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流程

合集下载

简述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

简述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

简述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通常指那些针对特定类型的细菌或病原体,具有特殊治疗效果的抗生素。

这些药物通常用于治疗严重或复杂的感染,可能对细菌耐药性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流程和准则,以确保其合理使用,并尽量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1.严格评估和确诊: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诊其感染类型和病原体。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如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2.专家咨询:对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通常需要感染病专家或临床药师的咨询和建议。

专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体的药敏结果,推荐最合适的抗菌药物。

3.确定用药方案:根据专家建议和药敏结果,制定具体的用药方案,包括药物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长度。

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和其他相关因素,调整剂量和疗程。

4.监测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反应,评估药物的疗效。

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5.定期复查和评估: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测,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评估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疗效。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更换抗菌药物。

6.用药教育和指导: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强调按时服药、不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的重要性。

提醒患者注意观察并报告可能的药物副作用。

7.记录和反馈: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为今后类似病例提供参考。

将用药情况和疗效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专家,不断优化用药流程和指南。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确保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程序

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程序

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程序1、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

2、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首先邀请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认定的至少2名会诊人员(名单见下)会诊同意并签字后,完整填写《八钢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申请单》(附件3)执申请单到药房取药。

3、临床医师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需在病程记录中记录应用该类抗菌药物的原因(需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名)。

4、紧急情况下,医师可以经过有资质的医师授权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并应填写《越级使用授权登记表》(附件4),若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事后及时补报有关材料。

附件1八钢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程序流程图附件2八钢医院越级使用抗菌药物流程附件3八钢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申请单附件4八钢医院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授权登记表附件5八钢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2年版)附件1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程序流程图附件2八钢医院越级使用抗菌药物流程附件3八钢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申请单注:请在病程中记录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与使用原因请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医嘱;紧急情况下需越级使用的,不得超过1日用量。

八钢医院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授权登记表注:请在病程中记录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与使用原因紧急情况下需越级使用的,不得超过1日用量。

八钢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2年版)注:本目录所列抗菌药物只包括全身作用的抗菌药物(含抗真菌药物)。

不包括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

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特制定本管理流程
一、门诊处方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二、临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如需使用必须由主管医师提出书面申请交医教科,医教科组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进行会诊,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医师开具。

三、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医师应详细记录用药指征,并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四、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流程如下:
医师向医教科提出使用抗菌药物申请
医教科组织会诊
会诊讨论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剂量、时间等事项
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医师开具
收治科室或主管医师严格执行并及时向医教科汇报治疗情况
五、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必须认真填写《疏勒县人民医院特殊级使用抗菌药物申请单》并存入病历。

附件:
疏勒县人民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申请表
科室:
注:
1.以上各项必须填写完整,不得漏项,否则药房不予发药;
2.申请医师必须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或科主任签名;
3.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申请表为一式二联,一联科室保留,一联交给药房。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为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流程。

一、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

(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二)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科主任担任。

二、临床科室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相关规定(一)住院患者确须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由临床科室提出会诊申请,由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诊,确定是否使用, 包括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品种、使用剂量、疗程及预后等。

(二)经会诊确需使用的,临床科室须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见附件1,由会诊人员签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或科主任开具处方方可使用。

(三)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对于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立即停药, 并积极救治(四)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在向科主任汇报后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但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事后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三、具体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如下: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旦临床科室提出申请会诊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诊讨论并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剂量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执行处方或医嘱并及时向医院汇报相关治疗附件1: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申请科室:注:1.以上各项必须填写完整,不得漏项,否则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不予审批。

2. 申请医师必须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科室主任签名。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云浮市人民医院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流程。

一、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二、临床科室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相关规定
1、住院患者确须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由临床科室提出会诊申请,由指定的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进行会诊,确定是否使用,包括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品种、使用剂量、疗程及预后等。

2、经会诊确需使用的,临床科室须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见附件1,由会诊专家签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
师开具处方方可使用。

3、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对于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立即停药,并积极救治。

4、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三、具体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如下:
填写《特殊使用抗菌
药物申请表》
科室提出申请会诊
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剂量等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
格的医师开具处方
执行处方或医嘱并及时向医院汇报。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病例应用管理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病例应用管理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病例应用管理流程1. 概述本文档旨在规范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病例应用管理流程,保证其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那些仅在特定疾病或耐药菌感染治疗时使用的抗菌药物。

2. 流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病例应用管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2.1 病例评估在患者出现感染症状时,医务人员应进行病例评估,包括病史查询、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需要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2.2 抗菌药物选择根据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合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应尽量遵循临床实践指南,并考虑患者的个体因素。

2.3 用药方案制定制定详细的用药方案,包括药物剂量、用药途径、给药频次和疗程等。

方案应符合药物说明书和相关指南的建议。

2.4 审批流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需经过审批才能使用。

医务人员应将病例及用药方案提交给医疗机构的专家委员会或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进行审批。

2.5 用药监测与评估医务人员应定期对患者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效果进行评估,并监测用药的安全性和耐药性情况。

如有必要,可进行药物浓度监测或药物代谢检测。

2.6 阶段性评估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应定期进行阶段性评估,评估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费用效益等因素,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3. 注意事项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病例应用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遵守用药指南和相关政策规定;- 确保病例评估和用药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阶段性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和相关管理部门;-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意识。

以上是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病例应用管理流程的概述和步骤,通过严格执行该流程,能够促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

包头市蒙中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流程。

一、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二、临床科室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相关规定1、住院患者确须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由临床科室提出会诊申请,由指定的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进行会诊,确定是否使用,包括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品种、使用剂量、疗程及预后等。

2、经会诊确需使用的,临床科室须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见附件1,由会诊专家签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方可使用。

3、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对于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立即停药,并积极救治。

4、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三、具体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如下: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科室提出申请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剂量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执行处方或医嘱并及时向医院汇报相关治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科室:注:1.以上各项必须填写完整,不得漏项,否则药学部不予发药;2.申请医师必须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科室主任签名;3.医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注射用阿莫西林氟氯西林、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葡萄糖依诺沙星注射液、氟罗沙星、盐酸芦氟沙星片、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夫西地酸、伊曲康唑。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规定及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规定及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规定及流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根据《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规定,为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特制定该规定: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二、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应做好血常规、PCT、细菌涂片或细菌培养等检查,且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三、各临床科室对严重、难治性感染性疾病及用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等,应及时向医务科提出会诊申请。

对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需使用特殊使用级类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万古霉素)患者,患者收治科室或主管医师不得擅自使用,应填写《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发至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相关会诊成员前往会诊。

四、会诊成员由医务科组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感控科等相关专家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对于容易涉及医疗纠纷的病例,可邀请医务科人员在场旁听,在会议上提出规避医疗风险及纠纷的措施并记录。

五、紧急情况下必须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使用前应完善血常规及PCT、细菌涂片、细菌培养三种检查中至少一种,并经科主任审核同意后,允许使用1天。

次日上午(如遇周日,可顺延至下周一)须填写《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发至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相关会诊成员前往会诊。

六、临床科室对会诊意见应严格遵照执行,并由科主任开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医嘱,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可靠。

七、科室主管医师需认真记录各专家会诊意见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中,一式两份打印,一份保存于病历中,一份保存在《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

八、对未经申请擅自使用特殊技抗菌药物的科室及个人,按《2013年永州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中的相关奖惩措施予以处罚。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的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的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的流程引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是指一类比较强效的抗菌药物,常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某些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

为了合理使用这类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医疗机构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流程与规定。

本文将介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的流程,包括申请、审批、使用和监测等环节。

申请流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的使用需要经过严格的申请程序,以确保合理、有效的使用。

申请流程如下:1.提交申请:医生在需要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的情况下,向医疗机构提交申请表格,包括患者信息、病历、实验室检测报告等。

2.医疗机构审查:医疗机构的药学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评估抗菌药使用的必要性和适当性。

审查包括查看病原菌培养结果、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等。

3.审批决策:在审查完成后,由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治疗委员会或相关专家组进行讨论和审批,决定是否批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的使用。

4.通知申请人:医疗机构将审批结果及时通知申请人,包括批准使用、拒绝使用或需要进一步提供资料的要求。

使用流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的使用需要按照一系列规定进行,确保安全有效。

使用流程如下:1.开具处方:当特殊使用级抗菌药获得批准后,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和抗菌药敏感性测试结果,开具相应剂量和疗程的处方。

2.药房发药:患者或患者家属持有效处方到医疗机构的药房领取特殊使用级抗菌药,药房会根据处方要求发放药物。

3.使用指导:医生或药师在发药时对患者进行使用指导,包括剂量、用法、注意事项等。

患者需要按照指导使用药物,并遵守医嘱和注意事项。

4.记录和监测:医疗机构需要记录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包括患者信息、剂量、疗程、不良反应等,并根据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与评估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的合理使用需要进行监测与评估,以避免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监测与评估的内容如下:•用药效果监测:对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的患者进行疗效监测,包括病情好转情况、细菌感染指标的变化等。

•耐药性监测:定期对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评估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的使用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及申请表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及申请表

特殊使用级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流程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流程。

一、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二、临床科室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相关规定1、住院患者确须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由临床科室提出会诊申请,由指定的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进行会诊,确定是否使用,包括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品种、使用剂量、疗程及预后等。

2、经会诊确需使用的,临床科室须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见附件1,由会诊专家签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方可使用。

3、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对于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立即停药,并积极救治。

4、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三、具体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如下: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科室提出申请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剂量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执行处方或医嘱并及时向医院汇报相关治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科室:说明:1.门诊一律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2.未持会诊单到药房取药的,药房一律拒发。

3.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原则上必须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4.参与会诊的专家需2名以上,其中内科专家至少1人,会诊后在会诊单相应位置签字。

5.具有会诊资格人员为:某某医师、某某主任。

6.会诊单须有医务部签字盖章方可取药,特殊情况下须院长、业务副院长审批签字。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根据《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规定,为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特制定该规定: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二、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应做好血常规、PCT、细菌涂片或细菌培养等检查,且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三、各临床科室对严重、难治性感染性疾病及用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等,应及时向医务科提出会诊申请。

对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需使用特殊使用级类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万古霉素)患者,患者收治科室或主管医师不得擅自使用,应填写《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发至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相关会诊成员前往会诊。

四、会诊成员由医务科组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感控科等相关专家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对于容易涉及医疗纠纷的病例,可邀请医务科人员在场旁听,在会议上提出规避医疗风险及纠纷的措施并记录。

五、紧急情况下必须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使用前应完善血常规及PCT、细菌涂片、细菌培养三种检查中至少一种,并经科主任审核同意后,允许使用1天。

次日上午(如遇周日,可顺延至下周一)须填写《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发至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相关会诊成员前往会诊。

六、临床科室对会诊意见应严格遵照执行,并由科主任开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医嘱,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可靠。

七、科室主管医师需认真记录各专家会诊意见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中,一式两份打印,一份保存于病历中,一份保存在《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

八、对未经申请擅自使用特殊技抗菌药物的科室及个人,按《2013年永州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中的相关奖惩措施予以处罚。

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流程(见下页)2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如下:主管医生提出申请↓本科科主任同意并组织讨论↓填写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发至医务科↓医务科组织专家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品种、用法、用量、疗程↓科室遵照执行,科主任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医嘱↓药房发药2。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及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及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及流程为加强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管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一)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

(三)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特别是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支持),经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无相应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的医师的科室由科室主任签名。

(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五)标注“*”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仅限于三级医院使用。

特殊情况下,本院因个案治疗需要使用此类抗菌药物的,应当严格执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制度,由3名及以上药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副高级以上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讨论后决定。

(六)临床医师应综合病例特点和会诊意见在病程记录上详细分析选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原因,《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会诊单》应附病历一并保存。

(七)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八)临床医师要根据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程

精心整理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为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流程。

一、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
1,由会诊人员签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或科主任开具处方方可使用。

(三)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对于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立即停药,并积极救治。

(四)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在向科主任汇报后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但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事后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三、具体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如下:
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
临床科室提出申请会诊
注:1.
2.
3.
~[。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为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流程。

一、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

(一)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二)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科主任担任。

二、临床科室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相关规定(一)住院患者确须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由临床科室提出会诊申请,由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诊,确定是否使用,包括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品种、使用剂量、疗程及预后等.(二)经会诊确需使用的,临床科室须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见附件1,由会诊人员签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或科主任开具处方方可使用。

(三)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对于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立即停药,并积极救治。

(四)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在向科主任汇报后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但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事后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三、具体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如下: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临床科室提出申请会诊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诊讨论并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剂量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执行处方或医嘱并及时向医院汇报相关治疗附件1: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申请科室:注:1。

以上各项必须填写完整,不得漏项,否则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不予审批。

2.申请医师必须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科室主任签名。

医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及申请表

医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及申请表

绥阳县人民醫院特殊使用级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流程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流程。

一、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二、临床科室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相关规定1、住院患者确须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由临床科室提出会诊申请,由指定的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进行会诊,确定就是否使用,包括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品种、使用剂量、疗程及预后等。

绥阳县人民醫院2、经会诊确需使用的,临床科室须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见附件1,由会诊专家签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方可使用。

3、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对于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立即停药,并积极救治。

4、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三、具体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如下: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科室提出申请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剂量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执行处方或医嘱并及时向医院汇报相关治疗绥阳县人民醫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科室:说明:1、门诊一律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2、未持会诊单到药房取药的,药房一律拒发。

3、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原则上必须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4、参与会诊的专家需2名以上,其中内科专家至少1人,会诊后在会诊单相应位置签字。

5、具有会诊资格人员为:陈云端,李波,罗太行,余锋,邓伟,陶光培,何修林,冯华,黄安华,赵文强,潘恩凤,佘勇。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一类对细菌尤其是耐药细菌具有特殊抗菌作用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由耐药菌引起的感染。

这些药物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风险,若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建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流程以确保其合理使用。

一、建立管理制度1.制定使用指南:制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处方指南,包括处方适应症、使用剂量、使用疗程、禁忌症等,以确保合理使用。

2.设立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审批、发放、统计等。

3.建立档案:对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患者进行档案管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药物使用情况及疗效评价等。

二、申请与审批1.严格审查:经临床医生判断确实需要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患者,由医生向管理机构提交申请,管理机构将对患者资料进行严格审查。

2.审批流程:管理机构对申请进行审批,根据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等因素,判断是否批准申请。

3.审批结果通知:管理机构将审批结果通知给医生,医生根据结果决定是否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并将决定通知患者。

三、药物发放与使用1.药物发放:管理机构根据医生的使用申请,发放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给患者,同时记录发药信息。

2.用药合理性监测:管理机构会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3.疗效评估:管理机构定期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疗效、耐药情况等,并将结果反馈给医生。

四、培训与宣教1.培训医务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医生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水平,加强合理使用的意识。

2.患教宣传:对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患者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和使用。

3.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医生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及流程旨在确保这类药物的合理使用,防止滥用和过度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流程
1. 引言
特殊级抗菌药物是一类高级别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复杂的感染病例,如耐药
菌感染、院内感染等。

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以确保合理使用和最大程度地减少药物抗菌耐药性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流程,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2. 流程概述
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病情评估
2.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3.抗菌药物选择
4.抗菌药物应用
5.疗效评估和调整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具体介绍。

3. 病情评估
在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病情评估。

病情评估包括对患者的
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

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感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程度以及患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以确定是否需要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

4. 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在确定需要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之后,医生应该进行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菌培
养是通过将患者样本(例如血液、尿液、痰液等)放置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出病原菌,并进行形态观察和鉴定。

药敏试验是将分离出的病原菌与不同抗菌药物接触,观察其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

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医生可以选择最适合患者感染菌株的特殊级抗菌药物。

5. 抗菌药物选择
根据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特殊级抗菌药物。

选择抗
菌药物时,应考虑药物的抗菌活性、毒副作用、给药方案、药物代谢和排泄等因素。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进行综合评估,并与药师进行讨论和咨询,确定最佳的抗菌治疗方案。

6. 抗菌药物应用
在确定了特殊级抗菌药物后,医生应根据药物的使用说明和给药方案进行合理应用。

应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按照给药时间和剂量进行给药
•监测患者的药物浓度和药物代谢情况
•注意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避免药物的积累和毒副作用的发生
7. 疗效评估和调整
在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后,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疗效。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并根据需要进行药物的调整。

如果抗菌治疗无效,可能需要重新进行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方案。

8. 结论
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包括病情评估、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抗菌药物选择、抗菌药物应用以及疗效评估和调整。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确保合理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并尽量减少药物抗菌耐药性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