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式太极拳套路分解
陈思坦42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陈思坦42式太极拳分解动作预备动作:两脚并立,目视前方,双手贴在大腿的两侧,两肩放松,开始前先调整呼吸,待呼吸缓和后再开始练习。
一、起势:重心先移向右腿,左脚向左开立,开立不要太宽,两脚大约与自己的肩同宽,要在一个水平线上;两手上举,曲蹲下按,按的时候要在胸腹之间,不要太低,沉肩坠肘,腕不要上翘太多,微曲,五个指头自然的疏松。
二、右揽雀尾:倒重心先移向左腿,撇脚,右脚脚跟为轴,右手手心向下,划弧,收脚抱球,左脚收在右脚的内侧,脚不要点地,上步,捧,捧的时候,上手高度与肩同高,拇指上挑,引肩向右有一个捧劲;重心不倒,直接收脚合抱,这时候身体重心要微微先向左,不要直板板的往前,要先向;紧接着,以腰为轴向右捧,捧的时候要注意出脚要先控住,不要直接往下掉,要求要有很好地腿部力量,要有控制能力,手也是一个捧架,后坐下捋,弓步前挤,挤时直线前挤,不能走成平抹;手继续往前,重心后坐,回带至体侧,扣脚,丁步,推掌,推的时候斜线对角45度,中轴线向右45度,三、左单鞭:勾手,上步,单鞭,左手划弧往前推,左手指尖同鼻子同高,腕同肩高,右手勾手腕的顶端同耳侧平,两手成一个水平线上。
四、提手:从左向右带,左手不要过中轴线,接着移重心,移重心时提右脚跟,勾手变掌,身体转的角度45度,接着提手上势,中轴线向右偏30度左右,两手提合之势,有一个往前送的劲,右手的高度大约跟眼一般高,左手扶在右手肘下方,右腿膝盖要微曲,脚跟着地,气势要上顶饱满,目视前方,通过手指间向前看。
五、白鹤亮翅:两手手心相对下捋,同时右脚向后退步,两手合抱,重心在脚掌转腰时再后移,上下相随同步,虚步分手,重心三七开,后七前三,左脚脚前掌点地,脚跟着地;右手外撑,肘上臂与肩处在水平线上,左手手心向下,眼睛向前。
六、搂膝拗步:以腰为轴转腰下落,右手落,左手起向右划弧,收脚,右手在体侧向上托,高度在你的耳侧,左手在右手肘下方捧圆撑住,曲肘出腿,弓步搂推,右手手心内凹,虎口对应胸口高度,中指尖在鼻子方向鼻间的高度,左手外展,向外撑按;连续两个。
42式太极拳图解教程
( 1 )起势002003004005(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端正,下颏内收,胸腹舒松,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侧;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目平视前方。
(2)左脚向左轻轻开步,相距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3)两手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手心向下,两臂相距同肩宽,肘微下垂。
(4)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轻轻下按,落于腹前,掌与膝相对。
( 2 )右揽雀尾 007008009010(1)右脚尖稍外撇,同时身体微向右转;右臂上抬屈于胸前,手心向下,左手翻转向右划弧至右腹前,手心向(2)上体微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脚跟轻轻落地。
42式太极拳 (3)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前掤出,左手高与肩平,手心向内,指尖向左,右手向(4)上体微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左臂内旋屈于左胸前,左手翻转向下,与胸同高,指尖向右,右臂外旋,右掌向左划弧至左腹前,掌心向上,指尖向左,两掌相对如抱球状;目视左掌。
下,与右手相对如抱球状,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于右脚内侧;目视右手。
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目视左前臂。
011 012 013 014 015(5)上体微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轻轻迈出一步,脚跟着地。
(6)上体继续右转,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右臂向前掤出,臂微屈,掌心向内,高与肩平,左掌向左、向下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目视右前臂。
(7)上体微右转,右掌前伸,掌心翻转向下;左掌同时翻转向上,伸至右腕下方,目视右掌。
(8)重心后移,上体微左转;双掌向下后捋至腹前;目随右掌。
(9)右臂外旋屈肘横于胸前,右掌心向内,指尖向左,左臂内旋,左掌心转向外,掌指附于右腕内侧。
016 ( 3 )左单鞭018019 020(10)重心前移成右弓步,两掌同时向前挤出,两臂撑圆;目视前方。
(1)重心后移,上体微右转,右脚尖上翘;右臂外旋,右掌心翻转向上,自前向右、向后屈肘划平弧至右肩前;左掌仍附于右腕内侧随之划弧;目随右掌。
初学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第二段动作详解
初学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第二段动作详解十一、开合手1.转体开掌:以左脚跟和右脚掌为轴,右转90。
仍成丁步;两掌翻转掌心相对,屈收胸前,与肩同宽2.提踵合掌:重心移向左腿,右脚跟提起;同时两掌相合,与头同宽,掌心相对;眼视两掌中间学练要点:转体时,表现孙式步法和手法的特点,上下肢要协调配合。
完成时,身体保持正直,两臂要沉肩垂肘。
十二、右单鞭1.开步转掌:右脚向右横开一步,脚跟着地;两臂内旋,两掌虎口相对,掌心向外2.弓步分掌:重心右移,成右侧弓步(横裆步);两掌分开,平举身体两侧,掌心向外,眼视右掌学练要点:完成时,上体保持正直,松腰收臀。
横裆步要注意身体重心偏向右腿。
十三、肘底捶1.收脚抱球:重心左移;左臂向左、向下划弧;右臂向内掩裹划弧至右肩前,重心右移,上体右转,左脚收回;两手翻转,掌心两对,两手合抱,右上左下2.上步分掌:左转上步,脚跟着地;左掌向前划弧,掌心向内,右手下落至右胯旁3.跟步摆掌:重心前移,右脚跟半步,脚掌落地;左手收腰,右手向前。
4.虚步握拳:重心后移,左脚进步,脚跟着地,成左虚步;左手经右腕上劈出立掌,右掌握拳,收于左肘下方;眼视左掌学练要点:迈左脚和两臂运转与身体左转协调一致。
左腿站稳后,右脚再跟进。
重心后坐和劈出立掌成虚步要协调连贯。
十四、转身推掌1.撤步举掌:左脚撤至右脚后,脚掌着地;右拳变掌上举,左掌翻转下落胸前2.转体屈肘:以右脚跟、左脚掌为轴,左转90o,重心仍在右腿;左掌下落,右掌屈收3.上步搂掌:左脚向前偏左上步,脚跟着地;右掌屈收至右耳侧,左掌向左划弧4.跟步推掌:重心前移,右脚跟上,脚掌着地,成右丁步;左掌搂膝,按于左胯旁,右手推出,掌心向前;眼视右掌5.转体屈肘:同前转体屈肘,惟左右相反6.上步搂掌:同前上步搂掌,惟左右相反7.跟步推掌:同前跟步推掌,惟左右相反学练要点:转体要注意身体重心轻微变换。
上步时要斜上步,直跟进,体会孙式特点。
搂膝推掌要与跟步要协调一致。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1,起式:双脚间距过大,形成双脚内侧与肩平的情况。
指正:肩井穴应对应足下涌泉穴,或曰两脚的外沿与肩平。
2,揽雀尾:上文已提到转腰胯问题。
此外,右手向右后平云时注意松胯,并充分画圆,手不可离开间。
3,单鞭:右勾手易过于向后,形成右大臂与胸大于180°的敞面。
指正:左手与左膝,左脚在同一垂面上,右勾手与前脚形成略小于180°的平面;左右手臂之间的夹角约等于130一135°。
4,提手:左右手的回摆幅度过大。
指正:左手回摆时,力点在拇指和手腕处,指尖斜向上,回摆幅度不超过胸中线;右手同。
双手合力略下沉,沉气松胯,再合掌,劲力向上。
5,白鹤亮翅:不明右脚如何碾动,手脚配合不协调,右亮掌过高,过于靠后。
指正:下捋即扣脚,转腰后撤步的同时胸前拖球;亮掌在头斜前上方。
6,搂膝拗步:右手左摆过大,过身体中线,左手过于后摆,大臂与胸形成大于180°的敞面;前推手腕高于肩。
指正:右手左摆时身体随之微左转,小指一侧不过身体中线;左手臂上托时后摆不要过后,手臂与胸不超过180°,然后曲臂,左手收于耳旁前推;定式时手腕略低于肩,同时注意双胯摆正向前。
7,撇身捶:小臂翻转打出,拳过高或过低。
指正:大臂带动小臂打出,幅度较大,拳与鼻高;拳,鼻,脚尖在同一个方向。
8,捋挤式:手脚不配合,周身不协调。
指正:邱老师讲到4个一致(上下肢配合相同),(1)移重心,左脚尖内扣朝正前(东)。
右手在胸前画小弧,重心前移成弓步的同时右掌继续画弧从左前臂画出(大弧),此动为一同,即手臂和腿均伸出;(2)收手收脚,即双手下捋与收右脚同时到位,此为二同;(3)转体,翻掌搭手,出脚,此为三同;(4)弓步前挤,此为四同。
9,搬拦捶:右捶向右后画弧过大,以致右肘突出体外,劲力不明。
指正:搬捶时脚尖仍朝前,右拳向右下按压(非带),同时右脚尖外摆,拳在运行过程中旋转收于腰间,拳眼朝上,左脚上步同时左掌拦,最后弓步同时右拳擦左掌掌心打出,注意左掌不要有意回收。
四十二式太极拳教学
四十二式太极拳教学简介: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拳法之一。
它以慢、柔、圆、和谐的动作为特点,强调内外协调,阴阳平衡。
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武术形式,更是一种身心健身的方法。
在太极拳的许多套路中,四十二式太极拳是一套经典且完整的拳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四十二式太极拳的教学内容和基本动作。
一、拳法概述四十二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代表性拳法太极拳的一种套路。
这套拳法分为四个部分:起势、进手、揽手、闭式。
其中,起势部分是整个拳法的开始,进手部分是拳法的中间部分,揽手部分是拳法的高潮,闭式部分是整个拳法的结束。
二、四十二式太极拳的教学内容1. 起势起势是太极拳的开始,也是整个拳法的基础。
(1)双手下垂,身体放松,呼吸自然。
(2)将重心向下沉,保持身体平衡。
(3)缓慢抬起双手至胸口前,手指轻轻合拢。
(4)将左右手向两侧打开,形成太极的圆形。
2. 进手进手是太极拳的中间部分,强调动作的流畅和协调。
(1)将右脚缓慢向前迈,并向前倾斜身体。
(2)同时,将右臂向前伸展,手掌朝下。
(3)左手跟随右脚的动作向前抬起。
(4)脚和手的动作同时完成后,再向前迈左脚。
3. 揽手揽手是太极拳的高潮,需要充分发挥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1)将左脚向侧面迈开,同时右手向前伸展。
(2)将左脚腾空,同时右手跟随着向右侧伸展。
(3)左手沿着身体的曲线轻轻揽住右手,两手交叉。
(4)身体中间形成一个圆环,重心略微向前。
4. 闭式闭式是整个太极拳的结束,强调动作的收敛和平静。
(1)双手放下,回到起势的姿势。
(2)慢慢将身体恢复到平衡状态。
(3)深呼吸,平静地放松全身。
三、四十二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除了教学内容外,四十二式太极拳还包含了许多基本动作,这些动作对于掌握拳法的精髓至关重要。
1. 分割斜肱:左臂上举,右臂前直。
2. 手挥琵琶:左手向上回旋,右手向下挥动。
3. 托卧龙:右手向上高举,左手下垂。
4. 抱虎归山:右臂保持水平,左臂向下拉曲。
5. 斜飞蜂:右臂向下,左臂向前斜拉。
四十二式太极拳详细套路步骤
四十二式太极拳(祥细套路步骤)---腾讯微博@swl0902(整理)1. 起势左开步站立两臂前平举屈膝下按掌2. 右揽雀尾摆脚微划弧提左脚抱球微转体上步弓步棚分手提右脚抱球转体上右步弓步棚分手转体前引掌后坐转体捋右转体搭腕右弓步前挤后坐前伸掌右转体划弧左转体屈肘丁步斜按掌3. 左单鞭勾手微左转上左步划弧左弓步推掌4. 提手微后坐跷脚右转体摆掌左转体平带微右转提脚右虚步合掌5. 白鹤亮翅左转体划弧右撤步抱球后坐右挑掌虚步分举掌6. 搂膝拗步微转身落掌右转体划弧提脚右托掌上步伸收掌弓步搂推掌微后坐跷脚摆脚微左转提脚左托掌上步伸收掌弓步搂推掌7. 撇身捶微后坐跷脚微右转分掌提脚左握拳斜上步举拳左弓步撇捶8. 捋挤势后座左托掌左弓步穿抹收步提脚捋搭腕上步棚右弓步前挤微后座跷脚右弓步穿抹收步提脚捋搭腕上步棚左弓步前挤9. 进步搬拦捶微后坐跷脚摆脚分抹掌提脚握右拳上右步搬捶右转体划弧上左步拦掌左弓步冲拳10. 如封似闭弓步左穿掌后坐分收掌沉腕下按掌跟步双推掌11. 开合手右蹍脚转体左扣脚合掌开手合手12. 右单鞭开步微前推横档步分掌13. 肘底捶左转体摆掌右转体划弧提脚右抱球上左步分掌跟步前摆掌后坐左穿掌虚步肘低捶14. 转身推掌后撤步托掌扣脚左转体上步伸收掌跟步搂推掌后坐旋托掌扣脚右转体蹍脚微转体上步伸收掌跟步搂推掌15. 玉女穿梭撤步伸探掌后坐丁步捋搭腕上步棚跟步前摆掌后坐旋架掌弓步架推掌后坐旋托掌弓步穿抹掌收步提脚捋搭腕上步棚跟步前摆掌后坐旋架掌弓步架推掌16. 右左蹬脚后坐旋托掌弓步穿分掌提脚合抱掌右蹬脚分掌落步伸托掌弓步穿分掌提脚合抱掌左蹬脚分掌17. 掩手肱捶提脚双掩手擦步下按掌马步分举掌转体右握拳左弓步冲拳18. 野马分鬃微左转塌掌右转体旋棚转体横发掌左旋转划弧提膝撑托掌左弓步穿掌后坐微旋臂摆脚旋翻掌提膝撑托掌右弓步穿掌19. 云手转体收摆掌右转体撑掌左转体云掌收右脚翻掌右转体云掌开左步翻掌左转体云掌收右脚翻掌右转体云掌开左步翻掌左转体云掌收右脚翻掌20. 独立打虎斜撤步穿掌移重心划弧提脚架抱拳21. 右分脚垂脚合抱拳右分脚分掌22. 双峰贯耳屈膝旋合臂落脚双落掌弓步双贯拳23. 左分脚后坐拳变掌转体分落掌提脚合抱拳左分脚分掌24. 转身拍脚盖步双落掌双蹍脚合手右丁步抱拳分掌右拍脚25. 进步栽捶落脚前伸掌右转体划弧上步右握拳弓步搂栽捶26. 斜飞势后坐拳变掌左转体摆脚提脚斜抱球上步斜插掌横档步分掌27. 单鞭下势勾手右摆掌右仆步穿掌28. 金鸡独立弓步挑勾手左提膝挑掌后落步落掌右提膝挑掌29. 退步穿掌后撤步探掌左弓步穿掌30. 虚步压掌后坐跷左脚右转体举掌右蹍脚举掌虚步下压掌31. 独立托掌独立撑托掌32. 马步靠落步撑托掌右转体划弧提脚左握拳半马步斜靠33. 转身大捋后坐前撑掌摆脚旋划弧收步撑托掌蹍脚左转体撤步斜合掌横档步压肘34. 歇步擒打旋臂架穿掌弓步左伸掌盖右步握拳歇步下打捶35. 穿掌下势起身拳变掌提脚双撑掌上步摆伸掌左仆步穿掌36. 上步七星左弓步挑掌虚步十字拳37. 退步跨虎右撤步落掌右转体划弧丁虚步压掌独立挑勾手38. 转身摆莲脚落步托压掌右转体穿掌蹍脚翻摆掌依次摆拍脚39. 弯弓射虎垂小腿摆掌斜落步划弧右转体握拳弓步架打捶40. 左揽雀尾后坐拳变掌右转体划弧提脚右抱球微左转上步弓步棚分掌转体前引掌后坐转体捋左转体搭腕左弓步前挤前穿翻分掌后坐回收掌左弓步推掌41. 十字手扣左脚转体摆右脚分掌划弧合抱掌收步十字手42. 收势旋臂平分掌起身下落掌收左步还原。
42式太极拳竟赛套路
42式太极拳竟赛套路每部分解动作1、起势(1.并脚站立 2.左脚开立 3.屈膝拉按掌)2、右揽雀尾(1.丁步抱球 2.弓步掤臂 3.丁步抱球 4.弓步掤臂 5.两掌前伸 6.后坐下捋 7.转体搭手 8.弓步前挤 9.扣脚旋掌 10.丁步按掌)3、左单鞭(上体左转,左脚向左旁后迈一步,脚跟着地,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右掌变勾,左掌经面前翻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4、提手(1.扣脚摆掌 2.虚步合提)5、白鹤亮翅(1.转身抱球 2.转腰带掌 3.虚步分掌)6、搂膝拗步(二)(1.转体划弧 2.收脚托掌 3.弓步搂推 4.撇脚转体5.收脚托掌6.弓步搂推)7、撇身捶(1.转身分掌 2.收脚挂拳 3.弓步撇拳)8、捋挤势(二)(1.扣脚变掌 2.转体抹掌 3.收脚捋掌 4.上步搭掌 5.弓步前挤 6.扣脚开掌 7.转体抹掌 8.收脚捋掌 9.上步搭手 10.弓步前挤)9、进步搬拦捶(1.后坐分掌 2.收脚按掌 3.上步搬拳 4.转身拦掌 5.弓步打捶)10、如封似闭(1.穿手翻掌 2.后坐收掌 3.跟步按掌)11、开合手(1.转体开掌 2.提踵合掌)12、右单鞭(1.开步转掌 2.弓步分掌)13、肘底捶(1.收脚抱球 2.上步分掌 3.跟步摆掌 4.虚步握拳)14、转身推掌(1.撤步举掌 2.转体屈肘 3.上步搂掌 4.跟步推掌 5.转体屈肘 6.上步推掌 7.中步推掌)15、玉女穿梭(二)(1.撤步伸掌 2.收脚捋掌 3.上步掤臂 4.跟步云掌5.弓步架推6.后坐落掌7.弓步抹掌8.收脚捋掌9.上步掤掌 10.跟步云掌 11.弓步架推)16、右左蹬脚(1.后坐摆掌 2.转体分掌 3.收脚合掌 4.蹬脚合掌5.落脚分掌6.转体分掌7.收脚合掌8.蹬脚分掌)17、掩手肱捶(1.落脚掩掌 2.开步压掌 3.马步分掌 4.转体合肘5.弓步冲拳)18、野马分鬃(1.转腰下捋 2.转腰掤臂 3.转腰横掌 4.转腰旋掌5.提膝托掌6.弓步穿掌7.转身按掌8.提膝托掌9.弓步穿掌)19、云手(1.扣脚摆掌 2.转体翻掌 3.转体云掌 4.收脚翻掌 5.转体云转6.开步翻掌7.转体云转8.收脚翻掌9.转体云掌 10.开步翻掌11.转体云转 12.收脚翻掌)20、独立打虎(1.撤步穿掌 2.转体扣脚 3.提膝握拳)21、右分脚(1.落脚抱掌 2.分脚分掌)22、双峰贯耳(1.屈膝沉肘 2.上步落拳 3.弓步双贯)23、左分脚(1.转体分掌 2.收脚抱掌 3.分脚分掌)24、转身拍脚(1.落脚转身 2.转体抱掌 3.独立拍脚)25、进步栽捶(1.转体摆掌 2.弓步栽捶)26、斜飞势(1.转身分掌 2.收脚合掌 3.弓步分靠)27、单鞭下势(1.勾手摆掌 2.仆步穿掌)28、金鸡独立(1.弓步挑掌 2.左独立挑掌 3.右独立挑掌)29、退步穿掌(左腿稍屈,右脚后撤,落地蹬直,左脚拧正,成左弓步;左掌经右掌上穿出,掌心向上,右掌下按,横于左肘内侧下方)30、转身虚步压掌(1.扣脚转身 2.虚步按掌)31、独立托掌(左腿蹬地,右腿屈提,成左独立步;右掌上托,左掌侧撑)32、马步靠(1.落步托掌 2.马步靠臂)33、转身大捋(1.摆脚旋掌 2.上步托掌 3.弓步滾肘)34、歇步群打(1.拧臂穿拳 2.歇步打拳)35、穿掌下势(收脚摆掌 2.仆步穿掌)36、上步七星(重心前移,上体左转,左脚外撇,右脚上步,成右虚步;两掌变拳,向上架起,两拳交叉,右拳在外。
42式太极拳动作分解
42式太极拳动作分解第一段〈一〉起势1. 垂手立正2. 向左开步3. 两手平提4. 曲膝下按〈二〉右揽雀尾1. 右转撇脚2. 丁步右抱3. 弓步左掤4. 向左旋腰 5. 丁步左抱6. 右转开步7. 弓步右掤8. 左抱右拈9. 后坐左捋10.弓步前挤11.后坐反掤12.左转扣脚13.丁步斜按〈三〉左单鞭1.(勾手)转体开步2. 弓步左推〈四〉提手1. 后坐扣脚2. 右转平摆3. 换重提腿4. 翘脚合掌〈五〉白鹤亮翅1. 左转下捋2. 撤步抱球3. 右转提手4. 虚步亮掌〈六〉搂膝拗步(二式) 1. 右落左拨2. 丁步反提3. 弯肘开步4. 搂膝推掌 5. 后坐撇脚6. 丁步反提7. 弯肘开步8. 搂膝推掌〈七〉撇身捶1. (东北)后坐撇脚2. 丁步握拳3. 上步提拳4. 弓步撇拳〈八〉捋挤势(二式) 1. 后坐扣脚2. 弓步平抹3. 丁步左捋4. 上步搭手5. 弓步前挤6. 后坐扣脚7. 弓步平抹8. 丁步右捋9. 上步搭手10.弓步前挤〈九〉进步搬拦捶1. 后坐撇脚2. 左转伸掌3. 丁步抱拳4. 摆步搬拳5. 拦掌上步6. 弓步冲拳(十〉如封似闭1. 穿手翻掌2. 后坐脱手3. 跟步前按第二段〈十一〉开合手1. 右转开手2. 左坐合手〈十二〉右单鞭1翻掌开步2侧弓分掌〈十三〉肘底捶 1. 换重扣脚2. 左转托掌 3. 丁步右抱4. 摆步左分 5. 跟步右摆 6. 翘脚穿掌〈十四〉转身推掌(二式) 1. 撤步反提2. 左转弯肘3. 跟步推掌(北) 4. 转体反提5. 弯肘上步6. 跟步推掌(南)〈十五〉玉女穿梭(二式) 1. 撤步伸掌2. 丁步左捋3. 出步搭手4. 弓步右掤. 跟步反掤6. 换重出步7. 右架左推8. 左转扣脚9. 弓步平抹10.丁步右捋11.出步搭手12.弓步左掤13.跟步反掤14.换重出步15.左架右推〈十六〉右左蹬脚1. 后坐扣脚2. 弓步绞臂3. 丁步叉抱4. 提膝反掌5. 开掌蹬脚6. 收腿抱掌7. 落步穿掌8. 弓步绞臂9. 丁步叉抱10.丁步叉抱11.丁步叉抱〈十七〉掩手肱捶1. 丁步合臂2. 铲步压掌3. 马步开掌4. 右坐握拳5. 弓步冲拳〈十八〉野马分鬃(二式)1. 左转捋掌2. 右转搭臂3. 弓步横列4. 后坐摆掌5. 提膝托掌6. 弓步穿掌7. 后坐撇脚8. 提膝托掌9. 弓步穿掌第三段〈十九〉云手(三式)1. 后坐扣脚2. 左转摆掌3. 右坐云转4. 左云换重5. 反掌并步6. 右云换重7. 反掌开步8. 左云换重9. 反掌并步10.右云换重11.反掌开步12.左云换重13. 反掌并步〈二十〉独立打虎1. 撤步探掌2. 左转下捋(扣脚)3. 独立贯拳(二一〉右分脚1. 右转叉抱2. 开掌分脚〈二二〉双峰贯耳1. 收腿并掌2. 落步垂手3. 弓步贯拳〈二三〉左分脚1. 后坐开掌2. 丁步叉抱3. 提膝反掌4. 开掌分脚(二四〉转身拍脚1. 点步沉肘2. 右转叉抱3. 踢腿拍脚〈二五〉进步栽捶1. 落步左拨2. 出步握拳3. 弓步栽捶〈二六〉斜飞势1. 后坐撇脚2. 丁步交臂3. 右转开步4. 裆步斜靠〈二七〉单鞭下势1. 换重右碾2. 摆掌勾手3. 仆步穿掌〈二八〉金鸡独立(二式)1.(弓步)撩掌勾手2. 提膝挑掌3. 退后落步4. 提膝挑掌〈二九〉退步穿掌1. 退步穿掌第四段〈三十〉虚步压掌1. 后坐扣脚2. 左拨右搂3. 虚步压掌(三一〉独立托掌1. 提膝托掌〈三二〉马步靠1. 摆步左拨2. 收步握拳3. 出步搭臂4. 半马步靠〈三三〉转身大捋1. 后坐旋掌2. 并步平托3. 左转平捋4. 撤步左捋5. 裆步压肘〈三四〉歇步擒打1. 换重右转2. 右掤左穿3. 左转撇脚4. 歇步擒打〈三五〉穿掌下势1. 收脚提掌2. 撤步摆掌3. 仆步穿掌(三六〉上步七星1. 弓步挑掌2. 虚步叉拳〈三七〉退步跨虎1. 撤步右搂2. 左落右格3. 提膝挑掌〈三八〉转身摆莲1. 扣脚落步2. 转身穿掌3. 虚步伸掌4. 摆腿拍脚〈三九〉弯弓射虎1. 独立摆掌2. 落步按捋3. 弯肘对拳〈四十〉左揽雀尾1. 后坐撇脚2. 右转伸掌3. 丁步右抱4. 弓步左掤5. 右抱左拈6. 后坐右捋捋7. 弓步前挤8. 后坐拖掌9. 弓步前按〈四一〉十字手1. 后坐扣脚2. 右转开掌3. 左坐沉肘4. 叉抱并步〈四二〉收势1. 反掌下按2. 立正还原。
42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42式太极套路分解第一段:1、起势:①左脚分开半步②两手前平举③曲腿下蹲按掌2、右揽雀尾:①转身抱手提脚②左脚向前上步(正前方)弓步左棚手③抱手收脚④右转身上步(西偏北)弓步右棚手⑤送手翻掌⑥坐腿后捋⑦转身胸前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坐腿摆臂平云转腰后捧⑩转身单掌丁步前按左手手指轻按在腕部3、左单鞭:①勾手转身上步②弓步推掌4、提手:①坐腿扣脚转身摆手,(勾手不变)②坐腿带手(坐腿时勾手变掌)③虚步合手(上手到眉)虚脚跟南偏西30°5、白鹤亮翅:①转身撤脚两手分抱②坐腿转腰挥手③虚步亮掌6、搂膝拗步:①右手前摆②转腰交叉摆手收脚③收手上步弓步④搂手弓步推掌⑤撇脚转腰⑥摆手收脚⑦收手上步⑧弓步搂手推掌7、撇身锤:①后坐撇脚分手②收脚握拳合手③斜前方上步举拳④弓步搬拳(东北45°)8、捋挤势:①扣脚穿掌②弓步抹掌③收脚后捋④搭手上步⑤弓步前挤(东南45°)⑥后坐摆手、弓步抹掌⑦收脚捋手④上步搭手⑧弓步前挤(东北45°)19、进步搬拦锤:①后坐撇脚转腰分手②收脚合手握拳③摆脚上步搬拳④收拳收脚⑤上步拦掌⑥弓步打拳(正东)10、如封似闭:①穿手翻掌②坐腿后引到胸前③弓步前按④收脚成丁步。
第二段11、开合手:①转身开手②提脚合手(右脚跟内转,左脚尖内扣,合手右脚跟提起)12、右单鞭:①开步翻掌②侧弓步分掌(眼看左前方)13、肘底锤:①坐腿扣脚摆掌②提脚抱手③上步摆脚摆手④跟步摆掌⑤虚步劈掌14、转身推掌:①收脚转身摆掌②上步曲臂③跟步推掌(迈步向西北,推掌向正北)④转身摆掌⑤上步曲臂⑥跟步推掌(迈步向西南,推掌向正南)15、玉女穿梭:①转身退步探掌②收脚丁步捋手③右前方上步搭手、跟步平云手、坐腿平云④上步翻掌、弓步架推掌(方向西北45°)⑤扣脚穿掌、弓步抹掌,⑥收脚捋手、上步搭手⑦跟步平云、坐腿平云⑧上步翻掌、弓步架推掌(方向西南45°)16、左右蹬脚:①扣脚翻掌、弓腿抹掌分手、②抱手起脚、分手右蹬脚③落脚穿掌、弓腿抹掌分手④抱手提脚、分手左蹬脚(斜前方45°)217、掩手肱锤:①并手落脚、擦步按掌(落脚不点地、擦步方向左斜前方、重心在右腿,两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合臂交叉按裆前)②马步掩手(马步分合掩手,两手展、,两手并肩、并肩时慢慢变掩手,掩手:两个手掌心、拳心都向上,腰微微向右转。
42式太极拳口令及动作分解
42式太极拳口令及动作分解42式太极拳口令及动作分解1、起势;并脚直立、左脚开立、两臂平举、屈漆按掌2、右揽雀尾:丁步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捧臂、丁步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捧臂、转体伸掌、坐步下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屈肘、扣脚旋掌丁步按掌3、左单鞭:转体上步、弓步推掌4、提手:扣脚摆掌、回身带掌、虚步举掌5、白鹤亮翅;转身抱球、转腰带掌、虚步分掌6、搂膝拗步:转体落掌、收脚托掌、迈步屈肘、弓步搂推摆脚转体、收脚托掌、迈步屈肘、弓步搂推7、撇身锤;转身分掌、收脚挂拳、上步翻拳、弓步撇拳8、捋挤式;扣脚变掌、转体抹掌、收脚捋掌、上步搭手弓步前挤、(左与右相同方向相反)扣脚变掌、转体抹掌、收脚捋掌、上步搭手、弓步前挤9、进步搬拦锤;后坐分掌、收脚按掌、上步搬拳、转身拦掌上步拦掌、弓步打锤10、如封似闭:穿手翻掌、后坐收掌、翻掌下落、跟步按推11、开合手;转体开掌、提脚合掌12、右单鞭;开步转掌、弓步分掌13、肘底锤:扣脚摆掌、收脚抱球、摆步分掌、跟步摆掌虚步握拳14、转身推掌:撤步举掌、转体屈肘、上步搂掌、跟步推掌转身举掌、上步屈肘、跟步推掌15、玉女穿梭:撤步伸掌、收脚捋掌、上步捧臂、跟步摆掌上步旋掌、弓步架推、后坐落掌、弓步抹掌收脚捋掌、上步捧臂、跟步摆掌、后坐旋掌弓步架推16、左右蹬脚:后坐摆掌、转体分掌、收脚合掌、蹬脚分掌落脚摆掌、转体分掌、收脚合手、蹬脚分掌17、掩手肱锤:落脚掩掌、开步合掌、马步分掌、转体合肘弓步冲拳18、野马分鬃:转腰下捋、转腰捧臂、转腰横掌、转腰旋掌提膝托掌、弓步穿掌、转身摁掌、提膝托掌弓步穿掌19、云手:扣脚摆掌、转体反掌、转体云掌、收脚翻掌转体云掌、开步翻掌、转体云掌、收脚翻掌转体云掌、开步翻掌、转体云掌、收脚翻掌20、独立打虎:撤步穿掌、转体扣脚、提膝握拳21、右分脚:落脚抱掌、分脚分掌、22、双峰灌耳:屈膝沉肘、上步落拳、弓步双贯23、左分脚:转体分掌、收脚抱掌、分脚分掌24、转身拍脚:落脚转身、转体抱拳、独立拍脚25、进步栽锤:转体摆掌、上步提拳、弓步栽锤26、斜飞式:转身分掌、收脚合臂、转身上步、弓步分靠27、单鞭下式:勾手摆掌、仆步穿掌、28、金鸡独立:弓步挑掌、独立挑掌、独立挑掌、(左)29、退步穿掌:弓步穿掌30、虚步压掌:扣脚转身、虚步摁掌31、独立托掌:提膝托掌32、马步靠:落脚摆掌、提膝托掌、马步靠臂33、转身大捋:摆脚旋掌、上步托掌、转身平捋、弓步滚肘34、歇步擒打:拧臂穿拳、转体挑掌、歇步打拳、35、穿掌下式:收脚摆掌、上步摆掌、仆步穿掌36、上步七星:弓步挑掌、虚步架拳37、退步垮虎:转体摆掌、独立挑掌、转体落手38、转身摆莲:落脚摆掌、转体穿掌、转体翻掌、摆起拍脚39、弯弓射虎:提膝摆掌、落步落掌、转身落拳、弓步打拳40、左揽雀尾:转体落手、收脚抱球、上步分掌、弓步捧臂转体伸掌、后坐下捋、弓步前挤、反掌前伸后坐收掌、弓步推摁41、十字手:转体扣脚、转体分掌、转体抱拳、收脚开立42、收式:翻掌分手、两掌下摁、收脚并立。
42式式太极拳图文讲解
42式式太极拳图文讲解(一)起势零零二零零三零零四零零五(二)右揽雀尾零零七零零八零零九零一零零一一零一二零一三零一四零一五零一六(三)左单鞭零一八零一九零二零零二一(四)提手零二三零二四(五)白鹤亮翅零三零零三一零三二零三三零三四零三五零三六(七)转身捶零三八零三九零四零零四一(八)捋挤式零四三零四四零四五零四六零四七零四八零四九零五零零五一(九)进步搬拦捶零五三零五三(反)零五四零五五零五六零五七(一零)如封似闭零五九零六零零六一(一一)开合手零六三(一二)右单鞭零六五(一三)左单鞭零六七零六八零六九零七零(一四)转身推掌零七二零七三零七三(反)零七四零七四(反)零七五零七六零七七零七八(一五)玉女穿梭零八零零八一零八二零八三零八四零八五零八六零八七零八八零八九零九零零九一(一六)右左蹬脚零九三零九四零九五零九六零九七零九八零九九(一七)掩手肱捶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八)野马分鬃一零六一零六(反)一零八一零八(反)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九)云手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一二一一二二一二三一二四一二五一二六一二七一二八一二九(二零)独立打虎一三一一三二一三三一三三(反)(二一)右分脚一三五(二二)双峰贯耳一三七一三八(二三)左分脚一四零一四一(二四)偏下势一四三一四四(二五)进步栽捶一四五一四六一四七(二六)斜下势一四九一四九(反)一五零一五一一五一(反)(二七)偏下势一五三(二八)金鸡独立一五五一五六(二九)退步穿掌一五八(三零)虚步压掌(三一)独立拖掌一六一(三二)马步靠一六三一六四一六四(反)(三三)转身大捋一六六一六七一六八一六九一七零一七零(反)(三四)歇步擒打一七二一七三(三五)穿掌下势一七五一七六一七六(反)(三六)上步七星一七八一七八(反)(三七)退步跨虎一八零一八一(三八)转身摆莲一八三一八四一八五(三九)弯弓射虎一八七一八八一八九(四零)左揽雀尾一九一一九二一九三一九四一九五一九六一九七一九八一九九二零零(四一)十字手二零二二零三二零四(四二)收势二零六二零七二零八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形式的太极拳竞赛活动日益频繁,迫切需要有一个规范、统一的竞赛套路,为此,中国武术研究院于1989年组织了国内著名教练员、太极拳名家和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原有的四十八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了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四十二式太极拳拳谱详解
第十一式:开合手
;.
.
(两屈目1脚收视)踏至前右实胸方脚;前。掌两,、掌左两翻脚掌转跟左掌为右心轴分相,开依对,次,与向指肩右尖同碾向宽转上;,;(两掌2掌中)相间重合。心,移与向头左同腿宽,,右掌腿心跟相提对起;;目同视时两, 第十二式:右单鞭
;.
.
(1)身体稍右转,右脚向右横开一步,脚 (2)重心右移,成右弓步(横档步);两
前方划弧平抹,掌心斜向下,右掌收 至右胯旁,左掌捋至腹前;左脚收至右脚 时右前臂内旋,左前臂外旋,两手翻
肘内侧下方,掌心斜向上;目视左掌。内侧;目视左前方。
臂上举收于胸前,手心相对;目视前
第九式:进步搬拦捶
;.
.
上,撇体右,转掌上动向体。右左前转方;(右2掌)变重拳心向前下移划,弧右收脚于收腹于前左,脚拳内心侧向;左下掌;向目左向划前弧平,视再。向上卷收于体前,掌心向下,(右向目3掌上视)随,右右之高拳脚经与。向左胸前臂平上
(1)上体微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2)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成左弓步;
脚跟着地;右掌变勾手,左掌向左划弧至 左前臂内旋,左掌翻转向前推出,掌心向
面前;目视左掌。
前,腕高与肩平;目视左掌。
第四式:提手
;.
.
(3)上体微右转,右脚提转,脚跟落
)重心后坐,上体右转,左脚尖内扣,(2)重心左移;右勾手变掌,左掌稍向左 脚尖上翘,成右虚步;右掌成侧立掌
(6)左手向左、向上划弧,举至身体左前
外撇,上体左转;方,高与头平,手心斜向上,右手摆至左
右手。
肋旁,手心向下;右脚收至左脚内侧;目
视左手。
(7)上体右转,右脚向前上步,脚跟轻轻 落地;左臂屈肘,左手收至耳旁,手心斜 向前,右手向右、向下划弧至腹前;目视 前方。
四十二式太极拳分解动作拳谱
四十二式太极拳分解动作拳谱2019/3/22预备势并步站立心静体松头正颈直百会虚顶唇齿合拢气沉丹田第一段一、起势1、左脚开步2、旋臀前举3、松腰沉胯屈蹬下按二、右揽雀尾1、重心左移右转撇脚2、收脚合抱3、左转抱球迈步4、弓步棚臂5、收脚合抱6、右转抱球迈步7、弓步棚臂8、右转两臂前伸9、后坐左转两掌下捋10、右转搭腕两掌相对11、弓步前挤两臂撑圆12、后坐翘脚右转旋臂转掌13、左转扣脚落地右臂内旋按掌14、右转收脚三、左单鞭1、勾手左转迈步左掌划弧2、弓步推掌四、提手1、后坐右转扣脚左掌划弧2、重心左移勾手变掌3、右转提脚4、虚步合掌五、白鹤帝亮翅1、左转下捋2、扣脚两手划弧合抱3、重心右移右转举臂4、左转左脚掌点地5、虚步分手六、搂膝拗步1、左转落手2、右转收脚抬臂3、左转迈步屈肘4、弓步搂推坐腕舒指七、撇身捶1、后坐右转外撇两掌划弧2、重心前移右掌变拳3、收脚左拳下落小腹拳心向内4、左转迈步左拳上举5、弓步撇拳拳心向上(左前方450)八、捋挤势A 1、重心稍后移左拳变掌2、左转右手划弧平抹3、弓步穿抹4、重心前移收脚下捋5、右转旋臂搭腕迈步6、弓步前挤两臂撑圆B 1、重心稍后移两掌分开2、后坐翘脚右转左手划弧平抹3、弓步穿抹4、重心前移收脚下捋5、左转旋臂搭腕迈步6、弓步前挤两臂撑圆九、进步搬拦捶1、后坐撇脚左转两臂划弧2、收脚右掌旋臂搭腕迈步3、右转摆步撇拳滚压前臂拳心向上4、重心前移右思索跟步收拳拳心向上5、上步拦拳拳眼向上6、弓步冲拳左手刁腕十、如封似闭1、穿掌翻掌掌心朝上2、后坐旋臂收掌至腹前脚跟落地3、重心前移收脚按推第二段十一、开合手1、右转翻转2、左脚掌落地两掌分开3、右脚跟提起两掌相合十二、右单鞭右脚跟横开两掌虎口相对2、右侧弓步两掌分开十三、肘底捶1、重心左移左转扣脚两掌划弧2、重心右移右转收脚抱球3、左转摆步分掌4、继续左转重心前移跟半步左臂内旋右臂外旋5、重心移至右腿左侧右拦6、抬脚右掌握拳左掌上穿7、虚步劈掌十四、转身推掌1、退步左转抬臂2、左转上步屈肘3、跟半步推掌4、右后转体抬臂5、上步屈肘6、跟步推掌十五、玉女穿棱1、右转旋臂2、撤步穿抹3、后坐下捋4、右转搭腕上步5、跟半步右掌划弧后脚尖着地6、后坐右掌平云7、上步架推8、后坐左转扣脚旋臂9、弓步穿抹10、收脚右转下捋11、左转搭腕上步12、跟半步左掌划弧后脚尖着地13、后坐左掌平云14、上步架推十六、左右蹬脚1、后坐右转扣脚旋臂2、弓步左转穿掌3、左转分掌收脚立圆合掌4、提膝右转合抱5、蹬脚分掌6、提膝独立7、落脚迈步旋臂合掌8、重心前移弓步左掌上穿9、右转分掌10、左转收脚合掌11、左转提膝合抱12、蹬脚分掌十七、掩手肱捶1、提膝两臂外旋2、插步交叠压掌(左掌在上)3、左转重心左移两掌分开4、重心右转左掌摆体前(拳心向上)5、弓步冲拳(拳心向下)十八、野马分鬃1、稍右转右拳变掌2、重心左移左转搭臂(两臂撑圆)3、重心右移两臂划弧落在右腰外侧4、重心左移两掌发力5、重心右移右转两掌划弧6、后坐双臂向下划弧7、重心后移提膝左托右展8、上步右掌撑圆9、弓步穿掌10、重心后移右转双掌划立圆11、后坐撇脚双臂向下划弧12、重心前移提膝右托左展13、上步左掌撑圆14、弓步穿靠第三段十九、云手1、重心左移左转扣脚2、重心右移右转旋臂3、重心左移两掌上下交换4、左转云手5、收脚旋臂6、提脚跟两掌交换7、转腰右云8、左脚开步两掌交换9、重心左移左转云手(云手共3个)10、收脚左掌向外二十、独立打虎1、重心右移撤步穿探2、重心左移左转分掌扣脚3、右脚提膝贯拳(右前方300至450)二十一、右分脚提膝合抱2、分掌分脚脚面展平二十二、双峰贯耳1、屈膝收脚两掌并落掌心向上2、上步握拳3、弓步贯拳拳眼斜向下二十三、左分脚1、重心后移右转撇脚分手2、重心前移两掌划弧3、提膝合抱4、左转分掌分脚脚面展平二十四、转身拍脚1、收脚提膝独立2、右转合臂3、重心左移两掌合抱4、分掌拍脚脚面绷起二十五、进步栽捶1、收脚提膝2、右转迈步旋臂3、继续右转收脚两臂划弧4、左转上步握拳5、弓步栽捶二十六、斜飞势1、重心后移撇脚左移右拳变掌2、收脚交叉合抱3、开步插手脚跟着地4、重心右移弓步斜靠二十七、单鞭下势1、重心左移左转右脚跟外展2、左勾右摆3、右转穿掌二十八、金鸡独立1、撇脚重心前移右掌上挑左掌勾手2、收脚松勾3、提脚挑按4、落脚右转5、提膝挑按二十九、退步穿掌1、屈膝落脚2、退步穿掌第四段三十、虚步压掌1、重心后移扣脚右移2、继续右移移至左腿3、虚步压掌三十一、独立托掌1、右翻左旋2、提膝托掌三十二、马步靠1、屈膝落脚右转外撇掌心向下2、右转下捋3、收脚翻掌4、左转上步(脚跟落地)握拳搭臂5、半马步靠挤(左前方)三十三、转身大捋1、重心后移左拳变掌2、重心前移左转收脚3、左转平捋掌心向下4、撇步下捋(脚掌落地)5、左转半马步滚压三十四、歇步擒打1、重心右移右转旋臂2、左转左脚外展3、重心前移旋臂左拳变掌4、收脚歇步擒打三十五、穿掌下势1、右转收脚2、继续右转屈膝开步两掌划弧3、仆步左转穿掌三十六、上步七星1、左转外摆重心前移右脚内扣2、后坐撇脚两掌变拳3、虚步棚架三十七、退步跨虎1、右后方撤步变掌2、右转后坐两臂划弧3、左转屈膝两掌相叠4、左转提膝挑掌脚面展平脚掌内扣三十八、转身摆莲1、落脚叫好扣脚2、左转旋臂抱球3、右后方转身穿掌重心左移4、转正翻掌5、左转摆腿连拍脚面展平三十九、弯弓射虎1、提脚两掌左摆2、右转迈步两掌下落3、重心前移右移握拳4、左转弓步冲拳拳眼相对四十、左揽雀尾1、重心后移两拳变掌掌心向下2、右转撇脚旋臂3、重心前移收脚抱球4、转体迈步5、弓步棚臂6、左转两臂前伸7、后坐下捋8、右转划弧9、左转搭腕两掌相对10、弓步前挤两臂撑圆11、旋臂分掌掌心向下12、后坐旋臂屈肘至胸前13、弓步按推四十一、十字手1、后坐扣脚转体2、右转撇脚分掌3、重心左移左转扣脚合掌4、收脚开立步胸前合抱四十二、收势1、旋臂翻掌两掌心朝下2、两掌下按落于体侧3、并步还原目光平视气沉丹田徐玉华老师教学口令朱先富整理。
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
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介绍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是以杨氏太极拳为基础的竞赛套路,由杨氏太极拳的传统拳法演化而来。
这套套路以优雅的动作、流畅的连贯性和内外相合的特点而闻名,是太极拳爱好者追求身心统一和内外协调的理想练习方式之一。
本文将对每一式拳法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套路的特点和要领,同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练习建议。
第一式:起势起势是太极拳套路的开场动作,也是整套套路的起始点。
起势时,身体保持放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直立于地面。
双手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掌心向内,向下自然下垂。
第二式:左右搂膝抱球左右搂膝抱球是一种经典的太极拳动作,其主要目的是调整呼吸以及练习身体的协调性。
此式动作简单,双手先向上抬起,然后抱住空气中的虚球,向身体两侧分别抱住左右膝盖。
第三式:云手云手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重要技巧,能够锻炼拳招掌法的柔韧性和转换的流畅性。
此式动作呈半蹲状,双手屈曲,以半圆形的方式随身体的转动而移动。
手掌不断翻转,如云行雾流般柔和自然。
第四式:白鹤亮翅白鹤亮翅是一种奇特的拳法动作,模仿了栖息在水面上的白鹤展翅的姿态。
此式要求手臂水平展开,身体腰背挺直,同时触底脚应外扣。
第五式:擺蓮擺蓮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拳法动作,要求身体连续变换姿势,模仿蓮花摇曳的形态。
此式的关键在于双手的协调运动,一手收回,一手伸出,如同蓮花在风中轻轻摇摆。
第六式:单鞭单鞭以手部的挥拍为主要特点,同时体现了太极拳动作的柔和与坚定。
此式动作简单,将一臂伸直,利用身体的转动带动单手的挥拍动作。
第七式:高探马高探马姿势类似于跑马步,要求跨出一步,并用力踩实。
上身保持笔直,两臂向前伸直,掌心向下,表现出一种稳健而坚定的形态。
第八式:右蹬脚右蹬脚是一种踢腿动作,模仿了右脚向前蹬出的姿态。
此式要求尽量提膝高地,然后用腿踢出,力道应集中在脚掌上。
第九式:转身蹬脚转身蹬脚是一种连续的动作,要求身体旋转并踢腿。
此式的关键在于身体的转动和穿越腿的力量转换,需要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和力度的掌握。
42式太极拳拳谱及拳谱详解
42式太极拳拳谱及拳谱详解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十二式)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形式的太极拳竞赛活动日益频繁,迫切需要有一个规范、统一的竞赛套路,为此,中国武术研究院于1989年组织了国内著名教练员、太极拳名家和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原有的四十八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了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该套路1990年定为亚运会武术比赛的规定内容,随后不仅成为国家正式比赛项目,而且在国外迅速得到推广,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受到许多太极拳爱好者欢迎。
四十二式太极拳吸收了陈、杨、吴、孙式太极拳动作,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动作外形严格规范,气势舒展大方,劲力刚柔相济,速度匀速有变,形成了综合性的特点。
四十二式太极拳在动作布局上各式太极拳动作有所穿插,第一段以杨式动作为主,外形舒展大方,柔和缓慢;第二段突出了吴式太极拳的手法、孙式太极拳的步法以及陈式太极拳的发力动作特点;第三段以杨式云手为主,兼有吴式提膝攀收勾脚尖的动作;第四段以四十八式太极拳中的第四段为主体,表现杨式特点。
四十二式太极拳布局合理,动作数量、内容组别符合规则要求,在编排动作上也表现出一定难度;特别是近年来,又对难度动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大增强了竞赛的可操作性。
练四十二式太极拳应该注意:练习风格应以杨式为主,对于其他式的动作这里也按杨式化处理,但是仍要保留原动作的基本造型及基本特点。
如“掩手肱捶”还要发力,但与陈式中的发力在动作的手型、步型上有所变化;再如“玉女穿梭”虽然吸收吴式的平云手法,但是身型上以中正为主,不做吴式的“斜中寓正”等等。
动作说明第一段一、起势这是王建业的师傅林墨根先生最近发表的练太极拳起式的体会。
我今转帖大家共享。
欲精深功夫须熟练起式四川林墨根余自从跟杨式太极宗师李雅轩习拳以来,至今近五十年。
时刻谨记先师教诲,刻苦练功,不敢有丝毫倦怠。
常忆先师练拳,尤重起式,我时时揣之却未能深思其中奥秘。
直到2002年,83岁的我因胃溃疡大出血住进了医院,历经三次大手术,骨瘦如柴,大肉若脱,医学专家断言活不过三个月。
42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42式太极拳动作分解一、1、起势:①左脚分开②两臂前平举③曲腿向下按掌2、右揽雀尾:①转身抱手,提脚向前上步(正前方)②弓步棚手(正前方)(棚手轻轻承架对方捋顺式千引挤)③抱手收脚④右转身向前上步⑤弓步棚手⑥挥臂前摆⑦坐腿后捋胸前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坐腿摆臂平云⑩转身丁步收腿按掌左手手指轻按在腕部3、左单鞭:①勾手、转身上步②弓步推掌4、提手:①坐腿转腰摆臂,(勾手到坐腿挥臂变掌)②坐腿挥臂虚步合手(上手到眉)脚跟右前方30°5、白鹤亮翅:①转腰抱手撤脚②坐腿转腰挥手③虚步亮掌(脚尖)6、搂膝拗步:①摆手转腰,挥臂②交叉摆手上步向前③弓步搂手推掌(骑在中心线上)。
第二搂膝拗步:①撇脚转腰②摆臂收脚上步③曲臂弓步搂手推掌7、撇身锤:①转腰撇脚②收脚挥臂握拳③斜前方上步④弓步搬拳(方向左前方45°)8、捋挤势:①扣脚穿掌②弓步磨掌③收脚后捋④搭手出脚上步⑤弓步前挤(斜前方45°)第二捋挤势:①扣脚摆手②穿手磨掌③弓腿捋手④收脚上步搭手⑤弓步前挤(斜前方45°)9、进步搬拦锤:①撇脚转身分手②收脚握拳③摆脚搬拳④转腰挥臂⑤上步拦掌⑥弓步打拳(正前方)10、如封似闭:①叉手翻掌②坐腿引手到胸前③弓步向前推按④后脚跟步成丁步。
二、11、开合手:①转身开手②提脚合手(右脚跟内转,左脚尖内扣双手大开,合手右脚跟提起)12、右单鞭:①开脚侧弓步分手(眼看左前方)13、肘底锤:①坐腿摆掌②提脚抱手③上步调掌④跟步撩手⑤虚步劈掌14、转身推掌:①退步转身②上步曲臂③跟步推掌(迈步向西北,推掌向正北)第二节转身推掌(迈步向西南,推掌向正南)15、玉女穿梭:①转身退步探掌②撤步云手③上步平云④上步架推掌(方向斜前方)⑤扣脚穿磨掌,捋手收脚,跟步平云⑥弓步架推掌(左斜前方45°)16、左右蹬脚:①穿手、分手、抱手、右蹬脚②曲收下落③穿手、分手、抱手、提脚④左蹬脚(斜前方)17、掩手肱锤:①并手落脚叉步按掌(脚不点地、两手合臂叉脚上步,两手翻手交叉按裆前,中心在右腿,马步分合掩手,中心略偏右腿成偏马步)②虚步分手③弓步冲拳(弓步方向左斜前方,冲拳右歇前方)重点提示:①落脚不点地,两手合臂,叉脚上步脚跟内侧叉地而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勢 1. 垂手立正 2. 向左開步 3. 兩手平提 4. 曲膝下按
〈二〉右攬雀尾 1. 右轉撇腳 2. 丁步右抱 3. 弓步左掤 4. 向左旋腰
5. 丁步左抱
6. 右轉開步
7. 弓步右掤
8. 左抱右拈
9. 後坐左捋10.弓步前擠11.後坐反掤12.左轉扣腳
13.丁步斜按
〈三〉左單鞭1(勾手)轉體開步 2. 弓步左推
〈四〉提手 1. 後坐扣腳 2. 右轉平擺 3. 換重提腿 4. 翹腳合掌
〈五〉白鶴亮翅 1. 左轉下捋 2. 撤步抱球 3. 右轉提手 4. 虛步亮掌
〈六〉摟膝拗步(二
1. 右落左撥
2. 丁步反提
3. 彎肘開步
4. 摟膝推掌式)
5. 後坐撇腳
6. 丁步反提
7. 彎肘開步
8. 摟膝推掌
〈七〉撇身捶1(東北)後坐撇腳 2. 丁步握拳 3. 上步提拳 4. 弓步撇拳〈八〉捋擠勢(二式) 1. 後坐扣腳 2. 弓步平抹 3. 丁步左捋 4. 上步搭手
5. 弓步前擠
6. 後坐扣腳
7. 弓步平抹
8. 丁步右捋
9. 上步搭手10.弓步前擠
〈九〉進步搬攔捶1. 後坐撇腳 2. 左轉伸掌 3. 丁步抱拳 4. 擺步搬拳
5. 攔掌上步
6. 弓步沖拳
〈十〉如封似閉 1. 穿手翻掌 2. 後坐脫手 3. 跟步前按
〈十一〉開合手1. 右轉開手 2. 左坐合手
〈十二〉右單鞭1. 旋臂開步 2. 襠步開掌
〈十三〉肘底捶1. 換重扣腳 2. 左轉托掌 3. 丁步右抱 4. 擺步左分
5. 跟步右擺
6. 翹腳穿掌
〈十四〉轉身推掌(二式)1. 撤步反提 2. 左轉彎肘 3. 跟步推掌(北)
4. 轉體反提
5. 彎肘上步
6. 跟步推掌(南)
〈十五〉玉女穿梭(二式)1. 撤步伸掌 2. 丁步左捋 3. 出步搭手 4. 弓步右掤
5. 跟步反掤
6. 換重出步
7. 右架左推
8. 左轉扣腳
9. 弓步平抹10.丁步右捋11.出步搭手12.弓步左掤
13.跟步反掤14.換重出步15.左架右推
〈十六〉右左蹬腳1. 後坐扣腳 2. 弓步絞臂 3. 丁步叉抱 4. 提膝反掌
5. 開掌蹬腳
6. 收腿抱掌
7. 落步穿掌
8. 弓步絞臂
9. 丁步叉抱10.丁步叉抱11.丁步叉抱
〈十七〉掩手肱捶1. 丁步合臂 2. 鏟步壓掌 3. 馬步開掌 4. 右坐握拳
5. 弓步沖拳
〈十八〉野馬分鬃(二式)1. 左轉捋掌 2. 右轉搭臂 3. 弓步橫列 4. 後坐擺掌
5. 提膝托掌
6. 弓步穿掌
7. 後坐撇腳
8. 提膝托掌
9. 弓步穿掌
〈十九〉雲手(三式)1. 後坐扣腳 2. 左轉擺掌 3. 右坐雲轉 4. 左雲換重
5. 反掌并步
6. 右雲換重
7. 反掌開步
8. 左雲換重
9. 反掌并步10.右雲換重11.反掌開步12.左雲換重
13. 反掌并步
〈二十〉獨立打虎1. 撤步探掌 2. 左轉下捋(扣腳)3. 獨立貫拳
〈二一〉右分腳1. 右轉叉抱 2. 開掌分腳
〈二二〉雙峰貫耳1. 收腿并掌 2. 落步垂手 3. 弓步貫拳
〈二三〉左分腳1. 後坐開掌 2. 丁步叉抱 3. 提膝反掌 4. 開掌分腳〈二四〉轉身拍腳1. 點步沉肘 2. 右轉叉抱 3. 踢腿拍腳
〈二五〉進步栽捶1. 落步左撥 2. 出步握拳 3. 弓步栽捶
〈二六〉斜飛勢1. 後坐撇腳 2. 丁步交臂 3. 右轉開步 4. 襠步斜靠〈二七〉單鞭下勢1. 換重右碾 2. 擺掌勾手 3. 仆步穿掌
〈二八〉金雞獨立(二式)1.(弓步)撩掌勾手2. 提膝挑掌 3. 退後落步 4. 提膝挑掌〈二九〉退步穿掌1. 退步穿掌
〈三十〉虛步壓掌1. 後坐扣腳 2. 左撥右摟 3. 虛步壓掌
〈三一〉獨立托掌1. 提膝托掌
〈三二〉馬步靠1. 擺步左撥 2. 收步握拳 3. 出步搭臂 4. 半馬步靠〈三三〉轉身大捋1. 後坐旋掌 2. 并步平托 3. 左轉平捋 4. 撤步左捋
5. 襠步壓肘
〈三四〉歇步擒打1. 換重右轉 2. 右掤左穿 3. 左轉撇腳 4. 歇步擒打〈三五〉穿掌下勢1. 收腳提掌 2. 撤步擺掌 3. 仆步穿掌
〈三六〉上步七星1. 弓步挑掌 2. 虛步叉拳
〈三七〉退步跨虎1. 撤步右摟 2. 左落右格 3. 提膝挑掌
〈三八〉轉身擺蓮1. 扣腳落步 2. 轉身穿掌 3. 虛步伸掌 4. 擺腿拍腳〈三九〉彎弓射虎1. 獨立擺掌 2. 落步按捋 3. 彎肘對拳
〈四十〉左攬雀尾1. 後坐撇腳 2. 右轉伸掌 3. 丁步右抱 4. 弓步左掤
5. 右抱左拈
6. 後坐右捋捋
7. 弓步前擠
8. 後坐拖掌
9. 弓步前按
〈四一〉十字手1. 後坐扣腳 2. 右轉開掌 3. 左坐沉肘 4. 叉抱并步〈四二〉收勢 1. 反掌下按 2. 立正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