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题巧求周长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5篇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5篇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1.巧求周长小学二年级奥数题21, 小明从镜子里看到钟面上是5:35,你知道这时是几时几分?2, 6只小鸭排队,一共排成3队,每队站3只小鸭,该怎样排?3,8个人吃饭,每人1只饭碗,两人一只菜碗,4个人1只汤碗,一共有几只碗?4, 小亮坐在环行跑道上的一辆游览车上,他发现他前面有6辆车,后面也有6辆车。
请问:跑道上有几辆车?5, 假设有一种植物,每天长高一倍。
20天正好长到20厘米高。
请问:长到5厘米时是第几天?6, 小明家养了一些鸭子要知有多少,细细想一想;“鸭子一半下了水,一半除以2正往水里走,剩下15只围着小明身边吃杂物,你说有几只?”7, 一道除法式题,除数是6。
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4,正确的商该是几?8, 一瓶油,连瓶一共重800克,吃去一半的油,连瓶称,还剩550克。
瓶原来有多少克油?空瓶重多少克?9, 1只鹅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10只鸭的重量8只鸡的重量=16只鸭的重量1只鹅的重量=()只鸭的重量1只鹅的重量=()只鸡10, 1只西瓜+2只梨=16只苹果5只梨=10只苹果 1只西瓜=()只苹果1只西瓜=()只梨小学二年级奥数题3爸爸妈妈带着儿子、女儿和一条狗外出旅行,途中要过一条河,渡口有一只空船,最多能载50千克,而爸爸妈妈各重50千克,儿子和女儿各重25千克,狗重10千克,请问:他们怎样才能全部渡过河去?答案与解析:船的载重量是50千克,所以爸爸妈妈只能单独过河;儿子女儿可以同时过河;儿子(或女儿)可以带着狗过河,此外还要考虑船一定要有人划回来才行。
答:第一次:儿子和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渡河:第二次:爸爸(或妈妈)过河,由女儿(或儿子)把船划回来;第三次:儿子和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第四次:妈妈(或爸爸)过河,由女儿(或儿子)把船划回来;第五次:儿子(或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第六次:儿子和女儿过河。
三年级奥数专题第三章 空间与图形

三年级奥数专题第三章空间与图形第一讲巧求周长(一)【一】下面图形是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组合在一起,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练习1、下面图形是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组合在一起,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2、下面图形是两个长方形组合在一起,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二】下图是两个长方形组合在一起,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练习1、下图是两个长方形组合在一起,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2、从一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的一角剪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求剩下图形的周长。
【三】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图,求此图形的周长。
练习1、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图,你能算出它的周长吗?2、如下图所示,丹丹和小玲同时从学校到图书城,丹丹沿A路线行走,小玲沿B路线行走,如果两人速度一样,谁先到图书城?为什么?【四】下图是由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练习1、下图是由5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2、下图是由6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组成,求此图形的周长。
【五】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4米。
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练习1、把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8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正方形周长增加16分米,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六】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将9个这样的正方形如下图一样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问拼成的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练习1、把16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拼成的大正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2、把8个边长为5分米的小正方形如下图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多少厘米?【七】将一张边长为18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纸片,问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练习1、将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2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那么这2个小长方形周长之和比原来的正方形的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2、把一个边长为28厘米的正方形,如下图剪成6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这六个长方形周长的和与原来的正方形相比,增加了多少厘米?课外作业1、下面图形是三个相同的正方形组合在一起,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小升初经典奥数题 (1)

周长:(高等难度)如图,把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任意分成10段,并以每一段为对角线作为正方形.设这10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为P,大正方形的周长为L,则P与L的关系是______(填<,>,=)。
巧求周长部分题目:(高等难度)如图,长方形ABCD中有一个正方形EFGH,且AF=16厘米,HC=13厘米,求长方形ABCD 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年龄问题题目:(中等难度)甲、乙、丙三人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比丙多5岁,乙2倍比丙多19岁,问:甲、乙、丙三人各多大?【试题】刘老师搬一批书,每次搬15本,搬了12次,正好搬完这批书的一半。
剩下的书每次搬20本,还要几次才能搬完?【试题】小华每分拍球25次,小英每分比小华少拍5次。
照这样计算,小英5分拍多少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几分?【试题】同学们到车站义务劳动,3个同学擦12块玻璃。
(补充不同的条件求问题,编成两道不同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照这样计算,9个同学可以擦多少块玻璃?"【试题】两个车间装配电视机。
第一车间每天装配35台,第二车间每天装配37台。
照这样计算,这两个车间15天一共可以装配电视机多少台?【试题】把7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42毫米。
如果把28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多少毫米?(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试题】纺织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煤1500千克,6天可以烧完。
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多烧几天?【试题】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40公顷,照这样的速度,耕72公顷地需要几小时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2.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
花圃周围共20米长。
需放多少盆菊花?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
三年级奥数专题:巧求周长习题及答案[1]
![三年级奥数专题:巧求周长习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a5fbf850508763230121236.png)
第五章 巧求周长(A)一、填空1.下图是一块小麦地,已知条件如图中所示.这块地的周长是 米.2.下图“十”字的横与竖都长6厘米.问“十”间的周长是 厘米.3.求下图上“凹”形的周长.单位:厘米4.下图是由若干个相等的正方形组成的“土山”两个字,已知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这两个字的周长分别是 、 厘米.5.下图是由三个相同的长方形纸片组成的一个“5”字,已知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5”字周长是 厘米.6.下图是一块地,四周都用篱笆围起来,转弯处都是直角.已知西边篱笆长17米,南边篱笆长23米.四周篱笆长 米.7.求下图周长.单位:厘米8.下图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A 是公园的大门.问:小明从A 门进公园,不重复地沿道路走公园一圈,50米 50米 1 3 523 1715 5 40 504他走了多少米9.下图是某建设物的设计图,如图所示(单位:米)现根据需要在它周围绕电线一圈,试求需电线多少米10.用15个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如下图的形状,求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二、解答题11.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了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40厘米,求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如图所示.1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每边被四等分.求图中所有正方形周长的和.13.把边长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和2厘米的4个正方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如图),排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14.将一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对折,再将对折后的纸沿它的竖直中线(右图虚纸)剪开,得到三个矩形纸片,其中两个较小的矩形的周长之和是多少厘米———————————————答 案——————————————————————1. 200米经过平移线段原图可转化为一边长为50米的正方形,所以周长504=200(米).1 1 1 1 12 33 4 4 AD 360米 240米2. 24厘米从图中可看出,“十”字的周长是由12条相等的线段组成,而题目又告诉我们,“横竖都长6厘米”,可知每3条相等的线段长度的和是6厘米,于是可求出“十”字的周长,当然,我们也可把“十”中竖的上、下两个横放置中间,同理横的左右两个竖放置中间变成如下图所示:这样,每条线段均长6厘米,也不难求出“十”的周长.解法一: 6(112÷3)=64=24(厘米)答:这个“十”的周长是24厘米.解法二: 64=24(厘米)答:这个“十”的周长是24厘米.3. 18厘米我们可把它转化一下,变成下图所示:这时,解法就同B 卷第2题一样了.解:[5+(3+1)]2 =[5+4]2 =92=18(厘米)4. 72厘米、72厘米分析:图中“土”字的周长等于24条3厘米长的线段的和;“山”字的周长也正好等于24条3厘米长的线段的和.所以,“土山”这两个字的周长分别等于24条3厘米长的线段的和. 324=72(厘米)答:这两个字的周长分别是72厘米.5. 28厘米我们可按下图所示方向把ab 移到b a ''、a a '移到b b ',把cd 移到d c ''、把d d '移到c c '的位置,则此图形变成一规则的长方形,它的长边为4+2+2=8厘米,宽边为4+2=6厘米,它的周长可求.答:此图形的周长为28厘米. 解:(4+2+2+4+2)2=142=28(厘米)6. 80米经过线段平移,原图形可变为长是23米,宽是17米的长方形,所以周长为(23+17)2=80(米).7. 218厘米为分析叙述方便,我们如图所示编上字母,我们可把a 移至a '、b 移至b '、c 移至c '、d 移至d ',这样50='+'++'+'d c e b a 厘米,所以图中所有的横线的长是502=100厘米,图中所有竖线的长为40+5+152+4+40-(5-4)=118(厘米)则整个图形周长可求.1 3 5 acd''d c 4 15 5 40 50a b c d b ′ ′ ′ e解:502+40+5+152+4+40-(5-4)=100+118=218(厘米)答:这个图形的周长为218厘米.8. 我们把与分析题有关的线段编号,如图:我们可把b b '移到c c ',c b ''移到bc 位置,把de 移到e d '',fg 移到g e '',把d d '移到g f '',把fe 移到f g ',则此图变成为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它的长是360米,宽是240米,周长可求:即(360+240)2=1200(米).9. 40米我们如图所示将有关线段标上字母,将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分别移至相对应处,即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的位置,其中还有两段末移动,再加上这两段和移动后拼成的长方形即为本图周长.解:(4+2+4+1+1+1+3)2+(3+1)2 =162+42=40(米)1`答:需电线40米.10. 48厘米我们可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析此题,在水平方向上,所有线段的长度和为922=36厘米,在竖直方向上,所有线段的长度为322=12厘米.因此,此图形周长可求.解:922 =182=36(厘米) 322 =62=12(厘米)36+12=48(厘米)答:它的周长为48厘米.11. 因为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都是40厘米,所以每个小长方形的一个长与一个宽的和为:402=20厘米.因为5个小长方形的宽等于小长方形的长(或大正方形的边长)所以20厘米是6个小长形的宽,而1个小长方形的长应为2065,所以大正方形周长可求.方法一:解:402654 =20654a a 'bc ' f h 'l ' m ' g ' k ' j h ge f d c b ' i m l k j 360米240米 b c d e f e ' d ' f ' ' c ' b '(厘米)答:周长为66.7厘米.方法二: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都是40厘米,这时我们再把正方形用横线平均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如下图).很明显,每小格都是相等的小正方形. 由图可知小长方形都是由5个这样的小格组成,则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由12条小正方形的边长组成的.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012 3.厘米.这时就可求小长方形的长是5=16.65厘米.那么我们就可以求出大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答:正方形的周长是66.6厘米.12. 解分类进行统计,得: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周长的和是:14(44)=64(cm);边长为2cm的正方形周长的和是:24(33)=72(cm);边长为3cm的正方形周长的和是:34(22)=48(cm);边长为4cm的正方形周长的和是:44(11)=16(cm);图中所有正方形周长的和是:64+72+48+16=200(cm);13. 平移线段,可把原图形变为一个标准长方形如下图所示:554显然该长方形的长是(5+4+3+2)=14(厘米),宽是5厘米,所以周长是(14+5)2=38(厘米)14. 分析与解:根据题目条件可知两个较小的长方形的周长相同.小矩形的长=12(厘米)小矩形的宽=1222=3(厘米)小矩形的周长=(12+3)2=30(厘米)两个小矩形的周长=302=60(厘米)答:其中两个较小矩形的周长之和是60厘米.。
小学奥数:巧求周长.专项练习-最新

一、基本概念①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②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二、基本公式:①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面积=长⨯宽.②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常用方法:(1)对于基本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可以直接用公式求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对于一些不规则的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我们可以采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割补成基本图形,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及面积计算的公式求解.(2)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转化过程中要抓住“变”与“不变”两个部分.转化后的图形虽然形状变了,但其周长和面积不应该改变,所以在求解过程中不能遗漏掉某些线段的长度或某部分图形的面积.转化的目标是将复杂的图形转化为周长或面积可求的图形.(3)寻求正确有效的解题思路,意味着寻找一条摆脱困境、绕过障碍的途径.因此,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考的着重点就是要把所需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直接求解不容易或很难找到解题途径的问题时,我们往往转化问题的形式,从侧面或反面寻找突破口,知道最终把它转化成一个或若干个能解决的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在数学中叫“化归”,它是数学思维中重要的思想和方法.(4)在几何中,有许多图形是由一些基本图形组合、拼凑而成的.这样的图形我们称为不规则图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往往无法直接应用公式计算.那么,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怎样去计算呢?对称、旋转、平移这几种几何变换就是解决这类面积问题的手段.四、几个重要的解题思想(1)平移在平面图形的计算中,常常要将一个平面图形移动到平面上的另一个位置进行计算.其中,将图形沿一个固定方向的移动叫做平移,一个图形经过平行移动不改变其形状与大小,知识点拨4-2-2.巧求周长所以图形面积是保持不变的.利用图形的平移,可以使面积计算问题的解法简捷明快,颇有新意.(2)割补割补法在我国古代叫“出入相补原理”,我国古代魏晋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就明确地提出“出入相补,各从其类”的出入相补原理.这个原理的内容是几何图形经过分、合、移、补所拼凑成的新图形,它的面积不变.(3)旋转在平面图形的割补中,有时要将一个图形绕定点旋转到一个新的位置,产生一种新的图形结构,图形在转动过程中形状大小不发生改变.利用这种新的图形结构可以帮我们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4)对称平面图形中有许多简单漂亮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折叠,轴两侧可以完全重合.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对称轴平分这个图形的面积.熟悉轴对称图形这个性质,对面积计算会有很大帮助.(5)代换在几何计算中,对有关数量进行适当的等量代换也是解决问题的已知技巧.小结:本讲主要通过求一些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体会一种转化思想,重点在于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的方法,包括平移、旋转、割补、差不变原理,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求周长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例题精讲模块一、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割补法【例 1】求图中所有线段的总长(单位:厘米)D【例 2】如图所示,点B是线段AD的中点,由A、B、C、D四个点所构成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均为整数,若这些线段的长度之积为10500,则线段AB的长度是。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1、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求出它的周长,那么已知长方形的周长与宽,也可以求出
长方形的长,我们可以进行逆向思维:
❖长方形的长=(周长-宽×2)÷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2、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它的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3、如果四边形的周长没有直接告诉,必须依据题目的条件先求出周长,再解答。
例1如图13—1所示,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例2把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一层、两层、三层地摆下去,摆完第十五层,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例3把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摆成如图13—4的形状,求该图形的周长。
例4图13—6共有8条边,分别用a、b、c、d、e、f、g、h表示,要测量它的周长,至少要测量哪几条线段的长度?
例5求图13—8的周长.单位为厘米。
2.比较图13—14中哪个图形的周长长?
3.求图13—15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正方形被分成了五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30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图13—6)?
1.一张长5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从四个角上各裁去一个边长为1分米
的正方形,所剩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2.如图13—10所示的多边形,它的
周长是多少厘米?
3.用15个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如图13—11的形状,求它的周长。
4.求图13—12所示图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恰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且边相
互平行)的周长。
5.用边长为10厘米的五个小正方形拼成如图13—13的形状,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奥数题库-巧求周长

奥数题库--巧求周长(三年级)1、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图,求此图形的周长。
【思路导航】如果把每层台阶的宽度向上移到和最上层台阶同样高的地方,把每层台阶的高度向右移到和最下层的台阶长度一致的地方(如下图),这样楼梯侧面图就转化为一个长方形,然后我们利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求出此图形的周长。
(2+3)=10(米)答:此图形的周长为10米。
练习:如下图所示,小明和小玲同时从学校到少儿书店,小明沿A路线行走,小玲沿B路线行走,如果两人速度一样,谁先到达少儿书店,为什么?练习:下图是一个“凹”字形花圃,求花圃的周长。
(单位:米)2、下图是6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思路导航】这题我们可以用平移的方法把它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如右图。
这个长方形的长含有4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长为=8(厘米),宽含有2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宽为2×2=4(厘米),所以这个图形的周长为:(2×4+2×2)×2=24(厘米)练习:下图是由6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组成,求此图的周长。
3、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的和减少了6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当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时,组成两个正方形的8条边就减少了两条,而已知这两条边长的和是6厘米,那么一条边长就是6÷2=3(厘米),所以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3×4=12(厘米)。
练习一:把一个长方形剪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比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增加28分米,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练习二:把边长是48厘米的正方形剪成三个同样大小的长方表,算一算,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小学奥数巧求周长

一、基本概念①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②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二、基本公式:①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面积=长⨯宽.②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常用方法:(1)对于基本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可以直接用公式求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对于一些不规则的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我们可以采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割补成基本图形,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及面积计算的公式求解.(2)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转化过程中要抓住“变”与“不变”两个部分.转化后的图形虽然形状变了,但其周长和面积不应该改变,所以在求解过程中不能遗漏掉某些线段的长度或某部分图形的面积.转化的目标是将复杂的图形转化为周长或面积可求的图形.(3)寻求正确有效的解题思路,意味着寻找一条摆脱困境、绕过障碍的途径.因此,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考的着重点就是要把所需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直接求解不容易或很难找到解题途径的问题时,我们往往转化问题的形式,从侧面或反面寻找突破口,知道最终把它转化成一个或若干个能解决的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在数学中叫“化归”,它是数学思维中重要的思想和方法.(4)在几何中,有许多图形是由一些基本图形组合、拼凑而成的.这样的图形我们称为不规则图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往往无法直接应用公式计算.那么,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怎样去计算呢?对称、旋转、平移这几种几何变换就是解决这类面积问题的手段.四、几个重要的解题思想 (1)平移在平面图形的计算中,常常要将一个平面图形移动到平面上的另一个位置进行计算.其中,将图形沿一个固定方向的移动叫做平移,一个图形经过平行移动不改变其形状与大小,所以图形面积是保持不变的.利用图形的平移,可以使面积计算问题的解法简捷明快,颇有新意.(2)割补割补法在我国古代叫“出入相补原理”,我国古代魏晋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就明确地提出“出入相补,各从其类”的出入相补原理.这个原理的内容是几何图形经过分、合、移、补所拼凑成的知识点拨4-2-2.巧求周长新图形,它的面积不变.(3)旋转在平面图形的割补中,有时要将一个图形绕定点旋转到一个新的位置,产生一种新的图形结构,图形在转动过程中形状大小不发生改变.利用这种新的图形结构可以帮我们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4)对称平面图形中有许多简单漂亮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折叠,轴两侧可以完全重合.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对称轴平分这个图形的面积.熟悉轴对称图形这个性质,对面积计算会有很大帮助.(5)代换在几何计算中,对有关数量进行适当的等量代换也是解决问题的已知技巧.小结:本讲主要通过求一些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体会一种转化思想,重点在于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的方法,包括平移、旋转、割补、差不变原理,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求周长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例题精讲模块一、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割补法【例 1】求图中所有线段的总长(单位:厘米)D【考点】巧求周长【难度】2星【题型】填空【例 2】如图所示,点B是线段AD的中点,由A、B、C、D四个点所构成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均为整数,若这些线段的长度之积为10500,则线段AB的长度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数题巧求周长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1、爱美的hello kitty 去商场买回一面镜子。
她要沿镜子的四边做一个铁丝的边框。
请你帮助算一算,大约需要多少米长的铁丝材料
2米
1
米
2、明明用一根长30分米的黑线,刚好给自己的照片镶了一条黑边,这个长方形相框的宽是6分米,你知道这个相框的长是多少分米吗
3、小明家有一个正方形的花坛,这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6米,在这个花坛的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米
6米
4、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4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一个长方形的花坛被平均分成八个小正方形,已知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15米,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6、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3
10
2米
7、下图是由6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吗
8、求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7米
10、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0厘米,宽是10厘米,长是多少厘米
11、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4厘米
10厘米 6米 10米
18厘米 6米
12、一个模型,如图,外形是两个重叠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2分米,两个正方形重叠的相交点是正方形的中的,求这个模型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13、下面长方形A 的周长30厘米,正方形B 的周长是16厘米,由A 和B 拼成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A
B
14、学而思学校门前有一正方形苗圃园边长为10米,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土地用来种月季,这部分土地的周长是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