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实验十 移位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实验报告

移位寄存器实验报告实验题目:移位寄存器一、实验目的了解移位寄存器的原理,掌握移位寄存器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存储器件,用于将二进制数据以位为单位进行移位操作。
移位寄存器由若干个D触发器组成,每个D触发器的输出接入下一个D触发器的输入,以此类推,形成了一个环形移位结构。
移位寄存器有三种基本工作模式:串行输入并行输出(SIPO),并行输入串行输出(PISO)和并行输入并行输出(PIPO)。
在SIPO模式下,输入数据串行输入到移位寄存器的最高位,然后逐个向低位移位,最终输出到最低位。
在PISO模式下,输入数据并行输入到移位寄存器的每个位,然后逐个向高位移位,最终输出到最高位。
在PIPO模式下,输入数据并行输入到移位寄存器的每个位,然后逐个向低位移位,最终输出到每个输出端口。
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很广泛,其中最常见的是时序信号的处理。
移位寄存器可以用于数字频率合成、序列生成、编码器和解码器等方面。
三、实验设备1. 计算机2. Xilinx ISE14.6软件3. BASYS2开发板4. USB下载器四、实验步骤1. 设计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
2. 在Xilinx ISE14.6软件中创建工程并添加源、约束和测试文件。
3. 将电路原理图转换成Verilog HDL代码。
4. 将Verilog HDL代码综合为综合网表,并进行时序分析。
5. 将综合网表映射到BASYS2开发板上并进行状态机调试。
6. 使用USB下载器将设计好的逻辑文件下载到FPGA上。
7. 连接开发板的输入输出端口,验证移位寄存器的正确性,并观察输出端口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移位寄存器的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Verilog HDL设计并实现移位寄存器,并对移位寄存器进行了详细的仿真、综合、映射和下载调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学会了串行输入并行输出(SIPO),并行输入串行输出(PISO)和并行输入并行输出(PIPO)三种基本工作模式,掌握了移位寄存器在数字频率合成、序列生成、编码器和解码器等领域中的使用方法。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1. 背景在数字电路中,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常见的基本电路元件。
它可以将输入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移位操作,并输出处理后的数据。
移位寄存器通常由触发器构成,分为串行移位寄存器和并行移位寄存器。
在实际应用中,移位寄存器常用于数据存储、数据传输、脉冲发生器等方面。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移位寄存器电路及其应用电路的实验,加深对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其应用。
2. 实验目的1.了解移位寄存器的基本原理;2.学会设计移位寄存器电路及其应用电路;3.掌握移位寄存器的应用方法。
3. 实验原理与方法3.1 移位寄存器原理移位寄存器将输入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移位操作,并输出处理后的数据。
常见的移位规则包括:左移、右移、循环左移、循环右移等。
移位寄存器通常由触发器构成,触发器的状态决定了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
本实验主要探究两种常用的移位寄存器:串行移位寄存器和并行移位寄存器。
3.1.1 串行移位寄存器串行移位寄存器中,数据是按照位的顺序逐个进行移位的。
串行移位寄存器可以通过级联多个D触发器实现,每个D触发器的输出与下一个D触发器的输入相连。
3.1.2 并行移位寄存器并行移位寄存器中,数据的位同时进行移位。
并行移位寄存器可以通过级联多个D 触发器实现,每个D触发器的输入都与移位数据的对应位相连。
3.2 实验所用材料与方法3.2.1 材料•移位寄存器芯片•发光二极管(LED)•电路连接线3.2.2 方法1.实验预备:准备实验所需的移位寄存器芯片、LED和电路连接线。
2.按照移位寄存器原理,设计移位寄存器电路并进行布线连接。
3.使用示波器检查电路的正确性。
4.进行实验验证,观察移位寄存器的运行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实验设计了一个4位串行移位寄存器电路,并进行了验证实验。
首先,按照原理部分的描述,我们选择了一个基于D触发器的4位串行移位寄存器芯片。
通过连接四个D触发器,将其串联起来,即可构成一个4位的串行移位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实验报告结果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移位寄存器实验电路,验证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并了解其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实验内容包括:移位寄存器的基本原理、实验电路搭建、实验现象观察和结果分析。
二、实验原理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具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它可以实现数据的串行输入和串行输出。
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可以依次左移或右移。
根据移位寄存器存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四种形式。
本实验选用的是4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型号为74LS194或CC40194。
74LS194具有5种不同操作模式:即并行送数寄存、右移、左移、保持及清零。
其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
图1 74LS194的逻辑符号及其引脚排列三、实验电路搭建1. 电路元件准备:74LS194芯片、电阻、电容、二极管、连接线等。
2. 电路搭建:按照图1所示,将74LS194芯片的引脚与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件连接,形成移位寄存器实验电路。
3. 电源连接:将电源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电路板上的VCC和GND端。
四、实验现象观察1. 实验现象一:串行输入,并行输出。
(1)将74LS194的SR端接地,SL端接高电平,S1、S0端接高电平,CR端接地。
(2)使用串行输入端输入数据,观察并行输出端的数据变化。
(3)实验现象:当输入串行数据时,并行输出端依次输出对应的数据。
2. 实验现象二:并行输入,串行输出。
(1)将74LS194的SR端接地,SL端接高电平,S1、S0端接低电平,CR端接地。
(2)使用并行输入端输入数据,观察串行输出端的数据变化。
(3)实验现象:当输入并行数据时,串行输出端依次输出对应的数据。
3. 实验现象三:左移、右移操作。
(1)将74LS194的SR端接地,SL端接高电平,S1、S0端分别接高电平和低电平,CR端接地。
(2)观察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左移或右移。
(3)实验现象: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依次左移或右移。
移位寄存器及应用

实验3.6 移位寄存器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中规模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2.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实现数据的串行、并行转换和构成环行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时序功能组件常用的有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等,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工作波形图,就能正确地使用这些器件。
对于一个使用者,关键在于合理地选用器件,灵活地使用器件的各控制输入端,运用各种设计技巧,完成任务要求的功能,在使用MSI器件时,各控制输入端必须按照逻辑要求接入电路,不允许悬空。
1.移位寄存器74LS194是一个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它的逻辑符号如图3.6.1所示,功能表见表3.6.1,其中D0D1D2D3和QQ1Q2Q3是并行数据输入端和输出端;CP是时钟输入端;CR是直接清零端;D SR和D SL分别是右移和左移时的串行数据输入端;S1和S0是工作状态控制输入端。
移位寄存器还可用来构成计数器,典型的有环形计数器和扭环形计数器。
三、实验仪器1.数字逻辑实验箱一台2.双踪示波器一台3.数字万用表一块图3.6.1 74LS194逻辑符号4.集成块若干207表3.6.1 74LS194功能表四、实验任务及步骤1.双向移位寄存器⑴逻辑功能测试①清除:先将CR端接+5V,检查Q端输出情况,再将CR端接0电平,所有Q 端输出应为0,清零后再将CR端接+5V。
②并行输入:S1S置入11,D端置入一组代码(如1011),给 CP端送单次脉冲,观察 Q端的状态。
此时若将DSL 或DSR置入1或0,Q端的状态是否改变?③右移:令S1S=“01”,CP接1Hz方波脉冲,再令DSL=“0”,观察Q端的变化,待4个LED全灭以后(此时输入的串行码是什么?),再令DSR=“l”,观察此时Q端LED点亮的次序。
当 4个LED都点亮时,输入的串行码又如何?若要串行输入代码1010(或其它非全0、非全1码),在DSR端置入一位数码(低位先送),给 CP端送单次脉冲,经过4个脉冲之后立即将S置成0以使寄存器工作于保存状态。
11、移位寄存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功能指令右移SFTR(FNC34),左移SFTL 掌握功能指令右移SFTR(FNC34),左移SFTL (FNC35)的编程和使用方法。 FNC35)的编程和使用方法。 应用移位指令实现某一功能控制。 二、实验要求 1、PLC编程电脑一台 PLC编程电脑一台 2、PLC实验箱一个 PLC实验箱一个 3、基本指令编程模块一块 三、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用电 2、注意型号FX1N 、注意型号FX1N 3、注意线路的连接
Eg: 1、用右移指令实现下表真值表功能
Y3 Y2 Y1 Y0 脉冲 0 0 0 0 0 1 1 0 0 0 2 1 1 0 0 3 1 1 1 0 4 1 1 1 1 5 0 1 1 1 6 0 0 1 1 7 0 0 0 1 运行程序 X0合上,Y13、Y3的变化,并将结果写在实验教学上。 X0合上,Y13、Y3的变化,并将结果写在实验教学上。 (010.PMW) 010.PMW)
2、左移位指令(SFTL) 、左移位指令(SFTL) 左移位指令SFTL(FNC35)格式如图所示 左移位指令SFTL(FNC35)格式如图所示 。
当X0第一次脉冲到来时,M15~M12(4位)移出,同 X0第一次脉冲到来时,M15~M12( 时整个16位寄存器中,每4 时整个16位寄存器中,每4位作为一个单元向前移动一 次。X3、X2、X1、X0送最低四位M3、M2、M1、M0。 次。X3、X2、X1、X0送最低四位M3、M2、M1、M0。
实现该表功能的梯形图如下:
2、用左移位指令实现下图移பைடு நூலகம்积存的要求 注:只保留M0方框内容 注:只保留M0方框内容
(011.PMW) 011.PMW)
根据要求梯形图如下: 梯形图
运行结果写入下表格中(写在实验教学上) Y3 0 1 2 3 4 5 6 7 Y2 Y1 Y0
数电实验报告 移位寄存器功能测试及设计

实验报告实验六移位寄存器功能测试及设计2.6.1实验目的(1)掌握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与逻辑功能。
(2)掌握集成移位寄存器74LS74的逻辑功能及应用。
2.6.2实验仪器设备与主要器件实验箱一个;双踪示波器一台;稳压电源一台;函数发生器一台。
74LS74两块;74LS194两块;74LS283两块。
2.6.3实验原理1.双向移位寄存器双向移位寄存器是指在控制信号作用下,既能左移又能右移的多功能移位寄存器。
此外它还有并行输入置数、保持和异步清零等功能。
74LS194是一个典型的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其中,Rd为异步清零输入端,S1、S0为工作方式选择端。
D0、D1、D2、D3是数据输入端,Q0、Q1、Q2、Q3为并行数据输出端,D1L、D1R分别为左移、右移数据输出端,CP上升沿触发。
2.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的应用(1)形成计数器电路,其中D1R=Q3。
0000——1000——1100——1110——1111——0111——0011——0001——0000(2)组成模12计数器电路。
000000——100000——110000——111000——111110——111111——011111——001111——000111——000011——000001——000000。
(3)形成并串转换电路。
2.6.4实验内容(2)如简图2-6-6所示,两个二进制数A(a0a1a2a3)、B(b0b1b2b3)分别存入74LS194(A)、74LS194(B),然后对它们按位相加,其和放入74LS1949(A)的移位输入中。
试才用全加器74LS283和D触发器74LS74组成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在74LS194(A)输出端Q0、Q1、Q2、Q3用发光二极管指示。
完善图2-6-6并依此图线调试电路,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四个脉冲后的结果。
cp S0S1 B A Q0 1 0 0010 0011 00111 1 0 1001 1001 10012 1 0 1100 0100 01003 1 0 1110 1010 10104 1 0 1111 0101 0101(3)按单向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图2-6-1接线,实现串入-并出,并入-串出两种工作方式的输出序列。
移位寄存器实验报告

移位寄存器实验报告姓名:陈素学号:3120100621 专业:软件工程课程名称: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实验同组学生姓名:张闻实验时间:y yyy-mm-dd 实验地点:紫金港东4-509 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掌握串、并数据转换的概念与方法了解序列信号在CPU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二、实验内容和原理2.1 实验原理带并行置入的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每来一个时钟脉冲,寄存器中的数据按顺序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必须采用主从触发器或边沿触发器不能采用电平触发器数据移动方式:左移、右移数据输入输出方式串行输入,串行输出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并行输入,串行输出串行输入的移位寄存器使用D触发器,可构成串行输入的移位寄存器2.2 标题<正文>带并行输入的右移移位寄存器数据输入移位寄存器的方式:串行输入、并行输入带并行输入的8位右移移位寄存器module shift_reg(clk, S, s_in, p_in, Q); input wire clk, S, s_in; input wire [7:0] p_in; output wire [7:0] Q; wire [7:0] D; wire nS;FD FDQ0(.C(clk), .D(D[0]), .Q(Q[0])), FDQ1(.C(clk), .D(D[1]), .Q(Q[1])), FDQ2(.C(clk), .D(D[2]), .Q(Q[2])), FDQ3(.C(clk), .D(D[3]), .Q(Q[3])), FDQ4(.C(clk), .D(D[4]), .Q(Q[4])), FDQ5(.C(clk), .D(D[5]), .Q(Q[5])), FDQ6(.C(clk), .D(D[6]), .Q(Q[6])), FDQ7(.C(clk), .D(D[7]), .Q(Q[7]));OR2 D0_L(.I0(L_0), .I1(R_0), .O(D[0])), D1_L(.I0(L_1), .I1(R_1), .O(D[1])), D2_L(.I0(L_2), .I1(R_2), .O(D[2])), D3_L(.I0(L_3), .I1(R_3), .O(D[3])), D4_L(.I0(L_4), .I1(R_4), .O(D[4])),串行输入SD5_L(.I0(L_5), .I1(R_5), .O(D[5])), D6_L(.I0(L_6), .I1(R_6), .O(D[6])), D7_L(.I0(L_7), .I1(R_7), .O(D[7]));并行-串行转换器 没有启动命令时并行-串行转换器ser_out并行输入par_in 移位输入7位并行-串行转换器ser_out并行输入par_in 移位输入7位并行-串行转换器2.1 实验内容用Verilog HDL语言,采用结构化描述方法设计一个8位带并行输入的右移移位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实验报告参考

移位寄存器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移位寄存器是用来寄存二进制数字信息并且能进行信息移位的时序逻辑电路。
根据移位寄存器存取信息的方式可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4种形式。
74194是一种典型的中规模集成移位寄存器,由4个RS触发器和一些门电路构成的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
该移位寄存器有左移,右移、并行输入数据,保持及异步清零等5种功能。
有如下功能表(二)(三)实验内容1.按如下电路图连接电路十个输入端,四个输出端,主体为74194.2.波形图参数设置:End time:2us Grid size:100ns波形说明:clk:时钟信号; clrn:置0s1s0:模式控制端 sl_r:串行输入端abcd:并行输入 qabcd:并行输出结论:clrn优先级最高,且低有效高无效;s1s0模式控制,01右移,10左移,00保持,11置数重载;sl_r控制左移之后空位补0或补1。
3.数码管显示移位(1)电路图(2)下载验证管脚分配:a,b,c,d:86,87,88,89 bsg[3..0]:99,100,101,102clk:122 clk0:125 clrn:95q[6..0]:51,49,48,47,46,44,43 s0,s1:73,72sl_r:82,83结论:下载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下载正确。
一、实验日志1.移位寄存器的实验真的挺纠结的,本来想用7449的,但是下载结果出现了错误,想到它在这个电路图中的功能比较单一,就自己写了一个my7449,终于对了。
五、思考题(1)简单说明移位寄存器的概念及应用情况?概念:移位寄存器是用来寄存二进制数字信息且能进行信息移动的时序逻辑电路。
根据移位寄存器存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处4种形式。
应用:移位寄存器可以构成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串行累加器,串并转换,并串转换等。
(2)仿真常规方法步骤是什么?有什么注意事项?a)新建波形文件后波形图参数设置b)添加结点或总线后信号整合与位置分配c)激励输入及分段仿真注意事项:1.激励输入信号与待分析输出信号上下放置,界限分明;时钟信号置顶,其他输入信号可按异步控制,同步控制,数据输入顺序向下放置;同一元器件的控制信号就近放置;同一功能的控制信号就近放置;2.符合总线形式的IO信号优先整合;同一器件和同一属性的控制信号优先整合;脉冲信号一般不整合;整合前信号应按高位到低位顺序向下放置;整合后信号名以能直观反映该信号功能为宜;3.首先设置时钟信号等系统信号激励完成电路初始状态,其次将时间轴划分为连续的时间段,一时间段完成一小步实验内容。
移位寄存器实验心得

移位寄存器实验心得在数字电路实验中,移位寄存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件,它在数字信号处理和数据存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移位寄存器的实验,我对其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实验心得。
首先,移位寄存器是一种能够将数据按位进行移动的寄存器,它可以实现数据的左移和右移操作。
在实验中,我使用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移位寄存器,包括串行移位寄存器和并行移位寄存器。
通过对这些寄存器的实验,我发现它们在数据处理中具有非常灵活的应用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
其次,通过实验我了解到移位寄存器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性。
在实际应用中,移位寄存器可以用来实现数字信号的平移、延迟和时序控制等功能。
在数字滤波、数字调制解调、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移位寄存器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另外,通过实验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移位寄存器来实现数据存储和传输。
在实验中,我将移位寄存器和其他逻辑门电路结合起来,实现了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功能。
这种方法可以在数字系统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实验中,我还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移位寄存器的时钟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时钟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对移位寄存器的工作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合理设计和控制。
其次是移位寄存器的级联和级联。
在实验中,我发现级联多个移位寄存器可以实现更复杂的数据处理功能,但是需要注意级联的时序和逻辑关系,以避免出现故障。
总的来说,通过对移位寄存器的实验,我对其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实验心得。
移位寄存器在数字信号处理和数据存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实现数据的移动、存储和传输等功能,对于数字系统设计和数字信号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学习,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指导书(4)-移位寄存器

实验四移位寄存器指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移位指令的使用方法。
2、熟悉编译调试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器材1、PC机一台2、PLC实验箱一台3、编程电缆一根4、导线若干三、实验内容S7-200提供丰富的移位指令,有左移、右移指令,循环左移、循环右移指令,以及字节移位、字移位、双字移位指令。
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指令,其它的请参见有关手册。
1、左移字指令指令符: SHL_W梯形图符:左移,EN:使能IN:01 ——10左移N:移动位数2、右移字指令指令符: SHR_W梯形图符:移位指令将输入值IN右移或者左移N位,并将输出结果装载到OUT中。
移位指对移出的位自动补零。
如果位数N大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值(对于字节操作为8,对于字操作为16,对于双字操作为32),那么移位操作的次数为最大允许值。
如果移位次数大于0,溢出标志位(SM1.1)上就是最近移出的位值。
如果移位操作的结果为0,零存储器位(SM1.0)置位。
字节操作是无符号的,对于使用字或双字操作,当使用符号数据类型时,符号位也被移动。
3、循环左移字指令指令符:ROL_W 梯形图符:4、循环右移字指令指令符:ROR_W 梯形图符:循环移位指令将输入值IN循环右移或者循环左移N位,并将输出结果装载到OUT中。
如果位数N大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值(对于字节操作为8,对于字操作为16,对于双字操作为32),S7-200在执行循环移位之前,会执行取模操作,得到一个有效的移位次数。
取模操作的结果对于字节操作为0到7,对于字操作为0到15,对于双字操作为0到31。
如果移位次数为0,循环移位指令不执行。
如果循环移位指令执行,最后一位的值会复制到溢出标志位(SM1.1)。
如果移位次数不是8(对于字节操作),16(对于字操作),32(对于双字操作)的整数倍,最后被移出的位会被复制到溢出标志位(SM1.1)。
当循环移位的结果为0时,结果为零标志位(SM1.0)被置位。
字节操作是无符号的,对于使用字或双字操作,当使用符号数据类型时,符号位也被移动。
移位寄存器实验心得(精品5篇)

移位寄存器实验心得(精品5篇)移位寄存器实验心得篇1以下是一篇移位寄存器实验心得:移位寄存器实验心得移位寄存器是数字电路中的一个基本组件,它可以在一个有限位的寄存器中存储数据,并可以通过移位操作将数据向左或向右移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移位寄存器来实现一个简单的计数器,并通过对移位寄存器的操作来实现其他功能。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使用了一个4位二进制移位寄存器来实现计数器。
我们通过输入不同的数值,并使用移位操作来控制计数器的计数方式。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计数器的计数方式与我们所输入的数值和移位操作有关。
接着,我们使用移位寄存器来实现了一个简单的LED显示电路。
我们将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通过一个数码管显示出来,从而实现了LED显示的功能。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将数字转换成二进制码,并将其存储在移位寄存器中,然后通过数码管将数据显示出来。
最后,我们使用移位寄存器来实现了一个简单的电子琴电路。
我们将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通过一个电子琴模拟出来,从而实现了电子琴的功能。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将数字转换成二进制码,并将其存储在移位寄存器中,然后通过电子琴将数据模拟出来。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移位寄存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还加深了对数字电路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移位寄存器实验心得篇2在进行移位寄存器实验的过程中,我不仅对移位寄存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掌握了一些实际操作技巧。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验的心得体会。
首先,实验开始前,我对于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感到困惑。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我逐渐明晰了其工作机制。
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电子元件,可以将数据从高位移至低位或低位移至高位,从而实现数据的传递和存储。
这一过程让我对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编程时出现了错误。
但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反复试验,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移位寄存器实验报告

移位寄存器实验报告移位寄存器实验报告引言移位寄存器是数字电路中常用的模块,它能够将输入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移位操作。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搭建移位寄存器电路,并通过观察输出结果来验证其功能和性能。
实验目的1. 掌握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2. 了解不同类型的移位寄存器,并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3. 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1. 移位寄存器芯片;2. 电路连接线;3. 示波器;4. 信号发生器。
实验步骤1. 将移位寄存器芯片连接到电路板上,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电路连接;2.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输入信号,并将其输入到移位寄存器中;3. 通过示波器观察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并记录下观察结果;4.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并观察移位寄存器的响应情况;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移位寄存器的特性和应用。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4位移位寄存器芯片,并将其连接到电路板上。
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输入信号,我们观察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了移位操作。
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较低时,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每一位的变化;而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较高时,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则呈现出连续的变化。
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是将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移位操作;2. 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有关;3. 移位寄存器可以用于数据的平移、扩展、压缩等操作;4. 不同类型的移位寄存器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场景。
讨论与总结移位寄存器作为数字电路中的重要模块,在各种电子设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数据的移位操作,还可以用于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
在计算机系统中,移位寄存器常常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以及数据的处理和控制。
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搭建移位寄存器电路,并观察其输出结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移位寄存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掌握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3.通过实验验证移位寄存器的功能和性能。
二、实验原理移位寄存器是一种特殊的寄存器,它可以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移位操作。
移位操作可以分为左移和右移两种方式,左移是将数据向左移动一定的位数,右移则是将数据向右移动一定的位数。
移位寄存器可以用于数据的移位、数据的存储和数据的转换等多种应用场景。
移位寄存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触发器和门电路实现数据的移位操作。
触发器是一种存储器件,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位的数据。
门电路则是一种逻辑电路,可以实现数据的逻辑运算。
移位寄存器通常由多个触发器和门电路组成,可以实现多位数据的移位操作。
移位寄存器的工作方式是通过时钟信号来控制数据的移位操作。
当时钟信号为高电平时,移位寄存器开始工作,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移位操作。
当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移位寄存器停止工作,数据保持不变。
移位寄存器还可以通过控制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平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实验板上的移位寄存器模块,实现数据的移位和存储操作。
具体实验内容如下:1.将实验板上的移位寄存器模块连接到开发板上;2.使用开发板上的按键控制移位寄存器的工作方式,包括左移、右移、存储和清零等操作;3.使用示波器观察移位寄存器的时钟信号和数据输出信号,验证移位寄存器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四、实验步骤1.将实验板上的移位寄存器模块连接到开发板上,按照连接图进行连接;2.使用开发板上的按键控制移位寄存器的工作方式,具体操作如下:(1)按下左移按键,移位寄存器开始向左移动数据;(2)按下右移按键,移位寄存器开始向右移动数据;(3)按下存储按键,移位寄存器将当前数据存储到寄存器中;(4)按下清零按键,移位寄存器将当前数据清零。
3.使用示波器观察移位寄存器的时钟信号和数据输出信号,具体操作如下:(1)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移位寄存器的时钟输入端,观察时钟信号的波形;(2)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移位寄存器的数据输出端,观察数据输出信号的波形。
10实验十 移位寄存器

实验十移位寄存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
2.测试双向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
3.掌握二进制码的串行并行转换技术、二进制码的传输和累加。
二、实验原理1.单向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是一种由触发器连接组成的同步时序电路。
每个触发器的输出连到下一级触发器的控制输入端,在时钟的作用下,存贮在移位寄存器中的信息,逐位左移或右移。
移位寄存器的清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所有触发器的清零端CLR’连在一起,置位端S连在一起,当CLR=0,S=1时,Q端为0,这种方式称为“异步清零”。
另一种方法是在串行输入端输入“0”电平,接着从CK端送4个脉冲,则所有触发器也可清至零状态。
这种方式称为“同步清零”。
74LS164为集成的八位移位寄存器,特点是选通串行输入,并行输出。
器件功能和外部引脚排列如图10-1所示。
1 2 3 4 5 6 7 图10-1 74LS164引脚排列CLR:清零CK(CP):时钟A、B:串入Q A~Q B:并出2.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为集成的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当清零端(CLR)为低电平时,输出端(Q A、Q B、Q C、Q D)均为低电平(零)。
当工作方式控制端(S1、S0)均为高电平时,在时钟(CK)上升沿作用下,并行数据(A、B、C、D)被送入相应的输出端(Q A、Q B、Q C、Q D),此时串行数据被禁止;当S1为低电平,S0为高电平时,在时钟CK上升沿作用下进行右移操作,数据由R送入;当S1为高电平,S0低电平时,在时钟CK上升沿作用下进行左移操作,数据由L送入;当S0和S1为低电平时,时钟CK被禁止, 移位寄存器保持不变。
三、实验仪器和器件1.实验仪器DZX-2B型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2.器件74LS00(二输入端四与非门)、74LS20(四输入端二与非门)74LS76(双J-K触发器)、74LS164(单向移位寄存器)四、实验内容1.由四个主从J-K触发器构成简单的四位串行移位寄存器(用74LS76),并测量其逻辑功能;由四个J 、K 主从触发器组成 Cin : 接单脉冲 CK : 接单脉冲 R 、S :接逻辑电平 A~D : 接电平显示图10-3置位串行输入时钟清零图10-2接电平显示(1)将双JK 触发器两块74LS76插入DZX-2B 型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上的IC 插座,按图10-2连接成四位串行移位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实验报告doc

移位寄存器实验报告篇一:移位寄存器实验报告移位寄存器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移位寄存器是用来寄存二进制数字信息并且能进行信息移位的时序逻辑电路。
根据移位寄存器存取信息的方式可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4种形式。
74194是一种典型的中规模集成移位寄存器,由4个RS触发器和一些门电路构成的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
该移位寄存器有左移,右移、并行输入数据,保持及异步清零等5种功能。
有如下功能表(三)实验内容1. 按如下电路图连接电路十个输入端,四个输出端,主体为74194. 2. 波形图参数设置:End time:2usGrid size:100ns 波形说明:clk:时钟信号;clrn:置0 s1s0:模式控制端 sl_r:串行输入端 abcd:并行输入 qabcd:并行输出结论:clrn优先级最高,且低有效高无效;s1s0模式控制,01右移,10左移,00保持,11置数重载;sl_r控制左移之后空位补0或补1。
3. 数码管显示移位(1)电路图(2)下载验证管脚分配:a,b,c,d:86,87,88,89 bsg[3..0]:99,100,101,102 clk:122 clk0:125 clrn:95 q[6..0]:51,49,48,47,46,44,43 s0,s1:73,72 sl_r:82,83 结论:下载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下载正确。
一、实验日志1.移位寄存器的实验真的挺纠结的,本来想用7449的,但是下载结果出现了错误,想到它在这个电路图中的功能比较单一,就自己写了一个my7449,终于对了。
五、思考题(1)简单说明移位寄存器的概念及应用情况?概念:移位寄存器是用来寄存二进制数字信息且能进行信息移动的时序逻辑电路。
根据移位寄存器存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处4种形式。
应用:移位寄存器可以构成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串行累加器,串并转换,并串转换等。
数电实验之移位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D触发器构成移位寄存器(环行计数器)2.掌握中规模集成电路双向移位寄存器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1、用4个D触发器组成4位移位寄存器,将每位即各D触发器的输出Q1、Q2、Q3、Q4分别接到四个0—1指示器(LED)将最后一位输出Q4反馈接到第一位D触发器的输入端,则构成一简单的四位移位环行计数器。
2、移位寄存器具有移位功能,是指寄存器中所存的代码能够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左移或右移。
对于即能左移又能右移的寄存器称为双向移位寄存器。
只需要改变左移、右移的控制信号便可实现双向移位的要求。
根据移位寄存器存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四种形式。
本实验选用的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型号为74LS194A(或CD40194),两者功能相同,其引脚分布图如下图18.1所示:其中A、B、C、D为并行输入端,A为高位依次排列;Q A、Q B、Q C、Q D为并行输出端;S R为右移串行输入端;S L为左移串行输入端;S1、S0为操作模式控制端;CLR为异步清零端;低电平有效;CLK为CP时钟脉冲输入端。
74LS194A有5种工作模式:并行输入,右移(Q D→Q A),左移(Q D←Q A),保持和清零。
74LS194功能表如表18.1所示:CLR CP S1S0工作状态0 1 1 1 1 XX↑↑↑X X000 1101 1置零保持右移,S R为串行输入,Q A为串行输出左移,S L为串行输入,Q D为串行输出并行输入表18.1三实验器件数字实验箱集成电路芯片:74LS74×2 (CD4013×2);74LS75 ;74LS76 ;74LS194A (CD40194)。
图18.1四实验内容1.用74LS74组成移位寄存器,使第一个输出端点亮LED并使其右移循环。
顺序是FF1、FF2、FF3、FF4。
A) 1. 用两个74LS74按图18.2连接:图18.21. CP时钟输入先不接到电路中(单步脉冲源或连续脉冲源);1.连接线路完毕,检查无误后加+5V电源;2.观察4个输出端的LED应该是不亮的,如果有亮的话,应按清零端的逻辑开关,(给出一个低电平信号清零后,再将开关置于高电平)即将4个D触发器输出端的LED清零。
移位寄存器 实验报告

(一)用D触发器设计左移移位寄存器
(二)利用74LS161和74LS00设计实现任意进制的计数器
设计要求:
以实验台号的个位数作为所设计的任意进制计数器(0、1、2任选)。
三、实验原理图
1.由4个D触发器改成的4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输入二进制:11110000)
2.测试74LS161的功能
3.谈谈电子实验的心得体会,希望同学们提出宝贵意见。
答:通过这学期的电子实验,我对电子电路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初步了解了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等电子元件的使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电子技术,学到了很多,对这学期的电子实验十分满意。
五、思考题
1. 74LS161是同步还是异步,加法还是减法计数器?
答:在上图电路中74LS161是异步加法计数器。
2.设计十进制计数器时将如何去掉后6个计数状态的?
答:通过置位端实现时,将Q0、Q3接到与非门上,输出连接到置位控制端。当Q3=1,Q2=0,Q1=0,Q0=1,即十进制为9时,与非门输入端Q0、Q3同时为高电平,位控制端为低电位,等到下一个CP上升沿到来时,完成置数,全部置为0。
输入端不计数共阴极艮惶注再现前十进制计饕器并简述移位脉冲的次数移位寄存器状态进制利用复位法实现8进制计数器81000b将a端同与非门相连当使复位端获得信号复位从而实现进制
实验四: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的设计
实验室:实验台号:日期: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的工作过程。
2.掌握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设计方法。
输入端
输出
Qn
时钟
清零
置数
P
T
X
0
组成原理实验(五)-移位寄存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五)-运算器扩展实验实验项目名: 移位寄存器实验实验要求:通过实验,理解移位操作的重要的作用;熟悉实验台上移位寄存器部件的硬件连线和移位操作的控制信号;掌握移位寄存器的控制方法;验证移位运算的意义。
实验内容:(1)完成电路连接。
将运算器单元、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挂接到总线上,连接好时序启停模块,为运算器工作提供基本的时序参考信号。
(2)分析运算器单元的移位寄存器的数据通路,确定通过该寄存器实现一次移位操作所需的控制序号序列,根据其发生的先后时序关系,写出相应的微控制信号序列。
(3)通过实验台的微控制输入开关,逐条的输入微控制信号,通过输入单元输入运算数据,在控制信号和时序信号的作用下,利用单步工作模式,控制移位寄存器工作,观察输出的计算结果。
通过实验完成以下内容:A、验证各种移位操作的控制方法,记录结果。
B、设计控制信号,充分利用移位操作,实现以下运算:详细说明:(1)实验中使用的移位寄存器位于运算器单元,是由一片74LS299芯片构造的移位寄存器,通过内部逻辑连接,该移位寄存器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循环左、右移和带进位CN的循环左、右移。
充分利用各种提供的移位方式,配合上次实验课学过的运算单元,可以实现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下面看下利用移位器进行运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a)移位操作的实现方法:✶通过输入模块将待操作的数据送到总线(SW-B);✶将总线上的数据打入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装数操作,见表1);✶对数据进行移位操作(根据表1的说明,合理的设置控制信号)✶将移位结果送到总线上,以便观察或其它使用(299-B);(b)移位运算与加法运算的配合:由于实验台的硬件限制,要实现简单的乘法运算,可以手动根据乘数的对应位值配置加法和移位操作实现。
✶将DR1寄存器作为部分积寄存器,初始化清零;✶将DR2寄存器作为被乘数寄存器,初始化为被乘数的绝对值;✶从乘数(绝对值)的最低位开始,根据对应位的值,控制ALU作DR1+DR2或者不加;✶将加运算的结果送入299移位寄存器,做带进位的循环右移操作,将移位结果重新送回DR1寄存器;根据移位操作执行后CN标志,记录乘积的的最低位;✶重复上述第3-5步,直到所有的乘数位都已考虑,完成乘法运算,乘积为DR1(部分积寄存器)的值(高位)和记录的所有移出CN位(低位)的合并;(2各模块控制信号说明:①输入模块:✶SW-B,开关输入信息送数据总线控制信号。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电学实验报告模板实验原理移位寄存器是逻辑电路中的一种重要逻辑部件,它能存储数据,还可以用来实现数据的串行-并行转换、数据的运算和处理。
1.寄存器(1)D触发器图1 D触发器图1所示D触发器。
每来一个CLK脉冲,触发器都在该CLK脉冲的上升沿时刻,接收输入数据D,使之作为触发器的新状态。
D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为(2)用D触发器构成并行寄存器图2 用D触发器构成并行寄存器图2所示为用D触发器构成四位并行寄存器。
为异步清零控制端,高电平有效。
当时,各触发器输出端Q的状态,取决于CLK上升沿时刻的D端状态。
2.移位寄存器(1)用D触发器构成移位寄存器图3 用D触发器构成4位串行移位寄存器图3所示为用D触发器构成的4位串行移位寄存器。
其中左边第一个触发器的输入端接收输入数据,其余的每一个触发器的输入端均与左边相邻的触发器的Q端连接。
当时钟信号CLK的上升沿时刻,各触发器同时接收输入数据。
四位寄存器的所存数据右移一位。
(2)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图4 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逻辑框图图4 所示为集成电路芯片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逻辑框图。
为便于扩展逻辑功能,在基本移位寄存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左右移控制、并行输入、保持和异步清零等功能。
74LS194的逻辑功能如表1所列。
表13.用移位寄存器构成计数器(1)环形计数器图5 环形计数器如果将移位寄存器的串行移位输出端接回到串行移位输入端,如图5所示。
那么,在时钟CLK的作用下,寄存器里的数据将不断循环右移。
例如,电路的初始状态为,则电路的状态转换图如图6所示。
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模4计数器。
图6 环形计数器状态转换图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用两片74LS74构成四位移位寄存器(1)74LS74引脚图图10 74LS74引脚图(2)用74LS74构成四位移位寄存器图11 用74LS74构成四位移位寄存器实验电路按照图11连接电路。
首先设置,使寄存器清零。
然后,设置,在CLK输入端输入单次脉冲信号当作时钟信号,通过输出端的发光二极管观察的状态,判断移位的效果。
十位移位寄存器的设计

CMOS数字集成电路综合实验十位移位寄存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熟悉quantusⅡ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功能,掌握使用VHDL语言对数字电路进行描述,用VHDL语言设计一个十位移位寄存器并对其进行时序仿真。
二、实验内容运用quantusⅡ软件的VHDL语言设计十位移位寄存器,对其编译测试并进行时序仿真。
三、实验原理1.在数字电路中,用来存放二进制数据或代码的电路称为寄存器。
把若干个触发器串接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移位寄存器。
一个触发器可以存储一位二进制代码,存放N位二进制代码的寄存器,需用n个触发器来构成。
按功能可分为:基本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可以在移位脉冲作用下一次逐位右移或左移,数据既可以并行输入、并行输出,也可以串行输入、串行输出,还可以并行输入、串行输出,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十分灵活,用途也很广。
2.假设一个十位右左移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为0000000000,现将数码b9b8…b2b1b0从高位(b9)至低位依次送到b1端,输出端为q9q8…q2q1q0,经过十个时钟脉冲后,十位输入信号左向移位,输入数码依次地由高位触发器移到低位触发器,作左向移动。
经过十个时钟脉冲后,十个触发器的输出状态q9~q0与输入数码b9~b0相对应。
四、实验步骤1、编写源代码。
打开QuartusII软件,点击File中得New建立一个命名为shifter10的文件。
编写的文件名与实体名一致,点击File/Save as以“.vhd”为扩展名存盘文件,再对文件进行相应代码编写。
2、编译与调试。
确定源代码文件为当前工程文件,点击Complier进行文件编译。
编译结果有错误或警告,则将要对错误的代码进行修改直至文件编译成功。
3、波形仿真及验证。
在编译成功后,创建一个波形文件,保存在shifter10中,点击“insert the node”,按照程序所述插入节点,输入时钟信号和输入端信号,点击保存按钮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移位寄存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
2.测试双向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
3.掌握二进制码的串行并行转换技术、二进制码的传输和累加。
二、实验原理
1.单向移位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是一种由触发器连接组成的同步时序电路。
每个触发器的输出连到下一级触发器的控制输入端,在时钟的作用下,存贮在移位寄存器中的信息,逐位左移或右移。
移位寄存器的清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所有触发器的清零端CLR’连在一起,置位端S连在一起,当CLR=0,S=1时,Q端为0,这种方式称为“异步清零”。
另一种方法是在串行输入端输入“0”电平,接着从CK端送4个脉冲,则所有触发器也可清至零状态。
这种方式称为“同步清零”。
74LS164为集成的八位移位寄存器,特点是选通串行输入,并行输出。
器件功能和外部引脚排列如图10-1所示。
1 2 3 4 5 6 7 图10-1 74LS164引脚排列CLR:清零CK(CP):时钟A、B:串入Q A~Q B:并出
2.双向移位寄存器
74LS194为集成的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当清零端(CLR)为低电平时,输出端(Q A、Q B、Q C、Q D)均为低电平(零)。
当工作方式控制端(S1、S0)均为高电平时,在时钟(CK)上升沿作用下,并行数据(A、B、C、D)被送入相应的输出端(Q A、Q B、Q C、Q D),此时串行数据被禁止;当S1为低电平,S0为高电平时,在时钟CK上升沿作用下进行右移操作,数据由R送入;当S1为高电平,S0低电平时,在时钟CK上升沿作用下进行左移操作,数据由L送入;当S0和S1为低电平时,时钟CK被禁止, 移位寄存器保持不变。
三、实验仪器和器件
1.实验仪器
DZX-2B型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
2.器件
74LS00(二输入端四与非门)、74LS20(四输入端二与非门)
74LS76(双J-K触发器)、74LS164(单向移位寄存器)
四、实验内容
1.由四个主从J-K触发器构成简单的四位串行移位寄存器(用74LS76),并测量其逻辑功能;
由四个J 、K 主从触发器组成 Cin : 接单脉冲 CK : 接单脉冲 R 、S :接逻辑电平 A~D : 接电平显示
图10-3
置位串行输入时钟清零
图10-2
接电平显示
(1)将双JK 触发器两块74LS76插入DZX-2B 型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上的IC 插座,按图10-2连接成四位串行移位寄存器。
(2)按图10-3将个输入端、输出端及各控制端,然后按表10-1的要求,送入寄存数据,记住先送最高位,输入信号一定要与时钟同时出现。
在四个时钟脉冲后,就把四位数字存入寄存器,寄存器一定是串行输入,输出则可以由D 、C 、B 、A 并行输出,或由D 串行输出。
(只要加入四个时钟脉冲,从D 即可串行输出)
(3)按表10-1对输入端的要求,观察输出端的显示,记录在表10-1内。
2.测量八位移位寄存器74LS164的逻辑功能;
(1)按图10-4将74LS164八位寄存器的输入输出接至实验箱的所需信号源和显示器上;
1、2、9:接逻辑电平 8:接单脉冲
A~H :接电平显示
(2)按表10-2要求进行测试,将显示结果填入表内。
3.用74LS164构成八位扭环形计数器 五、实验报告要求
1.自行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接电平显示 “电平
输出10101001的接线图
接脉冲接电平显示
八位扭环形计数器连线图
“接脉冲接电平显示
2.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是否相符?
与理论值一致。
3.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寄存器的基本原理。
寄存器是一种基本时序电路,它由具有存储功能的触发器(如基本触发器、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或边沿触发器等)构成,把需要处理的数据、代码先寄存起来以便随时取用。
4.写出移位寄存器输入、输出方式的种类。
移位寄存器可以并行输入、并行输出,可以串行输入、串行输出,可以并行输入、串行输出,可以串行输入、并行输出。
5.总结并写出移位寄存器的用途。
移位寄存器可以实现寄存数据和代码的功能,也可以实现移位功能,包括简单二进制乘除运算和环行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