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配伍中的禁忌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d0fd78d2d15abe23482f4d82.png)
穿琥 宁粉针与硫 酸 阿米卡 星 、 硫酸 西索米 星 、 硫 酸妥 布霉素 配伍 , 浊有沉 淀产 生 ; 头孢唑啉 钠配 混 与
产 生浑 浊 ; 茵桅黄 注射 液加 入 l 葡 萄糖 氯化钠 和 o 0 9 氯化 钠注 射液 2 . 4h内 , 芩苷含 量 下降 , 为 黄 认
药物 配伍后 , 应尽 量在 短时 问 内用 完 。 2 4 血塞通 注射 液 .
不 宜 与 异 丙 肾 上 腺 素 同用 。
伍 , 絮状 沉 淀产 生 ; 阿莫 西林 维 酸钾 配伍 , 有 与 吸收
度 降低 , 稳定 ; 不 与硫 酸庆大 霉素 、 丁胺 卡那 霉素 、 乳 酸环丙沙 星 、 氧氟 沙星 、 晶自霉素 、 柱 氟罗 沙星 、 洛美 沙 星配伍 , 有沉淀生 成 。 1 4 双黄 连注射 液 .
星 、 氟沙 星 、 培 洛美 沙 星 、 氟罗 沙 星等 5 喹诺 酮 类 种
药 物 混合后 不 溶性 微粒 均 不符 合《 中国药 典 》 定 , 规
故 不宜直 接配伍使 用 。
1 5 清开灵 注射 液 . 清开 灵 注射 液对 头孢 唑 林 的稳 定性 有 影 响 , 临
不宜 与乳酶 生 同时服用 。
双 黄 连粉 针 剂不 宜 与下 列 药 物配 伍使 用 : 复方 葡 萄糖 注射液 ; 氨基 甙类 ; 红霉 素 ; 地塞米 松 。 与之配
药 物配 伍 后不 溶 性 微粒 和 p 值等 变 化 表 明 , H 鱼腥
草注射 液与头 孢拉定 、 头孢 噻肟 配伍要谨 慎或禁 用 。
伍 与 浓度 有 关 , 浓度 低 于 0 6g时 , 产 生 沉淀 ; . 不 如
・
18・ 9
P o e dn fCl ia M e iie M a . 0 0, l1 . A r c e ig o i c l dcn , r 2 1 Vo 9No 3 n
中西药配伍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e61b591fb14e852459fb5791.png)
中西药配伍禁忌作者:白小莹来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第10期关键词中西药配伍禁忌以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在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中药成分复杂,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会使疗效降低,甚至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
临床医师应当根据中西药所含有效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合理配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就中西药的配伍禁忌提出以下初步看法。
物理性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时,会因物理性质相反,或因吸附结合而引起物理变化,影响药物的疗效。
如酸性较强的中药,如乌梅、山楂、五味子等,不可与磺胺类抗菌药配伍,因中药中的有机酸成分经体内代谢后酸化尿液,不仅降低抗菌药的作用,而且有机酸所致的酸性环境使乙酰化磺胺类溶解度降低,在肾小管中析出,形成结晶,损害肾。
化学性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时,药物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与毒性。
产生沉淀,或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含鞣质的某些中药,如虎杖、地榆、侧柏叶等与硫酸亚铁、麻黄碱、强心苷合用易产生沉淀,影响其吸收。
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如碳酸钙、硫酸镁、氢氧化铝等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含大黄的中药不宜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合用,因其可使大黄的抑菌作用降低。
酸碱中和,影响药效:五味子、女贞子、山楂及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保和丸等酸性中药与氢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产生有毒化合物,增加不良反应: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与亚铁盐、亚硝酸盐等同服,使雄黄所含硫化砷氧化,增加毒性。
朱砂或含朱砂的中成药与溴化钾,碘化钾、亚硝酸盐等合用,可生成刺激性很强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刺激肠壁,导致药原性肠炎。
改变原药物成分,影响疗效:酶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酰胺键连接起来的高分子化合物,鞣质可与酰胺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氨键缔合物使酶降低疗效或失效。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6858f2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c.png)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药物联用一直是医学领域中一个备受争议和关注的话题。
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更是在实践中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西药联用的优势、注意事项以及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中西药联用的优势中西药联用即中医药与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中西药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结合使用可以发挥双方的最佳效果。
中药通常以中药颗粒、药饮等形式应用,有温和疗效、副作用小的特点;而西药则有剂量准确、起效快的特点。
因此,中西药联合使用可以综合体现中西医学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治疗满意度。
二、中西药联用的注意事项1.专业医师指导:中西药联用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医师需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用药史等信息,结合中西医诊断进行合理用药。
2.明确疗效和副作用:使用中西药联用时需明确药物的疗效目标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3.个体化用药:不同患者体质和病情差异较大,中西药的选择和搭配需要个体化,避免盲目跟风,尽量减少不适反应产生。
4.遵医嘱服用:患者在接受中西药联用治疗时,需严格按照医师的用药建议进行规范用药,坚持治疗过程中的用药计划,避免漏服或过量用药。
三、中西药的配伍禁忌1.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中西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削弱,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避免禁忌药物的搭配,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 中药禁忌:有些中药成分在配伍过程中可能会与某些西药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加剧。
如某些中药禁忌与抗生素、镇静药物等西药联用。
3. 西药禁忌:有些西药在配伍中可能会与中药产生不良反应,导致中药疗效受损。
如某些西药禁忌与中药补益药物、滋补药物等联合使用。
4. 老少禁忌:老年人和儿童的身体机能较弱,耐受能力差,对于中西药的使用需要特别慎重。
应避免禁忌药物的使用,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结语:中西药联用是一种新颖的治疗方式,在实践中需要慎重对待。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e0cb6d3426fff705cd170acb.png)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中西医结合深入发展的今天,中西药联合应用日趋普遍,熟练掌握中西药的合理配伍,中西药合用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对保证临床用药有效、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1、理化性质的改变1.1酸碱中和含有机酸的中药及中成药(山楂、乌梅、五味子、山茱萸、保和丸、六味地黄丸、乌梅丸等)不宜与碳酸氢钠、氢氧化铝、胃舒平等合用。
因为相互合用会发生酸碱中和,使中西药均失去治疗作用。
1.2形成沉淀含鞣酸较高的中药及中成药(虎杖、大黄、五倍子、石榴皮、麻仁丸、利胆片等)不宜与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士的宁、硫酸亚铁等同用。
因为鞣酸的吸附作用,可与西药在肠道内结合,而不被吸收并影响药物排泄。
1.3形成络合物含金属离子如钙、铁、镁、铝的中药(石膏、瓦楞子、牡蛎、龙骨、磁石、石决明等)不宜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利福平、异烟肼合用。
因为上述中西药合用可形成络合物,致使肠胃吸收减少,抗菌作用减弱,同时也影响金属离子的吸收。
1.4过敏反应复方丹参注射液不宜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
因低分子右旋糖酐本身是一种抗原,易与丹参等形成络合物,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或严重的过敏症。
庆大霉素应避免与柴胡注射液混合使用。
青霉素G与板蓝根、当归、穿心莲同用会增加过敏反应的危险性。
1.5pH值的变化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引起的溶媒的改变使有效成分或杂质析出、配伍浓度及配伍条件的影响都可能产生不溶性微粒。
这些微粒沉积在毛细血管中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产生静脉炎、肉芽肿。
并可引起过敏和热原样反应。
1.5.1双黄连注射液与氢化可的松、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维生素c、硫酸卡那霉素配伍:与维生素c、氢化化可的松配伍后紫外线吸收度大幅降低、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环硫酸卡那霉素配伍后有沉淀生成,故不宜配伍。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afa266a40b1c59eef9c7b452.png)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在日常生活中,当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品时,很多时候会产生疗效增强或者疗效减弱,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增强等现象。
现就对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阐述如下:1.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中药的甘草和西药的呋喃妥因或者链霉素合用,会降低呋喃妥因对胃肠的反应,可以减轻链霉素对第8脑神经的毒副作用;中药的三七、人参对西药激素类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减轻作用;中药的三七、赤芍和西药的乳酸心可定合用,可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能扩张血管,降血及血脂,减轻心脏的负担。
中药的金银花、黄芩和西药的青霉素合用,会增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故可以合用,对抑制耐药菌体蛋白质合成具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中药的方剂桂枝汤和人参汤与西药的副肾素类制剂合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对自身免疫性低下的患者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中药的方剂小柴胡汤、清肺汤、竹叶石膏汤与西药的抗生素类合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对高龄反复感染者或抗生素过敏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中药的制剂生脉散、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山茛菪碱合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证的治疗也有较好作用,能提高心率,并且能改善血液的循环,使缺氧缺血的情况得到缓解,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药的丹参与西药的维生素C合用,对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这是因为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与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丹参和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C合用后,在拮抗自由基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另外丹参与西药的环磷酰胺、喜树碱等合用,对抗肿瘤效果有增强作用。
实验表明,中药的丹参能降低血中的纤维蛋白,会破坏肿瘤周围纤维蛋白网络的形成,化疗药物及免疫活性物质就容易进入肿瘤的内部,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乳糖酸红霉素合用,可以加强乳糖酸红霉素的稳定性;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卡那霉素合用,能降低卡那霉素的毒性作用,减轻对耳蜗的损伤;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阿司匹林合用,其抗凝效果得到增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可以起到较好疗效;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硫酸镁合用,有协同作用,能增强偏头痛的治疗效果。
中西药配伍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1933a41a6c175f0e7cd137cc.png)
中西药配伍禁忌1.中西药联合使用,由于理化性质的直接相互作用而降低药效:(1)中药所含的各种金属离子与其它药物成分间的相互作用:①含有石膏(Ca)、海螵蛸(Ca)、赤石脂(Al、Fe、Mg)、滑石(Mg)、牡蛎(Ca)、瓦楞子(Ca)、蛋壳(Ca)、自然铜(Fe)、明矾(Al)各种制剂如中成药明目上清九、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清胃黄连丸、胃宁片等不宜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异烟肼等同服。
②红管药片(含槲皮素)不宜与含有Ca、Mg、Fe、Al、Bi,等金属离子的西药,如氯化钙、碳酸钙、硫酸镁、硫酸亚铁、氢氧化铝、次碳酸铋等同服。
③含朱砂(Hg)的制剂如朱砂安神丸、健脑丸、梅花点舌丹、人丹、七珍丹、七厘散、紫雪丹、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等不宜与具有还原性西药,如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等服用。
可生成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沉淀物,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含有较大量鞣质的中药如五倍子、没食子、柯子、石榴皮、儿茶、金鸡钠皮、四季青、虎杖、地榆、大黄、茶叶等及其各种制剂不宜与西药抗生素(四环素族、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等)、生物碱(士的宁、麻黄碱、奎宁等)、苷类(如洋地黄)、亚铁盐(硫酸亚铁、碳酸亚铁、富马酸铁等)、维生素B1等同服。
也不宜与乳酶生、胰酶、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同服。
(3)含有碱性成分的中药硼砂(硼酸钠)不宜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呋喃坦啶、阿斯匹林、水杨酸钠、苯妥英钠等同服,因为碱性药物可使这些西药的吸收减少,疗效降低。
(4)含有酸性成分的中药如山楂、乌梅、五味子及其制剂不宜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等同服。
腐植酸制剂不宜与含钙、镁、铝盐抗酸剂(氢氧化铝、三矽酸镁、碳强钙)、铁剂(硫酸亚铁)伍用。
(5)含酶类、生物碱类的中药或制剂如六神丸、附子、元胡、附子理中丸等,不宜与西药活性炭、矽碳银等同服,因为酶类或生物碱成分易被后者吸附。
同理,血余炭、蒲黄炭、荷叶炭、地榆炭、侧柏炭等煅炭中药与酶类制剂向服时,也可由于吸附作用而影响疗效。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58bd03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3.png)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在中医行业中,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中医药与西药在药性、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慎重考虑两者之间的配伍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药性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的药性存在明显区别。
中医药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草本植物、矿物等天然物质治疗疾病,具有温和、缓慢的特点;而西药则是以药物分子为基础,功效明显、快速,但副作用较大。
因此,在配伍中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中西药性质相反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二、用法用量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在用法用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医药通常以煎煮、泡服、膏敷等方式使用,需要依靠药性渐进发挥疗效;而西药则以口服、注射等方式使用,疗效较为迅速。
当中西药同时使用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用法用量间的差异,避免超量或次量使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药物相互作用
中医药与西药之间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由于中药多采用多成分、多途径治疗,容易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在配伍中
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选择时间错开或选择替代药物,减少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中医药与西药配伍时需要慎重考虑,避免发生配伍禁忌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医药与西药各有其独特优势,合理搭配可以发挥双方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谨慎选择中西药的配伍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中西药合用的禁忌
![中西药合用的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85fbd10b581b6bd97f19ea11.png)
中西药合用的禁忌概述中西药结合的发展使中西药合用越来越普遍。
合理的配伍,有益于疾病的治疗而不合理的配伍,则会带来许多配伍禁忌,这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注意。
中西药的配伍禁忌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西药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中西药合用发生的反应包括PH变化、酸碱中和、产生沉淀、发生络合,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影响药物吸收有些中西药成分发生沉淀或络合反应则会影响吸收。
如汉肌松注射液、枳实注射液等含生物碱类成分,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如与碳酸氢钠、青霉素等碱性注射液混合,则生物碱游离产生沉淀;而黄芩注射液、何首乌注射液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故与葡萄糖注射液等酸性注射液配伍,则会使黄酮、蒽醌类溶解度降低。
黄酮类成分多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含此类成分的中药如与西药制剂碳酸钙、硫酸亚铁,氢氧化铝等同用,会因络合影响药物的吸收。
2.影响药物排泄尿液的酸碱度会影响肾脏对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排泄。
如山楂、乌梅等能酸化尿液,使利福平阿斯匹林等酸性药物吸收增加,加重肾脏的毒性反应;而与碱性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同用,使其排泄增加,疗效降低;其与磺胺类药物同用,使乙酰化后磺胺溶解度降低,易在肾小管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闭等症状。
3.改变药物的作用含生物碱、鞣质的中药如与酶类制剂如胃蛋白酶、乳酶生等同用,会引起蛋白质变性,使酶失效。
酸性中药如与西药制酸药氢氧化铝、胃舒平等同用,会因酸碱中和,降低或失去制酸药的治疗作用。
4.产生有毒物质中药酊剂和药酒中含乙醇,如与水合氯醛合用能产生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严重者可以致死。
中西药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既可能在体外也可能在体内。
对于体外发生的配伍禁忌多是由用药前中西药相互混合引起,因此临床应用时不应轻率地将不同的药液混合。
二、中西药发生药效作用的拮抗药效拮抗会使药物作用降低或丧失。
如麻黄碱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如与镇静催眠药氯丙嗪、苯巴比妥等同用则会产生药效的拮抗。
枳实抗休克的有效成分N-甲基酷胺、对羟福林主要作用于α-受体,当与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同用,会使药效降低。
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
![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f80e7ac1700abb68a982fb4f.png)
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中药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十九畏”,西药也有各自的配伍禁忌。
而在中西药合用中同样应注意配伍问题,配伍得当,能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若配伍不当,则会降低疗效,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中西药合理的配伍,有益于疾病的治疗,而不合理的配伍会带来许多严重的后果,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注意。
下面列举几类不能合用的常用中西药。
1 形成难溶性物质,影响吸收,降低药物疗效1.1 中药当归及其中成药苏子降气丸、补中益气丸等不宜与抗结核药异烟肼联用,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如石膏、瓦楞子、牡蛎、石决明等及其中成药猴头健胃灵,颈复康颗粒,也不能与异烟肼联用,因异烟肼分子结构中含有肼类官能团,与上述中药同服后会产生螯合反应,妨碍机体吸收;又能影响酶系统发挥干扰抗结核杆菌代谢的作用,从而降低疗效。
1.2 人参、三七、远志、桔梗、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不宜与维生素C、胃蛋白酶合剂等酸性较强的西药联用,如复方阿胶浆、逍遥丸、归脾丸、因皂苷在酸性环境及酶的作用下,极易水解失效;也不宜与含有金属的盐类药物如硫酸亚铁,枸橼酸铋钾等合用,可形成沉淀。
1.3 含鞣质较多的中药如五倍子,地榆,柯子,石榴皮,大黄等及其中成药摩罗丹、麻仁丸、地榆升白片、三黄片等不易与胃蛋白酶合剂,淀粉酶,多酶片等消化酶类药物联用,因这些酶类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含有肽键或胺键,极易与鞣质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氢键络合物而改变其性质,不易被胃肠道吸收,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纳呆等症状;也不可与维生素B1 合用,合用后会在体内产生永久性结合物,并排除体外而丧失药效;不可与去痛片、克感敏片、红霉素、利福平、氨苄西林、麻黄碱、小檗碱、阿托品类药物联用,因鞣质是生物碱沉淀剂,同用后会结合生成难溶性鞣酸盐沉淀,不易被机体吸收;不可与西药如钙剂,铁剂,氯化钴等合用,因同服后可在回盲部结合,生成沉淀,使机体难以吸收而降低疗效。
1.4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如石膏、珍珠母、磁石、牛黄清心丸等,不能与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联合使用,否则会在胃肠道形成不溶性盐类和络合物而失效。
中西药混用不合理配伍分析
![中西药混用不合理配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99f8d479563c1ec4da7105.png)
中西药混用不合理配伍分析中西药联合治疗,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取长补短,增强药物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但是中西药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药理作用各不相同,如果盲目地合用,忽视了中西药的配伍禁忌,就会适得其反,不仅降低药物的疗效,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加重病情或引发新的疾病。
下面就临床应用中常出现的中西药混用的不合理配伍予以分析,供临床参考。
理化性联用配伍不合理分析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的酶类药物以及补血铁剂、糖浆等不宜与含鞣酸的中药混用。
如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多酶、乳酸菌素等不能与大黄、五倍子、石榴皮、地榆、儿茶、柿蒂的制剂合用。
因酶类制剂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中的肽键和酰胺键极易与鞣质结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键络合物而改变其性质,不易被胃肠吸收,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另外,酶类制剂还不宜与含雄黄的中药(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喉症丸等)同服,由于雄黄含有硫化砷,砷可与蛋白质、氨基酸分子结构上的酸性基团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而抑制酶的活性,降低其生物利用度,从而使酶类制剂疗效降低或失效。
碱性(或酸性)中药不能与酸性(或碱性)西药合用。
碱性较强的中药如瓦楞子、煅龙骨、海螵蛸、石膏等不宜与一些酸性药物如胃蛋白酶合剂、阿司匹林等合用。
同样,氨茶碱、胃舒平、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碳酸铋等碱性较强的药物不宜与中药山楂、五味子、乌梅、枸杞、酸枣仁等混服,因酸碱中和降低疗效。
这些中药也不能与磺胺类和红霉素联用,因为磺胺类和红霉素要求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不宜与酸性中药同服。
磺胺类药物在酸性条件下,不会加速乙酰化的形成,从而失去抗菌作用,并且由于溶解度明显降低,容易产生结晶尿和血尿。
如维生素C、枸橼酸、安息香酸等不宜与含皂苷的黄芩、远志、金银花、参类等药材或制剂混服。
氨茶碱忌与含麻黄碱的中药同服,因其不但降效,而且使毒性增加1~3倍,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
含金属元素钙、镁、铝、铋等矿物性成分的中成药不能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服。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bba0d55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9.png)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是指在中医和西医治疗中,由于某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这些禁忌的原因包括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药物代谢酶抑制或诱导、药效互相抵消或增强以及可能导致毒性反应等。
下面列出一些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1. 阿托伐他汀和顺酐酯: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常用的降低胆固醇的药物,而顺酐酯则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药物。
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可能会导致肌肉痛和肾损伤等严重后果。
因此,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使用其他降胆固醇药物,如非诺贝特,而不是阿托伐他汀。
2. 降压药和利尿剂:
降压药和利尿剂通常会合并使用以治疗高血压。
然而,如果患者同时使用某些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或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利尿剂的效果,导致高钾血症等问题。
因此,患者应该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或需要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3. 抗抑郁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通常不能同时使用,因为它们可能会相互作用,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问题。
如果患者需要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4. 维生素K逆转剂和华法林:
维生素K逆转剂是一种用于逆转因华法林等药物引起的出血的药物。
然而,如果它们与华法林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血凝能力过度恢复,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因此,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
5. 中药和西药:
中药和西药的组合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或出现其他健康问题。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未经医生审查的药物。
中西药结合的注意事项
![中西药结合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07307089b6648d7c0c7460a.png)
中西药结合的注意事项
目前,中西药配伍用于治疗疾病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专家介绍,配伍合理,则可取长补短,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且可减少药物用量、毒副作用等。
但若不合理用药,则有可能降低药效或加重药品本身的毒副作用,加剧病情恶化。
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介绍如下:
1.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优降糖等降血糖药物期间,忌服用甘草、人参、鹿茸等中药。
因为这些中药所含有效成分能促使糖原异生,减少人体组织对葡萄糖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
2.降压药不要与含麻黄碱的中成药如麻杏止咳露、止咳定喘丸、防风通圣丸等合用。
因为麻黄碱可使血管收缩,有升高血压的作用,这样就降低了降压药的作用。
不少患者经常出现降压药和含有麻黄碱的药物白加黑同时服用的现象。
3.中成药保和丸、六味地黄丸、肾气丸与西药氢氧化铝凝胶、氨茶碱、碳酸氢钠、胃舒平不宜同时服用。
因前三种中药内含酸性药物,而后四种西药为碱性药物,如同时服用会发生酸碱中和,使中药、西药均失去治疗作用。
4.小活络丹(丸)、香莲丸、贝母枇杷糖浆中分别含有乌头碱、黄连碱、贝母碱,若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同服,很容易增加毒性,出现药物中毒。
5.麻仁丸、解暑片、牛黄解毒片中含有大黄,不宜与胰酶、胃蛋白酶、多酶片等同服,因为大黄能抑制这些酶的消化功能。
中西药的合用及配伍禁忌
![中西药的合用及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2ff7a5e2b8f67c1cfad6b822.png)
中西药的合用及配伍禁忌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西药联用在临床应用上越来越普遍,中西药合用可使临床疗效增强,但如果配伍不当,轻者降低疗效,重者导致医源性疾病,了解和掌握中西药的相互作用,做到合理配伍,对于每位临床工作的医师,药师,护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就部分中西药的合用及配伍禁忌予以简述,以供临床用药时参考。
1、含重金属离子中药及中成药龙骨、牡蛎、虎骨、石膏、滑石、赤石脂、赫石、白矾等中药中含有大量的铁、钙、镁、钾等金属离子,与四环素类、异烟肼或含黄酮和黄酮醇类的西药(如卢丁等)合用,易产生络和物,影响药物的性质和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含重金属离子的中药与东莨菪碱、阿托品等合用易产生沉淀或变色,影响西药的疗效。
含汞成分的中药和中成药,如朱砂、磁珠丸、朱砂安神丸、安宫牛黄丸等,不易与具还原性的西药碘化钾、溴化物、硫酸亚铁、亚硝酸钾等药物配伍,否则会产生有毒性的汞盐化合物。
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不宜与含硫酸盐、硝酸盐的药物同服,否则会生成剧毒物质三氧化二砷[1] 。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与钙离子结合,如若联用,会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的神经毒性[2]。
2、含苷类成分的中药及中成药杏仁、桃仁、桔梗、远志、白芥子、三七等含苷类成分的中药,不宜与西药胃蛋白酶、多酶片、淀粉酶等酶制剂合用,可发生酶水解,从而失去治疗作用;遇金属盐类(铅盐、钡盐、铜盐等)可产生沉淀而影响吸收。
杏仁、桃仁、银杏等含氰苷成分的中药,其所含氰苷在胃酸作用下经酶水解生成具有镇咳作用的氢氰酸,与镇静药、止咳药、麻醉药合用,易加强此类药对呼吸中枢的抑制,甚至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
罗布麻、蟾蜍等含强心苷类成分的中药,同洋地黄等强心苷类西药合用,能加重强心药的心脏中毒症状,可引起心跳停搏。
雷公藤及其总苷,不宜与氯霉素同时使用,因二者都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甘草有升高血糖和血压的作用,与降糖药和降压药合用,可影响后者功效。
中西药注射剂的配伍禁忌
![中西药注射剂的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5f9f66406c175f0e7cd13761.png)
中西药注射剂的配伍禁忌(1)xx粉针与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配伍出现浑浊与沉淀;与注射用氨苄西林钠配伍溶液颜色加深,pH值下降;与青霉素、头孢拉啶、地塞米松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分别增加2、23、94倍;(2)穿琥宁注射液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配伍可有沉淀产生。
因为穿琥宁注射液是二萜类酯化合物,其水溶液易水解氧化,尤其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酸后易产生沉淀;(3)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拉啶配伍后含量下降,溶液可变为棕色;(4)葛根素注射液与三磷酸腺苷、辅酶A、利巴韦林配伍pH值有显著改变,故不宜配伍应用;(5)刺五加注射液与双嘧达莫、维拉帕米注射液配伍后可有沉淀产生;清开灵注射液在pH6.8~7.5时稳定,而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在pH5.34时澄清度下降,如与丁胺卡那霉素、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配伍时可立即产生沉淀;(6)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益心丹等中成药与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可致心跳骤停;(7)麻仁石甘片、止咳定喘膏、防风通圣丸等含有麻黄的中成药与降血压药同服,可因麻黄中的有效成分麻黄素的收缩动脉血管作用而致血压升高,会抵消降压药的疗效,甚至会升高血压;(8)中药桃仁、白果、杏仁与安眠酮、利眠宁、安定等镇静催眠药合用会抑制呼吸中枢、损害肝脏;(9)乌梅、蒲公英、五味子、山楂等含有机酸的中药与磺胺类药物合用,会使磺胺药在尿中结晶,发生尿闭、尿血等不良反应;(10)含雄黄的中成药与酶制剂、硫酸盐、硝酸盐类西药(胃蛋白酶、淀粉酶、多酶、菠萝蛋白酶、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锌等)合用,可因雄黄中所含的硫化砷会与某些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因巯基结合使酶失活,降效或失效;硫化砷被硝酸盐、硫酸盐类药物氧化而使毒性增加;(11)含甘草、鹿茸的中成药如甘草合剂、镇咳宁胶囊、鹿胎膏、参茸安神丸等,与降血糖西考,试大收集整理药如胰岛素、优降糖、甲苯磺丁脲、降糖灵等合用,可因甘草、鹿茸中所含有的糖皮质激素样物质,能使血糖升高,抵消了降血糖药物的部分降糖作用,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12)含麻黄的中成药大活络丹、九分散、半夏露冲剂等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呋喃唑酮、优降宁、闷可乐、苯乙肼等)及强心苷类的洋地黄、西地兰和硝苯吡啶等西药合用,前者可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口服后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而使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单胺类神经介质不被酶破坏而贮存于神经末梢中,而使上述中成药中麻黄所含的麻黄碱促使被贮存于神经末梢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严重时可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合用的后果可因麻黄碱对心肌的强大兴奋作用,使心率明显加快,且对心肌的毒性加大,以致引起心力衰竭;(13)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国公酒、藿香正气水、风湿止痛药酒、人参酒等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乃近及降血糖西药合用,则因乙醇的药酶诱导作用,增加对肝药酶的活性,使上述西药在体内的代谢加快、半衰期缩短,以致显著降低疗效。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西药结合用药注意事项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西药结合用药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16cfb7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5.png)
执业药师在继续教育中学习西药和中成药的联合用药注意事项非常重要,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配伍禁忌:了解药物之间的理化配伍禁忌,如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等含鞣质的中药及其复方不宜与一些抗菌药如红霉素、四环素等联用,因为鞣质可与酶的酰胺键或肽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合物,使酶的效价降低,影响药物代谢。
2. 药理禁忌:某些药物联用后可能产生药理上的相互作用,如牛黄或含牛黄的中成药可增加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苯巴比妥等西药的中枢抑制作用,不宜配伍。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呋喃唑酮等不能与一些生物碱制剂配伍,因为它们之间会产生药理上的拮抗作用。
3. 糖尿病患者用药: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时,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含糖成分较多的中药,如鹿茸和甘草,因为这些成分可能影响降糖药的疗效。
4. 注意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联合用药时,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可能会发生变化,执业药师需要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药物。
5.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对于联合用药的患者,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6. 加强患者教育:告知患者联合用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益处,确保患者明白联合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及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时能够及时告知医生或药师。
7. 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在为患者提供联合用药方案时,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8. 查阅最新研究进展:作为执业药师,需要关注最新的药学研究成果和进展,了解西药和中成药联合用药的新知识和新方法,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总之,在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中,深入学习西药和中成药的联合用药注意事项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西药配伍中的禁忌
![中西药配伍中的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64cc45e219e8b8f67c1cb951.png)
基 比林成 分 的药 物 等合 用 , 发 生化 学 反应 , 药 物发 生 沉 能 使 淀、 变性 、 活而 降低药 物疗 效 。 失 含鞣 质 的中药及 中成 药 与胰 酶 、 粉酶 、 淀 胃蛋 白酶等 合用 , 使 上述 酶制 剂 灭 活 , 会 降低 其 生物 利 用 度 , 能 使 多种 抗 生 素 、 生 素 B 、 失去 活 性 而 也 维 影响 其吸 收利用 。 1. . 2黄连 、 柏 、I 、 子 、 黄 、 钱 子 、 金花 、 胡 索 2 黄 川乌 附 麻 马 洋 延 等 含生物 碱 的 中药及 其 制剂 与 酶制 剂 、 属 盐 类 、 金 碘化 物 联
11中 西 药 联 用 生 成 难 溶 性 络 合 物 .
含 F 2、 e 、 +A 3 C 2 e+F3 M 、 1 、 a 等多 种 二 价 以上 金属 阳离 子 + + 的 中成药 . 如桔 红丸 、 目上清丸 、 黄 上清 丸 、 黄解 毒丸 、 明 牛 牛
清 胃 黄 连 丸 、 金 丹 、 砂 安 神 丸 、 归 浸 膏 丸 、 方 五 味 子 女 朱 当 复 片 、 风丸 等 , 四环素 族抗 生 素 、 烟 肼联 用 , 成难 溶 性 追 与 异 生
甲肾上 腺素 大量释 放 , 严重 时 可致高 血压 危象 和脑 出血 。 222桃仁 、 杏 仁 、 .. 苦 白果 、 杷 仁 等含 氰 苷 的 中药 及 制 剂 若 枇 同麻 醉 、 静 、 咳等 西 药合 用 , 引起 严 重 的 呼 吸 中枢 抑 镇 止 会 制 , 至使 病人 死于 呼吸 衰竭 。 甚 223 ..甘草及其制剂不宜与利尿酸、 氯噻 嗪类利尿药合用 , 因为合 用 能使血清钾离 子浓 度降低 . 有可能加重 引起 低血钾 的危险。 23中西 药合 用 . 时可使 用毒 副反 应增 强 . 有 231中药麻 黄及 制剂 , .. 不宜 与 肾上 腺 素联 用 , 因麻 黄碱 有类 似 肾上 腺 素样 作 用 , 与 。 腺素 配 伍应 用 , 若 肾上 可增 加 后者 的 毒 副作 用 。 宜 与异 烟肼联 用 , 不 联用 会使 副作用 增强 : 不宜 与
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用药原则
![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用药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dca84f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2.png)
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用药原则中西药配伍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将中药与西药进行合理的搭配和配比,以达到增强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但是,在中西药配伍中,由于中西药物的不同性质和作用机制,存在着一些严格的配伍禁忌和用药原则,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配伍禁忌1、药物毒性相加或作用反应有些中西药物之间的作用可能会相互作用,甚至会增强对人体的毒性反应,因此需要在实际使用中注意以下禁忌:(1)利尿剂类药物+中药大黄:大黄含有蒽醌类成分,其与利尿剂类药物配伍后易引起肝肾损害。
(2)抗生素类药物+中药黄芩:黄芩和抗生素在体内会发生拮抗作用,降低抗生素的疗效。
(3)挛缩毒素+麻醉药:这两种药物都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此其配伍使用会导致生理反应相加,最终导致呼吸循环衰竭,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2、药物相互矛盾或抵消作用有些中西药物之间也存在一些相互矛盾或抵消作用,因此在合理使用中也需要注意以下配伍禁忌:(1)降压药物+中药麻黄:麻黄中的麻黄素、麻黄碱等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而降压药物会降低血压,两者相互矛盾。
(2)血管扩张剂+中药当归:当归能增强血管收缩剂的收缩作用,因此两者配伍使用会使发生血管痉挛,严重时可能导致脑梗死等疾病。
(3)消炎药+中药人参:人参中的多糖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而消炎药则会破坏人体免疫力,双方作用存在抵消。
二、用药原则1、使药互补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中西药物的搭配及配比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药性应互补:中西药物在搭配使用时,应具有彼此的优点,可以起到相互协同的作用,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例如,中药当归与西药环磷酰胺配伍能够增强其抗癌作用。
(2)药性相近:药物的性质相似时,容易互相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针刺配合针药结合使用可提高中药的药效。
2、酌情搭配在配伍中西药物时,还应根据病情、患者年龄、体质、机体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避免搭配不当导致不良反应。
常用中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常用中药与西药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41f987fa770bf78a652954da.png)
常用中药与西药配伍禁忌(一)麻黄及其制剂1、不宜与降压灵、利血平、胍乙啶、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同用。
麻黄碱有升压作用,与降压药产生药理作用拮抗。
2、不宜与氯丙嗪、苯巴比妥等镇静催眠药同用。
麻黄碱能兴奋中枢神经,拮抗镇静催眠咬的中枢抑制作用。
3、不宜与痢特灵、优降宁、苯丙胺、苯乙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籍同用。
4、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苷类同服。
麻黄碱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加快。
如同时服用洋地黄类,可导致强心苷中毒。
5、不宜与氨茶碱同用。
使毒性增强。
6、不宜与异烟肼同用。
两药均可引起精神兴奋、排尿困难等副作用。
7、不宜与咖啡因同用。
(二)延胡索(元胡、玄胡)及其制剂1、不宜与氯丙嗪同用。
二者有类似安定和中枢性止呕作用,但同用会产生震颤麻痹。
2、不宜与咖啡因、苯丙胺等中枢兴奋剂同用。
延胡索乙素具有中枢抑制作用,降低西药的疗效。
3、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用。
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巴马汀,其降压作用可被单胺氧化酶抑制所逆转或消除,故在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期间及停药时间不足两周者,不宜应用元胡及其制剂。
4、不宜与士的宁及马钱子同用。
可增强士的宁的毒性反应。
(三)黄连、黄柏、苦参等及制剂1、不宜与强心苷同用。
这些中药在胃肠道中有很强的抑菌作用,肠道菌群的改变使强心苷被细菌代谢部分减少,血中强心苷浓度升高,易发生中毒。
2、不宜与酶类制剂同用。
这类中药抑制酶的活性,降低酶类制剂的作用。
3、不宜与青霉素同用。
含黄连的注射液与其配伍不稳定,遇酸、碱、醇、重金属离子均易析出沉淀。
(四)川芎及其制剂1、不宜与心得安同用。
川芎嗪具有β-受体激动剂样作用,可以强心、扩冠,心得安能阻断其作用。
2、不宜与甲苯丙胺同用。
川芎具有镇静作用,可以拮抗甲苯丙胺的兴奋作用。
(五)附子和乌头及其制剂1、不宜与肾上腺素类同用。
乌头碱可增强肾上腺素对心肌的直接作用,合用产生被动异位心率。
2、不宜与强心苷类同用。
合用会加重对心脏的毒性。
3、不宜与心得安、利血平同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药配伍中的禁忌
标签:中药;西药;配伍;禁忌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并用的机率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中西药之间相互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实践证明,有些中西药配伍应用,不仅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使药物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现就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如下。
1有些中西药联用,降低疗效
1.1中西药联用生成难溶性络合物
含Fe2+、Fe3+、Mg2+、Al3+、Ca2+等多种二价以上金属阳离子的中成药,如桔红丸、明目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清胃黄连丸、女金丹、朱砂安神丸、当归浸膏丸、复方五味子片、追风丸等,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异烟肼联用,生成难溶性络合物,影响吸收,降低疗效。
1.2中西药配伍形成沉淀,导致变性或失活
1.2.1含鞣质的中药及中成药与金属离子制剂、强心苷、含氨基比林成分的药物等合用,能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发生沉淀、变性、失活而降低药物疗效。
含鞣质的中药及中成药与胰酶、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合用,会使上述酶制剂灭活,降低其生物利用度,也能使多种抗生素、维生素B1、B6失去活性而影响其吸收利用。
1.2.2黄连、黄柏、川乌、附子、麻黄、马钱子、洋金花、延胡索等含生物碱的中药及其制剂与酶制剂、金属盐类、碘化物联用,会产生沉淀反应,使药效降低或失去治疗作用。
1.3中西药合用影响疗效
1.3.1甘草、鹿茸及其制剂,如复方甘草合剂、甘草片、参茸片、鹿茸片等与本药降糖药胰岛素、优降糖、甲苯磺丁脲、降糖灵等同服,因甘草、鹿茸的类皮质激素功能有升血糖作用,多而降低了降血糖药物的疗效。
1.3.2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国公药酒、骨刺消痛液等药酒,若与西药鲁米那、苯妥英纳、安乃近、胰岛素、甲苯磺丁脲等同服,因乙醇能增强肝药酶活性,使上述西药在体内代谢加速,从而降低疗效。
1.3.3麻黄及其制剂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是交感神经兴奋剂,能对抗降压药的作用,故不宜与复方降压片、降压灵、胍乙腚等药物合用,也不宜与镇静催眠药如氯丙嗪等联用。
1.3.4延胡索及其制剂不宜与咖啡因、苯丙胺等同用,因延胡索所含的生物碱有对抗中枢兴奋作用,而使药效降低。
1.3.5含雄黄的的中成药,如牛黄消炎丸、六神丸、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等,不宜与亚铁盐、亚硝酸盐类同服,因雄黄的主要成分为ASS,可生成硫代砷酸盐使疗效下降。
2有些中西药联用,发生毒副反应
2.1中西药联用,可能造成中毒
2.1.1含大量有机酸的中药及制剂能增加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在肾脏的重吸收,加重对肾脏的毒性,故不宜长期合用。
2.1.2含雄黄的中成药也不宜与硝酸盐、硫酸盐同服,因这些西药在胃液里可产生微量硝酸、硫酸,使雄黄所含的ASS氧化,增加毒性。
2.1.3中药麻黄及制剂,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毒毛旋花子苷K等强心药配伍,因麻黄碱能兴奋心肌,而致心律加快,故增加强心药对心脏的毒性。
2.2中西药配伍不恰当可发生危险
2.2.1含麻黄的中成药,如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气管炎丸、气管炎糖浆、哮喘片、止嗽定喘丸等,若与西药单胺转化酶抑制剂如痢特灵、优降宁、闷可乐、苯乙肼等并用,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口服后可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单胺类神经介质不被酶破坏而贮存于神经末梢中,而麻黄里的麻黄碱可促使贮存于神经末梢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严重时可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2.2.2桃仁、苦杏仁、白果、枇杷仁等含氰苷的中药及制剂若同麻醉、镇静、止咳等西药合用,会引起严重的呼吸中枢抑制,甚至使病人死于呼吸衰竭。
2.2.3甘草及其制剂不宜与利尿酸、氯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因为合用能使血清钾离子浓度降低,有可能加重引起低血钾的危险。
2.3中西药合用,有时可使用毒副反应增强
2.3.1中药麻黄及制剂,不宜与肾上腺素联用,因麻黄碱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若与肾上腺素配伍应用,可增加后者的毒副作用。
不宜与异烟肼联用,联用会使副作用增强;不宜与氨茶碱并用,虽二者均为平喘药,但临床观察表明,两药合用,疗效不仅不及单独使用,而且毒副反应如头痛、头昏、心律失常等的發生率明显增加。
2.3.2含朱砂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健脑丸、人丹、七厘散、紫雪丹、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等,不宜与还原性西药如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等同服,以免生成有毒的溴化汞、碘化汞等沉淀物,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3小结
中药与西药的配合使用可能存在的的配伍禁忌也许不止这些,这就要求广大医药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总结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谢惠民.合理用药[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7.
[2]张象麟.药物临床信息参考[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7-88.
[3]夏秋欣.临床护理药理学手册[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4-5.
[4]朱璐卡,胡国华,王井和,等.射干麻黄汤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gE,IL-4,TNT-α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0):2265-2266.
[5]李宁.关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