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营养与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讲座.pptx
合集下载
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防控ppt课件
健康生活方式与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
2019/7/8
1
内容提要
• 何谓“健康生活方式”? • 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防控的关系 • 各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情况
2019/7/8
2
自我介绍
2010年5月再上郴州仰天湖,海拨1600米
姓名:巫智谦
单位:郴州市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病科主任从事 健康教育工作多 年。
避免使用烟草:无论是纸烟、雪茄、烟斗或是咀嚼烟草, 烟草都对健康有害。接触二手烟草烟雾也是危险的。人们 停止使用烟草制品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危险立即开始下 降,并且在一年后可下降达一半。
2019/7/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6
WHO提出的综合策略
综合控制多种危险因素,即通过整合的卫 生服务功能和基本的公共卫生行动,促进 降低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包括膳食不 平衡和身体活动不足,及以执行《烟草控 制框架公约》为契机的控制烟草行动;
2233
WHO慢性病预防控制行动计划
强调采取各种干预措施,以减 轻非传染病共有的主要可变危 险因素:使用烟草、不健康饮 食、缺少体力活动和有害使用 酒精。
2019/7/8
24
如何避免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世卫组织认为,80%的过早心脏病发作和中 风是可以预防的。健康饮食、经常锻练身 体和不使用烟草制品是成功的关键。这三 项简单措施将不仅显著减少心脏病发作或 中风的机会,而且将有助于预防大多数2型 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某些类型的 癌症。
2019/7/8
13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 病防治的关系
2019/7/8
14
慢性病主要包括下列几种:
高血压 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炎 肿瘤
2019/7/8
1
内容提要
• 何谓“健康生活方式”? • 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防控的关系 • 各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情况
2019/7/8
2
自我介绍
2010年5月再上郴州仰天湖,海拨1600米
姓名:巫智谦
单位:郴州市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病科主任从事 健康教育工作多 年。
避免使用烟草:无论是纸烟、雪茄、烟斗或是咀嚼烟草, 烟草都对健康有害。接触二手烟草烟雾也是危险的。人们 停止使用烟草制品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危险立即开始下 降,并且在一年后可下降达一半。
2019/7/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6
WHO提出的综合策略
综合控制多种危险因素,即通过整合的卫 生服务功能和基本的公共卫生行动,促进 降低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包括膳食不 平衡和身体活动不足,及以执行《烟草控 制框架公约》为契机的控制烟草行动;
2233
WHO慢性病预防控制行动计划
强调采取各种干预措施,以减 轻非传染病共有的主要可变危 险因素:使用烟草、不健康饮 食、缺少体力活动和有害使用 酒精。
2019/7/8
24
如何避免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世卫组织认为,80%的过早心脏病发作和中 风是可以预防的。健康饮食、经常锻练身 体和不使用烟草制品是成功的关键。这三 项简单措施将不仅显著减少心脏病发作或 中风的机会,而且将有助于预防大多数2型 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某些类型的 癌症。
2019/7/8
13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 病防治的关系
2019/7/8
14
慢性病主要包括下列几种:
高血压 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炎 肿瘤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慢性病PPT课件
编辑版ppt
2
慢性的种类
• 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 心病,脑卒中,外围大血管病)
• 恶性肿瘤 • 代谢异常(如糖尿病,血脂异
常) • 精神异常和精神病 • 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
编辑版ppt
3
慢病的特点
慢性病的特点
起病缓慢 病发时间长
反复发作
治疗效果 不明显
致死致残
率高
并发症多
经济负担大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危险性稍增高 (相对危险度1~2) 女性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 癌 男性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 生殖激素异常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育功能受损 背下部疼痛
麻醉并发症 10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1 腹型肥胖:男性腰围 ≥ 90cm;女性≥ 85cm 2 高血压: 收缩压≥ 130mmHg;舒张压≥ 85mmHg 3 高血脂: 总胆固醇 甘油三脂 低密度脂蛋白 4 高血糖: 空腹≥ 6.2mmol/L/餐后2小时≥ 7.8 mmol/L 5 高血粘: 全血高中低切 红细胞数 红细胞脆性 6 高尿酸:血尿酸≥ 420mmol/L 7 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血亲中有冠心病、中风患者 8 嗜烟酒:吸烟指数≥400,饮酒指数≥500 9 男性:>50岁 10女性:绝经后
编辑版ppt
9
肥胖者发生肥胖相关疾病或症状的相对危险度
*相对危险度是指肥胖者发生上述肥胖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对该病患病率的倍
危险性显著增高 (相对危险度大于3)
2型糖尿病
危险性中等增高 (相对危险度2~3)
冠心病
胆囊病 血脂异常 胰岛素抵抗 气喘 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
停
高血压 骨关节病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脂肪肝
脂肪是高能量物质,1克脂肪可提供9kcal能量,多吃会使人发胖, 导致血脂异常、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等疾病。 而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质只提供4kcal能量
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防控ppt课件
2021/5/4
精选ppt课件最新
10
适度浪漫:
➢ 用浪漫的氛围捕获他(她 )的心 ,浪漫约会就是 给对方的一个出乎意外的 惊喜,让他(她)永远忘 不掉你精心制造的温煖瞬 间。如果厌烦了整日的忙 忙碌、平平淡淡,不管是 花园别墅的情调晚餐,还 是放松心情的短途旅行, 都是独享两人世界的良辰 美景。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2021/5/4
精选ppt课件最新
18
2021/5/4
精选ppt课件最新
19
2021/5/4
精选ppt课件最新
20
2021/5/4
精选ppt课件最新
21
2021/5/4
精选ppt课件最新
22
慢病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因素
•年龄 •性别 • 遗传因素
行为危险因素
• 吸烟 • 酗酒 • 不平衡膳食 • 体力活动不足
2021/5/4
精选ppt课件最新
8
戒烟限酒
➢ 过量饮酒,会增加患 某些疾病的风险,并 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 力事件的增加。建议 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 酒精量不超过25克, 女性不超过15克
2021/5/4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心理平衡
➢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能够恰当地 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 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 的良好状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 度,将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等均有助于个体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 。
健康生活方式与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
2021/5/4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内容提要
• 何谓“健康生活方式”? • 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防控的关系 • 各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情况
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防控 PPT
➢ 凉拌食品用醋、糖调味,不放盐,如凉拌黄瓜 、凉拌海蜇等
烹调减盐小技巧5—使用低钠盐
使用钠含量较少的盐和调 味品减少食物钠的摄入。
低钠盐是一种以食盐为基 础,添加一定量氯化钾( 含量约25%)的健康食盐, 有助于人体钠钾平衡,降 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风 险。
烹调减盐小技巧5—使用低钠盐
哪些人不能吃低钠盐? •肾脏病人,尤其是尿毒症患者 •高钾血症(血钾≥5、5mmol/L)患者 •服用卡托普利等ACEI或螺内酯等保钾 利尿剂 的患者
➢ 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基础,食物多样和适量 是达到平衡膳食的最基本原则
➢ 平衡膳食包括能量收支的平 衡、膳食结构的平衡以及营 养素摄入量的平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0年)
➢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 三、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 四、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 五、减少烹调油,吃清淡少盐膳食 ➢ 六 、食只是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 七、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 八、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饮料 ➢ 九、如饮酒应限量 ➢ 十、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人体味觉
➢ 烹饪时少放盐:循序渐进,力争减少一半;
习惯低盐 饮食的时
➢ 少放酱油:酱油每10毫升约含食盐1、5克; 间为3-4
周。
➢ 少放味精:味精不咸,但每克味精含钠82毫克,
相当于食盐0、2克;
➢ 出锅前放盐:较少的盐即可有明显的咸味,凉 拌菜吃前再放盐;
烹调减盐小技巧3—利用食物本身味道
➢ 用辣椒、花椒、葱、姜、蒜等调味品及味道浓郁的 蔬菜来提味;
每周 2 至 3 次的抗阻训练,隔日进行 依照个人体质情况阻力负荷重复8至20次
➢ 日常生活“少静多动”
烹调减盐小技巧5—使用低钠盐
使用钠含量较少的盐和调 味品减少食物钠的摄入。
低钠盐是一种以食盐为基 础,添加一定量氯化钾( 含量约25%)的健康食盐, 有助于人体钠钾平衡,降 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风 险。
烹调减盐小技巧5—使用低钠盐
哪些人不能吃低钠盐? •肾脏病人,尤其是尿毒症患者 •高钾血症(血钾≥5、5mmol/L)患者 •服用卡托普利等ACEI或螺内酯等保钾 利尿剂 的患者
➢ 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基础,食物多样和适量 是达到平衡膳食的最基本原则
➢ 平衡膳食包括能量收支的平 衡、膳食结构的平衡以及营 养素摄入量的平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0年)
➢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 三、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 四、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 五、减少烹调油,吃清淡少盐膳食 ➢ 六 、食只是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 七、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 八、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饮料 ➢ 九、如饮酒应限量 ➢ 十、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人体味觉
➢ 烹饪时少放盐:循序渐进,力争减少一半;
习惯低盐 饮食的时
➢ 少放酱油:酱油每10毫升约含食盐1、5克; 间为3-4
周。
➢ 少放味精:味精不咸,但每克味精含钠82毫克,
相当于食盐0、2克;
➢ 出锅前放盐:较少的盐即可有明显的咸味,凉 拌菜吃前再放盐;
烹调减盐小技巧3—利用食物本身味道
➢ 用辣椒、花椒、葱、姜、蒜等调味品及味道浓郁的 蔬菜来提味;
每周 2 至 3 次的抗阻训练,隔日进行 依照个人体质情况阻力负荷重复8至20次
➢ 日常生活“少静多动”
慢性病预防与健康管理ppt课件
“3450”就是3种不良生活方式导致4种 慢病死亡率增高,最终可能使50%的人丧 命。3种不良生活方式是指:吸烟、不合理 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4种慢病是指:心脑 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 病。目前,我国确诊慢病患者2.6亿,6亿人 具有一种以上慢病相关危险因素, 慢病治 疗费用占卫生支出的70%,到2030年将再 增加80%。
-----William Osler
全国1.6亿高血脂病人
动脉疾病演变示意图
斑块破溃/ 裂隙和血栓形成 不稳定性 心绞痛
正常
脂肪条纹
纤维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
心肌梗死
}ACS
缺血性中风 /TIA
严重的(ASO) 下肢缺血 科林动脉检查装置 临床无症状 年龄增长 稳定性心绞痛 间歇性跛行 心血管死亡
*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TIA,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四)全世界十大慢病致死因素
1.体重过轻:见于贫困国家,营养不良,每 年死亡约300万。
2.不安全性行为:非洲最多,每年死亡约290 万,其中艾滋病210万。 3.高血压病:全球性疾病,每年死亡约710万。
4.吸烟相关疾病: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8.8%。
5.饮酒或酗酒:导致肝病、癌症、谋杀、 车祸等,每年死亡约180万。 6.不洁饮水与恶劣卫生条件:每年死亡 约170万。 7.胆固醇过高:导致18%心血管病,每 年死亡约440万。 8.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占 35.7%,慢性肺部疾病占22%,癌症占 15%。
中国死亡疾病谱
城市死亡疾病排位 农村死亡疾病排位
1、恶性肿瘤 1、恶性肿瘤 2、脑血管疾病 2、脑血管疾病 3、呼吸道疾病 3、呼吸道疾病 4、心脏病 4、心脏病 5、外伤/中毒 5、外伤/中毒 6、消化系统疾病 6、内分泌营养代谢紊乱 7、内分泌营养代谢紊乱 7、消化系统疾病 8、泌尿系统疾病 8、泌尿系统疾病 9、神经系统疾病 9、围产期疾病 10、围产期疾病 10、肺结核
-----William Osler
全国1.6亿高血脂病人
动脉疾病演变示意图
斑块破溃/ 裂隙和血栓形成 不稳定性 心绞痛
正常
脂肪条纹
纤维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
心肌梗死
}ACS
缺血性中风 /TIA
严重的(ASO) 下肢缺血 科林动脉检查装置 临床无症状 年龄增长 稳定性心绞痛 间歇性跛行 心血管死亡
*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TIA,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四)全世界十大慢病致死因素
1.体重过轻:见于贫困国家,营养不良,每 年死亡约300万。
2.不安全性行为:非洲最多,每年死亡约290 万,其中艾滋病210万。 3.高血压病:全球性疾病,每年死亡约710万。
4.吸烟相关疾病: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8.8%。
5.饮酒或酗酒:导致肝病、癌症、谋杀、 车祸等,每年死亡约180万。 6.不洁饮水与恶劣卫生条件:每年死亡 约170万。 7.胆固醇过高:导致18%心血管病,每 年死亡约440万。 8.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占 35.7%,慢性肺部疾病占22%,癌症占 15%。
中国死亡疾病谱
城市死亡疾病排位 农村死亡疾病排位
1、恶性肿瘤 1、恶性肿瘤 2、脑血管疾病 2、脑血管疾病 3、呼吸道疾病 3、呼吸道疾病 4、心脏病 4、心脏病 5、外伤/中毒 5、外伤/中毒 6、消化系统疾病 6、内分泌营养代谢紊乱 7、内分泌营养代谢紊乱 7、消化系统疾病 8、泌尿系统疾病 8、泌尿系统疾病 9、神经系统疾病 9、围产期疾病 10、围产期疾病 10、肺结核
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PPT课件
谢 谢!
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
主要内容
认识营养与肿瘤、高血压、高脂 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疾病 的关系。
掌握预防上述慢性病的饮食原则。
慢性病概述
1. 什么是慢性病? 指长期的,不能自愈的,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 2. 主要包括哪些? 主要指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
糖尿病、肥胖、恶性肿瘤等疾病。
糖尿病的膳食营养防治原则
(1)适宜的能量摄入量,防治肥胖。全天适宜能量计算公式: 总能量=标准能量供给×理想体重
(2)膳食三大营养素比例合理。 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5%~60%,脂肪占总能量的
20%~25%, 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5%,其中优质蛋白质不少于30%。
(3)膳食纤维每天摄入量不少于30g。
慢性病的饮食预防
2. “三高” 的膳食营养防治 健康人群应通过积极调整饮食、均衡营养、加强
锻炼、戒烟限酒等有效的方式进行预防,而已经患有 “三高”的人群,更应该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 积极调整生活习惯,让自己早日恢复健康。
慢性病的饮食预防
高血压的膳食营养防治原则 (1)减体重。体重减轻10%为大多数治疗方案的目标。
慢性病的饮食预防
清淡少盐更健康 对三高人群而言,低脂少油、少吃甜食、少吃盐,
有利于对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度的控制。 盐可增强体内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淀粉消化,促进小 肠吸收有利葡萄糖,增加血液黏稠度,因此三高人群 尤其要注意实行低盐饮食。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人每日吃盐量不宜超过6 克。三高人群更需清淡少盐,把好这一关。
慢性病的饮食预防
高血脂的膳食营养防治原则
(1)防治肥胖。控制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相结合,使能量摄入 与能量消耗维持平衡,是最有效、最安全的肥胖防治方
慢性病防治知识的讲座PPT课件
周围感觉神经病变-患者失去痛觉
周围运动神经病变-手肌萎缩
糖尿病足
神经病变
血管病变
感染
已经获得充分循证医学证据的糖尿病标准防治措施
措施
适宜技术
获益
生活方式干预 血糖控制 血压控制
教育、饮食控制、运动、评价干预 依从性的工具等
教育、饮食控制、运动、药物、血 糖监测等
教育、低盐饮食、药物、监测血压 等
大部分病人没有症状不能早期发现,一些是在体检中发现,所以称“无声 的杀手”。高血压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 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常见慢性病预防—高血压危险因素
(1)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 (2)超重或肥胖,和(或)腹型肥胖:
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 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工作、生 活压力,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10
1 健康与慢病
主
2 常见慢性病的预防
要
内
3 健康四大基石
容
4 关于健康体检
常见慢性病预防—高血压定义
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 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①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 ②肿瘤; ③代谢性异常,如糖尿病、血脂异常; ④神经退行性病变和精神异常,如老年性痴呆、精神疾病; ⑤遗传性疾病,如 21三体综合症(先天愚型或唐氏综合症); ⑥COPD,如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 ; ⑦职业病,如矽肺、化学中毒等。
养生健康讲座-慢病预防科普知识讲座 ppt课件
可降低的死亡率
36% 29% 23%
ACEI
阿司匹林
23%
15%
Critchley JA, Capewell S. JAMA;2003;290:86-97 ppt课件 22
3.戒烟是降低整个心血管风险的最经 济的干预方式
戒烟
平均每挽救一生命年的成本
$ 2,000 – 6,000
降血压药物
降血脂药物
ppt课件
18
BMI(体重指数)联合腰围身高比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EX:70kg÷(1.75×1.75)=22.86 正常:18.5-24.99 适中:20-25 过重:25-28 肥胖:28-32 非常肥胖, 高于32 腰围: 男性<85cm 女性<80cm
可逆
12
怎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ppt课件
13
生活中的不经意, 让我们的身体不如意
ppt课件
14
改善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维多利亚宣言”
1.合理膳食 2.适量运动 3.戒烟限酒 4.心理平衡
ppt课件
15
一.合理膳食
油脂类50克 奶类及奶制品250克 豆类及豆制品50克 畜禽肉类50-100克 鱼虾类50克 蛋类3-4个是一个长期的缓慢过程,人体对
此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可以逐渐适应 ( 故而有些患者并没有不适的感觉 ) ,所 以除了高血压急症以外,降压治疗应缓 慢进行,不能求之过急。如果超出了调 节范围,重要的脏器血流量不能保证, 反而会造成头晕心悸等不适。
ppt课件 33
ppt课件
41
如果犯病怎么办?
1. 停止所作的任何活动,原地休息; 2. 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与干预措施
(一)、大力倡导平衡膳食 生活方式中膳食的改变是重要的,这些改变能有利于消费者的健康,而且最
终能迅速发生可见的效果。 我国制订的《中国膳食指南》共 8 条。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 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 如饮酒应限量;
膳食作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20 世纪后半叶以来,在世界 范围内膳食结构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传统的、主要以植物为基础的膳食很快被有 相当多动物性食物的高脂肪、高热能膳食所取代。在我国城市,与传统的膳食模 式相比,尤其是人们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增多,而谷类食物有 明显的减少,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也偏低。作 为膳食的重要部分——蔬菜水果的低摄入是每年几乎 300 万人死于慢性病的原 因。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险因素, 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健康,还会因为非吸烟者被动吸 入大量环境烟草烟雾而危害其健康。约 80%以上的肺癌与吸烟(包括被动吸烟) 有关,有效的控烟干预可明显遏制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并使之下降。研 究还显示,吸烟者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减少患肺癌的危险。对吸烟者来说,任何 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一、慢性病的危害因素
健康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可归为三类:不可 变的(有年龄、性别、遗传基因)、行为危险因素(抽烟、膳食、饮酒、缺乏运 动)和社会危险因素(包括互相影响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其他环境变量的非常 复 杂的混合因素)。但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共同危害因素是膳食因素、缺乏体力活 动 以及饮酒和抽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 1、膳食因素
一寸光阴不可轻
健康生活方式、营养与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讲座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一类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慢性 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自愈和极少治愈、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 重等特点。慢性病是全球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 因,导致了全球疾病负担加重。我市居民的健康也同样面临着慢性病的威胁,城 市居民死因位于前三位的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慢性病 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10 年上升了 73%,且发病年龄提前。 人群中与慢性病相关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升高,成年男性吸烟率保持在 较高水平,初次吸烟年龄有低龄化趋势,人们对被动吸烟有害健康还没有足够的 认识,膳食结构不合理,谷物类食品摄入减少,动物类食品摄入增加,成年在职 人员参加体育锻炼少,生活中半数以上的人静坐时间在 5 小时以上,人群中超重、 肥胖检出率逐年上升等都是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改 变不良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进行适当的体力活 动,保持心理健康,就能防止或减少多种慢性病的发生。
超重与肥胖是重要的健康危险因素,导致不利的代谢变化,包括血压升高, 不利的胆固醇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增加。它们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和许多 类型的癌症的危险。超重和肥胖症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已呈 流行趋势,我国目前体重超重者已达 22.4%,肥胖者为 3.01%。超重和肥胖可能 是许多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早在 1948 年 WHO 已将肥胖列入疾病名单,并 认为是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当肥胖人 群迅速增加时,肥胖常在慢性病患者中共存。近 30 年间,在肥胖增加的同时, 糖尿病增加了 30 倍以上。 国际上通常用 WHO 制定的 BMI 界限值(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即 BMI 在 25.0 ~ 29.9 为超重, ≥ 30 为肥胖。
1
一寸光阴不可轻
目前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盐的摄入量为 12g,城市 10.9g,农村 12.4g, 大大超过 WHO 建议的每天不超过 6g 的标准。加上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钾的 摄入量平均每天仅 XXXXmg 左右。又由于中国传统膳食中奶类的摄入量少,致 使钙摄入量普遍较低。调查表明,过多食用脂肪、糖和含盐食品与高血压和高胆 固醇有关,高脂肪、高热能膳食与抽烟和过度饮酒相结合成为更具致死性的原因。 2、缺乏体力活动
越来,据 WHO 统计 资料,现代工业社会里,普遍存在着运动不足的问题,增加了发生高血压、糖尿
病、肥胖症及体能欠佳等文明病的危险性。 体力活动缺乏和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及由此而引起的死亡密切相关,缺乏体
力活动至少会引起 26 种非健康状态或疾病的发生,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 律失常、心力衰竭,2 型糖尿病、关节疼痛、乳腺癌、结肠癌、忧郁症、消化不 良、胆结石、高血压、高血脂、认知能力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停经 综合征、过度肥胖、骨质疏松、胰腺癌、外周血管疾病、体力不支、早逝、前列 腺癌、呼吸不畅、睡眠性呼吸暂停和脑卒中等。XXXX 年世界卫生报告:缺乏 运动和体力劳动引起约 15%的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静坐生活方式和缺乏体力 活动者的高血压、超重、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受损等患病率分别是重体力活动者 的 2 ~ 4 倍。 3、吸烟
二、慢性病对健康的危害
1、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 目前我国肿瘤流行谱发生变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肺癌、乳腺癌、大肠
癌上升;与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的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2
一寸光阴不可轻
慢性病是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在全球范围内慢性病约占总死亡数的 80%,而且 这种趋势还在增加。慢性病总死亡中约 50%为心脑血管病。慢性病已成为主要的 疾病负担。在我国城市地区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农村地区依次 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按照这些死亡率和城乡人口估计的每年死亡人 数:恶性肿瘤 150 万,脑血管病 145 万,心脏病 108 万。预测到 2020 年,慢性 病的死亡将占总死亡数的 75%,其中 71%的缺血性心脏病,75%的脑卒中。 2、超重和肥胖
(一)、大力倡导平衡膳食 生活方式中膳食的改变是重要的,这些改变能有利于消费者的健康,而且最
终能迅速发生可见的效果。 我国制订的《中国膳食指南》共 8 条。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 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 如饮酒应限量;
膳食作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20 世纪后半叶以来,在世界 范围内膳食结构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传统的、主要以植物为基础的膳食很快被有 相当多动物性食物的高脂肪、高热能膳食所取代。在我国城市,与传统的膳食模 式相比,尤其是人们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增多,而谷类食物有 明显的减少,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也偏低。作 为膳食的重要部分——蔬菜水果的低摄入是每年几乎 300 万人死于慢性病的原 因。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险因素, 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健康,还会因为非吸烟者被动吸 入大量环境烟草烟雾而危害其健康。约 80%以上的肺癌与吸烟(包括被动吸烟) 有关,有效的控烟干预可明显遏制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并使之下降。研 究还显示,吸烟者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减少患肺癌的危险。对吸烟者来说,任何 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一、慢性病的危害因素
健康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可归为三类:不可 变的(有年龄、性别、遗传基因)、行为危险因素(抽烟、膳食、饮酒、缺乏运 动)和社会危险因素(包括互相影响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其他环境变量的非常 复 杂的混合因素)。但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共同危害因素是膳食因素、缺乏体力活 动 以及饮酒和抽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 1、膳食因素
一寸光阴不可轻
健康生活方式、营养与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讲座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一类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慢性 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自愈和极少治愈、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 重等特点。慢性病是全球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 因,导致了全球疾病负担加重。我市居民的健康也同样面临着慢性病的威胁,城 市居民死因位于前三位的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慢性病 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10 年上升了 73%,且发病年龄提前。 人群中与慢性病相关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升高,成年男性吸烟率保持在 较高水平,初次吸烟年龄有低龄化趋势,人们对被动吸烟有害健康还没有足够的 认识,膳食结构不合理,谷物类食品摄入减少,动物类食品摄入增加,成年在职 人员参加体育锻炼少,生活中半数以上的人静坐时间在 5 小时以上,人群中超重、 肥胖检出率逐年上升等都是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改 变不良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进行适当的体力活 动,保持心理健康,就能防止或减少多种慢性病的发生。
超重与肥胖是重要的健康危险因素,导致不利的代谢变化,包括血压升高, 不利的胆固醇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增加。它们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和许多 类型的癌症的危险。超重和肥胖症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已呈 流行趋势,我国目前体重超重者已达 22.4%,肥胖者为 3.01%。超重和肥胖可能 是许多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早在 1948 年 WHO 已将肥胖列入疾病名单,并 认为是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当肥胖人 群迅速增加时,肥胖常在慢性病患者中共存。近 30 年间,在肥胖增加的同时, 糖尿病增加了 30 倍以上。 国际上通常用 WHO 制定的 BMI 界限值(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即 BMI 在 25.0 ~ 29.9 为超重, ≥ 30 为肥胖。
1
一寸光阴不可轻
目前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盐的摄入量为 12g,城市 10.9g,农村 12.4g, 大大超过 WHO 建议的每天不超过 6g 的标准。加上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钾的 摄入量平均每天仅 XXXXmg 左右。又由于中国传统膳食中奶类的摄入量少,致 使钙摄入量普遍较低。调查表明,过多食用脂肪、糖和含盐食品与高血压和高胆 固醇有关,高脂肪、高热能膳食与抽烟和过度饮酒相结合成为更具致死性的原因。 2、缺乏体力活动
越来,据 WHO 统计 资料,现代工业社会里,普遍存在着运动不足的问题,增加了发生高血压、糖尿
病、肥胖症及体能欠佳等文明病的危险性。 体力活动缺乏和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及由此而引起的死亡密切相关,缺乏体
力活动至少会引起 26 种非健康状态或疾病的发生,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 律失常、心力衰竭,2 型糖尿病、关节疼痛、乳腺癌、结肠癌、忧郁症、消化不 良、胆结石、高血压、高血脂、认知能力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停经 综合征、过度肥胖、骨质疏松、胰腺癌、外周血管疾病、体力不支、早逝、前列 腺癌、呼吸不畅、睡眠性呼吸暂停和脑卒中等。XXXX 年世界卫生报告:缺乏 运动和体力劳动引起约 15%的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静坐生活方式和缺乏体力 活动者的高血压、超重、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受损等患病率分别是重体力活动者 的 2 ~ 4 倍。 3、吸烟
二、慢性病对健康的危害
1、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 目前我国肿瘤流行谱发生变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肺癌、乳腺癌、大肠
癌上升;与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的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2
一寸光阴不可轻
慢性病是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在全球范围内慢性病约占总死亡数的 80%,而且 这种趋势还在增加。慢性病总死亡中约 50%为心脑血管病。慢性病已成为主要的 疾病负担。在我国城市地区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农村地区依次 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按照这些死亡率和城乡人口估计的每年死亡人 数:恶性肿瘤 150 万,脑血管病 145 万,心脏病 108 万。预测到 2020 年,慢性 病的死亡将占总死亡数的 75%,其中 71%的缺血性心脏病,75%的脑卒中。 2、超重和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