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新部编本)
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
危害: a.白银外 流,造成清政府财 政危机;b.银价上 涨,造成“银贵钱 贱 ”, 加 重 农 民 负 担;c.腐蚀统治机 构,清政府更加腐 败;d.毒害中国人 民身心健康,削弱 对学生进行远离毒 军队战斗力。…… 品的思想教育 感想: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给身体 以健康,给家庭以 幸福,给社会以安 宁,给人类以和谐。
图的能力。
(1)根本原因:打 开中国大门,开辟 海外市场 (2)导火线(直接 原因):中国政府的 禁烟运动
第一阶段
1840 年 6 月
---1841 年 5 月
攻广州、陷定海、
逼天津、道光帝将
林则徐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
1841 年 6 月
---1842 年 8 月
占香港、进吴淞、
到南京、清政府被
迫签订城下之盟—
的高温来熔化鸦 片,避免污染。
不是
“虎门销烟”是鸦 片战争爆发的直接 原因。对于这一个 问题,学生容易将 它与鸦片战争爆发 的根本原因相混 淆,通过影像资料 和充分利用教材资 源,设置争议问题 以培养学生透过现 象看本质的能力, 揭示战争爆发的必 然性,让学生思辨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和偶然性的辩证关 系。
学生讨论、各抒己 见后
严厉禁烟 缉拿烟贩,将缴获 的 230 多万斤鸦片 销毁在虎门,维护 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不是 因为烧鸦片会产生 大量毒烟,造成人 们“被动吸毒”,所 以才利用生石灰与 海水化合反应产生
通过资料展示,拉 近学生与历史人物 之间的距离,培养 学习的兴趣,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
反抗外来侵略的 坚强意志。林则 徐是当之无愧的 民族英雄。罗瑞 卿大将参观虎门 时说过:“中国近 代史就是在这儿 首先开始了抵御 帝国主义的侵 略,到了虎门就 能知道什么是中 华民族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中国历史的第一课,上承七年级历史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的强化,下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潮流,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融入工业文明。
既有贯穿中国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
本课分为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这三目,呈现的是天朝上国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第一次挑战,最终落败的这一段历史。
从结构上看,这三目内容前后时序衔接,又具有因果关联,可分为背景、过程和影响这三个部分。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
他们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对中国古代史有初步的了解,对继续学习中国历史应该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
同时,他们也逐渐了解历史学习的特点,思维较为活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历史。
这些有利于他们更加全面的去学习这一课。
但是毕竟才八年级,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材料,运用地图、故事、表格等资料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
其次,从本课开始,即进入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这一段历史既是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中国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
初中学生血气方刚,较为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
2.知道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战败的原因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和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从《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2.运用表格,梳理《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与危害。
3.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从多个角度探讨鸦片的危害和鸦片战争爆发、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悟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是西方列强胁迫中国变为其附庸的起点,也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起进行抗争、探索富强的伟大开端。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图片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引入鸦片战争主题,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提问导入。
–提问:你们知道鸦片战争吗?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鼓励学生大胆回答,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学习(30分钟)1.学习鸦片战争的起因。
–利用课件和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鸦片战争的起因: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生活困境。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英国要向中国输入鸦片?这对中国有哪些影响?2.学习鸦片战争的经过。
–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鸦片战争的经过:英国发动战争,占领中国的港口和岛屿,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会输给英国?是否存在内外因素?3.学习鸦片战争的结果。
–讲解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失去了领土和主权,经济遭受巨大打击,中国社会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
–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如何评价这场战争?梳理归纳(10分钟)1.整理学生的回答,梳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总结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拓展延伸(10分钟)1.提出问题:鸦片战争是怎样影响中国的社会变革的?2.小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
总结反思(5分钟)1.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课堂作业1.综合课堂学习和讨论的内容,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鸦片战争•起因: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经过:英国发动战争,占领中国港口和岛屿•结果:中国失去领土和主权,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提问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然后通过展示资料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课鸦片战争》教材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鸦片战争为主线,介绍了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鸦片战争的背景: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中国封闭的市场成为了英国侵略的目标。
2.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英国走私鸦片进入中国,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严重的毒品问题,清政府采取禁烟运动,引发英国的侵略战争。
3.鸦片战争的过程: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经过一系列战役,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4.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也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历史课程中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对历史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八年级的学生还处于青春期,对于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鸦片战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反对侵略,勇于斗争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讨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学习鸦片战争的相关历史资料,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学过的中国古代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新课标: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记住虎门销烟的时间、意义;2.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性质、影响,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3.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指出其中规定的通商口岸。
重点:中英《南京条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导入新课:出示<<大清官民吸食鸦片图>>老师提问:这是19世纪的中国众生图,为什么这些图片与以前我们学过的"康乾盛世"相比,有巨大的反差?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
从今天起,我们就来领略一幅沉痛悲壮的晚清夕照图。
从而导入新课。
说明: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是1840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可以说成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内容: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背景:(1)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2)英国经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对外开始进行殖民主义扩张与殖民掠夺。
(3)在中英正当的贸易中,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处于出超地位。
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2、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1)损害人民身心健康。
(2)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威胁着清政府的财政。
(3)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丧失,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
(4)银价上涨,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3、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原因:(1)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1)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中国的贫弱;(2)鸦片摧残吸食者体质。
过程:1839年3月道光帝派林则徐到达广州禁烟。
6月3 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难将收缴的全部鸦片当众销毁。
第1课鸦片战争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1.1 鸦片战争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学会归纳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课前预习任务】【温故知新】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危害?【感悟新知】根据预习,完成下面问题。
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鸦片战争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 签订《》【课上学习任务】一、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2.结合课本第五页的内容,阐述一下鸦片战争的过程。
3.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失败?二、《南京条约》1.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一下其影响。
2.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以史为鉴】1840年鸦片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鸦片战争的失败有多个方面,它的失败带给我们怎样的教训?我们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巩固训练】1.“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赞颂的是右图中的英雄人物,他是()A.林则徐B.郑成功C.郑和D.戚继光2.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她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时间,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1839年B.1840年 C.1841年D.1842年3.道光皇帝的墓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有人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A.广州B.宁波C.台湾D.香港岛4.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
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A.清政府武器落后B.战备不足C.政府妥协退让D.封建制度腐朽5.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6.鸦片战争后,美国和法国相继得到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除割地赔款外的其它特权,其依据是()A.领事裁判权 B.国际外交惯例C.片面最惠国待遇D.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权7.材料分析题材料:“这场战争,中国文明……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封建文化,开始向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品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近代史的分期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是一部充满了屈辱、苦难与抗争的历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踏入近代的开端——鸦片战争。
(二)教授新课一、自主学习(5分钟)1、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2、清军为什么会在战争中失败?3、鸦片战争结束中国签订了什么条约?条约的内容有哪些?教师:分组提问同学回答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PPT展示相关材料)教师归纳:根本原因:外国侵略者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借口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3,侵略者:英法联军进攻,俄美充当帮凶。
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简单识记《天津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关《天津条约》的影响将在后面部分进行重点分析。
(1)《天津条约》的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中英《南京条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
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茶叶、生丝呢绒、布匹(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教师引导: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鸦片)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片、数据资料;同时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答案提示:财政危机、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3.教师过渡:面对鸦片的输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派主力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多媒体展示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和虎门销烟图(指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提出问题: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答案提示:不对。
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教师: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但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回答:①清朝政治制度腐朽(根本原因);②清朝统治腐败;③中国国力衰弱;④经济落后,武器落后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教案优秀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教案优秀部编版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教案篇一1、能讲述林那么徐虎门销烟的故事2、能简要表达《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3、能归纳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好、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林那么徐的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课前导学】理解:老师查阅相关书籍、报刊、网站。
设计:精心编排不同层次的学生所需要的问题。
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的方法分析历史现象。
教学内容及老师活动【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巍然屹立在____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共和国的荣耀历史。
碑上所刻的十五幅巨型浮雕,生动地浓缩了此前一个多世纪优秀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付出的充满血与泪、剑与火的艰辛努力。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第一幅浮雕的内容是什么吗?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吗?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比赛是什么?(多媒体出示:虎门销烟的浮雕和林那么徐的图片)同学们答复的完全正确。
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第一课时──鸦片战争。
(多媒体出示:第一课鸦片战争的课题)(二)感知历史,感悟历史。
学习新知识之前,请同学们提出希望在本课探究的问题。
1、中国与英国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剧烈冲突并走向战争呢?(鸦片战争的原因)2、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勇杀敌、浴血____,涌现出了关天培、陈化成等一大批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可鸦片战争最终还是以清政府的彻底失败宣告完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3、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4、你知道____与____岛的区别吗?部编版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教案篇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掌握林那么徐虎门销烟的壮举。
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01课 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
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
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南京条约》的分析,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理解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历史。
碑上所刻的八幅巨型浮雕,生动地浓缩了此前一个多世纪优秀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付出的充满血与泪、剑与火的艰辛努力。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第一幅浮雕的内容是什么吗?知道是谁领导的这场伟大斗争吗?知道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文明冲突吗?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教师:你们知道“虎门销烟”的“烟”指的是什么吗?学生:鸦片。
教师:对于鸦片,你了解多少?学生:(各抒己见)鸦片是一种毒品,它久吸上瘾,对身体十分有害。
它的价格很贵。
……教师:鸦片曾经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别名叫“福寿膏”,它真的能让人添福增寿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归纳出鸦片对中国的危害有哪些。
材料一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
……其初不过纨袴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
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
置买烟具,为市日中。
……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
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教案 八年级上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教案八年级上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历史背景。
2.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和国家主权的影响。
3.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4.掌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启示。
二、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的背景及起因。
2.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3.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鸦片战争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1.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2.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2.掌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启示。
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现代历史教学参考书籍、教具。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鸦片战争的背景及起因(30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不平等的历史背景。
2.导入:提问学生对鸦片战争的了解。
3.分组讨论:请学生就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起因进行讨论,总结归纳。
4.展示和讨论: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5.小结:教师对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起因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40分钟)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多媒体展示:使用地图和图片展示鸦片战争的经过和战役。
3.分组讨论:请学生就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归纳。
4.展示和讨论: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5.小结:教师对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进行总结。
第三课时: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40分钟)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多媒体展示:使用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分组讨论:请学生就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进行讨论,总结归纳。
4.展示和讨论: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5.小结:教师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进行总结。
第四课时:鸦片战争的启示(40分钟)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分组讨论:请学生就鸦片战争带来的启示进行讨论,总结归纳。
3.展示和讨论: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4.小结:教师对鸦片战争的启示进行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历史课程是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内容是鸦片战争。
本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背景知识、引子、鸦片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战后的变化、历史启示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并能对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教学目标1.认识鸦片战争的背景知识,并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探讨;2.掌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与结果,了解这场战争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影响;3.明确并评估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深度挖掘历史启示;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并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出鸦片战争这个历史事件,介绍这场战争对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产生对鸦片战争进行深入探讨的思考。
2.理解鸦片战争背景知识介绍鸦片战争背景知识,包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对中国进行贸易的情况以及中国的对外关系等。
让学生对中国当时的情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3.探索鸦片战争的起因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探讨鸦片战争产生的各种原因,如鸦片贸易的影响、英国对中国的行为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等。
重点让学生了解英国如何使用鸦片作为贸易工具,如何带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影响。
4.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与结果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具体的过程,包括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了解这场战争为何会取得如此结果和影响,进而认识到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和教训。
5.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和教训,如中国经济政策的改变、西方带来的文化、法律和政治传统,以及中国对西方的态度。
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评估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
6.总结历史启示让学生总结鸦片战争所带来的历史启示,如进行对外贸易要有正确的政策,要增进国民对国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要对外事务保持高度敏感,对民族文化要有自信等。
7.结语教师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并对学生表现进行鼓励和肯定。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的侵略与探索一、专题内容分析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之后列强又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主权不断遭到破坏,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日益严重。
为此,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一系列救国救民的探索,近代化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历程,从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学思想,层层递进,逐渐深入,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专题是初三学生的第二轮专题复习课。
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已经把基础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复习,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掌握。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能力、形成专题知识体系,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
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表格、知识链接,思维导图等,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和拓展提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整合专题知识、探究思考的能力。
二、专题目标1、知道近代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和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知道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主要史实3、了解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加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及其伟大成就,体现历史对现实的借鉴功能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史实和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危害2、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难点:理解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特点和感悟四、复习策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复习方法,通过对已有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利用PPT增加教学宽度,最大可能实现课堂高效。
五、复习过程(一)导入出示中国近代史时间轴及主要框架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课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认识。
同时,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感到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增强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鸦片战争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的图片、视频等。
3.学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内容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鸦片战争?为什么要进行鸦片战争?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重点讲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学案,自主阅读教材,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评价和指导。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优质教学课件
砸门——鸦片战争
(1)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2)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二、爆发原因:
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开始。
二、鸦片战争爆发原因 :
鸦片战争形势图
中英条约中规定,英国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兵船。而《望厦条约》则进步规定,取消了只准停泊一艘兵船的限制,同时兵船不受中国管辖,可以自由地出入中国领海。(破坏了领海主权)
政治上
经济上
自给自足封建经济
主权完整
战前
社会性质
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说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英国人很快找到了一个有利的武器,就是走私
鸦片
敲门——正当的贸易
罂粟poppy
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罂粟果经割有白色的汁液流出,见光后氧化成褐色膏状,刮下即是烟膏。它是提取加工制作鸦片、吗啡、海洛因的主要原料。
鸦片:又称为阿片,是英语单词opium的音译。它是用罂粟果的汁烘干而成的,分为生鸦片和熟鸦片,最初作药用,有安神、安眠、镇痛、止泻、止咳等功效。鸦片作为药物,若长期或过量服用,会造成药物依赖;若作为毒品吸食,会对人体造成极大损害甚至致死。
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
①客观原因(外因):
1、时间:
2、性质(地位):
3、内容及危害:
1842年8月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条款
主要内容
危害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1教学目标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插图,阅读资料,自由阅读卡,培养学生的认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2.中英《南京条约》●教学难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1.归纳法。
像鸦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
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
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教学过程[导入]《炮子谣》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炮子谣》这首诗,明白这首诗的内容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鸦片比武器炮和火箭更害人。
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由此导入新课。
[板书]第一课鸦片战争一、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1原因:[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完后回答下列问题:1. 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学生看书]……[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了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人教版(部编本)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部编本)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本)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是该册的开篇,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本课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精美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来龙去脉,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可能还比较片面。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了解鸦片战争,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鸦片战争的过程,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鸦片战争。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鸦片战争,认识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题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英《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2.归纳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简况,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其与虎门销烟的关系;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过程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情感价值观1.通过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落伍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的史实,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逐步理解“落后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的屈辱史与战争史,也是中国的抗争史与探索史,从1840年到1949年,109年的历史,中国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也进行了六次不同阶级的抗争。
屈辱的历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
【讲授新课】一、历史发展顺序虎门销烟——抢占珠江口——南京下关——《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修(1839)——(1840.6)——(1842.8)——(1842.8)———(1843)————(1844)——(1856)约”——占领广州——占领天津——《天津条约》——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1856)——(1858)———(1858)———(1860)————(1860)二、第一次鸦片战争1.背景:1)19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积极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急需改变对华贸易入超的局面,扣开中国的大门。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本课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之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分水岭。
鸦片战争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单元。
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理论要求较高。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2、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评价林则徐,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2、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
【教学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1、教师准备关于虎门硝烟、鸦片战争的视频、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2、教师课前可按照学生的兴趣,将其分为中国组和英国组,分别研究鸦片战争前的中英概况。
各组搜集相关资料,着眼于中英双方国情的综合性比较。
课堂上两组陈述两国概况,大家讨论中英两国情况说明了什么?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一、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这样的问题: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这一观点正确吗?鸦片战争能否避免?为什么?这一设计是由于它是本节课的启动环节主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激起同学们的兴趣;而且由于本节课的思辨性很强,这个问题的设计正是围绕着教学的重点、难点,一开始就使学生把思维集中在这两点上,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一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1.归纳法。
像鸦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
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
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清o陈澧"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怕炮怕火箭?"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是鸦片之害甚于杀人的武器炮和火箭。
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板书]第一节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后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学生看书]……[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了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
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教师分析]同学们请看:英国输入中国的是呢绒、布匹。
这是机器生产的产品。
这一时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
大量的产品被制造出来,本国民众消费不了,只能到国外去寻找市场。
中国由于地大人多,且又经济落后,成了英国的目标。
我们再看中国当时的情况。
中国输往英国的是茶叶、生丝、瓷器。
中国当时是以封建经济为主,其特点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也就是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自己消费。
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中国的农民和市场发生联系很少。
自然经济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因此,外国商品进来之后没有市场。
细究起来,当时外国商品在中国没有销路的主要原因还有两点:一是清廷对外政策上的严格限制。
康熙五十八年,一向果敢而英明的康熙大帝宣布禁止南洋贸易,规定片板不许下海,夷人不许进内,直至雍正五年才解禁。
到乾隆二十一年,规定广州为惟一通商口岸,以示天朝体恤地处荒僻的"四夷",清朝管理夷商的办法是设立"行商"。
所谓"行商",就是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的人。
由于清朝体面的大吏们不能直接与未开化的夷人接触,所以采取了以官制商(行商)、以商制夷的间接管理办法以免有伤国体。
二是当时外国商品初入中国时只是贵族人家的奢侈摆设,平常百姓很少有人买,甚至见都少见。
就像《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入贾府,到宝玉的屋内,看到大钟摆心里还奇怪为什么把个大称砣挂起来,站在西洋镜前,还不知道那满头插花的老太婆是自己,反而指镜云:人老不知羞,花儿插满头。
因此,外国商品最初在中国确实没有被各个消费阶层的人广泛接受。
而中国的茶叶、大黄、丝绸等在英国却非常受欢迎。
中国茶堂而皇之地位列英国上层绅士淑女、下层平民百姓的家中。
当时在英国饮茶竟成为一种时尚。
英商不得不用大把的银钱来到中国购进茶叶。
所以19世纪上半期(特别是20年代前),中国对英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而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却处于入超地位,而且这种逆差一年大似一年。
而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急需向外输出商品,它不能容忍这种不利处境的继续,开始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提问]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学生回答]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教师提问]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鸦片还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
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板书]2.鸦片走私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教师讲述]英国的资产阶级不允许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为了利益,它可以不择手段。
鸦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可耻的商人们输进中国的。
鸦片,俗称"大烟""阿芙蓉",是由红罂粟的青果汁液,经过割取、晒干,凝缩而成的软膏。
红罂粟本是一种二年生草本植物,这种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
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体,而且极易上瘾。
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
天长日久,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会被鸦片这个恶魔侵蚀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终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英鸦片商走私鸦片的利润高得惊人。
在当时,每箱(约100斤)印度鸦片成本在20卢比,而走私到中国出卖,竟可获利100倍以上,达到2000至3000卢比的高价。
在暴利的驱动下,他们所信仰的基督教应有的仁爱精神和作为人应有的良知被泯灭,越来越多的鸦片被输入中国。
在1767年以前,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烟土不超过200箱。
然而到了1820年,平均每年输入达40000多箱。
1835年东印度公司被解散,其对华贸易的专利权不存在了。
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都可以有权对华贸易,这些工业革命的暴发户们争先恐后地瞄准对华鸦片贸易,疯狂地向中国运送鸦片,疯狂地从中国人口袋里捞取银元,而他们送来的鸦片又在疯狂地吞食中国人。
仅仅东印度公司解散的当年,走私到中国的鸦片已达2万多箱。
到1839年鸦片战争前夕,已高达4万多箱。
英政府仅仅印度鸦片税一项税收就达422万多元。
据有关资料统计,鸦片战争前,英商向中国输入鸦片达42万多箱,给他们带走了三四亿银元的财富。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表:[投影显示][教师提问]同学们,从这个图表中能看出什么呢?[学生回答]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增长的速度特别快。
1799年是4000箱,1820年是7889箱,仅仅过了十九年,到1839年时便猛增到40200箱。
[教师引导]由此,我们能否认识到鸦片输入的激增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请大家根据课本所提供材料,再根据自己想像,讨论一下,归纳成几点。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答案一:随着鸦片输入的猛增,大量银元流向国外也是自然的事。
这无疑加剧了中国的贫困。
答案二:从课本所选的《炮子谣》里可以看出四个字:鸦片吃人。
正如歌谣所写:"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答案三:《炮子谣》里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耗钱毁体。
这从"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二句可以看得出来。
……[教师归纳]下面我们来把鸦片的危害归纳一下:一是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至1839年,中国外流白银多达1亿两)。
二是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这是指铜钱兑换白银的比值提高了。
由原来的1000文抵一两到1500文抵一两。
清政府规定要以白银纳税,这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先把粮食卖成铜钱,再把铜钱折成白银交税,原来100斤稻谷卖1000文铜钱,即可纳一两白银的税。
现在纳一两白银的税却需卖150斤稻谷)。
三是腐蚀了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而更加腐败。
四是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与日俱增。
由于军队也吸食鸦片,严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五是民风日下。
全国各地烟馆林立,吸食人数竟达200万。
各色人等如王公大臣,军官将领,庶民百姓,甚至连妇女、僧尼也沾染恶习,整个社会一片萎顿萧条,种种罪恶因此而生。
[教师提问]针对鸦片输入带来的种种危害,清政府有哪些反应呢?[学生回答]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个小问题--林则徐虎门销烟。
[板书]3.林则徐虎门销烟[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林则徐的生平及主要政绩,试着评价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大家可以通过讨论来掌握。
[学生看书]……[学生回答]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人。
任湖广总督期间,就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设禁烟局,收缴烟土、烟枪,配制戒烟药丸,限定吸烟人定期戒绝。
取得了很大成效。
林则徐到广州后,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
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教师引导]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的。
这种说法对不对?[学生回答]不对。
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教师讲述]从嘉庆皇帝开始明令禁止鸦片进口,当时多出于维护道德民风的原因,那时的朝臣们谁也不愿意被人当作伤风败俗的辩护者而被指控,后来发现屡禁不止,烟害已成为一个严重的财政问题时,以大臣许乃济为代表的弛禁派出场提出新论,主张鸦片贸易合法化,并照章纳税,允许内地种植罂粟,以国产鸦片来抵制外来鸦片,从而阻止白银外流。
以林则徐为首的严禁派立即予以反对,从生产力、商业、国防等方面历数鸦片危害,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用"银荒兵弱"来敲中道光帝的心病,终于于道光十八年即1838年12月31日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中国近代最彻底的一场禁烟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