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文言文句子划分节奏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035404941ea76e59fa04f2.png)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一)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确定节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廷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例如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其如土石何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例②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的意思。
例③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佳木/秀而繁阴。
③问/今是何世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例③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例③④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划分文言文节奏的方法
![划分文言文节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8c5a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4.png)
划分文言文节奏的方法
划分文言文的节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根据句式:文言文句式通常较为规整,有明显的韵律感。
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和长度来划分节奏,例如诗句、对仗句和长句等。
2. 根据平仄:文言文的平仄是指字音的上升和下降声调,平仄的变化决定了文言文的节奏。
可以根据句子中的平仄变化来划分节奏,如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等。
3. 根据重音:在文言文中,有些字音会有重音,即重读音节。
可以通过把握句子中的重音位置来划分节奏,重音部分通常会有较强的节奏感。
4. 根据语气:文言文通常会有不同的语气,如抒情、叙事、议论等。
不同语气的文言文会有不同的节奏,可以通过抓住文言文的语气变化来划分节奏。
需要注意的是,划分节奏并非一种固定的方法,而是根据具体文言文的特点和语境来确定的。
在实际划分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以上方法,结合文言文的整体语调和意境来把握节奏。
文言句式朗读节奏划分
![文言句式朗读节奏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984965f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f.png)
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1.夫/大国,难测也例2.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例3.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例1、2中句首发语词:如“夫”、“盖”,例3中的关联词:“且”,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 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
如:①佳木/秀而繁阴。
例①中“佳木”是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局部之间应作停顿。
例②③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3.停顿要表达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是关键词)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关键词)4.句式整齐的句子,朗读时可用相同的节拍来读。
例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二二拍)例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二三和二二拍)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其一/犬坐于前(《狼》)(2)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例(1)中“其”后省略了“狼”;例(2)“以”后省略了“之”;例(3)介词“为”的后面省去了宾语“桃花源中的人”,“为”后略停,以表达出宾语的省略。
6.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
如:(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2)陈康叔公/尧咨/善射(《卖油翁》)例(1)“虞山”,山名。
“王毅叔远甫”,姓王名毅字叔远。
“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例(2)“陈尧咨”,谥号康叔。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因为陈是欧阳修的前辈,所以名字与谥号合称,表示尊重。
总之,文言文停顿节奏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但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必须准确理解文意,因为这是确定文言文停顿节奏的前提。
希望同学们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言语感,这样,才能轻松地掌握好文言文节奏的停顿作品简介:文言文朗读节奏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题时无规律可依,心中自然无底。
文言文节奏划分的基本原则
![文言文节奏划分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03e361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b.png)
文言文节奏划分的基本原则
文言文节奏划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语境原则:文言文节奏划分应考虑到语境,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下,相同的句子可能会有不同的节奏。
因此,在划分节奏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决定。
2.韵律原则:文言文的节奏也应该符合韵律的要求。
文言文的韵律通常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
在划分节奏时,要考虑到这些韵律特点,使得节奏更加和谐优美。
3.语法原则:文言文的节奏划分应遵循语法规则。
例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都应该按照一定的节奏划分。
在划分节奏时,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关系。
4.语义原则:文言文的节奏划分应该考虑到句子的语义。
在划分节奏时,要注意句子中的重点词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合理的节奏划分,可以使得句子的语义更加清晰。
5.连贯性原则:文言文的节奏划分应该保持句子的连贯性。
在划分节奏时,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
通过合理的节奏划分,可以使得句子之间更加紧密,逻辑更加清晰。
总之,在划分文言文节奏时,应该综合考虑上述原则,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文言句子节奏划分法
![文言句子节奏划分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f6b0d3680203d8ce2f246e.png)
文言句子节奏划分法(一)句子成分之间要停顿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
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1.主谓宾之间要停顿。
如:①佳木/秀而繁阴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④问/今是何世⑤忘/路之远近2.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
如: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二)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如:①其一/犬坐/于前②山行/六七里例①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坐”,译为“像狗一样”。
(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取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
如“夫”、“盖”、“故”、“惟”、“至于”“至若”、“若夫”、“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顿。
如:(1)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孟子二章》)(2)盖 / 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4)至于/夏水襄陵(5)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例(1)(2)中的“夫”、“盖”为句首发语词,朗读时在它们的后面要作停顿;例(3)中的“诚宜”是对上文的总结,同时开启下文,朗读时亦要停顿,以示强调。
(四)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
如:(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2)问/(渔人)所从来(《桃花源记》)“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再”和“三”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而不能读成“再而/衰,三而/竭”。
初中文言文节奏划分方法
![初中文言文节奏划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0aeb0776a20029bc642d64.png)
初中文言文节奏划分方法一、句首停顿1.【句首发语词】句首出现——盖,夫,然,岂,宜,其,至,则,且夫,若夫,至若,岂若,得无,至于,诚宜,何尝等发语词,要停顿。
①其/ 如土石何?②得无 / 异乎?③盖/ 余之勤且艰/ 若此。
2.【句首连词】句首出现——若,虽,而,然,且,因,惟,然则等连词,要停顿。
④且/ 欲于常马等/ 不可得。
⑤然则/ 何时而乐耶?⑥惟/ 吾德馨。
3.【句首过渡词和总结性的词】出现过渡词有——或,而或等;出现总结性的词有——故,是故,则,是以(以是),于是,遂等要停顿。
⑦遂/ 许先帝/以驱驰。
4.【句首表时间、方位的词】中,方,先,今,既而,已而,倏尔,俄而等要停顿⑧中/ 间/ 力拉崩倒之声。
⑨方/ 其/ 远出海门。
⑩今/ 诚以吾众/ 诈自称/ 公子扶苏、项燕。
二、古二今一古代两个单音节的词,而今天却变成了一个双音节的词,古代的两个双音节要分开读。
①可/ 以一战,战/ 则请从。
②中/ 间 / 力拉崩倒之声。
③今/ 齐地/ 方千里。
三、句中标志性词语句中出现“也”、“乎”、“之”等标明停顿的语气助词,要停顿。
④望之/ 蔚然而深秀者。
⑤余/ 闻之也/ 久矣。
⑥洋洋乎/ 与颢气俱。
四、古代国号、年号、官职、爵位、人名、地名对以上的文言知识要了解,否则划停顿时容易出错。
⑦南阳/ 诸葛庐(地名与屋名可以看做并列关系)⑧庐陵/ 欧阳修也。
⑨虞山/ 王毅叔远甫/ 刻。
⑩陈/ 康叔公/ 尧咨/ 善射(“陈”为姓氏,“康叔”是谥号,“尧咨”为名)五、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停顿。
⑪法/ 皆斩。
(依法)⑫功/ 宜为王。
(论功)⑬山行/ 六七里。
(在山中行走)⑭其一/ 犬坐/ 于前。
(像狗一样)六、保留文言句式划分朗读节奏的时候,要保留文言语意和句式的完整。
①何罪/ 之有?(宾语前置)②刻/ 唐贤今人诗赋/ 于其上。
(状语后置)③一鼓/ 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再,三后面省略“鼓”)④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
![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e7b13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6.png)
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
一、按字词押韵划分。
即每句以韵为准,将相邻的历史句子把每句韵脚以相同的韵素
衔接,再把其它音节整理排列,以分割节奏,从而使古文言文具备明显的押韵节奏,增加
古文言文的诗意性。
二、借助段落划分。
按此方法,可以将一篇古文言文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中最后
一句话形成一个结尾即可,只要把这个结尾节点换一句,前后段落的节奏就会随之调整,
整篇古文言文所表达的内容也会变得更加明确、细致。
三、借助对叠结构进行划分。
对叠结构是一种常用的衔接方式,就是把古文言文分成
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把前面的内容串联起来,再以暗喻之类的隐喻方式引入另一部分主体,再将主体部分做引申,之后再结尾总结,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视角,使古文言文的表达更
加丰富、深刻。
《文言文节奏划分》
![《文言文节奏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af0e4b5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e.png)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 确定朗读节奏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一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两处)
然则何时而乐耶
(一处)
故自号曰醉翁也
(一处)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一处)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一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两处)
然则/何时而乐耶
(一处)
故/自号曰醉翁也(一处)以Fra bibliotek/人多以书假余
攻之/而不胜”、“盖/大苏/泛赤壁云”、“然则/北/通巫 峡,南/极潇湘”; • 停顿在语句的倒置处,如“七八个星/天外”; • 停顿在古今同形义异词之间,如“今/天下/三分”、“中 /间力拉崩倒之声”、“可/以一战”; • 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是个整体,不能分开; • 介词和部分连词,一般和后面的相连,不宜割裂; • 部分起并列作用的连词前后蝉联,也不能断开。
(倒 装)
人不知而不愠(一处)
是知也
(一处)
今齐地方千里(一处)
人不知/而不愠 是/知也 今齐地/方千里
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提示:
1.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 2.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 3.“古二今一”要注意。
划分古诗文句子停顿的一般规律
古诗:
• 五言诗的节拍:23、212、221,如“欲穷 /千里目”、“海内/存/知己”、“白日/依 山/尽”;
(一处)
二、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 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
躬耕于南阳 (一处) 告之于帝 (一处) 遂许先帝以驱驰(两处)
躬耕/于南阳 告之/于帝 遂/许先帝/以驱驰
三、语句倒装之处要停顿
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规律: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
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
![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4b8f65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9.png)
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文言文的句子结构来划分节奏。
文言文的句子结构相对固定,通常是主谓宾的结构,而且往往会采用并列、排比等修辞手法。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句子的成分和结构来把握文言文的节奏感。
比如,当我们遇到长句时,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成分,找出主谓宾的关系,从而把握句子的节奏。
另外,排比句和对偶句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句式,通过分析这些句式的运用,我们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言文的节奏之美。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文言文的韵律来划分节奏。
文言文的韵律非常独特,它往往通过平仄、押韵等手法来营造节奏感。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和背诵来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之美,从而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节奏。
比如,在朗读文言文的时候,我们可以注意句子中的平仄关系,通过调节语调和音量来表现文言文的节奏感。
另外,文言文中的押韵也是一种重要的节奏元素,通过分析句子中的押韵关系,我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节奏之美。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文言文的语气来划分节奏。
文言文的语气通常是庄重、严谨的,它往往通过修辞手法和词语的运用来表现。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的运用来把握文言文的节奏感。
比如,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反问等,通过分析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言文的语气和节奏之美。
总之,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通过句子结构、韵律和语气等方面来把握文言文的节奏感。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这些方法,通过多方面的感受和体验,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节奏之美。
文言文的节奏划分的技巧
![文言文的节奏划分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be75f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6.png)
文言文节奏划分技巧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其节奏划分对于理解文本意义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文言文节奏划分的技巧:1. 句首关联词:通常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若”、“然”、“则”等,其后应为一独立节奏单位。
例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欧阳修《醉翁亭记》)2. 句末虚词:常见句末虚词如“也”、“矣”、“乎”、“哉”等,其后应为一独立节奏单位。
例如:“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3. 修辞方法:在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中,每一对句子的节奏应保持一致。
例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列御寇《愚公移山》)4. 特殊句式:特殊句式如倒装句、被动句等,其节奏划分需根据句子实际结构进行调整。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御寇《愚公移山》)5. 句子语气:句子中的语气词如“乎”、“矣”等,其后应为一独立节奏单位。
例如:“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6. 句意理解:根据对句子的理解,可以合理划分节奏。
例如:“夏后启乃借飞龙之势以升天。
”(郭璞《山海经》)意思是夏后启借助了龙的威势而升天。
7. 语法结构: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应注意句子中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
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御寇《愚公移山》)中,“箕畚”是运的对象,不能和“运”一起划分节奏。
8. 音节和谐:在朗读文言文时,为了达到音节和谐的效果,可以适当调整节奏划分。
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郭璞《山海经》)中,“沾裳”是一个音节,不应分开。
综上所述,文言文的节奏划分需要结合句子的结构、语法、修辞、语气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作品。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7c299ad1f34693daef3ec7.png)
二、按句首特殊词语划分
• 如果句首是句首发语词、连词、表示 时空的状语,则可以停顿。 • 1、句首发语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 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表示 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强调语气或 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 类似的词语还有“至若”、 “殆”、 “然”、“宜”、 “何尝”等。
二、按句首特殊词语划分
四、把握特殊句式 • 1、省略句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2、被动句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3、判断句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五、“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 读时在其后停顿。
• 如: 余闻之也/久。 • “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 而是一个语气词,不能读成 “余闻之/也久”。
• 六、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 确定朗读节奏 •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 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 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 “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 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如: • 鹏之 /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 逍遥游》)
练一练
• (1)夫 环而攻之 而不胜 (《得道多 助失道寡助》) •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3)而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 (4)然则 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 记》) • (5)故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 记》) •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三、按句意划分Fra bibliotek就是把句子中意思
结合紧密的文字看作一个“意义单位”
• 2、注意语意的整体性:注意人名 前的官名地名如果是一个整体,要 保持其意义的完整性。 • 如: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⑵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3、把握多重含义:先理解句子意思,
根据句内意思的层次停顿。
初中语文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
![初中语文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https://img.taocdn.com/s3/m/f208b97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7.png)
牛刀小试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2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3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1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2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3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2.句首连词 例: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 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 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策略:区别对待现代汉语中的词语与文言文中的词语. 例句中的可以是由两个单音词组成的,以后面省略宾语, 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有很大的区别.
2.注意语意的整体性 例: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愚公移山
策略:特别要注意人名前的官名、地名如果是一个 整体,也不能断开来读,否则就是读破. 例1中的唐贤今人诗赋是意义完整的部分,即偏正 短语,不能读破. 例2中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是指某个人,是一个整体 的名称,也不能读破.
二、按句首特殊词语划分 如果句首是句首发语词、连词、表示时空的状语,那么 可以停顿.
1.句首的发语词 例:1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唯不辱使命 3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4至于/斟酌损益出师表
策略:对常见的句首发语词要有清晰的了解,如1 ~4句中 的若夫夫盖至于都是句首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这些词 在朗读时应该停顿.类似的词语还有至若殆"然宜何尝等.
策略:掌握一些常见的连词,如1 ~4中的如使乃然故这 些词放在句首,就需要停顿.类似的词语还有遂‘然则 虽是以而则等.
牛刀小试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2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3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5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文言文划分节奏
![文言文划分节奏](https://img.taocdn.com/s3/m/9f1b901a7cd184254b353524.png)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方法一、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之间要作停顿,以使语意明确。
例如:1、余/闻而愈悲。
(《捕蛇者说》)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3、其一/犬坐∕于前。
(《狼》)4、行/拂乱其∕所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6、恐/前后受其敌。
(《狼》)7、恐/托付不效。
(《出师表》)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出师表》)9、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10、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二、句首关联词后面应停顿。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是假设、转折、递进等关联词,则关联词后要停顿。
如“且”、“虽”、“因”、“惟”、“故”等。
例如:1、故/为之说。
(《捕蛇者说》)2、虽/鸡狗不得宁焉。
(《捕蛇者说》)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4、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5、然/得而腊之 / 以为饵。
(《捕蛇者说》)6、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三、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
句首发语词即指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及至全文,又没实在意义,只是充当语气助词的作用的虚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至于”等。
例如:1、若夫/霪雨霏霏。
(《岳阳楼》)2、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3、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捕蛇者说》)四、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例如:1、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4、而乡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说》)五、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六、提前的状语,在朗读时应在其后和主语之前稍加停顿。
例如:1、今/天下三分。
文言文语句节奏的划分
![文言文语句节奏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03c9c2250b1c59eef9c7b42f.png)
文言文语句节奏的划分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5.“而”字后应该停顿。
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么就不能停顿,也就是说,“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
(1)“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或副词)与动词,即“形容词(副词)+而+动词”,这时前边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修饰后面的动词的作用,不能分开读。
(2)“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即“动词+而+动词”,那么而表示顺接,也就是说,前面一个动作发生了,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时“而”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后面的动词连续。
(3)“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即两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这时“而”后不应该停顿。
(4)“而”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6.节奏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7.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8.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如作句尾语气助词则不作停顿。
10.停顿要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11.句式整齐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贯通。
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规律: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主、谓、宾)。
2.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
如何划分文言文句子的停顿
![如何划分文言文句子的停顿](https://img.taocdn.com/s3/m/727bf42427284b73f24250ae.png)
如何划分文言文句子的停顿如何划分文言文句子的停顿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理出这个句子的主干,明白主语、谓语、宾语各是什么。
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这么一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确实知道没有徐公俊美”,分析句子的主干就是“我知道没有徐公俊美”,对应文言句中就是“臣知不如徐公美”,那么句子的主语就是“臣”,谓语就是“知”,“不如徐公美”就是“知”的内容,作“知”的宾语,按照主谓宾各成分间停顿的原则,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当然,可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句子必须是主谓结构的句子。
二、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有些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组成了主谓结构,但有些句子没有主谓结构怎么办?不急,那就再分析,采用第二种“动宾/动宾”的方法进行划分。
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一句的朗读停顿,在这一句话中“率”是“率领”的意思,是动词,“妻子邑人”是“率领”的内容,作“率领”的宾语,“率妻子邑人”就是动宾结构。
“来”是动词,“此绝境”是来的地方,是“来”的宾语,这也是动宾结构。
综合全句来看,这个句子由两个动宾结构组成,所以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那长一点的句子怎么划分呢,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这一种方法是否适用?还是那句话,不急。
现在我们再来作一下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在市集上大声讨论我的过错,并能让我听到的,受到下等的奖赏”,动词就是“讨论”、“让……听到”、“受到”这三个,而相对于文言句子中的动词就是“谤讥”、“闻”、“受”三个,介词结构“于市朝”作“谤讥”的宾语,“寡人之耳者”作“闻”的宾语,“下赏”作“受”的宾语,这样的话,“能谤讥于市朝”就是一个动宾结构,“闻寡人之耳者”是一个动宾结构,“受下赏”也是一个动宾结构,那么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还是按照“动宾/动宾”的原则划分。
文言文节奏划分
![文言文节奏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94558dc304a1b0717fd5ddf2.png)
四、谓语和宾语之间要停顿。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③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④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⑤衔/远山,吞/长江。(《岳阳楼记》) ①中“古仁人之心”作“求”的宾语,②中“唐贤今人诗赋”作“刻” 的宾语,③中“张怀民”作“寻”的宾语,④中“岳阳楼”是“修”的 宾语,③中“远山”和“长江”分别作“衔”和“吞”的宾语。一般来 说,宾语独立性较强,与谓语中心词之间要作停顿。
五、后置的介宾短语之前要停顿。(动词与后面的状语之间要停顿)
①颓然/乎其间者。(《狼》) 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⑤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①句中“乎其间者”是后置的介宾短语,②句中“乎东西”“乎南北” 是后置的介宾短语,③句中“于其上”是后置的介宾短语,④句中 “于乱世”“于诸侯”是后置的介宾短语,⑤句中“于败军之 际”“于危难之间”是后置的介宾短语,它们分别和前面的谓语或宾 语中心词“颓然”“叫嚣”“隳突”“唐贤今人诗赋”“性命”“闻 达”“受任”“奉命”之间要停顿。
文言文朗读停顿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及古代文 化等多方面的知识,上述只是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 死搬硬套,熟练掌握文言文朗读停顿的知识,多诵读 文言文提高自己的语感,善于对文言语句从语法、语 意方面分析,才能恰当处理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
二、句首状语之后要停顿。
①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②囊/与吾祖居者。(《捕蛇者说》) ③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 ④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上枢密韩太尉书》) ⑤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 ①中“已而”是状语,表时间;②中“曩”是状语,表时间,③ “中”是状语,表方位;④中“岂尝”是状语,表语气;⑤中“略 无”是状语,表否定。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474699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3.png)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主谓之间停顿。
如“一狼/洞其中”。
2. 动宾之间停顿。
如“无/丝竹之乱耳”。
3. 动词与后置状语之间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骈死/于槽枥之间”。
4. 遇到省略句时,在省略的词语处停顿。
如“其一/犬坐于前”。
5. 遇到倒装句时,通常在倒装的成分后停顿。
如“甚矣/汝之不惠”。
6. 按句首独立性质的词语停顿,如发语词、总结性词语、连词等后面要停顿。
如“夫/环而攻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
如“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8. 遇到提示停顿的成分时,自然停顿。
如“省略成分断没错”。
以上是文言文停顿划分的基本原则,可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给文言文句子划分节奏
一般情况下,诵读文言文时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和语调的抑扬。
这种停顿由于有标点的标志,所以一般不会读错。
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这种停顿则较难掌握,因为它是建立在对文言文理解的基础上的。
具体到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中,考查形式主要有: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判断句子的朗读节奏正确或不正确。
一般说来,确定文言文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要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停顿。
1.按照“主语—谓语—宾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与宾语之间要停顿。
如:“武陵人/捕鱼/为业”一句中“武陵人”是主语,所以要在“武陵人”后面停顿,意思为: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类似句子:“渔
人/甚异/之。
”2.谓语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
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所闻”是“具言”的补语,因此我们可作这样的停顿:“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二是古代作为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是双音节词,表示丈夫的配偶,但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单音节词,指妻子和儿女。
所以,我们在诵读时一定要分开读,否则,会误解句意。
类似句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三是句中的省略成分处要停顿。
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为”后面省略了“他们”,所以在此处要停顿。
类似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以上说的只是文言文停顿的一些常见技巧。
要想正确地读好文言文中的句子,准确地给文言文句子划分节奏,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汉语语法知识,从句子的意义入手。
【小试牛刀】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画线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2.判断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在后面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普君/使人往/致邑焉
()
(2)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
3.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下面句子中,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亲/贤臣,远/小人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