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感染及意外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儿科是围绕着婴幼儿和儿童的医学专科,儿童的身体弱小而脆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风险。
以下是儿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一、感染风险:1. 婴幼儿和儿童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受感染,特别是医院等人群密集地方,感染风险更高。
防范措施:医务人员要求常洗手,保持手部卫生;医务人员和家长要佩戴口罩,防止呼吸道传染;定期消毒室内环境和器械等。
2. 婴幼儿和儿童的免疫接种不完全或没有接种,容易受到新的传染病威胁。
防范措施:推进儿童免疫接种服务,及时补种疫苗;加强及时患病儿童的隔离和治疗;加强儿童父母的健康教育,提高免疫接种的意识。
二、意外伤害风险:1. 婴幼儿和儿童对周围环境认知不足,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如坠床、烫伤等。
防范措施:儿科病房床栏高度要适中,以防止坠床;床铺、玩具等要杜绝有夹捏、尖锐的物品;室内温度要适宜,防止烫伤;家长要时刻关注婴幼儿和儿童的行动,杜绝危险行为。
2. 医疗器械使用不当,容易导致误伤患儿,特别是一些实施器械操作的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
防范措施:医务人员要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器械使用技巧;在使用器械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操作正确;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建立并完善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制度。
三、药物安全风险:1. 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给药剂量计算错误。
防范措施:医务人员要对儿童给药的特点有深入了解,正确估算药物剂量;家长要提供儿童的详细信息,确保剂量计算准确。
2. 药物的分类和存放不当,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和错误使用。
防范措施:医务人员要正确分类和储存药物,防止不同药物之间的交叉污染;建立严格的药物管理制度,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存放安全。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儿科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儿科护理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儿童的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也相对较多。
本文将从儿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确保儿童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
一、常见的儿科护理风险1.感染风险儿科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更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例如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医护人员和家长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容易在不经意间将病原体带入患儿周围环境,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2.跌倒风险由于儿童年龄小,活动能力强,往往在医院或家庭中容易出现跌倒伤害的情况。
特别是在接受治疗期间,因为一些不安全因素而导致患儿跌倒的风险更大。
3.药物安全风险儿科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很强,有些药物对他们的身体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而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进行计算,容易出现用药剂量错误的情况。
4.误吸风险由于儿童的吞咽和呼吸协调能力不够成熟,易出现误吸的情况。
特别是在口腔护理和喂养的过程中,如果医护人员不小心,就会增加患儿误吸食物或液体的风险。
5.伤害风险儿童因为好奇心强,往往容易发生一些不测的伤害情况。
在医院或家庭环境中,有些患儿会触碰到一些危险的物品,如插座、针头等,增加了意外伤害的风险。
1.感染控制医护人员在护理患儿时,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穿手套等,杜绝感染源的传播。
在医疗器械的处理中,应做到彻底清洁消毒,确保儿童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2.跌倒预防医院和家庭中都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患儿随意活动造成的意外伤害。
在接受治疗期间,患儿需要有专人陪护,保证其安全。
在床边和走廊中设置扶手等设施,降低患儿跌倒的风险。
3.药物安全管理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用药标准,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
在用药前要认真核对患儿的个人信息,避免用错药物或者用错剂量的情况。
儿科健康手册

儿科健康手册1. 引言儿科健康是关于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领域。
本手册旨在为家长提供一些有关儿科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实用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健康成长。
2. 预防疾病2.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根据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日程表,保证孩子按时接种疫苗,以保护他们的免疫系统。
2.2 卫生惯教育孩子良好的卫生惯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包括勤洗手、正确刷牙、保持环境清洁等。
2.3 营养均衡为了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他们需要获得充足的营养。
合理搭配食物,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蛋白质和脂肪,以确保他们获得所需的营养素。
3. 常见儿科疾病与护理3.1 发热当孩子发烧时,家长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用温水擦身体、适当穿薄衣物等。
如果发烧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3.2 咳嗽与感冒儿童常常容易感染咳嗽和感冒。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保持室内通风,饮食清淡,多饮水,适当休息。
3.3 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病症之一。
家长应确保孩子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食用脂肪冷饮和油腻食物。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较长时间,应及时就医。
4. 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并提供安全、稳定和有爱心的环境。
5. 急救知识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对于保护孩子的安全至关重要。
家长应熟悉一些常见意外伤害和突发状况的急救方法,包括如何处理轻微擦伤、骨折、窒息等。
6. 结论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帮助孩子维持良好的儿科健康。
本手册提供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和实用建议,希望对家长们的日常照顾和关注孩子的健康有所帮助。
以上是儿科健康手册的内容,请家长们按需阅读并实施。
如有需要,还请及时就医或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保护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作为医疗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科护理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儿科患者常常需要对各种病症进行治疗,而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系列潜在的护理风险。
因此,在进行儿科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了解常见的风险及预防措施,以便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常见护理风险1. 感染风险:由于孩子的身体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
如果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感染,可能会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 意外伤害风险:由于孩子的活泼好动,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伤害。
比如,跌倒、碰撞、触电等。
3. 药物误用风险:儿童的药物使用常会造成过量或者不当使用的情况,从而导致意外伤害、过敏等问题。
4. 呼吸道阻塞风险:孩子容易将小玩具、食物等误吸进呼吸道引起窒息,而呼吸道阻塞如果处理不当,会立即危及患者的生命。
5. 营养不足风险:孩子的营养是成长发育的重要保障,但是若是缺乏必要营养成分,可能会导致发育迟缓或者营养不良等问题。
常见的防范措施1. 感染风险防范: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定,减少交叉感染和细菌感染的发生。
此外,在孩子的日常护理中,也应加强清洁消毒工作,保持医疗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2. 意外伤害风险防范:对于孩子,选择合适的医疗床位和使用固定设备,降低跌落和碰撞的风险。
在进行各类操作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3. 药物误用风险防范:医护人员在给予药物时,应当认真核对药品的名称、用量等,保证用药操作的准确性。
此外,在给药之前,还应仔细询问孩子是否有过敏史,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引发过敏反应。
4. 呼吸道阻塞风险防范: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类操作时,要注意避免让孩子误吸小玩具、食物等物品,特别是在进行进食、玩耍等活动时更需要保持高度警觉,避免窒息风险的发生。
5. 营养不足风险防范:针对孩子营养不足的情况,医护人员应当进行科学的营养干预,配合合理的饮食方案。
此外,还应当加强肠道康复护理,提高孩子的肠胃道吸收能力。
儿童常见的安全常识

儿童常见的安全常识儿童常见的安全常识儿童安全是每个做父母最关心,也是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孩子一天天长大,随之而来的危险系数也在上升,即使父母们安全工作做得再好,也难免会有疏漏。
所以,与其把孩子盯得牢牢地,不如教会孩子去避免危险,学会自我保护!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儿童常见的安全常识,希望有所帮助!儿童常见的伤害情况1、交通意外伤害交通是戕害孩子的第一杀手!父母一定更要在平不断向孩子强调,尤其是要注意不要在停放的汽车前后玩耍,不要乱穿马路、闯红绿灯等。
下车时要从右侧门用左手开车门下车。
2、跌落伤害跌落是0~14岁儿童又一大杀手。
尤其是从窗户或阳台上跌落而导致死伤的占很大比例。
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做好家里的安全防护,比如安装防护网、不在窗台、阳台处摆放板凳等可以让孩子攀登的物品,严禁将孩子独自留在家里。
并注意平时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3、误吞伤害吸果冻、吃汤圆等食物,呛入喉内,堵塞气管。
或日常用品如化妆品、家用清洁剂以及药品被孩子吞服导中毒。
所以父母要将家里的有毒有害的各类物品、药物放到孩子不易触碰的地方。
不要用饮料、糖果罐来盛装洗涤剂、药物。
4、烫灼伤害烧烫伤低龄儿童的主要意外伤害。
大多烫伤由常见热水瓶、烫饭菜所致。
因此,家中这些物品要放在孩子不易碰到之处。
例如:将盛装热水、热汤等热液的“危险”容器放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给孩子洗澡、洗脚或是自己洗衣服时先放冷水,再加热水。
冬季主要是电热毯、取暖器、暖宝宝等烫伤居多,这些物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如需使用要购买正规渠道的产品,且注意正确使用方法。
5、走失意外不能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孩子不仅要知道自己和父母的名字,尽可能的知道其他亲属的名字,让孩子记住自己住的'城市名字以及小区名字和门牌号,但是要叮嘱孩子不能告诉陌生人。
孩子大一点时,尽量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电话和单位。
6、不踩井盖请告诉孩子不踩井盖,遇到井盖绕过去。
有的井盖不牢固,可能*你,要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安全自我保护教育。
儿童常见病与意外伤害的防治-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46-儿童常见病与意外
伤害的防治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儿童常见伤害防治概述
1、下述哪项不属于常见的疾病性意外()
A、高热惊厥
B、窒息[正确答案]
C、中暑
D、癫痫抽搐
E、低钙性抽搐
2、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的家长的因素是()
A、粗心大意,防范意识弱[正确答案]
B、好奇心
C、体质弱
D、无安全意识
E、无防范能力
3、保健医生对儿童健康进行管理的措施不包括()
A、对儿童进行连续的定期的健康体检
B、传播健康知识
C、传播疾病防控知识[正确答案]
D、对家长的困惑给予指导
E、制定影响儿童健康的干预措施,追踪干预效果
4、为防止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家长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对不同年龄采取应有的防范措施
B、排除安全隐患
C、过分注意,剥夺孩子的独立权[正确答案]
D、安全教育
E、对发生的伤害及时正确的处理。
幼儿常见的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

幼儿常见的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一、窒息异物进入气管,最初可引起连续刺激性咳嗽,继则出现呼吸困难。
可引起窒息死亡。
应立即用力拍打后背,借助振动,使异物滑入左右一侧支气管内。
缓解窒息,以便争取抢救时间,迅速送往医院。
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在吃饭或游戏时,突然发生异物卡入气管时,首先应将病儿倒立、头向下,拍击胸部,同时用手自下腹部向上腹部推压,以利异物滑到病儿口腔,吐出或咽下。
如无效立即送医院抢救。
二、触电急三、脱臼(脱位)需要送医院,请外科医生复位。
确定脱位后,立即将脱位肢体用三角巾适当固定后送往医院,争取及早复位,受伤后暂时禁食,以免复位时使用麻醉剂引起呕吐。
四、烧(烫)伤脱离烧(烫)伤源,立即用大量流动冷水浸冲局部降温5-10分钟,随即脱掉被热源浸透的衣服。
如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时,切勿撕拉,只能将未粘着部分剪去,粘着的部分留在皮肤上以后处理,再用清洁纱布覆盖伤面,以防污染。
轻度烧(烫)伤可用火烫膏、京万红涂局部。
不得涂龙胆紫等有色外用药,除轻度灼伤外均应送医院处理。
烧烫伤面积较大,不要随便涂药,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床单,衣服包裹送往医院。
强酸、强碱灼伤,立即脱去被浸渍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或者1:2000高锰酸钾液冲洗后送医院处理。
五、鼻出血发生鼻出血时,紧张或大哭、用力揉擦鼻子等均会加重出血,应立即将幼儿抱起取半卧位,大龄儿童可采取直立式直坐位,但不要低头或者后仰位。
弄清楚是哪侧鼻出血,用消毒棉球蘸1%的的麻黄素或0.5%的肾上腺素来塞进出血侧鼻腔。
再用手捏紧两侧鼻翼,让幼儿用口呼吸,数分钟即可止血。
另外,用冷水毛巾或毛巾内包冰块放在前额部,双脚浸入热水中,都有利于止血。
用上述方法处理仍不止血,应立即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是否全身性疾病。
如每次出血量不多,但经常发生鼻出血,则应在出血时或出血后即去医院检查。
出血后数小时或数日内,鼻粘膜尚未愈合,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挖鼻。
六、鼻异物小异物可嘱咐儿童用手紧按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使异物排出,如年龄小的幼儿不会做,可用纸捻刺激鼻粘膜,使其打喷嚏,将异物排出。
小儿常见意外伤害及防范

吸 3. 将孩子倒立位,轻拍背部; 入 4. 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予以
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 拨打120,复苏后送医院等。
• 意外伤害:摔伤、脑外伤、 咬破舌头、窒息、神经系统 后遗症、呼吸障碍等;
抽 • 常见原因:癔病、高热惊厥、
搐
感染、传染病、佝偻、癫痫 等;
• 临床表现:神志清或不清, 口唇青紫、呼吸暂停、口吐 白沫、牙关紧闭、肌肉不自 主抽动或颤动(全身、局部) 等,时间不等。
• 按压频率:100次/分
苏复肺心儿小
•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 吸配合:
谢谢! • 新生儿:3:1
• 儿童:30:2
• 按压后观察:
皮肤颜色,心跳、呼吸, 有无反应(手脚抽动或呻 吟),颈动脉、股动脉搏 动,瞳孔大小,神志等。
小儿常见意外伤害及防范
中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杨秀芳主任医师
意外伤害:
小
窒息;水、电解质和酸
儿
碱平衡紊乱;营养不良等
呕 吐
常见原因: 喂奶不当、感染、返流等
防范措施:
1. 合理喂养 、正确体位
2. 观察生命体征,积极治疗
3. 寻找原因或手术
• 意外伤害:吸入性肺炎、窒息
小• 常见原因:喂奶不当、贲门肌肉松弛等 • 防范措施:
儿 使宝宝大哭,缓解呼吸状况;
呛 4. 如果急救后宝宝呼吸恢复
奶
建议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 意外伤害:烫伤、烧伤
烫 • 常见原因:饭菜温度过高、热水、
•
炉灶、火焰等
伤 • 防范措施
和 • 1. 安全教育、物品放置;
烧 2. 成人在场;
伤
3. 剥离衣物,冷水(不是冷冻水)冲淋 15-20min、保持创面清洁,保持皮肤完
保育员实用指南应对儿童突发疾病的应急措施

保育员实用指南应对儿童突发疾病的应急措施保育员实用指南:应对儿童突发疾病的应急措施随着儿童保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保育员作为儿童的主要看护者,在面对儿童突发疾病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保育员需要熟知常见的儿童疾病,掌握应对突发情况的紧急措施。
本文将为保育员们提供一份实用指南,以备不时之需。
一、发热儿童常常因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的发热情况。
当儿童出现发热时,保育员需要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保持舒适:保育员应将发热儿童转移到凉爽的环境中,并帮助他们脱掉多余的衣物。
2.补充水分:及时给予温水或适量的温开水,促进儿童体内的水分代谢。
3.冷敷:可用冷毛巾或湿纱布轻轻擦拭儿童的额头、颈部和手脚等处,帮助儿童降温。
4.用药:如果儿童体温过高,保育员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并根据医生指导,给予适当的解热药。
二、呕吐与腹泻儿童常常因肠胃感染导致呕吐和腹泻。
当儿童出现呕吐和腹泻时,保育员需要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休息:保育员应帮助儿童前往安静、干燥的地方休息,并定期观察其病情变化。
2.补充水分:根据儿童的年龄,适时给予温开水、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口服液体,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
3.饮食调整:儿童在出现呕吐和腹泻时,应暂停食用固体食物,等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普通饮食。
4.就医:如果儿童的呕吐和腹泻情况严重或持续时间长,保育员应及时联系儿童的家长并建议就医。
三、过敏反应儿童常常因食物过敏、触发性过敏等原因导致过敏反应。
当儿童出现过敏反应时,保育员需要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与家长确认:保育员应迅速与儿童的家长联系,并核实过敏源。
同时,了解过去是否有类似的过敏历史。
2.避免接触:保育员需要立即将儿童远离过敏源,例如食物、宠物等。
3.紧急处理:根据儿童过敏症状的轻重程度,保育员可以采取适当的紧急处理,例如使用儿童过敏紧急救助药物或急救设备。
4.就医:过敏反应严重的儿童需要尽快就医,保育员应与家长沟通并协助其就医。
四、意外伤害儿童在生活中难免会发生摔倒、割伤等意外伤害。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及常见急性疾病的防治培训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及常见急性传染病防治培训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惊厥概念:根据病因和表现不同则有不同的名称如:抽筋、抽风、抽搐、癫痫、痉挛等统称为惊厥。
病因:颅内原因:各种感染性脑炎、寄生虫感染。
非感染性的如各种脑瘤、外伤、羊角风颅外原因:感冒高烧、惊厥、破伤风、狂犬病等感染性的疾病。
以及非感染性的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钙、药物中毒、缺氧等小儿高热惊厥:有四大特点:1、年龄特点:6个月到5岁。
2、发作与发热的关系:发热是诱因,体温突然上升阶段即发热的早期易发作。
3、发作时突然意思伤失,持续1-2分钟。
4、发作后无后遗症,抽风后神志恢复快,一次患病后,常常只发生一次抽风,有抽风历史的,可有3%的病人再次抽风。
热退后智力正常。
临床表现:1、通常是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呼吸细弱不规则,口唇青紫,四肢抽动,双眼上翻,或凝视,神志不清,口吐白沫,牙关紧闭。
全身肌肉强直,角弓反张(头后仰,全身向后弯曲呈弓形)持续1—2 分钟,或十几分钟不等。
2、局限性的:仅局部肌肉抽动,如手、面、眼球、小腿肌肉抽动。
紧急处理:一旦发生抽搐,大人要保持镇静,不要慌张。
1、立即将病人平放于床上,头侧向与一侧,便于排除分泌物,以防吸入气管,并略向后仰,颈部稍抬高,不要枕枕头,将衣领、纽扣、腰带松解,迅速清除口鼻分泌物与呕吐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不要紧抱幼儿,可轻按幼儿抽动的上下肢。
避免从床上摔下。
2、中医手法止惊:A、以手指掐人中穴及合谷穴、太冲穴、十宣穴,直至惊厥停止。
3、穴位的位置:人中穴:鼻与上唇之间鼻唇沟中上1/3交界处。
合谷穴:以一侧手拇指掌面,末节横纹与对侧虎口相对,指端所指处既是。
太冲穴:脚大与二拇指间掌柘面皮肤交接处。
十宣穴:两手指端距离指甲1毫米处晕厥晕厥(晕倒)它主要是因一时性大脑缺血而致昏瞬间知觉丧失。
发生往往与位体突然改变有关。
女性情绪激动常引起晕厥。
其特点是突然发生、很快消失,所谓“来得快,去得也快”,数秒后或调整姿势后可自动恢复。
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事件

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事件1、高空坠落家长不在家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
从高层建筑阳台护栏翻落而下,造成的儿童高空坠落伤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
尤其是近些年高层建筑物越来越的情况下,这些高空坠落伤悲剧,有增无减。
2、溺水夏季,有水的河沟湖泊,是乡间留守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起因。
但在近些年,城市里有喷泉、水池或是游泳馆里,也会出现这些意外伤害事件。
家长管教不严,顽皮的孩子就有可能出事。
3、烧烫伤油锅、开水瓶,都是孩童们遭受烧烫伤的重要因素。
4、毒(动)物咬伤现如今,城市大街小巷里豢养宠物猫狗的越来越多了,流浪的猫狗也不少。
小孩子好奇心重,又不知天高地厚,更没有防范意识,还会伸出手逗弄这些带有锋利牙齿的小兽。
这些动物咬伤,就要第一时间上医院去打狂犬疫苗、处理伤口,有出血者还要应用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一旦感染,死亡率100%,这些防疫措施,受罪不说,花费也不菲,还有可能给孩童带来一辈子的心理阴影,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5、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带来的意外伤害,遍及有人烟的各个角落。
当下,电动车、三轮车遍布城市的各条道路。
有的孩子家长没有防范意识,让孩子坐在保护措施薄弱的后座,或是三轮车的车厢里,一旦车辆出现急刹,在后面的小孩一个猝不及防,跌落车下的车祸伤,并不鲜见。
6、误服药家里有慢性病病人的家庭,室内存有药物的,有顽皮好奇的孩子,就有机会摸到大人的这些降压药、消炎药或是安眠药,无论是哪一种药物,对于小孩来说,就是过量,就是中毒,来到医院,就要洗胃救治,这对小孩来说,是严重的身心创伤,洗胃,也许是这个误服药物孩子的噩梦和阴影。
7、窒息3岁以下幼童,还有吃东西时大笑、说话的孩子,容易出现食物卡在气道的情况,造成气管内异物的罪魁祸首很多,如果冻、花生米等,这些在门急诊,都是很常见的气管异物事件。
8、鱼刺卡喉小孩子吃鱼,家长一定不能粗心大意。
要不就把刺给孩子挑好、把关,要不就不要吃带刺的鱼。
鱼刺卡喉,在急诊,太过平常。
儿科门诊常见意外损伤因素及对策

儿科门诊常见意外损伤因素及对策1常见意外损伤因素1.1非医疗性损伤1.1.1患儿因素:患儿在一起追跑、推搡,易发生与桌椅门墙碰撞。
患儿未及时清理的排泄物、呕吐物造成地面湿滑,走路不小心容易跌倒受伤。
输液室患儿碰倒热水,抓翻水杯,很容易造成孩子烫伤;孩子伸手可触摸到发热的电器、墙壁电源插座等,易发生烧伤甚至触电事故。
废弃的针头、安剖瓶等尖锐物保管不当,儿童拿起玩,易发生划伤、刺伤。
儿童活泼好动,部分患儿无法完成整个输液过程,针头被牵拉出血管,引起局部药液外渗,导致局部肿胀的现象。
在儿科门诊,常备有各类玩具,如果玩具破损、或带有易拆卸尖锐零件,易造成意外伤害。
1.1.2环境因素:儿科门诊室布局固定,空间有限。
在患儿就诊时往往有多名陪护,造成人群密度过大,无法严格按病种分诊和隔离治疗,易产生医源性交叉感染。
儿科输液室人员密集,空闻相对狭窄,空气污浊,情绪易急躁,在输液结束需要拔针时,特别是有多名患者同时需要拔针对,护士操作一旦不小心,易扎伤自己或患儿,造成针刺伤。
1.2医疗性损伤: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疾病最直接、最快捷方式之一。
儿科门诊工作量大,工作繁忙时,未严格执行消毒措施,造成患儿与患儿之间交叉感染,如注射多名患儿间未洗手。
医疗器械污染,检查仪器、医疗用品消毒不全或未能按规定更换,亦造成交叉感染。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药大量快速的推出和更新,导致同种药物有多个商品名或多种规格、制剂;加之临床用药种类繁多,个别医生开医嘱时,缺乏对新药的规格、儿童药物剂量及配伍禁忌的正确认识,易产生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某些输液高峰的时间段,排班不科学,护士人数不够,缺乏及时的巡视及记录。
儿童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而复杂,一旦输液过程中出现意外,护士若缺乏及时的巡视及处理,将延误最佳的抢救时间,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2对策2.1非医疗性损伤对策:加强就诊环境管理,保证诊室、输液室整洁,有专人随时保洁。
桌椅的边角做成圆弧形,门把手改用无锐角的圆形把手,地面用防滑塑胶地板,墙上安全标识醒目,减少可能造成损伤因素发生。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是指在提供儿童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和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科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1. 感染风险:儿科患者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受到感染。
为了减少感染风险,护士应该:- 提醒家属和访客洗手,并提供卫生设施;- 遵循严格的无菌技术,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等;- 定期消毒病房和设备;- 做好卫生教育,尤其是关于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
2. 跌倒和意外伤害风险:儿童活泼好动,容易发生跌倒和意外伤害。
为了减少这些风险,护士应该:- 提供安全的环境,如障碍物、尖锐物品等;- 监测儿童活动,并适时提供适当的保护;- 为不能行走或站立的患者提供垫子和床栏;- 对低龄儿童进行床上护理。
3. 药物错误风险:由于儿科患者对药物更加敏感和易受损害,护士在给予药物时应特别小心。
以下是一些建议:- 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用药处方;- 学习准确的剂量计算;- 给药前确认药物的名称、剂量和途径;- 监测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 提供给药教育和儿童安全用药指导。
4. 疼痛管理风险:儿童疼痛是一个重要的护理问题,需要妥善管理。
以下是一些建议:- 了解儿童疼痛评估工具,如面部表情评分法;-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提供药物和非药物疼痛管理措施;- 定期评估儿童的疼痛状况并调整治疗方案;- 给予家属和患者疼痛教育。
5. 情绪困扰风险:儿科患者可能因为病痛和治疗引起情绪困扰。
以下是一些建议:-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护理;- 提供适当的玩耍和娱乐活动来减轻儿童的焦虑和痛苦;- 尊重儿童的意愿及个人空间;- 与家长密切合作,了解儿童的需求和情况。
儿科护理风险是需要护士高度关注和重视的。
通过认真的护理计划和实施相关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患者感染、跌倒、药物错误、疼痛和情绪困扰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护士也应该进行持续的专业培训,以便及时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有关学前儿童健康、安全和护理的真实事件,并简单点评。

有关学前儿童健康、安全和护理的真实事件,并简单点评。
学前儿童的健康、安全和护理是相当重要的,常常涉及到许多意外事件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三个真实事件,并对每个事件进行简单的点评。
事件一:幼儿园中的传染病在某个小镇上的一所幼儿园中,一群学前儿童同时感染了手足口病。
这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主要通过唾液、眼泪和粪便传播。
由于儿童之间的亲密接触,这种疾病在幼儿园中迅速传播。
许多学生开始出现发烧、口腔溃疡和皮疹等症状。
点评:幼儿园中的传染病是常见的问题。
幼儿园应该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加强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等措施。
同时,幼儿园应该在发现疾病传播时及时采取措施,例如要求患病儿童暂时离园休息,以避免疾病在整个幼儿园中蔓延。
事件二:游乐场事故在一个周末的早晨,一家父母带着他们的学前儿童去游乐场玩耍。
在玩滑梯时,一位儿童因为玩耍不慎从滑梯上跌落下来,导致手腕扭伤。
他们立即将孩子带往医院接受治疗。
点评:学前儿童在游乐场中往往具有较高的活力和好奇心,容易导致一些意外伤害。
这种情况下,父母的监护责任非常重要。
父母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尤其是在高空或高速游乐设施上,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游乐场管理也应该加强安全措施,例如定期检查设施的安全性、设置警示标志等。
事件三:幼儿突发身体不适一天下午,一个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中突然感到头晕和腹痛。
老师立即将他送到医务室,并通知了他的家长。
最终,孩子被诊断出患有晕厥症,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
点评:学前儿童可能会突发身体不适,这往往需要及时的救治和护理。
幼儿园应该配备足够的医疗设施和人员,能够及时处理突发状况,并与学生的家长及时沟通。
家长也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并在发现异常时立即采取相应行动。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健康、安全和护理涉及了许多重要的问题。
儿童的健康是基础,需要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加强疾病预防、提供均衡营养等来维护。
安全是确保儿童身心安全的前提,需要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安全教育,提高监护人的安全意识。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包括:感染、跌倒、误吸、药物剂量错误等等。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认真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及时防范这些风险,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
1. 感染风险感染是最常见的儿科护理风险之一。
特别是在新生儿或免疫力较差的孩子中更为常见。
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感染:(1)洗手:护士每次接触孩子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彻底的手部卫生。
(2)熟悉感染措施:熟悉清洁、消毒和隔离等重要措施,保证环境和工作场所干净。
(3)监测孩子的体温:及时发现孩子体温升高等情况,及时采取帮助孩子清除体内病菌的抗生素治疗。
2. 跌倒风险孩子的活动范围广泛,很容易跌倒引发身体损伤。
护士可以通过以下防范措施减少跌倒风险:(1)增加观察次数:护士要结合孩子的生理特点,增加对孩子的观察次数。
(2)提供保护措施: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为其提供保护措施,如添加导轨、护栏等。
(3)给予安全教育: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要给予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3. 误吸风险孩子的呼吸道较为狭窄,不注意会很容易误吸异物。
这就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护士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保持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环境干净卫生,确保空气中没有重金属、有毒有害气体等异物。
(2)饮食控制:饮食也是孩子误吸的重要原因之一。
护士应注意对孩子的食物质量和营养平衡。
(3)常备急救药物及设备:为避免突发情况,护士需要常备急救药物及设备,及时救助孩子。
4. 药物剂量错误风险孩子体内器官还未发育完善,药物的代谢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药物剂量不合适或使用错误,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为了避免药物剂量错误,护士应采取以下措施:(1)应遵照医嘱,确定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时间等。
(2)对于婴幼儿,可以通过计算孩子体重来确定药物剂量。
(3)对于孩子用药前要仔细查看药物说明书,判定适用人群、服用方法以及常见的不良反应等信息。
总的来说,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其身体比较脆弱,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
儿童死亡常见疾病的死因分类

预防与治疗
儿童免疫系统疾病的预防主要依赖于 遗传咨询和早期筛查。治疗方式包括 药物治疗、免疫疗法和移植等。
常见类型
儿童免疫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包 括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和免疫缺陷 病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儿童死亡常见疾病概述
01
02
03
感染性疾病
如肺炎、腹泻等,是导致 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先天性疾病
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 畸形等,也是儿童死亡的 重要原因之一。
意外伤害
如交通事故、溺水等,是 导致儿童死亡的常见原因 之一。
02
感染性疾病
肺炎
肺炎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肺炎通常由细菌、病 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导致肺部感染和炎症。
癌症是一种由异常细胞生长和分 裂形成的疾病,可以影响身体的 任何部位。儿童癌症通常指的是
0-19岁人群中发生的癌症。
常见类型
儿童癌症中最常见的类型包括白血 病、脑瘤、淋巴瘤和实体瘤等。
预防与治疗
儿童癌症的预防主要依赖于减少暴 露于有害环境和遗传因素。治疗方 式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等。
血液疾病
血液疾病概述
详细描述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房间隔缺 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该疾病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呼吸困难、紫绀、 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神经管缺陷
总结词
神经管缺陷是一类常见的先天性缺陷,包括脊柱裂、脊髓裂 等严重疾病。
详细描述
神经管缺陷是由于胎儿神经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常见的 类型包括脊柱裂、脊髓裂、无脑畸形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 新生儿死亡或终身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置方法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置方法1、跌磕伤:孩子难免会发生跌磕伤,一旦发生时,不要用手揉患处,可用干净的毛巾浸透冷水或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受伤的部位,经冷敷后再用湿热的毛巾敷于患处并轻轻按摩,以帮助消肿。
孩子还会经常摔伤头部,如果摔伤后几小时或几天后,孩子疼痛不减、哭闹、呕吐或昏迷不醒,就需要送医院救治。
X光能够检查出头骨挫伤,大脑受伤的信息只能通过CT扫描获得。
2、擦伤:幼儿主要发生的擦伤部位是膝盖和肘部。
对于轻微的擦伤,可用水清洗伤口,再用消毒棉球蘸低温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擦洗伤口周围并清理异物,然后涂抹红药水,要时刻预防伤口感染,很小的创伤也要注意。
对较为严重的伤口在经过消毒处理后可用纱布包扎,特别严重者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3、割伤:若创伤较小的伤口内又无异物时,用创口贴即可;若是金属、玻璃等异物,则需将异物清理干净后对伤口做消毒处理。
割伤严重流血过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包扎,可在伤口靠近心脏的方向用绳带等物系紧,并立即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
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若幼儿的手指被利器割断,要保护好断指,将断指放入容器中连同幼儿一起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腹部受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
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4、刺伤:用消毒水清洗伤口,然后用镊子顺着刺物刺入的方向将刺夹住拔出。
若刺物太短或已全部刺入幼儿的肌肉中,可采取挤压挑拔法将刺清除,最后用酒精或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5、儿童踝关节扭伤:儿童户外活动时,没有做准备活动而突然跑步或踢球会造成踝关节扭伤。
急救方法:轻微的扭伤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块敷于伤处,也可用红花油吐沫于扭伤处。
若扭伤严重出现肿胀或淤血时,不可让幼儿走动,要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对四肢某个部位的严重扭伤,可先用绷带等在扭伤的上下部位做固定包扎处理。
保育员实战经验处理儿童突发意外的应急措施

保育员实战经验处理儿童突发意外的应急措施作为一名保育员,面对儿童的突发意外状况,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和应急措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方法,帮助保育员们处理儿童突发意外情况。
一、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表情儿童的行为和表情往往能够反映出他们的身体状况。
当你发现儿童的行为异常或表情痛苦时,要第一时间关注并进行观察。
例如,如果儿童突然呕吐或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可能出现中暑或低血糖等问题。
二、保持冷静并稳定儿童情绪在面对儿童突发意外时,保持冷静和稳定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
冷静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紧急情况,并且能够传递给儿童一种安全感,避免他们的情绪波动加剧状况的恶化。
三、及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根据儿童突发意外状况的不同,我们需要掌握相应的急救技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突发意外情况及其应急措施:1.感染伤口处理:a.如果儿童的伤口出血,应该立即用纱布进行止血,并用清洁的水流彻底清洗伤口。
b.如果伤口较为严重或出现大面积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急救车到达现场。
2.呼吸急救:a.如果儿童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应迅速检查儿童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3.骨折处理:a.在确认儿童骨折后,应稳定伤处,尽量减少对伤处的移动,并用固定物品(如木板)进行固定,然后尽快送儿童到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4.烧伤处理:a.立即将儿童带离火源,并用冷水冲洗烧伤处。
注意不要使用冰块或冷凝物对烧伤处进行处理,以免引起更严重的损伤。
四、及时与家长或急救人员联系当处理儿童的突发意外时,与家长或急救人员的联系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记录清楚儿童的个人信息、状况以及处理过程,以便与家长或急救人员进行沟通,确保儿童能够及时得到正确的治疗和照顾。
五、持续关注儿童的恢复过程在儿童遭遇突发意外之后,我们需要持续关注他们的恢复过程。
这包括观察他们的身体状况、症状是否有所改善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பைடு நூலகம்11/3
13
❖ 临床表现。
❖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 一般为7-10天。
❖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 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 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 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 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预后良好 。
5
❖ 秋季腹泻如无并发症,一般不用服用抗生 素。主要治疗方法是调整饮食(腹泻期间宝 宝容易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少量多次 增加饮水(白开水),以防止脱水;可以使 用一些肠粘膜保护剂,如小儿蒙脱石散;也 可以使用一些微生态制剂,恢复肠道正常菌 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
2020/11/3
6
❖手足口病
2020/11/3
3
消化系统疾病
❖ 秋季腹泻 ❖ 手足口病等
2020/11/3
4
秋季腹泻
❖ 病原体为轮状病毒,流行季节多在11月到 次年2月。
❖ 发病急,多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首先出现。
❖ 有轻-中度发烧;腹泻,大便无腥臭味,无 脓血。
❖ 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无特效药治疗。病程 一般在1周左右。
2020/11/3
2020/11/3
7
手足口病
❖ 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 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 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 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等 并发症,个 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2020/11/3
8
❖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 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 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 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 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措施 。
2020/11/3
18
❖ 托幼机构和小学
❖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没有发生手足口病疫情的托
幼机构和小学应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做好环境卫
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保育员、教师要保持手部清
洁,并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幼儿活
动室、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风。活动室、教
室、宿舍等地面每天湿式拖扫,每周末用含有效氯
❖ (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 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 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 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 (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 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2020/11/3
儿童常见感染及 意外
2020/11/3
1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 上呼吸道感染 ❖ 急性支气管炎 ❖ 扁桃体炎 ❖ 支气管肺炎 ❖ 流行性感冒等
2020/11/3
2
预防呼吸道感染措施
❖ 鼓励孩子多在户外活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 讲究卫生,多洗手 ❖ 合理喂养,不挑食,不偏食 ❖ 注意保暖,适度增减衣物 ❖ 房间通风、消毒 ❖ 必要时隔离患病小孩
2020/11/3
9
❖ 1.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 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 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 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 周内传染性最强。
2020/11/3
10
❖ 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 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 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 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 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 传播。
2020/11/3
11
❖ 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 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 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 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 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 传播。
2020/11/3
12
❖ 3.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 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 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 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 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 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2020/11/3
14
2020/11/3
15
❖ 治疗原则。
❖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 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 苗。
2020/11/3
16
❖ 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
❖ (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 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2020/11/3
21
❖ 3.物体表面
❖ 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台面、 水龙头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溴) 500mg/L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15min, 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以免腐蚀损坏。
500mg/L消毒液拖地一次。门把手、桌、椅等各种
物体表面每天用清水擦拭,每周末用含有效氯
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玩具保持清洁。搞
2020好/11/3食饮具消毒和食品卫生。
19
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
❖ 1.室内空气 ❖ 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
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病家、托 幼机构和小学以自然通风为主,
17
❖ (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 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 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 (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 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 (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 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 (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
2020/11/3
20
❖ 2.地面、墙壁(墙壁可只消毒至2m高)
❖ 对污染地面、墙壁用含有效氯(溴)1000mg/L消毒 剂溶液喷洒消毒,作用15min。泥土墙吸液量为150 ml/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 100 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 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 喷药量为200 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 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 用时间应不少于1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