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精气神
浅解“精气神”精、气、神,三者互...

浅解“精气神”精、气、神,三者互...
浅解“精气神”
精、气、神,三者互依共存,托人之肉体,显自身应力。
精为物质,贯于内体,盈则溢,亏则乏,盈亏自待气来运营。
气为动力,运行于人体中的七十二经脉,将储于身体中的精髓运送各处,以供消耗燃。
神为显性,表于外在,直接反应出精的多寡,气的顺阻,精气俱佳,神彩必飞扬,反之则衰。
物华天宝,世界绝美,精气神盈,人体长存,周而复始,天地合和,演成定式,万为珍贵,是人类之大幸矣!
故称:
天活雷电光,
地活水火风。
玉宇澄清道,
人活精气神。
养生保养人的三宝“精气神”很重要。——中医原理

养生保养人的三宝“精气神”很重要。
——中医原理人身三宝“精气神”如何保养?什么是精。
对于人类来说,能够生育后代的物质叫精。
男性的生殖物质叫精液。
实际上女性的生殖物质同样叫精。
古代都被统称为生殖之精。
一个人的生成起源于父精和母精的结合。
中医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我们常说精生髓。
有时干脆说精髓。
最重要的核心的东西称为精髓。
中医学讲的髓还包括骨髓。
整个人体生命最基本功能的地基就是精髓。
什么是神呢。
神就是生命显现出来的迹象。
一切我们用五官感觉得到的生命迹象,都属于神。
说话、眨眼睛、呼吸、心跳、排便的都是神。
中医认为,父母之间结合的一刹那,神就出现了。
所以中医有句话叫“两精相搏,谓之神。
”所以说这个精髓是形成神的基础。
什么是气精是怎么转化为神的?中间的介质便是气。
气是微小的,有很强的动能的物质。
精必须先转化为气,也就是精气,才能发挥它的效应,而气的效应便是神。
我们无法看见气,但可以看见气的效应,说话、眨眼、呼吸心跳都是气的作用的体现。
这都是神。
精气神是人体的三宝,中医可以通过研究神来推测一个人的精气是否充足。
明白了精气神的含义和关系。
如何保养精气神。
就是要使人的神旺,而要神健全,必须精气足。
黄帝内经说,“积精全神”。
意思是积蓄精,精足后,神就可以健全。
保护精髓就是保障神的物质基础,神就可以长寿。
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精有三个途径。
一是守神,二是惜精,三是补精。
先说守神。
名医孙思邈提出了十2少即少思少念,少笑、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说要少。
就是省着点儿用你那宝贵的精。
守神就是守住神并不是无神,而是控制。
要有节制。
再说惜精。
吝惜的惜。
人体的脑髓、脊髓、骨髓、生殖的精液是精。
除此以外,口腔里的唾液、生殖道和关腔关节腔里的润滑液甚至汗液。
都是精化生的。
中医说的惜精首先要节欲,大家都懂,这里不解释了。
另外,有些女性长期患有慢性生殖系统方面的炎症,会产生许多白带,这同样是耗精。
看中医“精气神”学说如何解释人体之“神”

看中医“精气神”学说如何解释人体之“神”?神,是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和主宰者。
神的物质基础是精。
神在生命之初就生成了,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产生。
神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后天的滋养,所以只有水谷精气充足,五脏和调,神的生机才能旺盛。
人的神与形体是不能分离的,因此人的身体状况必定会反映在神。
当身患疾病时,神受到侵害,就会出现种种异常状况,如目无光彩、语言失常、昏不知人等。
所以临床观察病人的神,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安危。
心为人体的最高司令官,神则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则神气充足,神气充足则身强,神气涣散则身弱,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神及其作用精气神“神者,生之制也。
”神,是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和主宰者。
神也有先天、后天之别,先天之神称为“元神”。
与生俱来,为人之先天元性;后天之神则于出生后感受外景事物而逐渐形成发展,又称为“识神”。
元神不受精神意识支配而主宰人的生命活动:识神则主要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两者对立统一、相互为用,共同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
气功锻炼就是通过收敛识神而解放元神,以发挥元神的潜在作用,故说:“炼神者,炼元神,非思虑欲念之神。
”神在生命之初就生成了,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产生。
神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后天的滋养,所以只有水谷精气充足,五脏和调,神的生机才能旺盛。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
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
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
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
人体没了“神”有何害处?神是气血充盈的一种外在表现。
《麻衣神相》上说:“气壮则神全”。
饱满的精神源于气血的充盈,充盈的气血靠饱满的肾精来产生。
中医理论之精气神

中医理论之精⽓神我们常常形容⼀个⼈说:“这个⼈精⽓神真好”!那么到底精⽓神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样的⼀个状态,下⾯就让营养师为您解读中医理论当中的精⽓神。
⽓、⾎、津液是构成⼈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体活动的基本物质。
⽓是不断运动的及其细微的物质;⾎是循⾏于脉内的红⾊液体;津液是⼈体⼀切正常⽔液的总称。
⽓⾎津液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津液是⼈体脏腑⽣理活动的产物,⼜为脏腑经络的⽣理活动提供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
“神”是⼈的精神、意识、思维、知觉、运动等,是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的总称,所以说“神”是脏腑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
1 精 所谓精,在中医学中有三种不同的概念:世界上所有⽓当中的精粹部分;泛指⼈体中的⼀切有⽤部分。
既包括⽆形⽽动之精⽓,也包括有形之精,如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等;专指肾中所藏之精,即肾精。
⼈体⽣命的维持,必须依靠后天之精来滋养,平时五脏六腑的精⽓充盈,则归藏于肾,当⽣殖机能发育成熟时,它⼜能发育成⽣殖之精。
在⼈体整个⽣命过程中,精不断地消耗,也不断得到“⽔⾕之精”的滋⽣和补充。
精是富有⽣命⼒的,它不但具有⽣殖和⽣长发育的能⼒,并能抵抗不良因素的刺激⽽免于疾病,因此,精的盛衰是⼈体⽣⽼病死的最基本的内在根据。
(1)⾎ ⾎是运⾏于脉中⽽循环流注全⾝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的红⾊液体,是构成⼈体和维持⼈体⽣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
⽔⾕精微⽣成⾎液的最基本的物质。
故《灵枢·决⽓》:“中焦受⽓取汁,变化⽽⾚,是为⾎。
”这⾥所说的“⽓”,主要是指⽔⾕中的精专之⽓,即营⽓;这⾥所取的汁,即津液。
⼆者皆⽔⾕之精微,⼊于脉中,变化为红⾊的液体,即为⾎液。
由于脾胃化⽣的⽔⾕精微是⾎液化⽣的基本物质,所以饮⾷营养的优劣,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者⾎液的化⽣,因此,长期饮⾷营养摄⼊不良,或脾胃运化功能的长期失调,均可导致⾎液⽣成不⾜⽽形成⾎虚的病理变化。
⾎的功能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是营养(因含有营⽓),⼆是滋润(因含有津液)。
炼精气神浅谈

张苏辰
《气功》杂志
1993
年
9
月号(第
14
卷第
9
期)
道家内丹功中提出,
人身中有精气神三宝,
是练内丹功的三大要素。
为了使练功者对此
能获得更深刻的了解,笔者浅说三要素,列于下文。
炼神神是心中的主宰。
每次入坐,
闭目用神光照视脐下气穴中,
意念穴中虚空境界,
井将心意定视在气穴中,永不离散。这好似天上阳光普照大地,就生阳气,气穴发暖,就生
精水,精水积满,阳物必举,再用采精补脑法,补充脑髓,体质复健,才能生内气而结丹。
精气已足,
必须预防梦中泄精,
其功法是静坐或卧或站立。
青壮年人血气旺盛,
精气
不衰,生殖器勃举繁多,要炼采精补脑法。其采精法:生殖器勃举时,用鼻吸气.同时缩肛
缩玉茎,用意引气从背后上升到头顶百会穴,目光上视,闭息片刻,呼气,意引气降入脑海
中,存守片刻。吸升呼降为一次,连做数次,生殖器缩小为止。这就是采精补脑的练法。老
年人精气已竭,
应先炼生精法:
使元神之光采精化成气,
补充人身中先天气。
炼神达到虚极静笃.
恢复到先天无极境界,静
极生动,出现阴阳二气上升下降,运行周天,真炁弥漫于整个宇宙空间,用意一聚,则成为
一个圆形的气团;用意一散,则弥漫于无限的天空,这是炼气的美妙景象。
抑制识神向外活动的重要方法。老子说:玄牝之门,是为守中抱一,内里有颗黍米珠,为人
身天地之正中,
藏元始祖窍之窍也。
是知窍而不知妙,
妙者性光也。
道家谓之丹,
亦曰灵光,
中医养生:关键养的是“精气神”

[标签:标题]
养精从肾入手
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三宝,是生命之根本。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精分两部分,一是受之于父母,遗传而来的先天之精,二是靠脾胃等脏腑汲取饮食精华的后天之精,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的精,主要都藏在肾里,即肾精。
人处于健康状态时,能表现出肾精充足。
比如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路步伐有力,腰背挺拔,皮肤光滑、红润,这就是肾精足的体现。
如果肾虚,首先表现是腰膝酸软、腰驼背屈,也就是肾主骨的功能差了。
他表示,肾精不足还会影响其他脏腑功能,如肺主皮毛,肾虚导致肺不纳气,皮肤就没光泽,面色灰暗。
这样,整个人看上去就会没精神。
保护肾就是保护五脏之母
除了精之外,气和神也十分重要。
气的根本也藏在五脏之母肾中,称之为元气。
肾气足的人,说话有力,思维敏捷,能胜任社会工作和家务劳动,而肾虚的人往往爱叹气,觉得疲惫,对很多事没兴趣,白天没精神,晚上睡觉失眠、多梦、夜尿多。
如果这时能从补肾元入手,就可以四两拨千斤。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中医养生:关键养精气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里也仅是提供一个参考,祝您身体健康。
2024年提振精气神心得体会(2篇)

2024年提振精气神心得体会精气神是中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的精神活动、精力和意志力。
保持精气神的旺盛,可以帮助人们充满活力地生活和工作。
在我自己的经验中,我发现了一些提振精气神的方法,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提振精气神非常重要。
睡眠是最基本的生活习惯之一,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睡眠,精气神就会受到影响。
我发现每晚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对我的精气神状态非常有益。
此外,定期的锻炼也是提振精气神的重要途径。
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人体的代谢和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从而达到舒缓压力和提振精气神的效果。
其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提振精气神的重要因素。
选择健康的食物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我发现在饮食中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和坚果等,有助于提升精气神的状态。
此外,合理地控制食量和进食时间也是保持精气神旺盛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避免过度的咖啡因和糖分摄入也是提升精气神的有效措施。
除了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我还发现心态对提振精气神至关重要。
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我发现通过培养一种积极的心态,我能够更有动力和毅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从而提升精气神的状态。
培养心理上的抗压能力也是提振精气神的重要途径。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和动力,但过度的压力会削弱我们的精力和意志力。
我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和深呼吸,以及寻求社交支持来应对压力,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精气神状态。
最后,注重休闲和娱乐也是提振精气神的重要手段。
工作和学习的压力让我们很容易忽视自己的休息和娱乐需要。
但是,适度的休息和娱乐可以帮助我们恢复精力和提振精气神。
我发现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参加一些休闲活动和爱好对提升精气神非常有益。
例如,我喜欢读书、旅行和与朋友聚会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帮助我放松身心,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精气神的状态。
总之,提振精气神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得道高人揭秘人体“精气神”的秘密

得道高人揭秘人体“精气神”的秘密精、气、神古人所说的“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的含义是什么?道医的精、气、神是什么?如何养足精气神?精足以鹿为代表,鹿一年只交配一次。
气足以乌龟为代表,乌龟整年不吃仍可生存。
神足以鹤为代表,鹤飞千里后,只稍为一休息又可翱翔千里。
鹿因精足,所以从幼鹿到成鹿样貌都很年轻可爱。
乌龟因气足,生命力特强,所以为长寿之表征。
鹤自古至今似乎不曾有人发现其尸体,故有“千年龟,万年鹤”之一说。
鹿、乌龟、鹤这三种动物都不是肉食动物,所以欲求长生,仍须以蔬菜为主。
天地万物都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本能,就是“必须传宗接代”的潜能!譬如一棵竹子面临枯死之前,才大量开花,以求后代延续。
人类和所有动植物也都一样有这种本能,所以当人纵欲过度,极易耗尽生命,走入死亡之路。
道医认为,人有“三宝”,即精、气、神。
精气神乃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人要:精满、气足、神旺。
只有养足了精气神,人体才会健康发展,少生疾病。
那么,道医如何养足精气神,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一、何为精气神?精:泛指人体一切营养物质,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主要由肾来管理,常常有“肾精”之称。
“人始生,先成精”,精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而且主宰人体的整个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过程。
气: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
它既是物质的代称,也是功能的表现。
气在人体有推陈出新、温煦脏腑、防御外邪、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等重要职能。
“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气能周流不息,如环无端,人体则健康无病。
神:是指人体的一系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为心所主。
心为人体的最高司令官,神则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则神气充足,神气充足则身强,神气涣散则身弱。
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二、如何养足精气神?精满、气足、神旺,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
生命三要素--精气神

生命三要素--精气神生命有三个要素,那就是精气神;养生有三大法宝,那就是养精、养气、养神。
几千年来,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养生长寿经验,归纳为这三个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是健康长寿的基础;而我们中国人的三大法宝——养精、养气、养神,是对长寿之路更高深的总结。
在实行四大基石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向三大法宝迈进。
一、日常保精方法1、什么叫精“精”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先天的遗传物质,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起到了“生命之根”的作用;另一个是食物化生的营养物质,属于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需要营养物质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此外,还有呼吸大自然的精气,与营养物质共同组成了后天之精。
2、养精的方法养精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第一,节欲保精,切记“色字头上一把刀”养精首先要节欲,这是最关键的一种做法。
因为太多泄精,会泄掉人的精气。
按《黄帝内经》的话来说叫“积精全神”,认为追求长寿一定要把肾精蓄积在那里,作为生命的基石,就像水库有水才能源源不断地滋养农田一样。
这个精藏在肾里,肾有“生髓主骨”的作用,主管养育大脑、骨骼,肾精丧失了,骨头、大脑也就受到损伤。
所以人如果房事无节制,那就像一把斧子一样,是在砍伐我们自己的身体。
有人做了统计,中国历代皇帝加起来有402位,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帝的嫔妃太多了。
第二、进行经络按摩,促进精的生养中医认为,保精养精要经常按摩下丹田。
下丹田的准确位置是肚脐下1.5寸,肚脐下面3寸(4横指)有一个穴位叫关元穴,在关元穴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就是下丹田。
我们可以两手交叠,用手掌心的劳宫穴按揉下腹,按揉下丹田的位置,顺时针按摩60次,逆时针按摩60次,一般按120次,就会感到下丹田温暖、发热。
同时,还要按揉命门穴。
命门穴和肚脐相对应,在人体的后背上与肚脐相对的正后方,方法同按揉丹田一样。
命门就是生命的大门,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门给它守住了。
人身三宝———精气神

人身三宝———精气神人身三宝———精气神生命物质起源于精;生命能量有赖于气;生命活力表现为神。
我们经常说:“这个人精气神真足!”很有意思,在我们的双音节的语言习惯中,“精气神”这个三音节词使用的频率却很高。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精气神”。
精气神究竟是什么?精气神三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究竟应该怎样炼养精气神?精,构成生命最基本的物质什么叫精?“精”这个字,大家都会写,米字旁加一个青。
米字就是粮食,稻谷;青是代表声音,所以念精。
这里的米实际上指的是精微的物质。
也就是说人体有一种非常细微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叫做精。
也就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精华,也就是构成人体形态、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素问·金匮真言论》上说,精是身体的根本。
没有这种最基本的精微物质,就不可能有人的身体。
《灵枢·决气》中说,我们的父母亲———“两神”相互结合以后,然后生下了我们人。
而构成我们人体的就是“精”。
“精”在我们人这个形体出生之前就有了,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
拿现在的话来说“精”就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力和身体健康的一种最基本的精微物质。
这里说的“精”主要是藏于人的肾中,所以叫肾精。
肾精又叫做先天的根本,是父母亲留下来的,是一种遗传,是先天之精。
《黄帝内经》将“精”分为两类。
一类是广义的,只要是维持人的生命健康、生命活力的最基本的物质都叫做精,包括精、血、津液,等等。
第二类是狭义的,更具体一些,主要是指肾精,特指主管人的生殖、生长发育的精微物质。
一般所说的精是指人体的真阴(又称元阴),不但具有生殖功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而且能够抵抗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免于发生疾病。
因此阴精充实不仅生长发育正常,而且抗病能力也强。
“精”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先天的,是从父母亲那里遗传下来的,是秉承于父母的,它在整个生命活动中起到了“生命之根”的作用;一个是后天的,也就是人出生以后吃的食物,喝的水,叫水谷精微,这是一种营养物质。
中医理论 精气神

中医精气神“精”就是生命物质,“气”就是生命物质得活力,“神”主要就是人体得神经系统。
精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精”就是构成人体得基本物质,既就是生命活动得物质基础,又就是脏腑器官生理活动得产物。
精得来源有二,一为先天之精。
它与生俱来,禀受于先天,为生命得原物质。
二就是后天之精,就是饮食水谷化生之精微。
后天之精可养先天之精,因此,生命得以成长壮大。
可见,后天之精具有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得功能,就是人体需要得营养物质。
生命物质运动最佳自稳态理论对生命物质得定义完全可以理解为中医中得“精”。
生命物质得定义就是:构成生命机体诸组织,并保证生命旺盛活力得各种物质成分与营养成分。
构成新生婴儿机体得生命物质就是先天之精,与遗传基因相关,它由父母所受,与生俱来;婴儿出生之后,在成长、发育及尔后一生得休养生息中,所需得营养物质,就是后天之精。
后天之精——各种营养物质,由水谷转化而来,胃、肠就是将饮食转化为营养物质得关键脏器。
由胃、肠产生得“精”——营养物质,既就是生命物质中不可缺少得部分,还就是生命机体生长发育得必需物质,所以中医说“精”具有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得功能。
没有后天得营养物质——后天之精,对生命机体——先天之精得滋养,生命机体就不可能发育成长,故中医说后天之精养先天之精。
中医得物质论——“精”,与生命物质运动最佳自稳态理论中得“生命物质”,在定义上有了较好得统一。
气按照中医得定义,“气”包含在“精”得广泛含义之中,因此,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气”亦就是构成人体最基本得物质;与此同时,中医又认为“气”就是脏腑组织器官得活动功能。
“气”像“精”一样,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气源于父母,名曰元气(原气),后天之气得于自然之气与饮食水谷精微之气。
气得功能主要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与气化等作用。
中医对“气”得理解与现代科学物质论认识相去较远。
“气”既就是物质,就不能就是脏腑得功能,物质与功能就是两个完全不同得概念。
但从中医理论中“气”与“精”得关系瞧,精就是气之母,气依托于“精”,有“精”才有“气”。
中医对精气神的理解

中医对精气神的理解
一、精
在中医理论中,“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它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
先天之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后天之精则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来源。
精的生成、贮藏和排泄,主要依赖于肾的功能。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故有“肾为先天之本”之说。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气
中医所说的“气”,并非仅指呼吸之气,而是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气的运行与脏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其运动方式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气在人体内不断运动,循环往复,构成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气的生理功能包括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和中介作用等。
三、神
中医所说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精神状态,是生命之根本。
“神”的健旺与否,与脏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
通过观察神的状态,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如果精神状态出现异常,如神志不清、精神萎靡等,往往表明脏腑功能出现了问题。
因此,保持精神状态的稳定和健康,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要素,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一旦其中任
何一个方面出现异常,都可能影响到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因此,保持“精、气、神”的充足和平衡,是维护健康的根本之道。
浅谈精、气、神

浅谈“精、气、神”与中医养生明新杰所谓“精、气、神”,是我国传统中医学和临床施治常用的术语,也是道教内丹学术语。
从渊源上看,其概念均发端于先秦哲学与医学。
自古以来,对“精、气、神”的保养,一直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意思是说,精致的气凝聚而成物形,气魂游散而造成变化,考察物形的变化,这就能够知晓“鬼神”的真实状态。
在上古哲学中,不仅有“精气”的概念,而且有“精神”的概念,《庄子?列御寇》在描述“至人”的生活状态时即使用了“精神”的术语。
在《庄子》中,“精神”指的是人的“心志”。
战国以来的“医家”既使用“精气”概念,也使用“精神”概念。
如《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即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这里所谓“阴”指的是蕴藏“精气”的脏腑(即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其中“三焦”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三个部位: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而“阳”指的是保卫脏腑的外围组织,即卫、气、营、血(卫、气、营、血,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这四类不同证候。
当温热病邪侵入人体,一般先起于卫分,邪在卫分郁而不解则传变而入气分,气分病邪不解,以致正气虚弱,津液亏耗,病邪乘虚而入营分,营分有热,动血耗阴势必累及血分。
在《素问》看来,脏腑必须平和,而外围组织则应坚固而不泄漏。
如果脏腑与外围组织不能配合,则精气就耗散不能生存了。
故中医常讲“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形神俱损,精气耗尽,人的生命就终止了。
传统哲学与医学的“精神”与“精气”概念,又被道教所吸收,并且重组而成“精气神”。
道教内丹学称精、气、神为人的“三宝”。
“精”指的是构成人体生命组织的精华,这种精华可以从先天与后天两个层面来理解。
“先天之精”,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又叫做“元精”,它是本原性的精华,“后天之精”指的是人在性交时所射出的精液。
人身三宝:精气神

人身三宝:精气神
人身三宝:精气神
生命物质起源于精;
生命能量有赖于气;
生命活力表现为神。
我们经常说:“这个人精气神真足!”很有意思,在我们的双音节的语言习惯中,“精气神”这个三音节词使用的频率却很高。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精气神”。
《素问·金匮真言论》上说,精是身体的根本。没有这种最基本的精微物质,就不可能有人的身体。
《灵枢·决气》中说,我们的父母亲———“两神”相互结合以后,然后生下了我们人。而构成我们人体的就是“精”。“精”在我们人这个形体出生之前就有了,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拿现在的话来说“精”就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力和身体健康的一种最基本的精微物质。
陈抟老祖留下了睡功秘诀三十二字:“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上卧,世无知音。”就是说看上去睡的时候像龙一样盘曲环绕。俗话说:“学道不学道,学个狗睡觉。”就是说练睡功时,要侧着身体,好像狗一样蜷着身子,像狗像龙是一样的。要一只手屈臂枕头,一只手直抚于脐眼(丹田)。一只脚伸展,一只脚弯曲。这就是炼形。睡功要求先睡心,后睡眼。也就是先要收心入静,然后才闭目入睡。首先要使心神不外驰,就是不能老想着外面的事情,要把心神收敛起来。这是炼神。呼吸要调匀、调细,气机自然、安定、平和。这是炼气。精、气、神和合凝聚,结成内丹。哪有精气神分开来炼的?
生命有三个要素,那就是精气神;养生有三大法宝,那就是养精、养气、养神。
黄帝问岐伯,怎样呼吸精气,怎样“独立守神”?黄帝问的问题,后人做了一个总结:怎样炼精、气、神?也就是怎样养精,怎样养气,怎样养神?几千年来,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摸索出各种各样的养生方法,如果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三个方面。
每个人个体如何体现精气神

每个人个体如何体现精气神
何为精气神:精,是物质,是生理;气,也就是能量;神,是信息,是心理。
那精和神之间,物质和信息之间,是怎么连接的呢,靠的是气。
精气神,分别对应着物质、能量和信息。
凝聚为精,为物质;流行为气,为能量;妙用为神,为信息。
整个宇宙,都是这个规律。
一个人的精气神,是内心坚定信念、执着追求、阳光向上心态及个人修养素质的外在表现,体现在为人处世从容大气、亲和力强、忙碌不已却有条不紊、令人信服信赖,形成向上阳光的个人气场。
1.外表整洁:干净整洁的外表,是让自己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的干净清爽,精气神自然就体现出来了。
2.明确自己的目标: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对真理和公平正义的信仰和坚持。
不断反思反省自已,使自己在与别人交往互动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3.运动健身:经常的锻炼身体,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强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让整个人看起来都非常的健康,自然而言精气神就出来了。
4.严格自律:只有你对自己高要求、绝对的自律,才能够散发个人的精气神。
5.乐观向上:心态很重要,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事情乐观积极,让整个人都是充满朝气!。
八字中的精、气、神是怎么回事?

八字中的精、气、神是怎么回事?原文地址:八字中的精、气、神是怎么回事?作者:命理何锋天有三宝日、月,地有三宝水、风、火,人生三宝则是精、气、神。
所以古人认为:养生之道,不外乎就是培育你的精气神。
故此,道家就将受气、尊神、重精视为养生修炼的三原则。
那么,精、气、神到底是些什么呢?《皇帝内经》说:“生之来谓之精”。
这就是说,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来源。
有有形和无形之分。
有形的精,处于凝聚而稳定的状态,是我们生命的原动力。
精化气散于无形,推动生命的运动。
精有先天、后天之分。
先天之精,禀受与父母,凝聚天地日月之精华。
后天之精,则是你的血液、津液和生殖之精。
神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精的耗散、消耗、运动的形式;是精的功用的发挥。
因此,《皇帝内经》说:“两精相搏谓之神”。
气则是维系精神的纽带。
精的表现为气、神的表现也为气。
气产生于精,精的化生必须仰赖于气;神来自于气,但也通过气来表达,没有气,神也不能独活。
故此,精气神看似三家人,实际上它们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
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精衰则神疲;神是精的主宰,能摄精固精;神守则精固,神荡则精泄。
气能生神养神,气旺精足则神明;神则奴气而统精,神明则气调精固。
所以一个人身体如果要健康,则需要精足、气旺、神明。
有人说,既然精、气、神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那么,它们就应该是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态,也就不用我们去刻意追求来强化其存在是吧?我想,你说的也在理。
因为,从生命存在的角度来说,如果你的精、气、神不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你可能都不存在了。
事实上,这种相对的平衡,也就只是相对。
一来你的平衡可能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二来,这种相对平衡始终是建立在失衡的状态之下的。
也就是说,有的人则可能精旺,有的人则可能神旺,有的人则可能气旺。
不然我们则无法理解,有的人为什么早死?有的人则为什么长寿?有的人虽然头脑聪慧,但是却身体羸弱?有的人则四肢发达,但是则头脑简单?有的人虽然常年不离医药,还能活的很长?那么,精气神在八字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加以观察:1、从五行所代表的物质来观察;金水则是代表精,木火则代表神,土则是神的代表。
中医教授谈养生之精气神

中医教授谈养生之精气神
“养生箴言”的核心总念,是让大家知道健康长寿是和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其最终目的无外乎两句话:一是活得舒服,二是活得长久。
“养生箴言”提出:人身三宝“精、气、神”,这三个字含义十分深刻,养生保健就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而益气、补精、调神三者之间,大家往往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体是不是虚了?更偏于益气和补精。
为了身体更健壮,一部分人十分关注各式各样的营养品,总想多吃点营养品,使自己更强壮,而忽略了“调神”这一重要环节。
实际上在中医学的认识中,“调神”是中医保健放在第一位的,而益气补精,调养气血是第二位的。
西方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更多的是体质的强壮,所以他们的保健方法多是身体的锻炼和增强营养。
在锻炼这一点上,中国人的健身方法是更多的是打太极拳,练太极剑,练气功等等。
在练太极拳、太极剑的过程中,基本原则是以意领气进行练习。
意念在练习这些动作中,是十分关键的。
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强调意念的专一,心情的平静,这才是运动的关键所在。
用中医的话说,就是神导气行,气随神运,这正是中医“调神”的体现,也是太极拳、太极剑训练的关键。
略论精气神

略论精气神武术自由谈不拘一格,不循常规新角度,新思维传统文化,无论书画、戏曲或者太极拳,“精气神”,无疑是最简要的概括,也是最高境界的评价。
那么“精气神”究竟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像是回答太极拳是什么一样,并非三言两语能够理得清,说得透的。
原因是,“精气神”是传统语境下,中国人特有的“人格结构”的折射,是中国人特有的人格魅力的映影。
一、传统语境下的人传统语境下的人,是生活在四维空间的。
古人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
“四方上下”是“三维空间”,“古往今来”,则是时间维度。
古人概念里,“宇宙”,像是漂流在浩淼时空长河中的一座房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独特的四维空间。
人,生活在独特的四维空间之中,所以,人除了活在当下,过往的一步一个脚印,都将构成自己的生命历程。
动物不会自拍留念,动物不会留意“履历”、“档案”。
人的过去,过往的一点一滴,影响着现在。
人的现在,当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改变着未来。
人,生活在独特的四维空间之中,所以人除了知道父母,还能“慎终追远”,了解先祖历宗。
个体的生命历程,都将融入和影响到家族的历史进程,甚至是关系着民族国家利益。
动物不会思考生命的终极含义,也不会凭吊祖先,更不会有民族家国情怀。
人,生活在独特的四维空间之中,前辈、先人的一举一动,会在特殊的时间轴上,来影响当下人的生活状态。
动物则不会。
一百年前的一只狗,与今天的一只狗,没有太大的差别。
四十年前一个十岁的孩子,跟当下一个十岁的孩子,就截然不同。
人,生活在独特的四维空间之中,就像是具有WIFI功能的手机,人类这台智能手机,自从呱呱坠地,就已经将人类文明的各类软件,下载在手机上了,而且具备WIFI功能,随时能够更新千万年来的文明积淀。
人,生活在独特的四维空间之中,无法回避个体生命的消失。
如何面对死亡,集中了人类几千年来的智慧与文明。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鲁国叔孙豹如晋,晋国范宣子向叔孙豹请教“死而不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泛指人体一切营养物质,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主要由肾来管理,常常有“肾精”之称。“人始生,先成精”,精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而且主宰人体的整个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过程。
气,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它既是物质的代称,也是功能的表现。气在人体有推陈出新、温煦脏腑、防御外邪、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等重要职能。“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能周流不息,如环无端,人体则健康无病。
鹿、乌龟、鹤这三种动物都不是肉食动物,所以欲求长生,仍须以蔬菜为主。 .天地万物都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本能,就是“必须传宗接代”的潜能, 譬如一棵竹子面临枯死之前,才大量开花,以求后代延续。人类和所有动植物也都一样有这种本能, 所以当人故纵欲或**过度, 极易耗尽生命,走入死亡之路。
中医认为,人体有“三宝”,即精、气、神。精气神乃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只有养足了精气神,人体才会健康发展,少生疾病。那么,中医如何养足精气神,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在道家对应炼炁还神的过程,这一个过程若修得好,可以夜不倒单(不睡眠)。实际上这与炁归脏腑、入中脉造成中脉的通透有关,一般人只能炁走12正经,则有子午流注的规律,也必然会有特定时辰炁的胜衰,造成一天内人心理和生理的节律,睡眠也由此原因导致,当炁入中脉之时,全身脏腑经脉之炁都比较充足,则不受节律造成的炁脉盛衰约束,也就可以不用睡觉而不受其约束。一般来说,筑基补漏初级阶段完成方能精足不思淫,不思淫才能炼精化炁;炼精化炁完成方能炁足不思食,不思食方能炼炁化神;炼炁化神完成方能神足不思睡,不思睡方能炼神还虚。
古代道家说:精足不思淫,炁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实际上就是不断充实相应脏腑之机最后实现水火既济而超越五欲的过程。精足不思淫,对应的是道家百日筑基之初始修补阶段,酒色财气四关度越后,断除邪淫之心,不断固摄元精,恢复如孩童之未泻未经之状态。
炁足不思食对应道家炼精化炁即道家百日筑基之中高级阶段,终化淫欲为火光三昧,打开了直接与宇宙能量相沟通的通道——所谓“采气”大关,可以达到不思食的效果,古代也有辟谷、食气之说。仔细分析,一般食物也对应胃脾功能,黄帝内经认为对应于天干戊和己,二土成圭,当与中宫土位之勾连密切相关;“神足不思睡”,古人称为“斩睡魔”。
神,是指人体的一系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为心所主。心为人体的最高司令官,神则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则神气充足,神气充足则身强,神气涣散则身弱,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如何养足精气神?
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精、气、神虽各具其特性,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存则仅存,亡则俱亡。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明·陈继儒在《养生肤语储气,储气以养神,此长生之要耳。”
略谈精气神
精足以鹿为代表,鹿一年只交配一次。 气足以乌龟为代表,乌龟整年不吃仍可生存。 神足以鹤为代表,鹤飞千里后,只稍为一休息又可翱翔千里。
鹿因精足,所以从幼鹿到成鹿样貌都很年轻可爱。
乌龟因气足,生命力特强,所以为长寿之表征。
鹤自古至今似乎不曾有人发现其尸体。故有“千年龟,万年鹤”之一说。
注:炁,读音:qì音同“气”,是中国哲学、道教和中医学中常见的概念,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不同于气。“炁”乃先天之炁,“气”乃后天之气。
养生上,“炁”是一种疗愈能量,存在于宇宙万物间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流。在气功,吐纳,导引术,及禅坐之中,所讲究的气及是这炁的能量流,从动作与意识的相互配而下,对人体达到疗愈而提高健康。
总之,养足精气神对于人体保持健康、益寿延年非常重要,尤其要注重对于“神”的保养。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宽广,情绪稳定,方可避免精神疾病的侵袭。
财色名食睡,古代佛家称为五欲实际上也与五行五脏相对应,财为金应肺,色为水五脏应肾,虚名为火五脏应心,食为土五脏应脾,睡为木五脏应肝。在五欲之中,以色、食、睡最难去除,佛道都有相应超越的方法和境界。
有医家认为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要养生保健长寿延年,必须“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所以要保养精、气、神三宝,关键在于修身养性,清心寡欲,则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妄游,情不安动,气不外耗。
气功中的静养功法,就是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心身,是养足人体精气神一种较好的手段。它要求思想高度集中,静心宁神,摒除杂念,放松全身,达到万念皆空,使大脑皮层处于一种保护性抑制状态。久久行之,能收到保养精气神的功效。精足,气旺,神全,则精神焕发、行动矫健,老年人能鹤发童颜,延年益寿,青年人可长葆青春,推迟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