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
试析海明威的死亡哲学
试析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内容提要:“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的一句经典台词。
生活中诸如病与死这样一些普遍遭到排斥和拒绝的反面经验,一旦以迷人的形状从作家的笔下走出,竟带来了一种神秘的美感与难以抑制的兴奋。
这其中又都透出了一股让人深思的气息,这对我产生极大的震撼,我不知道这种震撼是来源于他的经历还是来源于想象。
本文试通过对海明威部份作品的阐释,来表述我所能理解的他的死亡哲学背后那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人民命运、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
主题词:海明威死亡哲学意识升华著名学者弗洛伊德有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
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
死亡在他们看来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现死亡,揭示死亡和生命的神秘意义和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
这里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以文学耕耘在那个天地里,思考着人类统一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
所谓“死亡哲学”主要是一种范围上的限定。
一种可以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不仅仅包括对社会历史、自然史、精神史的理解,更应是对人自身存在状况的领悟;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是他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对生命的一种哲学态度。
一、海明威的生死哲学人类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
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死亡是以原始宗教、神话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礼仪等形式反映的。
死亡哲学作为哲学的一部份,是要对人类死亡现象和死亡事实进行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说,它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说。
在创作风格上,海明威一生最偏爱的主题是战争、死亡、男子汉气概和爱情。
海明威死亡博物志分析
海明威死亡博物志分析
海明威是20世纪英美文学领域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以其忧郁深沉的写作风格和极其重要的双重性别角色而闻名。
他于1961年去世,最终葬身在爱尔兰多尔梅格,而他的死亡已成为社会审视权利所带来的种族和职业歧视的重要标志。
海明威死亡博物志旨在探讨海明威的一生以及他的作品,特别是他的死亡如何影响他的作品和他们的解释以及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此前学界已研究了海明威的表面死因,认为他的死亡可以归结为酗酒和癌症,但由此引发的深度讨论却能够更深入地分析海明威的思想和生活状态。
据当时新闻报道,海明威在死前在乔治·芬伯里酒店倒下、昏迷了一晚,期间他失去了大量的血,这暗示了他生活中存在的抑郁。
同时,审查机构的迹象表明他的死亡可能是源于家庭暴力;他的病史中收录的诊断和病例也指向他有躁郁症。
此外,海明威生前曾多次提及他对难民话题的关注。
他负担非常紧张,他在一个充满歧视的社会中受尽了不公正的待遇,从而影响了他的心理和体力。
海明威死亡博物志进一步分析了海明威之所以支持宽恕与融合,以及强烈反对殖民政策等影响他出版铃声,《小妇人》和《老人与海》等重要讽刺作品的原因。
作为英美文学的传奇,海明威的死亡使得当时的贫穷、歧视、责任等问题成为社会议题,启发了人们对艺术作品中隐藏的信息的注意,出发了关于艺术及其表现的深入研究。
从此,种族与职业歧视以及宗教信仰的保护问题也开始受到重视,催生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
解读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解读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意识作者:莫莉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07期摘要: “死亡”在文学中历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甚至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中众多作家始终坚持的一个母题,鲁迅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在很多小说中,他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及其不幸的遭遇来阐释他对“死亡”的理解,透露出强烈的死亡意识。
而这种死亡意识有着深刻的内涵,那就是对文化之死的痛斥,对生命之生的唤醒。
关键词: 鲁迅小说死亡文化死亡生命意识鲁迅——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他开创了白话小说,也开创了死亡叙事文学。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是对一个个人“死亡”的冷静见证,更是对中国赖以生存的固有的致人死的封建文化的宣战。
其在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始终关注着这个问题,各种死亡的阴影爬满了他的小说边缘。
如《狂人日记》中狂人的最终命运是被吃,《孔乙己》中孔乙己那渐渐远去的身影让人想到的也只有死,《药》中被杀头的夏瑜和吃了人血馒头后仍难逃一死的华小栓,《阿Q正传》中糊里糊涂就被枪毙了的阿Q,《祝福》中在祝福声中默默死去的祥林嫂,还有《孤独者》中在孤寂中死去的魏连殳,《伤逝》中在“无爱的人间”死去的子君……一、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在生命历程中曾多次与死亡邂逅,他把这些真实的感受融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在鲁迅的众多作品中都忽明忽暗地渗透着死亡意识。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与死亡相关的内容。
对于死亡主题的描绘,他表现了一种惊人的爱恋。
《狂人日记》是对死亡的冷静叙述,即“人吃人”社会的诅咒,但更是对中国人赖以生存的固有封建文化的痛斥,借助狂人的话,那就是一种吃人的文化。
“吃人”的结果便是被吃对象的死亡。
在作品中除了狂人以外,不是吃人者就是吃人者的帮凶,整部作品都充满了死亡的恐怖阴影。
死亡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扼制人的命运之喉,狂人惧怕死亡,死亡在他的眼里是那样的恐怖,但他终究还是难逃被吃的厄运。
《药》围绕两条“死”的线索展开叙述,以小栓的死为明线,夏瑜的死为暗线,两条线交叉展开。
生命因死亡而完满——解读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作 为 2 0 I L _纪 l 美 国文学 最具 个性 的作 家 , 海 明威
显著 的 特征 。
用文 学创 作影 响 了数 代 美 国 人 , 被 誉 为 美 利 坚 民 族 的 精 神 丰 碑 。 海 明 威 用 独 特 的 “冰 山 风 格 ”的 文 字 表现对 人生 、 社 会 和世界 的冷 静旁 观与 由衷 热爱 , 他 的文 字看 似冷 峻坚 毅 , 实 则含 蓄隽 永 , 引 人 深 思 。 正 如 乔伊斯 所 说 : “ 海 明 威 表 现 的 形 式 背 后 含 有 远 比 人 们 所 能 想 象 的 要 多 得 多 的 内容 。 ” 死 亡 现 象 是 海 明威 作 品 中 颇 为 引 人 注 目的部 分 , 其 作 品 中 的 主 人 公 都 是 非 自然 死 亡 的范 例 , 死亡 意 识 笼 罩 着 他 的 全 部 创 作 。 在 长 篇 小 说 《永 别 了 , 武 器 》中 , 海 明威 借 主 人 公 亨 利 之 口说 出 : “ 世 界 杀 害最善 良的人 , 最 温 和 的人 , 最 勇敢 的人 , 不偏 不倚 ,
妻 子难 产 、 丈 夫 自杀 的 惨 象 , 本来 紧张又兴 奋 的心情 被 泼 了 一 盆 冷 水 。尼 克 与 死 亡 就 这 样 在 一 个 日常 性 的场 景 中不 期 而 遇 了 , 他 不 安 地 问 爸 爸 “男 人 自 杀 的多 吗 ” , 又问 “ 死 很难 吗” 。尼 克作 为 旁 观者 , 被 死亡 的气 场所震 慑 , 在此 之前 , 死 亡 是 他 从 来 都 没 有 考 虑过 的问题 。 比起 极 端 条 件下 的死 亡 例 证 , 日常 生 活 中突发性 死亡 使 人 没 有 防备 , 突 出 了 死 亡 的 残 酷性 , 具 有更 强 的艺术 冲击 力 , 也 更 加 鲜 明地 表 现 出 麦 康 伯 吓 坏
【课外阅读】浅谈鲁迅作品中的“死亡艺术”
【课外阅读】浅谈鲁迅作品中的“死亡艺术”读鲁迅的小说,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冷峻深刻而又永恒残酷的命题——死亡。
对于生命而言,说“死亡是一门艺术”未免有些太残忍,太冷酷,太血腥,甚至太不人道了。
但是,就鲁迅小说的思想底蕴和现实批判意义而言,鲁迅笔下的“死亡”的确是一个独特的艺术视角,确如苏珊·朗格所说的“一个有意味的形式”。
研习鲁迅小说中的“死亡艺术”,有助于我们更真实更客观地认识人生,更有效更直接地体悟人生,提升思想品味,完善生命品质,创造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富有生命意味的生存状态。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孔乙己》《祝福》《药》和《阿Q正传》都分别通过描写死亡场面,艺术地告诉人们活着的真谛、理想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形态。
孔乙己的死亡,鲁迅先生只写了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先生强调“我”没有亲见,是说这只是一种推测,是否可信,无人可证。
对于孔乙己的死,鲁迅先生虽然只用了两个看似自相矛盾的词——“大约”和“的确”作了叙述,却别具深意。
“大约”,是“可能是”“或许是”的意思,虽然只表明孔乙己的死只是“我”的一种推测和猜想,却暗示了孔乙己的生与死已经没有多少人关注——大家都不知道他的下落,他就像一片树叶离开树枝,悄无声息,就像一只蚂蚁被踩死,寂然无声,就像一棵小草枯萎萧瑟,不为人知,这个世界有他不多,无他也不少,正如小说所写的“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这么过”,他完全就是一个“多余的人”。
像孔乙己这样一个“多余的人”,又有谁会在乎他呢?又有谁会牵挂他呢?又有谁会悲悯他呢?又有谁会记得他呢?他存在的意义只是以身体的伤残和心灵的畸变给世人带来些许快活和热闹,或以命运的坎坷和艰辛的挣扎给社会增添一些笑料和话柄。
人们记得他,是为了排解无聊和空虚,是为了寻求刺激和快乐。
仅此而已。
其实,孔乙己很久不出现,甚至莫名地死去,人们都会慢慢地将其淡忘,直至忘得一干二净。
“的确”是“必然如此”“肯定这样”的意思,表明孔乙己走向死亡已经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向“死”而“生”——论鲁迅的生命哲学
在 这世界的证明 , 是对生 命充满 眷恋 的真情流 露。而 当 也
医 生 劝 鲁 迅 转 地 疗 养 时 , 半 开 玩 笑 地 说 : 如 果 什 么 也 不 他 “
干 需 要 治 一 个 月 的 话 , 么 就 治 两 个 月 好 了 , 让 我 工 那 得
虚 无 ; 怀 抱 立 人 的 高 远 理 想 , 不 因此 轻 视 非 人 间 的鄙 他 并
・
鲁迅研 究 ・
向“ " 生" 死 而“
— —
论 鲁 迅 的生命 哲学
符 杰 祥 , 岳 静
( 宁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 连 1 6 8 ) 辽 大 1 0 1
摘要 : 对任 何 一 个 伟 大 的 作 家来 说 , 永远 是 最 高 的 原 则 。 正 视 死 亡 , 爱 生 命 ; 放 弃 抗 争 , 不 轻 言牺 牲 , 鲁 人 热 不 也 是
俗 现 实 ; 赞 美 “ 命 无 止 境 ” 精 神 , 也 告 诫 那 些 害 着 他 革 的 却
革 命 狂 热 症 的 青 年 说 : 革 命 是 并 非 教 人 死 而 是 教 人 活 “ 的 。[ “对 任 何 一 个 伟 大 的作 家 来 说 , 永 远 是 最 高 的 原 ”3 人
放弃“ 乱” 捣 。在 孤 独 的抗 争 中 , 陷 入 绝 望 , 不 因此 走 向 他 并
一
F。
因 为 我 要 过 活 。你 懂 得 么 ? 这 也 是 生 活 呀 。我 要 看来 看穷 的远 方 , 数 的人 们 , 和 我 有 无 无 都 关 。我 存 在 着 , 在 生 活 , 将 生 活 下 去 , 开 始 觉 得 自己 我 我 我 更 加切 实 了 , 有 动 作 的欲 望 — — l 我 _ 4 “ 与其说这是鲁 迅对 生 的证 明 , 如 说 是对 死 的抗争 。 不 当 一个 人 到 了 “ 欲 望 ” 垂 死 状 态 , 命 也 就 失 去 了 光 无 的 生 彩 , 鲁 迅 却 无 时 无 刻 不 在 争求 着这 种“ ” 而 生 的证 实 。“ 穷 无 的 远 方 , 数 的人 们 , 和 我 有 关 ” 这 是 “ ” 要 努 力 生 活 无 都 , 我 仍
解读海明威的死亡意识
解读海明威的死亡意识个体生命的诞生是偶然的,个体生命的结束却是必然的,在偶然与必然之间,人类无能为力,上帝也同样无能为力。
一切努力都将一无所得。
人作为能够思考终极关怀的理性动物,对人的命运的这种永恒悲剧性,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着深刻的认识。
俄丁浦斯永远摆脱不了弑父娶母的宿命,西西弗斯也永远不能把巨石推到山顶,解脱惩罚。
人的存在具有永恒的悲剧性。
死亡像“第二十二条军规”在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某一个未来时刻守候着,谁都无法逃避。
这也是当代西方文学的传统主题,是纠缠着海明威一生的问题。
他在创作中大量涉及死亡主题,并非作家在玩弄死亡游戏,而是对于死亡以及生存之间关系的不断思考,试图在审美活动中寻求对于死亡的充分认识。
海明威人生哲学的核心是死亡意识,即对于人类作为生命个体的必然悲剧性结局――死亡的充分认识和大胆面对,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生意义的重新界定。
正是死亡意识使海明威获得了从一个崭新的审美视角构造独特的艺术世界的心理因素和思想基础,从而使死亡这本来黑暗的东西获得了一种哲学意义和审美意义上的超越。
“死亡是给予这些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叔本华语)苏格拉底曾经把哲学定义为“死亡的准备”。
死亡使人的生存时间成为最稀缺的东西,使生命成为最宝贵的价值。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只有死亡概念才可以把此在之存在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从生存论上带到明处。
雅斯贝尔斯指出:哲学信仰“把死亡当作一种一直渗透当前现在里来的努力”,这种信仰要求我紧紧地把握“当前现在”,促使“我按照超越存在的尺度永不停息地从事实践,从而使当前现在对我来说更为鲜明”。
海明威选择“死亡”作为其惯常表现的题材,使死亡从人的整个生存中凸现出来,成为生存世界的强大压力,并把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引入自己的生命意识之中,在“死”与“生”相对照中,写作了人生存险恶与艰难,肯定了人为生存而作的种种努力,以及接受死亡,超越死亡的勇气和在精神荒原上重塑自我的人格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海明威的死亡意识源于对生命的热爱。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提要:生活中诸如病与死这样一些普遍遭到排斥和拒绝的反面经验,一旦以迷人的形状从作家的笔下走出,竟带来了一种神秘的美感与难以抑制的兴奋。
这其中又都透出了一股让人深思的气息,这对我产生极大的震撼,我不知道这种震撼是来源于他们的经历还是来源于想象。
本文试通过对海明威和鲁迅部份作品的阐释,来表述我所能理解的他们的死亡哲学和生命哲学背后那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人民命运、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
主题词:海明威死亡哲学鲁迅生命哲学弗洛伊德有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
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
死亡在他们看来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现死亡,揭示死亡和生命的神秘意义和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
这里一个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另一个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
他们以文学共同耕耘在那个天地里,思考着人类统一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
所谓“生命哲学”、“死亡哲学”都主要是一种范围上的限定。
一种可以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不仅仅包括对社会历史、自然史、精神史的理解,更应是对人自身存在状况的领悟;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中也多有病、死、鬼这样的字眼,固执地一再重复地出现吃人、死亡、坟墓、鬼魂、杀头、丧仪这些毛骨悚然的东西。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和鲁迅的生命哲学是他们各自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对生命的一种哲学态度。
一、“生”与“死”的哲学1、海明威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
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死亡是以原始宗教、神话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礼仪等形式反映的。
鲁迅与海明威笔下人物不同的死亡意识
鲁迅与海明威笔下人物不同的死亡意识作者:刘勇模孙玉林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5年第08期内容摘要:鲁迅旨在唤醒民族、民众的生存意识、抗争意识,而海明威旨在构建“硬汉子”精神,正视死亡,张扬精神生命的崇高和伟大,以便疗治“精神迷惘”。
因此,鲁迅笔下人物对死亡往往是毫无意识,而海明威笔下人物对死亡毫无惧色。
关键词:鲁迅海明威人物死亡意识探析一.毫无意识与毫无惧色在鲁迅的笔下,人物的消亡往往是在他人无意识抑或自己无意识的状态出现。
《孔乙己》中的落魄文人孔乙己,他在笑声中出场,也在笑声中淡出人们的视线。
最终,“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
《祥林嫂》中的祥林嫂,被人们称为“没有春天的女人”,她在春天里丧父、失子并不明不白地死去。
《伤逝》中的子君,不被人理解,受到冷嘲热讽,受到感情决裂的打击,最终对自己生命价值毫无意识地抛弃生命。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鲁迅笔下的大部分主人公在其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对于自己的死或者亲人的死及其原因和意义,似乎毫无意识,谈不上思考和分析了。
他们在糊涂中生存,也在糊涂中死去。
而海明威的笔下的大多数人物与鲁迅笔下的人物对待死亡的意识和态度迥然不同。
虽然死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他们对死亡都有一定的认识,他们正视死亡,勇敢地抗争死亡,力图在精神上超越死亡。
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主人公哈里“用末日审判的目光审视自己的过往岁月和当下的生活,内省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最后在梦幻中,坐飞机飞往乞力马扎罗山的方形山巅,完成了对肉体死亡的精神超越,实现了精神生命的不朽。
”在《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作者通过两天的狩猎,突出塑造了主人公麦康伯真实而饱满的形象,层层深入地展示了他从猎狮时的“胆小鬼”到追猎公牛时毫无惧色的“男子汉”的精神成长历程。
追猎公牛时,他英勇无比,尝试到勇气带来的无比幸福,体验到克服死亡恐惧的无比快乐,真正确立了正视死亡的生命信念。
因此,在与受伤公牛对决时,在麦康伯太太的枪声下,一个“胆小鬼”的肉体麦康伯死亡,而无数个“毫无惧色”的精神强大的麦康伯形象在读者心中诞生。
鲁迅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鲁迅作品中的死亡主题纵观历史,死亡不少。
有司马迁的“轻于鸿毛,重于泰山”;也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然而在鲁迅的作品中还有不同的死法。
在鲁迅的作品中,死亡题材也是备受关注研究的,各有不同的看法。
他的第一部小说《狂人日记》开始,就有了对死亡的描写,在到最后一部作品《死》结束。
从“吃”人开到死亡结束,这难道是巧合吗。
也许也是很多人研究的主题。
以下我主要选择孔乙己、阿Q、祥林嫂为研究对象在鲁迅先生写的3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
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描写孔乙己的死的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
那么,鲁迅写孔乙己的死,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在《孔乙己》中“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
这句话给我们读者深思。
孔乙己是死了还是没有死呢?“大约”是表示不确定孔乙己死没死,“的确”是表示确定孔乙己已经死了。
有人认为是不是矛盾的答复。
这也是我们值得考虑的。
那么孔乙己是怎么死的呢,我们可以从文本分析: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
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
浅析海明威文学作品当中对死亡的思考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善用运用简洁的语言创造悲剧的艺术审美。
海明威和他创造的硬汉文化对美国现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经融入美国文化,成为美国文化当中最具代表性的精神。
海明威对于死亡有着特殊的情结,生命与死亡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当中。
本文以海明威作品中的生存和死亡为切入点,重点剖析海明威对于死亡的独特认识。
一、死亡意识的觉醒海明威出生于一个良好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爱好广泛,尤其喜爱户外运动,他的母亲出身良好,是一名虔诚的教徒。
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海明威热爱户外运动、热爱冒险的性格特征。
家庭环境对于海明威的文学创作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在我们的时代里》花了大量的篇幅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美国青年形象——尼克·亚当斯。
尼克·亚当斯可以看成是海明威自己的缩影,同样出身于一个医生家庭,青年时期充满迷茫和颓废。
在这部小说集当中,海明威第一次表达了自己对于死亡的认识。
少年尼克跟随父亲到一个印第安部落行医,有一名印第安母女难产,这位孕妇经历了两天的折磨仍然没有将孩子生下,尼克的父亲只好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为孕妇做了剖腹产,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孕妇的丈夫因为目睹了孕妇遭受的痛苦而无法承受,他选择了自杀。
该文可以看作是海明威对于生命和死亡进行探索的开端。
这个时候海明威对于死亡的认识还是十分模糊的,因为在作品中尼克无法理解死亡,而尼克的父亲认为死亡是很容易的事情。
《杀人者》是一部海明威进一步探讨死亡的作品。
这部小说当中没有血腥,也没有对死亡场面的直接描写,通过平淡和缓慢的叙事来展开。
尼克找到安德烈森,告诉他有人想要杀他,面对尼克的警告,安德烈森表现得十分平静,甚至没有说一句话。
尼克刚开始对安德烈森面对死亡的麻木感到困惑,直到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尼克才想明白安德烈森之所以对死亡无动于衷,因为他已经无处可逃。
尼克进一步认识到杀死安德烈森的不是杀人者,而是这个充满罪恶的社会。
鲁迅与生命哲学对鲁迅对生命本质与意义的思考与诠释
鲁迅与生命哲学对鲁迅对生命本质与意义的思考与诠释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震撼着世人。
在其众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思考与诠释。
本文将从鲁迅的文学作品入手,结合生命哲学的观点,探讨鲁迅对生命的独自见解。
1. 鲁迅的作品在鲁迅的作品中,虽然他涉猎广泛,但是对生命的关注始终贯穿其创作。
例如,他的代表作之一《呐喊》中的《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的疯狂与世人的冷漠相对照,批判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虚伪。
这一作品揭示了生命中的孤独和绝望,对生命的意义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另外,他的《阿Q正传》以一个普通的农民阿Q为主角,通过描写他的自卑和渴望得到尊重的心理,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人性的悲观看法。
在这个作品中,鲁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生命的边缘化和虚无感,探索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2. 生命哲学的视角生命哲学是一门涉及人类存在的学科,关注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在生命哲学中,许多哲学家提出了对生命的独特见解。
在这种视角下,鲁迅的作品可以被看作是对生命哲学的一种诠释。
例如,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了"超人"的概念,认为人应该超越现有的成见和道德束缚,追求自我的完善。
鲁迅在其作品中也提到了超越现实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狂人日记》中,通过主人公疯狂的行为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抨击,突出了超越常规的重要性。
另外,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命负有责任,人应该通过自由的选择和行动来定义自己的生命。
在鲁迅的作品中,他也强调个体的觉醒和责任感,通过对社会的病态揭示,呼吁个体应该自觉地去追求真实和自由。
3. 鲁迅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思考与诠释基于鲁迅的文学作品和生命哲学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思考与诠释。
首先,鲁迅通过他的作品揭示了生命的边缘化和虚无感。
例如,在《狂人日记》中,他通过主人公的疯狂与世人的冷漠相对照,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生命无望的看法。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提要:生活中诸如病与死这样一些普遍遭到排斥和拒绝的反面经验,一旦以迷人的形状从作家的笔下走出,竟带来了一种神秘的美感与难以抑制的兴奋。
这其中又都透出了一股让人深思的气息,这对我产生极大的震撼,我不知道这种震撼是来源于他们的经历还是来源于想象。
本文试通过对海明威和鲁迅部份作品的阐释,来表述我所能理解的他们的死亡哲学和生命哲学背后那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人民命运、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
主题词:海明威死亡哲学鲁迅生命哲学弗洛伊德有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
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
死亡在他们看来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现死亡,揭示死亡和生命的神秘意义和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
这里一个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另一个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
他们以文学共同耕耘在那个天地里,思考着人类统一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
所谓“生命哲学”、“死亡哲学”都主要是一种范围上的限定。
一种可以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不仅仅包括对社会历史、自然史、精神史的理解,更应是对人自身存在状况的领悟;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中也多有病、死、鬼这样的字眼,固执地一再重复地出现吃人、死亡、坟墓、鬼魂、杀头、丧仪这些毛骨悚然的东西。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和鲁迅的生命哲学是他们各自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对生命的一种哲学态度。
一、“生”与“死”的哲学1、海明威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
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死亡是以原始宗教、神话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礼仪等形式反映的。
浅析海明威文学作品当中对死亡的思考
浅析海明威文学作品当中对死亡的思考作者:黄国英来源:《牡丹》2018年第08期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善用运用简洁的语言创造悲剧的艺术审美。
海明威和他创造的硬汉文化对美国现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经融入美国文化,成为美国文化当中最具代表性的精神。
海明威对于死亡有着特殊的情结,生命与死亡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当中。
本文以海明威作品中的生存和死亡为切入点,重点剖析海明威对于死亡的独特认识。
一、死亡意识的觉醒海明威出生于一个良好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爱好广泛,尤其喜爱户外运动,他的母亲出身良好,是一名虔诚的教徒。
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海明威热爱户外运动、热爱冒险的性格特征。
家庭环境对于海明威的文学创作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在我们的时代里》花了大量的篇幅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美国青年形象——尼克·亚当斯。
尼克·亚当斯可以看成是海明威自己的缩影,同样出身于一个医生家庭,青年时期充满迷茫和颓废。
在这部小说集当中,海明威第一次表达了自己对于死亡的认识。
少年尼克跟随父亲到一个印第安部落行医,有一名印第安母女难产,这位孕妇经历了两天的折磨仍然没有将孩子生下,尼克的父亲只好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为孕妇做了剖腹产,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孕妇的丈夫因为目睹了孕妇遭受的痛苦而无法承受,他选择了自杀。
该文可以看作是海明威对于生命和死亡进行探索的开端。
这个时候海明威对于死亡的认识还是十分模糊的,因为在作品中尼克无法理解死亡,而尼克的父亲认为死亡是很容易的事情。
《杀人者》是一部海明威进一步探讨死亡的作品。
这部小说当中没有血腥,也没有对死亡场面的直接描写,通过平淡和缓慢的叙事来展开。
尼克找到安德烈森,告诉他有人想要杀他,面对尼克的警告,安德烈森表现得十分平静,甚至没有说一句话。
尼克刚开始对安德烈森面对死亡的麻木感到困惑,直到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尼克才想明白安德烈森之所以对死亡无动于衷,因为他已经无处可逃。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生与死的思考与道德观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生与死的思考与道德观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一直以来都在探索生与死的主题,并以此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在这个主题下,道德观也成为了作家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几位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他们对生与死的思考以及对道德观的探索。
首先,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中深刻地反映了生与死的问题。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通过狂人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人性的扭曲。
这个狂人不仅对自己的生命感到绝望,也对整个社会的道德观感到失望。
他认为人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着,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他人的关爱。
这种道德观的扭曲导致了社会的腐败和人的痛苦。
通过这个狂人的形象,鲁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道德观的批判得到了深入的展示。
其次,莫言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也体现了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道德观的探索。
在他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他通过对一个家族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无情。
在这个家族中,人们经历了战乱、饥荒和疾病的折磨,生命的价值被剥夺得几乎一文不值。
然而,尽管面对死亡的威胁,这些人依然坚持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道德的追求。
他们通过互相帮助和支持,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坚韧。
莫言通过这个家族的故事,思考了生与死的问题,并探索了人性中的道德观。
此外,余华的作品也对生与死的思考和道德观进行了深刻的探索。
在他的小说《活着》中,他通过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无常。
这个普通人在面对家庭的破裂、社会的变革和个人的悲剧时,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道德的坚守。
他的坚韧和善良成为了他在困境中生存和寻找希望的力量。
余华通过这个人物的形象,呼唤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道德的追求。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一直以来都在探索生与死的主题,并通过对道德观的反思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鲁迅、莫言和余华等作家的作品中,深刻地展现了生与死的思考和对道德观的探索。
海明威影片的死亡主题(一)
海明威影片的死亡主题(一)摘要:海明威的作品有很多已经被改编并摄制成经典影片。
他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的主题:死亡。
这一主题源自生活,现于作品。
海明威通过死亡英雄表现死亡主题,其形象既富有悲剧色彩,又具有美学意义。
关键词:死亡主题死亡英雄悲剧意义美学意义引言在海明威惊险和传奇的一生中,死亡几乎一直形影不离地伴随着他。
海明威生前曾经常跟人谈起死亡的话题。
他跟别人说:“我父亲是自杀的。
我年轻的时候,还认为他是一个懦夫。
但是后来我学会了正视死亡。
死亡有一种美,一种宁静,一种使我不会惧怕的变形。
”海明威认为,人终究难免一死。
但他不应该窝囊地死去,而应该像个真正的人(Baker,1956:79)。
他说:“谁也不能长生不老。
但是一个人到了临终,到了必须同上帝进行最后一次战斗时,他总希望世人记得他的为人,一个真正的人。
如果你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那就会使你永生。
”(Bake r,1956:81)在从死亡的恐怖里解脱出来以后,海明威反而对死亡产生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兴趣。
在由海明威小说改编的影片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一主题意义的视觉表现。
作品中的死亡主题海明威的死亡意识反映在他的创作中,表现为他对于死亡题材的偏爱。
英国小说评论家赫·欧·贝茨指出,海明威的小说“看起来好像写了各式各样的主题:拳击、斗争、违法手术、打猎、捕鱼;所有这些都是涉及体力的主题。
而其实海明威只有一个主题——死亡。
它潜伏在他绝大多数小说的背后。
”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曾经形象地描述过死神:“他感到死神来了,这回没有冲击,它是一股气,像一阵烛光摇曳,使火焰升高的威风……。
他静静地躺着,死神不在那儿,准是上另一条街溜达去了……。
正在这个时候死神来了,死神的头靠在帆布床的脚下,他闻得出它的呼吸。
”这部影片获第25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和最佳艺术指导两项提名,影片制作的视觉效果是完全追随原作者海明威关于死神的描述的,摇曳的烛光、凄婉的旋律、神秘的青烟、冻僵的豹尸、积雪的高山、迷茫的眼神,这一切无不显示出电影改编者对海明威死亡主题的深切感悟与诠释。
如何理解书中的死亡哲学
如何理解书中的死亡哲学死亡,是一个沉重而又神秘的话题。
在众多的书籍中,死亡哲学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引发着我们对生命终结的探索与反思。
要理解书中的死亡哲学,首先得明白死亡在人类认知中的复杂性。
它不仅仅是生命的终止,更涉及到诸多层面,如心理、伦理、宗教和文化等。
从心理角度来看,人们对死亡往往存在着恐惧和不安。
这种恐惧可能源于对未知的担忧,不知道死后会面临什么,或者害怕生命的突然终结,使得未竟之事成为永远的遗憾。
书中关于死亡的探讨,常常会剖析这种心理,引导我们正视并理解自己对死亡的恐惧。
伦理方面,死亡哲学促使我们思考在面对他人的死亡以及自身可能的死亡时,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比如,在医疗决策中,当面对绝症患者,是选择全力抢救延长生命,哪怕可能带来更多痛苦,还是尊重患者意愿,选择相对安宁的离世方式?这不仅是一个医疗技术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难题。
宗教对于死亡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和描绘。
有的宗教认为死亡是灵魂脱离肉体,进入另一个世界的过渡;有的则将死亡视为轮回的一部分,是生命新的开始。
通过阅读相关的死亡哲学书籍,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宗教对于死亡的独特见解,从而拓宽我们的思维视野。
在文化层面,不同的文化对于死亡有着不同的仪式、观念和禁忌。
有些文化中,葬礼隆重而庄严,是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而在另一些文化中,死亡可能被视为一种解脱,处理方式较为简单。
理解这些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死亡。
那么,书中的死亡哲学是如何帮助我们应对死亡这一现实的呢?它给予我们的,首先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
让我们明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减少对它的过度恐惧。
当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死亡时,便能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追求有意义的事物。
其次,死亡哲学促使我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生命终有尽头,那么我们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是追求功成名就,还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快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设定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让生命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海明威与鲁迅的生命哲学比较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戏剧艺术
页码: 110-111页
主题词: 生命哲学;哲学比较;海明威;鲁迅;死亡哲学;有机组成部分;悲剧英雄;戏剧文学
摘要:崔敏、周海燕在《戏剧文学》(2008/5)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海明威与鲁迅都是具有哲学头脑的艺术天才。
他们思考着人类共同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博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和鲁迅的生命哲学是他们各自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一种哲学态度。
海明威对悲剧的认识是和崇高的毁灭联系在一起的。
从美学意义上讲,海明威贡献给人类的是一种悲剧美,一种知其不可为之的崇高。
海明威的“硬汉”已成为美国现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海明威的悲剧英雄,或者叫“准则英雄”,不仅关注个体生命的律动与命运,而且高度重视个人价值。
海明威“打不败”精神与鲁迅“死火”精神之比较
海明威“打不败”精神与鲁迅“死火”精神之比较海明威作品中“打不败”的硬汉形象所体现出来的“蔑视死亡”的气概与鲁迅作品中的“死火:宁愿烧尽也不愿冻灭”的献身精神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倍受摧残而不屈服的韧性品格,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特质。
重读《死火》,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鲁迅生命激流的澎湃、灵魂的啸歌。
陷入冰谷的“死火”告诉“我”,他困陷冰谷,如果再得不到温热,就将“冻灭”,“我”则表示愿意将他带出冰谷,让他永得燃烧。
可是“死火”又老实回答说:“那么,我将烧完!”这是人的命运或者说个体生命永恒的生存困境:人的生命只能在“冻灭”和“烧完”之间做出选择,我们每一个人唯有的一个结局和归宿就是死亡,无论我们是逆来顺受听天由命什么也不做(冻灭),还是拼命反抗努力奋斗做能做的一切(烧完),最后总是“灭”。
换句话说:“生”实质上不过是死的过程,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终极目标就是死亡,结果就是如此的可怖和无意义,人世的真相、生存的根本处境此刻在这儿全摊开了,而“死火”最终选择的是——“那我就不如烧完!”生命的燃烧毕竟会发出灿烂的光辉、灼热的暖流,直刺那夜的浓重的黑暗,烧灼满天弥漫的冻云,给人类带来光与热,哪怕仅仅只有短暂的瞬间!想清楚了就义无返顾,灵魂的涅槃电光火石般完成,照亮了一切身外与身内的深渊和所有现实的本来面目以及“他本身就具备的现实的一切恐怖与疑问”[3](P206)。
于是毫不犹豫地,“死火”“忽而跃起,如红慧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
”这是多么壮美的一跃,惊天地泣鬼神。
人不畏死,何以以死惧之!“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死亡的人们向前进。
”[4](P101)就这样鲁迅再一次确认了他超越与战胜永恒生存困境的生活方式,确认了他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确认了生命的最高哲学就是像一个誓死反抗、永不言败的战士那样生那样死。
根本上说他已准备好了怎么去死,他盼望着那样的生命的烧尽:“专与袭来的苦痛捣乱”、“与黑暗捣乱”、“将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硬唱凯歌,算是乐趣”[5](P18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提要:生活中诸如病与死这样一些普遍遭到排斥和拒绝的反面经验,一旦以迷人的形状从作家的笔下走出,竟带来了一种神秘的美感与难以抑制的兴奋。
这其中又都透出了一股让人深思的气息,这对我产生极大的震撼,我不知道这种震撼是来源于他们的经历还是来源于想象。
本文试通过对海明威和鲁迅部份作品的阐释,来表述我所能理解的他们的死亡哲学和生命哲学背后那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人民命运、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
主题词:海明威死亡哲学鲁迅生命哲学弗洛伊德有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
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
死亡在他们看来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现死亡,揭示死亡和生命的神秘意义和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
这里一个是美国小说家、1954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另一个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
他们以文学共同耕耘在那个天地里,思考着人类统一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
所谓“生命哲学”、“死亡哲学”都主要是一种范围上的限定。
一种可以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不仅仅包括对社会历史、自然史、精神史的理解,更应是对人自身存在状况的领悟;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中也多有病、死、鬼这样的字眼,固执地一再重复地出现吃人、死亡、坟墓、鬼魂、杀头、丧仪这些毛骨悚然的东西。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和鲁迅的生命哲学是他们各自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对生命的一种哲学态度。
一、“生”与“死”的哲学1、海明威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
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死亡是以原始宗教、神话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礼仪等形式反映的。
死亡哲学作为哲学的一部份,是要对人类死亡现象和死亡事实进行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说,它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说。
在创作上,海明威一生最偏爱的主题是战争、死亡、男子汉气概和爱情。
特别是“死亡”和“男子汉气概”,贯穿于他的全部创作中,成为他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
在他小说中所涉及的已不是零星的死亡现象。
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光是每篇前面所附的1924 年出版的同名速写集中就写了各种各样的死亡事件:枪毙内阁大臣、任意枪毙路人、绞刑、斗牛士惨死等。
还有濒死的感觉、战斗中的求生祈祷、雨中溃退等。
更不用说其中描述的妇女生子、丈夫自杀、怨敌之争、情人变心、恋人分手、对婚姻的恐惧、夫妻淡漠的生活、流浪者打斗、战后精神迷惘颓废、赛马作弊致死、斗牛士之死等用战争、疾病、情感和各种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死亡。
在自传色彩很浓的尼克亚当斯”系列故事中,海明威讲述了自幼年以来就对死亡所产生的恐惧、困惑、焦虑、渴望、漠视、直面等复杂的情绪和心态。
可以这么说:只要能将阅读深入到海明威的作品中去,就几乎可以感觉到它们实际上可以算作是一部“死亡学” 的详尽注解。
生命个体是一个易逝的、必然毁灭的、终有一死的存在者。
这就是人无法相逆的命运。
《永别了,武器》中,蚂蚁逃离火海的故事,说明死亡是生命的本质属性,它或早或晚是要到来的。
海明威认为,人的本质是追求生命的意志,可是由于生命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挣扎和冲动,因此,生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痛苦”。
不管大自然做了什么,不管命运如何安排,不管人们的社会角色怎样,构成人生本质的痛苦总是摆脱不了的。
这些“痛苦”促使生命最终要导向“死亡”。
海明威如是说:“说实话,我一点也不在乎;人只能死一回;咱们都欠上帝一条命;不管怎么样,反正今年死了的明年就不会死。
”⑴莎翁说,这是支撑他生命的看法,只有明白了人是注定要死的,才能正视死亡,而不是消极回避,他正是看到了生命的有限性,才会有生活的紧迫感,才会格外珍惜并利用自己的生命。
他说:“一定要找出新方法来为我们寻求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空间。
让你的精神受到新思想的鼓舞••…过一过这种充实的精神生活吧。
”这就是他创造的打不垮的“硬汉子”精神。
这种精神内蕴育着一个生机盎然、奋发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积极筹划有限人生,使它更加紧张、热烈、深刻、充实。
海明威提出了“死自是一种美”,“活着,则勇敢地活下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提倡以“硬汉子”精神来面对死亡。
他再三地写到死亡,他作品的主要人物大部份必然以死亡告终,但这些人物,在失败或死亡之中往往设法保存了些什么东西,他们确实维持着本身的一种理想:该怎样做人的一种原则。
塞涅卡说:“一个人没有死的意志就没有生的意志。
”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子”就具有无畏的死亡意志和顽强的生存意志。
由于死与生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名为谈死,实为谈生,明显地具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
《打不败的人》中曼努埃尔被牛抵成重伤以后,仍奋力把牛杀死,临死前也不失“优雅风度”。
《在异乡》中的少校以“准则英雄”式的风度默默地承受新婚妻子病逝和自己身为剑术家却残了手臂的悲剧。
《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在83 天未捕到鱼的逆境中勇敢地面对厄运,终于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并为保护既得成果单枪匹马与追踪而来的成群鲨鱼搏斗,几次遇险而生。
在此人已不再是自己命运的奴隶,而是努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他们的人生也不再意味着忍耐、受苦、消极无为,而是被自己筹划得生气勃勃,轰轰烈烈,奋发有为。
海明威说:“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
”人在自然界,在命运面前始终是无能为力的,和他们做斗争徒劳无益,改变不了人的悲剧性的命运。
但问题在于怎样面对人的这种境遇。
人的肉体可以被消灭,但不能从精神上被打败,要在“重压下”努力保持“优雅风度”,弘扬个性,歌颂个性,以找回被死亡阴影所掩盖的人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鲁迅一个世纪之前,在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出现了“生命哲学”流派,一种试图用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来解释宇宙,甚至解释知识,或经验基础的唯心主义学说或思潮。
德国的狄尔泰作为创始人,首次使用“生命哲学”一词。
生命哲学是对19 世纪中期的黑格尔主义和自然主义对唯物主义的一种反抗。
他们夸大生命现象的意义,把生命解释为某种神秘的心理体验,从而使这种观点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特色。
而鲁迅先生的生命哲学却不同于他们。
他的生命观,跟宇宙论毫不相关,而是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不合理的尖锐的抗议和批判。
鲁迅先生小说的基本结构就是“个人”被“社会”吃掉的结构。
他的小说“反复表现出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不但以自己的内容杀人,还以自己的僵硬的存在方式杀人,以它造成的保守、守旧的社会习惯心理杀人。
”他以人吃人的大恐惧《狂人日记》为总纲,在大大小小的人肉筵宴中编排了无数被扼杀吞噬者的剧目:孔乙己的穷死(《孔乙己》)、陈士诚的病死(《白光》)、阿Q 的被枪毙(《阿Q正传》)夏瑜的被砍头(《药》)、宝儿的夭折(《明天》)、子君的忧郁而逝(《伤逝》)魏连殳的自戕(《孤独者》)、祥林嫂的冻毙(《祝福》)••…鲁迅的大量的杂文中,更是刻画了无数明的死与暗的死、屈死与冤死、自杀与谋杀、甚至常常戏言阴间的有趣来揶揄人间的乏味。
读鲁迅先生作品时的感觉,那不只是一种情绪、一种氛围、它们仿佛像一张神秘的网,有一种惊异的美,使人兴奋。
那些对人类困境的执着思考,那些对自身历史境遇的真切体味,那些对生命的悲哀而又乐观的哲学感悟,形成了一种意识上深刻的紧张,造就了热狂与冷峻、痴迷与理智、生与死、人与鬼、光明与黑暗、人间与地狱的无比奇丽的挣扎。
鲁迅先生1926 年出版了一个古文与白话的杂集,取了一个阴森的名字——《坟》。
这在他自己,“虽然明知道过去已经过去,神魂是无法追蹑,但总不能那么决绝,还想将糟粕收敛起来,造就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藏,一面也是留恋。
至于不远的踏成平地,那是不想管,也无从管了。
”⑵而对于读者,他说:惟愿偏爱我的作品的读者也不过将这当作一种纪念,知道这小小的丘陇中,无非埋着曾经活过的躯壳。
待若干岁月后又化为烟埃,并为纪念也从人间消去,而我的事也就完成了。
”⑶人的希望,人的确证,无需外求,就在这些生的当下的反抗之中。
人向死而在,向坟而反抗。
坟,这小小的丘陇虽然是死的标志,同时也是“曾经活过”的证明。
“坟”表明鲁迅一方面仿佛是以故意的虚无状否定旧我,另一方面又对旧我怀着隐秘的珍惜和爱恋。
坟墓是表明灵魂不灭的一种形式,这无疑是与死亡相连的,而鲁迅的作品从来就不畏惧任何“死”的暗示与明宣。
鲁迅《两地书》中记着:“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只觉得‘黑暗与虚无 '乃是‘实有 ',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有很多偏激的声音。
”他的作品之中也多有病、死、鬼,他在《野草》中这样说道:“然而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他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
” 我们与其说《野草》是一部散文诗,到不如说它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生命哲学”。
在其间,生与死几乎是一条贯穿的中心线索,二十四章散文诗中有十八章谈论到生与死。
但是,尽管在《野草》中许多篇章都写到死亡,然而那是诗人希望在死亡中得到生存,这种写法也许可以称着“置之死地而后生”。
为生而直面死亡,这恰是鲁迅大无畏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这是诗人对同时代进步青年敢于反抗压迫、抗击黑暗的战士精神的讴歌,也是诗人对青年一代的迫切希望的情感的显现。
其实,在写作《野草》时,五四运动以后革命阵营内部存在的好些问题对他的影响仍然很大,那时候阵营内部出现了将牺牲精神绝对化的倾向,甚至很多人在思想上已发展到“轻死”的地步,蔑视人的生命价值。
鲁迅对这种麻木而盲目的牺牲观念深表担忧。
1926 年三一八惨案发生时,鲁迅不得不这样呼吁:“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以血的洪流淹死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
”他认为真正的改革者绝对不能“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
他近而大声疾呼:只有“会觉得死尸的沉重” 的民族,“先烈的‘死'才”会换来“后人的‘生'。
”可见在生与死中,鲁迅是何等的看重生。
为此很自然地,将自己对生命的价值取向注入了《野草》的创作中,向死而生,诗人一直都在努力寻求一条生存的道路,为他自己,更为一个民族。
二、意识的形成1、家庭经历。
这个问题我想着重谈谈鲁迅先生。
许多艺术家在童年时期都有目睹自己家庭不幸的经历,尤其是亲人的亡故,对他们稚嫩的白板”一般的心灵产生强烈的情感印记。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这句话说尽了他幼小心灵的全部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