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简述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简述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一、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二、非限制使用级是指经过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这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时间较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适用于临床常见病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疾病。
三、限制使用级是指经过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这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时间较短,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较多,价格较高,适用于临床常见的严重感染疾病。
四、特殊使用级是指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和(或)较高的毒性作用,或者新上市的抗菌药物,或者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或者价格昂贵等不宜普遍使用的抗菌药物。
这类药物应当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五、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权限。
当使用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经本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批。
六、对于使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当由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并在病历中记录。
七、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定期对本院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评估,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八、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时进行报告。
九、医疗机构应当结合临床实际,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相关规定,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
十、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和能力,并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培训和考核。
十一、医疗机构应当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定期公布考核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以上就是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
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标准及临床应用评价标准

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标准及临床应用评价标准为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高医生用药水平,根据《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等文件要求,结合医院实际,修订本使用评价标准。
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临床应用评价标准(一)临床医师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一般不能作为预防性用药。
(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如果药敏结果中有非限制或限制级抗菌药物对此病原菌敏感,则不建议选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三)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如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提出根据病情需要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则可以经验用药,但经验性用药不得超过5天。
(四)紧急情况下(如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或夜间),未经专家会诊同意或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申请科室做好相关病程记录,并于24小时内完善会诊审批程序。
(五)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必须满足如下条件之一:1.感染病情严重者:(1)有败血症、脓毒症等血行感染。
(2)有休克、呼吸衰竭、DIC等合并症。
(3)脏器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等。
(4)感染性心内膜炎、化殡性心包炎等。
(5)严重的肺炎、骨关节感染、肝胆系统感染、蜂窝组织炎、重度烧伤、严重复合伤、多发伤及合并重症感染者。
(6)混合感染的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的感染:(1)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2)接受抗肿瘤化学疗法或接受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
(3)血WBC<1×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
(4)脾切除后不明原因发热者。
(5)艾滋病或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者。
湖取路微逃的说R海滩的3.只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的病原菌感染。
4.当患者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效果不明显时。
(六)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的判定,应按照《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规定由会诊专家进行判定。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在医疗领域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由于其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需要更为严格和规范的管理流程,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定义及特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这类药物通常用于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合并感染等危急情况。
二、管理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症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应基于患者的病情、病原菌的特点、药敏结果等综合判断。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体重、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等,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3、合理联合用药在必要时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但应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和耐药菌的产生。
三、管理流程1、申请与审批(1)临床医师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前,应填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申请表》,详细说明患者的病情、使用该药物的理由、预期的治疗效果等。
(2)申请表提交给本科室主任进行审核,科室主任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临床治疗的需要进行评估,并签署意见。
(3)经过科室主任审核通过的申请表,提交给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或相关的药事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
2、会诊制度(1)对于申请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患者,应由医院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会诊。
(2)会诊专家应包括感染科医师、临床药师等,共同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方案。
(3)会诊意见应记录在病历中,并作为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依据。
3、用药监测(1)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期间,临床医师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等。
(2)定期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病原学检查等,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3)临床药师应参与用药监测,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方面的建议和指导。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一、目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对一些特殊的致病菌具有特效的抗菌药物,通常被用于治疗严重感染、耐药菌感染以及由其他抗菌药物无法治疗的疾病。
为了合理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以减少抗菌药物使用过多导致的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保护公众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内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科室以及药事部门。
三、管理原则1.合理使用:以临床指南为依据,根据临床需要和病原菌的易感性情况,综合考虑患者病情、既往用药历史等因素,选择是否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2.临床评估: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前,必须进行临床评估,确保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必要的,并评估患者的病原菌感染情况以及抗菌药物的疗效。
3.多学科参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要多学科的协同配合,包括感染科、临床药师、微生物实验室等专业人员的参与。
4.知识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临床医生、护士和药师等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了解和正确使用的能力。
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管理流程2.申请审批:医生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前,必须向医疗机构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审批委员会提交使用申请。
审批委员会由感染科、药事管理、临床药师等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审核使用申请。
3.药物配送: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配送必须由药事部门统一安排,保证药物的追踪管理和使用合规性。
4.监测和反馈:医疗机构应建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监测机制,定期对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向相关科室和医生提供反馈信息,以便调整使用策略。
五、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保管与交接1.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必须由专人保管,药品存放区域应符合药品储存的要求,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交接必须由药事部门的药剂师亲自完成,双方应共同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和数量,并在交接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六、违规处理对于违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的行为,医疗机构应根据相应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包括警告、诫勉、扣除奖励等纪律处分。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规定1. 依据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要求医疗机构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而制定本规定。
(1)医疗机构要按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生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2)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指定的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生、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生开具处方。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2. 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由专家会诊组成员负责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指导。
3. 抗菌药物管理专家会诊组的责任和权利(1)熟悉抗菌药物管理的有关文件及其要求。
(2)带头规范、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并保持二十四小时通讯通畅。
(3)应邀参加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会诊,并加强规范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的宣教、指导、监督。
4. 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参照医院抗菌药物目录与分级管理。
5.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的原则(1)临床医生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能作为预防性用药。
(2)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如结果中有对非限制或限制类抗菌药物敏感,则不建议选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3)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在经专家组专家会诊后,可以使用上述药物,但经验性用药不得超过五天。
6.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1)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必须由专家组专家填写“市中心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会诊单”,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生开具处方或医嘱。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管理。
(一)医师在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师要严格审核处方,以确保安全、有效使用,
(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会诊制度。
1.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由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的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药学专家担任。
2.患者因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须经认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程序及方法。
(一)一般情况下,使用科室提出申请,由医务处负责召集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相关专家,会诊批准同意后,填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申请表”,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使用,药房保留申请表备查。
(二)紧急情况下,未经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同意或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例记录,并应当24小时内完善会诊审批程序。
(三)医师未按照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的,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申请表,按照医院违规违纪的相关管理规定处理。
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引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护公众健康,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受到了严格的监管。
本文将介绍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定义、分类、使用原则以及相关政策。
一、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定义和分类特殊级抗菌药物是指对人类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且仅限于医院内使用的高度敏感、狭窄谱效应和剧毒或耐受性差的抗菌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适应症,特殊级抗菌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
2.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
3.糖肽类:如万古霉素等。
4.多肽类:如利奈唑胺等。
5.糖肽类:如万古霉素等。
6.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
二、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应严格遵循临床适应症,只在必要时使用。
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2.抗菌谱选择:根据感染部位和致病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特殊级抗菌药物。
同时,应尽量选择狭谱抗生素,以减少对正常微生物群落的干扰。
3.剂量和疗程: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剂量过低会导致治疗失败,剂量过高则容易出现药物毒性反应。
同时,疗程不宜过长或过短,以避免耐药性产生或复发感染。
4.联合用药:在临床需要时可以考虑特殊级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但应注意合理搭配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同时,联合用药应遵循最小抑制浓度法则,以达到最佳疗效。
5.监测和评估: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展情况等。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6.健康教育: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加强公众宣传,增强社会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视。
三、特殊级抗菌药物相关政策为了规范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1.特殊级抗菌药物目录管理:将特殊级抗菌药物纳入目录管理,并规定只有经过专业评审批准的医院才能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管理制度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管理制度一、背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治疗需求的增加,抗菌耐药性的问题逐渐凸显。
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微生物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使得原本能够治疗的感染症状无法有效控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
因此,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规范。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仅用于疑难、危重、限制使用的特殊场合,且对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或者需要更高剂量的患者使用的一类抗菌药物。
这类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因此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其合理使用和有效控制。
二、管理原则1. 临床合理性原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用于疑难、危重、限制使用的特殊场合,必须经过临床医生的有效评估和严格审核,确保患者病情需要并且其他抗菌药物无法取得治疗效果。
2. 审批管理原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申请必须经过院内专家委员会的审批,医院药事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并明确使用原因、病情、用药依据和出院后监测等相关信息。
3. 使用规范原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按照标准化的使用规范进行,包括用药途径、用药剂量、用药频次、用药时限等方面,严格按照临床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南进行。
4. 监测评估原则: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监测评估制度,包括对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测、不良反应的报告和处理、使用效果的评估等,确保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三、管理措施1. 临床需求评估:临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必须经过病情评估、疗效评估和并发症风险评估等多方面的审查,明确患者的用药需求和使用效果。
2. 临床医生双重签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经过两名以上的临床医生双重签字确认,包括主治医生和科室主任等,并填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申请单。
3. 审批管理流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申请必须经过医院专家委员会的审批,包括临床用药委员会、感染管理组、药物委员会等,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一、背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使用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需求。
为了更好地管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防止抗生素滥用,保护公众健康,特制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部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诊所、药房等医疗单位。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定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特殊抗菌作用或疗效的抗菌药物,包括但不限于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肝病特效类等。
四、使用原则1. 合理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按照医学指南和指南的要求合理使用,禁止滥用和过度使用。
2. 临床必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仅在临床上确有必要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需明确适应症和适用范围。
3. 严格遵守用药指导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严格按照用药指导,包括剂量、用药时间、疗程等。
4. 限制配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只能在医师开具处方的情况下使用,禁止自行购买和使用。
5. 存储管理医疗机构应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进行严格的存储管理,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六、使用审核1. 审核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审核制度,设立专门的审核小组进行审核。
2. 审核标准审核小组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用药指南等相关资料,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审核。
3. 拒绝申请审核小组有权对不符合审核标准的申请进行拒绝,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七、监管责任1. 医院管理机构应负有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监管责任,确保医院内的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2. 监管机构应定期对医疗机构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检查,对违规行为予以处理。
八、处罚措施对违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的医疗机构和个人,将依法给予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暂停医疗执业资格等。
九、总结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公众健康,防止抗生素滥用和抗菌耐药性的发生。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

沈阳军区总医院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
为合理使用抗菌药,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疗效和安全性、以及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分级管理。
(一)抗菌药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鉴于此类药物的抗菌特点、安全性和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需对药物临床适应证或适用人群加以限制,价格相对较非限制类略高。
3.特殊使用:包括某些用以治疗高度耐药菌感染的药物,一旦细菌对其出现耐药,后果严重,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者,以及新上市的抗菌药,后者的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尚不多,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相对较高。
(二)分级管理办法
1.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本制度,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参照“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
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
2.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
沈阳军区总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2)
一、非限制使用类
二、限制使用类。
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制度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制度(修订)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省卫生厅《广东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以及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制度。
一、抗菌药物分级原则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
(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新上市不足5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原则(一)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二)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敏感时,可以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三)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门诊医师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四)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五)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儿科和血液内科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感染专业临床药师担任;(六)紧急情况下,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应当限于1天用量。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评价标准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评价标准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1、为加强抗菌药物安全、规范、合理使用,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滥用,制定本标准。
2、使用前填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审核表”,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方可使用﹝审核表保留在使用科室备查﹞。
3、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要求及评价标准1、严格掌握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指征。
原则上应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如结果中有对非限制或限制类抗菌药物敏感,则不建议选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药敏结果显示仅对特殊药物敏感者方可使用。
2、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在经专家组专家审核通过后,可以使用,但经验性用药不得超过5天,检测结果出具后及时进行相应调整:(1)感染病情严重者如:①败血症、感染性休克;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经心肺复苏存活之病人;④脏器穿孔者;⑤感染性心内膜炎;⑥严重的蜂窝组织炎;⑦重度烧伤及其他重症感染者。
(2)免疫状态低下病人发生感染时,包括:①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②接受抗癌化学疗法;③WBC<1×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④艾滋病病人。
3、临床医师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4、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5、接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6、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能作为预防性用药。
(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情况下,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要求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要求
以下是 6 条关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要求:
1.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可得严格把控使用呀!你想想,要是随随便便就用,那不就乱套啦!就好比珍贵的宝物,岂能轻易示人。
比如说万古霉素,这可不能乱用呀,必须有严格适应证才能用呢!
2. 管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得一丝不苟呀!这就像守护宝贝一样重要呢。
比如碳青霉烯类药物,不认真管理怎么行呢,万一出现滥用,那后果不堪设想,对吧?
3.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处方权可不能随便下放哟!这就好像将军的帅印,岂能随便交给他人。
像那种特别厉害但又有风险的抗菌药物,必须得经验丰富的医生来把控呀,不然怎么能放心呢?
4. 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跟踪到底呀!这就跟盯着小偷一样,不能放松。
好比多黏菌素,用了之后得密切关注效果和不良反应,可不能一用了之呀!
5.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一定要清晰明确啊!不能模模糊糊的,就像走迷宫要有清楚的路线一样。
像替加环素,从申请到使用每一步都要明明白白的呢!
6. 培训医护人员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正确认知太重要啦!这就好比给战士磨利武器呀。
不然他们怎么能准确使用呢,你说是不是?所以一定要让他们清楚知道这些药物的特性和要求呀!
总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管理必须严格谨慎,一点都不能马虎呀!这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医疗安全负责呀!。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出现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避免耐药性的发展,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该谨慎使用。
下面是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一、什么是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那些用于治疗严重感染或者对其他常规治疗无效的细菌感染的高效抗生素。
这些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医院获得性感染或者在社区中已经出现了耐药性的细菌感染。
二、何时需要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1. 严重感染:当患者出现严重感染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这些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腹腔内感染等。
2. 耐药性:当患者对常规治疗无效时,需要考虑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这些情况包括多重耐药细菌感染、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等。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1. 限制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该被限制在治疗严重感染或者对其他常规治疗无效的细菌感染时使用。
这些药物不应该被用于预防性治疗或者轻微感染的治疗。
2. 确认诊断: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之前,需要确保患者的诊断是正确的。
这包括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评估。
3. 选择合适的药物:在选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需要考虑细菌敏感性和患者个体差异。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药物。
4. 合理用药: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该按照规定剂量和时间进行合理用药。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者耐药性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监测耐药性: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细菌的耐药性。
这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防止耐药性的发展。
6. 防止交叉感染: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这包括隔离患者、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 药物过敏: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包括皮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2. 肝损伤:部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可能会引起肝损伤,表现为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抗菌药物应用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应用分级管理制度一、抗菌药物分级原则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三级。
(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一)选用原则1.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首先应尽可能明确诊断再选用药物。
临床医师应以细菌学诊断为依据,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使所选各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临床医师应掌握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药物动力学特性,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2.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需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或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需请相关科室会诊。
3.门诊医师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
(二)抗菌药物处方权的获得及处方权限医师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考核合格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限制使用级处方权。
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可授予非限制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须经由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医学、药学、感染)专家会诊同意(在病历中体现),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聊城市精神卫生中心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并在病程中记载使用理由,第二天补办相关手续。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引言抗菌药物是现代医学重要的武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
然而,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变得尤为重要。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那些对多种耐药菌株具有活性,并且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有限的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等)。
本文将探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深入评估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前,需要对患者的感染信息、耐药情况、用药历史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这有助于确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1.细菌耐药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
因此,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之前,需要对患者的细菌耐药性情况进行评估。
这可以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来确定。
只有在确定细菌对其他常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时,才考虑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2.临床表现与病原体定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血流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腹腔感染等。
在选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原体定位。
对于不同类型的感染,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二、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探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应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优先选择其他抗菌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疗程和联合治疗等。
1.优先选择其他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作为最后的选择。
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之前,应优先考虑选择其他抗菌药物,如第一线抗菌药物、复合制剂或联合用药。
这有助于减少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并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2.剂量和给药途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剂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等特征进行个体化调整。
给药途径的选择应根据感染部位和患者的耐受性进行判断,既要保证药物的有效浓度,又要尽量减少给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介绍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一类对多种细菌有广谱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严重感染病例,如耐药菌感染或对常规抗菌药物无效的感染。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是为了合理使用这些药物,以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并保证患者的安全与疗效。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征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应遵循以下指征: 1. 严重感染病例,如败血症、脑膜炎等,需要迅速控制感染源; 2. 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 3. 对常规抗菌药物无效的感染。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的原则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包括: ### 1. 合理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
严格遵循临床治疗指南,并经过专家评估决策,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 2.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药情况,选择适当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并根据
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调整。
### 3. 定期评估对于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患者,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 4. 监测耐药性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患者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监
测细菌耐药性的变化,以便调整抗菌药物的选择。
### 5. 最短疗程原则特殊使
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的疗程应尽量缩短,避免长期使用,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6. 联合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可以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1. 不适应证特殊使用级
抗菌药物有一些严格的不适应症,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儿等,应避免使用。
### 2. 不良反应监测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告知医生。
### 3. 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与
其他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应避免与相互作用药物同时使用,并告知医生正在使
用的其他药物。
### 4. 药物存储与运输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妥善储存和运输,避免受到高温、阳光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
结论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包括合理使用、个体化用药、定期评估、监测耐药性、最短疗程原则和联合应用。
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不适应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存储与运输的问题。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保证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