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检查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临床检验名词解释

临床检验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抗凝: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某种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2、技术误差:由于采血部位不当、稀释倍数不准、充池不当、血液凝固、器材处理及使用不当和细胞识别错误所引起的误差3、计数域误差:是由于每次充池后血细胞在计数室内分布不可能完全相同所造成的误差4、红细胞大小不均:红细胞直径相差1倍以上,可能为造血功能紊乱、造血调控功能减弱或推片不当造成。

5、RDW:即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反应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的程度。

6、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阶段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源自有核红细胞。

RNA是碱性物质,经碱性染料(如天青B、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结构沉淀物,故名网织红细胞7、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表示骨髓中网织红细胞的生成相当于正常人的多少倍。

8、血沉:指在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

9、核左移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甚至更早的早幼稚粒细胞的现象称为核左移10、核右移: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并且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时称为核右移11、中毒颗粒:在严重的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胞质中出现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紫黑色或深紫褐色颗粒,称为中毒颗粒12、杜氏小体:中性粒细胞因毒性变化而在胞质中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染成天蓝色或灰蓝色.13Pelger—Hurt小体:成熟粒细胞核分叶能力减退,核常呈杆状、肾形、眼镜形、哑呤形或少分叶,但染色质致密、深染、聚集成小块或条索状,其间有空白间隙.与遗传因素相关。

14、Mott细胞:淋巴细胞胞浆中充满Russell小体,核常被挤到一傍,称为15:MCH/MCV/MCHC:MCV全部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Hct/RBC(X/L)X1015MCH全部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Hb(g/L)/RBC(X/L) X1012MCHC全部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平均值=Hb(g/L)/ Hct 16:细胞直方图:以细胞的体积为横坐标、以细胞出现的相对频率为纵坐标绘制的直方图,17、PT:是在体外模拟内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用以反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凝血因子是否异常.18、APTT:是在体外模拟内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用以反映内源凝血因子是否异常。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1.肺功能检查:通过对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进行测定,以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对肺功能损害的程度和性质的检查方法,临床最常用的是肺通气功能检查。

2.喀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及肺组织的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

3.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

5.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

成人多为鼻病毒所致,好发于冬春季节。

6.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

7.社区获得性肺炎:也称医院外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遑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8.医院获得性肺炎:简称医院内肺炎,是指病人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是在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出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9.侵袭性肺真菌病:是指真菌直接侵犯(非真菌寄生、过敏引起)气管、支气管或肺,引起气道黏膜炎症和肺部炎症肉芽肿,严重者引起坏死性肺炎,甚至血行播散至其他部位的临床疾病。

10.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坏死性病变,形成包含坏死物或液化坏死物的脓腔。

11.血源性肺脓肿:因皮肤外伤感染、疖、痈、骨髓炎所致的菌血症,病原菌、脓栓经血行播散到肺,引起小血管栓塞、肺组织化脓性炎症、坏死而形成肺殡肿。

12.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的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

临床特点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抨血。

13.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促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的胸部物理疗法之一,又称重力引流。

医学检查技术名词解释

医学检查技术名词解释

名解
1.离子型造影剂:
在体液内大部发生电离,以离子状态存在,因此其渗透压大于人体血浆渗透压。

离子型造影剂本身的毒副作用也相对较大。

2.非离子型造影剂:
在体液内不发生电离,以分子子状态存在,其渗透压接近人体血浆渗透压,本身的毒副作用小。

在体内不影响生物细胞的正常代谢,对红细胞、血液流变学、血脑屏障等组织器官的影响较小。

是一类理想的造影剂
3.造影检查
采用人工的方法,将与欲检查之人体器官密度不同的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引入到该器官或其周围,以观察这些器官的正常或异常表现称为造影检查
4.造影剂:用于造影检查的显影物质称为造影剂。

5.曝光系数B值:应用和不应用滤线栅时使照片上获得同一密度值的曝光量。

6.照度定律:离光源一定距离某点的光的强度(即照度)与光源的发光强度成正比, 与从光
源到该点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7.像素:矩阵中被分割的小单元称为像素(pixel)。

像素是构成数字图像的最小元素。

8.。

病原学检查的名词解释

病原学检查的名词解释

病原学检查的名词解释病原学检查是临床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时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病原学检查中,有许多涉及的名词是我们所熟悉的,但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并不了解其具体含义。

本文将对病原学检查中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

1. 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是用培养基将病人样本中的细菌进行培养,以便进一步鉴定和分离细菌种类。

这项检查通常用于寻找细菌感染的病因并确定其敏感性,以便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2. 真菌培养:与细菌培养类似,真菌培养是将病人样本中的真菌种类进行培养的过程。

真菌感染在某些疾病中十分常见,比如念珠菌感染。

通过真菌培养,医生可以确定真菌感染的种类,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3. 病毒核酸检测:这是一种通过检测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感染的方法。

核酸检测可以在病人的体液样本中寻找病毒的遗传物质,比如血液、唾液或粪便样本等。

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医生可以确定病毒感染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4.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来确定疾病的方法。

当人体受到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抵抗病原体。

通过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出人体血液中特定抗体的存在与数量,从而判断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体,并评估免疫状态。

5. 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活体细胞来确定细胞形态、功能和病理变化。

在病原学检查中,细胞学检查通常用于分析疾病相关细胞的形态特征,比如炎症细胞、癌细胞等,从而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6.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通过检测个体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变异来确定疾病风险和基因表型。

在病原学检查中,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定某些疾病的遗传性,预测个体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以及评估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7. 荧光显微镜检查:荧光显微镜检查是一种利用特定标记物与细胞或病原体结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病原体的方法。

这种检查常用于检测某些病原体,比如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的存在和定位,从而更好地指导诊断和治疗。

放射诊断常用名词解释

放射诊断常用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空腔(air containing space)是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肺囊肿及肺气囊等都属于空腔。

构成空腔的壁薄而均匀。

合并感染时,腔内可见液平面,空腔周围亦可见实变影。

2.肺门截断现象-肺门区动脉显著扩张,外围肺动脉分支细小,即"截断现象",为阻塞性肺动脉高压的X线透视特点。

3. 毗耳线:为外毗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颅脑轴位扫描横断面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绳。

4.人工对比:在影像学检查时,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人为引入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称之为人工对比。

问答题1. 如何诊断肺门增大,常见于哪些原因?正常肺门大小变异较大,且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肺门异常可出现如下表现:1.肺门增大可通过测量或自身对比法确定。

2.肺门结构异常,如右下肺动脉干增粗,肺门角变浅,肺门区结节影等。

3.肺门影模糊,密度增高。

肺门增大的常见原因有原发或转移性淋巴结肿大,良性或恶性肿瘤,动脉或静脉血管扩张等。

2、如何诊断肺纹理增多,常见于哪些原因?正常肺纹亦缺乏客观判断的标准,肺纹理增粗X线表现是:1.肺纹理不伴随向外周延伸而逐渐变细。

2.肺野外带肺纹理增多。

3.肺纹理分布不均匀,走行不规则,边缘模糊,有时支气管管壁增厚呈“双轨征”。

肺纹增粗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疾病,肺循环异常,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病和淋巴管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表现如何?(1)早期表现:在滑膜炎症早期,常无明显的X线征象,随着关节滑膜充血、增厚,关节囊内渗液和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X线检查可见关节附近软组织呈梭形肿胀、邻近关节处骨质疏松和骨膜下新骨形成。

(2)中期表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不规则,关节边缘有骨质破坏或囊达透亮区,骨质疏松明显。

常见于关节囊附着的关节边缘,亦可完全位于骨内而出现假囊肿影。

(3)晚期表现:骨质脱钙显著,呈普遍而明显的骨质疏松,多处软骨下骨侵蚀破坏,关节半脱位、变形,或骨性强直。

常用考试名词解释

常用考试名词解释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 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使血管成像的MRI 技术,一般无需注射对比剂即可使血管显影安全无创,可用多角度观察,但目前MRA 显示小血管和小病变仍不够满意,还不能完全代替DSA.2. EPI:回波平面成像,目前成像速度最快的技术,可在30ms内采集一幅完整的图像。

EPI 技术可与所有常规成像的序列进行组合。

3.MRS: 磁共振波谱,是利用 MR 中的化学位移现象来确定分子组成及空间分布的一种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性的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物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

4. MR水成像:是采用长TR ,很长TE 获得重度T2 加权,从而使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的液体呈现高信号,而实质性器官和快速流动的液体如动脉血呈低信号的技术。

通过MIP 重建,可得到类似对水器官进行直接造影的图像。

5. 窗宽( window width):指图像上16 个灰阶所包括的CT 值范围,在此织均以不同的模拟灰度显示,CT 值高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白色,而CTCT 值范围内的组值低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黑色。

6.窗位(window level):又称窗中心,一般应选择观察组织的CT值位中心。

窗位的高低影像图像的亮度,提高窗位图像变黑,降低则变白。

7.伪影( artifact ):在扫描和处理信息过程中,由于某种或某几种原因而出现的人体本身并部存在而图像中却显示出来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影像。

主要包括运动伪影、高密度伪影、机器故障伪影等。

8.体素( voxel ): CT 图像是假定将人体某一部位有一定厚度的层面分成按矩阵排列的若干个小立方体,即基本单元,以一个 CT 值综合代表每个单元内的物质密度,这些小单元即称为体素。

9.HRCT :高分辨率 CT 扫描,采用薄层扫描,高空间分辨率算法重建及特殊的过滤处理,可取得有良好空间分辨率的CT 图像,对显示小病灶及细微结构优于常规CT 扫描。

10. CTVE:CT仿真内镜成像,容积数据同计算机领域的虚拟现实结合,模拟内镜检查的过程。

影像学名词解释100个

影像学名词解释100个

影像学名词解释100个1.造影检查: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产生人工对比,借以成像。

2.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上的差别,可产生X 线对比,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别,称之为自然对比。

3.人工对比:低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引入在密度高于或者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4.CT:计算机体层成像称CT。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通过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清晰显影的成像技术。

6超声成像: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信息,经信息处理形成图像的成像技术。

7多普勒效应:是超声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时,反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

8. T1加权像(T1WI)是指图像主要反映的是组织间T1值的差别。

9.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10.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在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11.质子弛豫增强效应:顺磁性物质做为对比剂可缩短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12. 驰豫:磁化矢量恢复到平衡态的过程,磁化矢量越大,MRI探测到的信号就越强13.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14.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就是因为有骨疾病而导致的骨折。

15.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16.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17.骨质破坏:指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

18.骨质增生硬化:一定单位体积内估量的增多。

.19质子密度加权像:反映组织间质子密度差别所获得的加权像称~20.骨质坏死:指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健康体检名词解释

健康体检名词解释

健康体检名词解释
1. 健康体检:指通过对身体进行检查和测试,评估个体健康状况的过程。

2. 常规体检: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健康人进行的定期体检,通常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

3. 专项体检:指针对某一特定疾病或人群进行的体检,如高血压、糖尿病、职业病等。

4. 体检套餐:指按照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特征,制定的不同体检项目组合。

5. 体检报告:指体检结束后,医生根据体检结果所撰写的评估报告,包括体检结果、异常指标、健康建议等内容。

6. 实验室检查:指通过化验血液、尿液等样本,检测身体各种指标是否正常的一项检查。

7. 影像学检查:指通过 X 光、B 超、CT、MRI 等技术,观察身体内部器官结构和形态是否正常的一项检查。

8. 心电图:指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观察心脏功能是否正常的一项检查。

9. 内科检查:指通过医生对患者进行听诊、触诊、问诊等,观察内脏器官是否正常的一项检查。

10. 外科检查:指通过医生对患者进行观察、触摸、检查等,观察体表是否正常的一项检查。

检查的方法 名词解释

检查的方法 名词解释

检查的方法名词解释检查的方法:探究验真的精髓导语: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检查是一个常见的行为。

无论是检查工作进展、车辆状况、学业进程或是学生成绩,检查都是确保一切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

然而,不同的检查方法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探究几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并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名词解释。

一、抽样检查抽样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环境中。

通过从整体中随机地抽取一小部分样本进行检查,我们可以得出有关整体质量的合理结论。

这种方法在制造业、医药领域和市场调研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二、逐点检查逐点检查是一种详尽而仔细的检查方法,在保证每一个细节准确性的同时,也要求检查人员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这种方法常用于制造业的生产线上,用以确保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

而在其他领域,如医学领域中的手术过程、学术论文的审查等,同样需要逐点检查以确保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三、对比检查对比检查是一种通过对比不同对象或情况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判断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应用于市场竞争分析和企业业绩评估中,通过对比同行业内的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的数据来发现问题和改进策略。

对比检查也常用于学术论文的查重,通过与已有的文献对比来评估论文的原创性和质量。

四、统计检验统计检验是一种基于数理统计学原理的检查方法,它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据此对总体的某种特性(如平均值、方差等)作出推断。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市场调研和医学试验等领域。

统计检验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少量样本数据来对整体进行推测,然后依据推测结果来做出决策。

五、随机抽查随机抽查是一种相对简便而高效的检查方法,它通过从总体中随机选择一小部分进行检查,以此来评估整体的状况。

这种方法常被用于监管机构对企业、学校,以及政府部门对社会问题进行检查。

随机抽查的使用可以减少人为干扰和情感因素,确保检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医学检验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名词解释1、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单克隆抗体B细胞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具有高度特异性抗体。

2、抗原:是一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机体内或机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产物。

3、抗体: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值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4、EDTA是一种广义的碱,乙二胺四乙酸,通常叫作EDT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当M与Y进行络合反应时,如有氢离子存在,就会Y与结合,形成它的共轭酸。

此时,Y的平衡浓度降低,故使主反应受到影响。

这种由于氢离子存在使配位体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酸效应。

氢离子引起副反应时的副反应系数称为酸效应系数。

5、离心机900rpm指的是转速6、抗人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重要依据。

本试验阳性结果主要见于下列几种情况:<1>.自身免疫性贫血,(IgG)型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本试验直接反应常呈强阳性,间接反应大多阴性,但亦可阳性。

<2>.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①α-甲基多巴型:直接及间接反应均阳性。

②青霉素型:直接反应阳性,间接反应阴性,以上二型如以正常红细胞先与有关药物于37℃培育后再加病人血清、间接反应均为阳性。

③福阿亭型:(奎宁等药物)抗体通常为IgM,偶有IgG 型者,直接反应为阳性,间接反应阴性,但如用IgG抗血清做试剂则结果大部分均为阴性,但如培育时加入新鲜正常人血清(供应补体)则结果为阳性。

<3>.冷凝集素综合征直接反应阳性,间接反应阴性(试验需在37℃下进行)由于本病红细胞膜附着的是补体C4和C3而不是IgG或IgM,如果用抗IgG或抗IgM抗血清做试验时,则结果阴性,如以抗补体的抗血清做试验则直接反应阳性。

<4>.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因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病,直接及间接反应均强阳性,持续数周、换血输血后数天内可变为阴性,由于“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结果常为阴性或弱阳性。

医学诊断学名词解释汇总

医学诊断学名词解释汇总

医学诊断学名词解释汇总1. 问诊(inquiry):即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2. 症状(symptom):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3. 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4.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解释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5. 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的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6. 主诉(chief complaints) :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7. 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8. 系统回顾:指各系统疾病均有其各自的特有症状,初学者必须按系统逐一询问,以便了解病人过去的健康状况和所患疾病.9. 婚姻史:指询问未婚或已婚,结婚或离婚年龄,对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如何,若已故要询问死因.10. 发热(fever):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11. 中枢性发热:炙热因素不通过内源性致热源而直接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使体温升高,称为.12.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13.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14.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称.15. 症状(symptom):患者主观感受到不舒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称症状.16. 体征(sign):医生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称体征.17. 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18. 咯血(hemoptysis)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19. 牵涉痛(referred pain):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20. 发绀(cyanosis):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21. 中心性发绀: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所指的发绀.22. 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23.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肺淤血加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24. 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25. 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26. 黄疸(juandice):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现象称黄疸.它是症状,也是体征.27. 血尿(hematuria):尿液离心沉淀后,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即为血尿.28. 少尿(oliguria):正常成人如果24小时尿量小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毫升,称为少尿.29. 多尿: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者称为多尿(polyuria).30. 尿三杯试验:患者一次排尿,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毫升留在第三杯中. 若第一杯尿液异常,病变部位可能在前尿道;第三杯尿液异常,病变在膀胱或后尿道;若三杯尿液均异常,病变在膀胱颈以上,称.31. 膀胱刺激征:膀胱区或后尿道病变,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也称尿道刺激征.32. 晕厥(faint):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少有后遗症.33. 昏睡:指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性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34.抽搐(tic):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35. 惊厥(convulsion):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36. 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37. 低热:体温在37.3~38摄氏度.38. 高热:体温在38~40摄氏度.39. 超高热:体温在41摄氏度以上.40. 放射痛:某一器官有病变.除患病器官局部疼痛外,还可防射到远离该器官的某部相应体表出现疼痛感觉.41. 绞痛:反腐剧烈疼痛及缓解交替出现.42. 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43. 恶心:指上腹部一种特殊不适的主观感觉.44. 柏油便: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得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柏油便.45.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便的检查器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来了解和评估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46. 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通过体格检查提出的临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47. 视诊(inspection):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48. 触诊(palpation):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49. 叩诊(percussion):是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50. 清音:频率约为100-128次/震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叩诊音.51. 听诊(auscultation):听诊是医师根据病人身体各部分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52. 生命征(vital sign):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为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53. 热型:许多发热性疾病时,体温曲线的形状可有一定规律性,称为热型.54. 嗜睡(somnolence):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呈病理性持续睡眠状态,经刺激可唤醒,醒后能回答问题,能配合体格检查.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55. 意识模糊(confusion):是一种较嗜睡更重的意识障碍.患者虽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周围事物的刺激判断能力下降,出现定向力障碍,常伴有错觉和幻觉,思维不连贯.56. 昏睡(stupor):是一种较严重的意识障碍.须强烈刺激方能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回答问题含糊不清或答非所问,昏睡时随意运动明显减少或消失,但生理反射存在.57. 谵妄(delirium):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急性脑功能活动失调状态,其特点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伴有错觉和幻觉,烦躁不安, 言语紊乱.可见于急性感染的发热期、颠茄类药物中毒、肝性脑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58. 被动体位(positive position):病人不能自己调整和变换肢体和躯干的位置,见于极度衰弱和意识丧失者59. 强迫体位(compulsive position):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称强迫体位.60. 蹒珊步态(waddling gait):走路时左右摇摆如同鸭步,见于佝楼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等.61. 体型(habitus):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成长与脂肪分布状态等.62. 二尖瓣面容(mitral facies):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63. 满月面容(moon facies):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呈多血质表现,常有座疮,唇可有小须.见于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64. 甲亢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目光闪烁,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故称.65. 间歇性破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病人行走过程中,因下肢突发性酸痛,软弱无力,而被迫停止行进,需小憩后方能继续走动. 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66.慌张步态(festinating gait):起步困难,起步后小步行走,双脚擦地,身体前倾,越走越快,有难以止步之势,双上肢缺乏摆动动作,见于震颤麻痹.67. 斑疹(maculae):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既不高起皮面也无凹陷的皮肤损害,见于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68. 丘疹(papules):是一种较小的实质性皮肤隆起伴有颜色改变的皮肤损害,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湿疹等.69. 斑丘疹(maculopapulae):在斑疹的底盘上出现丘疹为斑丘疹,见于猩红热、风疹及药疹等.70. 荨麻疹(urticaria):又称风团,是局部皮肤暂时性的水肿性隆起,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颜色苍白或淡红,消退后不留痕迹,是皮肤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见于异性蛋白性食物、药物或其他物质过敏、虫咬伤等.71. 玫瑰疹(roseolas):常于胸腹部出现的一种鲜红色、小的(直径多为2~3mm)、圆形斑疹,压之退色.这是对伤寒和副伤寒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特征性皮疹.72. 瘀点(petechia):皮下出血斑点直径<2mm者,称为瘀点.73. 紫癜(purpura):皮下出血斑点直径径为3~5mm者,称为紫癜.74. 瘀斑(ecchymosis):皮下出血斑点直径>5mm者,称为瘀斑.75. 血肿:片状出血伴皮肤显著隆起者称为血肿.76. 蜘蛛痣(spider angioma):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病,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77. 肝掌:慢性肝病患者的大、小鱼际及指腹处,皮肤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78. 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照射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立即恢复,称为.79. 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两眼,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另一侧瞳孔反应,正常当一侧瞳孔受光刺激,另一侧也立即缩小,称为.80. 锁骨中线(midclavicular line):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1.Louis(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交接处向前突起而形成的夹角.82. 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为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3. 腋后线(posterior axillary line):为通过腋窝后皱襞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4. 肩胛线(scapular line):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85. 肩胛间区(interscapular region):为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86. 肩胛下角:肩胛骨的最下端称为肩胛下角.被检查者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可作为第7或第8肋骨水平的标志,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此可作为后胸部计数肋骨的标志.87. 肋脊角(costospinal angle):由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称为肋脊角.此前为肾脏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88. 肋膈窦(sinus phrenicocostalis):胸膜腔内每侧的肋胸膜与膈胸膜于肺下界以下的转折处称为肋膈窦,约有两三个肋间高度.由于其位置低,当深吸气时也不能完全被扩张的肺所充满.89. 皮下气肿(subcutaneous emphysema):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谓之皮下气肿.以手按压可出现埝发感或握雪感.90. 桶状胸(barrel chest):为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或超过左右径,故呈圆桶状.肋骨的斜度变小,其与脊柱的夹角常大于45o.肋间隙增宽且饱满.腹上角增大,且呼吸时改变不明显.见于严重肺气肿的患者,亦可发生于老年或矮胖体形者.91. 佝偻病串珠(rachitic rosary):在前胸壁沿胸骨两侧各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肥大隆起,形成串珠状,称.92. 漏斗胸(funnel chest):若胸骨剑突处显著内陷,使胸廓呈漏斗状,谓之漏斗胸.93. 鸡胸( pigeon chest):胸廓的前后径略长于左右径,其上下距离较短,胸骨下端常前突,胸廓前侧壁肋骨可凹陷,称为鸡胸.94. 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吸气时气体入肺不畅,呼吸肌收缩,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吸气时间延长,发生吸气性呼吸困难.同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95.Cheyne-Stokes(潮式呼吸)呼吸:是一种由浅慢为深快,达到最大呼吸后再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漫,直至呼吸暂停一段时间之后再开始由浅慢变深快,如此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呼吸.每一周期持续30s至2min不等,其中暂停呼吸的时间为5~30s96. 腹式呼吸: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动度较大,故称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97. 胸式呼吸:呼吸以肋间肌的运动为主,称为胸式呼吸,多见于女性.98. 呼吸过缓: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99. 呼吸过速: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100.Litten现象:Litten现象又称膈波影,是借光线照射显示膈肌移动的一种方法.检查时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光源置于被检查者的头部或足部,检查者位于光源的对面或侧面,视线与被检查者前腹壁取平.被检查者吸气时可见一条狭窄的阴影由腋前线第7肋间向第10肋间移动:呼气时阴影由下而上移动回归原位.此现象系膈肌随呼吸而上下移动所致,正常人移动范围为6cm,其变异的临床意义同肺下缘移动度.101.Kussmaul呼吸: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为排出体内较多的二氧化碳,调整酸碱平衡,可出现深而快的呼吸,称为Kussmaul呼吸或深长呼吸.102.Biots(间停呼吸)呼吸:Biots呼吸又称间停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地呼吸数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歇短时间后又突然开始有规律地呼吸,如此周而复始.103. 语音震颤:被检查者发音时产生声波,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鸣振动,可用手掌在胸壁触到,故又称为触觉震颤 (tactile fremitus).根据其振动的增强或减弱,可判断胸内病变的性质.104. 间接叩诊(indirect percussion):检查者一手的中指第1和第2指节作为扣诊板,置于欲叩诊的部位上,另一手的中指指端作为叩诊锤,以垂直的方向扣击于扳指上,判断由胸壁及其下面的结构发出的声音.该法目前应用最为普遍.105. 直接叩诊(direct percussion):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胸壁进行扣击,从而显示不同部位叩诊音的改变.106.Garland三角区:胸腔积液时在Damoiseau曲线与脊柱之间可扣得一轻度浊鼓音的倒置三角区,称为Garland三角区.107. 肺下界移动范围:受检者分别作深呼气,后屏住呼吸,叩出的两个最高和最低肺下界的之间的距离即.108. 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是由于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的结果.109. 支气管呼吸音(bronchial breath sound):为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的湍流所产生的声音,颇似将舌抬高后经口腔呼气时发出的"ha"的音响,该呼吸音强而高调,吸气时相较呼气相短.110. 管样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区听到支气管呼吸音.111.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bronchovesicular breath sound):是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及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呼吸音.音调较高且较响亮. 但强度稍弱,音调稍低,管样性质少些和呼气相短些,在吸气和呼气之间有极短暂的间隙.112. 齿轮呼吸音:由于肺脏局部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使空气不能均匀地进入肺泡,引起断续性呼吸音,因伴短促的不规则间歇,又称齿轮呼吸(cogwheel breath sound)音.常见于肺炎、肺结核等.但应与因寒冷、疼痛或精神紧张所致的断续性肌肉收缩时的附加音相鉴别,后者与呼吸运动无关.113. 啰音(rale):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adventitious sound),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变,按性质不同可分为湿啰音和干啰音.114. 湿啰音(moist rales):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bubble sound).或认为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crackles).115. 干啰音(rhonchi):亦称为哮鸣,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呼吸附加音,其发生机理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 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116.Velcro啰音: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吸气后期出现的细湿啰音,其音调高,近耳颇似撕开尼龙扣带时发出的声音,谓之Velcro啰音.117. 捻发音(crepitus):是一种极细小而均匀一致的湿啰音.多在吸气末易听到.听诊时好象在耳旁用手指捻搓一来头发所产生的声音, 故称捻发音.其发生机理是由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因分泌物存在而互相粘着陷闭,在吸气时被气流冲开而产生的高音调、高频率的细小破裂声.118. 哨笛音:即高调干啰音(sibilant rhonchi),其音调高,其音频率可达500Hz以上,呈短促的"zhi-zhi"声或带音乐性.用力呼气时其音质常呈上升性,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119. 鼾音:即低调干啰音(sonorous rhonchi),其音调低,其音频率约为100~200Hz,呈呻吟声或鼾声的性质,多发生于气管或细支气管.120. 胸语音(pectoriloquy):胸语音是一种更强、更响亮和较近耳的支气管语音,言词清晰可辨,容易听及.常见于更大范围的肺实变区域.有时在支气管语音尚未出现之前,即可查出.121. 胸膜摩擦音:正常胸膜表面光滑,在胸膜腔内有微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无摩擦音响.当胸膜有炎症或其他因素使表面变粗糙,呼吸时可听到两层胸膜摩擦的声音,称为胸膜摩122. 呼气性呼吸困难:下呼吸道阻塞患者,因气流呼出不畅,呼气需要用力,从而引起肋间隙膨隆,因呼气时间延长,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123. 猫喘:震颤是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此震颤与猫在安逸时产生的呼吸震颤相似,故称.124.GrahamSteel杂音:二尖瓣狭窄造成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在肺动脉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称Graham Steell杂音.125. 奔马律:系在第二心音之后出现的响亮额外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126. 重叠型奔马律:为舒张早期和晚期奔马律在快速性心率或房室传导时间延长时在舒张中期重叠出现引起,使此额外音明显增强.127. 心脏瓣膜听诊区:心脏各瓣膜开闭时产生的声音常沿血流方向传到体表,听诊最清楚的部位称为.128. 大炮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分离,当心房心室同时收缩时可使第一心音增强,称大炮音.129. 心尖搏动:心尖搏动主要代表左室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使肋间软组织向外搏动而形成心尖搏动.130. 负性心尖搏动: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者,称负性心尖搏动.131. 抬举性心尖搏动:心尖抬举性搏动是指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搏动,可使手指尖端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与此同时心尖搏动范围也扩大,为左室肥厚的体征.132. 脉搏短绌:在心脏听诊时,同时测定心率和脉搏,若脉率少于心律,这种脉搏脱落的现象称.133. 心率:指每分钟心搏次数.134. 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节律.135. 期前收缩:指在规则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其后有一较长间歇.136. 二联律:期前收缩规律出现,可形成联律.如每一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二联律.137. 心音分裂:第一心音或第二心音的两个主要成分之间的间距延长,导致听诊时其分裂为两个声音,即称心音分裂.138. 第二心音固定分裂:房间隔缺损时,吸气时血量回流多,分流少;呼气时血量回流少,分流多,右室排血量及时间大致稳定,第二心音分裂几乎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分裂的两个成分的时间距相对固定,故称.139. 额外心音:指在正常心音之外听到的附加心音,但与心脏杂音不同.140. 开瓣音(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又称,出现于心尖内侧第二心音后0.07秒,听诊特点为音调高、历时短促而响亮、清脆,呈拍击样. 见于二尖瓣狭窄时,舒张早期血液自左房迅速流入左室时,弹性尚好的瓣叶迅速开放后又突然停止所致瓣叶振动引起的拍击样声音.141. 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142.Austin Flint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由于主动脉血液返流,使左室舒张期容量增加,故二尖瓣一直处于较高位置而形成相对性二尖瓣狭窄,因此,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称Austin Flint杂音.143. 无害性杂音:在颈根部近锁骨处甚至在锁骨下(尤其是右侧)可出现连续性柔和杂音,系颈静脉血液快速回流产生,又称颈静脉营营声.以手指压迫颈静脉,使血流暂时中断,杂音即消失.还有在正常儿童及青年,锁骨上可有轻而短的收缩期杂音,当双肩向后高度伸张可使杂音消失.该杂音发生原理尚不明确,可能来144. 心包叩击音(pericardial knock):缩窄性心包炎时,可在第二心音后约0.1s处出现一个较响的短促声音.这是由于心包增厚,在心室快速充盈时,心室舒张受限,被迫骤然停止,使室壁振动产生此声音.145. 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时则局部又发红,随心动周期局部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146. 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147. 周围血管征:指是在某些疾病条件下检查周围血管时所发现的血管搏动或波形的改变,统称为.148. 奇脉:正常人吸气时由于胸腔负压增大.回心血量增多,肺循环血流量也增多,因而左心搏出量无明显变化.当有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吸气时由于右心舒张受限,回心血量减少继而影响右心排血量,致使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血量减少,形成脉搏减弱,甚至不能扪及,故又称“吸停脉”.明显的奇脉触诊时即可检知,不明显的可用血压计检测,吸气时收缩压较呼气时低10mmHg以上.149.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比.150. 枪击音:。

临床检查的名词解释

临床检查的名词解释

临床检查的名词解释人们常常说“疾病的确诊离不开临床检查”,的确,临床检查是医生确定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手段。

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临床检查中的一些名词可能比较陌生。

本文将对常见的临床检查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临床检查的过程和结果。

1.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对其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检查。

它包括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项目。

通过血常规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血液质量、血细胞形态特征及其数量,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病情。

2. 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是采集患者的尿液样本,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分析来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状况的检查。

其中包括尿液的颜色、酸碱度、比重、尿蛋白、尿糖等项目。

通过尿常规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地了解患者的肾功能、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通过利用不同的物理原理和设备(如X射线、超声波、磁共振等)对患者体内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观察和评估的检查方法。

其中包括常见的X线检查、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和评估人体内的病变、损伤和异常情况,并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4. 生化检验生化检验是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中的生化指标,对人体的代谢和机能状态进行评价的检查方法。

常见的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血糖、肾功能指标(如血尿素氮、肌酐等)、血脂、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等。

生化检验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糖代谢、肾功能、肝功能等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5. 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特定抗体的存在和滴度水平的检查方法。

根据需要检测的抗体种类不同,可进行抗体检测,如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抗HIV抗体检测等。

抗体检测在疫苗免疫、传染病诊断与防控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曾经或正在感染某种病原体。

6.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通过记录患者心脏电活动的变化,获取心脏功能和心律的信息的检查方法。

(完整版)检验名词解释

(完整版)检验名词解释

1.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DNA chip )或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

其原理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显微印刷等方法将大量特定序列的探针分子密集、有序地固定于经过相应处理的硅片、玻片、硝酸纤维素膜等载体上,然后加入标记的待测样品,进行多元杂交,通过杂交信号的强弱及分布,来分析目的分子的有无、数量及序列,从而获得受检样品的遗传信息。

其工作原理与经典的核酸分子杂交如Southern和Northern印迹杂交一致,都是应用已知核酸序列与互补的靶序列杂交,根据杂交信号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经典杂交方法固定的是靶序列,而基因芯片技术固定的是已知探针,因此基因芯片可被理解为一种反向杂交。

基因芯片能够同时平行分析数万个基因,进行高通量筛选与检测分析,解决了传统核酸印迹杂交技术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目的分子数量少等不足。

根据所用探针类型,基因芯片可分为cDNA ( comp lement DNA)芯片和寡核苷酸芯片;根据检测目的又可分为表达谱芯片和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芯片。

随着芯片技术在其他生命科学领域的延伸,基因芯片概念已泛化到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糖芯片、细胞芯片、流式芯片、组织芯片和芯片实验室( laboratory on a chip)等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蛋白功能分析技术,可用于蛋白质表达谱分析,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甚至DNA-蛋白质、R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筛选药物作用的蛋白靶点等.蛋白芯片技术的研究对象是蛋白质,其原理是对固相载体进行特殊的化学处理,再将已知的蛋白分子产物固定其上(如酶、抗原、抗体、受体、配体、细胞因子等),根据这些生物分子的特性,捕获能与之特异性结合的待测蛋白(存在于血清、血浆、淋巴、间质液、尿液、渗出液、细胞溶解液、分泌液等),经洗涤、纯化,再进行确认和生化分析;它为获得重要生命信息(如未知蛋白组分、序列.体内表达水平生物学功能、与其他分子的相互调控关系、药物筛选、药物靶位的选择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基因芯片(又称 DNA 芯片、生物芯片)技术,就是通过微加工技术,将数以万计、乃至百万计的特定序列的DNA片段(基因探针),有规律地排列固定于2cm2 的硅片、玻片等支持物上,构成的一个二维DNA探针阵列,与计算机的电子芯片十分相似,所以被称为基因芯片。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

1、血清:未加抗凝剂的全血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析出的上清液。

2、血浆:加入抗凝剂的全血标本,离心后的上清液。

3、染色质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的胞质中,呈圆形,1~2μm大小,染紫红色,可1至数个,为核残余物。

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后等。

4、卡波环:在嗜多色性或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的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结构,有时绕成“8”字形。

现认为可能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

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和铅中毒患者等。

5、有核红细胞:为幼红细胞,存在于骨髓中;正常成人外周血中不能找到,若出现属病理现象。

6、嗜多色性红细胞: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细胞较大,由于胞质中含有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的DNA而被染成灰蓝色,此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在增生性贫血时增多,溶血性贫血时最多见。

7、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指在瑞氏染色条件下,胞质内存在嗜碱性黑蓝色颗粒的红细胞,属于未完全成熟且胞质中RNA等变性的红细胞,其颗粒大小不一、多少不等,正常人血涂片中很少见。

有铅、铋、汞中毒时增多,常作为铅中毒的诊断筛选指标。

8、低色素性红细胞:红细胞的生理性中心淡然区扩大,甚至成为环形红细胞,提示其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9、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10、网织红细胞: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此胞质内尚存留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煌焦油蓝等活体染色后,嗜碱性物质凝集成颗粒,其颗粒又可连成线,而构成网状结构。

11、Price-Jones曲线:根据红细胞直径数据绘制出红细胞大小分布的曲线,横坐标为红细胞直径的大小,纵坐标为直径一定大小的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主要用于贫血类型的鉴别。

12、血沉(红细胞沉降率):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

13、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细胞增多(>5%)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均称为核左移。

最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

内科护理名词解释

内科护理名词解释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1.肺功能检查:通过对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进行测定,以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对肺功能损害的程度和性质的检查方法,临床最常用的是肺通气功能检查。

2.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及肺组织的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

3.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

5.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

成人多为鼻病毒所致,好发于冬春季节。

6.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

7.社区获得性肺炎:也称医院外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8.医院获得性肺炎:简称医院内肺炎,是指病人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是在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出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9.侵袭性肺真菌病:是指真菌直接侵犯(非真菌寄生、过敏引起)气管、支气管或肺,引起气道黏膜炎症和肺部炎症肉芽肿,严重者引起坏死性肺炎,甚至血行播散至其他部位的临床疾病。

10.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坏死性病变,形成包含坏死物或液化坏死物的脓腔。

11.血源性肺脓肿:因皮肤外伤感染、疖、痈、骨髓炎所致的菌血症,病原菌、脓栓经血行播散到肺,引起小血管栓塞、肺组织化脓性炎症、坏死而形成肺脓肿。

12.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的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

临床特点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

13.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促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的胸部物理疗法之一,又称重力引流。

日常安全检查名词解释

日常安全检查名词解释

日常安全检查名词解释
日常安全检查是指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对环境、设备、行为等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安全和预防潜在的危险或风险。

以下是与日常安全检查相关的一些术语解释:
环境安全检查:对居住、工作或公共场所的环境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这可能包括观察和评估建筑物的结构和设施,检查消防安全设备、紧急出口和安全标识等。

设备安全检查:对使用的设备、工具或机械进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符合安全要求。

这可能涉及检查电器的绝缘性能、机械的运行状况、工具的安全性等。

行为安全检查:对个人或团体的行为进行检查,以识别潜在的危险行为或违规行为,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这可能包括培训员工如何正确使用设备、遵守安全规章制度、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等。

安全标准合规性检查:对组织、项目或工作流程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法规和安全标准。

这可能涉及检查安全管理体系、操作程序、防护措施、紧急预案等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和规定。

事故记录和分析:记录和分析事故和意外事件的信息,以了解潜在的风险和改进安全措施。

这可能包括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制定预防措施和改进措施的建议等。

培训和意识提升:提供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以提高个人和团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通过日常安全检查,人们能够识别和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这有助于保护个人和团体的健康与安全,并维护一个安全和可持续的环境。

检查的名词解释

检查的名词解释

检查的名词解释一、引言检查作为一个常见的名词,既可以指代某种行为过程,也可以指具体的评估工具或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检查的情况,无论是医学检查、考试检查还是工作中的质量检查等等。

本文将对检查这一概念进行全面解读,讨论其内涵、作用和应用范围,以增进对该名词的理解。

二、概念解析1. 检查的定义检查是一种对特定对象或现象进行审视、评估和判断的行为。

通过对对象或现象的全面观察、分析和检验,以获得详细、准确的信息,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评估和改进某种情况或问题。

2. 检查的特点(1)客观性:检查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评估,不受主观意见的干扰,力求客观反映事物本质。

(2)全面性:检查要求对所检察的对象或现象全面了解,不能局限于片面或表面现象,以获得真实、全面的认识。

(3)科学性:检查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律,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分析工具,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三、检查的作用1. 了解和评估检查是我们了解特定对象、现象或情况的重要途径。

通过检查,我们可以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了解问题的本质、原因和程度,为进一步评估和处理问题提供依据。

2. 预防和控制通过定期检查工作、设备或环境,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和风险的发生。

3. 提升质量和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可以发现和修复产品缺陷,确保产品质量合格,提升企业声誉和竞争力。

同时,在工作中实施检查,可以发现和纠正操作不当和浪费的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4. 确保安全和合规检查在保障安全和合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医学检查、环境检查还是法律法规的执行检查,都是为了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检查的应用范围1. 医学检查医学检查是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通过各种检查手段,如体检、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等,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发展情况,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检查名词解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诊断领域也日新月异。

各种各样的检查项目层出不穷,可能让人有些眼花缭乱。

本文旨在为读者解释一些常用的检查名词,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医学术语的含义。

一、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指通过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测。

这一
检查项目主要包括测定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细胞形态等指标。

血常规检查可以提供许多有关患者健康状况的关键信息,如贫血、感染和炎症等。

二、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通过分析患者的尿液样本,来评估肾功能和身体的健康状况。


一检查项目通常包括测量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蛋白质含量、糖含量、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以及细菌和结晶的存在等。

尿常规检查能够提供关于肾脏功能异常、尿路感染和代谢疾病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三、X光检查
X光检查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来生成人体内部图像的常见诊断方法。

这项检
查广泛用于检测骨骼、肺部和胸腔等部位的异常。

根据需要,患者需要采取适当的体位,如站立、坐着或躺下,以便医生能够获得尽可能详细和准确的图像。

X光检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帮助医生迅速确定某些疾病的诊断。

四、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来检查内脏器官及其他结构的无创影像诊断方法。

通过将超声波探头放置在患者的皮肤上,医生可以获得声波与组织反射的信息,
然后将其转化为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这一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检查腹部、乳腺、心脏和妇科等领域,对于诊断、评估疾病和指导手术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CT扫描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基于X射线的断层成像技术,能够提供非
常详细和准确的人体结构图像。

通过旋转式X射线束和接收器的不断运动,CT扫
描仪可以在多个角度上获取人体的横断面图像。

与传统X光检查相比,CT扫描可
提供更精准的图像,并且对于检测内脏器官、肿瘤和意外伤害等病变十分敏感,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六、MRI检查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高分辨率
图像的检查方法。

通过将患者放置在磁场中,MRI扫描仪可以捕捉到人体组织中
氢原子的信号,然后根据这些信号生成图像。

MRI检查通常用于检查大脑和脊髓、肌肉和骨骼、关节和软组织等结构,可以帮助医生在早期诊断和治疗病变方面提供有力的依据。

七、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通过记录患者心脏电活动的方法,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

这项检查通过将一系列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手臂和腿上,可以记录到心脏产生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图形显示出来。

心电图检查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对于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心脏问题非常有价值。

通过以上对一些常见的检查名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医学术语的
含义和作用。

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帮助他们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当我们了解并理解这些检查名词时,将更有助于我们与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