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事迹材料
定西市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主要事迹

一、投身扶贫攻坚,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定西市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在到任之初,立即投身到定西市扶贫攻坚工作的第一线,深入农村,与村民交流交流,调研了解当地农业生产情况。
通过科技帮扶和技术指导,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引进优质种子和肥料,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增加农产品产量。
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协助当地农民成功种植了多种高效经济作物,有效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探索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定西市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在任期间,不断探索科技创新,为当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与当地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他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技交流会和技术培训活动,带动了当地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壮大。
通过他的努力,定西市的一些传统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加强科技服务,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定西市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在任期间,注重加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工作,他深入农村基层,广泛开展科技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帮助农民了解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通过他的努力,当地农民的科技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开展科技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定西市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引进了一批优质科技项目,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他的努力,定西市与其他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得到了加强,为定西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定西市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在任期间,不断努力学习、钻研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出色地完成了科技特派员的各项工作任务,备受当地政府和人民裙众的一致好评。
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5篇模版)

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5篇模版)第一篇: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文章一、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痴情三农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是个“痴人”。
无论外出开会还是下乡,都带着笔记本,遇到什么农情事情都汇集下来。
遇上什么事情及时解决。
一次下乡经过**镇南,发现路边生长着外来生物黄顶菊,他赶紧让司机停车下车查看,仔细观察,确定是黄顶菊后,赶紧到镇政府通报情况,赶紧组织人员铲除,及时控制了有害物中的蔓延。
他将自己的手机电话开通成农情电话,群众有疑难问题电话解答,接受群众电话咨询2000余次,手机成了农技110。
棉花生长期间,西木左村的干部群众需要棉花管理新技术,群众白天各忙各的,他决定夜晚给群众培训,虽然正值星期天,他还是及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那天从晚8点一直讲到10点半,听讲的群众达300多人。
2007年4月初,一场倒春寒袭击了我市的大部分麦田,不少村的群众打电话询问受灾原因和补救措施,经过现场观察,确定了低温是造成小麦干尖,黄苗的主要原因,他及时提出了补救措施,打印了上万份技术资料,发放到广大群众手中,保证了小麦丰产丰收。
2008年7月傍晚,一场冰雹袭击了**乡的几个村庄,接到消息后,就和市乡干部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受灾村庄,查看受灾现场,分析灾情,现场对100多名群众讲解了棉花、花生等作物的灾后管理措施,稳定了民心,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几年来,**每年下乡时间达200天以上,室内培训40多次,现场培训30多次,直接培训群众8000多人次,足迹遍及400多村,被称为**农情活地图,两次被评为**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市专家服务明星,2007年被全国计生协会评为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志愿者,2007年评为**市科技拨尖人才。
二、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农技推广的新途径面对近几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断减少,而农民群众对农业科学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新途径,一是与种子经营部门共同进行技术培训,通过田间调查,试验示范,分析对比,确定适合我市种植推广的新品种,新措施。
【事迹材料】种粮大户科技兴农先进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种粮大户科技兴农先进事迹材料在广袤的田野上,有一位执着而坚毅的身影,他就是备受赞誉的种粮大户_____。
多年来,他凭借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对科技的执着追求,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的致富之路,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_____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目睹了传统农业的艰辛和低效后,他立志要通过科学技术改变农业的面貌。
为了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_____积极参加各种农业培训和技术讲座,如饥似渴地学习农业知识。
他订阅了大量的农业科技杂志,关注最新的农业动态和研究成果。
同时,他还主动与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交流,虚心请教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实践中,_____大胆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他率先尝试种植了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并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
通过科学管理,他的稻田产量大幅提高,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_____还积极购置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
从播种机、插秧机到收割机,一应俱全。
这些机械设备的应用,不仅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还缩短了农时,提高了作业质量。
在灌溉方面,_____摒弃了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引进了滴灌和喷灌技术。
这种精准灌溉方式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除了在种植环节注重科技应用,_____在粮食储存和加工环节也下足了功夫。
他投资建设了标准化的粮仓,配备了先进的通风、防潮设备,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同时,他还引进了现代化的粮食加工设备,提高了粮食的附加值。
科技兴农不仅让_____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发展。
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其他农户,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和现场观摩。
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为了更好地推广科技兴农理念,_____还积极与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合作。
他参与了多个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为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爱岗敬业:农业科技的奉献者

爱岗敬业:农业科技的奉献者在农业领域默默耕耘了三十年,他始终坚守在"三农"工作的最前线,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实用的农业技术。
他的努力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还为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显著贡献,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一、敬业奉献,情系三农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他对农业的热爱近乎痴迷。
无论是外出开会还是下乡调研,他总是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下每一件与农业相关的事情。
一旦发现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解决。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路边生长着外来有害生物黄顶菊,立即停车查看,并迅速通报镇政府,组织人员铲除,有效控制了有害生物的蔓延。
他将自己的手机变成了农情热线,接受群众的咨询,解答疑难问题。
在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了满足群众对新技术的需求,他不顾是周末休息时间,晚上为群众进行培训,从晚上8点一直讲到10点半,吸引了300多名群众参加。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灾情,指导群众进行灾后管理。
他的足迹遍布400多个村庄,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情活地图"。
他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和专家服务明星。
二、创新探索,开辟农技推广新途径面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减少、农民对科技需求增加的新形势,他积极探索新的农技推广途径。
他与种子经营部门合作,通过田间调查、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新措施,有效提高了农业产量。
他还积极开展科技攻关,主持实施了多项农业科技项目,推广了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等先进技术,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污染,提高了产量。
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三、淡泊名利,坚守职业道德三十年的工作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公认的"农业专家"。
他对待农民群众的疑难问题总是有求必答,而对于推销产品的请求,他却从不应承。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农民选购农药,避免了假农药的危害。
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们致力于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为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农技人员先进事迹的材料,旨在表彰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专业能力。
二、事迹材料(一)生产一线无私奉献农技人员高先生,自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成为该站技术骨干。
他始终坚守在农田一线,尽心尽力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去年春季,当地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病虫害,威胁到农民的收成。
高先生利用自身丰富的科研经验,组织了技术人员深入农田调查,准确判断了病虫害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并提出了详细的防治方案。
他不仅亲自上田示范,还耐心指导农民如何正确使用农药,并及时向农民提供必要的防治技术培训。
经过他的努力,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农民的产量明显增加。
在高先生的带领下,该技术推广站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现场技术指导。
他们从不计较辛苦和付出,只为了农民能够得到更好的收益。
高先生经常加班加点,与农民商讨技术问题。
无论是大夏天的酷暑、还是严寒的冬天,他总是迅速出现在农田一线,传授农业技术,并耐心解答农民的疑问。
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度责任感赢得了农民的称赞和尊重。
(二)科研成果显著农技人员李女士,是一位拥有多年科研经验的专家。
她主要从事作物育种工作,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李女士多次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在作物抗病性和产量方面做出了重要突破。
她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抗逆的作物品种,抗病能力远超普通品种,同时产量也明显提高。
这一成果不仅为农民种植增加了可靠的品种选择,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除了科研成果,李女士还注重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她积极参与农技推广工作,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落地。
她通过举办培训班、撰写技术手册等方式,向广大农民普及和推广新品种的种植技术。
经过她的努力,该地区的农民种植抗病品种的数量大幅增加,产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

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
黄大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以其先进事迹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人知。
以下是黄大发的一些先进事迹材料:
1. 勤勉工作:黄大发长期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研究团队积极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努力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做出了突出贡献。
2. 爱岗敬业:黄大发深知自己的工作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的衣食问题,因此他对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农业科研上。
他经常加班加点,细致入微地研究每一个问题,不惜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3. 创新精神:黄大发具有非常强的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和采用新技术,不断寻求突破和进步。
他推动了很多前沿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农业等,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4. 志愿服务:除了工作以外,黄大发还积极参与各种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他组织农技培训班,帮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提高产量和收益。
他还参与环保、扶贫等公益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更多的人。
5. 诚实守信:黄大发一直以诚实守信的为人原则对待工作和生活。
他凡事坦诚相待,绝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对待工作中的每一项决策都能够真实、公正地对待,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
高度信任。
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展示了他积极向上、勤勉工作、关心集体、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成为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和典范。
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中科技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优秀的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新,为农业生产贡献了许多先进科技。
本文将介绍几位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并探讨他们如何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经验。
第一位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是李明。
李明是一位研究农业育种的科学家,在他的领导下,他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了多个高产、抗病的农作物品种。
为了推广这些品种,李明采用了多种策略。
首先,他主动与当地农民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然后,他组织了一系列培训课程,向农民们介绍先进品种的特点和种植技术。
此外,他还利用当地电视台、广播等媒体宣传先进品种的种植成效,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关注。
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先进品种得到了广泛推广,显著提高了农民的产量和收入。
第二位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是王亮。
王亮是一位专注于农业机械研发的工程师。
他研发了一种高效的收割机,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割效率。
为了推广这种收割机,王亮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他与农机销售商合作,将收割机的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农民购买的门槛。
其次,他积极参加各类农业展览和交流会,向广大农民展示这种收割机的性能和效果。
最重要的是,他亲自到农田中指导农民如何正确使用和调整收割机,以确保其高效运行。
正是因为他的努力,这种收割机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农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
第三位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是张建国。
张建国是一位研究农业灌溉技术的专家。
他针对农田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灌溉方案。
为了推广这种灌溉技术,张建国采取了多种手段。
首先,他编写了一本详细的技术手册,向农民介绍了灌溉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其次,他组织了一些现场示范,让农民亲自体验这种灌溉技术的效果。
此外,他还在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设立了灌溉技术培训班,邀请农民参加学习。
通过这些努力,这种灌溉技术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和应用。
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及事迹材料

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及事迹材料以下是一些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及其事迹的材料:1. 钟扬明:钟扬明是中国农业科技的先锋人物之一。
他在农业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系列的农业科技项目,包括高效水稻栽培技术、优质玉米品种选育等。
这些科技的应用使得农民的产量和收入都大幅度提高。
2. 罗纳德·华茂斯:罗纳德·华茂斯是一位美国农业科学家,他以其在作物育种和转基因技术领域的研究而闻名。
他带领团队开发了多种抗虫害和抗逆性强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如抗虫玉米和抗逆水稻。
这些转基因作物不仅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诺曼·博朗:诺曼·博朗是一位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物生理学和种子科学方面。
他通过研究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提出了一系列的农业管理技术和种植方法,如精准施肥、适宜播种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4. 卡洛斯·普鲁韦穆伊: 卡洛斯·普鲁韦穆伊是哥伦比亚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
他致力于解决农业领域的问题,特别关注小农户的可持续发展。
他研究了多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如咖啡、可可和香蕉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农业创新方法。
他的工作使得哥伦比亚的小农户能够提高收入,并且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贡献。
这些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们通过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方法,为农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减少了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保护了环境并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农业技术员的先进事迹

农业技术员的先进事迹近年来,农业科技的进步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关键时刻,许多农业技术员通过积极投身田间地头,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就农业技术员的先进事迹展开探讨。
事迹一:推广先进农业设备作为农业技术员,他们深知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推动力量。
在大力推广先进农业设备方面,农业技术员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他们广泛推广高效能耗设备,如节水灌溉系统和智能化施肥机,有效降低了资源浪费,提高了土壤的利用效率。
此外,通过推广运用无人机进行农田的植保工作,不仅提高了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农田环境。
事迹二:引领农业科技研发农业技术员不仅积极推广先进设备,还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发,不断引领农业生产向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他们在科研设计中提出创新理念,开展试验田布置和管理,不断改进农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
通过研发新的种植模式、改进种植技术,他们有效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此外,农业技术员还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将研究成果与农民进行分享,提高农民们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事迹三:应对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业生产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农业技术员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并在实际工作中寻求创新解决方案。
他们通过引进抗病虫害的新品种、调整种植结构、改良栽培技术等手段,帮助农民们应对极端天气和病虫害爆发的风险。
同时,他们还通过优化农业管理,推广可持续农业模式,提高农产品的适应力和抗逆性,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事迹四:加强农业现代化管理农业技术员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农田信息数据库和农业生产监测系统,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通过对农田土壤、气象、植物生长等数据进行定期采集和分析,农业技术员能够提供精确的农业生产建议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科学决策,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农业科技先锋提高农业产量的先进事迹

农业科技先锋提高农业产量的先进事迹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需求不断增长,农业科技先锋们通过创新技术和先进方法,为提高农业产量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农业科技先锋的先进事迹,展示他们的成果和影响。
一、水稻高产先锋——袁隆平院士袁隆平院士是中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和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他在水稻杂交育种领域的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水稻产量,为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袁隆平通过选择优良的亲本,进行精细的组配和培育,培养出了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高产水稻新品种。
除此之外,袁隆平还推广了稻田综合管理技术,包括水肥一体化、优质高产技术、有机育秧等,进一步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袁隆平院士的先进技术和丰硕成果不仅在中国农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二、果树栽培先锋——鲁迅栽培园刘树良园长鲁迅栽培园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是全国著名的苹果栽培基地之一。
鲁迅栽培园的园长刘树良先生在果树栽培方面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优选品种、合理配方施肥、采用节水灌溉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刘树良园长改变了原来传统的栽培方式,形成了适合本地生态条件的栽培体系。
他还积极开展苹果栽培的科研工作,探索新的栽培技术和方法,努力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提升果实的营养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畜牧业创新先锋——牧牛股份杨守明总经理牧牛股份是中国领先的畜牧业企业,杨守明总经理作为农业科技领域的先锋,通过引进国外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提高畜牧业产量和质量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在畜禽饲养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良,通过科学的饲养模式和优良的品种选育,大幅度提高了肉牛和奶牛的产量和品质。
牧牛股份还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畜牧业科技创新项目,研发新型饲料配方和营养平衡技术,提高动物的饲养效率和健康状况。
农技人员先进事迹(精选5篇)

农技人员先进事迹(精选5篇)第一篇:农技人员先进事迹细节决定成败,点滴铸就辉煌在凤冈县的养殖场,随时可遇见一位衣着朴素,精神而灵气的青年人,养殖户们称他为梁师,他就是凤冈县畜牧局技术干部梁正文同志。
凤冈县根据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生猪)项目的实施方案,在全县5个乡镇25个村(社区)共计建设示范户250户,推广猪-沼-草、猪-沼-茶、猪-沼-果循环经济养殖模式,共计饲养饲养生猪6300头,养殖成活率达到96.5%,比项目要求高出1.5个百分点。
饲养种母猪1230头,其中外源良种母猪1110头,良种率达到90%以上,推广母猪产床902套,组织技术培训5期共计265人次,编写了《凤冈县生猪标准化养殖操作规程》、《外二元母猪饲养管理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等技术资料,并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技术指导员到户率达100%,示范户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养猪综合效益提高了15%,特别是仔猪成活率提高了20%以上,示范户饲养一头商品猪利润可达300元以上。
梁正文就是该项目的县技术指导员,主要负责新建乡生猪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
新建乡示范户取得了较高的效益,养猪综合效益提高了16%,特别是仔猪成活率提高了20%以上,示范户饲养一头商品猪利润可达350元以上,且无重大疫情发生。
第二篇:农技人员个人先进事迹XXX同志的主要事迹XXX,男,现任富裕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多年来,他始终默默无闻地工作在为农服务一线,忘我工作、勤勉敬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一名优秀共产党的风采,为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大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一、学习锤炼,筑优为农服务的能力素质XXX自参加工作后,始终在农业科技战线上默默工作,先后从事土壤普查、病虫测报、植检植保、农技推广等工作。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适应日益发展的农业工作需要,先后在东北农学院和黑龙江大学进修学历,获得学士学位。
注重政治素养锤炼,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牢记党的宗旨,以满腔热忱全心全意的服务“三农”。
最美科技者乡村振兴先进事迹材料

最美科技者乡村振兴先进事迹材料近年来,科技者乡村振兴先进事迹层出不穷,他们以科技力量为支撑,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科技者乡村振兴先进事迹。
一、农村电商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在农村电商兴起的浪潮中,很多科技者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为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例如,湖南某乡村的年轻科技人士利用自己的编程技术和电商平台经验,帮助当地农民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
他们建立了一个农产品电商平台,通过该平台,农民能够直接将种植的农产品在线上销售,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他们的努力,该乡村的乡村经济获得了显著改善,农民也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改变。
二、智慧农业助力农业发展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智慧农业技术逐渐成为了农村振兴的重要推手。
在江苏省某个农村,一位有着多年农业科研经验的科技者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研发出了智慧农业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能够在不同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信息,从而提供给农民有关施肥、浇水等的精确指导。
农民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应用程序,接收系统提供的信息,并且根据系统的建议进行农业生产操作。
该系统的运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精细化,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三、科技教育推进乡村教育发展在一些贫困落后的乡村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较低,缺乏高素质的教学人才。
一些科技者积极参与到乡村教育事业中,通过教育科技的运用提升乡村教育水平。
例如,某个山区的科技者发起了一个远程教育项目。
他们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制作教学视频,将城市的名师授课内容传输到乡村学校。
这样,乡村的学生就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这项远程教育项目在乡村地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极大地推进了乡村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些事迹表明,科技者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通过运用各种科技手段改变了农村的面貌,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了就业机会。
农科工作者事迹

农科工作者事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生活的重大事业。
在这个事业中,农科工作者的作用尤为重要。
在他们的努力和奉献下,农业产量得到了稳步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以下是关于农科工作者事迹的一些介绍。
一、博士后王新求开发成功“绿肥挂机直播技术”王新求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博士后,并获得了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他研究领域主要围绕植物逆境适应与育种、草地生态与恢复、遗传学等方面。
他发明了一种被称为“绿肥挂机直播技术”,能够在种植的过程中,同时实现土壤改良和农作物种植,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还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带来更多生态效益。
二、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冯国涛获得“中国工程科技英才-杰出贡献奖”冯国涛是浙江农林大学亩产增产新技术团队的负责人。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农业光电装备及信息技术应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土壤肥力管理与调控等。
他开发出一种半挂载式节水喷灌机组,实现了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节水效果。
在全国各级科技竞赛中获得多项金奖和特等奖。
三、浙江大学教授杨志勇开创了“梯田高水平生态农业技术”杨志勇曾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多个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2014年,他主持的团队成功开创了“梯田高水平生态农业技术”。
这项技术不仅弥补了中国梯田地貌在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还有效地解决了失衡的生态和经济矛盾。
这一创新技术,为我国乡村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四、南京农业大学教师王增林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王增林是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一位教授。
他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
在教学上,他注重学生实践课程的培养和实践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建构,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科研方面,他的研究围绕炎症、抗肿瘤、肺炎等方向展开,发表了40多篇SCI论文,有6篇文章被顶级生命学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接收。
五、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刘继红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刘继红是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精选6篇)

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精选6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
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1陈志龙,1983年7月于陕西安康农校茶叶专业毕业,同年8月分配原西乡县茶叶技术指导站从事茶叶科技工作,长期坚持在一线开展茶叶技术推广工作。
制定规划和标准。
立足西乡茶产业发展实际,针对以往茶园零散、采摘条件差、品质参差不齐、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组织编制了《汉中市60万亩速生密植高效生态茶园发展规划》《西乡县22万亩生态茶园发展规划》和《西乡县十三五茶业发展规划》,制定了《西乡县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西乡县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西乡县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技术条件》和《无性系幼龄茶园管理技术要点》《穴盘苗定植技术要点》《丰产茶园培育技术要点》,进一步规范了全县良种园建设、低产园改造行为和新建、改扩建茶叶加工厂的标准,推动西乡茶叶的标准化、工业化发展进程。
编写教材普及技术。
针对全县茶叶生产实际和发展需要,先后组织编写了《绿茶(炒青绿茶)初制工职业能力考核规范》《茶叶产业发展技术资料》《西乡县茶叶生产、营销培训资料汇编》《绿茶制造》《西乡县水库移民安置区茶叶种植加工及厂房建设培训资料》和《西乡县茶叶加工技术员培训教材》之第二篇《绿茶制造》等,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累计印刷5万余份(册),作为西乡县茶叶技术适用技术培训教材,发放给广大茶农。
技术培训和服务。
根据茶事季节和茶农需要,组织茶技人员长期深入茶场(厂)、茶农户,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新成果、新技术,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每年举办各类茶技培训近100场次,培训茶农上万人次,累计培训茶农20万余人次,配合“国际计划”“扶贫开发”“库区开发”“阳光工程”项目和本土茶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等专项技术培训工作,为我县茶产业发展培养了一批乡土技术人才,为全县茶产业发展各项任务指标全面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推荐材料

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推荐材料***同志,男,中共党员,1969年6月出生, 1990年参加工作,从事农业水利工作20余年,2008年任***水利局局长、水管总站站长,2011年6月***县水利局局长、水管总站站长。
***同志自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始终以极高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扎根水利,服务“三农”;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时,凭借其自身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把握时代先机,引领农村水利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他在农业水利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他曾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年终考核优秀,仅在2008—2009年度就先后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五”水利工作先进个人、***地区或***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地区社会安全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地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他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保证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成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将***同志主要事迹简述如下:一、谋全局,促发展,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2008年以来,***同志深知肩负着吐鲁番水利事业发展和如何协调解决现代农业对水利建设日益提高的要求的重要使命。
为此他充分把握国家政策,带领水利局一班人与时俱进、精诚团结、齐心协力,以满腔热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到全市农田水利大发展的洪流中,把***的水利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数据显示,自2008年至2011年,***市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4.45亿元,是***市改革开放以前水利总投资的10倍,“十五”水利投资的3倍。
这期间,***组织完成***市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008、2010、2011年度工程,总投资3418万元;完成***市***水库、***水库等五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3221万元;完成****防洪工程,总投资1893万元;2008至2011年完成农业高效节水面积12万亩,总投资1.05亿元。
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及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

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及事迹材料张玉才,郓城县畜牧工作站助理畜牧师畜牧站站长。
多年从事畜牧技术工作。
“十五”期间,先后从事多项科学研究工作和多项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及优良家畜品种推广工作,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县、局先进工作者或优秀人才,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主要事迹如下:一、认真贯彻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水平。
“十五”期间,于 XX年 2月至 XX年 10月 28日,他和畜牧站其他同志及农民科技能手杨玉华等到人,在郓城县郓城镇西边庄杨玉华狐狸厂进行了《芬兰原种狐狸人工授精忙改良北极狐试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北极狐个体小,皮张小,经济价值低,以芬兰原种狐狸与本种北极狐直接交配,个体差异大,不易成功,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和他们自行筛选的稀释液配方。
克服了直接交配的困难,而且大大提高了配种数量,取得了较高的受胎率,并且显著提高了f1代的个体大小,毛皮质量和经济效益,对我国狐狸的养殖和产品的出品创汇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该研究课题通过了专家组技术鉴定,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XX年 8月以后,他参加了《优质肉羊健康养殖产业化生产技术开发》重点课题研究。
该课题以小尾寒羊为本,萨福克羊为父本,进行杂交肉羊产业化开发。
计划三年完成课题研究,目前已经进行了二年。
他是本课题的主要技术人员之一。
又是小尾寒羊纯种示范场——郓城县大鹏牧业有限公司的业务和技术负责人之一,积极参与小尾寒羊的选育饲养和繁殖工作,认真建立了良种档案和健全了各种记录,并且亲自到良种纯繁基地地五处乡镇,深入良种饲养户进行技术指导,建档填卡,定期测量、记录,进行科学饲养。
他还参加了小尾寒羊的杂交生产技术工作,先后到玉皇庙、侯集、黄集等乡镇,进行技术指导,选择优质母羊,指导良种饲养户开展人工授精,提高了情期受胎率,对杂一代羔羊,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培育。
提高成活率和生长建设,并且利用本地饲料资源,配制了科学饲料配方,试验筛选了优质饲料添加剂,加强了羔羊的育肥进程,为小尾寒羊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种粮大户科技兴农事迹材料

种粮大户科技兴农事迹材料种粮大户所取得的科技兴农事迹显然与我们的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农业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
种粮大户需要利用科技手段来提高种植效率和农业生产的质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科技兴农的事迹材料。
在中国,张桂梅女士是一个耕耘在农业田野的女性大户,今年已经六十四岁了。
她是山东省省农技术推广协会首届理事,也是省级农业科普师。
因为她的辛勤工作和对农业的贡献,她被授予了“全国先进个人”、“山东省劳动模范”、“劳动荣誉标兵”等称号。
张桂梅女士有着自己的种植理念,那就是以科技提升种植效率。
她利用了现代化的机器和高科技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不断地自己摸索、实验,在农业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用的经验和技巧。
她的成功之道主要在于科技创新与实践结合,将科技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她在整理一些新的种植技术时,还开展了很多农民培训班,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新的农业方法。
除了张桂梅女士之外,还有一些大户也在不断摸索着科技创新的路。
比如湖南省的金凤村村民,他们在种植上也采用了科技的方法。
他们一个人采用高科技手段带动他们整个村的种植工作。
他们用的是连根拔、整缕卷的蔬菜生产技术。
他们利用大量的高温热化工艺方法,利用先进的气固混合技术,让蔬菜的生命力更加强大,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
这种技术一经推广,就得到了广大的农民的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国家实施了很多政策和法规,来促进农业的发展,这为大户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来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政府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扶持政策,使得大户的农产品能够顺利的推向市场。
同时,还有很多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产工艺,通过政府的推动和引导,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总之,种粮大户科技兴农事迹展示了当代科技对农业的强大影响力。
他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
他们在突破传统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开展科技创新实践,不断将新技术应用到现实生产中去。
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种植高产优质农作物

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种植高产优质农作物在农业领域,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衡量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而种植高产优质农作物是农业科技人员的先进事迹之一,他们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和创新方式,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以该先进事迹为线索,介绍农业科技人员种植高产优质农作物的经验和成果。
一、创新科技助力高产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具体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积极探索适用于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模式和管理方法。
其中,创新技术在实现高产优质农作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1.高效节水技术为了应对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农业科技人员引进了高效节水技术,例如滴灌、喷灌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水的浪费,提高农作物的利用率,还能够通过优化水肥一体化管理,提高养分利用效率,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2.智能化管理系统农业科技人员利用现代化农机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研发了智能化管理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关键指标,并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进行全面分析和决策。
这种智能化管理方式可以使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更加精确控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改良品种促进优质农业科技人员不断进行艰苦而细致的品种改良工作,通过遗传优化和基因技术改良,在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1.优质种苗的研发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农业科技人员利用育种技术培育出了许多优质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抗病虫害、适应性强、产量高等优点,在推广应用中展现了巨大潜力。
2.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农业科技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
农业科技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农作物的关键基因进行精确修饰,以改善作物的耐逆性、抗病虫害能力和品质特点。
这种技术的应用将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可能性。
三、示范推广带动效应农业科技人员种植高产优质农作物的先进事迹并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或个别案例中,他们通过示范推广活动,将自身的经验和技术分享给更多的农户和农业从业者,起到了积极的带动效应。
袁隆平院士先进事迹

袁隆平院士先进事迹袁隆平院士先进事迹1袁隆平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他参加工作50多年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先世界,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我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热爱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
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
”自年轻时他就立志献身杂交水稻事业,并为之不懈拼搏、顽强奋斗,始终把为国家解决好“民以食为天”问题当作自己的`重大责任和崇高使命,50多年如一日,意志坚定、锲而不舍。
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研作风。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这充分体现了他潜心实干的本色和求真务实的作风。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的“金科玉律”。
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和书本,20世纪60年代初,他从对“鹤立鸡群”稻株的观察中悟出天然杂交水稻的道理,从而勇敢承担起杂交水稻研究的课题,不畏艰难,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
袁隆平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创新,带领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研究成功两系法杂交水稻,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
上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相关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
上世纪80年代,他带领“863”项目组开展攻关,提倡团结协作,很快获得了成果。
他没有把政府拨给的数千万元作为自己的研究专款,而是组织起全国的协作单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
他还将所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和世界粮食奖等奖金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奖励基金,奖给为科研做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事迹材料
(2012年2月)
冠县农业局相冠锋
一、基本情况
相冠锋,男,43岁,大学本科,农艺师。
1992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植物保护专业,并获学士学位。
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紧密团结全站人员,狠抓工作落实,工作定则干,干则成,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在干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来,20年如一日,认真履行职责,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甘为农业奉献,业务素质高、服务“三农”意识强,先后多次受到省农业厅和市农委的表彰和奖励,2009年1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2009年12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认证优秀检查员”,2010年12月被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全省三品一标先进个人”,2011年5月被省农业厅、省环保厅、
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统计局联合评为“全省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多次被聊城市农委评为先进工作者。
获聊城市自然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12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佳绩。
二、2011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开展农技推广指导服务
参加了冠县农业科技讲师团,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课、开展技术咨询、印发农技资料等形式,及时为农民群众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累计培训农民5千人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0项,解决生产问题20余个;开展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在乡镇驻地举办有关小麦、玉米、花生高产培训会8场,在部分村庄举办现场培训会16场次,发表电视技术讲座2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万份。
(二)开展农业“三品”认证及监管。
1.积极组织农业“三品”认证
年初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业“三品”认证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合作社积极申报。
2011年共完成了4家企业(合作社)9个产品的绿色食品申报,全县已通过农业部认证有10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
“三品”认证面积达到21万亩,全县“三品”认证在全市排名由下游上升到前列。
2.搞好科技培训,提高农业“三品”生产水平
结合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针对小麦、蔬菜及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进行培训,举办培训班15期1360人次,带动示范户1万户。
搞好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服务,指导农户按照标准生产,提高农业“三品”生产水平。
3.积极推进农业“三品”专项整治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开展农业“三品”专项整治检查。
2011年共检查农产品交易场所35个(次),检查各种农产品105批(次),检查农业“三品”生产加工企业19家(次),防范突发性重大农业“三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强化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提升了冠县农产品的品牌力度和质量水平。
4.认真做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
结合我县蔬菜发展实际,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的入市蔬菜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2011年共检测茄果类、豆类、瓜类、白菜类、根茎菜类、绿叶菜类等30余个品种412个样品,
没有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同时配合省农业厅安排的4次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三)扎实做好黄顶菊疫情普查与防除工作
开展了黄顶菊疫情调查防控工作,深入乡村第一线,摸清黄顶菊发生地点、范围、面积以及其长势、密度等基本情况,组织各乡镇农技站长召开了3次专门会议,安排部署黄顶菊普查与防除工作。
通过《冠农简报》、报纸、广播、电视和有关会议等广泛宣传黄顶菊危害,植株识别及防除技术,提高全民防范意识。
同时对发生地的黄顶菊及时进行除治,我县原发生黄顶菊区域已全部拔除或喷药灭除,集中统一烧毁或深埋,严防黄顶菊进一步扩散蔓延,减少了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四) 农村能源推广应用
1.努力实施户用沼气
积极开展宣传发动,规范项目管理,严格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建池质量,2011年我县承担的1250户省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正常使用。
2011年全县新增沼气池5494户,新建了10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购买了沼气出料车和检测设备、维修工具,及时为附近沼气农户开展服务,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保证沼气池能长期正常使用。
2. 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
推广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粮食和瓜果蔬菜的品质,而且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2011年示范推广“猪-沼-果”、“猪-沼-菜”及“四位一体”模式1000多处,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沼渣沼液利用+农产品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15处,沼肥利用面积共计30万亩,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
为促进我县农作物品种更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安排了玉米品种对比试验、小麦品种对比试验等试验项目。
通过生产试验对比,筛选出适合我县土壤、气候条件的农作物新品种。
经过试验对比,目前已选出综合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济麦22、良星66和玉米品种郑单958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县农业生产,下一步继续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培训,农业“三品”认证及监管,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
做好沼肥利用、沼液浸种等工作,最大限度的提升“三沼”综合利用率,形成“建、用、。