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计算机网络教程 第3版 教学课件 谢希仁 谢钧 CH6 网络应用 3ed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教程 计算机基础PPT学习教案
第16页/共23页
1.4 多媒体的概念
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2.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3.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 4 . 多媒体的应用
第17页/共23页
返回本节
1.4.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2.多媒体的基本组成
第18页/共23页
1.4.2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数据压缩和解压技术 2.芯片与查卡技术 3.多媒体操作系统技术(P.17) (1)-(5) 4.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P.18) (1)-(4)
2003.3.14曙光4000L 上万亿次 容量:以644G为单位
第4页/共23页
1.1.2 计算机发展阶段
(3)计算机网络 —利用不同的方式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计算机连起的网络系
统。 ● 局部网络LN(location -NETWORK) ● 远程网络(Tel-Ent) 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网80台(60年代) 美国远程网络公司在全国60个城市建立网(70年代) 股票交易系统(92年)沪,深为中心 民航航定票系统(93年)京为中心 (4)人工智能(Artfcial Intelligence) —用计算机来摸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以进行识别返图回象本节,
第三代电子机算机(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 路
105~106次/秒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1971—现在)大规模集成电路
106~104次/秒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1982……..)超大规模集成返回电本节
路
第3页/共23页
109次/秒以上
1.1.2 计算机发展阶段
预言:2005年微机发展CPU 2000MHZ\1G(RAM)\50G(HD)\1000M网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计算机网络课件(最完整版)-谢希仁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 的共享文档。
对等连接方式的特点
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 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 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例如主机 C 请求 D 的服务时,C 是客户, D 是服务器。但如果 C 又同时向 F提供 服务,那么 C 又同时起着服务器的作用。
网络与因特网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网络 结点 链路
互联网(网络的网络)
(a)
(b)
主机 因特网
1.2.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 联网发展的过程。
1983 年 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 的标准协议。
第 1 章 概述(续)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6.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第 1 章 概述(续)
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7.2 协议与划分层次 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7.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1.7.5 TCP/IP 的体系结构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 息。
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 分组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 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
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 到达最终目的地。
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
接பைடு நூலகம்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PPT教程第3章
•不同的光线在光纤内部以不同的反射角传 播,而每种光线有一个不同的模式,故称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single_mode fiber) •光纤的直径减小到一个光波波长大小时, 则光在其中没有反射,而是沿直线传播, 这叫单模光纤。
光纤 3.光纤
•连通性:主要是点—点连接。
•数据传输速率高(100Mbps—10Gbps)。
2. 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 发送方将待发送的数据转换成信号,通 过物理信道传送到数据接收方的过程。 数据通信被分为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 模拟数据通信:指在模拟信道上以模拟信号形式来 传输数据。
数字数据通信:指利用数字信道以数字信号方式来
传输数据。
3.1.2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数据终端设备 DTE
3.3 频带传输
3.3.1 频带传输的基本概念
频带传输: 利用模拟信道以模拟信号形式传输数据的方式。
调制(modulation): 在发送端, 将二进制数据变换成能在电话线或其 他模拟传输线路上传输的模拟信号 (数/模转换)。 解调(demodulation): 而在接收端,将收到的模拟信号重新还原成 原来的二进制数据(模/数转换)。 调制解调器(modem ):同时具备调制和解调功能的设备。
不归零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
差分曼彻 斯特编码
时钟信号
1.不归零编码NRZ(Non-Return Zero) 用两种高低不同的电平来分别表示1和0。 NRZ的缺点: • 无法判断一位的开始与结束,收发双方不能保持同步, 必须用另一个信道同时传送同步时钟信号。
2.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
用前T/2传送该比特的反(或原)码,用后T/2传 送该比特的原(或反)码。
• 信道:在信源和信宿之间建立一条传送信号的物理通道。 信道包括传输介质和附属的通信设备。
谢希仁版计算机网络答案(第3版)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答案(第三版)第一章概述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1-0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段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
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1-0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课件
协议数据单元
总结词
协议数据单元是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单位。
详细描述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局域网技术 • 广域网技术 • 因特网技术 • 网络管理与安全
0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定义
计算机网络
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 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 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 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以太网技术概述
以太网是一种常见的局域网技术,它使用CSMA/CD协议来控制网络中的数据传 输。以太网技术具有简单、可靠和经济实惠的优点,因此在许多企业和组织中得 到广泛应用。
以太网帧结构
以太网帧是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它由目标地址、源地址、类型/长度、数据和 校验和等部分组成。了解以太网帧结构对于网络管理员和开发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它涉及到如何封装和解析数据包。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硬件(包括计算机、终端、集线器、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协议(即网络通信协 议,如TCP/IP协议)和通信线路。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 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中心 航空公司采用电话线路连接各自终端设备进行订票业务,奠定了计算机网络的 雏形。
详细描述
OSI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 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 协议,使得数据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传输和通信。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3版 配套课件
(1)硬件和软件共享:硬件设 备,如打印机、光驱、磁盘和图 形设备等。软件共享通如数据库 管理系统。
(2)信息共享:如各类电子出 版物、网上新闻、网上图书馆和 网上超市等)。
当网络中某台计算 机的任务负荷太重 时,可将任务分散 到网络中的各台计 算机上进行,或让 网络中比较空闲的 计算机分担负荷。
在计算机网络中,每一台计算机 都可以通过网络为另一台计算机 备份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这样,一旦网络中的某台计算机 发生了故障,另一台计算机可代 替其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整个网 络可以照常运转。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3版 配套课件
目录
1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2 第二章 数据通信技术 3 第三章 局域网 4 第四章 广域网 5 第五章 网络互联技术与IP 6 第六章 传输层协议 7 第七章 Internet基础知识 8 第八章 Internet接入技术 9 第九章 网络操作系统
在这一阶段,公用数据网(Public Data Network, PDN)与局部网络(Local Network,LN)技术也得 到了迅速的发展。
图1-3 计算机互联示意图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03 网络互联阶段
OPTION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3个阶段——网络互联阶段是加 速体系结构与协议国际标准化的研究与应用的时期。 经过多年卓有成效的工作,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正式制定和颁布了“开放 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 ISO/OSI RM已被国际社会认可,成为研究和制定新 一代计算机网络标准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教程 第三版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计算机网络教程》是一本系统而全面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教材。
该教程第三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扩充,更适应当今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需要。
以下为对该教程的简要介绍。
该教程第三版共分为十一章,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介绍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各个方面。
首先,教程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体系结构与协议,深入解释了分层和协议的概念,并介绍了常见的协议和技术。
其次,教程详细介绍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各个网络层次的基本原理和协议。
教程涵盖了以太网、IP、TCP/UDP等常见协议的原理和应用。
在介绍网络层次的同时,教程还介绍了常见的路由算法和网络地址转换等相关技术。
除了上述基本知识,教程还介绍了网络安全、无线网络、互联网和多媒体网络等热门领域的知识。
在网络安全方面,教程深入讲解了密码学、认证和访问控制等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
在无线网络方面,教程介绍了无线传输和移动网络的原理和应用。
在互联网方面,教程详细解释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协议和技术,以及互联网的管理机构和政策。
在多媒体网络方面,教程介绍了音频和视频的传输协议和技术。
该教程第三版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教程中穿插了许多实际案例和实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教程还提供了大量的习题和实践项目,供读者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内容。
综上所述,该教程第三版是一本全面而且深入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对于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进阶者,都可以通过该教程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该教程内容丰富,讲解清晰,实践性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计算机网络学习材料。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计算机网络教程》是一本经典的计算机网络教材,本书已经出版了第三版。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共分为十章,分别涵盖了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基础、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广域网和网络安全等主题。
每一章都以介绍相应的网络技术和协议为主线,辅以具体的案例和实践环节,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实践应用。
本书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引导读者了解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和作用。
随后的章节依次介绍了数据通信基础、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协议等。
这些章节详细地介绍了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如何建立和维护网络连接,如何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路由选择等。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本书第六、第七章主要介绍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对于物理层来说,本书讲解了数据的编码和调制技术,介绍了常见的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对于数据链路层来说,本书主要介绍了数据的传输和错误检测技术,讲解了以太网和局域网的原理和应用。
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计算机网络教程》第十章专门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安全机制。
本章主要讲解了网络攻击与防御的基本原则,介绍了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算法等。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是一本非常全面和权威的计算机网络教材。
它既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又深入讲解了网络协议和技术的应用。
无论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还是对计算机网络感兴趣的人士,都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来获得全面而深入的计算机网络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实验指导,有助于读者加深理解并提升实践能力。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3版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3版《计算机网络教程第3版》是一本经典的计算机网络教材,由谢希仁编著。
本书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并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和实验。
下面将对《计算机网络教程第3版》进行500字的介绍。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3版》全书共分为16章,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内容。
首先,本书从计算机网络的历史、发展和应用入手,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随后,对网络通信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信号调制、传输媒介、介质访问控制等方面。
在网络层和传输层的章节中,本书涵盖了IP协议、路由选择、传输控制协议等重要内容,深入介绍了网络互连和传输可靠性的实现。
最后,本书对应用层的各种协议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包括HTTP、SMTP、DNS等。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3版》在每一章节中都融合了大量的案例和实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实践操作,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网络通信的实际应用。
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习题和答案,供读者进行巩固和检验。
相比于前两版,《计算机网络教程第3版》在内容上进行了完善和更新。
作者根据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和拓展。
新版增加了对无线网络、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介绍,对现代网络通信的特点和实践进行了考察。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教程第3版》是一本内容全面、作者权威的计算机网络教材。
无论是计算机网络的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都可以通过学习本书,快速入门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同时,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验,帮助读者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应用。
以上是对《计算机网络教程第3版》的500字介绍,此书是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经典教材,为读者提供了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的途径和工具。
无论是作为教材还是作为参考书,都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计算机网络
篡改
解密密钥 KB B
密文 Y
明文 X
D 运算 解密算法
明文 X
Y = EKA(X) DKB(Y) = DKB(EKA(X)) = X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谢钧
一些重要概念
如果不论截取者获得了多少密文,但在密文中都 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唯一地确定出对应的明文,则 这一密码体制称为无条件安全的,或称为理论上 是不可破的。 如果密码体制中的密码不能被可使用的计算资源 破译,则这一密码体制称为在计算上是安全的。
7.1 网络安全概述
7.1.1 安全威胁
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 (1) 截获——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2) 中断——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3) 篡改——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 (4) 伪造——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 截获信息的攻击称为被动攻击,而更改信息和拒 绝用户使用资源的攻击称为主动攻击。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谢钧
7.2 机密性与密码学
机密性应该是密码学最早的应用领域, 但我们在后面几节将会看到密码学技 术和鉴别、报文完整性以及不可否认 性等是紧密相关的,可以说密码学是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谢钧
数据加密的一般模型
加密密钥 KA A E 运算 密文 Y 加密算法 因特网 截获 截取者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谢钧
7.1.2 安全服务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 系统具有限 制和控制不同实体对信息源或其他系 统资源进行访问的能力。系统必须在 鉴别实体身份的基础上对实体的访问 权限进行控制。 可用性(availability) 确保授权用户能够 正常访问系统信息或资源。拒绝服务 攻击是可用性的最直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