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教案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2.熟悉实验室常用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3.熟悉实验中安全操作规范。
4.掌握氢氧化亚铁的合成方法
二、试剂和实验器材:
铁粉,盐酸,稀硫酸,干冰,烧杯,烧杯支架,塑料棒,烧杯口温计,水浴锅,漏斗,移液管,海绵,保鲜袋等。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器材:准备好烧杯,烧杯支架,弯头烧杯口温计,移液管,塑料棒,海绵,烧杯口温计,水浴锅,漏斗,保鲜袋等实验器材;
2.将烧杯加入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稀硫酸,把烧杯放在烧杯支架上,用烧杯口温计测得溶液温度;
3.逐滴加入等量的铁粉,用塑料棒搅拌,观察溶液的色泽;
4.在水浴锅中放入干冰,将搅拌完毕的溶液用漏斗倒入干冰中,用海绵将溶液洗净,用保鲜袋收集氢氧化亚铁晶体;
5.将氢氧化亚铁晶体装入烧杯,加入适量的溶剂加热溶解,用移液管在稀盐酸溶液中滴定溶液中的氢氧化亚铁的含量。
四、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要检查实验用品和试剂是否完整,认真准备实验器
材;
2.烧杯口温计不可超过90℃,超过后要立即将烧杯口温计停止;
3.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烫手的实验器材或试剂;
4.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归还原处。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操作方案(改进)1.提出问题由于氢氧化亚铁在空气存在的溶液中容易被氧化,不易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
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P60的实验3-9操作,清晰的实验现象应该是白色絮状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但实际操作时,一开始便观察到灰绿色沉淀,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产生了困惑。
为了加深学生对氢氧化亚铁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故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
2.实验设计2.1 实验原理把过量的NaHCO3粉末溶于稀硫酸得到除去氧气的NaHCO3溶液,再利用NaHCO3粉与FeSO4发生双水解反应制备Fe(OH)2。
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H2SO4= Na2SO4+2H2O+2CO2↑2NaHCO3+FeSO4= Na2SO4+Fe(OH)2 +2CO2↑2.2实验目的(1)理解氢氧化亚铁的还原性;掌握氢氧化亚铁的制法。
(2)通过对氢氧化亚铁制备方法的探究,初步掌握设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3)通过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2.3实验仪器药品仪器:烧杯、大试管、导管、胶塞、止水夹、滤纸、注射器药品:稀硫酸、碳酸氢钠固体、铁粉。
2.4实验装置图氢氧化亚铁的制法实验改进X2.5实验步骤(1)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2)在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塞好试管塞;(3)用一支注射器向试管中注入2mL稀硫酸溶液,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使碳酸氢钠粉末未全部溶解;(4)待试管中气泡较少后,用另一支注射器向试管中注入5mL新制硫酸亚铁溶液,产生白色絮状物质,同时有气泡生成;(预先将两支注射器插好)(5)约1min后,气泡基本消失,试管中充满白色絮状物质,和教材实验进行对比;(6)放置1h以后,白色絮状物质基本不变色;(7)打开试管塞,白色絮状物质慢慢变为灰绿色,试管壁上有红褐色。
3.实验结论与教材实验相比,本方法可以较长时间制备氢氧化亚铁白色絮状沉淀。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氢氧化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陶瓷、橡胶、制药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几种常见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制备氢氧化亚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亚铁盐与氢氧化物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亚铁盐溶液:将适量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等)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
2.沉淀反应:向亚铁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同时保持反应温度在30-40℃之间。
此时,亚铁离子与氢氧化物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
3.过滤、洗涤:将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通过过滤、洗涤,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亚铁。
4.干燥:将洗涤后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在低温下干燥,得到氢氧化亚铁粉末。
二、电解法电解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电解亚铁盐溶液,使亚铁离子在阴极上还原生成氢氧化亚铁。
具体步骤如下:1.配制亚铁盐溶液:选择适当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等),将其溶解在水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电解:将亚铁盐溶液放入电解槽中,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
亚铁离子在阴极上还原生成氢氧化亚铁,同时阳极产生氧气。
3.收集产物:将电解过程中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净的氢氧化亚铁。
三、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将亚铁离子氧化为氢氧化亚铁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环保、能耗低,但反应速率较慢。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适宜的微生物:筛选具有氧化亚铁离子能力的微生物,如铁细菌、硫细菌等。
2.培养微生物:将选定的微生物在富含亚铁离子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使其大量繁殖。
3.氧化反应:将培养好的微生物加入亚铁盐溶液中,微生物将亚铁离子氧化为氢氧化亚铁。
4.收集产物: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净的氢氧化亚铁。
总结: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电解法和生物法等。
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制备。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
氢氧化亚铁(Fe(OH)2)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以下为一种常用方法:
材料:
1. 铁粉(Fe)
2. 醋酸钠(NaCH3COO)
3. 氢氧化钠(NaOH)
4. 水(H2O)
步骤:
1. 将一部分铁粉(Fe)加入适量的水(H2O)中,搅拌使其完全湿润。
2. 将醋酸钠(NaCH3COO)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并继续搅拌,直到产生稀释盐酸(HCl)气体停止为止。
3. 逐渐加入氢氧化钠(NaOH),并继续搅拌,直到溶液变为混浊的灰色沉淀。
4. 将混浊的沉淀用过滤纸或滤芯分离出来,用水洗净以去除未反应的化学品。
5. 将得到的湿沉淀置于开放空气中晾干,或者在低温烘箱中加热干燥。
注意事项:
-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适当的眼部和呼吸保护设备,以避免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
- 该实验涉及到的化学品可能有毒,应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进行,并遵循相关的实验规范。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4. 打开a处止水夹,用洗耳球从b处鼓气,使 试管Ⅱ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被轻轻压入试管 Ⅰ中,即可在试管Ⅰ中看到白色絮状沉淀 生成。白色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改变。 5. 从a处用洗耳球向试管Ⅰ中鼓入空气,振 荡,可看到白色絮状沉淀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
改进Ⅴ
1. 向烧杯中加入无锈光亮的铁丝团或铁钉, 再加入1:4的稀硫酸,盖上一个表面皿, 给烧杯加热,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 冷却待用。
3. 称取3.4g固体氯化铵置于洁净的烧杯 中,再加入28.5mL浓氨水,搅拌,溶解后, 移至50mL的容量瓶中,加入经煮沸过的、 冷却的蒸馏水稀释到刻度备用。 4. 在漏斗上放置一张折叠好的滤纸,用煮沸 过的蒸馏水润湿滤纸,并使之紧贴在漏斗 内壁,赶去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的气泡,再 注入较多的经煮沸的蒸馏水,使漏斗颈内 充满水形成水柱,这样既可加快过滤速度, 又可排除漏斗颈中的空气,防止Fe2+被氧 化。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实验目的】
1. 使学生掌握氢氧化亚铁制备的方法; 2. 使学生掌握产生氢氧化亚铁时的现象及 其转化为氢氧化铁时的现象。
【实验原理】
+2价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白色絮状的氢氧化 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不稳定,又迅 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 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化学方程式为: Fe2++2OH- = Fe(OH)2↓ 4Fe(OH)2+O2+2H2O = 4Fe(OH)3
3.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取1支5mL针筒,将针头插入盛有硫酸亚铁的 针筒内,抽取2mL-3mL硫酸亚铁溶液,排出 空气,将此溶液通过胶帽,注入盛有氢氧化 钠溶液的针筒内,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如图 7-30II所示)。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方案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方案今天我们聊聊怎么制备氢氧化亚铁。
嘿,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轻松愉快地完成这项“化学大业”!氢氧化亚铁,简单说就是一个小小的化学家伙,通常是个绿色的沉淀物。
它在化学实验中可是大显身手的,尤其是在分析和合成中。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想知道,怎么才能让它从实验室的无形变成有形呢?我们得先准备一些材料。
别紧张,材料并不多,主要是铁盐和氢氧化钠。
想象一下,铁盐就像一个个小铁块,乖乖地等着我们来“调戏”。
至于氢氧化钠,嗯,就像咱们生活中的“调味品”,用得好,能让铁盐变身。
先在实验室里找出你需要的试剂,记得,铁盐一般用的就是硫酸亚铁,颜色可好看了,浅绿色,像春天的小草。
氢氧化钠呢,白色的晶体,看起来就像细细的盐。
准备工作搞定后,接下来就是混合的过程。
我们先把铁盐溶解在水中,水就是它的好朋友,帮它变得温柔可亲。
慢慢地把铁盐放进水里,不要着急,别像小孩子一样急于求成,要让它完全溶解,变成均匀的溶液。
准备另一个容器,开始把氢氧化钠溶解在水里。
再一次,慢慢来,让它跟水来个亲密接触,搅拌的时候要有点节奏,像在跳舞一样。
当这两个溶液都准备好了,终于要进行“大合体”了!把氢氧化钠的溶液慢慢倒入铁盐的溶液中。
哇,瞬间颜色变化的那一刻,简直像是魔法!绿色的沉淀物慢慢冒出来,大家可别惊呼,这就是我们要的氢氧化亚铁呀!小心点,别让沉淀物跑掉了。
此时的你,简直就是个化学魔法师,看到这些小绿色颗粒,你肯定得意洋洋。
不过,嘿嘿,光有沉淀可不够,咱们还得把它清洗干净。
用水冲洗几次,把多余的氢氧化钠和杂质都冲掉。
清洗的时候,要温柔一点,别让它们感到受伤。
冲洗完后,沉淀物就会变得更加纯净,像一颗颗翠绿的小宝石,等着你去发现它们的美丽。
我们得把它晾干。
可以把沉淀物放在干燥的地方,记得别让它被水淋到。
等它干透了,就能储存起来,或者用来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哎呀,想想都觉得自己挺牛的,成功制备出氢氧化亚铁,简直是小小的成就感满满啊!通过这次实验,大家是不是也对化学产生了点兴趣呢?制备氢氧化亚铁并不难,关键在于细心和耐心。
高考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化学实验
2019年高考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化学实验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化学实验因Fe(OH)2在空气中易氧化,4Fe(OH)2+O2+2H2O=4Fe(OH)3,故Fe(OH)2在水中稳定存在的寿命只有几秒钟,在实验室制取Fe(OH)2时,一定要用新制的Fe2+盐和先加热驱赶O2后的NaOH溶液,且滴管末端插入试管内的液面下,再滴加NaOH溶液,也可以在反应液面上滴加植物油或苯等物质进行液封,以减少Fe(OH)2与O2接触。
例根据下述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有关问题.按图中所示装置,用两种不同操作分别进行实验,观察B管中现象.(1)操作1:先夹紧止水夹a,再使A管开始反应.实验中在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化学实验:B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2:打开止水夹a,使A管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来夹紧止水夹a.实验中在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明造成两种操作现象不同的原因,(若两种现象相同,此小题不需要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当加紧止水夹a使A试管进行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会将稀H2SO4和生成的FeSO4压入B管内,与适量的Na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但由于系统中含有空气,生成的Fe(OH)2即被氧化为Fe(OH)3,出现一系列的颜色变化。
当先使A管内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止水夹,由于产生的氢气将系统中的空气赶紧,使生成的Fe(OH)2不再被氧化。
【答案】(1)液面上升,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高中化学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
高中化学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
高中化学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一在于减少溶液中氧气的含量,要隔绝溶液与空气的接触,尽可能减少中间过程,减少和溶液中溶解氧气的机会,达到充分减少溶液氧气含量的目的;二在于减少溶液中高铁离子Fe3+存在的机会,除去高铁离子Fe3+,又不引入新的杂质,一般选用还原铁粉来还原高铁离子Fe3+,一般在实验中采用新制的硫酸亚铁与NaOH溶液反应,来制取Fe(OH)2沉淀。
方法探究:
1.隔绝空气的复分解反应法
思路:配制FeSO4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及NaOH溶液均临时煮沸再冷却使用;在盛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盖一层油脂或苯等等密度比水小的有机物,以防溶液与空气直接接触。
操作过程:
⑴新制6mL左右的FeSO4溶液。
⑵在上述试管中用特制的长滴管迅速直接将已经煮沸处理
的NaOH溶液伸入FeSO4溶液下层滴加(或直接加NaOH固体2~3粒),轻轻振荡(注意:不要破坏油膜),可观察到Fe(OH)2的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特点:操作简便,现象明显,Fe(OH)2可保存较长时间。
2.氢气氛中复分解反应法
实验装置:试管I中装有Fe粉及稀硫酸;试管II中装有煮。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3. 称取固体氯化铵置于洁净的烧杯 4. 中,再加入浓氨水,搅拌,溶解后, 5. 移至50mL的容量瓶中,加入经煮沸过的、 6. 冷却的蒸馏水稀释到刻度备用。
3. 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静置冷却,在 试管Ⅰ中获得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 此时整个实验系统处于还原性气氛中。
4. 打开a处止水夹,用洗耳球从b处鼓气,使 试管Ⅱ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被轻轻压入试管 Ⅰ中,即可在试管Ⅰ中看到白色絮状沉淀 生成。白色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改变。
5. 从a处用洗耳球向试管Ⅰ中鼓入空气,振 荡,可看到白色絮状沉淀变成灰
将盛有白色絮状沉淀的针 胶帽去掉,抽入少量空气, 不断振荡,可看到白色沉 淀逐渐变成灰绿色,经多 次抽气、排气、振荡后, 沉淀变为红褐色。
图7-30II
改进Ⅲ
1. 如图7-31所示, 在试管Ⅰ中加入
酸亚铁溶液、2g 还原铁粉、5mL 3mol/L硫酸溶液; 在试管Ⅱ中加入 20mL 20%的氢氧 化钠溶液,将Ⅰ、 Ⅱ连结起来。
注意:做该 实验时,在 滴入硫酸亚 铁溶液之前, 滴液漏斗颈 中应充满不 含空气的硫 酸亚铁溶液。
图7-35 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
谢谢!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实验原理】
+2价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白色絮状的氢氧化 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不稳定,又迅 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 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化学方程式为:
Fe2++2OH- = Fe(OH)2↓ 4Fe(OH)2+O2+2H2O = 4Fe(OH)3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解读
实验改进的优点:
1、本实验的关键是如何配制不含三价Fe3+ 的亚铁溶液。 因此,我直接利用硫酸亚铁氨晶体进行配制,并利用稀 硫酸和铁粉反应生成的氢气赶走溶解的氧气,成功解决 了亚铁离子被氧化的问题。 2、如何配制和保存不含氧气的氢氧化钠溶液,也是实验 成功的关键因素。一般的实验是利用给溶液加热煮沸的方 法除去氧气,在这里我使用了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简 化了实验操作,缩短了实验时间。 3、实验仪器简单易得,操作简便快捷,现象清晰明显, 成功率高,特别适合于学生实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源自桐庐富春中学邵春明
实验的步骤:
1. 取约2.0g硫酸亚铁氨晶体,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加少量稀硫酸和稍过量的还原性铁粉。静置使其充 分反应。 2.取一只干燥洁净的小试管,向试管中添加适量的 氢氧化钠固体。 3. 加少量由步骤1得到的不含三价铁离子的硫酸亚铁 氨溶液,然后用适量石蜡油液封 ,稍加热使之溶解。
二、现象解释: 1、浓度较稀的硫酸亚铁氨溶液和石蜡油 分为上下两层。
2、固体氢氧化钠沉在试管底部,为了加速氢氧化钠固体 的溶解和氢氧化亚铁的生成,可以给试管底部稍微加热。 可以观察到试管底部的氢氧化钠固体迅速减少,同时下 层清夜中有大量的白色氢氧化亚铁生成,能保持较长时 间不变色。 3、若将试管上层的石蜡油倾倒出去,试管中的白色 物质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制备氢氧化亚铁现象
制备氢氧化亚铁现象
制备氢氧化亚铁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
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氢氧化钠(NaOH)和硫酸亚铁(II)
(FeSO4)这两种化学品。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而硫酸亚铁(II)是
一种含铁的化合物。
2. 将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制备氢氧化钠溶液。
3. 接下来,将适量的硫酸亚铁(II)固体溶解在另一定量的蒸馏
水中,搅拌均匀,制备硫酸亚铁(II)溶液。
4. 然后,将制备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地加入硫酸亚铁(II)溶
液中,同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在这个过程中,会观察到溶液的颜
色发生变化,从无色逐渐变成绿色,最终变成棕红色。
5. 混合溶液中生成的沉淀即为氢氧化亚铁,化学式为Fe(OH)2。
将沉淀过滤、洗涤并干燥,即可得到氢氧化亚铁的固体产物。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FeSO4 + 2NaOH → Fe(OH)2 + Na2SO4。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佩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溅到皮肤和眼睛,并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以避免有害气体的吸入。
同时,实验后要妥善处理废弃物品,并清洗实验器皿,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整洁。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方法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方法
制法1:用煮沸充分去掉溶解于其中的空气后的水,来配制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的稀水溶液。
将硫酸亚铁溶液装入小口瓶里,向其中注加氢氧化钠水溶液,使正好成为满满一瓶。
液量不足时,可以添加除掉空气的水,然后密封暂时放置。
当氢氧化亚铁在瓶底部沉淀出来之后,用虹吸管慢慢地将上层澄清液抽出,然后沿着瓶壁慢慢地注加煮沸过的水。
要反复进行这个操作,直至洗净SO42-离子为止。
如果洗涤时间过长,沉淀就有水解的危险,因此操作要快。
可以将制得的含有白色沉淀的溶液上层澄清液舍弃,在氩气或氮气流中过滤,然后干燥。
迅速装入带塞的玻璃瓶中,密封储存。
制法2:选用纯硫酸亚铁FeSO4·7H2O结晶(尽可能选择颗粒大的、透明的),在预先通氮气的条件下用煮沸冷却过的不含氧气的水溶解,以大约1.6mol/L的浓度为宜。
准备约10L 浓氢氧化钠水溶液。
这种溶液用不含氧的水配制。
在搅拌下,向硫酸亚铁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沉降之后,用虹吸管将上层澄清液吸出,用无氧水反复洗涤。
过滤后在室温下干燥。
整个操作过程都要在纯氮气中进行。
只要与空气接触,接触处就变色。
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新设计
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新设计
用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新设计
氢氧化亚铁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学物质,可以有效的促进有机材料的制备,并且
它的抗氧化性能也是极为出众的。
本文就如何用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新设计介绍如下:
首先要进行实验方案,以便于确定所要用到的原料,原料必须取得正确的性能,并且还要根据分子结构,把氢氧化亚铁捕获在定点活性中,对其形成活性物质,这也是满足了一定的性能要求。
第二步就是进行反应实验,根据实验方案,需要把氢氧化亚铁混合其他原料,
使其在定点活性条件下成为材料,再Action经平衡性反应,形成原料所期待的新
物质,在实验反应期间需要对实验环境以及反应环境进行管理,不再对反应物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
第三步就是检测实验物质的性能,根据实验反应的结果,应当进行一系列的检测,以确认活性物质的性能质量,这一步是十分关键的,必须经过层层质检,确保活性物质的质量。
最后就是品质保证,这一步就是对所制备的活性物质的质量进行现场检验,确
保活性物质的性能,以及物质的品质和安全保证,这一步保证着活性物质后期新设计实验的圆满完成。
由此可见,用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新设计需要引入几个关键步骤,从实验方案
的瞄准原料、实验反应的完成及性能的检测以及最后的品质保证,来完成一次成功的制备实验新设计。
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实验设计教学设计
氢氧化亚铁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也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材料之一。
其制备的实验设计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1. 实验背景与原理在进行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教学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其背景和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氢氧化亚铁的化学式为Fe(OH)2,它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制备而成。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具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2+ + 2OH- → Fe(OH)2↓。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实验步骤来制备氢氧化亚铁,并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反应原理。
2. 实验设计步骤在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教学设计中,需要包含以下基本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铁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玻璃容器等;(2)混合反应物:将铁盐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的摩尔比混合并搅拌,观察生成的沉淀;(3)沉淀分离和洗涤:将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物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离,并用蒸馏水进行洗涤;(4)干燥和称量:将洗涤后的氢氧化亚铁沉淀物进行干燥,然后进行质量的称量和记录。
3. 实验操作技巧在进行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时,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巧,例如正确使用量筒和坩埚、控制反应物的摩尔比、准确称量和记录实验数据等。
这些操作技巧对于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非常重要,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关键。
4. 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设计中,还需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测量实验数据等方式对反应进行分析,以验证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释和讨论。
这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验现象,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设计教学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和实验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2
• 利用H2将I中生成的FeCl2 溶液压入Ⅱ中(物理学中 压强原理)
• 利用电解原理
方案四
• 产生的Fe2+和碱溶液不 与空气接触
5.小结
6。探究感受
•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进步,更可贵的是, 我们学到了团结,明白了友谊的那份珍贵情感。从开始接到任务一直到顺利 完成课件,我们组的每位同学都付出了艰辛,体会到了种种辛苦。我们坚信, 未来的学习道路会更加顺利,因为我们拥有了自信,拥有了前进的力量,我 们有朋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它会使我们永远铭记这份艰辛,终生受益。
• 操 作:将NaOH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
• 实验现象:有沉淀生成
•
白色沉淀夹杂着灰绿色
•
振荡后灰绿色变深
•
试管壁上有红褐色物质
2.用常规方法得不到白色沉淀的原因分析
• 内因——Fe(OH)2很不稳定,极易被氧 化; • Fe(OH)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 外因——空气中有O2; • 溶液中可能有溶解氧; • 溶液中可能有少量的Fe3+
• 改进措施:分析可能有O2的各种情况
•
除去Fe3+、驱逐氧气
•
想方设法避免与空气接触
方案一
• 利用H2排除空气
• 很自然地避免了溶液与 空气的接触
• 使用NaOH固体
方案二
• 减少了中间过程,从而 减少了空气被带入的机 会
• 去掉了胶头滴管,避免 了因滴管操作而空气,创 造了无O2的氛围;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组长:赵丹婷
1、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常规方法
• 试 剂:可溶性亚铁盐溶液——FeCl2溶液、 FeSO4溶液等
• 可溶性碱溶液————NaOH溶液、KOH溶 液、氨水等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因Fe(OH)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4Fe(OH)2+O2+2H2O===4Fe(OH)3,故Fe(OH)2在水中不能稳定存在,在实验室制取Fe(OH)2时,一定要用新制的亚铁盐和先加热驱赶掉O2的NaOH 溶液,且滴管末端要插入试管内的液面以下,再滴加NaOH溶液,也可以在反应液面上滴加植物油或苯等物质进行液封,以减少Fe(OH)2与O2的接触。
关于Fe(OH)2制备的方法很多,核心问题有两点,一是溶液中溶解的氧必须除去,二是反应过程必须与O2隔绝。
1、操作方法: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煤油,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另外,为使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成功,先将硫酸亚铁溶液加热,除去溶解的氧气。
实验现象:滴入溶液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白色沉淀放置一段时间,振荡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注:白色沉淀:Fe(OH)2;灰绿色沉淀:Fe(OH)2和Fe(OH)3的混合物;红褐色沉淀:Fe(OH)3方法的改进:可在液面上滴加苯或者油进行液封,可有效防止氧的溶解。
【典例】Ⅰ.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要加入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3)生成Fe(OH)2白色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2)在试管Ⅱ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操作方案(改进)
1.提出问题
由于氢氧化亚铁在空气存在的溶液中容易被氧化,不易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
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P60的实验3-9操作,清晰的实验现象应该是白色絮状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但实际操作时,一开始便观察到灰绿色沉淀,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产生了困惑。
为了加深学生对氢氧化亚铁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故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
2.实验设计
2.1 实验原理
把过量的NaHCO3粉末溶于稀硫酸得到除去氧气的NaHCO3溶液,再利用NaHCO3粉与FeSO4发生双水解反应制备Fe(OH)2。
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HCO3+H2SO4= Na2SO4+2H2O+2CO2↑
2NaHCO3+FeSO4= Na2SO4+Fe(OH)2 +2CO2↑
2.2实验目的
(1)理解氢氧化亚铁的还原性;掌握氢氧化亚铁的制法。
(2)通过对氢氧化亚铁制备方法的探究,初步掌握设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3)通过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2.3实验仪器药品
仪器:烧杯、大试管、导管、胶塞、止水夹、滤纸、注射器
药品:稀硫酸、碳酸氢钠固体、铁粉。
2.4实验装置图
氢氧化亚铁的制法实验改进X
2.5实验步骤
(1)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2)在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塞好试管塞;
(3)用一支注射器向试管中注入2mL稀硫酸溶液,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
使碳酸氢钠粉末未全部溶解;
(4)待试管中气泡较少后,用另一支注射器向试管中注入5mL新制硫酸亚铁溶液,产生白色絮状物质,同时有气泡生成;(预先将两支注射器插好)
(5)约1min后,气泡基本消失,试管中充满白色絮状物质,和教材实验进
行对比;
(6)放置1h以后,白色絮状物质基本不变色;
(7)打开试管塞,白色絮状物质慢慢变为灰绿色,试管壁上有红褐色。
3.实验结论
与教材实验相比,本方法可以较长时间制备氢氧化亚铁白色絮状沉淀。
4.实验评价
(1)把碳酸氢钠粉末溶于稀硫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仅能除去溶液中的氧气,还能利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排出试管中的空气,在试管中形成无氧环境。
(2)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双水解反应迅速,能制得较多的氢氧化亚铁,同时生成的二氧化
碳气体起到对氢氧化亚铁的保护作用,避免其被氧化。
由于用此方法制备的氢氧化亚铁始终处于二氧化碳环境中,所以密封后可以较长时间保存。
(3)实验用品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反应速度快,现象明显,可用于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兴趣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