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3复式记账原理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257588ad02de80d5d8404d.png)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一、概念:复式记帐法是以“借”、“贷”两个字做为记帐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帐法。
所以这个“借”、“贷”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可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
二、特点:复式记账法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在全部经济业务都登记入账以后,可以通过账户记录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因而可据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三、优点:1、帐户对应关系清楚,可以鲜明第反映各种经济活动的来龙脉;2、帐户设置适用性强,帐户的基本结构为适用既反映资产,有反映负债的双重性质帐户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因此,采用借贷记帐法不要求所有帐户固定分类;3、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记帐,无论发生额和余额都保持借贷平衡关系,对日常核算记录的汇总和检查十分简便。
说起借贷记账法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记账,记账就是业务发生后,将其记录在账户中,为了更好的掌握资金的来源与去向,企业一般都采用复式记账法,也就是指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记录时,同时在相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法。
例:海珍集团用银行存款购入设备,价值10000元,发生此业务后,用复式记账法记账时,需要在银行存款账户上记一笔账,减少了10000元,另一方面还要在固定资产账户上记一笔账,增加了10000元,即业务发生后在两个相关联的账户都做登记,金额相等,均为10000元。
复式记账法的好处是可以让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到业务的资金运动情况,以相等金额记账,可以方便的查出记账出错情况。
我国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都采用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为会计平衡等式,对各项经济业务的记账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四章复式记账法原理
![第四章复式记账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dcdd886529647d272852dc.png)
◎应在哪些账户中登记? ? ◎应登记在账户的哪一方? ? ◎各账户中登记的金额是多少? ? 对这些问题进行确 认,并写出一定的记录 形式,即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
初级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第一节 复式记账
理解“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 必须平衡”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是一定会计期间内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 内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 ★必须是 内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 才会存在上述平衡关系。 才会存在上述平衡关系。不同会计期间账户之间不会 存在平衡关系。 存在平衡关系。
10
初级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第一节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
(4)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 )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 根据以上原则进行复式记账, 根据以上原则进行复式记账,一定会计期间的所有账 户之间会形成如下两个方面的自动平衡关系: 关系: 户之间会形成如下两个方面的 关系
11
16
初级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 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表示会计要素 具体内容增减变动,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 相等”为记账规则,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 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 额全面、系统地反映,力求反映经济业务和价 值运动的来龙去脉。 ◆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19
初级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
20
初级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账户登记的内容 资产+费用(成本)=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费用(成本)=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负债 借方: ① 资产的增加 ② 权益的减少 ③ 费用成本的增加 ④ 收益的结转 贷方: ① 资产的减少 ② 权益的增加 ③ 费用成本的结转 ④ 收益的增加
基础会计复式记账法
![基础会计复式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62849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2.png)
LOGO
主要内容
➢ 复式记账原理 ➢ 借贷记账法 ➢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第一节 复式记账原理
一、复式记账法的来源
复式记账法的产生经历了很长的时间,都是为了解决商业问 题而产生的。
在西方,复式记账法的产生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
在文艺复兴时期渐趋成熟,其标志是1494年由意大利的僧 侣和数学家卢卡·帕乔利撰写的《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 的出版。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应用举例
【例3-6】企业购买80 000元材料,其中55 000元已用银行 存款支付,25 000元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原材料增加了80 000元,而“原材料”账 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因此,应记入“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使企业的银 行存款减少了55 000元,而“银行存款”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减少应记入“银 行存款”账户贷方,同时,引起企业的应付账款增加25 000元,而“应付账款” 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增加应记入“应付账款”账户贷方。
(3)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 进行分类登记,并以双重记录为基础对账户记录及结 果进行试算平衡,以验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二、复式记账的原理和特点
在西方国家,历史上只有一种复式记账法,就是“借贷 记账法”。在我国,曾先后出现过“借贷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但后两种复式记账 法在我国已取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我国的行政 单位、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也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基础会计第三章记账方法记账原理及分类及复式记账法运用
![基础会计第三章记账方法记账原理及分类及复式记账法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36e5e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7.png)
③购买设备2500元,款项未付
借
应付账款
贷
本期减少额 3000
期初余额 10000 本期增加额 5000
2500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3000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7500 期末余额 14500
期末余额=10000+7500-3000=14500
A企业10月1日原材料期初余额为10000元,10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5000元 ②生产部门领用原材料8000元 ③盘点时发现一批原材料报废2000元
借
库存现金
贷
期初余额 1000 本期增加额 3000
本期减少额 2000 200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3000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200
期末余额 180 0
期末余额=1000+3000-2200=1800
2.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P50)
借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贷
本期减少额 XXX XXX
应收账款(资产-)
银行存款(资产+)
6、货向款银行申请短短期期借借款款(负12债0+0)0元,直接偿还之应付前账所款欠(负供债应-)单位的
7、经批准将其资本公积20000元转增资本
资本公积(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
8、某公司将贾公司所欠应付的账货款款(负20债0-0) 0元,转作对实收贾资公本司(所的有投者入权益资+本)
A企业10月1日短期借款期初余额为100000元,10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从银行取得6个月的短期借款50000元,存入银行 ②归还前期短期借款60000元
A企业10月1日实收资本期初余额为500000元,10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获得国家以价值100000元的新机器设备一台作为对A企业的追加投资 ②同意将对B企业的债务50000元转为本企业的股权 ③经董事会同意由国家调出不需用的价值50000元的新设备,作为所有者回收
会计及基础3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会计及基础3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65c50047be1e650e52ea99cb.png)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恒等式)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九种情况)1.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2.负债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3.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4.权益内部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5.权益内部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6.等式两边同增,资产项目增加,负债项目增加,增加金额相等。
7.等式两边同增,资产项目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加金额相等。
8.等式两边同减,资产项目减少,负债项目减少,减少金额相等。
9.等式两边同减,资产项目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减少金额相等。
三、收入与费用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收入-费用=利润(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基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四、记账方法1.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地等级,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制记账法主要是借贷记账法。
五、复式记账法的特点1.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
2.可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是指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并且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账户接待双方必须做相反方向的记录。
1.资金类账户的基本结构资产的增加额计入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额计入账户的贷方,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基本结构贷方登记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若期末有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现有数额。
第三章 复式记账 《新编基础会计学》 PPT课件
![第三章 复式记账 《新编基础会计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4b33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6.png)
❖ 【业务11】企业厂部耗用材料3000元。
(10) (11)
(2) (7)
管理费用
4000 3000
原材料
3000 2000
(11)
3000
❖ 【业务12】企业收到所欠款3,000元,存入银行。
❖ 【业务13】张华用个人资金10,000元支付其 家庭装修费用。
▪ 这是张华的个人交易,而非企业业务事项。由于该项业 务不是企业交易,不对企业的资金运动产生影响,该业务 勿需记录。
一、什么是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借”
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 等”为记账规则,来登记经济业务的一种复式记账 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基本内容
1、理论依据 2、记账符号 3、账户设置及账户结构 4、 记账规则 5、 试算平衡
Company Logo
二、借贷记账法的内容(特点)
(2) (1)
原材料 3000
银行存款 40000 (2)
3000
❖【业务3】企业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30 000元, 并存入开户银行。
❖ 【业务4】企业从银行支取现金5,000元,用于 借支差旅费。
❖ 【业务5】企业偿还10,000元的银行短期借款。
❖ 【业务6】企业购买设备,通过银行支付20000 元。
Company Logo
❖ (2)种类: ❖ A、简单分录:一借一贷 ❖ B、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 ❖ C、复杂分录:多借多贷
Company Logo
❖ 会计分录编制举例业务 ❖ (5)借贷记账法的过账。 ❖ A、开设账户并记入期初余额。 ❖ B、根据会计分录登记账户。 ❖ C、结出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
基础会计学(第三版)课件:复式记账法
![基础会计学(第三版)课件:复式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f8140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6.png)
▪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应当 对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借贷记账法的记 账规则、会计分录有全面的了解,从而 知道会计的记账方法是什么,会计记账 的专业语言是什么。那么对发生的每一 笔经济业务,会计如何应用借贷记账法 编制会计分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 开始第四章内容的学习。
济业务;
②即便是记录的经济业务,也不完整, 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③不便于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复式记账法
对每一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以 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 方法。
▪ 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1.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不加区别的进 行记录,因而可以全面、完整、连续、系统 的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借增贷减结构 2.借减贷增结构
具体结构
借方
资产类账户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负债类账户 借方 所有负者债权类益账类户账户 贷方
借方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贷方
期初余期额初余额
本 本期期减减少少额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增加本额期增加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期额末余额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根据各种会计对象要素之间 的平衡关系来检查各类账户的纪录是否正 确的一种方法。
▪试算平衡方法
a.发生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原理:记账规则
发生额试算公式的作用
可以检查每笔会计分录的 借贷方发生额是否平衡
可以检查一定时期会计科目的 借贷发生额是否平衡
▪ 重点、难点提示
“借、贷”二字的会计含义、会计 分录的构成及编写要求、借贷记账 法的记账规则、账户对应关系、试 算平衡
会计复式记账原理
![会计复式记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f20e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6.png)
会计复式记账原理
会计复式记账原理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每一笔业务都要有相等金额的借方和贷方,保持左右平衡。
在复式记账中,每一项业务都需要分别记录在借方和贷方记账凭证上,以便于正确记录和查明每一笔交易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根据会计复式记账原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是会计科目的五大要素,每个要素都有相应的借方和贷方账户。
根据具体的业务性质和影响,进行相应的借贷记账处理,以确保每一笔交易都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企业的财务状况。
在会计复式记账中,借方和贷方分别代表不同的经济业务,具有相反的方向和性质。
借方表示资源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其余三个要素(负债、所有者权益和费用)均属借方。
贷方表示资源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其中资产和收入属贷方。
通过复式记账原理,会计人员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一笔交易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的影响情况。
同时,也能够在总账、明细账和分类账上同时进行核对和比对,确保账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这种借贷分离的原理,也为会计提供了有效的核算和监控手段,使企业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
复 式 记 账
![复 式 记 账](https://img.taocdn.com/s3/m/9ad7550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0.png)
二、复式记账原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就可为会计要素的每一 个项目设置账户,当经济业务发生时,就对其所引 起的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增减变动数据在与其相应 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双重记 录,这种双重记录就是复式记账。
每一笔经济业务数据在账户中记录以后,都会使会 计等式形成新的平衡关系,尽管会计等式左右两方 的构成和总额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却不会影响左右
二、复式记账原理
(1)由于复式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都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账户中作双重记录,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而且通过全部经济业务的数据记录可以了解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和结果。
(2)由于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进行分类登记,因而可以
基础法是指会计核算工作中在账户中登记经济业 务的方法。
会计发展至今,人类曾采用过两种方法:单式记账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 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 要素及其项目的增减变动,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会计基础第三章复式记账法
![会计基础第三章复式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f693a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c.png)
会计基础第三章复式记账法1. 简介复式记账法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通过记录每项经济交易的借方和贷方,以实现会计等式的平衡,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报告中。
本文将介绍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记账流程、常见交易类型以及理解和解决记账错误的方法。
2.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复式记账法基于会计等式的原理,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根据该等式,每一笔经济交易都应该对应着至少两个账户的借贷方向,保证借方和贷方金额的总和相等。
这样可以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复式记账法的记账流程复式记账法的记账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交易类型首先,需要确定每一笔交易的类型,例如收入、支出、资产增加或负债增加等。
3.2 确定借贷方向根据交易类型和会计规则,确定每个账户在该交易中的借贷方向。
通常情况下,收入、资产增加的借方是正数,而支出、负债增加的贷方是正数。
3.3 记账根据确定的借贷方向,将交易金额记录在相应的账户中。
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应该相等。
3.4 检查平衡在完成记账后,需要检查借贷方金额是否平衡。
如果不平衡,可能是记账错误或者遗漏了某些账户。
4. 常见交易类型及记账示例以下是常见的交易类型及其相应的记账示例:4.1 销售商品•交易类型:收入类•记账示例:账户借方贷方库存1000销售收入10004.2 购买货物•交易类型:支出类•记账示例:账户借方贷方采购成本1000库存10004.3 借款•交易类型:负债增加类•记账示例:账户借方贷方现金1000长期借款10005. 理解和解决记账错误的方法在使用复式记账法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记账错误。
常见的记账错误包括借贷方金额不平衡、错误的账户选择、错误的借贷方向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5.1 仔细检查交易凭证在记账之前,要仔细检查交易凭证,确保金额和账户选择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错误,及时进行修改。
5.2 逐笔核对在完成记账后,逐笔核对借贷方金额是否平衡。
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
![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d4dba9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6.png)
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在至少两个账户中进行 记录,形成相互关联的账户对应关系。
平衡关系
系统反映
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检查账户记录 的正确性,确保资金运动的完整性和准确 性。
复式记账能够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 ,提供全面的会计信息。
复式记账的重要性
提高信息质量
01
通过双重记录和平衡关系,复式记账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按照收入的性质,可以分为主营业务 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费用类账户
费用类账户是用来记录企业为获得经济利益而发生的耗费支出的账户。
费用类账户主要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03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会计分录的编制
01
02
03
04
确定会计科目
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 确定准确的会计科目, 包括资产、负债、所有 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户。
流动资产类账户主要包括库存现 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 等;非流动资产类账户主要包括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负债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是用来记录企业负债 增减变动的账户。
按照负债的偿还期限,可以分为 短期负债类账户和长期负债类账
户。
短期负债类账户主要包括应付账 款、短期借款等;长期负债类账 户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确定记账方向
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 确定记账方向,即借方 或贷方。
确定金额
根据经济业务的实际金 额,准确记录借贷金额。
编制会计分录
按照“借方科目+贷方科 目+金额”的格式,编制 会计分录。
试算平衡
发生额试算平衡
将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 贷方发生额合计进行比较,确保借贷 双方发生额相等。
第三章复式记账ppt课件
![第三章复式记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5b52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17.png)
A、领导的决策
B、经济业务内容
C、账户结构
D、会计人员的意愿
24.01.2024
19
会计学原理-复式记账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T字账户来表示)
借方
资产类账户
期初余额
增加额
减少额
贷方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 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4.01.2024
10
会计学原理-复式记账
5、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多选题) (1)会计科目 (2)记账符号 (3)记账规则 (4)会计分录 (5)试算平衡
24.01.2024
11
会计学原理-复式记账
6、复式记账法的意义
(1)复式记账法能够反映经济业务 的来龙去脉;
(2)复式记账法对于防止和检查会 计数据的错漏也有重要意义;
27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借方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贷方
期初余额
减少额
增加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 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24.01.2024
28
会计学原理-复式记账
为什么说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的余额一般在贷方呢?
X=-1500+2600-800=300
借方
负债类账户
贷方
期初1500
本期减少800
本期增加2600
24.01.2024
期末余额300
34 会计学原理-复式记账
单选题
1、“应付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1200000元,本 期借方发生额800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 600000元,问本期期末余额是( )
会计从业-基础会计第三章 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
![会计从业-基础会计第三章 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aa91b941852458fb770b5651.png)
(2)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会计科目 的结构基本相同,增加的金额计入借方, 减少的金额计入贷方,但期末要将余额 转入“本年利润”,所以期末一般无余 额。
总结:(记忆)
【例题· 单选题】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 (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C.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D.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 =期末余额
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2)正大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0元偿还前 欠某单位账款。 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3)正大公司收到投资方投入的设备一台, 投资合同约定其价值30000元(假定该约定 价值公允)。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4)正大公司按规定办妥减资手续,退还 某投资方的投资5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 付。
(二)复式记账法的意义 1.复式记账法能相互联系地记录每一项经济业 务,从而如实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复式记账使有关会计科目之间形成了清晰的 对应关系,便于了解交易或事项的内容,检查 交易或事项是否合理合法。 3.复式记账法下,会计科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 体系,并可利用各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及余额之 间相关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试算平衡, 检查会计科目的记录是否正确,从而保证会计 科目的记录正确无误。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称为第三会计等式, 动态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 关系。 财务状况反映了企业一定日期资产的存量情况, 而经营成果则反映了企业一定期间资产的增量 或减量情况。
【例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等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 等式,表明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所拥有的各种 资产与债权人、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B.“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动态地反映经 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是企业 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体现了会计六要 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D.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并不会破坏会计基本 等式的平衡关系
基础会计第3章 复式记账法
![基础会计第3章 复式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49b13e5901020207409ca2.png)
3.1.2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和种类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平衡式(资产=负 债+所有者权益)。从会计平衡式可知,任何一项经 济业务的发生,都至少会引起两个方面资金的增减 变动,且变动的金额相等。例如一项资产的增加, 可能是由于另一项资产的减少,或是一项负债的增 加,还可能是由于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引起的。对于 一项经济业务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进行相互 联系地、全面地反映,这是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17
图3.7 负债项目一增一减对应关系图
18
图3.8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项目一增一减对应关系图
19
图3.9 所有者权益项目一增一减对应关系图
20
图3.10 “多借一贷”对应关系
21
图3.11 “一借多贷”对应关系图
22
4) 采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要求对每一项 经济业务都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 则进行记录,记入账户借方的金额和记入账户贷方 的金额相等。因此,将一定时期的全部经济业务的 会计分录都记入有关账户后,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 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也必然相等。同时,所有账户 借方和贷方的期末余额合计也必然相等。这种平衡 关系可表示为: 所有账户期初借方余额之和=所有账户期初贷
4
3.2.1
借贷记账法的产生和发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 巴其阿勒(Luca Paciolio)出版了他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 》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 予理论上的总结。由于这本书的出版,借贷复式记 账法才在欧洲和全世界得到推广。随着经济发展和 管理水平的提高,经过上百年的不断完善,借贷记 账法逐渐成为一种在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
会计基础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会计基础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28f72120e2bd960590c6772d.png)
第一节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反映各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它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和种类的资产,而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债权人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
归属于所有者的资产对应于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资产对应于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统称为“权益”。
“资产”与“权益”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资产,就没有权益;同样,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也不能脱离权益而存在。
从数量上看,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必定相等。
也就是说,资产与权益在任何一个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的关系。
这种恒等关系用公式表示,即:资产= 权益= 债权人权益 + 所有者权益=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上述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所以通常称为“会计基本等式”(或:第一等式),它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静态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企业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必然会引起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
但不论发生何种交易或事项,都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因此,会计基本等式也称为会计恒等式。
企业的交易或事项多种多样,但从其引起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来看,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一) 资金进入企业资金进入企业是指企业资金的筹集,包括企业吸收投资者投入资本和举借债务。
这类交易或事项的发生会引起企业资产与权益(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即:等式两边同增,增加金额相等),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1.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例3-1]沪东公司收到投资方投入的设备一台,投资合同约定其价值30000元(假定该约定价值公允)。
该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资产(固定资产)增加30000元,同时使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30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三复式记账
3.1 复式记账原理
一、记账方法概述
记账方法是根据一定的原理、记账符号、记账规则,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
(一)单式记账法
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记录。
通常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以及应收、应付款项的结算。
如:以银行存款5000元购买材料,只记银行存款的减少,不记原材料的增加。
(二)复式记账法
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加以记录,借以完整地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方法。
二、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所反映的资金平衡关系的原理。
三、复式记账的科学性
1、设置了完整的账户体系,可以全面记录和反映所以的经济业务。
2、能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3、可以对会计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
四、复式记账的种类
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现在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
3.2 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一、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二、账户结构
根据“资产+费用=负债+所有着权益+收入”的关系,账户结构叙述如下: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资产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 成本、费用、支出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费用、支出账户的结构与资产账户的结构相似,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除生产成本账户余额在借方外,其他成本、费用、支出账户一般没有余额。
生产成本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期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四)收入类账户的结构
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相似,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三、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应用事例见教材
四、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一)、账户对应关系
运用借贷记账发的记账规则登记每项经济业务时,在有关账户之间就会发生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
账户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
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账户对应关系的作用
1、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
2、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发现账户中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有关经济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
(二)、会计分录
会计人员依据原始凭证,在记账凭证中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名称、记账方向和入账金额所作的记录。
编制会计分录的步骤:
1、确定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名称
2、确定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的性质和结构
3、确定应记入经济业务所涉及到的户的方向和金额
例1: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机器设备一台,价值10000元。
借:固定资产10000
贷:实收资本10000
例2、以银行存款50000元偿还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例3、收回某单位前欠货款20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20000
贷:应收账款20000
例4、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50000元,偿还欠外单位货款。
借:应付账款50000
贷:短期借款50000
以上一借一贷的分录称为简单分录
例5、购入机器一台,价款100000元,其中80000元以银
行存款支付,其余20000元暂欠。
借:固定资产100000
贷:银行存款80000
应付账款20000
例6、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机器设备一台,价值60000元,
银行存款40000元。
借:固定资产60000
银行存款40000
贷:实收资本100000
以上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分录称为复合分录。
上述例5分录可写为
借:固定资产80000
贷:银行存款80000
借:固定资产20000
贷:应付账款20000
复合分录是由简单分录组合而成
三、试算平衡
根据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账户记录是否准确的一种验证方法。
1.余额试算平衡
资产=负债+所有着权益
所有账户借方期初(期末)余额合计= 所有账户贷方期初(期末)余额合计
2. 发生额失算平衡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所有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所有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例:期初账户余额
银行存款200000 短期借款100000
应收账款50000 应付账款50000
固定资产300000 实收资本400000
上述业务的账户记录如下:
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
2000年月30日单位:元
第四节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流程
前面各节讲述了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借贷记账法。
现推出鸿景公司的实际资料作为案例(见教材),进一步说明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流程。
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核算,其基本处理程序和步骤如下:
(一)开设新账,根据前期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资料,登记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开设新账工作通常只在年初进行,其他月份可在月资料基础上连续登记)。
(二)分析本期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此项工作,实际操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进行的)。
(三)根据会计分录,登记各有关账户。
此项工作也称为“过账”。
即将在记账凭证中确定的会计分录,按一定顺序一一记入相关账户。
具体操作步骤是:
1.找出会计分录中所涉及的相应账户,
2.将会计分录的有关内容记入相应的账户,包括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业务编号、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借方或贷方发生额等,
3.每登记完一笔经济业务,便在相应的会计分录后(记账凭证的相应栏目)做出已记账的标记“√”,以避免重复记账或漏记账。
(四)结算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在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计算每一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五)编制试算平衡表。
为了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在结计出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后还须进行试算平衡,编制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表。
(六)编制会计报表。
在各账户试算平衡、检验正确的基础上,根据账户记录资料编制会计报表,是整个会计核算程序的最后一项工作。
通过会计报表可以集中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全貌,为企业管理者、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及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各种有用的信息。
会计报表的具体编制方法将在第十一章集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