等提出了、、、等四种反思的方法。
11.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我们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和两类。
12.教学监控的是指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反应,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出最佳调节和修正的灵敏程度。
13. 的增强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14.意志的和是产生教育机智的重要因素之一。
15.师爱具有、、等特征。
16.师爱具有、、、等心理功能。
17.“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指教师在学生方面的特殊角色。
18.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包括阶段阶段和阶段。
19.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被称为。
20.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1.教学监控能力的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基础。
A.评价和反馈性B.调节与校正性C.能动性D.有效性2.教学监控能力的目的是。
A.评价和反馈性B.调节与校正性C.能动性D.普遍性3.教学监控能力的是衡量教师教学监控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不断提高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发展一个明显特征。
A.迁移性B.控制性C.敏感性D.自觉性4.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的增强。
第三章教师心理
(二)教师心理素质的构成
教师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 • 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 • 职业心理素质
9
1.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及其结构
(1)认知素质 教师的认知素质主要包括
*智力水平 *教学思维 *教学监控能力 *知识结构
10
*教师的智力水平
教师的智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是教 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知基础。它应当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准确 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思维品质等。
内容提要:
• 教师心理概述 • 教师的角色与威信 • 专家型教师及其培养 •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1
第一节 教师心理概述
一、教师心理研究概况
(一)探讨教学能力的内涵,重视教学能力结构因 素的分析
• 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教育评价角度,研究教师 课堂教学能力的结构维度,并以此区分一般教师和优 秀教师的差别。二是从对学生发展影响的角度,研究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研究者们提炼出了一些影响学生 发展的重要因素,如课堂管理能力、教学指导能力、 课堂提问能力力训练途径的多元化和综合化取向
• 无论是对我国优秀教师成长道路的探折还是与此相关的国 际比较,均已清楚地表明实践反思模式是面向未来的教师 教育的基本模式,即“实践+反思=教师成长”。
• 微格教学、行动研究、教学思维研究(教学信息加工)的 多元化,使教学能力训练从注重外在行为特征分析向内在 认知过程分析转变。
(4)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形成有一定影响24 。
2、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 (1)不断地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2)始终坚持为人师表。 (3)与学生交往中,要努力做到心理换位。 (4)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
25
第3章 教师心理
罗森塔尔效应
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 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 教师 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 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名单藏 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 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 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学生潜移 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学生潜移 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 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 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 地受到影响 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 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他们在行动上 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 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 地更加努力学习 进步。 进步。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
六、反思者与研究者 教学前、教学中、 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与研究 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没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 没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没有以研究 为依托进行深化和提高, 为依托进行深化和提高,就容易固守经验 而不能自拔。 而不能自拔。
第四节 教师职业倦怠
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 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是情绪 是职业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 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情感资源过度消耗, 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 精力丧失; 堪,精力丧失; 去人格化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指在工 去人格化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 作中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疏远的态度; 作中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疏远的态度; 低个人成就感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 低个人成就感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指 在工作中对自己的效能感的降低和对自己消极评价 倾向的增长。 倾向的增长。
第二节 教师的专业品质
第三章 教师心理经典.ppt
与目标之间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感到缺乏必要的信息,从而 主动向教师寻求一定的信息
优选文档
6
• 3、指导者和促进者 • 4、组织者与管理者 • 5、平等中的首席 • 6、反思者与研究者 • 7、终身学习者
优选文档
7
七种角色与对应要求
因而不存在学生是否 喜欢教师的问题。
角色是指个人在 社会关系中的特 定位置和与之相 适应的行为模式, 它反应了社会赋 予个人的身份和 责任。
(二)现代角色 1.设计者 2.信息源 3.指导者和促进者 4.组织者和管理者 5.平等中的首席 6.反思者和研究者 7.终身学习者
优选文档
4
当代教师的新角色
• 设计者——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的 • 信息源——精通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 • 指导者和促进者——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 • 组织者和管理者——仁慈,体谅,耐心,亲切,平易近人,
处事有伸缩性 • 平等中的首席——公正,民主,合作 • 反思者和研究者——反思教学,研究学生 • 终身学习者——谦虚谨慎,虚心好学 • 总之,要成为一名受学生喜欢和爱戴的好教师,教师应具备
• 2、教学控制点:是指教师将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 为外部或内部原因的倾向。
• 3、对学生的控制:极端的家长制做法、极端人道主义倾 向
• 4、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
优选文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 (二)教师对教学与学习的基本理解
• 所倡导的理论:这类知识教师容易意识到,容易报告出来 ,更容易受到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但并不能对 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及高等学校教师第一节教师的社会角色一、角色及教师角色(一)角色角色,亦称社会角色,它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与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
每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每个社会成员,这被称之为角色期望。
符合角色期望的个体行为会受到社会的认可及赞许。
每个社会成员必须了解社会的角色期望,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条件下所担负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对他相应的角色期望时,便产生了角色意识。
角色意识会调控个人的行为,使之表现出符合某社会角色的行为。
良好的角色意识是角色行为有效的前提。
(二)教师角色教师做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与开展中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我国古代较早对教师角色行为、义务及权利比拟准确的概括。
随着人类文明的开展以及社会的要求,教师这一角色又有了新的变化,确切地说是赋予了更新更多的内容与意义,从而使教师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担负起更重大的责任,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及影响。
所谓"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与训练的,在中学校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开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如下多重角色:1.知识传播者,学生发动者、组织者与评定者这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
教师的特殊功能是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开展。
教师的这一角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与学生身心开展的特点,组织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使他们结实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多方面的能力。
2.父母长者、朋友与管理员教师在课堂上、学习上是教师,在生活上是长者与父母。
教育心理学—教师心理
斯腾伯格 申继亮 辛涛
1.内容知识;2.教学法的知识(具体的,非具体 的);3.实践的知识(外显的,缄默的)。
1.本体性知识;2.实践性知识;3.条件性知识。
(二)对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解读
1.教师对学习、教学、学生的理解影响其教 学决策。 2.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理论知识与对教学活动 影响之间的关系:所倡导的理论、所采用
教师是合作者
教师角色的总结
教师是“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教师” 的统一体。国内外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都带有一种
倾向:从结构—功能主义出发,设置一种外在于教
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角色系统,将教师形象引向
完美主义和理想化,教师总是作为一种被规范、被
要求、被塑造的对象,成为一种可望不可及的“虚
像”,造成了严重的角色冲突和主体性的缺失。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专业与专业化
1.专业: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具有完善
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具有高度的
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专业人员
需经过长期、严格的专业培养与发展。
2.专业化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
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
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
2、师生关系视野中的教师角色
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 习的引导者、导航者 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 教师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专业化视野中的教师角色
教师是专业工作者 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和成人学习者 教师是反思者和研究者 教师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3.对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仍未形 成共识
教师数量尚不能满足需求 教师这一专业在我国发育不够成熟,专业 性不够强,整体素质不高 这一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的劳动成 果通过学生的提高来体现,某个教师的直 接教学效果难以定量确定,不易看到即现 的成败效应。
第三章 教师心理【精编】
第三章 教师心理
教师的两种理论及其关系 P83
信息
文化、 习惯 等
所倡导的理论 外显的
所采用的理论 内隐的
行为
第三章 教师心理
效果
造成两种理论不一致的原因:
第三章 教师心理
第三章 教师心理
1 教师的角色和特征 2 教师的专业品质 3 师生互动 4 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5 教师职业倦怠
第三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01
教师的角色
02
教师的特征
第三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一、教师的角色
(一)传统角色
封建社会,信奉“师 道尊严”,教师只扮 演一种角色——“传 道、授业、解惑” ,
• 1、设计者(教学中)
• 主要回答三个问题: • ① 我们要到哪里去?(教学目标是什么?) • ② 怎样才能到那里去?(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
方法?) • ③ 怎样知道是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选择什么测验手
段?)
第三章 教师心理
• 2、信息源
• 两侧含义: • 教师在按自己设计的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这
• 1、教师对新的理论缺乏深刻地理解; • 2、教师可能并没有看到以新思想改革旧做法的必要性; • 3、教师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新的教学思想具体运用到教学
中; • 4、教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倡导的理论”与“所
采用的理论”之间的不一致第三章 教师心理来自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 (一)教师的教学能力 • 林崇德等人(1994) p84 • 1.教学认知能力——基础 • 2.教学操作能力——集中体现 • 3.教学监控能力——关键
教育学心理作业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2、简述当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答: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第二章学生心理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力理论有何不同?对教学有何启示?答:加德纳声称多元智力理论有两项基本主张:多元智力理论是对人类认知丰富性的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些智力的潜能,我们可以依照各自的倾向或文化的偏好去动员和开发这些智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智力组合,因此当我们面对如何开发人力资源的挑战时,应当考虑如何利用每个人的天赋独特性。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挑战。
我们每个教师和父母都知道“行行出状元”这句老话,但当我们教育和评论学生的时候却只重视智育,用一个模子去要求所有的儿童而忽略了儿童其他方面的才能。
多元智力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只要我们肯用心去发掘,每个儿童都有某些杰出的能力,教师和家长应该从这方面去肯定儿童,并给他发展这些能力的机会,这样我们的儿童也会生活得快乐些。
多元智能理论带来的教育新内涵,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实施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2、简述常见的学生学习风格差异,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有何影响?答:1.感觉通道。
(1)视觉型学习者。
(2)听觉型学习者。
(3)动觉型学习者。
2.认知风格。
(1)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2)反思性和冲动型。
(3)整体性和系列性。
(4)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
选择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扬长补短从关注学生学习风格的角度看,素质教育就是“扬长补短”教学策略的实施。
学习《教师心理调适》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学习《教师心理调适》心得体会模板《教师心理调适》这本书是我在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中的教材之一。
通过阅读本书,我深感这是一本对于教师心理健康调适非常有价值的指导书。
书中通过科学的理论和实用的案例,为教师们提供了重要的心理调适策略和方法,使我在读后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思考。
下面我将根据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本书重要的心得体会。
首先,本书在第一章中介绍了教师心理调适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进行适当的调适。
同时,本章还列举了教师心理调适的一些常见问题,如情绪困扰、焦虑压力、人际关系难题等。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我认识到教师心理调适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对于教师职业特点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
其次,在第二章中,本书介绍了教师心理调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书中提到,教师在工作中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而有效的心理调适是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的关键。
作者强调了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如放松训练、自我反思、情绪管理等,帮助教师调节情绪、舒缓压力。
我在阅读过程中深感这些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自己也尝试运用了一些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有效地提升了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
第三章是关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心理调适。
作者在本章中提到,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直接关系到其心理健康状况和教学质量。
而工作满意度的提升需要教师关注工作内容、关爱学生、与同事合作等多个方面。
在本章中,我学习到了一些重要的工作满意度提升的方法,如定期反思工作、积极与同事交流合作、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等。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还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健康。
接着,本书在第四章中介绍了教师的情绪管理和自我激励。
作者指出,教师的情绪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挑战和困难。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教师心理
2
关注情景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站稳了脚跟)时 ,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 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 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如班级的大小、时 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 问题。传统教学评价也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 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
二、 教师的角色
(五)平等中的首席 要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有效互动,教师需要从
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六)反思者与研究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七)终身学习者
1 全面而正确 的认识教师
职业
2 树立学习榜
样
3 积极参与教
学实践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
四、教师威信
(一)教师威信的概念
教师的威信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 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 和震撼力。它是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及教育艺术在学 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崇拜的态度,它是教师在学生心 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的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
(一)教学效能感的概念
心理学上,把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力的主观 判断称为效能感,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 认知和行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有一定水平的 效能感。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 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 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 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
五、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03_教师心理
教师的 教学效 能感
教师行为
学生自我 效能感
学习能力 与成绩
教学效能感随教龄的变化趋势(俞国良等,1995)
随教龄的增加,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有降低的趋势; 随教龄的增加,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有上升的趋势。
(2)教师控制点:教师将学生的学业表现的好坏的归因 教师控制点: 倾向 倾向于作内归因的教师更能积极促进 学生的发展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
把学生当做学生 学生不是学习机器,而是学习的主体 把学生当作朋友 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不再强调“学
生必须服从教师”
把学生当做老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把学生当做同学 主动地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探究 把学生当作儿童 对于儿童的要求应该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
实验组 控பைடு நூலகம்组 智 商 的 提 高
学生智商提高示意图
产生罗森塔尔效应的条件
① 期待者的威信 ② 期待结果的可能性
罗森塔尔效应的机制
憧憬——期待——行动——感应——接受——外化
四、教师的职业倦怠
1、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 情绪衰竭:感到耗尽、用完 去人格化:冷酷、麻木 低个人成就感:自我评价低、缺乏适应性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指出:“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 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
(二)教师的偏见
1、“晕轮效应”(“光圈效应”) 晕轮效应” 光圈效应” 对学生某个特征产生强烈印象,以这个印象为中心而形成 总体印象,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形成“以点盖面”的偏 见。
克服 “晕轮效应”,关键是教师和学生打 成一片,全面掌握学生的信息。
学校方面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提倡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为教师提供深造及参与学校民主决策的机会,增强 其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尊心。 坚持对教育的理想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师心理
一、填空题
1.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社会成员,这被称之为。
2. 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它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3.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学生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和;另一是教师富于和的倾向性。
4.“教师期望效应”又被称为或。
5.“,”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6.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和两个方面。
7.教师的主观因素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和。
8.研究表明,在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中,教师的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而
则随教龄的增加,表现出一种上升的倾向。
9.教师的教学反思主要有、、等三种重要成分。
10.关于教学反思的方法,布鲁巴克等提出了、、、等四种反思的方法。
11.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我们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和两类。
12.教学监控的是指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反应,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出最佳调节和修正的灵敏程度。
13. 的增强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14.意志的和是产生教育机智的重要因素之一。
15.师爱具有、、等特征。
16.师爱具有、、、等心理功能。
17.“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指教师在学生方面的特殊角色。
18.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包括阶段阶段和阶段。
19.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被称为。
20.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监控能力的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基础。
A.评价和反馈性
B.调节与校正性
C.能动性
D.有效性
2.教学监控能力的目的是。
A.评价和反馈性
B.调节与校正性
C.能动性
D.普遍性
3.教学监控能力的是衡量教师教学监控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不断提高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发展一个明显特征。
A.迁移性
B.控制性
C.敏感性
D.自觉性
4.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的增强。
A.敏感性
B.自觉性
C.控制性
D.迁移性
5.教师形成教学监控能力的基础是。
A.调动教学积极性和自信心
B.促进教师教学策略的提高
C.正确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
D.掌握归因训练技术
6. 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
A.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B.教师的威信
C.师爱
D.教师的教学反思
7.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社会成员,这被称之为。
A.角色期望
B.角色认知
C.角色认同
D.角色意识
8.“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指教师在学生方面的特殊角色。
A.学习知识
B.心理健康教育
C.思想道德教育
D.能力培养
9. 型的教师将成为未来教师的重要角色之一。
A.心理辅导
B.专家、学者
C.榜样、模范
D.朋友
10.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这一过程发生在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阶段。
A.角色认知
B.角色认同
C.角色期望
D.角色信念
11.教师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且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即。
A.角色期望
B.角色信念
C.角色认同
D.角色意识
12.对一个班集体的社会风气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教师的。
A.教学风格
B.领导方式
C.人格特征
D.举止言行
13.根据教学监控的,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两类。
A.对象
B.作用的范围
C.表现的形式
D.任务
14.有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后,已成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A.教学效能感
B.教学反思
C.教育机智
D.教学监控能力
15.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实质是。
A.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意识
B.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所做出的调节和修正
C.教师形成的预先计划的能力
D.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三、名词解释题
1.教师角色
2.教学风格
3.教学效能感
4.个人教学效能感
5.一般教育效能感
6.教学反思
7.教学监控能力
8.自我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
9.任务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
10.教育机智
11.教师的教育威信
12.师爱
四、辨析题
1.教师的领导方式对班集体的社会风气有决定性的影响。
2.教师渊博的知识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
3.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主要因素。
4.以学生集体为中心的教学风格优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风格。
5.无论对于何种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热情和同情程度对于学业成绩都十分重要。
6.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7.教师通过角色认知阶段和角色认同阶段而形成职业角色意识。
8.教学反思即教学活动后对经验的总结。
9.通过归因训练技术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10.敏感性的增强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说明题
1.教学中,有的教师强调以学生集体为中心,有的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请用教学风格等有关内容分析说明这两种方式。
2.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感到能很好地驾驭课堂,认为学生是可以教育好的,另一些教师则反之,请用教师心理有关原理分析上述现象。
3.有些教师虽然掌握了许多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仍然感到力不从心,对突发事件手足无措,请用教师心理有关原理分析上述现象。
4.有些教师威严冷峻却得不到学生的敬重,而有些则亲切温和却深受敬重,试用教师心理有关内容分析其原因。
5.有些差生,如果教师对其产生偏爱心理,抱有较高期望,也可能使其产生显著的进步,试用教师心理有关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六、简答题
1.什么是教师角色?如何理解教师角色定义的内容?
2.教师在社会中充当着哪些角色?
3.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4.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
5.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有怎样的影响?
6.简析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
7.简述教学监控能力的特征。
8.简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
9.什么是教育机智?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有哪些?
10.具有威信的教师为何会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
11.简析师爱的特征及其心理功能。
七、论述题
1.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教学效能感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2.教学反思的涵义是什么?结合教学反思的过程谈谈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
3.结合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分析说明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智?
4.教师在社会中充当着哪些角色?你以前是怎样理解教师角色的?
5.分析一位你印象最深的教师在人格特征和教育能力方面的突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