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简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简史复习资料古代史(远古夏商)1、中国音乐的起源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信号说摹仿自然说异性求爱说语言扬抑说巫术起源说2、1986年至1987年,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先后出土25支骨笛,由鹤骨制成,距今约8600年至9000年、七孔笛(周秦时期)3、佾(yi)指古代乐舞的行列。
关于乐队的使用:周时盛行“金石之声”,编钟等悬挂乐器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周礼·春官宗伯》:“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县,士特县,辩其声”县通悬,悬挂之意!王享用的乐器是四面悬挂,然后依等级顺次为三面、两面、一面。
4、周代得宫廷乐舞包括六代乐舞、小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等六代乐舞简称六乐,从黄帝时期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1)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云是黄帝时的图腾;(2)唐尧时的《咸池》,天上的星宿名;(3)虞舜时的《韶》,又名《箫韶》;(4)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籥yue》;(5)商汤时的《大濩huo》;(6)周朝当代的《大武》。
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
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6、八音分类法:依乐器制作材料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1)金类乐器:钟、铜铃、铜鼓、镈钟、甬钟、钮钟(2)石类乐器:磬、排箫(3)土类乐器:陶铃、陶鼓、陶响、陶角、陶镛yong、陶埙(4)木类乐器:柷zhu、敔yu、木鼓(5)丝类乐器:有柱:瑟、筝、筑无柱:琴(6)革类乐器:贲鼓、应、县鼓、鼍tuo鼓、鼗tao鼓、鞉tao (7)匏类乐器:“匏”即“瓠hu”,主要构成材料,一种葫芦。
笙、竽、巢(8)竹类乐器:箫、篴即笛、篪chi、籥yue、管7、曾侯乙墓乐器 1978年出土,符合“诸侯轩县”的周代等级制度规定。
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于钟架上。
意义: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反映了我国先秦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其卓绝的铸造工艺、良好的声学性能,显示出先秦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这些乐器的出土,为我们研究先秦的乐器、乐队编制、乐律、音乐审美提供了珍贵实物。
中国音乐史重点整理(打印版)复习资料重点
中古音乐史要点整理一、中国古代乐律学1.三分损益法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按其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吕的相生,史称“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述这一理论的是《管子》一书。
其求五音之法为:先求得一个标准音“黄钟”,把它作为宫音。
然后就宫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三分益一),即得低四度的徵音;再就徵音的弦长减去三分之一(三分损一),即得高五音的商音;把商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得低四度的羽音;就羽音弦长减去三分之一,可得角音。
2.周代“十二律吕”十二律吕是周代律学的名称。
它是用三分损益法求得的,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其中单数各律为“律”,双数各律为“吕”。
3.京房六十律京房(前77〜前37)西汉律学家,本姓李,字君明。
他因为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中仲吕不能回到黄钟律,因而继续推算下去,成为“六十律”。
京房同时觉察到律管的管口校正问题,提出“竹声不可度调”的认识,并制作了十三弦的“准”。
4.荀勖笛律西晋律学家荀勖(?~289)在乐律上的成就在于他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数”,荀勖运用“管口校正”制作出较精确的十二笛。
每笛适吹一律。
荀勖的“管口校正”之方法为:他作的笛有六个按孔,前五后一。
后面一个按孔离吹口最近,作为商音。
前面五孔依次由吹孔向下排列为宫、变宫、羽、徵、变徵;六孔全按为角音。
5.何承天的“新律”何承天,南朝宋时郑(今山东郊城县)人,武帝时(420~422)曾为尚书祠部郎,文帝时做过御史中丞:后因故免官,死于家中。
他在乐律学史上,第一次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十二等差律"(即隋书称之“新律”)的理论。
其方法是:先以黄钟本律之数(9寸)减去由仲吕所生黄钟2之数(8. 8788寸),得差数为0. 1212,再将此差数平分为十二等份。
即0. 1212÷12=0.0101,然后将此数依次递加在林钟以下各律上,即得“新律”各音之数。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古代部分:一,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中国音乐的起源: 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乐舞:早期的音乐常常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故名之“乐舞”。
黄帝时代的《云门》,又称《云门大卷》,相传黄帝部落以云为图腾,所以这是一部歌颂氏族图腾的乐舞。
《咸池》又名《大咸》,相传咸池为东方日浴地,故这是一部崇拜日浴的乐舞。
《箫韶》又名《大韶》,简称从《韶》。
最初是咸黑所作的声歌,原名《九招》,虞舜时代的质又修订过,故后世又称此乐为《韶虞》。
《箫韶》之名,是由于此乐舞以排箫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缘故。
夏代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乐舞内容从氏族社会中对于图腾或大自然的歌颂转向对奴隶主统治者的歌颂。
《夏籥》又名《大夏》,是一部歌颂夏禹治水有功的乐舞。
此乐舞在周代演出时舞者共六十四人,分为八行八列。
主要伴奏乐器为籥,籥为管乐器,是排箫的原始形制。
《大濩》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
“巫乐”,又称“巫音”,即巫术活动中所用的乐舞。
天然材料制成的乐器:骨哨、骨笛;龟甲摇响器;鼍鼓;磬(现存故宫博物馆的三音编磬为“永启”“永余”“夭余”);陶制乐器:摇响器、陶铃、陶角、陶鼓、陶镛、陶埙;铜制乐器:铜铃、铜鼓、钟、铙、镛、鑮;二,周秦时期的音乐:周代的礼乐制度:君主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用二佾。
佾指古代乐舞的行列。
关于佾有两种解释:一,每佾固定为八人;二,人数与八佾相同,如八佾每佾八人,六佾每佾六人等。
音乐教育:对象:贵族子弟,即世子和国子。
“乐”的学习内容:乐德、乐语和乐舞。
乐德:“中、和、祗、庸、孝、友”;乐语:“兴、道、讽、诵、言、语”;乐舞:六代乐舞为主,如《云门》、《大咸》、《大夏》、《大濩》、《大武》;学习目的:达到统治阶级提倡的“礼乐治国”。
六代乐舞:《云门》、《咸池》、《箫韶》、《大夏》、《大濩》、《大武》;前五部参照远古夏商时期音乐。
《大武》内容描写周武王伐纣的全过程。
采风:是一种为了解民意、完善施政而采取的一种较为积极的举措。
南艺钱慧老师中音史复习资料
远古夏商时期中国音乐起源:《模仿自然说》《情感本能说》《劳动起源说》《异性求爱说》《巫术起源说》《葛天氏之乐》是一部载歌载舞的乐舞,表演时有三个表演者手中拿着牛尾巴,边舞边唱,一共有八首歌曲。
乐舞还有黄帝时代的《云门》,黄帝时代所作至尧时代增修的《咸池》。
《咸池》又名《大咸》,相传咸池为东方日浴地,有可能这是一部崇拜日浴的乐舞。
《箫韶》简称《韶》,可能此乐舞以排箫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缘故。
《夏龥》又名《大夏》是一部歌颂夏禹治水有功的乐舞。
《大濩》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商代的巫乐,又称“巫音”,即巫术活动中所用的乐舞。
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用禽骨制成的骨哨和卵形的陶埙,至今约7000年,1986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出土了用鹤骨制成的骨笛,至今约9000年。
1977年湖北崇阳出土的铜鼓,1976年河南安阳安屯好墓出土的编绕。
周秦时期周代的礼乐制度:为维护和巩固统治,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符合本朝的礼乐制度,从思想上巩固等级名分,以维护天子的权威。
礼乐的礼就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互结合的礼仪,乐就是音乐,包括乐队,乐舞编制,乐曲,乐舞的使用。
佾指古代乐舞的行列,一是认为每佾固定为八人,另一种认为人数与八佾相同。
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二乐县:。
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辨其声。
周代掌管音乐的乐官最高级别为“大司乐”,为中大夫,一般具有行政,教学和演奏三职能。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乐包括乐德,乐舞和乐语。
宫廷乐舞包括六代乐舞,小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
六代乐舞简称“六乐”,都是从黄帝时期开始历代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
分别是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唐尧时期的《咸池》,虞舜时期的《韶》,夏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周朝当代的《大武》。
小舞是相对于“六代乐舞”等大型乐舞而言,那些13岁至19岁的国子们还必须学习一定数量的小舞。
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专业课及共同课考试大纲专业课与共同课通用,但出题形式与答题程度要求有所区别古代音乐史部分教材:参看《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配套音响:专业课CD十张一套;共同课七张一套(音乐学系办公室有售)。
一、远古(约前21世纪以前)(一)概述人类在从原始落后的低级阶段逐渐进化发展的过程中,与生俱来的创造音乐和接受音乐的能力也随之与日俱增。
中国古代的先民至迟在新石器时代以创造了音乐,并在夏朝以前已经产生了一些作品和乐器。
(二)远古时期的考古音乐资料陶埙:陶土制作,圆形或橄榄球形吹奏乐器。
内空,外有吹音孔和按音孔。
常根据音孔多少来称呼。
骨哨:动物肢骨做成的哨子。
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距今约有9000年形制统一,制作规范长约20厘米,直径约1厘米开管管侧开有7个孔,没有当今笛子的吹孔和笛膜孔有的骨笛上面还留有设计音孔位置的刀痕标记直吹,吹奏时将骨笛斜持,使顶端吹口与嘴保持一定倾斜度,吹奏时大部分气流进入管内,在管内一侧形成气体震荡而发声陶钟:陶土制作的钟考古学家认为钟铎先是由竹、木制成,后来用陶制作,再发展到用铜制作原始乐舞图(三)历史传说中的远古时期音乐••••••••••朱襄氏,葛天氏,伊耆氏,伏羲氏,女娲,神农氏,••••••••••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舜,禹(四)关于中国音乐的起源1,中国音乐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萌芽2,萌芽时期的音乐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3,萌芽时期的中国音乐具有多民族的特点二、章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771年)••(一)概述(二)历史传说中的音乐作品《九歌》,《九辨》,《九韶》(《九招》),《时日曷丧?》,••••••••《大濩》,《桑林》,《大武》(三)“雅乐”与礼乐音乐1,“雅乐”的来源“雅乐”一词今存文献中最早见于《论语·阳货》雅(夏)原是地名,是周族的发源地“雅”的音乐,实际就是周族的传统音乐2,礼乐制度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产生于西周,相传是周公旦参照夏礼和殷礼制定的;后经汉初文人追记,基本内容保留在《周礼》、《仪礼》和《礼记》中西周礼乐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等极化的音乐制度2)繁复的音乐礼节3,专职乐师的产生和音乐机构的建立专职乐师:黄帝时有乐师伦,舜时有乐师夔,尧时有乐师质;大约夏时起,有“瞽”(盲人)担任乐师巫,是古代祭祀活动中能以歌舞沟通鬼神的人女性巫曰巫,男性巫曰觋音乐机构:瞽宗,是乐师瞽人的宗庙大司乐,是西周时建立的庞大的音乐机构负责人:大司乐职能:1)掌管宫廷贵族子弟的学习 2)掌握朝廷贵族子弟的学习大司乐中共有一千四百多人4,音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以培养人的思想感情为目的西周的音乐教育包括师、乐、舞三个方面(四)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1,《易经》中的民歌《周易》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一部筮书,即算卦书《易经》相传萌芽于殷周之际2,《诗经》中的早期作品《诗经》中的“二雅”中的周族历史叙事歌、风俗歌都属于西周、甚至西周以前的作品3,四夷之乐是指华夏民族四周的少数民族音乐另: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流入宫廷,丰富了宫廷的礼乐音乐,也促进了西周音乐的发展(五)乐器的发展1,考古发现的古乐器1)埙2)磬3)鼓4)钟2,甲骨文中关于乐器的字1)磬2)鼓3)庸4)龠5)和6)缶7)竽8)乐3,“八音”乐器分类法相传虞舜时已经有之1)金(钟-编钟、钲、铙、铎等)2)石(磬-编磬)3)土(埙、缶)4)革:鼓类乐器,如建鼓、悬鼓、鼗等5)丝(琴、瑟)6)木()7)匏(笙、竽)8)竹(龠、箫、管)(六)乐律学的形成1,古乐器测音与音阶问题由商代无音孔陶埙能吹奏的音来看,商代已经具备产生十二律的音乐基础了2,十二律、五声音阶名称的产生十二律的产生相传在黄帝时代真正的十二律和五声音阶的名称所见最早文献是《国语·周语》和《周礼·春官》3,宫调理论“宫”的含义就是“均”,是指一个八度中的各音位置“调”则是以每宫之中宫音之外的各音为主音的调“宫调”是我国古代音乐基本理论的概称三、春秋战国(前771至前221)(一)概述1、周朝的礼乐制度土崩瓦解,民间音乐蓬勃发展起来(雅乐衰落,俗乐兴盛)2、音乐作品、乐器、音乐表演艺术、音乐基本理论思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3、在诸子百家学说的影响下,各家各派的音乐思想随之产生(二)民间音乐1,雅乐的衰落和俗乐的兴盛俗乐中,影响最大的是郑国和卫国的音乐俗乐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乐律学、乐器学、音乐表演艺术以及音乐美学思想的进步2,《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十五国:周南、召南(楚文化)、邺、庸、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3,《楚辞》音乐《楚辞》源于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依据楚国民间歌调填词的诗作。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一、六代乐舞:歌颂帝王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云门大卷》《大咸》《韶》《大夏》《大濩》《武》乐舞特点:曲调篇幅短小,结构较为现整,常有很少歌词加入感叹词,节奏突出但旋律性不强,是氏族成员集体创作。
音乐尚无阶段性,音乐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和传授物质生产知识。
组织生产活动,主要的音乐形式有乐舞和原始歌曲,诗,歌融合的乐舞形式居主要地位二、贾湖骨笛:河南舞阳县,可奏出完整的七音音阶。
夏:禅让制→王位世袭制残存的诗歌:三易:夏《连山》商《归藏》周《周易》“巫”出现的意义:它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艺术家和领导者表明了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对音乐组织的利用那个、国家设领导人负责音乐活动的历史由此开始。
雅乐——指郊庙祭祀、朝会典礼时演奏的音乐。
雅乐的性质:音乐有助于推广德行的教化,亦即向被统治阶级灌输封建论理,道德观念的作用,雅乐体系还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想过(通过)礼乐制度来显示对人民的威慑力量。
周公制礼作乐,严格的等级制度表现:乐队王宫县,诸侯轩县,大夫判县,大特县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演机构——周王朝的音乐领导,机构是“大司乐”。
八音分类方法:金——钟,石——磬,土——缶,革——鼓,丝——琵琶、湖、木——梆子,匏——笙,竹——笛子意义:1、第一次乐器分类法。
2、器乐艺术发展成熟的标志。
3、音乐文化较高层次的反映。
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群。
编钟15革,编磬32革,十弦琴1件,五弦琴1件,二十五弦琴12件,鼓4件,麓2件,排箫2件,笙2件。
曾侯乙编钟出土的意义。
1、青铜铸造工艺和高律科学达到一定高度,体现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音乐才能2、用实物驳倒“中国音乐就是五声音阶的说法”,3、宣告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令现代人震惊,符合近代音乐音响学,乐律理论的一整套乐器4、音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标志当时高度发展水平。
三分损益法:又叫五度相生法,是我国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求律的方法,是按振动体长度计算的。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大司乐答案:最早的音乐教育机构和领导,最早的音乐教育就是“大司乐”。
三分损益法答案: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
乐舞乐舞荟萃历代歌舞所长,兼收西域众多少数民族及国外文化之精华,充分体现了盛唐王朝百国朝贺、民族交融的鼎盛景象和风土人情。
唐乐舞气势磅薄,场面壮观,集诗、词、歌,赋予吹奏弹唱,融钟、鼓、琴、瑟于轻歌漫舞。
乐曲高亢悠扬,动作舒展流畅,服饰华丽多姿,堪称历代歌舞之最。
唐乐舞的兴盛正是盛唐时期的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完美写照。
现今人们根据出土的一些描写、描绘该乐舞的文字、壁画等编制出一套乐舞,重现古代唐朝时长安乐舞的优美、盛况和艺术魅力。
礼乐制度答案:周武王死后,周公摄行王政。
为了巩固其统治,他依照周朝原有的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维护奴隶制统治的制度。
其中有一种制度叫“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也就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这是一种颇为完备的典章制度。
贾湖骨笛贾湖骨笛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吹奏乐器。
贾湖骨笛的出土,是我中音乐考古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音乐文化有九千年文明史的最直接有力的佐证。
从已发掘的实物看,其形制极为固定,制作十分规范,实质较好,表现力极强,多数音域可达两个八度以上。
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
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相和歌答案:相和歌它始于汉初,是我国北方各地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经过艺术加工发展而成的艺术歌曲形式。
相和歌继承了周代的国风和战国的楚声传统发展而来,其特点是“相和,汉旧歌也。
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广陵散答案:《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作者不详,在汉末已经出现的一首古琴曲。
中国音乐简史自考卷 复习资料 (新)
中国音乐简史自考卷复习资料123、。
4、《史记》所述:“击瓮叩缶,真秦之声”,表明我国古代乐器来自于秦国。
5、黄帝时期的代表性乐舞是云门。
6、在六代乐舞中歌颂大禹治水有功的乐舞是7、“弦歌”包含在雅乐这种音乐形式中。
8、西周时期,常用于士大夫乡饮酒礼中的“弦歌”,又称为小雅。
910111213、14、明清著名剧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是15、杂剧每折的主唱角色有一个。
16、在元杂剧兴起之前,浙江永嘉地区流行着一种民间戏曲,称之为“永嘉杂剧”,17在音乐文化上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我国著1819、在楚汉战争其间,刘邦在一次战役中采用了四面楚歌的战术,巧妙取胜。
202122232425、公元前19626、在汉代乐府中担任协律都尉、掌管音乐事务的是李延年。
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这句话出自我国古代音乐理论著作乐记。
41424344、人们赞扬伯牙的琴声“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45、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关于音阶、调式、转调的理论,即所谓“五声、六律、十二管、旋464748、我国戏曲史上著名的“徽班进京”的时间是:1790。
49、《义勇军进行曲》正式定为我国国歌的时间是1978年3月5日(试卷中选项应选1949年9月27日(代国歌),可能是出题有误)。
50、现存的我国最早的琴曲古谱是梁代丘明所传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
515253、《听松》是一首二胡曲,作者华彦钧(瞎子阿炳)。
54、现存最完整的一部诸宫调作品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二、名词解释题:六律:是指只用一个变音的六声音阶协律都尉:汉武帝立乐府,使司马相如等作诗赋,以宦者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谱成乐调。
但在当时为临时官名,不常设。
至晋代,改称协律校尉,属太常寺。
:1、代面:代面是唐代表演北齐兰陵王高长恭的故事,因兰陵王貌美,自嫌不足以威敌,故临阵必戴一面具,齐人即以此为舞,表演征战击刺之状,称为兰陵王入阵曲2、苍鹘唐宋两代时期,参军戏角色名。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音乐的起源:1照搬说2模仿说3数理说4凭空说5社会生活说6语言说彩陶盆: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村发现距今约4500余年,属新石器时代的遗物。
意义:1陶盆图像形象地反映了原始音乐舞蹈的面貌2首例乐舞研究鲜明的实物最早的证据3最早鼓乐舞的实物。
原始乐歌乐舞的内容:1朱襄氏之乐(求雨)2葛天氏之乐(八支歌: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3伊耆氏之乐(祈求丰收)4阴康氏之乐(古老健身舞)5弹歌(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反映狩猎活动)6黄帝时的云门(图腾)7尧时的箫韶(九韶.最高水平)骨笛-是在河南舞阳县发现的距今近8000年历史的用动物骨头制作的吹奏乐器。
意义:文化至少有8000年历史的可靠数据;说明新石器时代的成就;说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开始使用七声音阶的高度发达器具。
骨哨:远古时期在浙江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近7000年历史的用动物骨头制作的一种吹奏乐器.陶埙:新石器时代发现的用陶土烧制的闭口吹奏乐器.夏启《九韶》.歌颂夏禹治水功绩<大夏>乐舞.夏代的侈乐:夏桀夏纣.中国最老的情歌歌词:候人兮猗(南音)商代音乐:巫乐淫乐. 濩:商代著名的一部传统乐舞,歌颂商汤伐桀的功绩.乐器:打击乐(鼓罄编磬钟编钟编铙)吹奏:埙.龠.说明商代已经出现的吹管变奏乐器,体现制作工艺进步.夏乐律的成就:1反映当时人们音高音列乐音形态方面形成了观念2已经存在五声和七声音阶3半音音程的出现,说明已具备发明十二律学说的前提西周时期的音乐概括:1形成古代的专业音乐文化.设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2乐器有系统化的分类法,称八音3乐律学产生十二律吕和旋宫转调4成为礼的附庸西周音乐等级:王的乐队-四面,诸侯-三面,卿和大夫-两面,士-一面;王的舞队-64人八佾;诸侯-36人六佾;卿大夫-16人四佾;士-4人二佾雅乐:周代的礼乐制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宫廷雅乐体系,雅乐指我国古代社会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所使用的音乐.特点:典雅庄严;篇幅长而规整;节拍缓慢;齐奏为主;曲调简单.周代乐舞分类: 1六代乐舞-六乐:黄帝《云门大卷》尧时《咸池》舜时《大韶》禹时《大夏》商时《大濩》周初《大武》2小舞-规模较小的乐舞:帗舞-执五彩丝织物裁成的条子、羽舞-手持鸟羽制成的道具,皇舞-由五彩全鸟羽,旄舞-执牦牛的尾巴,干舞-执盾牌,人舞-用长袖舞蹈.以上两种是用来教贵族子弟学习.3散舞4四夷之乐5宗教性乐舞-受重视:干旱求雨《舞雩》秋季驱除瘟疫《傩舞》周代推行音乐的目的:期望以音乐的和谐求得天地君臣上下人心的和谐,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民众心态的平和,天地人性的完美统一,长治久安.西周的乐器-八音(金-钟镛钲)石(罄.鸣球)土(埙.缶)革(鼓.建鼓.雷鼓.灵鼓)丝(琴.瑟.筑)木匏(簧.笙.和.芋.巢)竹(箫.褫.管)西周乐律律名: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 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 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礼教规范的崩塌破坏,礼乐一统的官学体系土崩瓦解,私学兴起,礼崩乐坏体现在王子朝奔楚.八佾舞于庭.郑卫之音.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各类音乐作品305篇,分为风-民间歌曲160篇,语言通俗自然,雅-大雅小雅,语言丰富篇幅较长.经过专业提高.颂-周鲁商颂,古老祭歌舞曲.楚辞:代表作离骚,实质是楚地原始祭祀鬼神的歌舞,延续最能体现楚辞特色的作品是《九歌》,共11首.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示上古楚文化的魅力,融入巫术和宗教于一体的音乐,从侧面体现战国各诸侯国民间音乐蓬勃发展的景象.(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成相篇》:荀子模仿民间音乐形式而填词的一首长诗.意义:说唱音乐的远祖三分损益法:是春秋战国之际,正式确立用数学的方法计算五声音阶中各音弦长比例的科学理论.曾侯乙墓编钟:是目前同类出土乐器中已知数量较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乐器.是我国十二乐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调乐器.对我国音乐史有重大意义.共64枚,分上中下三层.总音域达5个八度,十二律齐全;一钟双音三度音程,这套编钟的上层扭钟的律制与三分损益律近似,说明三分损益律较早运用于实践.音乐思想(论述)儒家:积极提倡音乐,肯定音乐,孔子提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把音乐作为一种手段,与礼配合,赋予其治理天下的政治功能,对于仁,主张使用礼乐手段,来贯彻仁(做人的道德)为核心的学说.墨家:对音乐的态度是持否定态度,墨子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反对当时王公贵族的奢侈享乐是正确的,但他偏激的反对以至主张禁止一场音乐是错误的.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对音乐的态度也持否定的观点.老子的音乐观是大音希声,认为最美的音乐史一种自然的,无声的境界.该观点积极意义在于反对统治阶级的侈乐风气,其消极一面是反对一切欲望,这对音乐文化不利.庄子则不完全否定音乐,只是否定人为造作的音乐,他把音乐分为天籁,地籁,人籁,只有天籁才是一种自然神化的音乐,具有自然朴素的一面,但否定人的主观作用,把音乐神秘化,具有消极的一面.《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由公孙尼子所作,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奠定了我国音乐美学原理和音乐创作方法的基石.1谈论本质特征:音乐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物动心感”说.2谈论音乐与政治艺术标准的关系:3谈论音乐的阶级化方面4谈论音乐的政治的关系5音乐的社会功能:是乐记阐述的核心问题之一人为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6对音乐美感认识,认为音乐应使人产生愉悦感受.乐府:是封建王朝管理音乐的一个官署,始于秦代,汉承秦制,其宗旨是大规模大范围地采集民间歌谣,同时还要对民歌进行加工,改编,创作和填写歌词,演奏和演唱等.汉乐府的领导人是协律都尉李延年.鼓吹:因受北方民族的马上之乐影响形成的一种以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1黄门鼓吹-天子宴乐群臣时所用2横吹-军中马上所奏的乐歌3短箫铙歌-社,庙,郊祀,校猎等场面盛大的活动4骑吹-用于卤薄,随行车驾相和歌:是两汉间对民间歌曲艺术加工或另填新词形成的歌,舞,大曲等音乐的总称.发展过程:徒歌,但歌.相和歌.相和歌可分为引,曲,大曲三类,大曲中分为艳-歌舞形象与动作有关,解-主体部分多次出现,趋-出现在结尾部分速度快属于高潮部分.百戏:民间舞蹈体现1巴渝舞(描写战争)2鞞舞(用有柄的单面鼓作为道具)3公莫舞-用巾或衣袖作为道具4铎舞-用铎作为道具5盘舞汉代统治者为发展百戏的四项措施:1设立国家乐舞机构-乐府2汉代载宫廷内还专门设置俳优部,集中优秀艺人进行节目的加工和演出3为了加强对乐舞.杂技的管理,汉代在雅乐以外,另设散乐专部,这是过去历朝没有的音乐专门机构4国家经常举办一些盛大规模的百戏演出.汉代器乐发展:排箫.羌笛.笛.笳.角.筑.箜篌.琵琶.琴董仲舒音乐美学思想的贡献1总结历代兴亡经验教训,突出强调礼乐是治国的必经路明确提出”礼乐教化之功也”的命题2强调音乐是”人心之动”蕴涵音乐的主体性原则3既强调文质相互依存,不可或缺,主张”先质而后文”清商乐:以相和歌为内容的北方民歌,与南方民间音乐融合,形成当时较著名的《清商乐》,主要为清商三调,瑟调以角为主,清调以商为主,平调以宫为主,其中的(和送)或在曲前,或在曲后,大致具有引子或尾声的含义.主要流行于建康.吴歌:最早是徒歌形式的,以后逐渐发展有管弦伴奏,吴歌歌曲内容细腻.代表作<黄鹄曲><团扇郎><大子夜歌>西曲:产生比吴歌晚,流传地区大体以今湖北江陵为中心,多是反映商人游女的生活,充满水上船边的情调代表作<乌夜啼><莫愁乐><那河滩>吴歌和西曲的共同点:大多是情歌,主要因为南朝统治阶级的腐朽造成.歌舞戏:指渊源于汉代百戏中情节性的歌舞和角觗,兴起于南北朝末年的一种有故事情节,有化妆表演,载歌载舞并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曲雏形.代表作有:<代面-大面><钵头-拨头><踏谣娘-谈容娘>魏晋南北朝乐器发展:打击乐器:方响.锣.钹.星.拨弦乐器:曲项琵琶.五弦琵琶.吹管乐器:筚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乐曲:1<酒狂>该曲据传为阮籍所作,音乐基本上由一个主要曲调在不同高度上稍加变化重复.乐曲打谱为三拍子,并在弱拍出现沉重的低音或长,造成头重脚轻站立不稳的感觉.2<石调-幽兰>我国目前最古老的,用文字谱记谱的琴谱,是唐人手抄本,石调是一种曲调形式,幽兰乐曲所表现出的内容.3<胡笳十八拍>蔡琰所作,以感人的音调诉说了蔡琰一生的悲苦遭遇,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发了对祖国乡土的思念和不忍骨肉分离的强烈情感.4<广陵散>汉末出现,产于广陵描绘战国时期铸剑工匠儿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变化.一个是见于”正声”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题.嵇康<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被称为嵇康四弄,<声无哀乐>声并不表现一定的感情,他与感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声只能触发已经形成于内心的哀乐之绪,而不能使人产生哀乐,因此声本身并无哀乐,并不表现哀乐之情,当然也没有哀乐之别,而只有大小单复高低舒疾猛静善恶的不同.都具有”和”的特性,这”和”的特性来自天地自然,为音乐自身所具有,不会因人的哀乐在心,心情并不平和,因此,音乐只能引起人的躁与静,而不能唤起相应的感情,乐曲能以其丰富的音调吸引人们,使人们心随音调的舒疾,高而起伏变化从中得到美的感受,感到心满意足,欢欣愉悦,以为声能给人快感和美.得出的总结性理论:音乐是客观的存在,哀乐则是主观的东西,二者互不相干,音乐并不包含哀乐,也不能唤起相应的哀乐.新律和笛律:何承天的新律是世界上最早运用数字计算对于十二平均律的探索.荀勖的笛律:在于发现”管口校正”的规律,并制作出较为精确地律管十二支笛(竖吹)每笛吹一律,正应十二律隋唐宫廷燕乐:1隋代七部乐.九部乐(国伎-西凉乐.清商伎-清乐.高丽伎-朝鲜.天竺伎-印度.安国伎-中亚西亚.龟兹伎-古龟兹国音乐.文康伎-礼毕)2唐代九部乐.十部乐3坐部伎.立部伎-唐代创作乐舞.4大曲(唐代大曲结构:散序-节拍自由,不歌不舞,中序拍序或歌头;破或舞遍-舞蹈为主)5法曲-佛教法会6歌舞隋唐音乐机构:1大乐署:是唐代太常寺下属的一个音乐机构,职责是主管雅乐和燕乐以及音乐艺人的培训和考核.2鼓吹署:也是唐代太常寺下属的一个音乐机构,职责是专门管理仪仗中间的鼓吹音乐还兼管百戏.3教坊(女乐):适应唐代宫廷燕乐的需要而建立的音乐机构.职责是在宫中训练培养乐工,传习和管理宫廷音乐.4梨园:是唐玄宗在内廷设立的音乐歌舞机构,以教习法曲为主,以”丝竹之戏”的乐器演奏为主,多由男性担当.唐代民间俗乐:参军戏:在唐代的百戏中,产生于东晋石勒时期的参军戏是一种以讽刺.滑稽为主的戏曲形式,参军时当时的一官职名,以官职作为歌舞戏的名称,可见当时是以讽刺贪官污吏为内容的歌舞戏.参军戏是有参军和苍鹘两个角色来扮演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表演的参军这一角色与后来戏曲中的净有关联,而苍鹘与后来的丑角有关系.曲子:是隋唐时期一种新兴的民间歌曲,也称之为小曲,根据曲子所填的词称为曲子词代表作有:敦煌歌辞总编中的<望江南>.变文与俗讲变文是唐代佛教寺院为了宣传教义而设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1900年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变文,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的说唱本子.隋唐音乐著作:1隋代虞世南编撰的《北堂书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保存许多古代音乐史料2《乐书要录》是一部通俗性的乐律理论专著,成书于视元年700,是武则天召集元万顷等著作郎编撰的.对于认识唐代乐律宫调理论有参考价值.3《教坊记》是唐开元年间崔令钦所著.本书记述了教坊的起.源制度及轶闻4《羯鼓录》是一本有关乐器羯鼓的专著,由唐代羯鼓名手南卓所著.该书记载羯鼓由来,羯鼓名手及有关轶事5《乐府杂录》是唐昭宗乾宁年间国子司业段安节所著,是一部对唐代音乐追忆性的见闻录,保留许多珍贵史实.隋唐乐律学方面成就:1八十四调:八十四调理论是隋代音乐家万宝常.郑译根据龟兹音乐家苏袛破的”五旦七调”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二十八调:是唐代宫廷燕乐所用的宫调体系,也称’燕乐二十八调’隋唐乐器与乐曲:乐器有三百多种左右,其中琵琶.筚篥.笙.笛.羯鼓.等乐器占重要地位.乐曲:<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著名诗人兼音乐家王维的诗歌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曲而成的一首优秀古代歌曲.<梅花三弄>是一首通俗易懂的古琴曲,最早是一首笛曲,相传为东晋恒伊所作.<离骚>是晚唐琴人陈康士根据爱国诗人屈原的同名抒情长诗而创作的一首著名的一首琴曲.该曲最早见于明代<神奇密谱>隋唐记谱法:1古琴字谱2燕乐半字谱音乐家:歌唱-许和子.何满子.张红红.念奴.李龟年.乐手:段善本-琵琶.李凭-箜篌.唐玄宗.白居易。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上海国立音乐院:[笔记上:建立于1927年,蔡元培任校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
1929年夏,该院改制为国立音乐专科学院,萧友梅任校长。
该院主要教师:萧友梅(理论组曲)、朱英(琵琶)、王瑞娴(钢琴)、李恩科(视唱练耳)、吴伯超(二胡),外教查哈洛夫,阿克萨柯夫等,出版学术性刊物《乐艺》、《音乐杂志》。
]1927年10月,萧友梅向时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相当于教育部)院长的蔡元培,提出在上海创设音乐院的计划,得到蔡元培的支持,聘萧友梅为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和音乐院筹备员,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
初由蔡元培兼任校长,萧友梅为教务主任主持一切,后由其代理院长,翌年12月27日正式聘为国立音乐院院长;1929年7月国立音乐院更名为国立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
从国立音乐院到“国立音专”,设预科、本科、研究班,并附设师范科与选课,成立了相当于系的理论作曲、有键乐器、乐队乐器、声乐和国乐等组,形成了两科一班五组的较为完备的专业设置。
老师:萧友梅、黄自、朱英、青主、吴伯超、周淑安、应尚能、李惟宁和原在广州后到音专的陈洪,以及以歌词作家参与创作的易韦斋、龙榆生、韦瀚章、廖辅叔等;学生:黄自“四大弟子”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为代表。
2、国乐改进社(大同乐会):[笔记上:1920年郑觐文成立于上海,以中乐为主①仿制和改革民族乐器;①组织当时最大规模的民族乐队;①改编演奏国乐曲,柳尧章改编了大型民乐合奏套曲《春江花月夜》。
]大同乐会子成立以来的活动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建树,成为当时国乐改进潮流的重要成果。
大同乐会通过招收学员,聘名家施教,并辅之以相关的中西音乐课程,并以与音乐演奏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育了一批国乐人才,一些当时和以后知名于中国乐坛的民族器乐演奏家,都曾是该会成员和曾在该会受教。
从“五四”前后开始的国乐改进活动,对于民族器乐的新创作有积极的影响。
《中国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
1.荀子成相篇:他根据民间歌曲创作了歌曲成相篇,内容主要宣扬为君治国之道,共56段,被认为是我国说唱音乐的远祖。
2.成相:体裁形式的名字在周代劳动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唱艺术的雏形。
3.戏曲:周代优梦模仿孙叔敖,是戏曲表演的萌芽。
4.八音分类:周代以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钟,石磬,土埙,革鼓,丝瑟,木,匏笙,竹箫。
5.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用于演奏的有64枚,另一种为鎛钟,它的发现弥补了我国古代乐律记载方面的不足,也反映了我国音乐文化在战国初期高度发展的水平。
6.三分损益法:是一种生律的方法,计算五声音阶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确立,因数学方法计算各音弦长的比例的科学理论,最早记载这一理论的是《管子》一书。
7.儒家:孔子 a.他确立了音乐的审美标准是尽善尽美,他极其推崇韶乐,认为他尽善尽美,评价大武时认为它尽美未尽善,音乐情绪无论是欢乐还是悲哀的,都要有节制,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b.颂雅贬郑,他认为郑声淫,郑声之乱雅,认为淫声是乱国的;c.强调音乐的会功能,推崇礼乐治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d.诗歌可以让人兴观群怨;荀子乐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轮,标志着我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成熟。
孟子: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主张倡乐。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非乐;a.音乐对于万民来说没有任何利处,b.音乐解决不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墨子认为王公大人要欣赏音乐必须制造乐器,请乐师,还要花时间去欣赏,既浪费劳力又浪费时间。
他以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完全否定音乐的社会功能。
道家:老子;老子追求的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提倡无知无欲,五音令人耳聋,最理想的音乐是无声的,这种无声之乐恰恰是有声音乐的本源。
庄子:提倡人籁,天籁与地籁;A.批判儒家的礼乐思想,礼乐思想只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统治工具的手段,所以应该摒弃。
B.推崇自然之乐。
C.倡导适性之乐。
认为音乐应该顺应自然,适合人的本性。
大二中国音乐史知识点
大二中国音乐史知识点中国音乐史是研究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和演变的学科,它探究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音乐风格、音乐创作技巧、音乐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二学生在学习中国音乐史时需要了解的知识点。
一、古代音乐在大二中国音乐史中,古代音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古代音乐主要包括古代器乐、宫廷音乐以及民间音乐等。
在古代器乐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古代乐器的种类、演奏技巧以及乐谱记谱法等相关知识。
在宫廷音乐方面,了解古代宫廷音乐的起源、在宫廷中的地位以及传承等内容是必要的。
此外,了解一些古代民间音乐的流派、特点和影响也是非常有益的。
二、音乐理论在学习中国音乐史时,音乐理论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古代音乐理论的发展,并能够理解和应用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例如,了解五音、六律、宫商角羽的含义和作用,了解古代音乐调式的特点和分类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节拍、各种表情符号以及音乐形式等方面的知识。
三、曲艺和戏曲音乐曲艺和戏曲音乐是中国音乐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京剧、豫剧、评剧等主要戏曲剧种的特点、音乐形式以及表演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了解曲艺形式如评书、相声等的音乐背景和技巧也是必要的。
四、现代音乐近代以来的中国音乐发展经历了很多变化,学生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音乐特点和发展脉络。
了解中国近代音乐家的代表作品和他们对音乐创作的贡献,了解不同流派的兴起和发展,对于理解现代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关系在学习中国音乐史时,了解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关系也是重要的。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以及从世界音乐中汲取的养分。
此外,了解一些融合了中西方音乐元素的作品,对于加深对中国音乐历史和世界音乐的了解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综上所述,大二中国音乐史的学习需要了解古代音乐、音乐理论、曲艺和戏曲音乐、现代音乐以及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关系等多个知识点。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音乐的魅力,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中国音乐简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简史复习资料1、学堂乐歌:指清末民初我国新学堂开设的唱歌课中教唱的歌曲。
学堂乐歌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梁启超、沈心工、李叔同等众多知识分子的大力提倡,他们纷纷加入乐歌的创作行列,亲自作词作曲,创作了众多的优秀作品,使学堂乐歌在社会上蔚然成风,最终遍及全国。
2、沈心工:(1870—1947)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原名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共创作了《黄河》、《采莲曲》、《体操一兵操》等100余首乐歌,编辑有多部乐歌集,如《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等。
3、李叔同:(1880 —1942)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原名文涛,又名岸,字息霜。
其成就涉猎书法、篆刻、绘画、戏剧、诗词、音乐等领域,培养出了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等美术家、音乐家。
一生共创作了50余首乐歌,《春游》、《送别》等代表作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
4、春游:三部合唱,李叔同创作。
歌词雅致秀丽,旋律优美动听,描绘出了一幅春回大地之时,人们在万花飞舞中游春的生动画面2、国立音乐院:我国第一所音乐专业高等院校,1927年11月27日成立于上海。
蔡元培任院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
1929年9月,“国立音乐院”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上海国立音专”,由萧友梅任校长。
音乐院的建院宗旨是“输入世界音乐,整理我国国乐”,其学制和课程主要仿照欧洲音乐学院的建制,培养出许多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音乐家3、萧友梅:(1884〜1940)音乐家。
字思鹤,又字雪朋,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
我国近代最早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之一,创作有《五四纪念爱国歌》等100余首歌曲,为中国新音乐的创作奠定了基石。
他分别参与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国立音乐院等教育机构的创建,并直接加教学活动,编写有《和声学》、《普通乐学》等教材,对我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突出成就、赵元任(1892〜1982)语言学家、音乐家。
字宜仲,江苏武进(今常州)人。
中国音乐通史复习资料(三)
中国音乐通史复习资料(三)第一篇:中国音乐通史复习资料(三)2014中国音乐通史复习资料(三)简述题1、简述贾湖骨笛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答:我国见诸文献记载的原始乐器种类很多,有箫、苇龠、笙、骨笛、土鼓、埙、陶钟、铃、磬等乐器。
它们是古人智慧之结晶,是华夏音乐文化之灿烂的充分证明。
众多乐器在考古上也得到了证明。
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有一百余件骨哨,大约据今有7000年左右;河姆渡遗址还出土有目前年代最久的埙,呈橄榄形,无音孔,只有一吹孔,据今约7000年。
青海、甘肃等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出土有公元前2600年左右用陶土制作的鼓。
山西龙山文化遗址也发现了夏代的一件鼍鼓,其鼓腔用树干挖成,鼓面原蒙以鳄鱼皮。
河南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有陶钟,约为公元前3900至公元前3000年之遗物。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迄今所见最早的石磬,据今约4400余年。
在我国目前出土乐器中,最令世人瞩目的是贾湖骨笛的发现。
它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
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期的七音孔、八音孔骨笛。
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的产生年代距今约8000年之久。
这批由鹤骨制成的骨笛一般长二十厘米,直径一厘米左右,它们有以下三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形式固定,制作规范,骨笛一侧有规整的圆形音孔,大多为七孔,每孔间隔距离基本相等;二是其中有些笛孔旁另外钻有用于调音的小孔,说明骨笛的制作者已有了明确的音高观念;三是有些骨笛留有刻划的标记,显然是先刻好等分,然后再钻孔,说明制作者对各音孔之间的距离曾有精确的计算。
专家对其中保存较好的一支骨笛进行了测音,结果显示,它能发出较为完整的七声音阶,并可以吹奏出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
贾湖骨笛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学界对我国史前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对贾湖骨笛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为我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必要的依据,而且也将对古老贾湖文明的认识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相和歌汉代汉族各种民歌的总称。
它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的“徒歌”,后发展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终形成了以乐器与歌唱相和的形式。
《晋书·乐志》载:“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即是指在弹弦乐器和吹管乐器的伴奏下击节而歌,可见此时的相和歌已经发展成唱奏并重的形式。
事实上,这几种歌曲形式并无绝对的界限,只是艺术加工的程度不同而已。
相和歌常用的乐器有节、笙、笛、琴、瑟、琵琶、筝等,主要的三种调式为清、平、瑟三调。
相和歌大部分来自民间,是乐府歌曲中的精华部分。
乐府我国古代音乐机构。
据《汉书·礼乐志》载,乐府创立在元鼎五年(公元112年),但从出土文物看,乐府于秦朝始建,汉武帝时进行了扩建或改建。
汉代乐府是主管俗乐的机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加工配乐,创作并填写歌词、创作和改编曲调,研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和演奏。
至汉衰落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撤销乐府,汉代乐府共存在了105年的时间。
汉代乐府重视民间音乐的态度,不仅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高度繁荣,而且对其后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此后几朝的乐府在此方面大为逊色,晋代有太乐乐府,《隋书》中太乐和乐府不分,至唐代大乐署之外无乐府,此后也不再有乐府机构。
《光明行》二胡独奏曲。
刘天华作于1931年,1932年发表于《音乐杂志》第一卷第十期。
全曲由四个主体段落加引子、尾声组成。
在创作中吸收了欧洲音乐大三和弦的琶音进行和转调等手法。
演奏技巧上采用顿弓和大段的颤弓技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具有首创意义。
乐曲音乐风格清新明朗,乐观向上,表达旧社会知识分子追求进步和光明的心情。
郑卫之音原指郑、卫等地区的民间歌舞音乐。
郑、卫两国乃商遗民聚居地,因而郑卫之音实际上是一种保留了浓郁商族音乐风格的民间音乐。
后世儒者扩大了郑卫之音的内涵,用以泛指与雅乐不同的、源自于民间音乐的俗乐,又名“新乐”以区别于代表古乐的雅乐。
春秋以来,这种音乐影响日益扩大,逐渐有取代雅乐的趋势。
中国音乐简史复习资料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中国音乐简史复习资料古代史(远古夏商)1、中国音乐的起源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信号说摹仿自然说异性求爱说语言扬抑说巫术起源说2、1986年至1987年,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先后出土25支骨笛,由鹤骨制成,距今约8600年至9000年、七孔笛(周秦时期)3、佾(yi)指古代乐舞的行列。
关于乐队的使用:周时盛行“金石之声”,编钟等悬挂乐器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周礼·春官宗伯》:“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县,士特县,辩其声”县通悬,悬挂之意!王享用的乐器是四面悬挂,然后依等级顺次为三面、两面、一面。
4、周代得宫廷乐舞包括六代乐舞、小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等六代乐舞简称六乐,从黄帝时期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1)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云是黄帝时的图腾;(2)唐尧时的《咸池》,天上的星宿名;(3)虞舜时的《韶》,又名《箫韶》;(4)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籥yue》;(5)商汤时的《大濩huo》;(6)周朝当代的《大武》。
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
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6、八音分类法:依乐器制作材料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1)金类乐器:钟、铜铃、铜鼓、镈钟、甬钟、钮钟(2)石类乐器:磬、排箫(3)土类乐器:陶铃、陶鼓、陶响、陶角、陶镛yong、陶埙(4)木类乐器:柷zhu、敔yu、木鼓(5)丝类乐器:有柱:瑟、筝、筑无柱:琴(6)革类乐器:贲鼓、应、县鼓、鼍tuo鼓、鼗tao鼓、鞉tao(7)匏类乐器:“匏”即“瓠hu”,主要构成材料,一种葫芦。
笙、竽、巢(8)竹类乐器:箫、篴即笛、篪chi、籥yue、管7、曾侯乙墓乐器 1978年出土,符合“诸侯轩县”的周代等级制度规定。
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于钟架上。
意义: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反映了我国先秦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其卓绝的铸造工艺、良好的声学性能,显示出先秦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这些乐器的出土,为我们研究先秦的乐器、乐队编制、乐律、音乐审美提供了珍贵实物。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中国音乐历史悠久而丰富多样,从古代的宫廷音乐到现代的流行音乐,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中国音乐史的复习资料,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国音乐的发展和演变。
古代音乐中国古代音乐起源于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音乐形式是原始的咏唱和舞蹈。
随着社会的发展,周朝建立后,宫廷音乐开始兴起,成为社会上层阶级的特权。
在西汉时期,音乐被纳入六艺之一,并发展出了“渔阳三奏”等宫廷音乐剧种。
唐宋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鼎盛时期。
在唐朝,音乐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态势,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音乐家,如韩愈、白居易等。
唐代音乐以艺术歌曲和器乐曲为主,形成了传世名曲如《月夜听箜篌》和《渔舟唱晚》。
到了宋代,音乐发展进一步,出现了许多新的音乐剧种如南曲、北曲和说唱文艺等。
宋代音乐以曲艺、戏曲和雅乐为主要形式。
近代音乐中国近代音乐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
19世纪末,西方音乐开始传入中国,给中国音乐带来了新的元素和思想。
李叔同和谭嗣同等音乐家开始倡导西方音乐的学习和推广。
到20世纪初,一批新生代音乐家如聂耳、冼星海等开始尝试创作新的音乐作品,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现代音乐逐渐崭露头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音乐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
在这期间,政府强调了音乐的社会责任和集体主义精神,许多音乐作品都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
著名的音乐家如冼星海、聂耳、董抒华等为这个时期的音乐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音乐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国际音乐风格和流派。
流行音乐开始兴起,许多新的音乐人和音乐团体涌现出来,如邓丽君、周杰伦和五月天等。
同时,中国传统音乐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保护,传统音乐演奏家如吕继宏、刘源等成为了国内外的知名艺术家。
总结。
中国音乐史(三)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神奇密谱》的编者是________。
A、朱权B、徐祺C、汪芝D、张孔山答案: A2.孔子在观看_____________的演出后曾经"三月不知肉味”。
A、葛天氏之乐B、云门C、咸池D、箫韶答案: D3.“以实物为重,典籍次之,推类又次之”的治史方法是由_______提出来的。
A、王光祈B、缪天瑞C、许之衡D、孔德答案: A4.“新律”由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_提出。
A、钱乐之B、荀勖C、何承天D、京房答案: C5.《宋元戏曲史》的作者是________。
A、李叔同B、沈心工C、王光祈D、王国维答案: D6.琴曲《离骚》是琴家___________所作。
A、颜师古B、蔡琰C、董庭兰D、陈康士答案: D7.元杂剧《汉宫秋》是__________创作的。
A、关汉卿B、马致远C、郑光祖D、白朴答案: B8.《白石道人歌曲》中收录了用俗字谱记载的词调歌曲_______首。
A、15B、16C、17D、18答案: C二、判断题1.被田青评价为中国佛教音乐史上第一位杰出的中国佛曲作家是南北朝时期的萧衍。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2.曾侯乙墓葬位于湖南省。
A、正确B、错误答案:错误3.墨子提出了“非乐”的思想。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4.伶州鸠是周穆王时期著名的乐官。
A、正确B、错误答案:错误5.晋代荀勖提出了"笛律”,他还发现了管口校正的规律。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6.琴曲《酒狂》相传为三国时期的阮籍所作。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7.《山门六喜》是一首苏南牌子小曲。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8.《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歌诗总集,保存了各类音乐作品的歌词305首。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9.牌子曲这种说唱形式以渔鼓和简板作为主要的伴奏乐器。
A、正确B、错误答案:错误10.一般认为陶真是弹词的前身。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三、名词解释1.鼓词答案: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国北方的说唱形式。
音乐考试复习资料中国音乐史
⾳乐考试复习资料中国⾳乐史⼀、填空(每题0.5分,共15分)1.“⼋⾳”是周代开始的乐器的分类法。
2.《毕业歌》、《卖报歌》、《码头⼯⼈》等是我国作曲家(聂⽿)的作品,他较著名的歌曲作品还有《义勇军进⾏曲》等,器乐作品有《翠湖春晓》、《⾦蛇狂舞》等。
3.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载在《管⼦--地圆篇》中。
4.(洗星海)早年留学法国,他最著名的两⾸⼤合唱是《黄河⼤合唱》和《⽣产⼤合唱》,两⾸交响曲是《第⼀交响曲》和《第⼆交响曲》。
5.《乐记》是(儒家)⾳乐理论的经典著作。
6.(贺绿汀)创作的⼀⾸⾮常有名的钢琴曲是《牧童短笛》7.教坊和梨园是(唐代)的⾳乐机构。
8、我国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的四⼤声腔是指(余姚腔、海盐腔、⼷阳腔和昆⼭腔)。
9.关汉卿是(元代)的戏曲艺术家。
10.南戏最初产⽣在(浙江温州)地区。
11.《延安颂》是(郑律成)的代表作之⼀。
12.《⼆泉映⽉》是民族⾳乐家(华彦钧)的作品。
13.李延年是(汉代乐府)⾥的⾳乐家。
14.相传《云门》是黄帝时代的乐舞,《咸池》是尧时代的乐舞,《韶》是舜时代的乐舞,和夏代的乐舞⼤夏,商代的⼤濩、周代的乐舞⼤武,并称为古代的六代乐舞,被儒家奉为雅乐经典。
15.我国第⼀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共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收集诗歌305篇。
16.古琴古代称瑶琴或七弦琴。
17.中国古代四⼤名琴是九霄环佩、⼤圣遗⾳、枯龙吟、春雷。
18.歌剧《⽩⽑⼥》是中国歌剧发展的⾥程碑。
19.王光祈是我国著名的⾳乐学家。
20.李锦辉被认为是我国流⾏⾳乐的⿐祖。
21.写出下列⾳乐作品的作者1)学堂乐歌《黄河》的作者是沈⼼⼯。
2) 《霓裳⽻⾐曲》的作者是唐⽞宗。
3)《黄河⼤合唱》的作者是洗星海。
4) 《⼭林》的作者是刘敦南。
5)歌剧《江姐》的作者是⽺鸣、姜春阳、⾦砂等作曲。
6)《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作者是赵元任。
7)《⽵马》的作者是沈⼼⼯。
8)《牧童短笛》的作者是贺绿汀。
9)《窦娥冤》的作者是光汉卿。
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资料《中国音乐史》专业课及共同课考试大纲专业课与共同课通用,但出题形式与答题程度要求有所区别古代音乐史部分教材:参看《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配套音响:专业课CD十张一套;共同课七张一套(音乐学系办公室有售)。
一、远古(约前21世纪以前)(一)概述人类在从原始落后的低级阶段逐渐进化发展的过程中,与生俱来的创造音乐和接受音乐的能力也随之与日俱增。
中国古代的先民至迟在新石器时代以创造了音乐,并在夏朝以前已经产生了一些作品和乐器。
(二)远古时期的考古音乐资料陶埙:陶土制作,圆形或橄榄球形吹奏乐器。
内空,外有吹音孔和按音孔。
常根据音孔多少来称呼。
骨哨:动物肢骨做成的哨子。
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距今约有9000年形制统一,制作规范长约20厘米,直径约1厘米开管管侧开有7个孔,没有当今笛子的吹孔和笛膜孔有的骨笛上面还留有设计音孔位置的刀痕标记直吹,吹奏时将骨笛斜持,使顶端吹口与嘴保持一定倾斜度,吹奏时大部分气流进入管内,在管内一侧形成气体震荡而发声陶钟:陶土制作的钟考古学家认为钟铎先是由竹、木制成,后来用陶制作,再发展到用铜制作原始乐舞图(三)历史传说中的远古时期音乐朱襄氏,葛天氏,伊耆氏,伏羲氏,女娲,神农氏,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舜,禹(四)关于中国音乐的起源1,中国音乐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萌芽2,萌芽时期的音乐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3,萌芽时期的中国音乐具有多民族的特点二、章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771年)(一)概述(二)历史传说中的音乐作品《九歌》,《九辨》,《九韶》(《九招》),《时日曷丧?》,《大濩》,《桑林》,《大武》(三)“雅乐”与礼乐音乐1,“雅乐”的来源“雅乐”一词今存文献中最早见于《论语·阳货》雅(夏)原是地名,是周族的发源地“雅”的音乐,实际就是周族的传统音乐2,礼乐制度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产生于西周,相传是周公旦参照夏礼和殷礼制定的;后经汉初文人追记,基本内容保留在《周礼》、《仪礼》和《礼记》中西周礼乐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等极化的音乐制度2)繁复的音乐礼节3,专职乐师的产生和音乐机构的建立专职乐师:黄帝时有乐师伦,舜时有乐师夔,尧时有乐师质;大约夏时起,有“瞽”(盲人)担任乐师巫,是古代祭祀活动中能以歌舞沟通鬼神的人女性巫曰巫,男性巫曰觋音乐机构:瞽宗,是乐师瞽人的宗庙大司乐,是西周时建立的庞大的音乐机构负责人:大司乐职能:1)掌管宫廷贵族子弟的学习2)掌握朝廷贵族子弟的学习大司乐中共有一千四百多人4,音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以培养人的思想感情为目的西周的音乐教育包括师、乐、舞三个方面(四)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1,《易经》中的民歌《周易》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一部筮书,即算卦书《易经》相传萌芽于殷周之际2,《诗经》中的早期作品《诗经》中的“二雅”中的周族历史叙事歌、风俗歌都属于西周、甚至西周以前的作品3,四夷之乐是指华夏民族四周的少数民族音乐另: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流入宫廷,丰富了宫廷的礼乐音乐,也促进了西周音乐的发展(五)乐器的发展1,考古发现的古乐器1)埙2)磬3)鼓4)钟2,甲骨文中关于乐器的字1)磬2)鼓3)庸4)龠5)和6)缶7)竽8)乐3,“八音”乐器分类法相传虞舜时已经有之1)金(钟-编钟、钲、铙、铎等)2)石(磬-编磬)3)土(埙、缶)4)革:鼓类乐器,如建鼓、悬鼓、鼗等5)丝(琴、瑟)6)木()7)匏(笙、竽)8)竹(龠、箫、管)(六)乐律学的形成1,古乐器测音与音阶问题由商代无音孔陶埙能吹奏的音来看,商代已经具备产生十二律的音乐基础了2,十二律、五声音阶名称的产生十二律的产生相传在黄帝时代真正的十二律和五声音阶的名称所见最早文献是《国语·周语》和《周礼·春官》3,宫调理论“宫”的含义就是“均”,是指一个八度中的各音位置“调”则是以每宫之中宫音之外的各音为主音的调“宫调”是我国古代音乐基本理论的概称三、春秋战国(前771至前221)(一)概述1、周朝的礼乐制度土崩瓦解,民间音乐蓬勃发展起来(雅乐衰落,俗乐兴盛)2、音乐作品、乐器、音乐表演艺术、音乐基本理论思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3、在诸子百家学说的影响下,各家各派的音乐思想随之产生(二)民间音乐1,雅乐的衰落和俗乐的兴盛俗乐中,影响最大的是郑国和卫国的音乐俗乐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乐律学、乐器学、音乐表演艺术以及音乐美学思想的进步2,《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十五国:周南、召南(楚文化)、邺、庸、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3,《楚辞》音乐《楚辞》源于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依据楚国民间歌调填词的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相:一种劳动歌曲的名称,被认为中国说唱音乐的始祖。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音乐家:韩娥、秦青、陈莲、高渐离、俞伯牙、钟子期乱:中国古代乐曲的高潮部分。
三分损益法:是一种生律的方法,是把一个振动体(即弦长)的长度均分为三段,去掉他的三分之一得二分之一称三分损一,如加上他的三分之一就得三分之四称三分益一,这种取律的方法称三分损益法,用这种方法取律所形成的律制称三分损益律。
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即1*3的4次方=9*9=81)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
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即81*3/4=108),为徵。
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即108*2/3=72),适足,以是生商。
有三分,而复于其所(即72*4/3=96),以是成羽。
有三分去其乘(即96*2/3=64),适足,以是成角!十二律:是古代的定音方法。
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
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为上生,去其一分为下生。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为上,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为下!林C114.90.114.90.90.114.90.114.90.114.90蕤B旋宫转调:《礼记。
礼运》记载: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也就是说可以在十二律中任意选取一律作宫音,其他各音级与律位相对应,就形成了十二种不同调高的音阶,即以一个音阶以某律为宫就称为某宫。
就有了八十四调!孔子:1尽善尽美,2崇雅贬郑3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荀子:第一音乐中所呈现出的音响必须中,和而不淫,第二,抨击墨子非乐的思想,第三主张贵礼乐而贱邪音!孟子:1认为音乐的本质是用来表现人得喜乐之情的,2与民同乐3恶郑声,恐其乱乐也。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否定人为的音乐,提倡自然之音!庄子:1批判儒家礼乐思想2推崇自然之乐(天籁,地籁,人籁)3倡导适性之乐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秦汉时期掌管音乐的行政机构,始建于秦代,112年设立了乐府,汉代继承此制度。
乐府的任务:1,、收集民间音乐2、创作填写歌词3、改编创作曲调4、编配乐器5、进行演唱及演奏。
乐府的领导人物:李延年古筝:又称秦筝,蔡氏五弄:《游春》《潞水》《幽居》《坐愁》《秋思》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三国两晋南北朝清商曲:又称清商乐,指南朝乐府中得音乐包括汉代的鼓吹乐相和歌还有传统音乐和南方民间音乐相结合后具有新的特点的歌曲的舞曲!主要流行于长江一带的南方地区,根据流传地点不同分为无声歌和西曲歌!无声歌:主要流行于江南一带,是东晋以来,在采集江南一带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表演形式:最初是徒歌,后加入管弦乐器伴奏!文学形式:通常是五字四言的分节歌,尔有五字三句和长短句。
内容:反映家庭对儿女风情的描述,特色:送声,一般在乐曲的尾部用虚词来演唱衬腔.西曲歌:主要在荆郢邓樊之间相当于今天的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一带流行的!文学形式:复杂除了五言四句长短句外还有四言和七言!内容水边船头的离别之情,男女爱情!按表演形式分为舞曲和倚歌,嵇康:1,首先了声无哀乐论2认为音乐本体是和3认为人的感情是人心受到外界客观事物影响的一种反映,具体说是受政治影响的结果4肯定了一般人在音乐中的地位,并提出了“劳气歌其事,乐者舞其功”的理论!隋唐时期的音乐七部乐:隋,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九部乐:唐,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疏勒伎,康国伎!十部乐:唐,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燕乐伎,高昌伎!坐部伎:3到12人用丝竹乐伴奏,音乐较优雅,细腻抒情注重个人的技巧和修养.立部伎:60到180人不等,主要是用锣鼓打击乐伴奏,气势磅礴,场面宏大!燕乐:1最广义的燕乐通“宴乐”泛指统治阶级在宴会中所用的音乐!其意义与俗乐相当!2,狭义的燕乐:专指唐贞观时张文收所著的《景云河清歌》3,次广义的燕乐:乃专指一种具有特殊乐调风格的乐曲,是中原音乐与西域音乐结合降低ⅣⅦ半音的音乐!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白石道人歌曲》收词八十首,其中十七首带有曲谱。
《扬州慢》、《杏花天影》、《姜凉犯》、《暗香》《疏影》、《徵招》、《角招》等十四首是他自创的词调和乐曲;三首是填词配曲的,内有一首填的是范成大的《玉梅令》。
这十七首,每首定有宫调,并以宋代工尺字谱(与今流行的工尺谱有所不同)斜行注节,扣于字旁。
音乐风格:清新优美抒情。
作曲技法;擅长七声音阶,四音,强调七度四度音占有重要地位,常引用升高的音,他十分注重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的收集整理和应用,为我们保存了许多宋代流传的古代音乐!陶真:约源于北宋,是一种用琵琶,或鼓件伴奏的说唱艺术,歌词多为七字句,音乐上可能只是上下句反复!唱者多为盲艺人或不入勾栏的路岐人,只在街巷和农村热闹处演唱!鼓子词:宋代一种说唱相间,以唱为主,他的音乐为支曲叠唱(一个曲牌反复唱)为基本形式的曲艺,用渔鼓伴奏,是明清“道情”的前身,另有说唱性鼓子词,其中插有说白,还有叙事性鼓子词,一般在宴会上唱,相对较简单!现存有北宋赵德麟的《崔莺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唱赚:是在北宋缠令缠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唱艺术.缠令:开头是引子,后曲牌反复,最后有尾声.缠达:有引子无尾声,中间两个曲牌叠交,(或两个以上)南宋杭州艺人张五牛在缠令缠达的基础上加入了动鼓板中的《太平令》并袭用所谓赚鼓板的名称从而确立了唱赚的形式!主要用鼓板伴奏,唱者自己击鼓扣板,类似后来的大鼓书,偶尔也加入笛子等乐器!要求字正腔圆,字必正腔必真,排板不过胸!南戏: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南宋初期浙江温州兴起的被称为永嘉杂剧,又名南戏的民间戏曲!音乐特点:1,以当地民间流行的歌曲为材料,同时也吸收了一些曲艺音乐如说唱散曲材料。
2,不受宫调限制,音乐运用比较自由!,3,出现了对唱独唱,轮唱等多种表演形式!4,伴奏以锣鼓为主5,元末明初南戏是以传奇剧的形式重新登上舞台!元杂剧:是在宋金杂居院本的基础上,吸取唱赚诸宫调等民间音乐的艺术成就,于金元间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戏曲形式,因专用北方音乐所以亦称为北曲!基本特点:A,剧本结构严整,一本杂剧通常分为四折,第一折前或折与折之间还有类似序幕或过场性的楔子。
B,音乐结构:每折由宫调相同的若干曲牌组成一个有引子和尾声的套曲形式,四折用四个不同宫调的套曲,第一折仙吕调《点绛唇》第四折双调《新水令》C,表演特点:曲宾科,元杂剧通常只有正未,或者正旦,一个角色歌唱,其他角色只说不唱。
D,流传历史:形成中国戏曲艺术的第一个高峰。
E,代表作品关汉卿《窦娥冤》《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古琴:浙派,代表人物郭沔(楚望)代表作:南宋浙派琴家郭楚望《潇湘水云》毛仲敏《樵歌》。
特点:常以描写自然风光,汉族歌舞!秧歌:分大小场,春节期间表演,为秧歌剧中国戏剧奠定基础!采茶:主要流行在南方和西南地区,表演方式一男一女,一般穿彩色衣服,女生道具是扇子,男生是钱尺!伴奏乐器:二胡,笛子,唢呐,锣!少数民族歌舞:木卡姆(大型乐曲的意思)流行在西北维吾尔族!弹词:也叫“南词”是明清时代流行于南方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歌词:七言句为主!伴奏乐器:琵琶和三弦或月琴!陈调:苍劲粗犷!俞调:风格多婉转细腻十分讲究润腔乃声韵之变《林冲发配》《宫怨》马调:质朴豪放,简洁明朗,多用本嗓,少用假声《珍珠塔》《福建南曲》《扬州弦词》《苏州弹词》《绍兴评弹调》弹词四大家:陈遇乾,俞秀山,马如飞,姚豫章!鼓词:是明中叶流行北方地区,以鼓为伴奏乐器而得名!表演者边击鼓边演唱以掌握节奏!渊源:鼓子词,词话!形式发展:长篇,中篇,短篇(段儿书)子弟书:也称八旗子弟书,清音子弟书,分东城调(东韵:高亢—英雄豪杰,忠孝)西城调(西韵:音调较低,婉转缠绵—才子佳人)琴书: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的曲艺形式!有说有唱,即有坐唱又有战唱!山东琴书,四川扬琴,北京琴书,云南琴书!明代(传奇剧)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海盐腔:以锣鼓拍板等打击乐器为主,没有管弦乐伴奏!音乐风格:文静!余姚腔:形成于现代,盛行于明代,在浙江余姚!昆山腔:也叫昆腔,昆曲,昆剧!明代嘉靖年间由魏良辅(号尚良江西豫章人)等人加工整理而成的最有影响的代表声腔!1 ,字少腔多,曲调婉转悠扬,称为“水磨调”2 ,速度极慢!3 ,强调咬字吐音形成“转音若丝”的风格!4 ,伴奏乐器:笛为主,箫管三弦琵琶!新昆腔第一个作品《綄纱记》弋阳腔:音调高亢!伴奏乐器:锣鼓!特点:音调高亢,伴奏乐器,主要是锣,鼓伴奏隐世生活为主!乱弹剧:也称花部,花部乱弹剧,清代中叶,各地兴起的民间戏曲的泛称!雅部(昆腔)和花部(包括京腔,秦腔,弋阳腔,二黄腔)最早兴起于陕北,甘肃一带,采用板腔体,乱弹剧板式变化非常丰富,有散板急板等!花雅之争:宫廷音乐和通俗音乐!清明乱弹剧代表声腔:1 ,梆子腔:用枣木梆子击节而得名,起源于陕西一带,因此有“秦腔”之称!伴奏乐器:梆子,梆笛,胡呼(拉弦乐器)风格:高亢激昂,节奏变化强烈!2 ,皮黄腔:西皮腔和二黄腔相结合的产物,西皮腔来源于秦腔,形成于湖北,是秦腔和湖北的汉调相结合的产物,二黄腔目前认为来源于安徽的吹腔基础上发展而成!二黄腔在湖北与西皮腔结合形成“汉剧”京剧:西皮腔和二黄腔进一步结合,吸收昆曲,高腔梆子腔(四大徽班进京)等戏曲声腔特点,在18 世纪末的北京形成京剧,西皮腔风格:高亢跳跃,轻快活泼!二黄腔风格:低沉,婉转!伴奏乐器:胡琴为主,京二胡,京胡!西皮腔以6 3 定弦!二黄腔以5 2 定弦!虞山派:又称熟派,在江苏常熟形成!代表人物:严澂!追求古琴的纯乐器性,追求:清和淡远!代表琴谱严澂《松弦馆琴谱》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朱载育:(1536 —1610 )明代嘉靖二十九年,朱元璋第九代世孙!安徽凤阳人,被称为东方文艺复兴的人物!贡献:1 ,最早提出12 平均律!2 ,按12 平均律原理制造乐器叫弦准!3 ,提出“异径管律”4 ,历史上第一个在算盘上完成开方的计算!5 ,第一个得出求解等比数列的方法!6 ,创立“舞”学!十二平均律:朱载育把这种生律法的数理称作“新法密律”就是运用等比来平均划分音律,此理论最早见于1584 年《律学新说》1596 年在《律吕精义》详细罗列计算方法,以计算结果!为今天的十二平均律基本相同,朱载育用弦长等比,现在用频率等比!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成立于1922 年十月,蔡元培任所长,萧友梅任主任,体制分本科,师范,选科!教师:萧友梅,杨仲子,刘天华!国立音乐院:1927 年成立于上海陶尔斐斯路(今南昌路)是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专业学院,蔡元培任校长,萧友梅任主任!黎锦晖:(1891 —1967 )湖南湘潭人,20 年代提倡“平民音乐”1922 年兼任儿童读物《小朋友》周刊的主编,筹划成立“明月音乐设”!1927 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中华歌舞专修学校”任校长!1928 年率师生以“中华歌舞剧团”名义赴南洋各地巡演,1940 年任中国电影制片厂老板!代表作品: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最著名的歌曲《可怜的秋香》《小小画家》《葡萄仙子》《何日君再来》王光祈:1891 —1936 !四川温江人,1923 年开始发表文章,1927 年考入柏林大学,正式攻读音乐学!1932 年任波恩大学汉文讲师,1934 年他以《论中国古典歌剧》获得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发表《论中国的音律体系》《音乐在中国的意义》《论中国音乐》《中国乐制发微》!成就:1 ,向西方介绍中国的音乐!2 ,对心目中创造的“国乐”提出具体实施步骤!3 ,向中国人介绍西方音乐!4 ,进行西方音乐的比较研究!青主:(1893 —1959 )广东惠阳人!作品《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他的整个音乐思想是以音乐是“上界的语言”为基本点的,强调音乐艺术的精神性!黄自:江苏,川沙县人作品:《怀旧曲》《旗正飘飘》艺术歌曲特点:1,以古诗词为题材的艺术性独唱!《点绛唇》《南乡子》《花非花》2 ,为音乐会演唱创作的艺术独唱曲《玫瑰三愿》《思乡》《春思曲》!3,创作的学生歌曲《踏雪寻梅》《西风的话》《本事》!《长恨歌》: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黄自的创作特点:曲调流畅优美,形象生动鲜明,构思细致集中,乐曲结构简明严谨!白毛女:以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上演为起始标志的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风格特征的歌剧体裁,新歌剧产生于西方歌剧与边区秧歌剧相融合的实践基础之上,其音调广泛地采用了中国民歌(如河北民歌《小白菜》)和戏曲曲艺音乐教材,并吸纳了欧洲歌剧中戏剧化的音乐表现手段(如咏叹调,宣叙调的不同功能应用,人物的主导性音乐主题及其发展,和声、复调、合唱、伴唱、重唱和管弦乐队的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