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⑴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⑵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⑶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有重大的区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和成本为重要标准,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情感为重要标准⑷企业应采取新型的领导方法。
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通过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主要理论包括:(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3、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系统具有⑴集合性;⑵层次性;⑶相关性。
从系统原理的要点中管理者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整体性原理,当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2)动态性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3)开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4)环境适应性原理,作为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地改变环境的可能,又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决策。(5)综合性原理,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
4、何谓“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又如何实现“以人为主体的管理”?
答案:人本原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管理理论发展到20世纪末的主要特点
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1)职工是企业的主体;(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3)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4)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企业要想做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必须做到(1)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市场需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据此确定企业的经营和产品发展的方向。(2)企业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3)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企业的消费者。总结: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5、何谓效果、效率和效益?人类一切活动为何要遵循效益原理?
效益、效率、效果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效果: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
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
效益: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管理,可从社会和经济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人类活动为什么要追寻效益原理?1、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2、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题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同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5、建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6、什么是决策?决策的原则和依据各是什么?
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决策的原则1: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要使得决策达到最优,必须a: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b: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据此控制所有可能的方案c: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2:现实中上述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
决策的依据——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7、组织中的决策大多是追踪决策。何为追踪决策?与初始决策相比,其特点是什么?管理者在进行追踪决策时要注意什么?
初始决策是零起点决策,是在有关活动尚未进行情况下进行的决策。随着初始决策的实施,组织环境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决策为追踪决策。追踪决策是非零点决策。管理者在进行追踪决策时要注意环境的时刻变化。
8、何谓目标管理?其特点是什么?如何利用目标管理组织计划的实施?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且有意识地瞄准有效地和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目标所具有的特征(1)目标的层次性(2)目标的网络性。(3)目标的多样性(4)目标的可考核性(5)目标的可接受性(6)目标的挑战性(7)目标的伴随信息反馈性(8)时限性
目标管理的过程:1、制订目标 2、明确组织的作用 3、执行目标 4、成果评价 5、实行奖惩 6、制订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9、有效的管理要求适度的集权和分权,怎样才能使集权与分权合理地组合?请举例说明。
集权: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分权: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上分散
(1)集权倾向产生的原因。
集权倾向主要与组织的历史和领导的个性有关,但有时也可能是为了追求行政上的效率a、组织的历史;b、领导的个性;c、政策的统一与行政的效率。
(2)集权的弊端a、降低决策的质量;b、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c、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
(3)分权的标志a、决策的频度:频度越大,分权越高;b、决策的幅度:涉及的范围职能越多,分权越高;c、决策的重要性(决策的影响程度和决策涉及的费用);4、对决策的控制程度。
(4)分权的影响因素:1、组织中有利于分权的因素a、组织的规模 b、活动的分散性 c、培训管理人员的需要2、不利于分权的因素a、政策的统一性 b、缺乏受过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
(5)分权的途径1、组织设计中的权力分配(制度分权) 2、主管人员在工作中的授权。
10、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设计时要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依据哪些基本原则?
组织设计的任务: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和编制职务说明书。必须完成三个步骤的工作:(1)职务设计与分析(2)部门划分(3)结构的形成。
组织设计的原则:(1)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2)权责对等的原则(3)命令统一的原则。
影响因素:(1)外部环境(2)经营战略(3)技术及其变化(4)企业发展阶段(5)企业规模
11、工作分析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如何在此基础上评估组织对管理人员的需要量?
工作分析的内容:1、确定人员需要——主要以设计“职务数量和类型”为依据。2、选配人员。3、制度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企业组织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管理人员需要量:(1)组织现有的规模、机构和岗位(2)管理人员的流动性(3)组织发展的需要。
★12、为什么会出现彼得现象?如何防止彼得现象的出现?
彼得现象——在实行等级制度的组织里,每个人都崇尚爬到能力所不逮的层次,由于组织中经常有些管理人员在提升后不能保持原来的成绩,因此可能给组织带来效率的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